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出题套路和答题技巧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与方法

中考《道德与法治》解题思路与方法很多同学都问过,道德与法制题不会做怎么办?其实除了掌握课本上的知识以外,了解道德与法制答题的套路也是很重要的。
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道德与法制各大题型,包括选择题、辨析题以及解答题需要注意的方面和解题思路。
一、选择题▲题型特点: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的作用是创造背景,提出问题,选项的作用是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与干扰项混合在一起,要求答题者排除干扰选项,选择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方法指津:首先,认真仔细审题。
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
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不同,要仔细斟酌。
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三是审问题,对于单项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主要表明、主要原因、关键、突出特点、根本点、本质、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
其次,逐一分析选项。
逐一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
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二是对选项的正误进行判断,然后结合要求确定是否应该选择;三是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如果从同一角度看二者是对立的,那么肯定有一个不选。
再次,查找题干与选项间的关系。
一要分析题干与选项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二要分析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三要看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则不选。
▲解题技巧(是方法指津的具体化):1.三“审”:①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③明确题干规定的限制条件。
2.一“找”:即查找依据,回归教材,找出与本体题干要求相关的知识。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总结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总结
一、审题
1、把握中心:审题时要从题干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把握题干的中心,把握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题目。
2、明确答题要求:要明确题目的答题要求,分析题目是需要论述观点还是提供例证,还是给出解决办法,还是简单的叙述。
3、突出重点:要从题目中获取有关的信息,把握题干的中心,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词,结合上下文理解题目。
二、组织答案
1、理清思路:在审题后,要立即联想到自己所学过的相关知识,迅速梳理思路,狠抓重点。
2、构思答案:要分清主次,明确每段内容,写出清楚的答案。
3、注意细节:要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文字的简洁性,文意的清晰性,表达的自然与流畅。
三、写作技巧
1、采用正式的语言:要使用正式的语言,正确的文体,谨慎的用语,有利于考官更好的理解答案的内容。
2、注重论证:要把握中心,突出重点,根据题目的要求,提出合理论据,以确保文章的正确性、完整性。
3、注意表达:要避免套话,改变语言表达,使文章表达的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考官的注意力,有助于提高分数。
九年级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题技巧

