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2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一、学生选课方法学生选课分以下几步走:1、向学生宣传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校本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开设科目、指导教师及课程说明等,让学生自由、自主选择课程。
3、视学生选课情况及场地限制,按校本课程课时计划表,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校本课程。
二、课程实施方法校本课程实施原则:学校统筹规划,教师自主实施,学校监督检查,教师总结反馈。
1、学校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各门课程的选课人数等,以便于规划实施校本课程。
2、学校对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统一制定课时计划,对任课教师、教学场地等规划设计。
3、任课教师根椐课时计划,自已组织学生,联系场地、器材等,实施课程。
4、任课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并对自已的教学反馈总结,以利于今后的校本课程教学。
三、教学形式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
在教学上应采用以下形式:1、课堂活动式: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学习。
2、课外活动式: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等。
3、体验式:通过学生的制作、调查等方式进行等;六、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一课时,在课程表中体现。
七、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行为养成教育》、《杂技文化》、《经典诵读》、《抖空竹》等。
八、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1)学生选择的人数。
教师要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记载、有考勤评价记录。
(2)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
教师应妥善保存学生作业、作品及在活动中、竞赛中取得成绩的资料。
(3)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
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二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教学案例、教案等。
2、学生评价:(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加油”作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由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 他的研究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一,课程知识包括情境知识,这些情境知识是 在教师“不断前进的”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 创造的。 二,课程变革是个体在思维和行动方面成长与 变革的过程。 三,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他们对特殊情境 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是课程创生取向的。该取 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 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 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 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该取向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 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 程创生的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伯曼和麦克劳林经研究发现: 直接应用教育技术并不是带来所期望的教育变 革的有效途径; 课程实施决定课程变革的过程和结果;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成功的课程实施是以相互适应过程为特征的;
课程变革的动因是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等方 面的相互适应。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消除对变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以下假设: (1 1)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 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 (2 2)个体的改变要先于组织的变革。变革也是一种个人的 经验活动,我们必须允许人们的个性特点能够在课程变革 与实施中有所体现。 (3 3)在课程变革中必须明了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需要。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该模式中,教师和其他教育实践者是课程开 发的主体。如果教育实践者想使他们的课程产品 被“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接受,他们就必须证明 其课程计划对学生是有效的,并可以在其他教育 情境中有效采用。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如下:一、课程设置1. 教育目标小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是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
2. 课程结构小学课程设立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等主干课程,以及社会实践、生活技能、信息技术等综合课程。
各学科内容贯穿全年级,形成有机整合。
3. 课程内容小学课程注重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发展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
4. 课程评价小学课程评价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评价,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评价应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二、教学方法1. 多样化教学小学教学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体验等多种形式,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个性化辅导小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灵活设置学习任务和活动,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辅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3. 合作学习小学课程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鼓励小组合作、团体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德育渗透小学教学要注重德育渗透,借助教学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行为习惯。
三、资源保障1. 师资建设小学课程实施需要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素质,确保教学质量。
2. 教育设施小学课程实施需要提供良好的教育设施和教学资源,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保障。
3. 教学设备小学课程实施需要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课程管理1. 教学计划小学课程实施需要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学科内容和学时分配,确保教学进度和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课程实施方案基本结构
课程实施方案基本结构一、前言。
课程实施方案是指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的计划和安排。
本文档旨在探讨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帮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更好地组织和管理课程实施工作。
二、背景分析。
在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课程的背景进行充分的分析。
这包括课程的定位、目标群体、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方面的情况。
