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1)
广西北海市初二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关键字】语文、建议、认识、提高认识、自主、自觉、深入、合作、建立、掌握、研究、精神、形势、汲取、分析、拓展、指导、提高、统领广西北海市初二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导学案新版语文版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法指导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大致翻译课文,能复述两个小故事,能根据课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司马光,字,北宋家、家。
(2)有关人物: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
祖逖,东晋名将,字士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即更.刮目相看祖逖.主簿.同寝.蹴.琨非恶.声骁.健铠.仗2.解释下列加点字(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博士古义:今义:(2)望风古义:古义:4.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4)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孙权劝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2.孙权劝吕蒙学习,为什么?(原文回答:。
)吕蒙学有所成了没有,从哪里看出?(原文回答:。
)这属于描写。
3.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的?4.你如何评价文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你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第二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祖逖北伐》主要写了祖逖年轻时的几件事?反应了他怎样的品格?2.你从祖逖身上学到了什么?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祖逖是一位少年英雄,除他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少年英雄呢?我的收获1.读完《古文二则》这二则故事,你从中积累了几个成语?1.你从吕蒙和祖逖身上汲取了哪些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22.古文二则自主学习1.(1)编年体君实政治史学(2)gēng tì bù qǐn cùè xiāo kǎi2.(1)事务(2)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3)醒(4)统帅3.(1)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学位的最高一级(2)听到消息为正在进行秘密活动的人观察周围动静4.(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孙权劝学
22 孙权劝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三国演义》吗?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孙权雄霸一方,其手下一员名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曹操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你可知道,他斗大的字不识几个,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的来历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权劝学》,共同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二、走进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预习检测: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及()鲁肃过寻阳即更()刮目相待蒙乃()始就学权谓()吕蒙曰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
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八下22课《古文二则》导学案
22、《古文二则》导学案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学习目标: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基础知识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欲卿.()涉.猎()即更.()刮目相待祖狄.()少.有大志()蹴.琨觉()此非恶.声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卿当涂..()见.往事耳()..掌事()但当涉猎蒙乃就学..()及.鲁肃过.()()即更.刮目相待()(1)蹴.琨觉()(2)此非恶.声也()(3)自相鱼肉(...).(4)人思自奋..()(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6)因.起舞()(7)狄将.其部曲..百余家()()5.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中夜闻鸡鸣,蹴琨觉(5)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4.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掌事:但:多务:孰若:遂:(四).探究应用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3.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三、拓展延伸:“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你能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两句劝学吗?《孙权劝学》导学案问题解答(三),5.(1)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语文版初中语文八下《22古文二则》word教案 (1)
古文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私心”的寓意。
2、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为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教学难点为文章的写法。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和内容:一、导入:以目前的社会现状为楔子,列举贪官污吏的种种行径加以导入成克杰,男,出生年月:1933年11月,职务:原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触犯罪名:受贿罪,刑罚:2000年9月14日被执行死刑。
(成克杰通过批项目、要贷款、提职级等多种方式,伙同李平或单独非法收受贿赂款、物合计人民币4109万余元。
)二、作者、作品简介:范晔(398—445)字蔚宗,小字搏。
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官场多磨,后因事被杀。
《宋书》本传称他:“博涉经史,善为文章,能隶书,晓音律。
”任宣城太守时,曾博采魏晋以来各家关于东汉史实的著作,删繁补略,撰成《后汉书》纪传九十卷(十志未及完成),为我国史学名著。
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等。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
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
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南朝梁刘昭取司马彪《续汉书》中的“八志”与之配合,北宋时将两书合刻为一书。
文章风格趋向骈体,写人叙事,简明周详,生动感人。
