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申遗后的困境与对策
碉楼保护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碉楼保护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引言碉楼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典型代表,其在战争历史、建筑艺术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碉楼正面临着破坏和遗忘的危险。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碉楼保护与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碉楼保护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背景中国碉楼建筑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沿海和边疆地区。
碉楼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技术,成为中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碉楼已经面临了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挑战。
碉楼保护现状分析保护意识不足目前,碉楼保护的意识并不普遍存在,大多数人对碉楼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缺乏了解。
许多碉楼被废弃或用于其他目的,导致其逐渐破损和消失。
同时,碉楼的保护责任主要落在地方政府和相关机构身上,但是由于资源和资金的不足,保护工作常常无法得到有效推进和实施。
资金不足碉楼保护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对建筑的维修和修复以及对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然而,目前碉楼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和民间捐赠,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由于碉楼多分布在偏远地区,周边经济条件不佳,导致资金筹集更加困难。
利用不当一些碉楼的保护利用工作存在问题。
有些碉楼被改建成商业建筑或酒店,违背了其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
另外,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碉楼的周边环境杂乱,缺乏整体性和美感。
旅游开发机会碉楼作为中国的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通过将碉楼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可以提高碉楼保护的公众认知和合理利用。
同时,旅游开发还可以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提供就业机会,为碉楼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建议与展望加强保护意识政府和学术机构应加强对碉楼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大众对碉楼的认知和重视。
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培训和研讨会等活动,提高专业人员的保护水平和技术能力。
多元化资金渠道除了政府拨款和民间捐赠外,还可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互联网众筹等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世界遗产开平碉楼旅游开发存在问题及对策
、
开 平碉 楼 概 况
但 公 交车辆 普遍 残 旧 , 在较 大安 全 隐患 。 存 住宿 方 面 。
虽然 开平 市 区内拥有 多 家酒店 . 碉楼 主要 分布 在 乡 但
开 平 碉 楼 位 于 广 东 省 开 平 市 .鼎 盛 时 期 曾 达
重 庆科 技学 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1年 0 01 第2期
Ju a o C ogi n e i fSi c n eho g (oi c ne E i n N .0 2 1 or l f hnqn U i rt o c neadT cnl ySc lSi cs d o ) n g v sy e o a e t i o2 0 1
重点 文 物保 护单 位 2 0 0 7年 6月 2 8日,开平 碉楼 与 “
村 落 ” 赤坎 镇 三 门里 、 I镇 自力 村 、 合 镇 马降 龙 ( 塘S I 百 村 和蚬 冈镇 锦 江里 4个村 落 ) 被联 合 国教科 文 组织 正 式 列入 《 界遗产 名 录》 成为 我 国第 3 世 , 4处 世界 遗 产 、
世 界遗产开平碉楼旅游开发存在 问题及对策
易婷 婷 , 晓 宁 , 诗 华 王 许
摘 要 : 析 了 目前 开 平碉 楼 旅 游 开 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及 原 因 , 出 了改 善 旅 游 产 品 设 计 、 高 旅 游 基 础 设 施 、 分 提 提 完善 政 府 管
理 手 段 、 养 旅 游 专 业人 才 和 缓 解 过 度 商 业 化 现 象等 解 决 对策 , 世 界 遗 产 开 平 碉 楼 真 实 完整 地 向 游客 展 现 其 独 特 的 培 使
开平碉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开平碉楼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摘要]2007年8月广东省开平市碉楼群申遗成功,近6年来开平旅游业取得很大发展。
2006年开平市接待旅游者1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6.97亿元;申遗成功后,2011年,旅游者总人数达435.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8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5倍和3.86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0.1%和57.1%。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困惑。
□刘杰武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一、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旅游发展困惑2007年8月广东省开平市碉楼群申遗成功,近6年来开平旅游业取得很大发展。
2006年开平市接待旅游者17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6.97亿元;申遗成功后,2011年,旅游者总人数达435.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6.88亿元,分别是2006年的2.5倍和3.86倍,年均增长率分别达30.1%和57.1%。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发展的困惑。
1.旅游性价比不高。
门票价格高与实际游程短导致旅游性价比不高。
开平碉楼在申遗成功后,门票价格上涨非常快,其主要的景区立园门票90元,自力村门票80元,锦江里门票50元,马降龙门票50元,景辉楼门票20元。
但是从游客可逗留时间来看,游客在立园逗留时间在2小时左右,自力村3小时左右,锦江里、马降龙、景辉楼等的可逗留时间均不超过2小时。
与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地相比,例如故宫、平遥古城等,从游玩时间方面看性价比略显不足。
2.产业链不完善。
从目前开平碉楼的经营看,门票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其他方面的产业获利较少,从整个旅游行业的角度看,产业链太短,旅游收入过于倚重门票收入,这对于开平碉楼的后续发展不利。