九年级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选择题遵循的解题方法是坚持一个原则,做到四个审查、四个不选、五个排除。
1.一个原则:先审题干,后审题肢,肢干相连,以干求肢,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原则。
2.四个审查:①审查设问,看试题是正向还是逆向选择;②审查题干,全面理解题意,抓住题干材料的关键词或限制词,明确题干的规定性;③审查题肢,逐一分析、比较,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以及内在联系,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④审查题干与题肢的关系,看二者是否相符。
3.四个不选:①题肢观点与教材内容不符的不选;②题肢观点片面化或绝对化的不选;③题肢观点与事实不符的不选;④题肢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不选。
4.五个排除:①排除观点本身错误的选项;②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干无关的选项;③排除观点本身正确,与题干也有关系,但不符合题干规定性的选项;④排除与题干意思相近、变相重复的选项;⑤排除因果关系颠倒的选项。
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
在复习中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准确、扎实、到位,另外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每个选择题的答题时间基本限制在30秒钟之内。
二、简答题答题技巧。
从去年到今年,简答题的分值基本稳定在24分左右,包括4道大题,每题6分(回答3点,每点2分),呈现大题大分化,使其成为了道德与法治考试中除了选择题之外的又一个拉分题。
它考查学生的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当然想要答好简答题,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2.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归纳总结一、是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只需要掌握课本的知识点,按照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二、认识型简答题这类题目通常是“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你的看法”、“分析这一现象”等。
解题方法通常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去回答,即“对与错”、“重要性、必要性”、“具体措施”等。
三、启示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这个事给我们有什么启示?”回答时,要注意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的知识点来分析,从中归纳出材料反映的道理。
四、评析型题目这类题目一般是“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回答时,首先要判断观点是对还是错,或者是否全面,然后根据相应的依据如法律法规和教材的理论等,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分析。
五、漫画型题目漫画类的题目,要找准漫画与知识点的链接点,首先要看标题,看标题能否给出指引性的知识点或者观点;然后看文字,看看漫画中有哪些文字,通常漫画里的文字都是“意味深长”的;最后看画面,漫画夸张之处通常是其弦外之音,真正的寓意也就在这里。
六、图表型题目图表类型的题目,首先要看标题,标题比较直观地说明了图表的内容;然后要将图片数据做三个对比,“横向比”、“纵向比”和“综合比”,将三个对比的数据归纳整理,通常就会得出想要说明的问题;最后要看看图表下面的注释,看看有没有特别的注释。
七、体现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体现了什么?”、“怎么体现”等等。
回答时,应该写上教材的知识点,再加上材料的关键词来体现这一知识点。
解题的思路就是:确定知识点、联系知识点、梳理答题。
八、反映型题目这类题目通常会问“反映了某一问题发生了哪些变化”、“反映了什么现象或什么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回答时要全面把握题目材料所给的信息,将感性的材料理性化。
九、为什么型题目这类题目的设问方式是“为什么说……”、“为什么要……”。
回答时最重要的是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等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答题方法与技巧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答题方法与技巧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与技巧一、选择题解答技巧1.注意审题。
在做选择题时,要注意审题的三个方面:审要求、审材料和审问题。
要明确题目的要求,理解背景材料的意思,明确考察意图。
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原因、结果、目的、标志、基础、本质、最、决定、内容包括、这说明等。
对于不同的问法,要有不同的答题思路。
2.认真分析供选答案。
在分析选项时,要回归教材内容,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分析问题和选项之间的关系。
排除法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法,可以采用直接排除和逆向思维排除两种方式。
注意包含只、只有、已、已经、完全、彻底、绝对、一定、唯一、根本、都、最、消除、根除等关键字词的选项,一般情况下这些选项都有错误。
二、主观题答题方法和公式1.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在回答这类试题时,要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
答题时要用政治语言表述。
2.为什么类型的题目?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先阐述原因,有时还要答现状,然后再说明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3.启示、感悟、感想、体会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先说明是什么,然后回答为什么(不答或略答),最后说明怎么做。
答题时要注意多答怎么做。
4.警示、理解、认识、看法等类型题目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分清角度,先说明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阐述原因、意义或危害。
答题时要注意多答。
5.谈作用、影响、意义在回答这类题目时,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表达方式。
6.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要样做(说)?(理由)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说明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反映了什么,然后阐述原因、意义或危害。
答题时要注意多答。
7.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建议?在回答这类题目时,要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对象可以是国家、政府(社会)、学校、企业、家庭、青少年(个人)等。
部编版中考道德与法治 各题型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实用,必备!)

部编版中考道德与法治各题型答题技巧与答题模板一、单项选择题解题技巧1、划出材料和被选项的关键词、句,特别是不正确的、错误的。
2、在被选项中,注意:①绝对的观点。
常见的有:杜绝、一切、消除、根本解决、彻底、唯一、最、只要...就一定、只有…才能等。
②片面的(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面,只看到一个方面)。
③与材料无关的。
④排除法多用在“①②③④”的归类题中。
3、常见易错易混淆的①共同富裕(繁荣)≠同时、同等、同步富裕(繁荣)。
②记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不能讲以“改革开放,教育,科技创新,保护资源环境等为中心”。
③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可用:重要力量或中坚力量,不能用主宰、主导、领导、决定作用。
④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不能说发达国家⑤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不能说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判断题题型解题技巧1、整体感知、把握,找关键词、句,抠关键词。
2、有些由两句话组成的,分前半句和后半句,可找出前半句或后半句的错误。
3、常见相混淆的①根本与基本;人民与公民等。
4、注意绝对与片面的。
(参照前面单选①)5、“最”、“核心”、“基本”、“根本”、“原则”、“方针”、“目的”等容易考到。
如:1、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2、法律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国家强制力。
3、犯罪最本质的特征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4、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9、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0、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1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同学们可根据7---9年级课本找出这些知识点。
)三、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常见出题方式及应答模式(一)常见设问方式:1、为什么2、影响、3、危害4、怎样5、启示6、说明了什么(道理)或反映了什么7、辨析(评析、分析、评价)8、理解、认识9、关系(二)答题模板1、为什么①重要性(意义):常用“有利于”、“能使我们”、“增强”、“提高”等造句。
初中道法答题技巧及套路

