(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共 31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强: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浙江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共 14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大连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华东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海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26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材料学(共 194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燕山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军械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烟台师范学院、烟台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第五三研究所、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725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海军工程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海大学{材料学32强: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中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共 127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株洲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理工学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3强: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 *材料纳米技术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大连理工大学() *无机材料工程东北大学() *腐蚀科学与防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东华大学()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东南大学() *建筑材料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 *纳米科学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中南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计算材料学西北工业大学() *信息功能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仿生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表面工程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东北大学() *物质智能系统工程东华大学() *包装材料及容器山东大学() *数字化材料成形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材料学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计算科学与虚拟工程中南大学()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四川大学() *生态环境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成形过程控制东北大学() *仿生材料东华大学() *复合材料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 *信息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摩擦学中南大学() *新能源材料武汉理工大学() *生物材料学中南大学() *矿物材料中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名: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缩写MSE)。
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制定和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学学科门类之中的其中一个一级学科,下设3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研究材料成分、结构、加工工艺与其性能和应用的学科。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科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
主要专业方向有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耐磨材料、表面强化、材料加工等。
1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2培养目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材料科学研究者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学习与掌握材料的制备、组成、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
受到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先进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
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分析与检测技能的基本训练。
掌握材料设计和制备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和产品的质量、开发研究新材料和新工艺方面的基本能力。
[2]3知识领域1.掌握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防腐专业以及其它高新技术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复合、材料设计等专业基础知识;2.掌握材料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材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设备进行材料研究、材料设计、材料研制的初步能力;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熟悉技术经济管理知识;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合肥工业大学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标准(2016年5月14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1 本学科研究方向与特色本学科的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二级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复合材料和数字化材料成形。
主要研究方向有:(1)高性能金属材料(2)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3)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4)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5)粉末冶金新材料新技术(6)先进复合材料及新技术(7)材料计算与模拟(8)新型凝固技术与合金材料(9)精密塑性成形与控制技术(10)材料连接与表面工程技术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形成了完整的学位体系,不仅面向学科前沿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而且紧密结合高新技术发展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应用研究。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和复合材料专业注重新材料的合成制备、组织结构、成形加工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发新材料新器件,并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材料加工工程和数字化材料成形专业将研究与生产紧密联系在一起,注重材料、技术和装备的综合性开发,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与学分要求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阶段应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深入系统的专门知识,包括:(1)哲学与科学方法论,主要是自然辨证、科学伦理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培养博士生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科学研究以及认识世界。
(2)在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应掌握材料学科经典理论和相应的数学、物理知识。
此外,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内应具有宽广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交叉领域的知识,准确掌握国内外相应的研究动态,并在理论研究、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这三者中熟练地掌握一种。
