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第一篇: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填写说明封面报告编号:软件自动生成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报告设备品种:见《特种设备目录》(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设备代码:见产品数据表或由登记机关编制(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提供或根据公章填写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提供检验类别:首次或定期检验检验日期:检验结论日期,与结论报告一致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报告报告编号:软件自动生成设备名称:见产品铭牌或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检验类别:首次或定期检验容器类别:Ⅰ、Ⅱ、Ⅲ类设备代码:见产品数据表或由登记机关编制(比制造单位代号多一位)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提供使用等级证编号:见使用登记证制造单位:见产品数据表,产品数据表在质量证明书内安装单位:见安装竣工资料。
安装竣工资料都有什么使用单位:使用单位提供或根据公章填写使用单位地址:使用单位提供具体地址设备使用地点:设备安在单位内的固定地点,如某车间。
如不在使用单位内,填写设备使用地的详细地址。
使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使用单位提供邮政编码:邮编000000 安全管理人员:使用单位负责该容器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管理人员,外聘管理人员的填写外聘人员姓名(见《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附件B,b3.9)。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6.6及《TSG R5002-2013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则》第七条的规定,个人认为此人员应为持证人员。
联系电话:安全管理人员手机或单位固定电话设计使用年限:见产品数据表。
技术资料未提供的划“—”投入使用日期:使用单位提供,一般是安装监检报告结论签署日期或注册登记日期主题结构型式:见产品数据表。
(单层、双层、多层、管壳、球形)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和运行方式(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
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A

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填写要求及说明××××××××××为了提高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质量,便于管理考核,加强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规范化管理,对固定式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和报告的填写要求说明如下:1. 检验记录/报告的所有栏目均应按规定逐项填写,检验结果栏中打“√”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表示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或者打“/”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打“—”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有但无法确定其内容的项目在相应栏填写“不详”,不能空白。
2. 检验记录填写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而准确。
当记录中出现错误时,每一错误应当划改,不可擦涂掉或者使字迹模糊或者消失,应当把正确的内容填写在旁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当有改动人签名和日期;如遇一页有多处划改,可在每处划改地方增加标注@,然后在任意改动处记录标注改动的次数及改动人签名和日期。
3. 检验记录/报告填写应字迹工整、清楚,不得有修改痕迹。
4. 填写内容说明:4.1记录/报告封面填写4.1.1记录/报告编号:按我所《检验记录、报告编号办法》的规定统一编号;4.1.2 设备名称:图纸、铭牌或产品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也称产品名称,如无资料,按使用单位提供填写。
4.1.3 设备品种:按“按“质检总局[2014]31号”文件通知中的《特种设备目录》填写;4.1.4 设备代码: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没有就划“—”。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附件D特种设备代码编号方法,由设备基本代码、制造单位代号、制造年份、制造顺序号组成,中间不空格。
)4.1.5 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4.1.6单位内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对设备进行管理自行编制的设备内部编号。
4.1.7检验类别:如果是安装投用后首次定期检验,填写“首次”,如果是第二次定期检验,填写“定期检验”。
14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批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批制度一、记录的填写1、化验室经理负责确定各种记录表格格式,并指定专人负责按要求填写记录。
如果启用新记录表格格式,由化验室经理审核批准后使用,原有旧的记录表格格式废除停用;2、记录人填写记录时,应真实、齐全、及时、清晰、明了;3、记录上应有记录人和复核人签字,及记录日期等不得留有空格(划斜线);4、填写原始记录时,应特别注意试样(件)的顺序编号、制作或抽取日期、试验检测日期等;5、检测所用主要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及完好状况,均应填写完整,二、记录收集、编目和存档1、各种记录由化验室经理负责收取、存档。
并按记录的内容分类编目,汇总登记,归档;三、记录的查阅1、查阅人员查阅记录应得到厂长批准;2、化验室应登记每次查阅的情况。
四、记录保密1、化验室不得将检测记录拷贝、复印和泄露给别的单位和个人;2、化验室在没有厂长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将存档记录借给他人。
五、记录清理、销毁和处理记录保存到期,经过评审和厂长签字同意后,在有监督的情况下由化验室进行销毁。
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批一、试验报告的格式试验报告的格式由化验室经理根据开展的检测项目情况,参照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编制报告格式。
报请厂长同意后在化验室使用。
二、检验报告的编制内容1、标题2、检测机构名称和委托单位名称;3、报告编号和页码标识;4、被检试样名称、规格、取样地点、检验项目、生产日期等;5、检测试验对象概况和检测试验日期;6、检测试验方法和规范标准7、检测试验分析过程和结果8、检测试验人员、复核、报告审核人的签字;9、报告发行相关印章。
三、检验报告的审批制度1、检测报告由有上岗证的化验员填写,亲笔签上自己的全称姓名,以示对测试数据和检测结论负责;2、化验室经理对检测化验员编写的检测试验报告进行复核、签发,主要是检查所用技术标准是否合适、测试方法是否正确、检验报告的数据与原始记录是否相符合,检验结论是否准确恰当,然后亲笔全称签名,以示对检验质量负责;3签审完成的报告,盖上化验室的印鉴后发放归档保管。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参考Word)

记录编号:【1】对应报告编号:【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设备品种:【3】设备代码:【4】使用单位:【5】单位内编号:【6】检验类别:【7】检验日期:【8】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共页第页记录编号: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的表示规定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规定有而实际未检的检验项目。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根据实际的测定部位的情况填写。
本附件的有关单项记录,记录、评定栏目不够时,可以按照其相应的记录、评定格式增加续页。
本注不印刷。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注:本校核不代替设计计算,不能免除设计者责任。
共页第页射线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超声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声发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材料成分分析记录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安全附件检验记录注:附具体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耐压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气密性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氨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氦、卤素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附加检验记录第页共页《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填写说明1 基本说明1.1 我院检验报告、记录的填写、审签记录填写按本院HNGJ/ZD002-2014-1/1《技术记录填写规定》的要求填写并执行DB 41/T 580-2009《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及报告(证书)出具通用要求》(豫锅检字【2011】015号文件)。
1.2 报告中的日期为检验日期或出具报告的日期。