只有充分了解课程的背景,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实施方案。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方案的核心,也是实施工作的指导方向。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需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学习兴趣等因素,确保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
四、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方案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需要考虑课程的整体结构、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施方案中需要着重考虑的内容之一。
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群体适合的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制定教学评价方案时,需要考虑评价的内容、方式、工具等方面的问题,确保评价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课程实施的保障,也是实施方案中需要充分考虑的内容。
在确定教学资源时,需要考虑教学设施、教学设备、教材教辅资料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和有效利用。
八、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是课程实施方案的具体安排,也是实施工作的具体指导。
在制定实施计划时,需要考虑时间安排、任务分工、工作流程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实施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九、总结。
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结构包括背景分析、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学资源和实施计划等内容。
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内容,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实施方案,确保课程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
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
课程实施的策略与模式
不论是在专业领域,还是其它学科的学习,要实施有效的课程,就必然要有科
学有效的课程实施策略和模式。
针对课程实施,我们希望包括两个在课程中留出的特定策略,一是实施灵活性策略,二是实施多样性策略。
首先,实施灵活性策略,即课程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学生和老师
需求,动态变更课程实施内容、形式和时间,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可以考虑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每到一定时期根据学生等级实施个性化的答疑模式,以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尝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调整实施内容、结构、形式和时间,更好的整合学术资源,促进更好的学习体验。
其次,实施多样性策略,我们需要考虑更多的、更多样的学习体验,使得学生
在学习期间更为丰富,更具挑战性。
例如,可以及时更换课程主题,重新定义课程准备、学习活动和团队学习,以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另外,可以尝试主题导入式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投入情境里,发现更多前沿话题,调动学生求知欲,实现主动思考;同时,还可以引入头脑风暴,让学生主动提出观点,人人发言,充分磨砺思维,增强合作能力。
以上,就是我们针对课程实施的实施策略与模式。
我们认为,通过对课程进行
灵活性和多样性策略实施,可以更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热情及体验,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可以有效支持教师进行课程建设和管理,甚至可以实现学习空间管理过程的自动化,为更好的学习水平服务。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
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以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为标题,我们来探讨一下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模式。
一、需求分析阶段在课程开发的起始阶段,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确定课程的内容和学习目标。
我们可以进行市场调研、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来获取学习者的需求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制定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二、课程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确定了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后,接下来就是课程设计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的需求,设计课程的结构和各个模块的内容。
我们可以使用教学设计模型,如ADDIE模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估)来指导课程设计的过程。
在设计阶段,我们需要考虑到教学策略、教材选择、教学活动设计等方面。
三、教材开发阶段课程设计完成后,接下来就是教材开发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根据课程设计的内容,编写教材或制作教学资源。
教材可以包括文字材料、图表、案例分析、实例演示等。
教材的开发需要考虑到学习者的特点,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结合图表和实例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知识。
四、教学活动设计阶段教材开发完成后,我们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是课程实施的核心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习者的参与和学习效果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如讲解、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操作、案例研究等,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五、课程实施阶段在教学活动设计完成后,就可以进入课程实施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引导学习者思考和互动,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评估与反馈阶段课程实施结束后,我们需要进行课程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是为了了解课程的有效性和改进的方向,反馈是为了获取学习者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我们可以通过测验、问卷调查、讨论等方式来进行评估和反馈。
课程实施方案格式模板
课程实施方案格式模板一、课程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方案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课程实施方案格式模板,以便各位教育工作者在设计课程实施方案时能够有一个清晰的指导。
二、课程目标设定。
1. 教育目标,明确课程的教育目标,包括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的目标设定,确保课程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
2. 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的目标,包括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的塑造等方面的目标设定,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与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三、课程内容设计。
1. 教学内容,根据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重难点等,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 学习内容,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包括教材内容、拓展内容、实践内容等,确保学习内容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选择。
1.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案例法等,确保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2. 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法、思考法、实践法、合作法等,确保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五、教学资源准备。