初中道法答题技巧及套路
在初中阶段学习道法考试时,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和套路是非常重要的。
道法考试是以道德、法律、公民伦理等方面的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考试,考察学生的思辨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对社会规范的理解。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初中道法考试中常用的答题技巧和套路。
一、答题技巧
1. 仔细审题
在做道法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
理解题目要求以及题目背后的意图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题目可能有深层次的含义或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因此在审题时要多花一些时间仔细思考。
2. 分析问题
在回答道法题时,要注意分析问题。
将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然后依次解答,可以使思路更清晰,也有助于对答案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3. 举例说明
在回答问题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
通过具体的案例或者事实来支撑自己的看法,可以使得回答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为考官所接受。
4. 注意细节
在道法考试中,有些问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细节,比如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文,相关事件的时间地点等。
因此要注意记忆这些细节,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
二、答题套路
1. 规范答题结构
在道法考试中,答题结构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提出问题-阐述观点-列举事例-总结结论”的结构,使得答案更有条理,也更容易读懂。
2. 掌握常用概念
在道法考试中,一些常用的概念和名词是经常会考到的。
比如。
中考思想品德各种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

中考各种题型解题思路和方法(一)选择题1.解题思路:三步曲。
(1)读题干,提炼关键信息,读懂题干表达了什么。
(2)审设问,明确考点及设问角度,弄清设问考什么。
(3)选答案,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
2.具体方法:四方法。
(1)排谬法:在组合式选择题中,排除含有错误答案的选项即可。
(2)排异法: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或题肢(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3)排正法:当“设问”要求是逆向时(选择错误的答案,正确的不选(二)说明类(说明了什么,表明了什么,体现了什么,反映了什么)解题思路:透过材料(或漫画,图表)看本质。
答案应该落实在道理,本质(课本知识)1.“透过材料”是指:要仔细阅读材料,然后必须概括,提炼材料,抓住材料的中心,主旨2.“看本质”是指:根据中心,准确对应到相关课本内容,有的问题能对应到不同的课本知识点。
3.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课本知识,观点去表达材料的主旨(三)意义类(作用、重要性、必要性、地位)解题思路:(1)找内容,明确所考查的内容范围,紧扣内容进行答题(2)以“有利于……”“是……的需要”“促进了……”“推动了……”等句式(3)多方面,多角度,尽量多些(4)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5)如果是答危害,则从相反的方面近及远,由小到大,展开即可(四)做法类(怎么做、如何做、打算、提建议,出谋划策)解题思路:(1)找主体。
关注设问中是向谁提建议,是谁怎么做。
若找不到对象,则要考虑,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方面的努力(2)找内容明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建议(3)多角度全方位思考(如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环保等不同方面,党、政府、企业、个人等多角度)如果主体是个人,可用思想(或意识,观念)+行动的答题格式如果主体是国家,可从经济、政治、文化、法律等角度入手做法必须具有针对性(五)原因类(为什么?原因有哪些?必要性等)解题思路(1)依据,性质(2)现状(基本国情、科技、教育、人口、资源、环境等)(3)意义、重要性、作用、地位---若材料是正面的积极方面(4)危害---若材料是反面的消极方面(5)法律规定(涉及到七八年级)(六)情境类(考查的知识以“法律”“道德品德”为主)思路(1)仔细审题,明确情境材料中有几个人物,几个行为,言行是对还是错,是合法还是违法,是否道德(2)根据情境的中心(主旨),准确对应相关的课本知识(3)运用对应到的课本知识,尽量利用教材语言,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进行答题(七)“启示类”(感受、感悟、感想、认识等)思路:第一种情况:材料是社会现象;行为等。
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出题套路和答题技巧整理汇总

中考道德与法治出题套路和答题技巧一、答题公式(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每课的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二)每个问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2、为什么的别名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3、怎么办的别名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
A.怎么办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B.国家怎么办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C.青少年怎么办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4、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5、评价问题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6、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关键是弄清楚题目涉及到哪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②结合材料分析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7、实践题①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②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展);③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二、答题方法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解题方法】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C、解决问题(怎么办)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4、关于“图标、表格”类题型【解题方法】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大题型答题技巧

