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菌技术评价标准

合集下载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科室:______ 姓名:______ 监考人:______ 时间:______ 计分:______项目操作要点: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符合操作要求。

环境评估:环境清洁、干燥、宽敞,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

用物评估:无菌物品齐全,在有效期内,指示胶带变色,放置符合无菌操作原则。

计时开始)再次查对物品。

取无菌巾,再对包外标签。

逐层打开。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未用完的物品按原痕折好遮盖。

将无菌巾展开,平铺于治疗盘上,开口在近侧、对侧均可。

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的两角,折成扇形,边缘向外。

单巾放入所需的无菌物品。

铺盘将上层盖上,上下层边缘对齐。

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边分别向下折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

注明铺盘时间。

分值:2分:自身评估。

2分:环境评估。

2分:用物评估。

2分:再次查对物品。

4分:取无菌巾,再对包外标签。

逐层打开。

4分: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巾,未用完的物品按原痕折好遮盖。

4分:将无菌巾展开,平铺于治疗盘上,开口在近侧、对侧均可。

4分: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的两角,折成扇形,边缘向外。

5分:单巾放入所需的无菌物品。

4分:铺盘将上层盖上,上下层边缘对齐。

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边分别向下折一次,露出治疗盘边缘。

2分:注明铺盘时间。

4分:操作熟练,有较强的无菌观念。

4分:操作中始终坚持无菌原则。

4分:保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无菌溶液未收污染。

2分:无菌包按原折痕依次包好,系带横向“一”字形绕好,注明开包实施时间。

4分:无菌的使用。

取一治疗盘放于适当的位置,取无菌包,查对开包时间。

打开无菌巾包,用持物钳取一块无菌巾,余物按原折痕。

将包包好。

4分:双巾铺巾,放无菌物品,递无菌物品。

铺盘取无菌溶液,倒无菌溶液。

盖上层无菌巾。

无菌溶液注明开瓶时间。

4分:取无菌盘,查看铺盘时间,打开无菌巾的反折部分,向上揭开无菌巾的一角,边缘朝外。

取手套袋对号码、查看使用时间。

戴手套。

揭开无菌盘取纱布擦手套,使其贴合,然后进行操作。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开包
打开无菌包
5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次
取钳(镊)
用无菌持物钳(镊)
3
污染持物钳扣3分/次。钳端未闭合或倒置扣3分/次
取物
取一块无菌巾于治疗盘中
3
包扎时顺序或方法错误扣2分。
包扎
未用完,“一”字包扎,注明开包时间
3
未“一”字包扎扣2分;开包时间未记或错误扣2分;未注名称扣1分
铺盘
铺治疗巾呈扇形折叠
5
折叠方法不对扣2分
5
手套放置错误扣2分,滑石粉污染手套包布内面扣2分
一手捏住两只手套的反折部分取出,另一手将包布置于污染区域
5
污染手套扣3分/次
对准五指戴上一只手套,戴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反折的内面,同法戴上另一只手套
4
污染扣3分/次,两手指一指套内扣2分,左右手套错误扣2分/只
翻边,双手置于胸前
4
污染扣3分,腰以下扣2分/次
取碗
取无菌治疗碗,放入无菌物品
6
违反无菌原则扣3分/次
盖盘
治疗巾对齐折叠,开口处向上翻两折,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折6Leabharlann 铺无菌盘折叠方法不对扣3分/边
标注
注明铺盘时间
3
未记录铺盘时间扣3分,记录错误扣2分
戴手套
检查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5
未查看或手套大小严重不符扣2分
打开手套包布,取滑石粉擦双手后,将滑石粉置于弯盘内
脱手套
一手捏住另一手套腕部外面翻转脱下,已脱下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内面翻转脱下
5
脱手套时强行拉扯扣3分
整理
整理用物,必要时将无菌用物送供应室消毒灭菌后备用
5
未做扣5分,不恰当扣3分