3.旅游参与性差。
目前开平碉楼景区的主要旅游活动是观光,以碉楼的建筑实体为主体,以导游讲解为依托,游客进行相应的参观活动。
从整个旅游过程来看,一座一座的碉楼参观、静态而被动地接受导游讲解,旅游参与性差,仅有的互动环节在立园的碉楼博物馆,但是高科技展示场地过小,游客很难全心参与。
浅析广东省开平碉楼与村落
浅析广东省开平碉楼与村落2007年6月28日,广东省开平市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成功。
开平碉楼与周边村落成为了当地及广东省的地方形象代表,成为了新的地方明信片。
开平碉楼是广东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碰撞的一个支点,申遗成功使其成为广东在文化上的一个世界品牌。
碉楼的定义与相关历史传承“碉”指的是军事上用于防御的坚固的建筑物。
“楼”指的是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屋。
“碉楼”即是把楼的建筑形体与碉的防御功能相结合的建筑物。
开平碉楼的形式并不是突然产生,它能从国内外的传统建筑中找到所传承的原型(图1)。
在中国古建筑中就有望楼、角楼的竖向、挺拔的建筑形制,人们能够登上望楼、角楼远眺、视察,以达到防御的效果。
望楼和角楼是中国建筑中传统的防御性建筑类型。
因此,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碉楼或类似碉楼的建筑形制,如西藏、四川、云南等地有多种形式的碉楼(图2),但开平的碉楼与其他地方的碉楼形制及建筑特点上都有极大的不同,而且像开平那样拥有极大数量和密集度的碉楼或碉楼群在中国境内极其罕见。
图1 安平逯家庄东汉幕壁画中的望楼图2羌族碉楼开平碉楼的主要分布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主要分布在15个镇(街道),集中分布在塘口、百合、赤坎、蚬冈和长沙五镇(街道)。
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
(图3)图3 碉楼群开平碉楼的源起(1)开平的地理环境及社会治安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
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
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
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2)开平的人口结构开平是有名的侨乡。
最迟在16世纪中叶,开平就有人乘木帆船远渡大洋,到东南亚谋生。
到十九世纪中期,开平出现大规模国际移民现象。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现状调查
2018·09截止2017年底中国的文化遗产入围世界遗产名录已达到了53处。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传承了一批优秀的文化,还增强了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世界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密切关注,主要是从遗产申遗前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修复角度出发,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建议。
如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2006年)通过介绍工业遗产的概念、历史进程、注意事项等为中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余子骅,龚德才《文物修复的可识别原则探讨———以青铜文物修复为例》(2016年)从文物修复角度对文物修复提出过许多可行性建议。
殷力欣的《祁阳重华学堂大礼堂:一座特殊的抗战纪念殿堂》(2016年)着重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挖掘。
目前国内对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遗产现状调查文献研究较少,吴丽云《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与泰山世界遗产资源保护》(2009年)调查了泰山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这是因为泰山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严重破坏了遗产本身的价值。
一、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现状及调查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其中有35座造型精美的碉楼和西式别墅散落分布在马降龙、自力村、三门里、锦江里四个分散的保护区内。
1996年在“世界自然遗产的总体原则与提名评估标准”的研讨会上,专家“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现状调查殷付正超张超张万胜摘要: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多用于旅游开发,但旅游开发中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情况也时有发生。
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开平碉楼与村落存在一些保护不到位情况,大众的遗产保护意识不足,提出保护为主、教育为先、管理制衡、利用多样建议。
关键词: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表1四个遗产核心区35座核心建筑问题分类汇总表表2各碉楼存在问题数量汇总表建议将完整性原则同时应用于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近年来,对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的研究逐步增多,尤其是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的展开,本文系统地收集近年来关于开平碉楼与村落研究文献,从建筑单体景观、遗产地社会历史背景、村落整体布局、村落保护与管理、村落旅游资源开发五大方面归纳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标签:开平碉楼与村落;文化遗产;研究综述1 前言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以广东省开平市华侨兴建的、集居住防御于一身的特殊乡土建筑——雕楼而著称,展现了中西建筑和装饰形式复杂而灿烂的融合,反映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复杂而完美的融合。
2001年开平市人民政府成立“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研究是和“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申报文化遗产工作紧密联系的。
据统计,2001年之前涉及到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研究文章寥寥可数。
其中1983年,开平市政府组织了第一次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其中对碉楼进行了重点普查,积累了一批宝贵的资料;1985年原开平博物馆馆长阚延鑫发表了《开平碉楼建筑与华侨》一文,概述了开平碉楼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碉楼建筑艺术价值以及开平碉楼与海外华侨的关系等,为开平碉楼研究积累了最基础的资料[1];之后,张国雄、梅伟强等学者在研究开平当地华侨华人史的过程中收集了大量关于开平碉楼的历史资料,对开平碉楼的起源、分布、类型特征以及开平碉楼所体现出的中国近代侨乡民众对西方文化的主动接受和利益进行了分析和探讨[2];梁晓红阐述了“文化混杂”对当地建筑发展的影响,并探索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当地建筑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途径[3]。