1.3 空白表格处填写“无此项”的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空白表格处填写“—”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因软件原因无法录入的项目,在检验报告结论页的说明栏说明原因。
2 封面填写3 《定期检验记录目录》填写规定3.1 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
3.2 检测记录,可在后面补充编号,写明哪些方法的无损检测报告,页码可填附件,分项报告中可用“×”表示。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
![原始记录与报告书写细则[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5dce11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7e.png)
原始记录的书写一、基本要求检验记录是出具检验报告书的依据,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要求检验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准确,清晰明了。
原始真实•原始真实是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属性,也是对检验原始记录的基本要求。
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原始:意味着是源头,是最直接的记载,是第一手的记录。
•真实:意味着是写真,是如实的记载,是客观的记录。
失真失实有违于真实,虚假和伪造更是违纪行为,必须严厉禁止。
完整准确•完整:以下信息可以认为足够•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保证检验在尽可能接近原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能证实所有的溯源性;•能够分辨任何异常情况;•将来有可能产生争议的信息。
完整准确•准确:主要是指:•观察到的事实作准确的描述和记录;及时完整的记录,严禁事后补记或转抄。
•检验数据准确,传输和记录无误;•文字表述或填写准确,包括使用规范的用语、术语、公式等;清晰明了•采用表格形式;•重视原始记录的清洁整齐,•对未检验项目应有标记;检验结果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数据和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原因,并在检验记录中注明。
•更改规范。
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在修改处盖章,以示负责。
基本要求1、检验记录属于受控文件,采用:专用记录表格:记录不下的可附页;2、检验记录应采用蓝黑墨水或碳素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中性笔)。
存档的所有资料(实验记录和复核意见等)均不能使用废纸的背面打印和书写。
3、原始记录的某些内容可以打印,但取样量、取/加溶剂量、测定温度等实际操作参数、测定值(现象)、结果和结论等应手写。
书写时应使用药典正规用语,不得使用俗语和规定外的英文缩写。
如:测定pH时标准缓冲液应按药典附录写为“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缓冲液”,“磷酸盐标准缓冲液(pH6.8)”,“硼砂标准缓冲液”;4、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得写为“测紫外”;“重量差异”不得写为“片差”如有单位,每个检验数据后均应带单位,如:120℃~124℃,200nm~400nm,不得写为120~124℃,200~400nm。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检验原始记录、台账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检验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2. 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制度2.1 原始记录的定义原始记录是指检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际数据、观察记录、操作记录等信息的记录。
原始记录应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检验过程和结果,并需要在检验完成后立即填写。
2.2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应使用规定的填写表格或模板进行记录,确保格式统一、便于阅读和理解。
•检验人员应及时填写原始记录,记录内容要详细、具体、清晰,不能有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对于涉及测量、测试等数据的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的标识、测量方法、测量结果等信息。
•对于观察记录,应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特征等信息,并可以配合相应的照片、示意图等进行说明。
•原始记录应由检验人员本人填写,禁止代填、抄录或修改他人的记录。
2.3 原始记录的保管和归档•原始记录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原始记录应存放在指定的文件柜或电子系统中,并设置访问权限。
•原始记录应按照一定的分类和编号规则进行归档,便于查阅和管理。
•原始记录的归档期限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公司规定进行规定,并按时执行。
3. 检验台账的编制制度3.1 台账的定义检验台账是对进行检验的样品、项目、设备等进行记录和管理的文件。
台账应用于对检验过程中的样品流转、项目进度、设备维护等进行跟踪和监控。
3.2 台账的编制要求•台账应由专人进行编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台账内容应包括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所属项目、检验进度、检验结果等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补充。
•台账应定期进行更新,及时记录检验进展和结果,以便于管理人员和相关人员查阅。
•台账应保密,只能由授权的人员查阅和使用,禁止随意传递、抄录或修改。
3.3 台账的保管和归档•台账应妥善保管,确保其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检验机构核准证号
TS7110192-2015
年月日
审核:【34】日期:【36】
共页第页
压力容器资料审查记录
记录编号:
设计单位
【1】
设计日期
【2】
产品标准
【3】
容器图号
【4】
设计使用年限
【5】
制造单位
【6】
制造日期
产品编号
【7】
安装单位
【8】
投入使用日期
【9】
上次检验日期
【10】
夹套(管程)
【21】MPa
夹套(管程)
【22】MPa
设计温度
壳体(壳程)
【23】℃
工作
温度
壳体(壳程)
【24】℃
夹套(管程)
【23】℃
夹套(管程)
【24】℃
腐蚀裕度
筒体
【25】mm
介质
壳体(壳程)
【26】
封头
【25】mm
夹套(管程)
【26】
材质
【27】
筒体
厚度
【28】
筒体
mm
封头
封头
mm
夹套(换热管)
【2】MPa
实测内径
【3】mm
实测最小壁厚
【4】mm
材料许用应力
审核:【31】日期:【32】
注:检验结果栏中,打“√”的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的表示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的表示规定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规定有而实际未检的检验项目。
共页第页
壁厚测定记录
记录编号:
测量仪器型号
【1】
测量仪器编号
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记录填写说明一、记录表格填写符号说明:1、符号“√”:表示没有问题或合格的检验项目;2、符号“×”:表示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验项目;3、符号“/”:表示没有或未进行的检验项目。
”:表示第m块和第n块板对接的纵焊缝与第q4、位置符号“Jm~n/Hq)相交的丁子接头;道环焊缝(Hq5、位置符号“Zm/n”:表示第m块和第n块板对接的纵焊缝。
二、计量单位符号填写说明:1、英文小写字母“t”表示温度;2、“MPa”压力单位;“m3”容积单位;“mm”尺寸单位;“min”时间单位、分钟;“s”时间单位、秒;“℃”温度单位;“㎏”质量单位、公斤。
三、检验检测部位英文大写字母标注符号说明:H-表示环焊缝;Z-表示纵焊缝; G-表示接管角焊缝; LZ-表示立柱角焊缝;F-表示封头;N-表示球形上极板;S-表示球形下极板。
四、检验检测示意图图标符号说明:1、符号“●”表示壁厚测定部位;2、符号“△△△”:表示磁粉检测部位;3、符号“〇〇〇”: 表示渗透检测部位;4、符号“~~~”: 表示超声波检测部位;5、符号“□□□”: 表示射线检测部位;6、符号“☆”:表示硬度检测部位。
五、记录内容填写说明:一)、基本情况1、设备名称,按照产品铭牌或者产品合格证、产品数据表的内容填写,也称产品名称;2、设备品种,按照《特种设备目录》,填写相应的品种。
固定式压力容器填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第Ⅲ类中压容器、第Ⅲ类低压容器、第Ⅱ类中压容器、第Ⅱ类低压容器、第Ⅰ类压力容器;移动式压力容器填写铁路罐车、汽车罐车、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氧舱填写医用氧舱、高气压舱、再压舱、高海拔试验舱、潜水钟;注:1.压力容器品种有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2.压力等级划分,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p)划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哥压力等级:1)低压,0.1MPa≤p<1.6MPa;2)中压,01.6MPa≤p<10.0MPa;3)高压,10.0MPa≤p<100.0MPa;4)超高压, p≥100.0MPa;3、使用登记证编号,按照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填写,该编号具有唯一性;4、设备代码,按照产品数据表上的内容填写,该代码具有唯一性。
