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发布时间:2021-07-08T10:42:26.49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1期作者:贾娟[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中国铁路济南局有限公司聊城工务段山东省 274000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也不断完善。
高速铁路桥在高速铁路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过去相比,我国高速铁路桥的建造技术有了非常快的发展。
高速铁路建设对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是现代关键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结合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与施工,简要论述了我国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希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众所周知,中国的高速铁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陆国家,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经济往来广泛。
高速铁路有一个高效的运行系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和管理、车辆配置、车站运行规则等。
高速铁路是指主干线铁路,列车在主运营段可以以0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运行。
随着高速铁路时代的开启,高速铁路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
首先,与高速公路相比,高速铁路占用土地少,土地利用效率高。
通过对铁路和公路的投资以及客货周转的外部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公路用地是铁路用地的10-15倍。
公路和民航是1:8:11左右。
高速铁路具有显著的优势。
一、高速铁路桥梁工程桩基施工技术要点1.1钻孔灌浆施工技术要点为避免影响相邻桩混凝土的凝固,钻孔前桩与现浇混凝土桩的间隔应至少为4h,桩与桩中心的距离应在5m以上。
由于3m ~4m处的土比较松散,施工人员在钻孔时必须按1:1的比例放入小块的石头和粘土,并将泥浆浆挤进孔壁,以加强孔壁的硬度。
当然,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残留物采样,密切关注土层的变化,密切关注钻井后的钻井参数,并随时进行调整。
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我国道路桥梁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增强,我国的建筑材料、设备、建筑技术都有了较快发展。
特别是电子计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计算分析手段。
我国整体道路桥梁视野取得迅猛持久发展,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健康、快速、稳定进步。
一、铁路发展
1、铁路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发展,铁路规模和铁路质量都得到较大的发展,铁路正线延展里程已达102 925 km,营业里程达75 438 km、其中铁路复线25 566 km,电气化里程20 151 km,自动闭塞里程24 149 km,半自动闭塞里程39 390 km。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推进,城际间轨道交通、中心城市间快速动车组列车的开行,客货运输能力将分别增长18%和12%,这将标志着我国铁路既有线提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铁路规划与发展趋向
铁道部提出的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的铁路跨越式发展思路,明确了我国铁路网中长期建设目标和任务。
规划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km(其中,到2010年达到9万km,任务集中在十一五),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将作。
我国铁路简支梁桥的类型与发展趋势
我国铁路简支梁桥的类型及发展趋势梁式桥梁式桥是我国一种非常普遍的桥型,它的适用围较为广泛。
它按受力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简支梁;悬臂梁;连续梁;T型刚构桥;连续刚构桥等几种形式。
和公路简支梁桥相比,铁路梁桥由于荷载比较大,故配筋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铁路桥梁的跨径较小,其粱高也比公路的来的大些。
一般情况几米到几十米到几百米都可以用到这种桥型。
其中铁路简支梁桥是我这篇论文关注的重点。
其中简支梁桥在小跨径的梁桥中使用十分广泛,在一些斜拉桥还有一些拱桥的引桥部分也使用简支梁的形式。
简支梁桥有许多的优点。
施工方便。
它相当于一跨就是一个简支梁,施工起来没有像连续梁桥的施工简支变连续、悬臂施工、或者顶推施工那么复杂,在适当的条件下,简支梁桥主要就是装配式施工,或者整体现浇。
它是静定体系。
静定体系对地基要求不高,在地基比较差的地方特别适合造这种桥梁;其受力比较明确,像温度力、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加预应力等都不会对其造成很大的次力,对结构的影响是十分小的。
这对我们分析桥梁结构是十分有利的。
在现有的基础上我们的设计水平在简支梁的体系上还是做的十分有把握的,有利于桥梁在全国各地的发展。
如果是一座复杂的桥梁那不知道要多长时间才能完成,而且一般的也不敢做,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简支梁桥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适合于小跨径桥梁,因为他的受力特点决定了它在相同跨径的桥型当中其力是最大的,支点的弯矩为零,是不会为其跨中分担负弯矩的(如下图所示)。
所以由于混凝土裂缝的控制,它的跨径不可能很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但是这并不是所简支梁桥是浪费的,在没有必要造大跨径的地方,那简直梁桥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一、我国铁路简支梁桥的类型从截面形式来看铁路简支梁桥主要有槽型截面、箱型截面、板式桥、肋梁式等几种形式。
(一)简支板式梁桥它的界面形式简单,便于施工在小跨径的桥梁上经常采用这种截面形式。
其适用围常用在4~8米跨径。
它的截面形式又有实心板、矮肋板、空心板等。
中国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一、概述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铁路在国家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占主导地位。