2001年之后,随着开平碉楼与村落“申遗”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学者对其研究给予了关注,从建筑单体景观、遗产地社会历史背景、村落整体布局、村落保护与管理、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除了论文发表之外,基础性的研究著作和资料集也开始出版。
开平碉楼与民居保护开发现状与其开发模式的思考
图1 马降龙村空化程度调查图在跟当地村民的交谈中,我们获悉,马降龙村刚开发的时候,政府会用大巴运送旅客过来参观,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政府的扶植力度逐渐减弱。
收购时,政府承诺一年30万,2007年政府给村里发放35万。
但是,逐年减少,去年政府只发放24中,部分居民表示租给政府多长时间都可以租,但是并不愿意出售。
由于政府刚刚开始对其进行开发,大部分村民都对政府的开发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1.2 私人承包的开发模式图2 仓东村琴社教学场所未开发村落现状加拿大村,整个村只有 11 座建筑,其中一座碉楼建于年前,其余十座为民居。
这些房子囊括了开平乡村民居建筑的三种风格:碉楼、庐、三间两廊,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间,至今几乎都保存完好。
但是,全村只有一位居民,通往民居和碉楼的路径都被野草覆盖。
武溪村,有5户人口居住,其中3户为租户。
由于偏远并未受件,排水设施也并不好,有到很好的管理,曾经发生多次偷窃事居民反映其住的房子地势低洼,汛期池塘里的水会倒灌屋内。
青龙里和三元里,并未被任何旅游公司或者政府开发,村里大概有七幢碉楼,虽然应该都列入名录《世界遗产名录》,图3 加拿大村关国暖故居现状图4 三元里碉楼现状2 碉楼开发中所面临的挑战经过4天的调研,我们走访了很多种类型的开发模式,黄金小镇这种私人纯商业的模式,马降龙村这种由政府扶植的运营模式,以及仓东村这种教育文化的开发模式。
作为特殊历史时期,特殊自然和人文环境下产生的特殊建筑,碉楼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主要功能——基于防洪御匪的居住功能,进而大多成为人去楼空的历史“遗址”。
目前遗产地内列入遗产清单的40座碉楼(居庐)只有1座尚在居住,其余39座均已作为遗址保存;开放游览的10座,其余处于关闭状态(表1)。
表1 “开平碉楼与村落”遗产区碉楼保存利用状况表遗产区名称遗产区碉楼(居庐)数量现状功能使用状态文物居住关闭开放 建筑与装饰2020年2月下 。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现状调查
“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的现状调查作者:付正超张超张万胜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多用于旅游开发,但旅游开发中破坏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情况也时有发生。
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数据整理分析,发现开平碉楼与村落存在一些保护不到位情况,大众的遗产保护意识不足,提出保护为主、教育为先、管理制衡、利用多样建议。
关键词:文化遗产;真实性;完整性;保护截止2017年底中国的文化遗产入围世界遗产名录已达到了53处。
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越来越多的文化遗产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不仅传承了一批优秀的文化,还增强了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自豪感。
世界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许多专家的密切关注,主要是从遗产申遗前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修复角度出发,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建议。
如单霁翔的《关注新型文化遗产——工业遗产的保护》(2006年)通过介绍工业遗产的概念、历史进程、注意事项等为中国工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余子骅,龚德才《文物修复的可识别原则探讨——以青铜文物修复为例》(2016年)从文物修复角度对文物修复提出过许多可行性建议。
殷力欣的《祁阳重华学堂大礼堂:一座特殊的抗战纪念殿堂》(2016年)着重对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挖掘。
目前国内对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遗产现状调查文献研究较少,吴丽云《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与泰山世界遗产资源保护》(2009年)调查了泰山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这是因为泰山文化遗产在保护过程中严重破坏了遗产本身的价值。
一、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现状及调查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
开平碉楼与村落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其中有35座造型精美的碉楼和西式别墅散落分布在马降龙、自力村、三门里、锦江里四个分散的保护区内。
1996年在“世界自然遗产的总体原则与提名评估标准”的研讨会上,专家建议将完整性原则同时应用于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调研报告
开平碉楼调研报告开平碉楼调研报告一、引言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是中国传统的农民建筑形式之一。
碉楼通常是砖木结构,分为三到四层,是徽派建筑和南方水乡建筑的典型代表。
本调研报告将对开平碉楼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当下的保护现状。
二、历史背景开平碉楼最早可追溯到明代,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开平是一个多河道纵横、交通不便的地区。
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免受外部侵略,当地农民开始修建碉楼作为防御设施。
在明代和清代,碉楼的规模逐渐扩大,并逐步演变成为集居、防盗、防火、观风景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建筑。
三、建筑特点1. 堡垒式设计:开平碉楼常采用堡垒式布局,外围设有围墙和护城河,形成天然的防御体系;楼内设置有防御洞门和射击孔。
这种布局使得居民可以在危急时刻躲避攻击,保护自己的安全。
2. 砖木结构:开平碉楼的主体结构多由砖石和木材构成,砖砌外墙厚实且坚固,木质结构具有弹性,能够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和台风的袭击。
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碉楼能够在众多水道交错的地势复杂的水乡地区得以建造和保存。
3. 装饰精美:开平碉楼的外观装饰精美,常用彩画、绘塑、灯彩等形式。
楼梯、门窗、梁柱等构件上都镶嵌着精致的雕花图案,展现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细致工艺和艺术价值。
四、保护现状及挑战1.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2016年,开平碉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国际认可和重要支持。