且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
学者们誉为兼有一代文章总集的性质。
三、讲解《四知》1、2、题目解说:“四知”即“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题目是编者加的。
3、4、结构分析:本文分成两层,一、杨震拒金二、杨震的清廉及对子孙的教育5、写法全解:课文以杨、王二人的对白勾勒人物形象,寥寥数语,却将人物描写的有血有肉。
并以对比和衬托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
表现出杨震的公正廉洁,自律慎独的清官形象。
为后人所敬仰。
八年级语文下册22古文二则导学案新版语文版
22.古文二则学习目标1、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能复述两个小故事。
2、能根据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3、在阅读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学法指导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能大致翻译课文,能复述两个小故事,能根据课文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在阅读中加入自己的体验,从而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自主学习1.文学常识(1)《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
司马光,字,北宋家、家。
(2)有关人物: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字子命。
祖逖,东晋名将,字士雅。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即更.刮目相看祖逖.主簿.同寝.蹴.琨非恶.声骁.健铠.仗2.解释下列加点字(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博士古义:今义:(2)望风古义:古义:4.翻译下列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
(4)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合作探究第一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孙权劝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照例子填空。
孙权劝学——吕蒙()学——鲁肃()学2.孙权劝吕蒙学习,为什么?(原文回答:。
)吕蒙学有所成了没有,从哪里看出?(原文回答:。
)这属于描写。
3.吕蒙为何能从当初的“吴下阿蒙”变得让人“刮目相看”的?4.你如何评价文中的孙权、吕蒙和鲁肃?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你从《孙权劝学》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第二课时探究一:阅读课文,感知内容1. 《祖逖北伐》主要写了祖逖年轻时的几件事?反应了他怎样的品格?2.你从祖逖身上学到了什么?探究二:拓展延伸,提高认识祖逖是一位少年英雄,除他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历史上哪些少年英雄呢?我的收获1.读完《古文二则》这二则故事,你从中积累了几个成语?1.你从吕蒙和祖逖身上汲取了哪些成长所需的精神营养?22.古文二则自主学习1.(1)编年体君实政治史学(2)gēng tì bù qǐn cùè xiāo kǎi2.(1)事务(2)广泛浏览群书,不作深入探究(3)醒(4)统帅3.(1)古代研究经学的最高官职名称学位的最高一级(2)听到消息为正在进行秘密活动的人观察周围动静4.(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22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22.文言文二则【教材简析】本课选取的是关于学习的文言文小故事,富有语言凝练、意蕴丰富的语言特点,是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激励学生发奋学习的佳作。
《囊萤夜读》介绍了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有多么恶劣,我们都要勤奋苦学,这样日后必有成就。
《铁杵成针》阐明了学生从小比较熟悉的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教学目标】1. 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 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囊萤夜读》,认读“恭、勤、焉”3个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探究学习,体会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勤奋好学,可是家境贫寒,晚上想读书而无烛照明。
邻居家倒是每到夜晚,总烛光明亮,可惜这光照不到他匡衡的屋里。
怎么办呢?匡衡便把自己家靠邻舍的那堵墙壁凿开一个洞以引邻居家的烛光来读书。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
2.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个小故事。
(板书:囊萤夜读)(设计意图:《凿壁偷光》和《囊萤夜读》这两则文言文表现的是同一个主题:热爱读书。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 文言文二则》教案
1. 品读文言文,把握文中人物的事迹和精神品质,从中学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2. 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人物活动,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质。
课前准备
教具 准备 学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成语,谈话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能说说自己知道的成语吗?(生抢答) 很好!同学们知道这么多成语,真了不起!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一部分。许多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这些成语典故多种多样, 其中有一种是励志类,就是其中的人物有一种优秀品质,值得我们 学习。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两个成语故事都属于此类。我们先来学 习《囊萤夜读》这个成语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有一种什么精神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读课题。 (1)释课题。 囊:读“nánɡ”,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口袋装。萤:读
预设: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
动,在说话,所以“曰”就是说的意思。
(3)听听故事,组组词语。
教师讲述: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世间传说李白在
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蹚
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
“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觉很有味道,别人听了,会认为你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2)猜一猜 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 预设: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
就要猜这个字可能与木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棒, 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杵”呢?