20世纪,中国新建铁路桥梁设计运行速度一直不超过160km·h–1,1998年开工建设的秦沈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的最高设计运行速度提高到250km·h–1,这是中国建设更高速度铁路的第一次尝试。
21世纪初,以京沪高铁和武广客运专线开工建设为标志,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高速铁路建设,最高设计速度达到350km·h–1。
到2016年年底,高铁通车里程达22 000km。
桥梁是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已建成的22 000km高速铁路中,桥梁总长度超过50%,其中京沪高速铁路桥梁长度更是达到线路全长的85%以上,这些桥梁中大多采用跨度32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
同时,中国地理和气候具有多样性,西部有干燥高原、巍巍高山、深大峡谷、湍急河流;东南部濒临大海,河流宽阔。
要跨越宽阔水域和高山峡谷还必须建设大跨度桥梁。
截至目前,中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跨度超过200m的大跨度高铁桥梁已达60余座,其中跨度超过1000m的2座,超过500m的约10座。
表1列举了有代表性的中国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
表1 中国部分大跨度高铁桥梁主要参数表桥梁通行高速铁路的先决条件是要保证高铁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必须建立高速列车-桥梁耦合动力分析模型,综合考虑桥梁结构、运行车辆、轨道等因素,对桥梁结构进行动力设计和评价。
从桥梁结构的角度来讲,核心是要求桥梁具有更好的刚度,以获得更好的轨道平顺性(见表2)。
表2 轨道平顺性要求比较表为实现高速列车在桥梁上运行的需求,必须对结构、材料、建造施工技术等开展系统研究。
二、多功能合建桥梁技术桥位也是一种资源。
长江是中国的黄金水道,航运业发达,岸线资源十分宝贵。
既要考虑建设桥梁对环境、岸线和长江通航的影响,又要满足不断增长的铁路、公路和其他交通方式过江需求,将公路、铁路、市政道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建设在同一座桥梁上,是工程师的最好选择。
建国以来我国桥梁建设的成就
建国以来我国桥梁建设的成就建国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世界桥梁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领导者。
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桥梁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桥梁建设在数量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从建国初期的几十座桥梁到现在的数以万计的桥梁,我国桥梁的数量呈现出了爆发式增长的态势。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桥梁的数量更是大幅度增加。
这些桥梁连接了各个城市和地区,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物资的流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国桥梁建设在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从最初的简易桥梁到现在的高速公路大桥、高铁桥梁等,我国的桥梁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在大跨度、高承载力、抗震、抗风等方面,我国桥梁的设计和施工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我国自主研发的古田山大桥、杭州湾大桥、港珠澳大桥等都成为了世界桥梁建设的新标杆。
这些桥梁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还成为了我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象征。
我国桥梁建设还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我国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了桥梁的节能、环保和使用寿命。
例如,在大桥建设中广泛使用的混凝土、钢结构等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拉性能,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污染排放。
同时,我国还在桥梁维护和管理方面加大了投入,保障了桥梁的长期安全运营。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桥梁的质量和可靠性,还促进了我国桥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建国以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我国的桥梁建设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加,我国桥梁建设还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我国桥梁建设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桥梁建设的发展趋势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我国桥梁建设在材料规范,设计理论和工业化制造上达到了世界桥梁行业排名的制高点。
根据2010年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的统计,十一种类型世界前十名共111座桥梁排名中,中国桥梁共有48座,占43%。
世界十大跨海大桥,我国就占了四席(见表一)近三年来,在国家新一轮的基础建设计划的实施下,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又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
根据统计,2009年底,我国公里桥梁达到62万座,2726万米,比2008年增加了8%;我国现有主跨200米以上的桥梁达140多座,至2010年6月底,我国19个省市在建的桥梁有65座。
若以造价高低为顺序,排名前五位的有:其中包括了铁路,公路大桥,包括钢结构,混凝土大桥。
排位第一的港珠澳大桥是世界最长跨海大桥49.968km,总投资729.4亿,可抗8级地震,16级大风,用钢量十一个鸟巢≈50万吨,钢结构使用寿命120年。
我国的钢结构厂还承接了许多涉外桥梁工程。
不仅钢结构而且重防腐涂料均在中国制造。
例如:上海振华重工:韩国——仁川大桥,美国——奥克兰海湾大桥,挪威——HARDANGER大桥,英国——英格兰大桥,中国建筑公司:美国亚历山大-哈密尔顿桥。
外电评论:中国桥梁界仅使用20年就完成了欧洲几十年的发展业绩,相信今后的20年,中国桥梁建设市场无疑将是令人羡慕的大舞台。
二、桥梁涂料发展的特点桥梁涂料归属重防腐涂料(Heavy-DutyAnticorrosioncoating)。
重防腐涂料配套涂层能在苛刻的条件下较长期使用;附着力好,专业功能强。
喷涂可实现厚膜化;施工条件优异。