(3)外语能力方面,应具有直接获取国外科技信息的能力,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或者报告,并能与国际同行进行直接交流;计算机应用方面,应用综合使用现代计算手段,解决相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4)博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4年,最长不超过6年。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05)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代码: 0805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本学科、专业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它以数学、力学以及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学科。
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
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
我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我校重点建设学科。
2003年“材料学”获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批准为校重点学科;2011年自主设立“材料学”和“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6年按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招生。
本学科拥有“安徽高性能有色金属材料省级实验室”、“安徽省再制造材料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和“安徽省矿用电缆工程技术中心”等省级学科建设平台;拥有“安徽鼎恒再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再制造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校级学科平台;拥有“机械与材料工程”省级实习实训基地等。
学科主要师资队伍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讲师4人;博士18人,硕士6人,学士1人。
另有兼职教授3人、柔性引进人才1人。
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研究状况以及新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从事所在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能力的高级创新型应用人才。
三、学制、学习年限学制:3年;学习年限:2~4年。
四、主要研究方向1. 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从材料的基础物理与化学特性的研究入手,通过材料的结构和功能设计,实现材料的制备与合成,探索材料的成分、结构及其性能的关系,构建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物理与化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研究和发展新型先进材料。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5_材料科学与工程(2007年)
本一级学科在全国高校中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单位共42个,本次参评34个;具有“博士点”授权的单位共35个,本次参评15个;还有10个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和10个具有“硕士点”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本次评估。参评高校共69所。
学校代码及名称
整体水平
10488武汉科技大学
10491中国地质大学211
10004北京交通大学211
46
65
10027北京师范大学985
10214哈尔滨理工大学
10338浙江理工大学
10593广西大学211
10615西南石油学院
10110中北大学
52
64
10118山西师范大学
10217哈尔滨工程大学211
10299江苏大学
排名
得分
10003清华大学985
1
98
10008北京科技大学211
2
92
10533中南大学985
10213哈尔滨工业大学985
4
91
10248上海交通大学985
10699西北工业大学985
6
90
10335浙江大学985
7
85
10145东北大学985
8
83
1000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85
9
82
10561华南理工大学985
10698西安交通大学985
11
79
10610四川大学985
12
78
1035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85
13
77
10487华中科技大学985
10056天津大学985
15
76
10141大连理工大学985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研究生培养方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0805)研究生培养方案A、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我国建设事业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适应二十一世纪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和应用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过硕士阶段学习, 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了解本领域的研究动态,基本能独立展开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
学位论文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应用背景。
二、研究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介电超晶格及其微结构材料与器件(2)介电、铁电薄膜与集成器件(3)人工带隙材料(4)半导体超晶格与光电器件(5)全氧化物异质结构与器件(6)纳米材料与纳米电子学(7)新型功能无机非金属材料(8)微结构材料的设计(9)材料设计中的高性能计算(10)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11)低维纳米材料的控制合成和组装(12)低维纳米材料的高分辨表征(13)纳米光子学材料材料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储能材料与电池工程(2)光催化能源和环境材料工程(3)微电子互连材料与新型金属薄膜材料(4)功能聚合物材料(5)纳米印刷与纳米结构制备(6)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术(7)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8)新型发光材料(9)新型热电材料(10)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工程基础(11)新型复合涂层材料(12)生物纳米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13)生物分析与传感技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主要研究方向:(1)纳米压印(2)微纳加工技术(3)聚焦离子束微加工技术(4)分子束外延技术(5)原子层沉积技术(6)晶体生长技术(7)畴工程学三、招生对象硕士研究生:获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已获学士学位在职人员,同等学历在职人员,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合格,再经面试合格者。
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三年五、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建设直接关系研究生基础知识的拓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位论文的质量。
因此,课程教学在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基本要求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材料科学与工程是属于工学门类的一级学科,下设5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5个研究方向之间是学科技术相互渗透、学科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服役性能四个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和制约规律,以及材料的生产过程和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根据材料的组成形式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特征,分为以力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结构材料和以物理、化学性能为应用基础的功能材料。
从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角度出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数学、物理、化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学科为基础,以机械、电子、计算机、生物、能源等工程学科为服务和支撑对象,其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应用科学以及工程学,是一个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伴随着社会发展对材料研究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的。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材料的使用几乎和人类社会的形成一样古老,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却是始于20世纪60年代。
但是,在仅仅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已经充分显示了其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正在向与众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又出现了新的格局。