1. 教学资源,准备教学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等,确保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有效性。
2. 学习资源,提供学生所需的各类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源、实践场地等,确保学习资源的便捷性和有效性。
六、教学评估方式。
1. 教学评价,设计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讨论等,确保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2. 学习评价,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确保学习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七、课程实施计划。
1. 教学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确保教学安排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引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以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在当前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设计并实施有效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1. 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问题导入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入真实的案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增强他们对道德和法治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引发他们对道德和法律的思考和讨论。
2. 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搜索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最终得出结论。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和法治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3. 项目式教学模式项目式教学模式以项目为核心,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活动,掌握道德和法治知识。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项目,如法律意识教育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模拟法庭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施策略1.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教师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教育技能。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多种媒体手段,教师能够更生动地展示与学生相关的案例和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班级活动的开展班级活动是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班级活动,如讨论会、角色扮演、社区参观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4. 家校合作家庭是培养学生道德和法治观念的重要环境。
课程实施情境模式的步骤
课程实施情境模式的步骤1. 概述情境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生置于具体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情境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能够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本文将介绍课程实施情境模式的具体步骤。
2. 步骤2.1 确定学习目标在实施情境模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该是具体、可衡量和可达到的,以便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学习什么,并有一个清晰的方向。
2.2 选择情境场景情境模式的核心是将学生置于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在选择情境场景时,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真实性:情境场景应该真实、有实际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 相关性:情境场景应该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能够促进知识的应用和转化。
- 可操作性:情境场景应该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让学生进行实践和问题解决。
2.3 设计情境任务根据学习目标和选择的情境场景,设计具体的情境任务。
情境任务应该是学生在情境中完成的具体任务,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2.4 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情境任务,需要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工具。
这些资源和工具可以是书籍、设备、参考资料、网络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2.5 分组组织学生根据情境任务的需求,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
组内学生可以相互合作、协作,共同完成情境任务。
分组组织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2.6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活动一旦学生被分组组织好,需要引导他们参与情境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7 收集、整理和评价学生表现在学生完成情境任务后,需要及时收集、整理和评价学生的表现。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的表现、学习笔记、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价,以便及时反馈和指导学生的学习。
2.8 反思和改进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评价结果,及时反思和改进情境模式的实施。
课程实施的三种策略
课程实施的三种策略课程实施的三种策略在教育领域,课程实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为了更好地实施课程,教师需要采用适当的策略。
本文将介绍三种常见的课程实施策略:传统教学、现代教学和混合教学。
一、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是一种老式的、以授课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通常会使用黑板或幻灯片等工具,向学生讲解知识点,并要求他们背诵或记忆相关内容。
这种方式对于某些科目(如语文、历史等)来说可能比较有效,但在其他科目(如数学、物理等)中则可能不太适用。
优点:1. 传统教育模式简单易行,老师可以轻松地掌控整个课堂。
2. 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知识点,并且能够直接向老师提问。
缺点:1. 传统教育模式过于注重记忆和背诵,在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不足。
2. 传统教育模式缺乏互动性,学生难以主动参与课堂。
二、现代教学现代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通常会采用多媒体工具(如电子白板、电脑等),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这种方式对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非常有效。
优点:1. 现代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 现代教育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更符合人类认知规律。
缺点:1. 现代教育模式需要老师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授课经验,否则容易出现授课效果不佳的情况。
2. 现代教育模式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资源匮乏的地区来说可能不太适用。
三、混合教学混合教学是一种将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相结合的教育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例如,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可以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而在进行实验或探究时则可以采用现代教学方式。