重防腐涂料的发展水平是衡量涂料工业先进程度的标志。
在迅速发展桥梁工业的促进下,我国桥梁涂料发展水平居重防腐涂料之首。
它具有下列四个特点:1.产量联系攀升,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我国涂料总量超过900万吨(世界第一)其中工业防腐涂料27%,240万吨其中重防腐涂料55%,132万吨其中桥梁防腐15%,19万吨。
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技术发展历程的探讨
ZI d l  ̄ nU N . U u ̄ d U● c s
我 国铁路桥 梁建造技术发展历程 的探讨
试论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
试论中国铁路桥梁技术发展与展望摘要:本文以时间为线索,论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典型特征的铁路桥梁在跨径、结构形式、工程材料、施工工艺、技术装备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技术进步。
简要地介绍了我国铁路桥梁的现状和解放以来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既有桥梁提速后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高速铁路桥梁的特点和设计要求,最后对新世纪铁路桥梁的几个主要发展方向的前景做了评述。
关键词:铁路桥梁; 技术成就; 桥梁科技;展望1我国铁路桥梁的现状铁路桥梁由于荷载大、动力响应剧烈,与公路桥梁相比,其结构形式创新和跨度发展的速度受到了制约。
在众多的铁路桥梁当中,简支的中小跨度桥梁占有很高的比例,主要型式有:1) 钢筋混凝土简支梁跨度一般小于20 m ,1975 年铁道部对小跨度的钢筋混凝土桥编制了标准设计,在4~20 m 跨度范围内编制了8 种不同跨度的定型设计。
2)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20 世纪50 年代初试制的是跨度23.8 m T 型截面的PC 梁,1957 年编制了跨度19.8~27.7 m 的标准设计,以后又生产了31.7 m 的T 形截面的PC 梁,这种跨度梁在目前铁路建设中被广泛的采用。
80 年代后,又设计了24m、40 m 跨度的箱型截面梁。
目前,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最大跨度为64 m。
3) 钢板梁有上承与下承式2 种类型,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钢板梁跨度不一,解放后进行定型设计, 目前常见的有32 m 和40 m 两种跨度。
下承式板梁主梁间距大于上承钢板梁,又带有纵横梁结构的桥面系,因此,下承式板梁横向刚度较大,稳定性好。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普遍采用,目前铁路建设中这种型式桥梁很少采用。
20 世纪50 年代至60 年代末,大跨度钢桁梁基本上以连续钢桁梁为主要结构形式,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
70 年代起,出现了简支的刚性桁梁和柔性拱的组合结构,跨度达112 m (成昆线的迎水村桥) 。
80 年代初建成的汉江钢箱斜腿刚构桥,斜腿底铰中心距176 m ,居世界同类型桥梁跨度第一位。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新进展
新型桥梁材料的研发与应用
新材料研发
中国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积极 研发新型材料,如高强度钢材、 高性能混凝土等,以提高桥梁的
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材料性能优化
通过材料性能的优化和改进,降 低材料成本,同时满足桥梁建设 的各项性能要求。新型材料的应 用还提高了桥梁的轻巧性和美观
性。
材料国产化
推动新型材料的国产化进程,降 低对进口材料的依赖,促进国内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新进展路桥梁建设概述 •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最新成
果 •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挑战与
对策 •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未来展
望
01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概述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探索高速铁路技术,桥梁建设作 为关键部分,开始起步。
等。
创新设计
中国的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形式多样,包括斜拉桥、悬索桥等多种类型。同时,采 用新型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施工方法
在大跨度桥梁的施工中,中国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如预制拼装、智能张拉等, 大大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高墩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展望
国际合作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将继续加强与 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国 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 核心竞争力。
人才培养
为了满足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需要, 中国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吸引更 多的国际优秀人才参与中国的高速铁 路桥梁建设。
THANKS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01
优化交通结构
02
高速铁路桥梁建设连接了不同地区,缩短了时 空距离,促进了区域间的人员流动和经济合作,
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设计特点与关键技术
浅论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设计特点与关键技术摘要:现代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我国在建造高速铁路桥梁的技术也有了非常快速度的发展。
高速的铁路建设技术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是现代关键技术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以我国的告诉铁路桥梁建设中的设计为论点,分析了目前告诉铁路桥梁中使用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设计特点;关键技术一、我国高速铁路桥梁的设计特点目前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中,设计者对桥梁的设计和建筑技术是桥梁建设设计中重要的部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稳定平缓的线路,确保高速的列车在桥上安全顺利行驶,保证乘客坐的舒适和安全。