R01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记录编号:【1】对应报告编号:【2】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设备品种:【3】设备代码:【4】使用单位:【5】单位内编号:【6】检验类别:【7】检验日期:【8】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共页第页记录编号: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的表示规定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规定有而实际未检的检验项目。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根据实际的测定部位的情况填写。
本附件的有关单项记录,记录、评定栏目不够时,可以按照其相应的记录、评定格式增加续页。
本注不印刷。
]共页第页记录编号:注:本校核不代替设计计算,不能免除设计者责任。
共页第页射线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超声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记录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记录编号:共页第页声发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材料成分分析记录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安全附件检验记录注:附具体的检测记录共页第页耐压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气密性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氨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氦、卤素检漏试验记录共页第页附加检验记录第页共页《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记录》填写说明1 基本说明1.1 我院检验报告、记录的填写、审签记录填写按本院HNGJ/ZD002-2014-1/1《技术记录填写规定》的要求填写并执行DB 41/T 580-2009《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及报告(证书)出具通用要求》(豫锅检字【2011】015号文件)。
1.2 报告中的日期为检验日期或出具报告的日期。
1.3 空白表格处填写“无此项”的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空白表格处填写“—”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因软件原因无法录入的项目,在检验报告结论页的说明栏说明原因。
2 封面填写3 《定期检验记录目录》填写规定3.1 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
3.2 检测记录,可在后面补充编号,写明哪些方法的无损检测报告,页码可填附件,分项报告中可用“×”表示。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记录表【范本模板】

9
保温层、隔热层、衬里状况
10
检漏孔、信号孔
11
容器与相邻管道、构件间异常振动、响声、摩擦
12
支承、支座、基础、紧固螺栓
13
遮阳罩、操作台紧固
14
罐体与底盘等连接
15
防波板、罐内扶梯与罐体连接
16
罐车拉紧带、鞍座、中间支座
17
气、液相管及其他管路
18
疏水、排放、排污装置
19
设备运行稳定情况
20
罐体接地装置
检
验
结
论
允许运行
监督运行
暂停运行
停止运行
允许/监督运行参数
□壳程/□内筒/□管程/□夹套
压力: /(MPa)
温度: / (℃)
介质: /
其他:
监督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完成期限(暂停/停止运行说明):
下次年度检查日期:
检验人员:日期:审核: 日期:
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原始记录㈡
单位内编号: 报告编号:
检查项目
21
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压力容器的监控措施
安
全
附
件
22
安全阀
23
压力表
24
爆破片
25
测温仪表
26
液位计
27
快开门安全联锁装置
28
紧急切断装置
其它
29
装卸软管、装卸阀门
封头腐蚀裕度
㎜
筒体腐蚀裕度
㎜
注 注: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一”: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不重要的
项有问题在结果栏中打“o":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一、检验报告填写说明1.报告标题:明确检验对象的名称、型号、编号等信息,以便于准确标识被检验对象。
2.报告编号和日期:填写检验报告的唯一编号和编写日期。
3.报告编写单位和相关人员信息:填写编写检验报告的单位名称和检验人员的姓名等相关信息。
4.检验对象基本信息:填写被检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单位、设备信息、检验日期等。
5.检验目的和方法:明确检验的目的和所采用的方法,如非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等。
6.检验结果和评定:填写被检验对象的检验结果,并根据标准或规范进行评定,判断是否符合要求。
7.检验结论和建议:根据检验结果,给出对被检验对象的整体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8.签名和盖章:检验报告最后需要检验人员签名和盖章,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1.原始记录编号和日期:填写原始记录的唯一编号和记录日期。
2.检验对象基本信息:填写被检验对象的基本信息,包括生产单位、设备信息、检验日期等。
3.检验项目和方法:明确检验的项目和所采用的方法,如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材料分析等。
4.检验设备和工具:记录所使用的检验设备和工具,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检验过程和结果记录:详细记录每个检验项目的具体过程和结果,包括测量数值、观察到的现象等。
6.异常情况和处理:如在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需记录下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7.检验人员签名和日期:检验记录需要检验人员的签名和记录日期,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三、填写注意事项1.表达准确:在填写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时,要采用准确、简洁、严谨的语言表达。
2.填写完整: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需要包含全部的检验信息,确保信息的完整性。
3.填写清晰:对于每个检验项目,要清晰地记录检验过程和结果,以便于后续的查阅和分析。
4.符合规范:填写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或规范,确保报告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5.签名和盖章:检验报告需要检验人员的签名和盖章,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压力容器年度检验报告

一、概述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提高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本次对压力容器进行了年度检验。
本报告将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说明。
二、检验目的1.确定压力容器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2.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3.评估压力容器的使用寿命,根据检验结果制定相应的维护保养计划。
三、检验内容和方法本次年度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检查压力容器外表面是否有明显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2.检测压力容器内部是否有泄漏现象;3.检测压力容器的壁厚是否合格;4.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是否完好;5.对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
四、检验结果根据对压力容器的检验情况,得出以下结论:1.压力容器外表面无明显破损、变形、腐蚀等情况,外观完好;2.检测结果未发现压力容器内部泄漏的情况,密封性良好;3.压力容器壁厚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4.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完好,未发现异常情况;5.压力容器经过水压试验,无泄漏现象。
五、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在本次年度检验中,发现以下问题:1.压力容器的防腐层有些松动,需要及时修复;2.部分压力容器的标识已经模糊不清,需重新标识;3.压力容器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及时,建议加强日常检查和维护。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对压力容器的防腐层进行修复,并加强防腐工作,确保其使用寿命;2.对已经模糊不清的标识进行重新标识,保证压力容器的使用可追溯性;3.加强对压力容器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定期进行清洗、涂漆、紧固等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六、维护保养计划根据检验结果和存在的问题1.对所有压力容器进行防腐工作,修复松动的防腐层;2.对标识模糊的压力容器进行重新标识;3.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情况,制定定期维护保养计划,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七、结论本次年度检验结果显示,压力容器在外表面、内部、壁厚、安全附件和水压试验等方面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安全要求。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

记录编号:JYGTJ-RD2017-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