目前,相关部门在对碉楼进行修缮和维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措施。
2. 商业开发压力:由于其特殊的建筑风格和优美的环境,开平碉楼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一些碉楼周边的商业项目正在扩建,对碉楼的保护构成了压力。
必须平衡开发和保护的关系,确保碉楼能够长久地保存下去。
3. 意识普及有待加强:尽管开平碉楼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许多当地居民对其文化价值和保护重要性仍然缺乏了解。
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碉楼的意识,让他们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广东碉楼申遗成功后陷困境 保护金缺口上亿
广东碉楼申遗成功后陷困境保护金缺口上亿2010-12-14 标签:申遗碉楼广东摘要:3年前,开平碉楼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被视为广东的名片,一时风头无二。
但谁曾想,如今竟成了包袱。
16日公映的电影《让子弹飞》正式以开平碉楼为取景地。
碉楼附近农家饭馆很多,但生意不如以前。
申遗成功之后,开平碉楼的开发是个难题。
碉楼附近不少居民以卖纪念品为生。
开篇语:今年8月,“中国丹霞”和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跻身世遗家族,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增加到40个。
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的这些景点能成功突围,自然也代价不菲。
前者“打包”了广东、湖南等6个省份的景点,准备了近4年,耗资十多亿元;而后者申遗历程更是长达12年,耗资8亿元。
即便申遗非常“烧钱”,并且通常是一场“马拉松赛”,但这股“申遗热”至今仍在国内持续升温,很多景点都跃跃欲试。
杭州西湖将在明年作为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
对不少景点来说,成为世界遗产就意味着滚滚财源。
平遥古城申遗前每年游客数5万人,门票收入125万元,而去年已涨至112.66万人、8827万元;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申遗前矿泉水1元/瓶,申遗后涨至2.5元/瓶,类似的转变不胜枚举。
世界遗产是不是真的就是“摇钱树”?世遗效应是不是真的“一申就灵”?“申遗热”背后都有怎样的利益纠葛在推动?商业化大潮下的申遗会不会被异化?连日来,本报记者踏访国内众多世界遗产地,披露“申遗热”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今日起,本报将推出“申遗热背后的冷思考”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三年前,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广东首个世界文化遗产,让几千万广东人欢欣鼓舞:广东终于也有“世遗”了。
但谁也没料到,3年后,碉楼的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
如今碉楼保护的资金缺口高达2.3亿元,全部1833座碉楼中只有37座政府托管。
由于资金不足,很多碉楼的维修整治进展缓慢,无法落实。
由于对碉楼的开发仍未摆脱“门票经济”的套路,碉楼开发未形成规模效应,成了“半日游”。
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
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开平碉楼与古村落”是中国第一处有关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从开平碉楼的旅游者满意度出发,找出开平碉楼的发展优势以及有待提升之处,为其长远旅游服务质量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效合理的建议。
标签:开平碉楼;侨乡文化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3.017江门作为中国的第一侨乡,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开平碉楼集中展示了侨乡文化的光辉史记。
众所周知,在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古村落”项目申遗成功,光荣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晋升成为中国第一处有关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
开平碉楼,从作为江门的地方性标志建筑,腾飞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各界人士都为其保护和发展共同发力,尤其是在旅游方面更为重视。
从开平碉楼的旅游者满意度出发,找出开平碉楼的发展优势以及有待提升之处,为其长远旅游服务质量的发展和管理提供有效合理的建议。
1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特点旅游者的满意度最主要的是对开平碉楼的期望值与实际体验开平碉楼后的感知效果的差距的大小。
如果旅游者实际体验的感知质量和价值高于旅游者的期望值,那么旅游者是满意的;如果旅游者的感知效果低于期望值,那么旅游者则会产生不满意的感觉。
所以侨乡文化—开平碉楼的旅游文化体验满意度的高低与旅游者的主观收集信息的期望以及实际游览开平的感知有着密切的联系。
侨乡文化—开平碉楼旅游者满意度本身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整体性和模糊性。
满意度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主观性,也就是说不同个性的旅游者即使是同时到达开平碉楼,在他们完成全部游览時,也会有各自不一样的感知效果。
比如说,侧重于文化研学的旅游者,他们会更加侧重了解开平碉楼的建筑、历史和风情人文;侧重于休闲娱乐的观光旅游者,则更多的会注重吃住行的旅游体验质量。
所以对于开平碉楼而言,可能较多的满足的文化旅游,则研学旅游者会有较高水平的满意度,对休闲娱乐的旅游者而言带来的是较低的满意度。
整体性的研究是依靠江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探讨旅游者对江门市的总体城市的旅游印象以及总体“吃住行”方面的旅游体验感知。
开平碉楼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开平碉楼考察报告篇一:江门开平碉楼调查报告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的发展与保护摘要:开平碉楼是开平市特有的,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鼎盛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西合璧的华侨乡土建筑群体,它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人们对开平碉楼现状的情况需要进一步了解,保护意识急需加强。
为此本小组深入开平碉楼,通过对开平碉楼现阶段的保护状况以及人们对碉楼保护意识的调查分析,分析当前开平碉楼在保护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编制有关的保护规划,使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等方面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本次调查概括性地总结开平碉楼的概况,提出了保护与发展碉楼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开平碉楼保护与发展调查分析一、前言开平碉楼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江门人民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江门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江门是著名的侨乡,各个方面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