1.1地址复杂我国的幅员比较辽阔,不同方向的地区地质条件也不同,有很大的差异。
比如东沿海、大河大江两岸,它们的冲洪积平原内陆湿地海陆相沉积层都终于要由软松土组成;有湿陷性质的黄土地地区则具体在中西部的黄土高原和黄河流域等地区。
很多铁路也会有一些分布不均匀的石灰岩溶地区。
这些复杂的地质问题给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设计首先要根据附近地质条件来确定正确、安全的桥梁基础结构。
1.2桥梁比例过大高速铁路在建设中通常都会以观察建筑物和地基的变形问题,其次控制施工之后的沉淀,以少占两天和保护环境、利于保养等宗旨来综合考虑。
在经过桥梁和路基工程技术的比较之后来扩大比例,最后建立高架桥。
1.3结构采用简支箱梁我国在告诉铁路的桥梁修建中,因规模、施工期限和技术要求等特点多用32m的简支箱梁来确定要求的跨度距离、整孔施工。
有砟、五砟两种轨道整孔合称为预制结构,预应力的体系分为先、后张法。
整体来定义就是在时速为350km的后张法,采用32m,箱梁体积为329.7m?,整体重达819t。
其中有效部分会采用跨度为t型的樑来预制吊装。
1.4 多数跨度大的桥梁因碍于我国的路况的问题,在国内的客运专线中,跨度大于100m 的桥梁很多。
有调查显示,在拟定的客运专线高速桥梁中,跨度在100m以上的高速铁路桥梁有200座左右。
我国高铁桥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高铁桥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高铁桥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从2021中国高速铁路桥梁技术国际交流会上获悉,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自主知识产权客运专线桥梁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为又好又快推
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国在建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客运专线规模达到9700km,其中桥梁比重近50%。
桥梁比重最高的广珠城际铁路达到90%以上。
即将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桥梁比重达到88%。
全长1318km的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总长达1060km,桥梁比重
为80%,其中昆山特大桥164.8km为我国客运专线中桥梁长度之最。
多年来,我国铁路学习借鉴世界发达国家高速铁路建设技术和成功经验,探索和积累符合国情的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技术标准、设计技术、建造技术,在高速铁路桥梁设计、施工、科研以及建设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重大跨越。
深水大跨桥梁建造技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是国内外已建的时速为250km最大跨度公铁两用斜拉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是目前世界上设计时速为350km最大跨度的高速铁路桥梁。
大吨位桥梁建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国内自主研发客运专线900t架桥机和运梁车,解决了大吨位整孔箱梁架设问题,推动了我国铁路桥梁事业发展。
特殊结构桥梁广泛运用于客运专线,数量之多在我国铁路建设史
上前所未有。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
 ̄N o r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a n d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 C h i n a )
尚顺 邦①S HANG S h u n - b a n g ; 陈 丰兰②CHE N F e n g — l a n
( ① 中国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 限公司 , 兰州 7 3 0 0 0 0; ② 华北水利水 电大学 , 郑州 4 5 0 0 0 1 )
( ( ! ) N o r t h w e s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i n a R a i l w a y G r o u p , L a n z h o u 7 3 0 0 0 0 , C h i n a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 ; 桥梁建设; 技术特点 ; 制约 因素; 发展
Ke y wo r d s : h i g h — s p e e d r a i l ; b i r d g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t e c h n i c l a c h a r a c t e is r t i c s ; c o n s t r a i n t s ; d e v e l o p me n t
摘要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 的迅速发展 , 对各种 交通方式的需求的增加 , 很大 程 度上刺激 了 铁 路运输的发展 。面对激 烈的竞争 , 铁 路运输开始转向 高速化 、 重载化 和多式运输 的综合 性方向发展 , 进而促使 中国高速铁路 网络 的进一 步完善 。 了 解 中国高速铁路桥 梁建 设的发展 , 需要在知道 其具体应 用的基础上 , 分析 中国高速铁路 桥梁建设 的技 术特 点和 制约因素 , 并对其 的进一 步发展加 以展望 。
中国桥梁的发展趋势
中国桥梁的发展趋势
中国桥梁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和工艺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桥梁建设和设计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未来的桥梁将更加注重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使用更先进的材料和施工技术,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桥梁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建设过程中,将更加注意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社会效益。
3. 大跨度和高速铁路桥梁:随着高速铁路的建设和发展,中国将加大对大跨度和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力度。
未来的桥梁将更多地应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领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4. 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未来的桥梁将更多地应用智能化技术和数字化管理手段。
