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_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PPT课件

以上两种情况是否反映出骨骼肌间的协作关
.是
31
思考:
1、某人右上肢瘫痪(肌肉不 能收缩) ,是由于( )
控制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
32
思考:
运动消耗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
靠呼吸作用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
33
总结:
运动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 成的,它还需要神经系统的控 制和调节,以及消化、呼吸、 循环等系统的配合。
4、(1)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
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下肢 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
(2)体育锻炼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下肢 的膝关节、踝关节等容易受伤。
(3)保护措施包括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运动强
度适宜以及佩戴好护腕护. 膝等。
13
观察与思考三: 骨骼肌
26
运动的产生
当骨骼肌受神经传 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 牵拉骨绕关节运动,于 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 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 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肘关节
.
27
运动的产生
思考:
1、只有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是否 就能完成动作?
不是。
2、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哪些系统 参与提供的?
肌
腱
肌腹
一块骨骼肌
. 一块骨骼肌就是一个器官 14
什么叫肌腹?什么叫肌腱? 肌肉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 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
肌腹 肌腱
● 肌腱绕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课件教案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课件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六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运动方式及适应性意义。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基本原理,认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2.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动物运动在生存与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对生物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动物运动方式与适应环境的关系。
教学重点: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动物运动在生存与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视频资料、图片、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其特点。
(1)生理机制:骨骼、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
(2)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游泳、飞行等。
3.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动物运动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视频中动物的运动方式。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运动方式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道有关动物运动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动物的运动2. 内容:(1)生理机制:骨骼、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2)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游泳、飞行等(3)动物运动在生存与适应环境中的作用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
(2)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3)谈谈动物运动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
2. 答案:(1)动物运动的生理机制:骨骼、肌肉、关节的协同作用。
(2)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爬行动物的爬行、鸟类的飞行、鱼类的游泳等。
(3)动物运动在适应环境中的作用:有助于捕食、逃避敌害、寻找配偶、适应生活环境等。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PPT课件

通过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 产生前进动力。
通过翅膀飞行。
通过强壮的四肢奔跑。
通过下肢行走。
1、自学课文42—43页 2、完成自学指导P25“自主探究”部分
请观察一组动画:
思考:一组动作的完成或者说运动系统是由哪 几部分组成的?
骨骼
人体骨骼图
关节模式图
•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总结骨、关 节和肌肉的关系。
骨在肌肉的牵引下围绕关节运动
思考:运动仅仅靠运动系统就 能完成了吗?还需要什么系统 的参与?
• 还需要神经系统、消化 系统、呼吸系统、循环 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本课总结
• 1、运动系统的组成
骨骼 关节
运动系统的 组成
肌肉
骨 肌腹
肌腱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关节囊 关节头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讨论:
(1)人体都有哪些 部位有关节? 进行体育运动时,哪 些关节容易受伤? 应当怎样保护?
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等。 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等。 运动时,上肢的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的膝关节、踝关节等都容易受伤。 充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运动强度应当适当,佩带护腕、护膝等。
讨论:
(2)除人类外, 其他哺乳动物的骨骼也有关节吗? 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也有关节吗?
有。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骨骼, 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一个原因吗?
是。
运 动 的 产 生 需 要 肌 肉 的 参 与 。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参与运动的肌肉叫什么名字? 有什么结构?
骨骼肌 的结构
肌腹
肌腱
骨骼肌的特性
• 具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六年级科学上册13课动物的运动PPT课件

●奔跑速度最 快的动物— —猎豹 据测, 一只成年猎 豹能在几秒 之内达到每 小时100千 米
●飞行最快的 动物——尖尾 雨燕 平时飞行 的速度为170 千米/小时,最 快时可达 352.5千米/小 时,堪称飞得 最快的鸟
人的奔跑速度最快为每小时36千米。
下面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_^
写在最后
4、使骨生长
C、使骨结实
D、减少磨擦和震动
判断
游泳是在水里生活的动物的运动方式
在陆地上的动物的运动方式是行走。( )
猫行走时的顺序是右后 → 左后 → 左前 → 右前 。( )
答案:
√ × ×
海陆空速度之王
●游泳速度最快的动 物——旗鱼 平时速90 千米,短距离的时速 约110千米。有时游得 还快,连最快的轮船 也是望尘莫及了。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身体平衡。
袋 鼠 特点:后肢发达 运动方式: 跳跃
鸵鸟
在陆地上生活的多数动物主要是依靠附肢 的活动,使身体在地面上爬行、行走、 奔跑、跳跃。
你能说出上述动物的运 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 跳跃它们之间的区别吗
爬行:如蜗牛、蛇 (特点:四肢不能 将身体支撑起来);
奔跑时,身体 的在某一个瞬
间腾空。
所有动物按其栖息环境 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水中 陆地 空中
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
乌贼的运动 方式:倒退
乌贼
水母的运动方 式:漂浮或倒退
鱼运动时起重要作用的: 鱼鳍
腹鳍: 掌握方向。
背鳍: 掌握平衡。
动物的运动教学课件