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八大题型答题技巧选择题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1)表述有错者不选。
(2)肢干不符者不选。
(3)肢干双重者不选。
(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
(6)肢干矛盾者不选。
(7)间接联系者不选。
(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简答题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
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辨析题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1、材料辨析题: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
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材料辨析题示例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修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纲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八大题型答题技巧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八大题型答题技巧选择题1.审清题干、题肢,抓关键词语。
2.一眼看下去就知错误的选项,首先要排除(逆向选择除外)3.题肢本身无错,但不符合题干者,亦排除。
4.相信第一选择,除非的确搞错,否则不要随便改动。
附:十种情况不选:(1)表述有错者不选。
(2)肢干不符者不选。
(3)肢干双重者不选。
(4)因果相悖者不选。
(5)正误相混者不选。
(6)肢干矛盾者不选。
(7)间接联系者不选。
(8)范围不符者不选。
(9)要求单一者不选。
(10)反向选择者不正选。
简答题1.弄清题目的蕴涵性。
通常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把握题目的限制性。
3.从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人手,揭示出题眼。
4.分层。
5.注意答题的全面性。
6.行文过程可简洁明了。
辨析题辨析题要求考生对试题报提供的观点和材料,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较科学的分析和辨别。
这种题型不仅可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可以考查考生的辨证思维能力。
它要求考生对试题有辨有析,辨析结合。
常见的辨析题类型有以下几种:1.材料辨析题:它不同于简单的是非辨析题,要求作答时既要辨别,又要分析,还要评判。
解答此类题时应先分析道理,再评判是非,其中析是“关健”,是主体,如何把握分析要领:(1)要顺着试题所指示的问题,找出分析的目标,试题所揭示的问题,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
即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
(2)寻找课本中对试题所提问的论述。
(3)透过分析,对相应观点作出评判。
材料辨析题示例电视台记者去一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修企业进行采访,下面是记者与该企业经理的一段对话。
记者:请简要谈谈你对发展经济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经理:发展经济必然带来环境污染。
记者: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你觉得应该如何处理?经理:治理环境污染必须首先发展经济。
请结合思想政治课中的有关知识,对该企业经理的上述纲点作简要评析。
题中所提示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二是“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中考政治(道法)拿高分的技巧

中考政治(道法)拿高分的技巧简答题考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答题要领:1.紧扣教材,运用所学教材知识回答2.回答要简略,分要点回答,思路清晰3.要审清题意,不能看到哪抄到哪儿4.语言文明,观点积极向上5.书写要认真材料分析题1.考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步骤是:2、认真阅读材料,找准考点。
抓住材料里边关键的词、句,明确材料中心意思,找到知识点。
3、联系题目的设问,回归教材找到相关知识点组织答案。
在回答问题时,书本知识与材料内容都要有所运用,先答出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再对给出的材料加以分析。
评价类型题评价类型题——先判断后评析1、判断【有些观点或行为中部分内容是正确的,部分是错误的,就不能片面地回答“正确”或“错误”,要回答“不全面”或“片面的”】2、评析:再把正确的内容概述一下,错误的内容应阐明原因或纠正做法。
一、原因类→为什么(为什么、为何、理由、意义、作用、影响、危害、好处、重要性、合理性、必要性……)例句: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李行为的危害性。
1.处罚李的理由是什么?2.为什么李的行为不可取?3.李的行为有哪些不良影响或作用?4.请分析一下处罚李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5、分析李某行为的不合理性。
区别①请说说李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原因。
②为什么李某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原因类答题思路:意义、好处:“有利于…”(原因、为什么、为何、理由、作用、影响等)危害、不良影响:“不利于…”重要性、合理性、必要性。
(有时正反两方面都谈)【对象多角度】二、启示类→重点是“怎么做”(启发、启迪、警示等)答题思路:①从中明白的道理(是什么、为什么)②我们应该怎么办(怎么做)【内容多角度】三、建议类→“怎么做”(怎么办、如何、方法、建议、建言献策、措施……)(1)个人:①学习上②生活上③思想上④行动上(2)家庭应……(3)学校应……(加强教育、管理和保护)(4)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 5 ) 媒体应加大对……的宣传力度。
中考道法考试答题技巧

中考道法考试答题技巧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 认真读题这就跟你看小说一样,得把每个字都看清楚。
道法题里有时候一个字的差别,那答案可就完全不一样啦。
可别像看小说那样走马观花的,得仔仔细细的哦。
2. 排除法超好用有些选项一看就不对,就像你看到一个苹果说它是香蕉一样离谱。
把这些明显错误的选项先划掉,这样剩下的选项就少了,你答对的几率就大多了。
3. 联系课本知识道法课本里可是有很多宝藏知识的。
看到题目就想想课本里有没有类似的知识点,就像你找宝藏一样,在课本这个大宝藏库里找找对应的知识。
二、简答题答题技巧1. 抓住关键词题目里肯定有一些很重要的词,就像游戏里的关键道具一样。
找到这些关键词,然后围绕它们来回答问题。
2. 分点作答不要把答案写成一大坨,要分成一点一点的。
就像吃蛋糕,一块一块的吃比较方便嘛。
这样老师看的时候也清楚,说不定还能多给你几分呢。
3. 结合实际道法可不仅仅是书上的知识,还和生活息息相关呢。
比如说问到关于保护环境的问题,你就可以举一些身边保护环境的例子,像小区里的垃圾分类啊之类的。
三、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1. 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就像你去旅游,先知道目的地在哪,然后再看路线一样。
先看问题,这样你看材料的时候就知道重点找什么了。
2. 分析材料把材料里有用的信息都找出来,就像寻宝一样,把那些和问题相关的信息都挑出来。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再结合课本知识来回答问题。
3. 回答要有条理不要东一句西一句的,要按照一定的逻辑来回答。
比如说先回答这个现象是什么,然后再分析为什么会这样,最后再说应该怎么做。
中考道德与法治7个答题方法和技巧,考试必备!