通过传感器、监控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实现对桥梁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提高桥梁的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5. 跨国合作和国际化发展:中国桥梁建设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桥梁建设企业将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国际项目的竞标,努力实现桥梁建设技术的创新和国际化。
总之,中国桥梁的发展趋势是技术创新、环保可持续、大跨度高速、智能数字化和国际合作。
这些趋势将推动中国桥梁建设迈向更高水平和更广阔的领域。
2024年高速铁路网的全面铺开
闽浙高铁
01 连接福建省和浙江省 02 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
03
粤桂高铁
促进两地人员流动
提高就业机会 加强文化交流
促进经济发展
加速物资流通 推动产业融合
结尾
南方高速铁路网的全面铺开将极大促进南方地区 城市之间的交流,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推动区域 的互联互通。未来2024年,这些高速铁路网将 成为连接南方各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推动 区域经济全面提升。
● 04
第四章 中部高速铁路网
沪汉蓉高铁
沪汉蓉高铁将连接上 海、武汉和重庆,串 联长江经济带,促进 中部地区的经济繁荣。 这条高铁线路将极大 地缩短沿线城市之间 的时间距离,对促进 区域间的人员往来和 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 义。
津冀豫高铁
天津
沿海重要城市
河南
华北重要省份
河北
京津冀核心区
鲁豫陕高铁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背景
发展历程
始于20世纪90 年代末
世界领先水 平
中国高速铁路建 设已成熟
2024年动态
进一步扩建规模
投入加大
更好满足出行需 求
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优势
快速
高铁时速可达300公里
安全
严格的安全标准和监管
便捷
提供多种购票方式
高效
缩短城市间行车时间
2024年高速铁路建设的目标
01 覆盖更多城市 02 提升运输效率 03 改善出行体验
2024年高速铁路网 的全面铺开,将进一 步加强西部地区的交 通联系,促进区域内 的经济合作。西成、 界内、滇桂黔、川渝 等高铁项目将架起一 道道铁路桥梁,连接 西部各地,实现全方 位的交通互联互通。
● 06
第六章 总结
中国近年来的壮举
中国近年来的壮举
近年来,中国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壮举,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太空探索:中国在 2007 年首次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独立载人航天能力的国家。
自那时以来,中国一直在不断加强其太空计划,包括开展月球和火星探索任务。
2. 高速铁路发展:中国的高速铁路系统是世界上最发达和最快的系统之一。
自 2008 年中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通以来,中国的高速铁路网已经扩大到超过 5 万公里,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
3. 信息技术:中国在信息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例如在 5G 技术和互联网应用领域。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如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也在全球市场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 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国近年来加强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高速公路、桥梁、水利工程等方面。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已经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这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5. 科技创新: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例如,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中,中国正在积极研发和推进应用。
中国的科技创新正在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这些成就只是中国近年来众多壮举的一部分,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力,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国家之一。
我国铁路工程施工现状
我国铁路工程施工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工程建设一直是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
铁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也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
因此,铁路工程的施工现状对于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大量高速铁路项目的开工建设和运营,使得我国的铁路网大大扩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同时,随着世界上最大的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我国的铁路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为国家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一、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现状高速铁路是当今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通工具之一,其运行速度快、安全可靠、服务质量高等特点受到了广大乘客的喜爱。
我国的高速铁路网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为国家交通运输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速铁路工程的施工现状对于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施工企业和专业技术队伍,其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特别是在高速铁路隧道、桥梁等特殊工程的施工方面,我国施工企业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工程施工的领军者之一。