无菌技术 技术评价标准

无菌技术 技术评价标准
(10分)
5
5
4
3
2.5
5
5
4
3
2.5
4、总分
100
100
80
60
40
注释:评分等级:“Ⅰ级”操作熟练,规范,无缺项、无污染;“Ⅱ级”操作熟练,有1~2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Ⅲ级”操作欠熟练,有2~3处缺项、污染,欠规范;“Ⅳ级”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有4处以上缺项、污染。
4
3
2
1
取用无菌溶液:
4
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
4
3
2
1
4
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
4
3
2
1
4
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
盖好治疗巾
4
3
2
1
4
取用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
4
3
2
1
4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24小时
4
3.5
3
2.5
无菌技术技术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分值
技术实施要点
评分等级
存在问题




1、操作前评估
(10分)
5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5
4
3
2.5
5
评估着装符合要求,去除手上污垢
5
4
3
2.5
2、操作步骤
(80分)
无菌持物钳:
4
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4
3
2
1
4

护理学技能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无菌技术操作

护理学技能操作考试评分标准--无菌技术操作
5
5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提问
10
口述正确,叙述流畅
10
酌情扣分
总分
100
注:1.时间每超过30秒扣0.5分;
2.从清洁治疗盘开始到清理用物为止。
主考人:年月日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项目
权重分
评价标准
应得分
扣分标准
扣分记录
得分
操作前准备
10
1.着装整洁、步履轻捷、仪表端庄;
2.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3.物品齐全、放置合理,检查灭菌日期
4.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5.环境清洁、干燥宽敞;.
2
2
2
2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无菌钳的使用
15
1.治疗盘清洁、干燥
3.取物用无菌钳,操作时,不可跨越无菌面;
4.回包按原折痕包内、右、左、外角;
5.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有效;
3
3
3
3
3
一项不符合扣1分
铺无菌盘法
15
1.用无菌钳夹取无菌巾,放清洁治疗盘内;
2.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外面的两角;轻抖开;
3.双折铺于治疗盘上,上面一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4.无菌物品放置合理,不要跨越无菌区;
4.消毒盖瓶塞,注明开瓶时间、24小时有效;
2
3
3
2
一项不符合扣1分
戴无菌手套
5
1.查无菌日期、标记、号码、无破洞;
2.撒粉戴手套,保持外面无菌;
3.脱手套口翻转脱下,手套浸泡在消毒液内;
2
2
1
.用物齐全,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2.操作正规有序,无污染,节力、操作时间小于6分钟;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项评分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原因扣分目1、衣帽整齐,鞋,仪表符合要求(化3 一项不符合要求淡妆) 扣1分2、演示卫生洗手法(七步)只模仿七个步骤即可?掌心对掌心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揉搓?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揉搓一步不正确或漏?双手互握揉搓手指 7 一项扣1分准?拇指在掌心中揉搓备?指尖在掌心中揉搓工?一手旋转揉搓另一手的腕部作 3、戴口罩 2 未戴口罩不得分4、用物准备齐全,环境符合要求,物品摆放有序(看是否有利于操作),摆放治疗盘。

操作台清洁、干燥、平坦、物品布物品不全;缺一件局合理。

6 扣0.5分,环境不口述: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符扣1分,摆放零毒;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一切清乱扣1分扫工作,减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5、逐项检查物品口述:各物品的名称,有效日期,8 检查物品,少查一消毒效果,无菌包质量。

件扣1分(检查完毕,举手示意,计时员口令,计时开始) 未注明打开时间1、打开持物钳及容器,注明打开时间。

扣1分。

系带散者(口述:有效期4小时)。

打开无6 扣0.5分,打开错菌治疗巾包,解开系带卷于包布边误扣1分,污染一下,按无菌操作步骤逐层打开。

处扣2分操 2、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包内治疗巾作放于治疗盘中 6 污染一处扣1分,过取放持物钳时钳端闭合,不可在盖持物钳拿、放方法程孔中不正确扣2分取放,不可触及容器口缘3、包内有剩余,按原折痕开包反向顺顺序错一处扣1序包扎,环形系带,固定(注明开启5 分,方法不正确扣时间)。