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国内一些沿海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充分体现了他们面对外国先进文化时的一种自信、开放、包容的心态。
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上自己的审美情趣,融合在碉楼上,使之成为留置于故土的一片精神守望地。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本小组开展对江门开平碉楼的调研对于同学们了解江门的历史文化,融入江门生活,保护好、宣传和利用好开平碉楼,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次调查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为此深入开平碉楼,通过对开平碉楼现阶段的保护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当前开平碉楼在保护和维护方面存在的不足,这一研究对于保护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地方政府编制有关的保护规划,使当地的世界文化遗产能得到有效保护,如何让世界遗产延年益寿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探索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发展策略——广东开平巴黎大旅店的规划方案为例
作者简介 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 ( 江门,5 2 9 0 2 0)
71
_ l 民居与传统建筑研究 R e s e a r c h o n V e r n a c u l a r a n d T r a d i t i o n a l Ar c h i t e c t u r e/ 南方建筑 / S o u t h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2 0 1 4
0世 纪 8 0年 代 曾租 予 人 当 投 平碉 楼 的调 查结 果 ,共有 防御 性 的碉楼 2 0 1 9座 ,2 0 1 0 楼 主后代 移 民美国。后 于 2
年澳 门大学与五 邑大学合作 的 “ 庐”建筑风格调查显示 , 全开平共有两三层 以上 、 外观 为中西风格 的 “ 庐” 2 8 5 0座 , 另外 还有介 乎传统 民居与 庐之 间的两层建 筑 1 3 5 3 0座 ,
关键 词 合理再利用 / 活 化 ; 乡土 建 筑 ;文 化 遗 产
A BSTRACT Mor e a n d mo r e t ou r i s t s c o me t o Kai p i n g a f t e r Kai p i n g Di a o l o u a n d Vi l l a g e s wa s i n s c r i b ed a s a Wo r l d Cu l t u r a l He r i t a ge i n J u n e 2 0 0 7 . T h e h e r i t a ge o f Ka i pi n g wa s we l l —k n o wn f o r i t s n a t u r a l a n d h i s t o r i c a l b e a u t y Ho w t o p r e s e r v e K ai pi n g’ s h er i t ag e s an d a v oi d b ec o mi n g t o o mu c h c o m me r c i al i z e d a s o t h er W or l d Cu l t u r al He r i t a ge s i t e s i n Ch i n a i s a bi g c h a l l e n g e f or t h e l o c al K ai pi n g a u t h or i t y . Th i s p ap e r wi l l t a k e t h e De v e l o p me n t Pl a n f o r P a r i s Ho t e l i n Ch i k an o f Kai pi n g a s a c a s e s t u d y , t o e x pl o r e s u i t a bl e s t r a t e gi e s f o r a da p t i v e r e u s e o f h i s t or i c al
开平碉楼小镇实施方案
开平碉楼小镇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开平碉楼小镇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是中国碉楼文化的代表性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开平碉楼小镇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环境保护、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制定一项全面的实施方案,对于保护和传承开平碉楼文化,提升小镇形象,推动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施目标。
1. 保护开平碉楼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化;2. 提升开平碉楼小镇形象,打造文化旅游目的地;3. 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三、实施措施。
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修缮碉楼建筑,加大对碉楼建筑的修缮力度,保护其原有风貌和历史价值;(2)设立碉楼文化博物馆,建立碉楼文化博物馆,展示碉楼的历史渊源、建筑特色和相关文物,增强人们对碉楼文化的认知和理解;(3)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居民和游客对碉楼文化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拓展文化旅游业。
(1)举办碉楼文化节,定期举办碉楼文化节,包括传统表演、手工艺品展销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增加小镇知名度;(2)开发碉楼民宿,利用部分碉楼进行改造,建设碉楼民宿,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3)推广碉楼特色美食,挖掘当地特色美食,打造碉楼美食街,让游客品尝当地美食,体验地道文化。
3. 促进经济发展。
(1)支持当地手工艺品产业,鼓励居民开展碉楼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品制作,促进当地手工艺品产业发展;(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入文化创意企业,开展碉楼文化衍生品的设计和销售,拓展碉楼文化产业链;(3)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镇的交通、餐饮、住宿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
四、实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组成的开平碉楼小镇保护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2.加大资金投入,增加对碉楼文化保护和旅游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确保实施方案的顺利推进;3.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种媒介,加大对开平碉楼小镇的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如何保护开平碉楼文化遗产?