设备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内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嘉峪关市产品质量计量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中心
记录编号:JYGTJ-RD2017-
压力容器资料审查记录
压力容器宏观检查记录
注:检验结果栏中,打“V”的表示无问题或者合格的检验项目,打“X”的表示有问题或者不合格的检验项目,填写“无此项” 的表示实际没有的检验项目,划“-”的表示无法检验的项目。
共页第页
壁厚测定记录
注:测厚记录表格不够时,可以按照测厚记录格式增加续页;名义厚度和实测最小厚度的栏目根据实际的测定部位的情况填写。
本附录的有关单项报告、记录的数据栏目不够时,可以按照其相应的报告、记录格式增加续页,以下类似的均同。
壁厚校核记录
注:本校核不代替设计计算,不能免除设计者责任。
衍射时差法(TOFD)超声检测记录
记录编号:JYGTJ-RD2017-
材料成分分析记录
金相分析记录
记录编号:JYGTJ-RD2017-
注:附具体的检测报告。
共页第页
附图页
记录编号:JYGTJ-RD2017-。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0、记录和报告填写的一般要求检验记录必须用纯黑、篮黑、篮色的钢笔,签字笔填写;检验记录上字迹应清楚、整洁;填写应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精洁、用词确切、数据准确;原始记录如有涂改处检验人员应在原始记录错误处划上一横杠,再填写正确项,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及更改日期;不应有的东西不应在记录上;报告中不得有涂改处;表格中不能有空项,测厚、硬度、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等报告的数据、内容终结端应填写“以下空白”字样;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有测量试验数据的,应在结果栏或单项报告中记载实际数据;发现缺陷需要由图才能表示其位置、性质、尺寸的,应当在报告中附图描述缺陷的位置、性质及尺寸;记录报告编号:原始记录与报告编号使用同一个编号;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单位地址: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管理人员: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或特种特备安全管理人员;联系电话:联系管理人员的电话;邮政编码: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的邮政编码;设备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单位内编号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设备编号使用单位无内部编号打“—”或“无” ; 使用证号: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证号;设备代码: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标识码;也可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单位代码: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检验日期: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某项目检验结束的日期;测量仪器设备型号:为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按仪器出厂资料填写;测量仪器设备编号:为该仪器设备在本所内的仪器设备编号,每台仪器设备有且只有唯一编号;测量仪器精度:为测量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精度;该精度由该仪器设备出厂资料或经检定确定;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封面填写:见0条;2、报告目录填写:目录中的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如果报告项较少也可以不要目录页;检验前应对现场检验前准备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在检查结果中勾选,符合要求,方可实施检验;3、检验结论报告填写:使用单位:略;单位地址:略;单位代码:略;管理人员:略;联系电话:略;邮政编码:略;设备代码、使用证号、单位内编号:略;检验类别:如果是首次检验,在定期检验前加“首次”;容器类别:填写Ⅰ、Ⅱ、Ⅲ类;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和运行方式;用途包括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运行方式为包括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只有自用才用生产、生活、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进行组合,中间可用“/”分开,如自用/生产/备用;结构形式:按制造方法分类,单层、多层;设备性能参数:按资料审查的实际情况填写;主要检验依据: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21-2016;问题及处理意见:填写检验中发现的缺陷的位置、程度、性质的描述及处理要求,必要时可附图附页,也可以直接注明见某单项报告;如有监控使用或报废情况,在此填写监控及报废依据;经检验本台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级:是经检验后对本台容器的综合定级;按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检验结论:检验结论与安全状况等级对应,安全状况等级为1、2、3级的,结论为符合要求;,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有条件的监控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结论为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允许/监控运行参数:根据检验结论,填写允许或监控使用参数;如果检验中没有发现超过设计预期的损伤、劣化等情况,其许用参数就是设计参数,如果发现问题,则应当通过强度校核等手段,综合确定许用参数;下次定期检验日期:根据本次定期检验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依照固容规的相关要求确定进行下次进行检验的年月;说明栏:填写检验中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如果该台设备有移装、改造、维修的变更情况,需要说明变更项目、类别、原因及日期;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字;4、资料审查报告填写:设计单位: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设计单位全称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设计日期:一般按容器总图、竣工图或设计计算书上的设计日期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规范:填写该容器设计规范,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器图号:按其总图或竣工图的图号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制造单位:本台设备制造单位的全称,若是国外制造还应注明制造国;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出厂编号: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的容器出厂编号;如无设计资料或铭牌的,填“不明”;制造规范:制造本台设备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一般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设备铭牌中写明的制造规范;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制造日期:本台设备的制造或出厂日期;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安装单位:承担本台设备的安装的单位全称;投用日期:本台设备开始运行的日期;如不能查明的,填“不明”;容器内径: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内径;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器高长: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容积换热面积:根据容器的结构填入设备的公称容积或换热器的公称换热面积,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最大允许充装质量:本台设备规定的最大充装重量或图纸上标明的公称充装重量,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液化气体储存容器填写,;安装型式:填写“立式”或“卧式;保温绝热方式:填写石棉、岩棉、珍珠岩、真空粉末等保温绝热方式;支座型式:支座的结构型式,如支承式、鞍座式、裙座式、悬挂式、转轴支承式、支脚式、圈座式、框架式、立式支承式、卧式支承式等型式;材质: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所用材料的牌号;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单”的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厚度: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厚度尺寸;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书”的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设计温度: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考虑的温度值;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腐蚀裕度:设计时筒体、封头预留的材料腐蚀量的理论值;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工作压力: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压力;工作温度:设备运行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温度;工作介质: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内部的主要介质;一般按实际使用的主要介质填写;资料审查情况:可直接表述审查发现问题的项目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和变更情况;上次定期检验问题记载:填写上次检验中的部分主要问题和安全状况等级,做为本次检验的参考;单项报告中“结果”栏的填写:在结果栏要注明发现的缺陷,必要时的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危害性分析,列出缺陷处理方法如校核计算、改造、维修、降压、合于使用评价等,针对缺陷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5、宏观检查报告填写:宏观检查分为报告1和报告2;分别记载本台设备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外观检查和保温隔热层检查等;这些项目要求比较详细,无需做进一步的说明;检查过程中应逐项按要求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结果和在备注做相应说明;检查结果栏的填写:根据固容规对宏观检查结果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1和报告2的全部内容;非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2的全部内容;但宏观检查报告1中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时如未发生变化,小项内可不作标志,在检查结果栏中填写上次检验中该项的安全状况等级,并注明“未发生变化”;6、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填写:按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7、壁厚校核报告填写:壁厚校核部位:进行壁厚校核的具体部位,如筒体、封头、夹套等;最高工作压力:本设备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或为本次检验核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实测内径:经实际测量的本设备的内径;实测最小壁厚:由壁厚测定得到的欲校核部件的最小壁厚;材料许用应力:为欲进行强度校核部件在工作温度时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一般参照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取值;腐蚀裕量:为到下一次全面检验时此设备的腐蚀量的理论值或实测值;焊接接头系数:局部探伤的焊缝,进行强度核算考虑的必要修正系数,参照GB150标准取值;封头形状系数:根据封头的形状对计算进行修正,参照GB150标准取值;工作温度:本设备运行时的温度;校核选用标准:按设备的制造标准、制造年代、制造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校核标准;一般按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如规范不明,可用我国相应的现行标准;校核参数取值说明:应根据设备状况、使用条件等因素对校核的参数进行必要的选取或修正,并说明其依据;壁厚校核计算:依据固容规和GB150进行;写出校核计算的公式及过程;校核结果:对计算结果予以说明,并对本设备的壁厚“满足”或“不满足”至下一个检验期的使用给出结论;强度校核专指对均匀腐蚀而言,局部腐蚀的处理按固容规第8.5.7的规定分别处理;8、安全附件检验报告填写:安全附件检查内容: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检验有效期等;安全阀的校验报告和紧急切断阀的检修调试记录等;9、气密性试验报告填写: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允许/监控使用压力:按本次检验确定的参数填写;气密性试验压力:按检验细则规定填写;介质温度:实测试验介质的温度;环境温度:试验现场的环境实测气温;容积:受试设备的标称容积或计算容积;压缩机型号:用于气密性试验的压缩机型号;安全阀型号: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的安全阀型号;压力表:受试设备上或试验系统中的压力表;试验部位:指明是受试设备的局部试验还是整体的气密性试验;试验结果:“合格”或“不合格”,不合格说明原因,不合格定5级;10、附加检查检测报告填写:导静电装置检查:10.1.1测量仪器型号: 略;10.1.2仪器精度:略;10.1.3导静电电阻:静电导出装置的连接电阻,即导静电带的接地端与设备间的电阻;10.1.4连接处电阻:设备的接地端或槽车底盘与各法兰等跨接处的连接电阻;绝热层真空度检查:10.2.1真空仪型号: 略;10.2.2仪器精度:略;10.2.1空载时真空度:罐内无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10.2.2承载时真空度:罐内充装一定的介质时绝热层的实测真空度;罐体抽真空、气体置换:10.3.1真空泵型号: 略;10.3.2抽真空时间: 为抽真空所用实际时间;10.3.3罐内真空度:抽真空后罐内的实测真空度;10.3.4置换介质:进行罐内空气置换的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10.3.5置换压力: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后的压力;10.3.6排放后罐内压力:罐内充入置换气体并排放一定量的气体后,罐内剩余气体的压力;10.3.7罐内气体含氧量:经置换后的罐内气体的实测含氧量;腐蚀介质含量测定:10.4.1介质名称:容器内盛装介质的名称;10.4.2腐蚀介质成份:容器内的腐蚀性介质的主要成份 ;10.4.3腐蚀介质含量: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占全部介质的百分比;10.4.4腐蚀速度:容器内腐蚀性介质对容器内壁的腐蚀情况,按每年腐蚀掉的内壁厚度计算;10.4.5腐蚀机理:形成腐蚀的主要原因和过程;如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其它检验、检测:上述表格没有列入的检验检测项目的检验过程和结果的详细叙述;检测结果:本页中各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或说明;11. 适用范围:压力容器首次检验、定期检验报告以及原始记录的填写;二、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测量仪器型号:略;2、测量仪器编号:略;3、测量仪器精度:略;4、耦合剂:测厚时使用的耦合剂,包括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5、公称厚度:略;6、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况,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7、实测最小厚度: 分别填写实测到的筒体、封头、夹套等受压元件的最小厚度,依测厚记录填写;8、实测点数:指实际测量的点数;9、测厚点部位图:是测厚点的分布示意图,可分别画出各受压元件展开图,在展开图上标明受压元件方位和实际测点编号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应能反映每个测厚点的相对位置及定位,并应能反映实测到的最小厚度,对异常测厚点做详细标记;10、测点编号:按测厚点部位图上的实际测点编号由小到大依次填写,应与与测厚点部位图一一对应;11、测点厚度:每个测厚点测到的实际厚度,必须精确到仪器精度所示小数位数;12、检测结果:比较各受压元件实测最小壁厚与其公称厚度的大小,依照固容规评定本项目安全状况等级;三、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源种类:为射线检测实际使用的射线源,如X射线、Co60、Ir192等;2、增感方式:指实际是否使用的增感屏,通常使用的是铅箔增感屏,或无增感;3、探伤机型号:指探伤时所使用的仪器型号;4、仪器编号:检验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内部编号;5、管电压/源活度:对X射线,填写管电压;对γ射线,填写源的活度;6、管电流:对X射线,填写管电流;7、象质计型号:射线探伤所使用的象质计型号;8、象质计钢丝号:有效的象质计钢丝号;9、透照方式:主要有单壁单投、双壁双投、双壁单投、纵缝透照、环缝外透、环缝内透;10、曝光时间:按分钟填写;11、焦距:焦点至胶片的距离;12、焦点尺寸:X射线管的焦点有效尺寸;13、胶片类型:实际使用的胶片型号;14、底片黑度:底片的实际黑度范围;15、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6、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7、检测部位:描述在设备底片的布片位置;18、一次透照长度:指采用分段曝光时,每次曝光所检测的焊缝长度,对于不同的被检对象和透照方式,本栏填写应注意以下各点:壳体分段曝光时包括局部检测和100%检测,一次透照长度的最大值可按透照厚度比的要求,根据板厚、L1焦距、直径、照相质量级别等计算求出,实际采用的一次透照长度小于等于这个最大值即可;中心法周向曝光时,各处透照厚度一致,此时该栏目填写每张底片对应的焊缝长度一般为底片两搭接标记之间对应的焊缝长度;对于接管焊缝检测、分段透照时,对双壁单影根据分段方法算出每段焊缝外周长填入;双壁双影二次透照,填写1/2焊缝周长;椭圆一次成像时,填写管外周长;19、缺陷位置:在底片上有效部分划一中线并将其分成四等分,底片被分成八个部分,用此来标注缺陷在底片上的位置;20、缺陷性质及缺陷尺寸:说明底片上缺陷的属性和程度;21、评定级别:根据NB/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最高级别;22、评片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23、布片示意图及记录:描述检验的范围、布片的具体位置,一般用设备展开图,纵焊缝一般用字母“A”表示,环焊缝一般用字母“B”表示;四、超声波检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探头型号:指检测用探头的型号,如“×”等;4、试块型号:指检测时用来调整仪器及检测灵敏度等所用试块的型号;5、评定灵敏度:根据部件厚度,选择相应的试块;按照检测标准的要求所确定的检测灵敏度;6、检测方法/扫查面:由所用的检测超声波波型,探头数量及耦合方式组合而确定;例如“单探头横波接触法也可简称单斜接触法”;或扫查面为探头移动区与被检焊缝的相对位置;7、耦合剂:有水、机油、甘油、工业浆糊等;8、补偿:由于试块和工件的差异耦合损耗及传输损耗,会使检测灵敏度降低;为了弥补耦合损耗,需增大仪器输出来进行补偿;9、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0、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1、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12、缺陷的位置:可在示意图上进行说明;13、缺陷埋藏深度:以检测面到离缺陷的最短距离算;14、缺陷指示长度:测定的缺陷当量长度尺寸值;15、缺陷高度:缺陷在剖面上所反映的垂直高度;16、缺陷反射波幅:缺陷反射波的高度值;17.