纳米材料与器件、信息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与器件、高新能源转换与储能材料、生物医用与仿生材料、环境友好材料、重大工程及装备用关键材料、基础材料高性能化与绿色制备技术、材料设计与先进制备技术将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研究与发展的主导方向。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牵引以及社会需要的推动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面正不断扩大,涉及材料的边缘学科将不断出现。
材料学(080502)
材料学(080502)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学学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服务于土木、水利、交通、机械、化工、能源、航天航空等工业领域。
材料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我校材料学学科的特色是新型材料及材料耐久性,包括土木水利工程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性质和使用性能之间的关系等内容的研究与无机非金属、金属、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等。
研究方向涉及材料的力学特性与本构关系、无机功能材料和纳米材料等内容。
我校在水工混凝土材料、利用固体工业废料制造新材料、防渗补强新材料、新型金属材料及功能新材料研制开发、高分子材料的工程应用、工程材料耐久性检测评估与补强加固及金属材料的表面防护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9项成果获国家级和部省级奖励。
本学科于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现有专职教师20人,其中双聘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4人、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0%。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专业培养材料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胜任高等教学、科学研究、新材料研制开发或企业与大型工程的技术开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要求具有坚实的材料学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运用一门外国语;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掌握材料学的工艺装备、测试手段与评价技术;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无机材料2.新型金属材料3.高分子材料4.复合材料5.材料防护技术三、学制和学分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材料学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
一级学科名称(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第一部分本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一、学科方向与特色1.学科方向。
至少具有3个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主干学科方向,主干学科方向应突出申请单位的学科特色与优势。
2.学科特色。
所制定的学科方向和发展目标应反映材料科学发展前沿和材料工程发展需要,符合本单位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重视学科社会声誉,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较大作用。
二、学科队伍3.人员规模。
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30人,每个主干学科方向不少于8人。
4.人员结构。
专任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以及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较合理, 团结协作,学术思想端正、活跃,其中教授人数比例不低于20%,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不低于70%,具有非本单位教育经历的教师比例不低于20%。
5.学科带头人与学术骨干。
学科带头人是国内本领域的知名专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或获得过省部级一等奖及以上科研奖励,在国际或国家级学术团体担任理事、专家或以上职务,在同学科或相近学科博士点招收培养博士生不少于3名。
每个主干学科方向至少有2名学术造诣较深、在国内同行中有较大影响力、治学严谨、为人正派且具备指导博士研究生水平和能力的学术骨干。
三、人才培养6.培养概况。
本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好,第一志愿报考率较高,在学硕士研究生数量不低于30人,近5年授予硕士学位不低于50人。
7.课程与教学。
具有设置合理、体系完整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其中包含实践环节的课程比例不少于25%,能够为博士研究生开设高水平的系列课程及专题讲座。
8.培养质量。
具有丰富的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经验,所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论文质量较高,有较大比例的在校硕士研究生在本领域核心及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
申请单位5年内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至少2项。
四、培养环境与条件9.科学研究。
近5年,科研成果显著,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承担较多国家级、省部级的重要项目或其它有重要价值、学术水平高的项目;5年内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数不少于3项,专任教师年均纵向科研经费不少于10万元。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大纲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大纲《材料科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要求学生系统掌握对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加工工艺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变化规律,同时熟悉掌握材料科学的有关基础知识、金属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固态相变等理论以及合理利用相图工具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综合评价分析技能,并进一步考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应用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1.材料的晶体结构晶胞中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表示方法,以及指数与图形对应关系;金属中常见三种典型晶型的原子位置、单胞中原子数、致密度、配位数、密排面与密排方向;立方晶系中方向指数的夹角和晶面间距。
2.晶体缺陷各类晶体缺陷的类型、特征以及对性能的影响;刃型位错和螺型位错原子模型及其对应的柏氏矢量;位错反应条件及位错滑移运动的条件和结果;晶体中的界面形式、界面能及其对晶粒形貌的影响。
3.材料的相结构固溶体的分类及特点,影响固溶体溶解度的因素;材料中的化合物的类型、结构、形成条件及其主要性能特点。
4.相图二元相图的基本类型特点及结晶过程分析方法,运用杠杆定律计算平衡转变时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在非平衡结晶条件下对不同类型转变的影响作用;铁碳平衡相图及各典型成分合金的组织转变过程,平衡转变时相组成和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室温组织组成的分析;三元合金系的成分表示方法以及不同三元相图的结构特点和各类等温、变温截面图的绘制及形状分析,并可利用其进行各种典型成分合金的室温组织变化以及相对含量计算分析,掌握在平衡结晶时发生的各种转变类型分析。
5.材料的凝固结晶的条件及形核与长大规律;晶体的长大方式与温度分布的影响关系;控制实际结晶晶粒尺寸和凝固体组织的方法及其凝固原理;成分过冷的形成主要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固溶体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6.材料的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晶体塑性变形的基本过程与方式,以及晶体的变形机理及本质;塑性变形对组织结构、性能的影响。
加工硬化产生原因及工程意义;利用位错理论解释金属及合金的强化机制、产生影响及工程意义;回复和再结晶的特点以及对材料的组织、性能的影响;影响再结晶后晶粒尺寸的因素及其控制。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二级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介绍一、专业概况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涵盖物理、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是材料科学与工程的一个重要二级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制备以及在工程中的应用。
二、学科特色1.多学科交叉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涉及物理学、化学、材料加工工艺等多个学科知识,学生将在学习中得到全方位的知识与技能培养。
2.理论与实践结合该专业既注重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于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三、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毕业生在传统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产业、科研院所等工作领域均有良好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从事新材料的研发、材料分析与检测、材料加工与制备等各种工作,也可以从事材料工程的设计与管理工作。