开平市碉楼研究所谭金花博士指出:不是只有像故宫、兵马俑那种气势磅礴的文化遗产才需要保护,才值得研究。
事实上,乡村文化与皇朝文化一样重要,乡村文化是生活的文化,与民众息息相关。
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国际遗产专家开始把人与环境、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把关注点转移到“活”的文化遗产上。
“开平碉楼与村落”恰恰展示了近代华侨思想和生活的演变过程。
在时代变迁中,积极地去管理遗产改变的步伐,为更美好的将来而保存社会记忆,“传承质朴的生活方式,保存独特的人居环境”是大家应该追求的目标。
广东开平碉楼建造者的后人大多旅居海外,当地政府首创了“产权不变、政府代管”的管理模式,即碉楼的产权不变,由业主委托政府维修和管理。
申遗所涉及到的44座碉楼中,有40座碉楼业主与政府办理了托管手续。
2011年,开平市文物局按照文物工程管理的有关程序和规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了核心区、缓冲区内和托管的40座碉楼、庐、民居的维修工作。
“无碉不成村”的开平碉楼分布在1,659平方千米的15个镇区上,在空间结构上是属于分散型的特殊遗产类型,开平市文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保护整体风貌、保留完整体系”的原则,划定碉楼与村落的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地带(或称核心区与缓冲区),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保护。
开平市政府规定,在碉楼与村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开矿采石、挖沙取土、擅伐林木等破坏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建设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种植、养殖等设施和从事其他生产生活活动,不得危及碉楼安全和影响碉楼与村落环境风貌。
在碉楼与村落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设置文物、导游等标志标牌,其色调、体量、造型等应当与碉楼与村落风貌相协调。
在核心区范围内,重新兴建建筑物、栽种树木等都要经过文物部门批准;旅游设施的建设必须离核心区二十千米以外;游人参观碉楼时,必须步行进村而不能开车,鼓励村民保持原有的生活模式等。
2010年,开平市列入重点和亟待保护的一、二级碉楼达到501座,保护经费约需2.8亿元,除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开平碉楼与村落专项基金承担的5,000万元,资金缺口巨大。
浅谈开平碉楼的保护与利用
浅谈开平碉楼的保护与利用浅谈开平碉楼的保护与利用摘要: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舍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关键词:开平碉楼;保护;利用一、文化底蕴开平碉楼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不可多得的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重要历史文化景观。
开平碉楼大规模兴建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阶段,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方式各不相同。
国内一些沿海沿江大城市的西式建筑,主要是被动接受的舶来品,而以开平为中心出现的碉楼群,则是中国乡村民众主动接受西方建筑艺术并与本土建筑艺术融合的产物。
不同的旅居地,不同的审美观,造就了开平碉楼的千姿百态。
开平碉楼寄寓了侨乡人民的传统环境意识和风水观念,是规划、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理念的优美结合碉楼这种单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村后,与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树,形成了根深叶茂、平安聚财、文化昌盛的和谐环境。
开平碉楼最典型的代表了中国华侨文化的特质。
华侨是文化的传播者,中外多种文化的交融和碰撞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所带来的文化冲突势必广泛触及中国传统社会的方方面面和各个阶层,这也是世界移民文化的共同规律。
这种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在开平表现得极为外在化。
开平碉楼是世界先进建筑技术广泛引入中国乡村民间建筑的先锋。
近代中国城镇建筑已经大量采用了国外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开平碉楼作为一种乡土建筑也大量使用了进口水泥、木材、钢筋、玻璃等材料,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改变了以秦砖汉瓦为主的传统建筑技法,这为更好地发挥它的使用功能,同时又注意形式的变化和美感创造了条件。
二、碉楼的保护(一)申遗保护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有关开平碉楼的调查报告
有关开平碉楼的调查报告?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颁布相关法规“申遗”期间,省政府颁布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管理规定》,开平市政府颁布了《开平市碉楼保护管理暂行规定》,把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申遗”成功后,广东省、开平市政府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广东省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开平碉楼保护管理规定》。
2008年6月,开平市政府又颁布实施了《开平碉楼与村落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暂行办法》。
(二)强化法规宣传开平市充分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碉楼保护月”等活动,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提高全社会的文物保护意识,营造支持文物保护的浓厚舆论氛围。
开平市文物部门每年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和文化、文物、旅游从业人员和镇、村代表举办文物保护相关培训班,强化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文物保护、旅游从业人员和村干部村民的法律法规知识。