(3)看一看 过渡: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 把它磨成一根针,不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 来看课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优秀教案
22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设计说明中华文化悠久灿烂,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总目标是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习文言文的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一是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播下喜欢阅读文言文的种子,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能理解文言文大意,引导学生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并受到一些启发,熟读成诵,积累语言;三是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故事等。
学生准备:练习朗读文言文;搜集与文言文相关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1.了解故事内容,领悟文中的道理。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联系上下文和已学的知识积累理解重点词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导入: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2.揭题:囊萤夜读。
学生齐读课题。
3.释题:你是怎么理解题目的?(囊:用口袋装。
萤:萤火虫。
)4.引导学生围绕题目质疑,及时归纳并板书。
(1)谁囊萤夜读?(2)他为什么要夜读?(3)他是怎样夜读的?(4)夜读的结果怎样?(5)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设计意图:由文言文的特点和地位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释题质疑中梳理学习思路,为下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
(最好能背诵)2.学生评价。
3.教师引导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课件显示课文停顿)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文言文二则》导学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属于文言文的学习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阅读方法;2.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2. 学会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学会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培养文言文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课文印刷件、班级学生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可以先问同学们,你们对文言文有什么了解?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文言文的特点是什么?二、新课学习(20分钟)1. 教师可以先给同学们讲解一下本课的背景知识,简单介绍《文言文二则》的作者和时代背景。
2. 让同学们打开课本,跟着教师一起学习课文。
3. 教师先以课文为主线,让同学们进行朗读。
然后逐段解读课文,让同学们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4.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一些问题,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例如:(1)诗人在诗中用了哪些物象来描写自己的思想?(2)诗人通过哪些词语表达了自己的情感?(3)请同学们试着用现代文表达诗人的思想。
5. 教师可以进一步解释一些词语的意思,帮助同学们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根据课文内容,让同学们完成课后的练习题,并相互交换答案进行讨论。
2. 教师可以请同学们将自己的答案展示出来,并进行指导和点评。
四、巩固和拓展(15分钟)1. 让同学们试着用现代文来写一篇短文,内容要求表达出课文的思想和情感。
2. 请同学们读一篇现代文的文章,然后和课文进行比较,看看两者的异同之处。
3. 带领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并鼓励他们能够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部编版四下22课《文言文二则》配套优质详细教案
22课《文言文二则》教案第一课时《囊萤夜读》一、教学目标1.认识“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等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3.初步感受文言文语言的短小精炼。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的传统文学有很多经典小故事,其中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们知道有谁吗?(生回答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认识两个好学的孩子。
2、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一下主人公是谁?这题目又是什么意思呢?(同学读注释1,解释“囊萤夜读”的意思。
)囊萤夜读:车胤将口袋里装满萤火虫,夜晚借助萤火虫的亮光来读书。
(二)读文识字1、同学读文章,认识生字,注意“胤、盛、焉”等字的读音。
2、指名读,注意提醒学生的停顿。
尤其是“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这句话。
3、齐读文章。
4、学写生字,“囊”这个字应该注意口为扁口,注意摆正上下结构。
“萤”可以借助字形“草里的会发光的虫子”。
“焉”横为主笔,注意宽窄。
(三)结合注释理解句意1、学习第一句:“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
注意“倦”这个字的解释可以用组词法。
(课后习题第三次要融入整堂课,学会“组词法”)通过这句话理解车胤是一个什么人?2、学习第二句:“家贫不常得油。
”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
师:你读懂这句话的意思了吗?“贫”是什么意思?“油”是指什么油呢?这句话写出了车胤什么样的家庭情况呢?逐步引导生回答问题。
3、师:车胤在晚上读书没有油灯会怎样想呢?有没有什么办法?(引出第三句话)学习第三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①指名读,相机正音,生齐读。
②师: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有哪个地方不懂?建议大家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
③示例: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④师引导总结习得方法: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⑤示例:主要是借助注释读懂“练囊”的,它是指白色薄绢做的口袋;盛、继,这些字和我们现在的意思一样。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优质教案
(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第7单元第 22 课共 2 课时
灯油都缺乏的条件)相比,今天的学习环境实在太好了,我们坐在灯火通明的屋子里,不仅有纸质书,还有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看书。
我们应该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古人勤学苦读的精神,认真努力学习更多知识。
七、根据意思停顿,读好简短文言文
停顿:一般指说话中话语的短暂停歇。
在文章中指语意的断和连,分为句间停顿和句中短暂停顿
好处:正确停顿,能帮助理解课文意思,了解课文表达的特点。
朗读时富有节奏。
运用: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八、课文结构和主旨
主旨:《囊萤夜读》讲述了车胤家境贫困,晚上捉了萤火虫放在袋子里照着书本读书的故事。
这则小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勤奋苦学,最终一定能学有所成。
九、当堂检测。
习题源于《点拨》“当堂练习”第一题
十、回顾学习目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22《文言文二则》导学案设计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24分钟)
1.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小组内交流。出示学习要求:
(1)导思:初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
2.汇报交流。
(1)学习第一句。
①学生汇报句子的意思,其他学生补充。
②指生朗读。
2.小组合作进行背诵竞赛。
3.小组推荐复述得最好的学生再次组成小组在班内进行背诵竞赛。
教师要鼓励学生背诵,增加学生积淀。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指导学生观察写字表中“逢、卒”2个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笔画。
2.利用课件演示“逢”的书写过程。
3.组织学生练写生字,全班巡视,个别指导。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书写情况,集体评议。
(2)出示“铁杵”和“针”的图片。
观察图片,提问:你最想知道什么?