优点:1. 混合教育模式兼顾了传统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模式的优点,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混合教育模式可以提高课堂互动性,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德育微课程实施方案和基本操作模式
中小学德育微课程实施方案一、实施背景传统德育模式存在着德育目标空洞,内容泛化,效果表象化,实效性不强的问题。
如何建构符合学生实际,有校本特色的德育模式;如何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情境;如何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教育资源的德育功能,建构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系列化的德育课程体系;如何让德育更接近生活实际,更能走进学生心灵,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点。
二、德育微课程的含义德育微课程是指师生以图片、视频、文字、角色扮演等方式,选取生活中反映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状态的具体事件,经过教师依据德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情境、内容、方法进行选择和设计,以“一事一议一悟”的方式组织学生对事件进行内涵剖析,辩识自省的过程。
其立足于“短小”、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内化”。
三、德育微课程的设计理念以生活化德育理念为基本理念,以“小、近、实、新、活”为基本原则。
“小”即以小见大,体现对学生日常行为中具体问题的解决和修正;“近”即贴近生活,关注学生成长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实”即实践体验,注重对道德情感的体验和行为习惯的训练;“新”即形式创新,采取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实效性手段适时进行;“活”即一事一议,着重于对道德情境的感同身受,不同观点的分享和正确观点的内化。
四、德育微课程的设计框架在生活化德育微课程实施过程中,通过五个方面来建构,即“一个主题、两面拓展、三点定位、四种作用、五项策略”。
1、“一”个主题。
即以系列化、针对性强的小课题课程目标的实现和积累,来促进学校阶段性目标和整体德育目标的达成。
2、“两”面拓展:即课程方式之拓展、德育内容之拓展。
3、“三”项定位:立足于“短小”、来源于“生活”、着眼于“内化”。
4、“四”种作用:发挥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素养、增加人文知识、明辨是非价值。
5、“五”项策略:意识策略、辩论策略、推理策略、概念策略和游戏策略。
五、德育微课程的操作模式(一)正确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的模式主要内容:对行为规则的理解、对行为责任的判断、公正观念的发展、对惩罚的公正判断等问题。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基本范式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三种基本范式近年来,中小学校对“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问题日益关注,其着力点逐渐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转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但总体而言,许多学校的课程建设还处于各自为政、单兵作战的初期建设阶段,学界对这些实践经验进行系统分析与综合解读的研究也还十分有限。
笔者近年来一直参与和指导北京市多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活动,在对北京情况进行重点观察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目前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有三种基本范式:教学模式构建范式、结构改造范式和课程重构范式。
研究与分析这些范式,对各地有效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教学模式构建范式:以课堂教学改造为基本路径1.主要表现: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教学模式建构范式,主要是指学校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发与应用来实现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种范式。
这种范式是目前北京市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研究中,区域和学校应用得最广泛的方式。
比如:有些学校基于自主合作理论所建构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将教学设计分为“前测访谈、导学质疑、合作交流解疑、分层训练、课后访谈”五个环节,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前移后续,使课堂成为以知识和学习为线索的整体。
又如:基于“双主体交往式”教学理论的“双主体互动五环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回归教学基点,开展研究式课堂教学,深化分层教学,着力改变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
该教学模式中的双主体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而是在课堂交流互动的不同阶段,两者分别起到“主体”的作用。
2.理性分析:并非真正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现方式在学校实践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以学校课堂教学改造为基本路径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现方式。
在我国传统的单一课程管理体制下,学校只需开展教学实践与改革,而并不必进行课程开发与改造。
因此,通过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来实现国家课程在学校教学实践领域的推进,是学校最常规也是最容易的选择。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构建,仅仅在教学领域发生变化,在课程领域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因此,笔者认为,这种范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现方式。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是指在教育领域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的一种模式。
以下将从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课程设计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在课程设计阶段,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础,要有明确的实现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内容则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和组织,确保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科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课程组织与实施是将课程设计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过程。
教师需要根据课程设计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包括教学材料的准备、教学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活动的安排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第三,教学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学评价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教学活动的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可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等多种形式,其中课堂表现评价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动态、听取学生的思考和意见等方式进行。
作业评价可以通过批改作业、提供反馈和建议等方式进行。
考试评价可以通过考试成绩和考试分析来进行。
综合教学评价可以从各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启示。
此外,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课程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其需求和兴趣应该得到尊重和满足。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科的不断更新,课程的持续更新和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及时关注课程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及时进行课程的更新和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学生的发展需求和课程的持续发展等方面。