1分,未环形系带扣1分项评分标准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原因扣分目14、注明开包时间,口述:有效期244 未注明时间不得小时分,时间错误扣2分5、按无菌原则,将治疗巾双折铺于5 铺巾方法不正确扣治疗盘上(治疗巾横折、竖折均可) 1分,治疗巾内面污染扣2分6、上面一层向远端扇形折叠,开口5 污染一处扣1分边向外7、打开无菌包,按一次性取出无菌取物污染一处扣1 操包内物品的方法投递换药碗和镊8 分,掉地扣5分作子于无菌盘中。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取无菌溶液时方法不对-1
未消毒瓶口-1
未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及姓名-1使用后的棉签未注明有效期-1折治疗巾未按要求对折-1
未注明铺盘日期时间及姓名-1未口述-1
13、口述:“修剪指甲”。洗手,核对无菌手套袋包装有无破损、潮湿、尺码及有效期。口述:“在有效期内”。
14、打开无菌手套,用手拿无菌手套翻边处,对准五指戴上,戴好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手套的反边内面,对准五指戴上。将手套的翻边扣套在工作衣袖外面,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检查手套有无破损,戴手套时保持在胸前位操作。
7、双手捏住无菌巾外层两角,打开无菌巾,无菌巾不得高于肩以上,不得低于腰以下,无污染,双折铺于治疗盘内,扇形折叠无菌巾,开口边向外,无污染,手法正确
8、打开无菌容器罐:检查无菌包有效期、3M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包布有无破损、潮湿。口述:在有效期内。打开包布,取出无菌罐,将罐盖翻转扣上,写上开罐日期、时间、姓名,口述:“有效期为24小时”打开无菌容器,内面向下平行移开,用无菌持物钳检查指示卡变色符合要求。夹取无菌物放于无菌盘内,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边缘,用毕即将容器盖严。
10
未洗手-2 洗手方法不正确-1 未戴口罩-2
未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或检查项目不全 每项-0.5
4、标明打开日期、时间及姓名。口述:4h内有效。
5、打开无菌包:开包前检查无菌包有效期、3M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包布有无破损、潮湿。口述:在有效期内。
10
未标明打开日期、时间及姓名-1打开无菌包未检查或检查方法错误口述-1
12、上层治疗巾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写上铺无菌盘日期、时间及姓名。口述:“在4小时内有效”。
15
未检查无菌治疗碗或检查项目不全、未检查指示卡 各-1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9
脱手套:将手套口向下翻转脱出(1分),不弄污手(1分),洗手(1分)分类处置用物(1分)
4
整体评价
10分
操作熟练(3分),轻稳准确(2分)掌握无菌原则(2分),无菌观念强(3分)
10
操作时间:8min完成(从清洁治疗盘至脱下手套),超时30秒扣(1分)
总计
所用时间:min
2017年3月修订
考核时间:年月日被考核者签字:考核者签字:
5
评估
10分
用物: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1分),3M指示胶带变色(1分),包布干燥完整(1分),无菌溶液瓶盖无松动、瓶体无裂痕(2分),溶液无沉淀、无混浊变质(1分),手套尺码适宜(1分)
7
环境:操作前半小时通风(1分),停止清扫,减少走动,,操作台宽敞清洁(1分)
2
操作程序
72分
清洁: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抹布擦治疗盘及台面(口述)(1分),洗手(2分)
3
取物:盖子全部打开(1分),避免无菌物品、无菌持物钳触及容器内壁及边缘(1分)
2
盖盖:用毕及时盖严,用无菌钳镊夹取不跨越无菌区(1分)
1
倒无
菌溶
液法
开瓶盖:取棉签沾消毒液,消毒瓶塞(1分),无污染(2分),未跨越无菌区(1分)
4
打瓶塞无污染(1分)
1
倒液:标签放于掌心(1分),冲瓶口(1分),再从冲洗处倒出液体(1分),塞好瓶塞(1分),消毒(1分)。未跨越无菌区(1分)(距离8厘米,不溅出)
3