四、学习要求1.课程设置在学习期间,学生将学习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加工工艺等一系列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和实践课程。
2.科研能力培养学生们在学习期间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科研兴趣和能力,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
3.实习实践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参与到校外实习与实践中,锻炼实践和专业技能。
五、发展趋势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在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未来,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升级,对新型材料的需求将会更加迫切,这也为该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六、总结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就业前景的专业,学生们在学习期间需要全面发展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养科研兴趣和能力,丰富自己的实习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迎接未来的挑战。
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是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特别重要的一个二级专业。
它涉及到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制备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新型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这也为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专业的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Mechanical Design and Theory学科门类:工学一级学科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代码:0805一、学科点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是首批湖北省高校一级特色学科。
2009年被列为湖北省立项建设博士点学科,该学科于1998年开始与省内外其它院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9名教授具有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经历或资格。
本学科拥有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和材料加工工程3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有“湖北省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重点实验室”、与其它学科和单位共享“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微波等离子体应用技术研究工程中心”等7个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平台。
学科队伍中现有教授23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40人。
5年来,本学科承担“863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余项,合作或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项、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
二、培养目标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实事求是,学风严谨;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2、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有较宽的知识面;熟悉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科学技术现状和动向;能熟练使用一门外语,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3、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能灵活应用本专业所学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能进行辅助教学工作;具有担任相应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具有健康的体魄。
三、学习年限学制为三年,学习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四年四、主要研究方向1、等离子体技术与功能薄膜材料2、医用高分子材料3、功能高分子材料与器件4、功能无机材料制备、结构与性能5、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设计及成型加工6、材料表面工程技术五、培养方式硕士生应在入学后两周内制订出培养计划,一般情况下应在第一学年内按照培养计划完成所选全部学分,于第四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并完成教学实践环节。
学科专业代码0805-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05 学科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研究方向
1.智能材料与器件
2.光电薄膜材料与量子器件
3.特种光纤与器件
4.空间材料及其
环境效应
考核方式:笔试(50%)+面试(30%)+导师考核(20%)
笔试范围:由各学科自己安排
笔试和面试均由学科负责组织统一进行;以上三项考核中任意一项不及格以不合格论。
开题报告:时间:第三学期末至第四学期。
开题报告通过者获得1学分,准予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工作;未通过者允许三个月后重
新开题一次,仍未通过者取消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中期检查:结合博士生学术论坛进行中期检查,学院组织考查小组(3-5人组成)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展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通过者获得1学分,准予继续进行博士论文研究工作。
未通过的博士生取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资格,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学术活动的要求: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应至少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或全国性大型学术会议并宣读论文;并且参加学术研讨活动(学术会议、讲座、博士预答辩等)5次以上,提交书
面记录及相关报告,由导师签字认可。
选课要求:
1.公共课程
(1)政治理论课36学时2学分
(2)博士生外语课(可以有条件免修)64学时2学分
2.学科学位课程(不少于2学分,32学时)
3.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72学时)
4.必修环节(4学分)
注:至少修满1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至少10学分,必修环节4学分。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简介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简介一级学科(中文)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英文)名称: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一、学科概况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研究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加工、性质、使用性能等要素和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并研究材料与构建的生产过程及其技术,制成具有一定使用性能和经济价值的材料及构建的学科。
材料是具有一定性能,可用于制作器件、构件、工具、装置、物品的物质。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将石器、青铜器、铁器等当时的主导材料作为时代标志;在近代,钢铁材料的发展对于西方工业革命进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半导体材料的发展把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
自20世纪60年代初以来,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发展推动了对物质结构、物性和材料本质的研究和了解;冶金学、金属学、陶瓷学、高分子科学等的发展推动了对材料的制备、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各类材料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学科基础、学科内涵、研究方法与研究设备;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客观上需要对各类材料的全面了解和研究。
在此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逐步形成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
当今,材料是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先导。
人们把材料、信息、能源作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