此外,还专门编写了开平市乡土教材《开平碉楼与村落》小学版、中学版,在中小学专门开设了碉楼与村落保护的基础教育课程,来加强中小学生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教育。
(三)加大执法力度按照《文物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上级的通知精神,市文物部门分别成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和排除安全隐患领导小组,制定安全制度以及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遗产地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巡查工作,及时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市文物部门还与各文保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使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人,同时也极大地提高有关人员的安全防患意识。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执法者既是依法行政的最基本主体,也是行政执法活动的最终实施者,执法人员素质直接影响行政执法水平。
为了加强文物保护管理,针对开平市文物多、级别高、管理工作难度大的现象,开平市专门成立了文物局和碉楼研究所(挂世界遗产管理中心牌子),配备专职人员,负责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同时,调整了文物管理委员会,由分管文物工作的市领导担任管委会主任,市文物局领导。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之我见
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之我见发表时间:2016-03-16T17:23:44.4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作者:李少珍[导读] 开平市华侨博物馆广东开平 529300 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防涝、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近现代民居建筑。
李少珍开平市华侨博物馆广东开平 529300提要:本文在对开平碉楼与村落这一珍贵、独特的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了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护的迫切性,提出了保护和利用的对策。
笔者在开平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开平市文博部门工作多年,从事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保护和利用对策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防涝、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近现代民居建筑。
她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亦中亦西的建筑奇葩。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6月28日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华侨文化方面的世界遗产,也是中国第35处、广东省第1处世界遗产。
今天1833座碉楼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开平大地之间,熠熠生辉,在开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正彰显出她们无穷的魅力和影响力。
如何保护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的意义保护开平碉楼与村落对团结世界华侨、华人,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凝聚侨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目前,全球有华侨、华人3400万人,分布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碉楼与村落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唯一的华侨文化遗产,她不同于殖民文化,她是中国草根侨民主动吸收外国先进文化,将西方先进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见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丰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开平碉楼申遗“后时代”发展困境及对策
摘要:“开平碉楼与村落”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然而其开发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碉楼的开发仍未摆脱“门票经济”的套路,碉楼开发未形成规模效应,成了“半日游”。
留不住人,是碉楼开发中的难言之痛。
本文旨在指出分析现存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开平碉楼;困境;开发对策
开平碉楼源于明朝后期,随着华侨文化的发展而鼎盛于20世纪初。
据说,历史上开平有 3000 多座碉楼,被民间称为中国碉楼之乡。
根据开平市有关部门的三次普查、统计,开平现存碉楼 1833 座,分布于全市 18 个镇,主要集中在塘口、百合、赤坎、蚬岗和长沙五个镇。
2007 年 6 月 28 日,“开平碉楼与村落”成功载入《世界遗产名录》。
对于不少景点来说,成为世界遗产就意味会带来大量的旅游收入以及更好的旅游保护与开发。
但开平碉楼申遗成功后,碉楼的开发与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存在着资金缺乏、托管难和开发不足等问题本文旨在指出分析现存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开平碉楼申遗后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
第一,省级政府重视不够,资金严重缺乏。
三年前,开平碉楼与村落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让人欢欣鼓舞。
但谁也没料到,多年后,碉楼的保护竟成为一个沉重的包袱。
如今碉楼保护的资金缺口高达2.3 亿元,全部 1833 座碉楼中只有 37 座政府托管。
由于资金不足,很多碉楼的维修整治进展缓慢,无法落实。