中考道德与法治7个答题方法和技巧,考试必备!问答题技巧一观点一:主观题的答题思路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2、审题要求:(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样体现)。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
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
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不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A.主观题审题过程要注意“六部曲”:a、看:看设问。
看设问的范围(法律、国情);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b、抓: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中心意。
通常可用“首尾法,词语频率法”来抓。
C、领:领悟命题者的意图,主要是考什么知识原理。
d、联:紧扣题目的材料联系相应的教材术语和时政术语。
e、列:列出答题纲要,即把相关题目设问所要求的材料知识、教材知识,时政知识等按先后列出要点。
f、思:反思答案的完整性,科学性。
倒推重审题,注意题分值(看分作答)B.主观题答案组织要注意“六个化”:a、解题过程程序化:每答一题都要遵循上面六部曲来进行;b、答案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c、答案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或时政精辟术语;d、答案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e、答案编写完整化:联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最新观点进行创造性答题而争取加分(内在美);f、字迹书写整洁化:要注意改卷老师的心理,以唤起阅卷老师的同情心和印象分(外在美)。
初三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

初三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初三政治答题方法与技巧一、把选择题的分数尽收囊中第一步:审题干。
要找准题干中的关键词 , 把握题干的中心思想 , 联系教材的相关知识。
第二步:审题肢——通常采用“排除法”。
即把题肢中明显的错误排除;对不能排除的选项可以进行比较看题肢与题干材料意思是否相关。
有的组合型选择题,可以首先排除确定错误的题肢,再选出确定正确的题肢,然后把不确定的题肢进行比较,从而选出正确的组合。
二、让主观题在你的掌控之中1、仔细审题,明确题意。
包括如下两步第一步、审设问。
通过抓住设问的关键词,包括答题范围 ( 用哪部分知识来分析回答问题 ) 、分值要求、设问关键词等。
从而明确答题要求。
第二步、审材料。
要找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把握材料的中心思想。
2、回归教材。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句与教材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即教材观点+结合材料分析,做到观点统率材料。
3、理清思路,准确作答。
要注意条理清晰,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分点、分段排号;用语规范,学会用政治术语回答政治问题,避免口语化。
三、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方法1:漫画类试题的解题技巧第一步:审漫画。
需要注意三个方面,一看漫画标题,标题是漫画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察整幅漫画的主题;二看漫画的画面,注意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动作、表情、神态、人物特征等,然后从整体上观察漫画;三看漫画的语言,漫画为了充分表达其寓意,常配有说明性文字,它有时会成为我们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四看漫画的夸张之处,即弦外之音。
第二步:透过漫画表面现象,回归教材,推理寓意,引申出漫画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明确作答范围和设问角度。
( 1 ) 先说漫画面的本意是什么?(是什么)( 2 ) 再说通过画面蕴含的深刻道理(为什么)( 3 ) 紧扣教材知识,分析并说出怎么办(怎么做)方法2:图表类试题的解题技巧图表题指用图 ( 柱状、曲线图等 ) 和数据表格作为试题命题材料的一种试题。
图表一般由标题、内容、注释三部分组成。
道德与法治中考考试答题方法技巧