②屈肘和伸肘时,这两组肌肉分别有 什么变化特点?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
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
动的.
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模型
屈肘和伸肘
肱二头肌
伸肘——
肱三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屈肘—— 肱二头肌收缩 肱三头肌舒张
3.当你用手将食物送入嘴里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 )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图为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1是___关_节__头___,4是 __关_节__窝____,其表面覆盖一层光滑 的5___关_节__软__骨__,它可减少运动时 两骨之间的__摩__擦________。 (2)图中2是__关__节_囊____,由 __结__缔____组织构成。 (3)图中3是__关_节__腔____。
观察一些动物活 动的图片,说说 动物的这些活动 是为了什么?
动物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 后代的活动,统称为动物的行为。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生物组:
学习目标
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及骨、关节和肌肉协调配合完成运动的过程。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观察家兔的骨骼 ,尝试认识人体相应的骨
股骨
骨连接有三种:
尺骨
1.不活动的骨连接:
指骨
如颅骨
2.半活动的骨连接:如脊椎骨 3.活动的骨连接:如指骨
活动的骨连接就是关节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主要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类型和特点,运动的产生原理,动物运动的意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4.3节中关于动物骨骼、肌肉系统的构成,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比较,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运动的类型、特点及其产生原理,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知识。
2. 理解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认识到运动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比较。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类型、特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动物运动图片、视频,骨骼模型,肌肉模型。
2. 学具:学生分组准备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观察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动物运动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2)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3)动物运动的意义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青蛙跳跃为例,讲解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不同动物运动方式,完成观察记录表。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2. 动物运动的产生原理3. 动物运动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动物运动的类型及特点。
(2)以某一动物为例,分析其运动的产生原理。
(3)谈谈你对动物运动意义的理解。
2. 答案:(1)动物运动的类型包括:奔跑、跳跃、爬行、游泳、飞翔等。
特点:运动方式多样,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2)以青蛙为例,其跳跃运动产生原理为:肌肉收缩使骨骼运动,通过关节的转动实现跳跃。
(3)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寻找配偶、适应生活环境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了解运动与生存环境的关系。
《动物的运动》PPT优质课件

想一想
1.两臂自然下垂时, 肱二头肌(舒张) 肱三头肌(舒张)。
2.直臂垂直提一桶水时, 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收缩)。
3.思考:只有运动器官,运动就能完成吗?
(1)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运动,提供运动的指令 (2)循环系统:运输氧和养料,排除废物 (3)消化系统:提供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 (4)呼吸系统:提供能量 利用和转化时需要的氧
注意: 一组骨骼肌只能收
缩牵拉骨改变位置, 而不能将骨复位,骨 的复位要靠另一组骨 骼肌的收缩牵拉。
可见与骨连接的肌 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 相互配合活动的。
想一想: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对应杠杆运动结构 中的哪个呢?
关节 骨
肌肉
杠杆 支点
动力
三、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屈肘: 肱二头肌_收_缩,肱三头肌_舒_张 伸肘: 肱三头肌_收_缩,肱二头肌_舒_张
关节头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窝 关节软骨
关节的特点:
1.灵活性 关节软骨和关节 腔内滑液
2.牢固性 关节囊和韧带、关 节头和关节面
肩关节想一想:人体的哪些部位 肘关有节关节呢?在进行体育运
腕关四保动节肢护时关措,节施哪容:些易关受节伤容;易受伤? 指关1节.运动前做好热身运动。 髋关2.节运动强度应适当。 膝关3.节运动过程中适当佩戴护腕
有利于存活和繁 殖后代的活动。
如觅食行为
身体位置的 变动。
如奔跑
身体结构
二、运动系统的组成
思考:我们在做屈肘,伸肘运动时,需要哪些 结构来完成?
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骼和肌肉构成的。 2.骨、关节和骨骼肌构成的。
1.骨 (多块骨 2.关节
骨连结 如:关节骨骼)
动物的运动的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