取放:打开容器盖,取放无菌持物钳,钳端闭合(1分),垂直取放(1分),不触及容器内壁和边缘(2分)
4
使用:保持钳镊尖端向下(1分),台面以上(1分)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评分标准

2
16、扇形折叠上层无菌巾,开口边缘向外。
2
17、核对无菌容器内物品名称。
2
18、打开无菌容器,盖(无菌面)向上放置,使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 置于无菌盘内,盖严容器。
5
19、放入无菌物品、开口处向上两折,两侧边缘向下一折,大小齐治疗盘内缘。
3
21、注明铺盘时间(年、月、日、时、分)。
3
流程 10、取出无菌巾置于清洁治疗盘内。
2
60分 11、放回无菌持物钳,钳端闭合向下,垂直放入无菌罐内,盖好罐盖。
3
12、按原折痕包好无菌治疗巾包,将消毒指示胶带贴好。
2
13、在消毒指示带上注明开包时间(24h有效)。
2
14、双手持无菌巾上层两角外面抖开(横折法双手持无菌巾横中线外面)。
2
15、对折铺于治疗盘上。
5
4、 取出无菌持物钳,检查罐面上消毒指示带是否变色,在上面写好开启时 间,备用。
3
5、检查无菌治疗巾包有效期,是否包裹完好,有无潮湿或破损。
3
6、将无菌治疗巾包平放在桌面上,撕开消毒指示带。
2
7、逐层打开无菌治疗巾包,先揭开包布外角,再揭左右角,最后揭开内角
3
8、打开无菌罐的上半盖。
2
9、钳端闭合向下,垂直取出,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
5
1、护士:仪表端庄,衣帽整洁、取下腕表。
3
准备 2、环境:清洁、安静、安全、无人员走动。
3
10分 3、用物:治疗盘、无菌持物钳包、无菌治疗巾包、弯盘、免洗手消毒液、 纸、笔、医用垃圾容器、生活垃圾容器。
4
1、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5
2、备齐用物。
5
3、检查无菌持物钳和无菌治疗巾包及无菌物品包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 指示胶带及消毒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效期、内包装物品名称及密封性。

无菌技术操作评价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价标准
2分
18
17.戴手套。
不规范、污染,各扣4分
8分
19
18.脱手套。
不规范扣1分
2分
20
19.洗手,取口罩。
未洗手扣2分,不规范扣1分
2分
21
20.整理用物、终末处理。(计时结束)
未分类、处置不当,各扣2分
4分
22
21.总体评价:操作规范、流畅。
每一项扣3分
6分
23
时间:从评委说开始到终末处理完毕,6分钟。
一项不规范扣1分
6分
14
13.注明开瓶时间及有效期。
缺一项扣1分
2分
15
14.展开折叠层,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污染无菌面扣4分,操作不规范扣2分
6分
16
15.记录铺盘时间、内容及有效期。
未注明时间、内容,各扣1分
2分
17
16.检查手套型号、消毒效果、有效期。
缺一项扣1分,未报告扣1分
2
操作要点
操作者穿戴整齐,报告操作者准备完毕。(评委说开始计时)
1.评估操作环境,报告:规范洗手,戴口罩。
缺一项扣2分,一项不规范扣1分
8分
3
2.备齐用物推至操作台。
用物摆放不规范扣1分
2分
4
3.检查无菌持物钳/镊包品名、日期、消毒效果并报告。
未检查缺一项扣2分,未报告扣1分
6分
5
4.打开无菌持物钳/镊包,将钳/镊罐置于治疗台上,注明开启时间及有效期。
无菌技术操作评价标准
项目
考核评价要点
评分细则
分值
序号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无菌技术操作及评级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及评级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及评级标准
引言
无菌技术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在医疗、食品加工和实验室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正确操作无菌技术可以有效预防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档将介绍无菌技术的操作步骤以及评级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步骤
以下是无菌技术的基本操作步骤:
1. 清洗工作区: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清洁工作区,确保无菌环境。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戴上手套、面罩和无菌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自身污染工作区。