评定级别:根据NB/T470133. -2015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18.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锅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19.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20.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五、磁粉检测记录和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磁粉类型:包括黑磁粉、红磁粉、干磁粉等;4、磁悬液:包括水悬液、油悬液;5、灵敏度试片:试片有A型-1试片、A型-2试片、A型-3试片、A-15/100、A-30/100、A-65/100、C型试片等;6、磁化方法:有磁轭法、线圈法、通电法、触头法、导体法、电缆法等;7、提升力/磁化电流:提升力是指磁扼法时,电磁扼的最大提升重量;磁化时,仪表指示的电流值;8、热处理状态: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9、喷洒方式:磁悬液的洒布方式有喷、浇、浸的方式;10、检测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1、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12、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13、缺陷性质: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14、缺陷尺寸:按缺陷磁痕尺寸计;15、评定级别:根据NB/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16.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17.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18.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六、渗透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渗透剂型号、清洗剂型号、显像剂型号按检测用型号如实填写;2、环境温度:按检测时环境实际温度记录;3、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态,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检验单位同类型仪器的内部编号;4、对比试块:试块有铝合金A型对比试块、镀铬B型试块等;5、渗透时间:在10℃--50℃的温度条件下,渗透时间一般不少于10min;当温度条件不能满足时,通过铝合金对比试块作出鉴定;6、显像时间:取决于显像剂类型、需要检测的缺陷大小以及被检工件温度等,一般不少于7min;7、检测标准:NB/8、检测比例:指检测实际达到的检测比例;9、检测部位及缺陷位置示意图:描述检验的范围、缺陷的具体位置如:角焊缝、对接焊缝、母材等;10、缺陷痕迹尺寸:按缺陷磁痕尺寸计;11、缺陷性质:指线性或圆形缺陷等;12、评定级别:根据JB/标准由探伤人员评定的级别;13、检测结果:压力容器依照固容规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压力管道依照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由检验人员评定安全状况等级;锅炉依照蒸规等由检验人员判定“合格”或“不合格”;14、检测人员:检测人员与资格;15、审核:审核人员及资格;七、材料成分分析分析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产品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2、产品编号:在出厂时由制造厂给出的本台设备编号;3、主体材质: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所用材料的牌号;4、检测部位:实际检测位置;5、表面状况:指被测表面的状态,如原始表面、砂轮打磨、砂纸打磨、化学清洗等;6、实际检测数量:按实际检测点计;7、检测仪器型号:略;8、测量仪器编号:略;9、检定证书编号/检定有效期:该台检测仪器的实际证书编号及检定有效期;10、激发方式/激发电流:按实际操作参数记录;11、执行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12、标准试块:指检测时用来调整仪器及比对等所用试块的型号;13、检测部位图:记录光谱分析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分析点的相对位置定位;14、元素及含量:按实际检测读数填写;15、分析结果:比较实测点光谱值与规范或标准给出的光谱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八、硬度检测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主体材质:说明被检部位所用材料的牌号;4、热处理状态: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消除应力热处理、未热处理等;5、检测标准:本次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6、硬度单位:常用有布氏、洛氏、维氏硬度,应与规范或标准给出硬度单位一致;7、测量点位置示意图:测量硬度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硬度点的相对位置及定位;8、检测结果:比较实测点硬度值与规范或标准给出的硬度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九、金相分析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检测仪器型号:略;2、检测仪器编号:略;3、腐蚀方法:填写对试样表面用酸液腐蚀的方法和腐蚀介质;4、抛光方法:制备试样的方法,包括机械和化学方法;5、执行标准:本检验使用的检测标准的标准代号;6、金相组织/晶粒度:观察到的金相组织及晶粒度;7、主体材质:说明被检部位所用材料的牌号;8、热处理方法:包括正火、回火、淬火、退火、调质、固溶、消除应力热处理等;9、检测部位示意图:金相分析点的分布示意图,应能反应每个分析点的相对位置定位;10、金相照片总数:指实际工作中拍下的金相照片总数;放大倍数:检测时实际放大倍数;11、分析结果:比较实测点与规范或标准给出的金相值,得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压力容器类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填写说明

0、记录和报告填写的一般要求0.1检验记录必须用纯黑、篮黑、篮色的钢笔,签字笔填写;检验记录上字迹应清楚、整洁;填写应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精洁、用词确切、数据准确。
原始记录如有涂改处检验人员应在原始记录错误处划上一横杠,再填写正确项,并签上自己的及更改日期。
不应有的东西不应在记录上。
报告中不得有涂改处。
表格中不能有空项,测厚、硬度、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等报告的数据、容终结端应填写“以下空白”字样。
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
有测量(试验)数据的,应在结果栏或单项报告中记载实际数据;发现缺陷需要由图才能表示其位置、性质、尺寸的,应当在报告中附图描述缺陷的位置、性质及尺寸。
0.2记录(报告)编号:原始记录与报告编号使用同一个编号。
0.3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0.4单位地址: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0.5管理人员: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或特种特备安全管理人员。
0.6联系:联系管理人员的。
0.7邮政编码: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的邮政编码。
0.8设备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
0.9单位编号(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部的设备编号(使用单位无部编号打“—”或“无”)。
0.10使用证号: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证号。
0.11设备代码: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标识码。
也可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
0.12单位代码: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0.13检验日期: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某项目检验结束的日期。
0.14测量仪器(设备)型号:为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按仪器出厂资料填写。
0.15测量仪器(设备)编号:为该仪器(设备)在本所的仪器设备编号,每台仪器设备有且只有唯一编号。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

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1. 引言检验原始记录,台帐和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制度是为了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检验过程中相关文档的编制、填写和审核流程。
本制度旨在提高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2. 相关术语定义在本制度中,以下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整个文档: - 检验原始记录:指检验过程中实际采集的数据和记录的文档,包括检测设备使用记录、检验样品编号、检验操作过程等。
- 台帐:指记录检验原始记录的文档,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信息。