二、城市铁路工程施工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城市铁路作为一种高效的快速交通方式,受到了城市居民的青睐。
在我国,城市铁路工程的建设成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手段。
城市铁路工程施工现状主要体现在地铁建设和市域铁路建设两个方面。
地铁建设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城市交通网络组成部分,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
而市域铁路建设则是连接城市与周边地区,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在城市铁路工程施工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一些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一方面,高铁隧道和桥梁等特殊工程的施工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城市地下隧道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持。
浅析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及利弊
浅析中国高速铁路建设的现状及利弊呼铁局包头西站孙建强高速铁路是一个集各项最先进的铁路技术、先进的运营管理方式、市场营销和资金筹措在内的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高效率的运营体系,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
本文从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出发,总结了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分析了中国高速铁路建设发展现状与趋势,以供同行参考。
1 高速铁路定义和主要类型高速铁路一般是指运行速度达200公里/小时以上的铁路,是由适合于高速运行的基础设施、固定设备、移动设备,完善且科学的安全保障系统和运输组织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当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
高速铁路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浮式;按建造和运营方式,轮轨式可分为新建客运专线、新建客货共线和既有线改造提速三种类型;轮轨高速列车按动力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可分为动力分散式和动力集中式,按转向架布置和车辆间连接方式可分为独立式和铰链式。
以上各种类型又有单层和双层列车之分。
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机理可分为电磁式和电动式,按材料可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
1964年10月1日,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建成通车,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10公里。
东京到大阪的运行时间从过去的6小时30分钟缩短为3个小时。
后经改造,目前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70公里。
2 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为了提高列车运行速度,使铁路适应社会发展,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德、法、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试验工作。
铁路作为陆上运输的主力军,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居于垄断地位。
但是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
我国自1876年出现第一条铁路以来已经120多年了。
遗憾的是百余年来,我国的铁路事业无论从横向上还是从纵向上来讲,都是远远落后的。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铁路在运营里程、运输效率、技术水准、装备质量等方面相差极远,令人堪忧。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道路桥梁建设发展现状分析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公路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来,可以说是我国的公路桥梁建设在飞速的发展,从而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发展,基本上在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通过对公路以及桥梁建设的总体情况以及现今状况的阐述,全面的分析我国道路桥梁在建设方面的整体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的桥梁建设进行展望。
标签:道路桥梁;建设;发展TB0前言交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建设,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保证国民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交通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
公路是北京到上海,福州,港澳,昆明,以及南京到洛阳,上海到重庆等高速公路都在进行规划,贯穿全国,实现通行油路。
水运是我国较为弱势的方面,但我国仍在尽力弥补,对沿海的港口地区布局进行完善。
民航,对机场建设应该加强,加速完成首都机场的三期工程,从而队上海浦东机场以及广州机场实施二期的扩建工作,使得首都机场的前期工作全面启动从而使得全国各地机场的迁建全面提速。
管网,使得输油气的管道建设全面的提速,从而使得全国的输油管网逐渐形成,使得石油管道的输送率全面提高,同时我国的第二条西气东输管道以投入全面的建设阶段。
我国的运输方式在现阶段大概分为五种,铁路,公路,民航,水路以及管道,它们是并行的发展趋势。
把交通运输的综合效益充分的发挥出来。
本文通过对我国道路桥梁的全面分析,对我国交通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
1我国铁路在现阶段的发展趋势我国的铁路在一九四九年的时候就修建了大约有两万多千米,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大约只有一万多千米,而复线铁路也仅仅只有866千米。