3. 准备操作工具和培养基:确保操作工具和培养基是无菌的。

4. 打开和操作培养皿:在无菌条件下,打开培养皿盖子,进行样本接种、培养和观察。

5. 培养后处理:在无菌条件下,将培养皿密封并妥善处理,避免污染其他区域。

评级标准
为了评价无菌技术的操作质量,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评级标准:
1. 无菌操作技巧:评估操作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是否遵循正确的无菌操作技巧,包括操作步骤的顺序、操作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手法等。

2. 操作区域清洁度:评估无菌操作区域的清洁度,检查是否有异物、污染物或细菌的存在。

3. 无菌工具状态:评估使用的无菌工具是否完好无损,没有破损或污染。

4. 结果评估:对培养皿上的细菌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包括菌落的形态、数量和颜色等。

根据以上评级标准,可以将无菌技术的操作质量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和不合格等级。

评级结果可以帮助我们改进操作技巧,确保无菌技术的有效实施。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无菌技术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技能评分标准
4.物品取出后不放回;
5 4 3 2-0 5 4 3 2-0 2 1.5 1 0
5.盖容器盖方向正确。
2 1.5 1 0
1.核对、检查(讲明核对内容);
3 2 10
使用 无菌溶液
12
2.开瓶盖不污染; 3.冲洗瓶口、倒液时瓶签向上;
5 4 3 2-0 2 1.5 1 0
操作 过程
4.盖瓶口不污染。 1.治疗盘清洁干燥; 2.打开无菌包前检查标签;
3.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4 3 21
1.持钳方法正确;
无菌持物 钳的使用
12
2.取、放钳方法正确;
3.使用钳符合无菌原则,不污染;
2 1.5 1 0 2 1.5 1 0 8 7-5 4 3-0
1.开启无菌容器方法正确;
2 1.5 1 0
使用 无菌器
2.手臂不跨越无菌区; 16 3.手、持物钳不触及无菌容器边缘;
2 1.5 1 0 2 1.5 1 0 2 1.5 1 0
3.开包方法正确;
3 2 10
4.拿取治疗巾方法正确;
3 2 10
铺无菌盘 28 5.铺巾方法正确、不污染; 6.扇形折叠方法正确、整齐;
5 4 3 2-0 3 2 10
7.物品放置合理,不跨越无菌区;
8.放物品后边缘反折,外观整齐,注明无菌盘 时间及物品;
无菌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操作时间:10分钟)
科室: 项目 仪表
考核人员:
监考老师:
考试时间:
项目 总分
操作要求
5 工作衣、帽、鞋穿戴整齐,符合规范。
得分:
评分等级及分值 A B CD
得 分
5 4 3 2-0
扣分依据
操作前准备

无菌技术效果评估标准

无菌技术效果评估标准

无菌技术效果评估标准
简介
无菌技术是一种用于消除或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以确保物体或环境的无污染状态。

评估无菌技术的效果对于确保安全和卫生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套评估无菌技术效果的标准,以帮助确保无菌操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以下是对无菌技术效果的评估标准的详细说明。

评估标准
1. 培养检验:将从无菌区域获取的样品接种到培养基上,通过培养观察生长情况来评估无菌技术的效果。

如果培养基的生长呈阴性结果,即没有细菌或真菌的生长,表示无菌技术效果良好。

2. 气体指示剂:使用适当的气体指示剂,如生物指示器,检测无菌技术处理过的物品或区域内是否存在微生物。

如果指示剂结果呈无菌状态,表示无菌技术效果良好。

3. 物理方法验证:通过使用物理方法,如高温、高压或辐射等,验证无菌技术的效果。

如果物理方法成功消灭了微生物,无菌技术
效果良好。

4. 员工培训和质量控制:培训员工正确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并
建立质量控制机制来监督和确保无菌技术效果。

