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读后感

合集下载

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有感 (1)

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有感 (1)

读《写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二十条建议》有感-----言者父母心字字含真情龙莉兰读于永正老师这本书纯属偶然。

某天在朋友圈无意看到同为青年教师的朋友发的说说,内容便是永正老师写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二十条建议。

看到这个标题,手不由自主地点了进去,我想这是能让自己能在教师道路的成长路上的绝佳营养剂。

自己毅然买下了于老师为师之道的系列丛书。

感触最深的还是他写给女儿的这本书。

我想这不仅是写给于老师女儿的,更是写给许许多多走上教师舞台的新老师们。

有了于老的谆谆教诲,相信能够使自己免走很多弯路。

将于老师的这些精囊妙计收于囊中,在平时教学中肯定能派上用场。

从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于老师与女儿的建议面面俱到,无所不有。

“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是于老师的第一条建议。

从中自己不仅有感动更有相比之下的愧疚。

拥有着丰富教学经历的于老师严于律己,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在铃声未落前站到教室门口。

这其中我看到的不仅是作为一名老师能遵纪守岗的基本素质,更看到了一位名师在管理班级中坚持不懈的智慧。

因为他知道课前准备得好与不好能够直接影响接下来一节课的教学状态。

在这几分钟教师要久而久之的让学生意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于老师的课前准备要求绝对安静,哪怕只有几个少数孩子没赶上都必须等,严重的还会给予警告,反复强调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相比之下,自己将课前准备交给有能力的班干部管理,之所以长期没有做到有没有老师都一样,我想还是因为自己的示范作用不够,要求得不够严格。

有时为了赶时间,讲台下有几个慢的学生没有跟上大家自己也没有太在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钻这些小空子,没有老师的时候他们会大范围的影响其他的孩子,如果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以后学生的常规就会越来越难管理。

这让我意识到,原来课前准备就像一年中的春天一样,如果做好了计划,那么接下来都能够秩序井然地完成任务。

所以,课前准备不容小觑。

作为老师,在和学生相处的时候难免会有摩擦,上课开小差,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行为往往能够让我们的怒火一点就着,面对做得不对或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时,自己往往习惯性地进行严厉批评,结果学生不仅没意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以后应该怎改正,最后弄得双方一肚子气,因为自己所谓的批评教育根本没有针对性,只是一种情绪的当场宣泄。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 》一些心得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 》一些心得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一些心得体会
《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二十条建议》一些心得体会作为老师,都喜欢学习和品德都很优秀的孩子,我不愿意用成绩来评价一个孩子的好坏,我看重的是人品,而且对于知错而改的孩子,我会给他改错的机会,只要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且及时改正的话,我们会成为朋友。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考验的不仅是课堂常规,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智慧,教师的专业水准,我相信多用用自己的智慧,能化解课堂不和谐的音符,我相信充满智慧的老师都能被学生喜爱,学生也容易信服,师生之间的距离就更近更和谐了。

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等于浪费生命,美术课更不像语数这种主课,留学生在课后来补上课内容有点不现实的,所以提高课堂效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能有效地听课,在规定的时间空间内一同完成课堂内容。

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的高效是我认为目前应该追求的工作境界。

另外,我认同教育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这一观点,评价学生好坏的途径不是单一是多维的,我会尽最大的努力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用我的爱心耐心恒心为学生们创造良好的成长学习的因素,为孩子们一生的健康发展献出微薄之力。

(2021年整理)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2)

(2021年整理)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2)

(完整)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2)的全部内容。

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作为一名踏上神圣教坛的年轻人,我的内心既激动却又不安。

我所激动的是我实现了自己的那个梦,不安的却是我要怎样做才不会误人子弟。

进入到教育行业中,我特别的困惑,纠结甚至迷茫过。

在这学期,很荣幸获赠《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这本书。

拿到这本书后,我很认真的去阅读,从中我学会了很多很多,也帮我解决了很多在教学中的困惑,也为我在管理上出了很多的点子,使得我在管理上更加的顺手,让我对这份工作更加有了信心了。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始终不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这告诉了我勿忘初心,保持一颗童心,与孩子们做朋友。

初为人师的我,资历底,能力也是有限的.在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还是比较的迷茫的,有时候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无从下手的地步。

在阅读于老师的这本书后,使我豁然开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1.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低年级的孩子们自控能力差,我行我素,会对你视而不见,这时候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眼里,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当学生安静下来后,一定要及时的给学生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