1.正确书写生字。
2.接龙朗读《囊萤夜读》。
3.交流道理及学文后的感受。
4.朗读课题。
5.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题的意思。
(1)正确认读“杵”。
(2)比较图片,提出质疑。
预设:铁杵是怎么变成针的?
为什么要将铁杵磨成针?
1.要重点强调学生容易写错的字。
1.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梳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2.引导学生在分享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用时:3分钟)
1.听写生字。
2.指名学生朗读《囊萤夜读》。
3.交流故事的道理。
4.揭题:铁杵成针。
5.指导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2《礼记》二则导学案
22《礼记》二则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两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1.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2.领悟古人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实质。
学法指导: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认准字形,读准字音;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2.诵读两文,先边读边口译,然后结合课下注释,试着笔译,疑难的语句或问题用红笔做上标记,留至课上互动解决。
【课前导学】一、新知认知《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又叫《小戴礼记》。
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二、预习任务1.你觉得《虽有嘉肴》这篇课文是在跟我们讲什么道理?2.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3.治理“大同社会”的三个准则是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个准则的内容吗?4.《礼记》中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相对应的原文是什么?5.作者认为治理“大同社会”的最高准则是什么?三、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弗.学(fú)男有分.(fèn)天下为.公(wéi)B.嘉肴.(yáo)教学相长.(zhǎng)不必为.己(wèi)C.学.学半(xiào)选贤与.能(jǔ)货恶.其弃于地也(wù)D.兑.命(yuè)讲信修睦.(mù)矜.寡孤独(jīn)2.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名词,父母)B.是故谋闭.而不兴(动词,关)C.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D.天下为.公(介词,为了)3.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4.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B.何陋之有C.大道之行也D.宋何罪之有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文言文二则》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包括两个文言文故事。
《文言文二则》选文简短、有趣,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富有教育意义。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文言文知识,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提高他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文言文。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回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2.课文录音:准备课文录音,让学生在听力实践中学习文言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讲述一个有趣的文言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文言文二则》。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跟读,感受文言文的语音韵律。
随后,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课文进行讨论,理解课文大意,尝试翻译文言文。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代表进行课文翻译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补充。
第22课《陈涉世家》(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下册
22《陈涉世家》导学案【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3.了解陈胜、吴广在反对秦王朝暴政中的作用,体会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
【重难点】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了解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
2.熟读课文,体会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学习本文注重选材取舍的写法。
【课前预习】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
字,夏阳人。
司马迁自幼受父亲熏陶,10岁就到长安学习,20岁起曾多次到南北各地游历,观察各地的风俗人情,采集传闻异说。
38岁时继任太史令,更有机会博览皇家藏书,掌握了丰富的史料。
后由于上书替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辩解而触怒圣上,获罪下狱,被处宫刑。
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历时10多年,终于写成历史巨著《》。
2.作品简介《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通史。
叙述了从到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共130篇,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五部分。
被鲁迅誉为“”。
《史记》中的“本纪”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
3.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课文。
【译文】4.解释下列文言词语的意思。