员工能够正确操作
和遵守无菌技术规程,且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表示无菌技术效果良好。

结论
评估无菌技术效果的标准是确保无菌操作可靠性和一致性的重
要工具。

通过培养检验、气体指示剂、物理方法验证和员工培训与
质量控制的综合应用,可以准确评估无菌技术的效果。

对于需要保
持无污染状态的物体或环境,通过遵循这些评估标准,我们可以确
保无菌技术的有效实施和维护。

无菌技术操作质量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质量标准

无菌技术
科室:姓名:监考老师:计分:
一、目的
取用、放置、保存无菌物品符合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不被污染。

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

二、注意事项
1、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举向上,用后立即放回;取放无菌持物钳时,钳端应闭合,不可触及容器液面以上部分;如用无菌持物钳取远物时,应连同镊子筒移至无菌物品旁使用;
2、不能在无菌容器上方翻转容器盖,防止污染容器内物品;
3、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再放回;
4、打开无菌包后,手不能触及无菌包布的内侧面,不可跨越无菌区;
5、倒溶液时,勿使瓶口接触容器口边缘;
6、戴手套时不可强拉,最后将两手套反折面套在工作衣袖外面。

无菌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考核评分标准选手编号得分评委日期操作流程考核评价要点分值评估(3分)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3 准备(7分)护士准备:衣帽整洁0.5、洗手2、戴口罩0.5 3 用物准备:无菌持物钳或持物镊、无菌镊子罐、无菌手套包或一次性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及容器、无菌溶液、无菌棉签、纱布、消毒剂、贮槽、弯盘、无菌器械盒、无菌罐、治疗盘、无菌治疗巾、无菌持物钳及容器。

(每项占0.5分)4实施(7 6分)铺无菌盘及取无菌溶液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10分)1.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1、潮湿1、消毒指示胶带及消毒指示卡是否变色1及其有效期142.打开无菌钳包,取出持物钳(罐)置于治疗台面上1,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1。

23.取放无菌钳时1,钳端闭合向下1,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1,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1 4无菌容器使用法(10分)1.手持无菌容器,应托住底部1,打开容器时将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拿在手中2 32.打开容器时,避免手臂跨越容器上方2,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2 43.用毕即将容器盖严1,记录开启的日期1、时间1。