课程实施的模式
课程实施的模式
课程实施主要有三种模式:
1. 学科课程实施模式,这包括专门开设一门新的学科课程“国际理解教育”,以及在现有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2. 活动实施模式,以国际理解教育为主题来统整相关学科内容,以活动方式来开展教学。
3. 学校文化环境建设模式,即营造国际理解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这些模式适应了学校的需要,有助于将国际理解教育融入学校整个教学体系中,多方位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课程实施模式的资料,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三个课堂的实施步骤和方法
三个课堂的实施步骤和方法1. 引言在现代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
为了提供更加互动和有效的学习方式,教育界开始探索三个课堂模式。
三个课堂,即学校课堂、网络课堂和社区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将学校、网络和社区三个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资源和机会。
本文将介绍三个课堂模式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这种教学模式。
2. 学校课堂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学校课堂是传统教学的一部分,但在三个课堂模式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下面是学校课堂实施三个课堂模式的步骤和方法:•选用合适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和教育平台等渠道寻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如图书、文献、课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设置小组活动:学校课堂可以通过设置小组活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将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验、项目等活动。
这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利用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学校课堂中可以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辅助教学工作,如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学生反馈系统等设备。
这些设备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网络课堂的实施步骤和方法网络课堂是三个课堂模式中的核心部分,它提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以下是网络课堂实施三个课堂模式的步骤和方法:•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学习平台来搭建网络课堂。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在线课程、学习资源、作业系统等功能,方便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设计丰富的学习内容:网络课堂的优势在于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的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在线测验、讨论区等。
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网络课堂可以通过讨论区、在线会议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中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
中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实施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提升国民素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
而中学校本课程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根本,其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实施策略,以帮助教育工作者在实际教学中有所借鉴和思考。
首先,中学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需要注重有效的课堂互动和学生参与。
传统的教师讲授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我思考和合作学习。
例如,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其次,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的技能。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接触和参与,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此外,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注重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
例如,通过分层教学和小组分组等方法,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开展一些创新性的课程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中学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与学校和社会资源的充分结合。
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设施,为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同时,学校还应积极与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例如,学校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实习和见习活动,让学生接触和参与实际工作,提升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消除对变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
这种模式基于以下假设: (1 1)有计划的课程变革的成败,取决于课程领导者是否有 能力克服教师对新课程计划的抵制。 (2 2)个体的改变要先于组织的变革。变革也是一种个人的 经验活动,我们必须允许人们的个性特点能够在课程变革 与实施中有所体现。 (3 3)在课程变革中必须明了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需要。
该模式可以看做ORC模式的进一步延伸。这个 模式认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 新课程计划的抵制,所以,一定要搜集各种 材料以确定教师抵制的程度和性质。对于课 程领导和组织者来说,关键在于使这些障碍 变得无效。
这只要通过提供下列五个条件就可以做到: (1)使所有成员都清楚地了解课程改革的方案 (2)使每个成员都具有实施新课程计划所必备的 技能; (3)提供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材料和设备; (4)调整学校组织方式,以便与新课程计划的要 求相一致; (5)使所有成员都有参与的动机,愿意花费必要 的时间与精力,以促使新课程计划的成功。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 的相互适应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 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 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 过程。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教师所创造的课程知识 与专家所创造的同样重要,教师是主动的、积 极的“消费者”。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产生于“兰德变革动因 研究”(1973-1977年兰德社团对美国联邦政府资 助的教育变革展开的研究)。研究主要作者是伯 曼和麦克劳林。 研究分两阶段: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 二,探讨在“启动资金”支持 下,教育革新计划开始之后情况。
校本课程优化与实施模式
校本课程优化与实施模式1. 简介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了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本文将从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优化与实施模式。
2. 课程规划2.1 课程目标明确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确保课程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