材料是冶金、机械、化工、建筑、信息、能源、航天航空等工业的支撑,是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人们不仅要求性能更为优异的各类高强、高韧、耐热、耐磨、耐腐蚀新材料,而且需要各种具有光、电、磁、声、热等特殊性能及其耦合效应的新材料,同时对材料与环境的协调性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生物材料、信息材料、能源材料、智能材料及生态环境材料等将成为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
展望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方向将是:实现微结构不同层次上的材料设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新材料开发;材料的复合化、低维化、智能化和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一体化设计与制备技术;材料加工过程的自动化、集成化等。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双一流”建设学科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共计30所高校入选。
我们先看一下都有哪些学校入选?
这个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有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等,主要是名校和一些工业大学、理工类大学。
能考上什么大学就看你的能力了。
这个专业因为是基础,涉及的面很广,所以说就业的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通吃”,可以去的企业还是挺多的,像各种材料的制备、加工成型、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的企业都行。
比如化工、新材料、高分子等企业和科研院所等学材料的都可以去。
某些大学专业倾向性比较强的,比如侧重金属方向的主要就去钢厂、铝厂、铜厂之类的。
侧重高分子以及非金属方向的主要去陶瓷、玻璃、涂料、橡胶、皮革、塑料、模具行业等等。
学的不同,就业方向也不同。
另外因为是工科专业,女孩子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要慎重一些,可能就业面是比较窄的,一般大学里金属方向一个班能有两三个女生吧,电子元器件半导体材料,高分子材料之类的方向会稍微多点,不过女生可以考了研究生后做科研之类的。
如果你想报的话,建议你同时了解一下别的那些材料类专业,这样能对这个专业有更深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共 31个一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天津大学、燕山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9强: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共6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浙江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共 140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大连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华东交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聊城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海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中科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26强: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南昌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湘潭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材料学(共 194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燕山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军械工程学院、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金属材料研究所(52所)、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沈阳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工业学院、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东华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烟台师范学院、烟台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第五三研究所、郑州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洛阳船舶材料研究所(725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海军工程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长沙矿冶研究院、国防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工学院、华南热带农业大学、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工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学院、成都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204所)、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青海大学{材料学32强: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中华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吉林大学、上海大学、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共 127个二级学科招生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钢铁研究总院、北京机电研究所、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舰船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鞍山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辽宁工学院、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沈阳铸造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齐齐哈尔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科学研究院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江西理工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青岛大学、济南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中原工学院、机械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中南大学、株洲工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大学、桂林工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学院、西华大学、贵州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理工学院、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兰州理工大学、新疆大学{材料加工工程23强: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太原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 *材料纳米技术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材料大连理工大学() *无机材料工程东北大学() *腐蚀科学与防护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纳米纤维及杂化材料东华大学()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东南大学() *建筑材料与工程武汉理工大学() *纳米科学和技术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材料与器件中南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 *计算材料学西北工业大学() *信息功能材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仿生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表面工程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电磁工程与科学东北大学() *物质智能系统工程东华大学() *包装材料及容器山东大学() *数字化材料成形华中科技大学() *生物材料学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计算科学与虚拟工程中南大学()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四川大学() *生态环境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材料无损检测与评价大连理工大学() *材料成形过程控制东北大学() *仿生材料东华大学() *复合材料学武汉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南大学() *信息材料北京化工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东北大学() *光电子及信息材料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摩擦学中南大学() *新能源材料武汉理工大学() *生物材料学中南大学() *矿物材料中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