3单巾铺盘(12分)1.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0.5、潮湿0.5、消毒指示胶带及指示卡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1 22.逐层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夹取无菌巾1块 23.将无菌巾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每项占0.6分)34.夹取无菌物品放入无菌盘后,将上层盖严,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反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反折一次(每项占0.6分)35.记录铺盘日期及时间2 双巾 1.取一治疗盘放于治疗台适当的位置 1铺盘及取无菌溶液(26分)2.取无菌巾包,查对包有无破损0.5、潮湿0.5,灭菌指示标签是否变色0.5及开包时间0.523.开无菌巾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出1块无菌巾1,余物按折痕折好1 24.展开无菌巾0.5,由对侧向近侧平铺于治疗盘上2,无菌面向上0.5 25.取小无菌物品包0.5,查对无菌包有无破损0.5、潮湿0.5,灭菌指示标签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1,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区内1,将包布折好放于治疗车的下层0.546.用无菌持物钳在有盖方盒内夹取所需物品1,在敷料缸内夹取纱布1,放入无菌区1 37.取无菌溶液0.5,查看瓶签0.5、瓶盖及溶液的质量0.5,揭开瓶盖0.5,手握标签面1,倒少许溶液冲洗瓶口1,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158.打开无菌巾包0.5,用无菌持物钳先将治疗碗移至无菌盘中央0.5,再夹取无菌巾一块0.5,双手展开0.5,无菌面朝外0.5,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无菌盘上1,边缘对合整齐0.5,剩余部分向上反折0.5,不暴露无菌物品0.559.消毒瓶盖(消毒范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0.5,盖严0.5,注明开瓶日期0.5、时间0.5 2戴无菌手套(18分)1.打开无菌盘上层无菌巾一小部分 22.取手套包0.5,对号码0.5,查看灭菌日期0.5、指示胶带是否变色0.5 23.打开手套包0.5,取出滑石粉0.5,将滑石粉扑在双手上1 24.将手套反折部分向前向上取出手套1,拇指相对1,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1,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145.揭开上层无菌巾1,取纱布擦手套0.5,使其贴合0.5 26.操作完毕。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5
核对日期1分,检查是否潮湿1分,按无菌方法打包正确1分,弯盘放置正确1分,包布放于车下1分
双手捏住治疗巾上层的两角,拉巾至近侧治疗巾边缘对齐,向上翻折两次,两边分别向下翻折一次。
5
拉巾无污染1分,治疗巾边缘对齐1分,向上翻两次1分,两边向下翻折时不跨越无菌区1分。无菌盘平整、美观1分
记录铺盘日期时间,口述: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4小时
2
记铺盘日期时间1分,口述1分
戴无菌手套:
取下手表,洗手,取无菌手套包,核对有效期、型号,检查是否潮湿。
2
洗手1分,核对有效期、型号,检查是否潮湿。1分
按打开无菌包要求打开手套包,打开手套包外层,不污染内层,展开手套包,先远侧,后近侧,不污染内层
2
打开手套包外层不污染内层1分,展开手套包先远侧,后近侧,不污染内层2分
4
缺一件减一分
携用物至操作台前,将用物合理放置在操作台上。(计时开始)
1
放置不合理不得分








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使用法;
口述:1、每个容器只能放一把持物钳或镊子。2、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或夹取油纱。3、到远处夹取物品时,钳及容器一并搬移(演示),就地使用4、无菌持物钳及容器开启后有效期4小时
半铺半盖法:取无菌治疗巾于手上,退后一步,上手捏住外层两角处向外展开,平铺于盘内,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外面两角,轻轻将盖的半幅呈扇形折到对面,开口向外。
4
取无菌治疗巾于手上,退后一步1分,平铺盘内打开时方向向外,内层不污染1分,扇形折叠,开口向外,不污染内层1分,治疗巾边缘不超过盘边缘1分
取弯盘包,核对消毒日期,检查是否潮湿,(托于手上)打开包,弯盘放于盘中,包布放于车下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评分标准
未注明开包时间或时间错误扣2分
无菌持物钳使用
10
1.查对无菌持物钳包的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指示胶带颜色变化情况,包布干燥、完整(边做边口述)。
2.撕开持物钳包布外灭菌指示胶带,保留胶带。
3.打开无菌持物钳包,一手固定持物钳,取出持物钳罐置于治疗台面上。
4.将包皮置于治疗车第二层。
5.在灭菌指示胶带空白处注明开包时间,贴于持物钳罐顶盖部。
(2)物品放置合理(按节力及无菌操作要求放置用物)。
3.环境准备:整洁、宽敞、明亮,操作台宽阔、干燥,30min内未做清扫。
2
4
2
2
一项不合格扣1分
缺一件扣1分
一项不合格扣1分
环境不合格扣2分




65
铺无菌盘
15
计时开始:
1. 清洁、干燥治疗盘(用纱布Z字形擦拭);
2.检查无菌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
2
1
2
1
2
2
瓶体脏扣1分
检查物品不全缺一项扣1分
开、盖瓶方法不正确一次扣1分
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
未注明开启时间或时间错误扣2分
倒药液方法不正确一次扣1分