【一词多义】(1)少:陈涉少时()吾闻二世少子也()(2)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3)等:公等遇雨()等死()(4)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5)数:扶苏以数谏故()卒数万人()(6)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通假字】(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为天下唱.()(3)固以.怪之矣()(4)将军身被.坚执锐()【词类活用】(1)陈胜王.()(2)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狐.鸣呼曰()(4)忿恚..尉()(5)将军身披坚.执锐.()()【古今异义】(1)尝.与人佣耕(古义:;今义:)(2)苟.富贵,无相忘(古义:;今义:)(3)楚人怜.之(古义:;今义:)(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古义:;今义:)(5)固.以怪之矣(古义:;今义:)(6)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7)吴广素.爱人(古义:;今义:)(8)并.杀两尉(古义:;今义:)(9)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10)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重要虚词】(1)之①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②陈胜佐之()③然足下卜之鬼乎()④辍耕之垄上()(2)于①祭以尉首()②以激怒其众()③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④扶苏以数谏故()⑤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⑥固以怪之矣()⑦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为①若为佣耕/项燕为楚将/吴广以为然()②为屯长/自立为将军/功宜为王/乃立为王()③为坛而盟()④号为张楚()⑤为天下唱()⑥士卒多为用者()【特殊句式】(1)省略句①守丞死,乃入据陈()②广以为然()③上使外将兵()④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2)判断句①陈胜者,阳城人也()②吾闻二世少子也()③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被动句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2 文言文二则(1课时) 人教部编版
22 文言文二则(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囊萤夜读》。
3.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案设计幻灯片示例创设情境导入课题(5分钟)同学们,“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有没有同学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讲故事)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还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刻苦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文言文二则)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出示生字:恭勤焉卒重点强调:注意“勤”读作“”,不要读成“”;“卒”读作“”,不要读成“”。
2.听老师范读,拿出铅笔,一边听一边体会,哪里该断句,哪里该重读,作上记号。
3.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理解文意,对于仍然不能理解的字词作好标记。
师点拔:通:通晓,明白。
方:正在。
恭勤:肃敬勤勉。
卒业:完成了学业。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
以夜继日:用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内容,并简要概括。
(教师相机指导)5.识记字形,正确规范书写。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囊萤恭勤博贫焉逢卒(1)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
(3)教师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字进行指导、范写: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0分钟)“囊”,上中下结构,笔画较多,写的时候各部分要注意写扁一些,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勤”,左右结构,注意左下部是两横一提,右边“力”撇长伸。
“焉”,上面是个“正”,下面的部分不是“与”。
注意把字写得扁一些。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20分钟)1.指名读《囊萤夜读》。
出示文言文: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1)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勤奋好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博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之祖逖北伐》导学案 语文版
第22课《古文二则之祖逖北伐》[教学目的] 1.通过合作学习,了解《祖逖北伐》的内容.。
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中出现的成语。
3.学习祖逖胸怀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质。
第一课时1、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2、借助书下注解,完成加点字词解释:3、翻译下列句子:①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②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③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
4、学生复述课文,其他同学倾听,对有疑问的句子进行交流。
5、整体感知(1)《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设想一下当时皇帝看到了《祖逖北伐》后,会有什么感受?(2)作为一名中学生,从《祖逖北伐》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第二课时一、理清课文脉络。
二、探讨1、祖逖是在什么情况下力主北伐的?2、祖逖力主北伐,这一主张得到了司马睿的支持了吗?他又是怎么做的?3、祖逖后来带着他的部下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土。
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祖逖?四、成语归纳,解释并造句。
闻鸡起舞:自相鱼肉:中流击楫:望风响应:五、拓展练习之中考链接:阅读甲乙两文,完成5~9题。
(16分)(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22.文言文二则 第1课时 部编版
第七单元 22.文言文二则(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使用人:学生学号: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认读“恭、勤、焉”3个生字,会写“囊、萤、恭、勤、博、贫、焉”7个生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重点)4.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难点)【课堂导学部分】一、预习(课前自主学习)(一)预习任务根据学习目标1、2、3、4阅读课本P102。
(二)预习作业1.完成《预习本》第22页的“描一描,写一写”和“读课文,理解词语”思考问题1。
2.收集资料了解相关背景:《晋书》,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了从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和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3.圈出课文生字,组词并标注拼音,要会读、写、默:“囊、萤、恭、勤、博、贫、焉”7个生字。
4.划分文言文节奏。
二、10分钟“温故、自学、群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2分钟)(图片导入)同学们,古时候有很多喜欢读书的孩子,你们知道有谁吗?(二)预学过关(8分钟)检查并评讲《预习本》和练习题。
三、20分钟“展示、交流、质疑、训练、点拨、提高”环节1.认识文言文。
文言文指用写成的文章。
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写成的。