倘若还有学生没安静,这时候千万不要指责,更加不能挖苦。

2。

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给女儿的20条建议

给女儿的20条建议

《给女儿的20条建议》有感今年九月份,正式开始了我的教室生涯,成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内心里既感到高兴,但又是紧张感、害怕多过于我的喜悦,我的专业知识能否胜任小学的教育;担心淘皮捣蛋的孩子们,我能否管住他们;孩子们的家长能否信任我这个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在他们眼里其实我也还只是个孩子.......各种复杂的想法占据着我的内心,直到校长交个我一本于永正先生写的《给女儿20条建议》,从中学会了一些小方法,消除了我的一点小紧张。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很多孩子孩子自己干自己的事情,有些孩子甚至课前准备还没有做好,而我的做法总是大声的训斥他们:“铃声听不见吗?不知道上课了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很奏效,等到下一节课,孩子们又打回原形,该干嘛干嘛,无视铃声的存在。

而有些时候铃声响起时,我还在忙活我的课件,我的教案,并没有给学生做好示范榜样。

看过于老师的书后,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师提前做好侯课是多么的重要,教师不是只站在门口,而更要用眼神时刻的关注学生,对于他们随便的行为,不要急于严厉的批评,而要用眼神告诉他们,盯着他,知道他有所改变,然后再给他一个满意的表情,让他知道他现在表现的好,不错。

不要忽视这短短的两分钟,这两分钟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从刚才下课兴奋的情绪镇静下来,而且让他们能够快速的进入下节课的学习氛围中。

二、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在于老师的书中写到。

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是很短暂的,如果第一个词是老师领读,第二个、第三个就要请优秀的学生当回老师。

第一遍课文时齐读,第二、三遍最好是自由读,或者是同桌之间互相读。

读数、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

读词语时,能不能从低到高,再由高到低?那一定形式很有趣、很有意境。

语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教师播放视频,ppt播放图片等,没有变化,学生就会厌倦,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

而这一点,我更要好好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在自己的教学中更多的加入自己的激情,这样才嫩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让他们有内心喜欢上语文、数学。

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第一篇: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读于永正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民族小学王雯于永正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师。

在这本书里,虽然他用的是自己平时教学中的案例来解释一个个教学的原理和智慧,虽然是语文教学,但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同时,深感这是一位真正做教育的教师,没有在分数面前失去自己,是我学习和奋斗的楷模。

首先,他是个多才多艺的老师,会书法会画画会唱歌唱京剧。

从于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我需要努力的地方。

比如,对学生,对教学,对备课,对反思,对学习,对阅读,对教育等等。

我已将于老师的经典语录摘抄下来,并进行细细品味。

如:1.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2.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

尽量吼叫,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要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惩罚尽量少用。

3.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的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的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4.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

没有变化,学生就会厌,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教学艺术等等。

同时我还领悟到了以下方法,与同事们一起分享:1.教师要子啊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师门口;2.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3.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首先记住表现好的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4.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5.要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6.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7.如果犯了错,向学生道歉;8.讲到重点和难点时,一定要进行组织教学;9.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 10.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若干年后,当你把这些感悟读“厚”了,读成一本书了,你就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了!第二篇: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的建议》读《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我读了很多优秀老师的著作,但是目前来说,最喜欢的还是于永正老师的书,真的是“行文简浅显”,像是一个智慧的长者对一个年轻人娓娓道来。

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

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

爱的智慧: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这其中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这也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也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现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

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你叫李勇,你叫王强。

”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

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

尽量不要吼叫。

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往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

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

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

”-----如果班级里某一个角落出现“骚动”。

“李勇的眼睛一直看着老师。

”-----如果李勇的同学走了神,或者在做小动作。

“小强同学善于思考”。

于永正老师给女儿的20条建议学习体会

于永正老师给女儿的20条建议学习体会

于永正老师给女儿的20条建议学习体会1. 学会自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时间管理,做到按时完成作业和复习。

2. 保持好奇心:对待学习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索新知识,勇于问问题。

3. 学会总结笔记:做好课堂笔记,学会提炼和总结,有助于后期巩固和回顾。

4. 多读书:除了课本内容,还要多读一些与课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提高对知识的全面理解。

5. 强化基础知识:对于基础薄弱的科目,要加强巩固,打好基础。

6. 学会团队合作:在小组学习和合作项目中主动参与,学会与他人合作,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7. 多练习:做大量的习题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敏捷度。

8. 保持身体健康: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和合理的饮食,保持身体健康状况好才能更好地学习。