动物的运动的精品教案精品课件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生物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动物的运动”,详细内容包括动物运动的种类、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重点分析哺乳动物的骨骼和肌肉系统,探讨运动的产生与调节机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动物运动的类型,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理解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生物学现象的能力,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现象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运动对动物生存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类型,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动物骨骼模型、肌肉模型、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生物学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动物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的多样性,提出问题:“动物的运动有哪些类型?它们是如何进行的?”2. 知识讲解:a. 介绍动物运动的类型,如爬行、行走、跳跃、游泳等。
b. 分析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结合骨骼模型和肌肉模型进行讲解。
c. 讲解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运动产生的生物学机制。
3.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动物运动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与例题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动物运动的类型2. 运动系统的组成与功能骨骼肌肉3. 骨骼与肌肉的协调配合4. 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动物运动对生存的意义,并举例说明。
2. 答案:动物运动对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如捕食、逃避敌害、寻找配偶等。
例如,猎豹通过快速奔跑捕捉猎物,鸟类通过飞行迁徙寻找适宜的生存环境。
《动物的运动》教学 PPT

观察活动
考虑:骨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肩胛骨
脊椎骨
肱骨1
桡骨2 尺骨 3
肋骨 股骨 7
腓骨 8
胫骨 9
4 腕骨
5 掌骨
6指骨
12 11 10
趾骨 蹠骨 跗骨
知识链接:骨骼是多块骨连接而成的,它包括骨与骨连接。
人的上肢骨:肱骨、 桡骨、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 人的下肢骨:股骨、 腓骨、胫骨、跗骨、 蹠骨、趾骨。
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骨骼曲肌肘只时能,收肱缩二牵头拉肌骨,而收不缩,能肱推三开头骨肌。要想舒让。张骨恢复 原位伸,必肘须时要,肱靠二另头一肌组肌肉舒的张收,肱缩三牵头拉肌。 收缩
总结:运动产生的过程
神经刺激
骨骼肌 收缩
相应的骨 受到牵引
骨绕关节运动
运运动动是的骨产、生关还节需与要肌神肉经之系间统协的调控作制用与的调结节果。。
2、取猪的关节,用两手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节的灵活性,然 后对比教材的模式图剖开关节,观察关节的各个结构,并完成学案第 二题。用镊子撕开关节囊,用手指抚摸关节软骨及腔内的液体,看看 有什么感受?分析关节对运动的意义。
3、取一个完整的(已除去皮肤)鸡翅,观察肌肉,识别肌腹与肌腱;观察 肌肉是如何附着在骨上的?一组肌肉的两端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依 然分别附着在不同的骨上?小组讨论:这种附着方式对运动有什么意 义?观察肌肉、关节及骨三者的位置关系;请小组讨论以简图的形式 表示出骨、关节与肌肉的位置关系,同时完成学案第三题。
力
骨骼肌
杠杆 支点
杠杆 动力 支点
骨
骨骼肌 关节
关节
骨
课堂练习
2、据本节所学内容,推测鸟牵动两翼飞行的胸肌 的两端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

动物的运动的教案完整版课件教案:动物的运动教学内容:教材:生物学章节:动物的运动系统详细内容:1. 骨与骨连结的形式2.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3.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4. 运动的产生和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2.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关节的结构与功能,运动的产生和调节。
重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模型、挂图、视频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运动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
2. 知识讲解:a. 骨与骨连结的形式:介绍骨与骨连结的种类和特点。
b.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讲解骨骼肌的组成、特点和功能。
c.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阐述关节的组成、特点和功能。
d. 运动的产生和调节:介绍运动产生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3. 实践操作:a. 观察模型:让学生观察动物运动系统的模型,加深对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理解。
b. 挂图分析:让学生分析挂图,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a. 举例说明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
b. 分析运动调节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产生的过程。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b. 小组讨论: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人类运动的保健方法。
6. 板书设计:a. 骨与骨连结的形式b. 骨骼肌的结构与功能c. 关节的结构与功能d. 运动的产生和调节作业设计:1. 描述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的过程。
答案: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过程如下: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后,收缩牵拉骨,骨在关节面上移动,产生运动。
2. 举例说明运动调节的实例。
答案:运动调节的实例:当人体运动时,神经系统会调节心脏的跳动频率和血管的扩张程度,以保证身体运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