对于碉楼保护,开平市文物局连叹“压力大”。
3 年来,开平投入碉楼保护的费用都在 300 万元以上。
按照当年申报时做出的承诺,每年投入 2000 万元用于维修、保护,仅由开平一个县级城市承担,负担太重。
相比福建土楼,尽管比开平碉楼晚一年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却开发得很好,经济效益很明显。
因为福建在举全省之力推广福建土楼。
而开平碉楼则是仅由开平——一个县级市的财力、物力来发展碉楼。
旅游业是一个大投入大产出的行业,没有大量的资金注入,高产出是不可能的。
如果能举全省之力来开发开平碉楼,结果应该会更好。
第二,旅游项目单一,旅游开发不足。
开平碉楼虽贵为世界文化遗产,但其在旅游开发中难度很大。
首先,1800 多座碉楼不均匀分布在开平 15 个镇 1659 平方公里土地上,非常分散,不利于连片开发。
因条件不成熟,目前只开放
了自立村、马降龙、锦江里、三门里四个景点。
另外,旅游项目相对单一,碉楼大同小异,不少游客看了这一座就不想去看下一座了,形成了“碉楼游”只是半日游,看完了就走的状况。
“食、住、行、游、购、娱”中的“住、购、娱”等都跟不上,旅游开发不足。
第三,文化宣传不足,未能张扬其文化内涵。
由于资金实在紧张,2008 年的旅游宣传经费只有 60 万元。
碉楼背后所体现的建筑文化和华侨文化至今仍未能普及。
开平碉楼背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未能传播为大众所了解。
有些游客看到开平碉楼后会失望,不能了解开平碉楼所要关注的并不是房子的本身,而是它背后的建筑文化和华侨文化。
第四,产权的尴尬:九成碉楼为私有
因资金匮乏,碉楼各景点的配套设施还有待完善。
近日,记者走访核心景区自立村、马降龙、立园等几个景点发现,只有自力村刚建好一个停车场,其他景区均无停车场,景区之间也无班车。
配套设施不完善,成了碉楼游的一大硬伤,反过来制约了碉楼对游客的吸引力,形成恶性循环。
缺钱还只是问题之一,产权私有则是另一个隐形“拦路虎”。
1833座开平碉楼中,90%以上是居楼,产权属于户主个人所有,只有少数几栋众楼产权属于公有或集体。
在对碉楼的处置上,当地政府显得力不从心。
即便是平时发现某一栋碉楼需要翻修,也须和碉楼主人协商。
而很多碉楼长期铁将军把门,是否“健康”?只有房屋的主人知道。
“很多碉楼到现在已经传承了4代人,每一代建楼的人又分了很多支。
即便他同意托管,你找到他一个人,他也不能代表其他人。
且碉楼后人分布在全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你也不可能飞到国外去把每个后人都找齐。
”开平市文物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解释碉楼“托管难”。
瑞石楼的现状则集中体现了这种管理困境。
瑞石楼高9层,号称“开平第一碉楼”,是众多碉楼中最为壮观、观赏性最强的一座。
但因该楼产权人很多,分散在不同国家,如今,几个产权人对“产权托管”意见不统一,留在国内的两兄弟便自己决定对游客收取参观费用,成为目前开平碉楼中唯一以私人产权形式开放并收费的碉楼。
如今,游客要想参观瑞石楼,必须向兄弟俩缴纳10~30元不等的门票费用。
对此,开平市政府也无可奈何。
二、开平碉楼开发对策
第一,吸引社会资金,多形式筹集资金。
国际上文化遗产的保护一般主要靠民间社会的力量,而在中国,目前还是政府大包大揽。
像欧洲的许多古堡仍属于私人财产,而城堡的维护和开发费用也只能由堡主自己承担,而要完成这项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难度太大了,他们不得不和专门的文物研究机构合作。
如英国的“国家信托基金会”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大型文物、古迹、环境保护慈善机构,成立至今已有逾百年历史。
数据显示,截至 2007 年该会的成员已达 350 万。
因此,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尝试不同的合作模式,譬如模仿国外采取碉楼保护基金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当然也可以针对碉楼文化的特性,动员海外华侨来筹集开发保护的资金。
另外,也可以通过资源入股,找实力财团合作开发。
第二,加强宣传,彰显旅游文化价值。
开平碉楼旅游产品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一性、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和不可转移性等特点,因此,必须要加大宣传促销力度,培育开平碉楼旅游市场,形成开平碉楼旅游信息服务系统。
可以摄制专题风光片,撰写文章,突出开平碉楼旅游特色,增加宣传的渲染力;也可以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资源特色,传播旅游形象,展示规划蓝图,采取走出去散发或发行宣传资料(如精美画册、明信片、邮票等),请进来观光旅游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建立华侨史博物馆或蜡像馆,展现华侨艰难创业的历史以及侨乡新貌;建立碉楼民俗风情馆,展示侨乡的风土人情、生产及生活习俗。
选择有代表性的碉楼建筑,建立碉楼模型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其高超的建筑艺术风格。
与旅游部门联手,大力开放侨乡的旅游资源。
对不同建筑风格的碉楼进行分类,设计多条旅游路线,以入住碉楼旅馆为卖点,吸引中外游客。
进行开平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以满足旅游者的需要。
第三,创新开发模式,锻造精品线路。
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是华侨文化的见证。
但是,目前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因此,在开平碉楼文化旅游的大格局中,开平市应科学合理地设置独具特色的碉楼旅游线路,这既能延伸游客消费链,又能快速提升全市旅游业的整体品位和外部形象。
开平要成为一座以碉楼为中心的旅游观光城,就要统一规划旅游线路,在不破坏碉楼景观和周边自然环境的先决条件下,修建道路、停车场、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场所,打造以碉楼文化为亮点的旅游品牌,发展有开平侨乡特色的旅游业。
使游人流连在中西合璧古老艺术之乡中,使游客能尽情浏览观赏、了解并亲身体验碉楼风情和民俗。
同时,碉楼开发模式也要有所创新。
未来碉楼的开发,在留住游客上应该分类进行,既要有高档的娱乐、会展场所,也要有贴近农村生活的生态游乐项目,可以体验侨乡原生态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罗玉蓉.《开平碉楼与村落旅游资源开发的冷思考》.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2、林丹彤,卢伟亮.《开平碉楼与村落的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旅游经济,2010(5).
3、广东碉楼申遗成功后陷困境,保护金缺口达2.3 亿.广州日报,201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