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2.文言文名句举例。
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天时不如地利,3.减一减,加一加,看图识字,师重点指导书写。
4.齐读题目,小组合作交流题目的意思?囊萤夜读一起来解题:(车胤)把,在夜里读书。
5.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起来说说。
课文共有句话,故事的主人公是,他家里很,夏天就捉来照亮读书。
6.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后第2题)(1)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胤: 恭: 勤:倦: 通:译文:(2)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设计-22《文言文二则》人教
22 文言文二则导学案设计课题文言文二则课型新授课1. 认识“恭、勤”等 4 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 个字。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前准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1. 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
( 教师)2.预习课文,搜集课文相关资料。
( 学生)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1. 在学生看图讲故事时,教师要一、欣赏图片,揭示课题( 用时:2 分钟)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用时:10 分钟) 1.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画面讲故事。
2.揭示课题,板书题目:囊萤夜读。
3. 识记生字。
(1) 指导学生读准“囊”的字音。
(2) 理解“囊”和“萤”的意思。
(3) 交流“囊”和“萤”的识记方法。
4. 理解课题的意思。
1. 出示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这篇课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同?2.揭示课文是文言文。
出示几篇短小的文言文。
导学:文言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这篇文言文又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3.检查预习。
(1) 指生朗读课文。
相机正音:“恭”是后鼻音,“焉”是前鼻音。
(2) 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课件按不同结构出示“囊、萤、恭、勤、博、1. 在教师指导下欣赏图片,尝试讲故事。
2. 学生齐读课题。
3. 在教师指导下识记生字。
(1) 读准“囊”的字音。
(2) 理解“囊”和“萤”的意思。
(3) 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4. 结合注释理解课题的意思。
1. 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发现:课文比较简短,难以理解。
2. 浏览几篇文言文,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3. 预习汇报。
(1) 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给生字按结构分类。
多种方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灯”的与众不同。
2.指导学生注意“ 囊” 是后鼻音。
3.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识记“囊”,用区别形近字的方法识记“ 萤”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古文二则》导学案
黄春霞周斌黄松梁荣
学习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闻鸡起舞”“自相鱼肉”等成语。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一)基础知识
1.请学生动手查找整理作家作品有关资料
2.自由朗读全文。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孤岂.()欲卿.()涉.猎()即更.()刮目相待祖狄.()少.有大志()蹴.琨觉()此非恶.声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卿当涂
..()见.往事耳()..掌事()但当涉猎
蒙乃就学
..()及.鲁肃过.()()即更.刮目相待()(1)蹴.琨觉()(2)此非恶.声也()(3)
自相鱼肉(
...).
(4)人思自奋
..()(5)大王诚.能命将.出师.()()()
(6)因.起舞()(7)狄将.其部曲
..百余家()()
5.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中夜闻鸡鸣,蹴琨觉
(5)郡国豪杰,必有望凤响应者
4.课文注释补充。
谓……曰:掌事:但:多务:孰若:遂:
(四).探究应用
1孙权如何以现身说法,劝吕蒙学习?
2.吕蒙读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写?
3.提问:请解释"吴下阿蒙"并造句。
请解释"刮目相待"并造句。
4.品味“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的含义。
1.谈谈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祖狄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2.文中刻画了祖狄怎样的形象?
3.“闻鸡起舞”这一情节是否偏题?
4.交流讨论:说说祖狄之所以成为一代名将的主客观原因有哪些?
三、拓展延伸:“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你能从你积累的名言警句中选择两句劝学吗?
《孙权劝学》导学案
问题解答
(三),5.(1)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目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四).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通过鲁肃所见所语来写。
3.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4.讨论并归纳:"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
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
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例句)你还不知道吗?小黄已贵为经理,可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5.讨论并归纳:"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例句)听了少管所的"现身说法"报告后,小明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你对他可要刮目相待。
6.这是吕蒙对鲁肃惊叹的回答,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现自己的才略长进之快,又表现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
7.示例: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二.1.大胆进言,力主北伐。
不被重用,仍矢志不渝,并身体力行,倾家资招募兵马。
2.刻画了祖狄素有大志,忧国忧民的品质及为收复失地而大胆进言,身体力行的胆识。
3.课文一开始写“闻鸡起舞”的故事并没有偏题,而是祖狄成为一名战将的基础,说明他少有大志,多年来的自觉培养才成就他日后的成就。
4.学生能从文中找到依据,言之有理即可。
参考提示:(1)从“初,范阳祖狄,少有大志”可以看出祖狄素怀大志;(2)从“中夜闻鸡起舞……望风响应者”可以看出,祖狄能够自觉的刻苦磨练自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