脱无菌手套
10
1.摘手表、洗手。
2.检查手套号码,核对灭菌日期,检查包装有无潮湿、破损。
3.打开无菌包(必要时,双手低于操作台涂擦滑石粉)。
4.手套外包装置于治疗车下层,取内包装,对折展开平放于治疗台上,双手捏反折部将包装纸向外展开。
5.取用物品后立即盖严容器,手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及边缘(口述:物品取出后未使用,不可再放回)。
2
1
2
3
2
检查物品不全缺一项扣1分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评估】无菌技术操作条件(环境、物品)【准备】护士:着装整洁,剪短指甲、取手表、卷袖过肘、洗手并擦手,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包、手消液、无菌注射器、无菌巾包,无菌溶液、安尔碘、无菌棉签、无菌有盖缸内盛纱布、无菌治疗碗包、号码合适的无菌手套一副、橡皮筋、标签纸、书写笔、污物缸、抹布、锐器盒。

环境:清洁、干燥。

【方法】擦桌面→治疗盘→手消。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检查无菌包→开无菌持物钳容器包→取出无菌持物缸→取下包外3M消毒条书写开启时间及责任者贴于无菌缸外壁。

铺无菌盘法(单层铺巾法):检查无菌包→打开无菌包→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治疗盘内→未污染的剩余治疗巾按原折痕包好→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外面打开→双折铺于盘上→扇形折叠打开→放无菌物品→双手捏翻折治疗巾两个角的外面向下覆盖,覆盖时将各边缘对整齐→将开口处向上折两次→两侧边缘分别向下折一次→露处治疗盘边缘→治疗盘即备好待用→注明开包→铺盘时间及责任者。

无菌碗的使用法:检查无菌包→打开包(外层用手,内层用手或无菌持物钳均可,原则不污染)→扭转放无菌碗于治疗盘内→整理包布。

取用无菌溶液法:核对瓶签,检查溶液→拉开输液瓶拉环盖→注射器抽取溶液→将溶液推入无菌碗内→消毒瓶口并贴瓶口贴或用无菌纱布盖好→注明开瓶时间及责任者(已打开的溶液24小时内有效)。

无菌容器使用法:检查无菌容器→打开容器,盖的内面朝上→持无菌容器时手指不可触及容器的边缘及内面→用无菌持物钳取出无菌物品→将容器盖严。

戴无菌手套法:戴手套:检查手套的号码、有效使用期及包装袋有无潮湿、破损→打开手套袋→两手同时掀开手套开口处,分别捏住两只手套翻折部分,取出手套→将两手套五指对准→先戴一只手,再以戴好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折面内,同法戴好→调整手套位置。

脱手套:一手捏住另一手的手套口外面翻转脱下→已脱手套的手伸入另一只手套内将其脱下→将手套的里面翻套在外面→将用过的手套放医用垃圾袋内备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要点 (65 分)
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 3 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 取无菌溶液: 对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 按照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 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盖 好治疗巾。 取用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 小时。 无菌容器使用: 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 用毕即将容器盖严。 手持无菌容器时,应当托住底部。 从中取物品时,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 带无菌手套: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 取下手表,洗手。 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 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 3 3 3 3 3 3 3 3 1 0 5 3 3 3 4 4
2 2 2 3 3 2 2 2 2 2 2 2 21 1 1 1 1 6 3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4 2
提问 (10 分) 综合评价
目的及注意事项。 对整个操作的总体感觉。
无菌技术评价标准
日期 技 项 目 衣帽整洁,戴口罩。 操作准备 (10 分) 评估要点 (10 分) 用物准备:持物钳或镊、持物钳罐、消毒液、无菌包、无菌容器、治疗盘、无 菌治疗巾、无菌溶液、无菌棉签、无菌手套。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评估无菌物品是否符合要求。 无菌持物钳: 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面上。 取放无菌钳时,钳断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 铺无菌盘: 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 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镊取出一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 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端 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 3 3 3 2 2 2 2 1 1 1 1 0 0 0 0 3 3 3 3 2 2 2 2 1 1 1 1 0 0 0 0 术 姓名 实 要 点 5 5 5 5 总分 评分等级 A B 4 4 4 4 C 3 3 3 3 D 2 2 2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