9. 注意听讲:课堂上要专心听讲,及时记录重点内容,提问不懂的地方。

10. 多思考:独立思考有助于深入理解知识,不仅要学会记忆,还要学会思考。

11. 多交流:和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积极的交流,互相学习和分享,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12. 多参加课外活动:通过参加学生社团、科技竞赛等课外活动,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13. 做好复习计划:及时复习已学知识,做好复习计划和复习安排,并进行反复巩固。

14. 克服困难: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要坚持不懈,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

15. 多做实践: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多做实验和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6. 善于总结:了解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善于总结学习经验,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17. 坚持不懈: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要坚持下去,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18. 建立目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不断向目标努力,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

19. 多做试题:做一些模拟试题和真题,增强应试能力,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

20. 享受学习: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发现学习的乐趣和意义,保持对知识的热爱和兴趣。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读后感上午读了于永正老师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这本书。

提到于老师,至今还记得几年前,他在我们学校给四年级的孩子上的一节作文课,风趣幽默,孩子们在与老师的引导下,一节课在欢笑声中度过。

先学习了于老师的《人生留痕》:小时候,想当画家,初中一年级想当作家。

“文革”彻底粉碎了我的“作家梦”。

但改革开放后,我继续操笔为文,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

1980年第12期《江苏教育》发表我的第一篇教学论文《选材与命题》,同年同月,《徐州日报》发表了我的短篇小说《没脑子的人》。

读与写是我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比翼。

感谢读、写的习惯。

它充实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业,并且让我的人生留痕。

人应当有追求,有抱负。

虽然不一定都能如愿以偿,但为实现理想的付出,一定会收获充盈,会收获习惯。

对我来说,收获习惯,比收获“琴师”、“名角”真得更重要。

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与感受。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工作做好,课上好,否则写什么?还要会思考、会感受,少了这一条也不行。

没有“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就不会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就概括不出规律性的东西。

我很卖力,很勤奋,因为我总想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能愧对学生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

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

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

我会向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

“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

这套文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2、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感悟;3、忆师友与对人生的感悟等。

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

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

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这是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和初为人师的女儿的谈话要点,这其中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这也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也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

正好,学校本期进来不少与于老师女儿一样初为人师的青年。

我们也在为他们开辟快速成长的道路,我们相信,相信读了下面于老师给女儿的贴心建议,你们定会受益多多。

】女儿要当老师了。

她和所有即将踏上神圣教坛的年轻人一样,既激动又不安。

由于她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就更没有底儿了,于是向我讨教,索要“锦囊妙计”。

我说:“妙计没有,经验倒是有一些。

”她说:“那就请老爸支几招儿吧!”下面,是我和女儿谈话的要点,算是为她支的招儿。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低年级小朋友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扬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

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你叫李勇,你叫王强。

”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

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注:上课前提前进入教室组织教学,可以有效利用课堂四十分钟,避免因课堂上维持纪律而耽误教学时间。

另外,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为语文教学过程中唤醒学生的情感埋下伏笔。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大道至简大爱无痕——读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大道至简大爱无痕——读于永正《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近日,读到于永正老师写给即将当教师的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收获颇丰。

一、走在学生前面,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于永正老师告诉我们,要让乱哄哄的教室安静下来,靠的不是大声的吼叫、严厉的训斥,而是“教师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哄哄的(低年级学生尤甚),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犯了错,就应该向学生道歉。

于老师说:“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体罚了学生,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

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为了一种教育资源。

”无声胜有声,这是榜样的力量,也是教育的艺术。

二、走到学生当中,情通好于理达《学记》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

”于永正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小妙招:一是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

“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

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

”二是肚子里要有几个故事和笑话,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

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位老师。

讲故事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

当好动的学生拉着你讲故事时,你不要趁机给他提要求,更不要批评他,否则他会难堪。

老师可以这样说:‘没想到你喜欢听我讲的故事!以后肯定有机会。

’要利用这个机会和他们进行交流。

”教育学生,讲道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但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

于老师和学生一起玩,玩出了感情,玩出了教育。

三、走入学生心里,关爱重于管教师爱应该像阳光一样公平、公正、平等地洒向每一位学生。

于老师告诉我们:“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地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建议》读后感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建议》读后感

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给新老师的20条建议》有感很有幸又看到这么一篇指导性的文章,解决了很多教学工作上的困惑。