无论是电力,自动闭塞还是内燃牵引都是零。
面对着破烂不堪的铁路线,还有非常低的行车速度。
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度过了艰难的恢复期以及建设期,使得原来的铁路得到恢复的同时,还从新建设了大批量的铁路项目,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无论是在铁路的规模以及质量上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铁路运输的发展。
面对激烈的竞争,铁路运输开始转向高速化、重载化和多式运输的综合性方向发展,进而促使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进一步完善。
了解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发展,需要在知道其具体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技术特点和制约因素,并对其的进一步发展加以展望。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demands for the various transport modes are rapidly increasing, so it largely stimulated the development of rail transport. faced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rail transport is developing towards the comprehensive direction of high-speed, heavy and multi-modal transport, thereby promoting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hina high-speed rail network. to lear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high-speed railway bridge construction, it needs to know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based on that, analyze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aints, and outlook its further development.关键词: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技术特点;制约因素;发展key words: high-speed rail;bridge construction;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constraints;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u44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087-020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高速铁路的技术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主要包括:工程建造技术、高速列车技术、列车控制技术、系统集成技术和运营维护技术[1]。
其中,由于我国自身地理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高速铁路的工程建造中桥梁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1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应用作为现代高速铁路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桥梁的作用日益凸显。
优质的桥梁设计能够为高速列车提供平稳、舒适的桥上线路,为乘客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旅途环境。
那么,除了最基本的要把速度提高到一定的水平外,其他的配套设施如车辆、路轨、桥梁、操作等都需要有稳定的提升。
现如今我国的高速铁路,不但设备质量可靠,而且运输安全稳定、经营状况良好。
虽然我国高速铁路的起步较晚,但是国家有着前所未有的投入和支持,使得无论是固定的硬件设备还是核心的其他设备上都有稳定可靠的供给。
随着高速列车安全保障体系逐渐加固,职工队伍素质日趋提高,对于保持零伤亡的安全行驶记录的要求的加大,以及高速铁路本身被广大群众的逐渐接受和认可等客户需求上的满足,都是需要建立在牢固的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道路桥梁的建设[2]。
目前,在我国铁路桥梁建设中,为了达到列车运行高速、乘坐舒适、安全的目的,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为了满足结构、自振频率、竖横向挠度和徐变上拱限值,设计者需要使桥梁本身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整体性。
同时,桥梁设计必须符合车桥动力响应的各项标准,并且能够按照刚度控制设计强度进行准确的检算。
那么,为了实现列车能够平稳连续的运行,并且保证跨区间无缝线路钢轨附加应力值的可靠,在列车下部结构的刚度、工后沉降、沉降差上面都有着严格的限制。
除此之外,为了使设计更加的规范和合理,还需要对按车桥相互作用模型进行桥上长钢轨纵向力分析。
为了完成我国的铁路桥梁建设在各个方面的蓬勃发展,最终实现建设世界先进高速铁路的伟大目标,一系列有关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在体制创新方面,开创了合资建路的崭新模式。
在桥梁建设的管理方面,除了要依靠我国铁路路网完善、运输集中统一指挥的特点,还要整合行业内外的各行各业的科研及技术力量,创造一个合力的局面。
一方面,需要桥梁建设的相关部门,主要包括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等都能全面的行动起来,形成一个执行力强的管理队伍。
另一方面,需要将运营单位、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科研队伍,最终形成一个强大的研发制造体系[3]。
2 中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技术特点在中国,高速铁路的行驶速度是远远高于普通列车的,那么在震动和受力方面前者所要承受的也大得多。
轨道的平顺性是受桥梁挠度的制约的,挠度过大,会使结构物承受的冲击力增大,相应地舒适性会降低。
在高速的运行过程中,如果轨道不能维持稳定状态的话,会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我国高速铁路的桥梁建设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的技术特点:2.1 高比例在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施工中,不难发现众多的高架桥梁正在修建或者已经投入使用,如此高密度的桥梁的使用主要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和方便周围人们的出行。