3. 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编制要求3.1 检验原始记录的编制 - 所有检验原始记录必须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编制,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
- 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专业的检验人员填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检验原始记录要求清晰、规范、易于阅读,不得有涂改、错漏等情况。
3.2 检验原始记录的填写要求 - 所有检验原始记录必须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包括样品信息、检验条件、检验结果等。
- 填写过程中要注明每一步操作的时间、人员和地点。
- 检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或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记录,并在记录中说明原因和处理方法。
4. 台帐的填写要求4.1 台帐的编制 - 台帐应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
- 台帐应按照检验项目的分类进行归档,方便查询和管理。
4.2 台帐的填写要求 - 台帐应及时更新,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台帐中的信息要与相应的检验原始记录保持一致,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
5. 检验报告的填写编制审核要求5.1 检验报告的编制 - 检验报告应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包括报告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日期等。
- 检验报告要求简明扼要,清晰明了,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检验结果。
- 检验报告必须由专业的检验人员编制,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2 检验报告的填写要求 - 检验报告中的信息必须与相应的检验原始记录和台帐保持一致,包括检验项目、检验日期、操作人员等。
版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格式

版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格式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是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后的结论和评价的书面报告。
下面是一个常用的压力容器检验报告的格式。
1.报告封面在报告封面上应包括以下信息:-报告标题"压力容器检验报告"- 公司名称和Logo-报告编号-检验日期2.报告摘要报告摘要部分应对检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简要的描述。
摘要应包括以下几个要点:-检验目的: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检验方法:描述采用的检验方法、工具和仪器等。
-检验结果:对检验结果的总结和概述。
-结论: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和判断。
3.报告正文报告正文部分应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受检压力容器的基本信息:包括名称、型号、规格、制造日期等。
-检验方法和过程:-检验方法:详细描述采用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检验仪器和设备:列举使用的仪器、设备、测量工具等,并附上相应的检定证书。
-检验过程:对检验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包括检验人员的操作和观察等情况。
-检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检验结果:记录所采集到的检验数据和观测值。
要注明数据的单位、计量范围和测量误差等信息。
-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判断压力容器的实际状况和安全性能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结论和评价:-结论:输入对压力容器的评价和判断结果,包括是否具有合格证书和是否符合标准等。
-评价:对压力容器的维修、维护和更新给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
4.报告附件报告附件部分可以按需添加一些相关的附件信息-检验仪器和工具的检定证书。
-检验过程中的照片、视频和录音等。
-压力容器的设计图纸和制造工艺文件等。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压力容器检验报告格式示例,读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压力容器检验报告记录填写规则

青岛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常用项目报告、记录填写规则填写通用规则各单项检验检测报告、记录中该台设备涉及不到的检验项目的栏目中填写“无此项”,并在相应原始记录表卡中划“/”;对检验中应该进行检测(试验)而现场实际又无法检检测(试验)的项目的项目栏中填划写“—”,并在原始记录中注明无法检测(试验)的原因;对需要填写检测(试验)数据的项目栏,填写现场实际检测(试验)的数据值,对非数据检测结果填写“符合”或“不符合”;对于发现缺陷,应在报告中附图表示其位置、性质、尺寸。
1.压力容器全面检查报告封面(1)设备品种:填压力容器(2)设备代码:填写注册代码。
(3)使用单位:按有效营业执照填写全称。
(4)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对容器有单位内编号的,按实填写,若无,填设备的出厂编号。
(5)检验类别:填首次或定期检验(6)检验日期:填写“××××年××月××日”如“2013年01月01日”,其它各类检验报告和记录中日期的填写均按此要求2、压力容器全面检验报告目录:按所做项目填写页码.没有的在序号前打×。
3、压力容器定期检验结论报告3.1报告编号:按《报告和证书的控制程序》要求填写。
3.2设备名称:有原始资料(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监检证书等)按原始资料填写,若无,按上次检验报告用名称填写。
3.3检验类别:填首次或定期检验3.4容器类别:填写Ⅰ、Ⅱ、Ⅲ类3.5设备代码:填写注册代码。
3.6单位内编号:使用单位对容器有单位内编号的,按实填写,若无,填设备的出厂编号。
3.7使用登记证编号:按实填写。
3.8制造单位:根据出厂资料填写。
3.9安装单位:有资料证明是专业安装单位的填写该单位名称,不明的填写“不明”。
3.10使用单位:按有效营业执照填写全称。
3.11单位地址:按实际情况填写。
3.12设备使用地点:按实际情况填写。
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压力容器检验报告填写说明1 差不多要求1.1 检验报告内容齐全,无缺项,表达清晰,符合《容检规》和本实施细则要求。
1.2 检验报告见证资料完整、清晰,示图规范,数据准确,定位,定量尺寸齐全。
1.3 卷面字迹工整,不涂改,无空格,无“/”。
1.4 检验报告评定结论确切,引用规范,规程条款准确,依据充分,不错漏评危险性缺陷。
2 通用栏目填写方法2.1 各项报告中无法查清的栏目,统一规定填写“不明”,因条件限制不能检测的栏目,统一填写“未检”,不属本台容器应有的栏目统一填写“无此项”,对本台容器应装的安全附件,检验中发觉未装,在本栏中填写“未装”。
2.2 容器名称栏:填写名称必须与使用证上名称一致。
2.3 容器规格栏:以容器直径、全长或高度,壁厚名义尺寸填入。
2.4 容器类不栏:按《容规》规定的符号填写。
2.5 工作介质栏:按照实际使用介质填写。
2.6 公称壁厚栏:按照公称值填写。
2.7主体材质栏:当容器有出厂技术资料、材料清晰时,按出厂资料填写.当容器无出厂技术资料、主体材质不清时,第一区分材质种类,可选用“碳钢”、“不锈钢”、“铸钢”等填写。
2.8 使用仪器栏及仪器型号栏,按实际使用仪器及型号填写。
2.9 设计压力栏及设计温度栏应对不同工作腔分不填写,对报告上不用的工作腔名应划去。
使用的工作腔名在报告上没有时,应在适当位置填上。
2.10 表面状况栏,可选用最终打磨方式填入,如“砂纸打磨”、“砂轮打磨”,未打磨的则填入“原始表面”。
3 专用栏目填写方法3.1 检验结论报告3.1.1 检验结论的评定,应按照《容检规》和本实施细则逐项评定,取其中评定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最终评定级不。
3.1.2 安全状况等级填写统一用字为:1、2、3、4、5。
3.1.3 承诺连续使用的参数栏统一规定用字为工作压力:Pw≤XX MPa,工作温度Tw≤XX ℃,介质为:XX。
最大承诺充装量W≤XX 吨或kg。
当容器有设计参数,且明确可靠,承诺连续使用参数不承诺超过设计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记录和报告填写的一般要求0.1检验记录必须用纯黑、篮黑、篮色的钢笔,签字笔填写;检验记录上字迹应清楚、整洁;填写应完整、签名齐全、文字精洁、用词确切、数据准确。
原始记录如有涂改处检验人员应在原始记录错误处划上一横杠,再填写正确项,并签上自己的姓名及更改日期。
不应有的东西不应在记录上。
报告中不得有涂改处。
表格中不能有空项,测厚、硬度、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检测等报告的数据、内容终结端应填写“以下空白”字样。
没有或未进行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无问题或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有问题或不合格的检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打“×”,并在备注中说明。
有测量(试验)数据的,应在结果栏或单项报告中记载实际数据;发现缺陷需要由图才能表示其位置、性质、尺寸的,应当在报告中附图描述缺陷的位置、性质及尺寸。
0.2记录(报告)编号:原始记录与报告编号使用同一个编号。
0.3使用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全称。
0.4单位地址: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
0.5管理人员:设备使用单位负责人或特种特备安全管理人员。
0.6联系电话:联系管理人员的电话。
0.7邮政编码:设备使用单位所在地的详细地址的邮政编码。
0.8设备名称:图纸或质量证明书上的设备全称。
0.9单位内编号(使用编号):填写使用单位内部的设备编号(使用单位无内部编号打“—”或“无”)。