常常新老师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如何快速地让学生从课件休息状态转向上课集中精力状态,这是一节课最重要的开始,这个时候一定要让学生静下来,用于永正老师的话就是:“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乱七八糟的现象,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往往每一节课的开始才是决定孩子一节课的质量,所以一定要在这上面下功夫,下面就是自己学习到的。

第一,看到孩子在大声吵闹,大声喧哗,这时候要学会“以静制动”,除了用灵活的眼神告诉孩子,你正在关注他们的行为,还要及时表扬已经做好准备的孩子。

第二,时间久了,如果孩子不吃你这一套了,可以换点花样,比如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

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写等。

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组长富娟给我说,孩子年龄小,能听进的东西也少,所以我们说话时,如果一个字能表达清楚的就用一个字,如果一个词能表达清楚的就用一个词,所以一定要简单明了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三,一个课堂上,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其实和老师的课堂是否有兴趣有很大的关系。

每节课之前,一定要把教材备详细,而且了解一个班的每个孩子情况之后,一定要学会备孩子。

有句话说的非常好,每个孩子的花期不同,所以我们静候孩子的花期的时期,一定也要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有人说,老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是的,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课堂,学生知识可怜的倾听者,更谈不上和谁去“交流”。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台,课堂是什么?后来在书里看到过一句话“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学校组织的第三次校本研修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看过之后让我深深感受到这建议不仅是凝聚着一位父亲对女儿的期望,这也是于教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也可视作对所有刚走上教育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的贴心建议。

读后很有感触,很多的做法是我在工作中需要注意,也是遇到很多问题不知道怎么办时,最好的解决方法。

于永正,真的不愧为大师!无论是教学,还是做人都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文中的建议既包含了对我们教学中的指导,要我们上好课,把握好教学重难点,选择好教学的手段,也包含了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如要我们细心观察学生,全面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同时在交流中恰当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拉近了师生的间隔 .与学生建立了亲切的师生关系,发现每一位学生闪亮的地方。

下面说说给我印象很深的几处建议: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记得刚带一年级时,我每次踏着铃声进入教室,里面总是乱哄哄的。

学生自顾自的嬉笑打闹,即使教师说上课了,但同学们正玩的不亦乐乎,根本不会理睬你,这时好多时候我也是大声训斥或敲几下课桌,这样的组织教学也得耽误3——5分钟的教学,效果并不好。

当看过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后我尝试铃声未落进教室,对学生进展静静地观察,目光要犀利,用眼睛去交流,很快的学生就安静多了。

假设还有安静不下来的学生,我就点名说出、他还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或表扬一下做的好的同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强调,学生的纪律明显好了。

看来,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句话一个眼神,都是不容无视的,都是要经心修炼的。

走进课堂,我们就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全身心的投入。

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施行上。

二、对学生要多表扬、鼓励,但话要简洁明了。

学会赏识孩子,切不可偏爱学生。

要注意发现孩子得意的地方,增强学生信心。

于永正给初作教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DOC范文整理】

于永正给初作教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DOC范文整理】

于永正给初作教师的女儿的20条建议fontsize="6">本站原创26女儿要当老师了。

她和所有即将踏上神圣教坛的年轻人一样,既激动又不安。

由于她是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心里就更没有底儿了,于是向我讨教,索要“锦囊妙计”。

我说:“妙计没有,经验倒是有一些。

”她说:“那就请老爸支几招儿吧!”下面,是我和女儿谈话的要点,算是为她支的招儿。

一、教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的多数人如果对你视而不见,依然我行我素,乱烘烘的,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目光不要严厉,但要犀利、灵活、有神。

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

此刻,你一定要及时给同学们一个满意的表情,表扬表扬好的人,表扬要具体,指出哪一排哪一组的同学安静,哪些学生坐得端正。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

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因为你不可能知道他们的名字。

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之所以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他们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

必要时,则请他们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一句:“噢,你叫李勇,你叫王强。

”不要指责,更不能挖苦。

这一招儿肯定有效。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傻乎乎地走进教室。

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

二、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

尽量不要吼叫。

训斥只可偶尔为之。

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

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

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

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这样的表扬会更有效:“第二组同学坐得最端正。

”-----如果班级里某一个角落出现“骚动”。

读《给初为音乐家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读《给初为音乐家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有感

读《给初为音乐家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
有感
这本书以20条贴心建议的形式,为初为音乐家的女儿提供了
有益的指导和鼓励。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并对其中几条建
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其中一条建议强调了耐心和毅力的重要性。