据不完全的统计,正在使用的高速铁路中有接近60%左右的铁路桥梁建设,其中,京津城际铁路桥梁累计长度占全线正线总长的比例为86.6%,京沪高速铁路为80.5%[4]。
2.2 简支箱梁结构形式在对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实际情况、工期要求和技术特点综合的分析之后,规定了如下标准:以32m简支箱梁作为标准跨度,整孔预制架设施工。
2.3 大跨度在我国,从基本国情出发,客运专线中有很多跨度在100m及以上的大跨度桥梁。
相关数字表明,正在施工和已完成的客运专线中,大约有两百多座100m以上跨度的高速铁路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最大跨度为128m,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最大跨度为180m,钢桥的最大跨度为504m[5]。
2.4 桥梁刚度大,整体性好首先,要保证高速铁路桥梁在横向和竖向上都有足够大的刚度;其次,保持桥梁良好的整体性;最后,最大限度的控制因为混泥土的原因而产生的徐变上拱和不均匀温差现象。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施工过程中桥梁出现较大挠度和振幅,进而以保证轨道的高平顺性和乘客的舒适性。
2.5 限制纵向力作用下结构产生的位移,减少桥梁无缝线路出现附加力过大桥梁本身对温度比较敏感,加之列车制动和桥梁挠曲,这些都会使桥梁在纵向产生一定的位移,相应的附加应力会出现在桥上的钢轨之中,如果附加应力过大的话会使桥上无缝线路失稳,使行车的安全性降低[6]。
所以,需要桥梁墩、台的纵向刚度都满足要求,以减少钢轨附加应力和梁轨间的相对位移。
2.6 良好的耐久性耐久性是在设计高速铁路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作为频繁使用的交通工具,应当做到最少的维修和维护,保证持久的工作运行状态。
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到结构布局和构造细节的合理性,并在施工中加以严格把关。
另一方面,高速铁路每天都要在高速中频繁的使用,一般是白天运行然后晚上会进行历时4个小时的维护和保养,因此所设计的桥梁结构构造应方便进行检查和维修。
3 制约我国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因素3.1 复杂的地理位置中国疆域广阔,地理环境也是复杂多变的。
不像其他发达国家,中国要想编制自己的高速公路网,进行高铁桥梁的建设,就不能单一的采用一种技术来进行连续性的作业,而是需要根据实际的地理位置上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克服种种恶劣的环境条件。
3.2 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跟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的高速铁路建设起步晚,且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不仅仅是桥梁建设的工具上的落后,也有以往经验和技术上的欠缺。
于是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及时配套的基础设施,甚至是专业的人员搭配都无法到位,这些都会对桥梁的建设制造很大的难题。
3.3 环境与景观的影响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是与施工地区的环境密不可分的。
在桥梁建设的施工之前,需要仔细研究当地的景观环境,合理的预测其对桥梁的影响,坚决在保证依照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设计、选型、匹配和施工。
首先,要节约使用土地。
出于对减少珍贵的土地资源的考虑,采用高架桥梁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占用良田的现象,同时又能够很好的解决轨道两侧居民出行的问题,更好的适应城市的整体发展[7]。
其次,桥梁建设的期间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噪声。
高速运行的列车除了和轨道碰撞外,列车与空气的摩擦以及相接触的物体自身的震动都会带来或多或少的噪声,这些都对桥梁的施工有严格的要求。
3.4 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由于速度上的提高,高速铁路桥梁的建设就要重新定义安全性和舒适性。
不同于普通列车的是,在飞速行驶中会带来轰鸣声、耳膜共振等现象,导致这些的可能是桥梁本身的动力响应、结构的非弹性变形以及稳定频率状况,路桥刚度过渡,大跨度桥梁低频振动、桥面构造以及高速铁路线型要求等方面[7]。
其中,动力响应是高速铁路桥梁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速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由于两者之间的互动影响显著,需要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同时满足桥梁本身的静力强度、刚度要求和结构的动力特性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需要采用一些合适的结构形式以保证梁跨结构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自振频率。
3.5 运输服务和最终收益受铁路路网资源和运输能力的限制,铁路的发展并不顺畅。
整体而言,我国的铁路运输服务不是很完善,运输能力较低。
这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高速铁路桥梁设计和施工,进而加快高速铁路的建设。
同时,作为一项高效的运输服务,高速铁路的前期投入是相当庞大的。
面对如此数量的桥梁建设,除了要控制施工周期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在保证绝对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控制成本。
而对于最终的收益,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调整市场的需求方向,最终整理出一个合理的市场价位以满足更多人的需要。
4 结束语不断发展中的中国高速铁路表明,高速铁路在我国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和潜力,这需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促进我国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
因此,在未来得一段时间里,不但要持续发展高速铁路,并且要在技术和管理上赶超一些发达国家,从而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
由此可见,高速铁路对中国及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需要桥梁建设等基础设施的支撑,需要专业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突破。
那么,在我国科研和发展的支持下,在广大施工一线的工人群众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发展高速铁路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前景也将会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