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课程内容结合学校特色、学生兴趣和地域文化,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注重课程的实践性、趣味性和拓展性。
2.3 课程体系构建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涵盖不同学科、不同难度级别的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 教学设计3.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式、讨论式、情境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3.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包括教材、网络资源、实践活动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3.3 教学评价实施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4. 教师培训4.1 选拔与配备选拔具备相关学科背景、教学经验和热情的教师负责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
4.2 培训与提升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4.3 激励机制设立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5. 学生评价5.1 评价指标建立全面、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学生的学科成绩、学习态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5.2 评价方法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
5.3 评价反馈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6. 总结校本课程的优化与实施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课程规划、教学设计、教师培训、学生评价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我们期望能够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研究、开发与传播” 模式:
步骤:
1. 研究
研究确立课程 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即课程 变革的基本价 值取向和指导 原则。
2. 开发
将研究发现的 基本原理运用 于课程资料的 开发过程中, 由此获得新课 程。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由美国学者帕里斯提出,
他的研究基于以下三个假设:
一,课程知识包括情境知识,这些情境知识是 在教师“不断前进的”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 创造的。
二,课程变革是个体在思维和行动方面成长与 变革的过程。
三,教师的课程实践总是基于他们对特殊情境 的知觉而发生变化。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产生于“兰德变革动因 研究”(1973-1977年兰德社团对美国联邦政府资 助的教育变革展开的研究)。研究主要作者是伯 曼和麦克劳林。
研究分两阶段: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查 二,探讨在“启动资金”支持 下,教育革新计划开始之后情况。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帕里斯认为,在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中,有 必要把课程作为教师在复杂的情境中所创生的 东西来考察。
创生课程的最佳途径是课堂探究、与同事的 讨论及共同观察、正规教学。
他的研究证明,教师作为课程知识和课程变 革的创造者而非接受者,是可能的。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范芮 12014130282
课程实施:
就一般而言,课程实施是指把新的课 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而新的课程计划通 常蕴含着对原有课程的一种变革,课程实施 就是力图在实践中实现这种变革,或者说, 是将变革引入实践。
——施良方《课程理论》
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了“全美 课程传播网络”项目,旨在有效传播可得到的 最好的课程—不论这些课程是哪里开发出来的。 所采用的就是“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缺陷:一,教师是专家所开发的课程计划的 被动接受者,所开发出的课程本质上是“排 斥教师的”,因此在教育实践情境中很难被 理想地付诸实施。二,该模式的四个步骤彼 此之间是分离的、原子化的,导致这四者的 功能日益专门化,每一功能都发展自己的 “专家群”,这些专家与课堂中教师的距离 则与日剧增。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步骤:
一,启动阶段
课程变革的发起者致力于使人们支持课程变革计划 ,这需要对课程变革计划的目标作出解释,以使教 育实践者理解与接受。
二,实施阶段
对既定课程变革计划作出适当调整 ,以适应具体教 育实践情境的需要。
三,合作阶段
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师、社区代表等 密切合作、相互适应,以使变革计划不断进行下去 。
该模式可以看做ORC模式的进一步延伸。这个 模式认为,课程实施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师对 新课程计划的抵制,所以,一定要搜集各种 材料以确定教师抵制的程度和性质。对于课 程领导和组织者来说,关键在于使这些障碍 变得无效。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课程变革的情景模式是课程创生取向的。该取 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 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 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 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该取向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的开发者,教师 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 程创生的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
该模式中,教师和其他教育实践者是课程开 发的主体。如果教育实践者想使他们的课程产品 被“全美课程传播网络”接受,他们就必须证明 其课程计划对学生是有效的,并可以在其他教育 情境中有效采用。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 施的忠实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是忠实地执行 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标 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
3. 传播
将研究开发出 的新课程系统 传播给具体教 育情境中的教 师,供其使用。
4. 采用
具体教育情境 中的教师使用 新课程并将新 课程整合于学 校课程之中。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优缺点
优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充分发掘了实践者的知识,弥合了理 论研究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伯曼和麦克劳林经研究发现:
直接应用教育技术并不是带来所期望的教育变 革的有效途径;
课程实施决定课程变革的过程和结果;
成功的课程实施是以相互适应过程为特征的;
课程变革的动因是课程专家、校长、教师等方 面的相互适应。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该模式认为消除变革阻力的一个方法是,课程
领导者和组织者要让实施者(主要指教师)共 同参与课程决策,避免教师对新课程方案的抵 制。课程领导者将课程权力与教师共享,让教 师参与课程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如此一来,大 部分的教职工就会成为课程改革的支持者,视 课程改革为其分内之事。
领导—障碍过程的模式(LOC模式)
“研究、 开发与 传播”
模式
兰德课程 变革动因
模式
课程变 革的情 境模式
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体现的是课程实施 的相互适应取向,即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 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 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 过程。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教师所创造的课程知识 与专家所创造的同样重要,教师是主动的、积 极的“消费者”。
消除对变革的抵制的模式(ORC模式)
1
这种模式基于以下假设: (2 1有)能有力计克划服的教课师程对变新革课的程成计败划,的取抵决制于。课程领导者是否 (2)个体的改变要先于组织的变革。变革也是一种个人 3 的经验活动,我们必须允许人们的个性特点能够在课
程变革与实施中有所体现。 (3)在课程变革中必须明了教师和其他参与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