研究音乐需
要不断的练和坚持,这需要很大的毅力和耐心。

这种坚持不懈的态
度是取得进步的关键,无论在音乐还是其他领域。

第二,书中提到了如何平衡热情与规律性。

热情是成功的基石,但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规律性是培养良好惯和保持专注的重要因素。

通过平衡热情和规律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音乐才能。

第三,书中强调了对自己音乐目标的明确性。

为了取得成功,
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这样的明确性可以帮助我
们更有动力和方向感地前进。

除了以上几点,书中还提到了许多其他有价值的建议,包括积极参与演出、寻求专业指导、保持身心健康等等。

这些建议都是针对刚开始研究音乐的女儿们而言的,但对任何追求音乐梦想的人都是宝贵的建议。

总之,我认为《给初为音乐家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是一本富有启发和实用价值的书籍。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获得有关音乐学习和成长的宝贵建议,同时也可以在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的道路上得到鼓舞和支持。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

《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读后感利用假期时间我读了于永正老师的《给初为人师的女儿20条贴心建议》这本书。

这本书还是自己做真爱梦想教练时真爱梦想基金会赠与的,当时收到这本书把它放置在书架上时就想着找时间来读一读,这个假期拿出来读时,真的是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本书,既是于永正老师作为一位父亲对初为人师的女儿的期望,也是于老师长期的教育教学心得,于永正老师用平实的语言、舒缓的节奏亲切地讲述了自己的教育人生。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颇深,与其说于老师是在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倒不如说是让我循着于老师的足迹在书中寻找自己教学的影子。

书中的文字很朴实,以至于在拿到书后我一口气读了五十多页,每个小故事读完后,我都在大脑中快速地搜寻自己班级里的“小豆丁”是不是就是于老师故事中的“他”或“她”,随之我也慢慢地去体味教育和管理班级之道。

1让教育留痕在前言部分,于老谈到“人生留痕”,那么作为教育人,更应该让我们的“教育留痕”。

于老师说道:“我的文章不是从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他说:"做‘出来的文章是鲜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张力的,因而更具有可读性。

”我想这就是我喜欢读于老师文章的原因所在。

在这部分我还摘录了这样一句话:“读与写是我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

在读与写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正,越来越直。

”过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下来,就会成为“永久”,不写出来,终究只是一种记忆,而记忆不会长久。

记忆一旦消失了,过去就不复存在了。

所以,让我们多读、多写吧,这样我们的双翼才会更丰满。

2.察言观色明他心书中有一章节是一一我教一年级,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教一年级,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察言观色。

政治家要明察秋毫,当一年级的老师更得明察秋毫J作为一年级的老师,我们在课堂上要学会观察孩子们的神色。

我们在上课时不能“目中无人”,我们要学会于老师分配注意的基本功——眼睛看着学生表情,嘴里讲着教学内容,心里谋划教学环节,多“官”齐下,齐头并进。

教师读书随笔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建议》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建议》有感

教师读书随笔读《于永正给女儿的建议》有感近日,江校长在网上看到《于永正给女儿的建议》后,就亲自给每个办公室打印一份,让大家相互传阅。

大家看后众说纷纭,下面我就说说我看后的收获吧。

于永正老师是1962年出生的,他是继斯霞、李吉林之后又一位语文教学专家,是江苏省特级教师,他在全国杂志上发表了不少论文,还出过几本书。

在教育界可谓是一个能教,能说,能写的名人。

他这次在网络上给当老师的女儿写20条建议,其一说明他女儿刚步入教育殿堂时间不久,其二说明于老师还不忘对教育后背进行经验传授与培养。

做为老教师和年轻教师他们看后感受是不一样的。

老教师认为这20条建议有思想上的指导,也有工作策略上的引领,也有教育小细节上的处理方法。

总之,这个建议写得很具体,也很实用。

然而年轻教师看后则认为,这个建议与在学校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没什么多大区别,还不就是让我们在平时工作中如何完成自己的教学,如何让孩子们在四十分钟内掌握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吗?以及如何操作做一名学生的好朋友。

是呀,这一切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

我不能说年轻人讲得没有道理,古时候孔子就说“温故而知新”。

近日我在《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又看到一个新的教学研究,那就是“预学后教”,我觉得它们有相近的地方,也有后续发展的地方,总之它们之间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区别的。

就好像于老师给女儿的建议一样,它来源于教育学、心理学,可它也蕴含着于老师几十年的个人教学经验。

如于老师在第2条中是这样说的:“一旦进入课堂,就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于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这就很清晰地告诉每一个教育新手要学会把握课堂尺度,以及在课堂上如何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再如于老师在第7条上说道:“不要追求课堂教学的热闹,小手如林,你说我说,有时可能是‘虚假繁荣’,‘泡沫经济’。