0.10使用证号: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证号。
0.11设备代码:按设备编码规则由设备制造厂生成的设备唯一的标识码。
也可使用设备所在地安全监察机构给予此设备注册的20位注册代码。
0.12单位代码:设备使用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
0.13检验日期:受检设备检验结束或某项目检验结束的日期。
0.14测量仪器(设备)型号:为检测时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型号,按仪器出厂资料填写。
0.15测量仪器(设备)编号:为该仪器(设备)在本所内的仪器设备编号,每台仪器设备有且只有唯一编号。
0.16测量仪器精度:为测量时所使用仪器(设备)的精度。
该精度由该仪器设备出厂资料或经检定确定。
一、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1、封面填写:见0条。
'..2、报告目录填写:目录中的项目按实际检验项目和所出具的报告填写,并填写相应页码。
若某项报告有附页和附图应在其后的栏目中加以说明,如果报告项较少也可以不要目录页。
检验前应对现场检验前准备情况进行安全确认,在检查结果中勾选,符合要求,方可实施检验。
3、检验结论报告填写:3.1使用单位:略。
3.2单位地址:略。
3.3单位代码:略。
3.4管理人员:略。
3.5联系电话:略。
3.6邮政编码:略。
设备代码、使用证号、单位内编号:略。
3.73.8检验类别:如果是首次检验,在定期检验前加“首次”。
3.9容器类别:填写Ⅰ、Ⅱ、Ⅲ类。
3.10运行状态填写设备的用途和运行方式。
用途包括自用、租赁和生产、生活,运行方式为包括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
只有自用才用生产、生活、长期使用、间歇使用、备用进行组合,中间可用“/”分开,如自用/生产/备用。
3.11结构形式:按制造方法分类,单层、多层。
3.12设备性能参数:按资料审查的实际情况填写。
3.13主要检验依据:填写《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21-2016)。
3.14问题及处理意见:填写检验中发现的缺陷的位置、程度、性质的描述及处理要求,必要时可附图附页,也可以直接注明见某单项报告;如有监控使用或报废情况,在此填写监控及报废依据。
3.15经检验本台压力容器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为:级:是经检验后对本台容器的综合定级。
按检验结果综合评定,以其中项目等级最低者,作为评定级别。
3.16检验结论:检验结论与安全状况等级对应,安全状况等级为1、2、3级的,结论为符合要求;,安全状况等级为4级的,结论为基本符合要求,有条件的监控使用;安全状况等级为5级的,结论为不符合要求,不得继续使用。
允许/监控运行参数:根据检验结论,填写允许或监控使用参数。
如果检验中没有发现超过设计预期的损伤、劣化等情况,其许用参数就是设计参数,如果发现问题,则应当通过强度校核等手段,综合确定许用参数。
3.17下次定期检验日期:根据本次定期检验评定的安全状况等级,依照《固容规》的相关要求确定进行下次进行检验的年月。
3.18说明栏:填写检验中需要说明的重要问题。
如果该台设备有移装、改造、维修的变更情况,需要说明变更项目、类别、原因及日期。
3.18编制、审核、批准:编制、审核、批准人员签字。
4、资料审查报告填写:4.1设计单位: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设计单位全称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设计日期:一般按容器总图、竣工图或设计计算书上的设计日期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3设计规范:填写该容器设计规范,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4容器图号:按其总图或竣工图的图号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5制造单位:本台设备制造单位的全称,若是国外制造还应注明制造国。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6出厂编号: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铭牌”上的容器出厂编号。
如无设计资料或铭牌的,填“不明”。
4.7制造规范:制造本台设备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的国别、年代和标准号等。
一般填写“产品质量证明书”或设备铭牌中写明的制造规范。
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
4.8制造日期:本台设备的制造或出厂日期。
如无设计资料铭牌的,填“不明”。
4.9安装单位:承担本台设备的安装的单位全称。
4.10投用日期:本台设备开始运行的日期。
如不能查明的,填“不明”。
4.11容器内径: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公称内径。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2容器高(长):图纸上标注的容器主体高度或长度,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3容积(换热面积):根据容器的结构填入设备的公称容积或换热器的公称换热面积,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应做单项选择。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4最大允许充装质量:本台设备规定的最大充装重量或图纸上标明的公称充装重量,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液化气体储存容器填写),。
4.15安装型式:填写“立式”或“卧式;保温绝热方式:填写石棉、岩棉、珍珠岩、真空粉末等保温绝热方式。
4.16支座型式:支座的结构型式,如支承式、鞍座式、裙座式、悬挂式、转轴支承式、支脚式、圈座式、框架式、立式支承式、卧式支承式等型式。
4.17材质: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所用材料的牌号。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单”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18厚度:分别说明筒体、封头、夹套、换热管、内衬厚度尺寸。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材质证明书”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9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0设计温度: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考虑的温度值。
按“产品质量证明书”中“产品技术特性”的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1腐蚀裕度:设计时筒体、封头预留的材料腐蚀量的理论值。
一般按容器总图或竣工图上内容填写。
如无设计资料的,填“不明”。
4.22工作压力: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压力。
4.23工作温度:设备运行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的最高温度。
4.24工作介质:设备运行时筒体、夹套、壳程、管程等内部的主要介质。
一般按实际使用的主要介质填写。
4.25资料审查情况:可直接表述审查发现问题的项目内容及存在的问题和变更情况。
4.26上次定期检验问题记载:填写上次检验中的部分主要问题和安全状况等级,做为本次检验的参考。
4.27单项报告中“结果”栏的填写:在结果栏要注明发现的缺陷,必要时的缺陷成因分析及其危害性分析,列出缺陷处理方法(如校核计算、改造、维修、降压、合于使用评价等),针对缺陷的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5、宏观检查报告填写:5.1宏观检查分为报告(1)和报告(2);分别记载本台设备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外观检查和保温隔热层检查等。
这些项目要求比较详细,无需做进一步的说明。
检查过程'..中应逐项按要求进行检查,并按要求填写检查结果和在备注做相应说明。
检查结果栏的填写:根据《固容规》对宏观检查结果评定安全状况等级。
5.2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1)和报告(2)的全部内容。
5.2非首次全面检验:包含宏观检查报告(2)的全部内容。
但宏观检查报告(1)中结构检查、几何尺寸及焊缝检查时如未发生变化,小项内可不作标志,在检查结果栏中填写上次检验中该项的安全状况等级,并注明“未发生变化”。
6、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填写:按《壁厚测定原始记录及报告填写说明》7、壁厚校核报告填写:7.1壁厚校核部位:进行壁厚校核的具体部位,如筒体、封头、夹套等。
7.2最高工作压力:本设备运行时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或为本次检验核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
7.3实测内径:经实际测量的本设备的内径。
7.4实测最小壁厚:由壁厚测定得到的欲校核部件的最小壁厚。
7.5材料许用应力:为欲进行强度校核部件在工作温度时的材料的许用应力值,一般参照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取值。
7.6腐蚀裕量:为到下一次全面检验时此设备的腐蚀量的理论值或实测值。
7.7焊接接头系数:局部探伤的焊缝,进行强度核算考虑的必要修正系数,参照GB150标准取值。
7.8封头形状系数:根据封头的形状对计算进行修正,参照GB150标准取值。
7.9工作温度:本设备运行时的温度。
7.10校核选用标准:按设备的制造标准、制造年代、制造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校核标准。
一般按该容器的设计规范,如规范不明,可用我国相应的现行标准。
7.11校核参数取值说明:应根据设备状况、使用条件等因素对校核的参数进行必要的选取或修正,并说明其依据。
7.12壁厚校核计算:依据《固容规》和GB150进行。
写出校核计算的公式及过程。
7.13校核结果:对计算结果予以说明,并对本设备的壁厚“满足”或“不满足”至下一个检验期的使用给出结论。
强度校核专指对均匀腐蚀而言,局部腐蚀的处理按《固容规》第8.5.7的规定分别处理。
8、安全附件检验报告填写:8.1安全附件检查内容:型号、数量、安装位置、检验有效期等。
8.2安全阀的校验报告和紧急切断阀的检修调试记录等。
9、气密性试验报告填写:9.1设计压力:设计时对壳体、内筒、管程、夹套等所依据的压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