要让孩子学会思考,潜心体会文本。

告诉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于永正老师的二十条建议》读书有感

《于永正老师的二十条建议》读书有感

《于永正老师的二十条建议》读书有感读《于永正老师的二十条建议》,结合自己在班级管理和教学上的困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建议中所凝结的教育智慧,真是字字语重心长,句句耐人寻味,条条都是锦囊妙计。

《建议》大体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了小学低年级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借鉴性和可操作性。

具体总结如下:一、教师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落入凡间的天使,所以孩子的天性都是纯真善良的。

但在实际教育中却并非如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如想象中的善良可爱。

有些孩子真得很让老师头疼,虽说不是一无是处可是却也是很难找到可以当作优点来表扬的。

然而,于老师在第十五条建议中明确提出:偏爱是老师的一大禁忌。

于老师的理解是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魔方,关键是要找到孩子最好的一面。

为此,于老师提出了很多建议,避免老师陷入偏爱的误区。

赏识教育是于老师特别提倡的,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在中国的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下,应对孩子采取积极地表扬和鼓励,而非一味地打击和压制。

回想上学时的自己不也是最喜欢公平公正的老师吗?因此,在今后的工作,我会做到对说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二、关注孩子,以学生为主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所以课堂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而把学生当作知识的灌输对象,一味地讲解。

现代课堂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于老师在第二条建议中明确地表明,老师要将90%的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只将10%的注意力放在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然而,事实上,作为老师的我却是恰恰相反。

课堂上,我过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了教学过程上,总是特别的担心自己的课上的完整与否,担心该讲的知识点有没有漏掉的,担心我讲的内容学生能不能听懂等等。

从而,一节课大多就在关注自己的过程中渡过。

即便这样,得到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所以,在于老师的指导下,我想自己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关注孩子,这样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而我也才能真正的成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是一门艺术
--读于永正《给女儿的20条建议》有感拿到姚校长给的材料时,看了一眼第一个问题便随之而来,于永正是何方人也?赶紧百度了一下,不禁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而惭愧...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便经常翻看于老师的资料,同时也把于老师写给女儿的贴心建议读了又读。

读过之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于老师的良苦用心。

不仅仅是对其女儿,更是对所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老师而言都犹如及时雨一般,对我们正在经历的工作起到了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我最近的心得体会进行一个总结。

第一,于老师的这20条建议真的是出现的太及时,感觉每一条都像是针对我们新教师而言。

于老师在信中所提的二十条建议,有很多条都是针对学生的,每一条都有详细地解读。

每一条的背后也都饱含了于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

“尽快记住每个孩子的名字、关注每一个孩子、观察了解每个孩子、倾听每个孩子的心声……”这些看似简单的做法可以说教会了我很多。

反思自己,虽然自认为很爱学生,但当面对那些一再犯错的学生还是忍不住发火。

而于老师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采取“以动治动、搞点小激励、讲个小故事”等等办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又不伤害学生。

这诸多的做法既让我看到了于老师的智慧,更让我感受到于老师对学生那浓浓的爱。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爱应该是永恒的主题,每一位老师都应该把对学生的爱落实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去,使学生在被教育的同时,深深地感受到这种爱会让他们健康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顺应孩子的天性,
用最愉悦、最温暖的方式进行教育,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我也将牢牢地记住于老师的一句话:宁肯让教育失败一次,也不要因体罚而造成更大的失败,这种失败是无法挽回的。

第二,加强自我学习。

于老师在信中告诉女儿要经常注意学习,多听别人的课。

还特别强调“经常”二字。

其实,这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也是必须的。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它行业不同,面对的是一张张有着不同个性、不同家庭、不同接受能力的活生生的孩子,这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种挑战,你得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得到最佳发展。

所以学习对于教师来说,就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努力克服自身的种种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努力做到经常学习、经常反思,不断提升自我。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它折射的是一种教育的哲理,简短的几个字,精辟地概括出教师的风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严格要求自已,注重为人师表,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做一个“学高”“身正”的人民教师。

记得在彭兴顺老师在《做卓越的教师》中有这样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让我们把职业当做事业去完成,将事业作为科学去探索,朝着事业去追求!”于老师的建议虽带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但相信这些建议并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不断去创新,不断结合具体的教育实践去完善自己的教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教育这门艺术增光添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