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第一部分:选择题解题技巧一、抓住题意二、找准关键词(题目+选项)三、排除错项+异项(先排错后排异)(错项:①太绝对②与事实不符③感情色彩灰暗④对应混淆⑤煲不容贬贬不容煲)异项:本身对①与题目无关,②就事论事③因果倒置四、用选项反套题目五、选择题太绝对排除法经常出现的词语:必然、杜绝、只、就会、就要、一定、一切、肯定、必须、彻底、全面只有、已经、根除、最、都、完全、消除、直接管理、决定、唯一、主导世界(基本是错的)选择题经常出现的易错题:经济建设为中心才对其他为中心都是错的共同富裕(对)其他同时同步富裕都是(错)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不能说强国,不能说主要,主导,领导、决定作用,要说重要、建设性作用,一些领域走在前列!消极的想法是错的不能说谁比谁重要,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他的都错)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
4.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公有制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基础为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力量8非公有制(个体私营、外资)是: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第一个百年:2020 全面小康第二个一百年:2050基本现代化俩个阶段:一,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0.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1.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和考试注意事项详解

中考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和考试注意事项一、道法考试注意事项1.认真填涂个人信息并做好认真仔细检查!切记!切记!2.做完选择题后立即将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切记!切记!3.答大题时要在规定的题号与区域内答题!切记!切记!4.带齐资料:速查宝典(考点速查)、备考指导、2019.5月-2020.5月时政。
5.考试其它的注意事项:(1)学会速查关键词,答案一般就在速查的那一页或周围几页,然后寻找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皆可。
(2)善于思考,论点给分(4分至少答两点,6分至少答三点),忌抄整段,答案全面简练。
(3)把握好时间,至少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检查,对选择题以第一印象为准,避免选对填错。
(4)要写清序号!书写要认真,行距和字体间距要适中,字体工整,字迹清晰;答案要点符合题意的要求。
(5)卷面要整洁,避免“脏”“乱”“差”。
(6)答大题时要发散思维,言之有理的答案多多益善!二、选择题的解答1.选择题共25个,50分。
2.要审清题目,看准字眼。
是让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设问问的是小明的做法、小明爸爸的做法,还是上述做法?3.凡是出现最、只要、只有、杜绝、一切、全这样的字眼,一定要慎重考虑。
4.不会的,有疑问的地方,先蒙一个自己觉得最对的答案,不能空题,以防紧张,涂错答题卡。
5.做完选择题,先涂答题卡,再做答题。
中考做题,会不自觉的速度慢,一定注意时间的把握,尽量25个题中18分钟之内做完。
三、材料分析题的答题技巧1.精析题意,把握材料的关键点,信息点。
学生在答题时应仔细读题,审题弄清试题材料的立意以及所提问题的指向,这一歩是答好试题的前提。
2.要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就是要以试题设问指向为目标,回归所学道法有关知识,向教材求索,寻找试题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不能抛开教材,随心所欲地去“理解”去“感受”,而必须到教材中寻找理论支持。
3.要多向思维,多种方法并用。
简答题往往立意多元,答案多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中考道德与法治考试出题套路和答题技巧
答题公式
初中道德与法治每课的结构: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每个问题的最后答案可归纳为: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
含义+表现+特点+形成+种类(不是每个必讲,用的不多,在做题的第一句话时需要点清是什么)。
2、为什么的别名
作用+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关系+功能+原则+理念等。
3、怎么办的别名
出主意+建议+办法+启示。
A.怎么办
国家怎么办+社会怎么办+公民怎么办+青少年怎么办+{途径+方式+方法+技能技巧}。
B.国家怎么办
政治怎么办+经济怎么办+文化怎么办+法制怎么办+其它方针政策怎么办。
C.青少年怎么办
理想+品德+心理品质+学习+方法+途径(品德一般是八荣,心理品质:情绪、意志、挫折、性格等)。
4、人物类分析说明题的常用语句(人物类分析说明题除了心理分析外,还有以下常用语句)公式:
给人物定性+涉及的课本原理+联系材料证明+表态怎么办。
5、评价问题
注意点:引入材料+知识评析;
答案组合:行为评价(行为定性与判断)+道德角度+法律角度+心理品质方面。
6、材料分析题:分析思路及格式
关键是弄清楚题目涉及到哪些知识(判断出是什么)点的基础上按以下格式答题:
①用课本知识分析说明观点(原因)
②结合材料分析
③回归提问得出结论
④表态(青少年的做法)
7、实践题
① 班会:主题,目的,标语,歌曲,步骤活动方式,发言提纲(看法);
② 做活动:调查组(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提出建议),宣传组(板报,板报拦目,漫画,解说词),策划组(征文,演讲,知识竞赛,图片展);
③ 形式:辩论会,主题班会,故事会,板报手抄报,调查报告,参观访问,家务劳动,公益劳动,校内各种活动等。
答题方法
1、书本知识掌握运用
解题方法:判断知识点→锁定答题范围→搜寻笔记
2、观点型题目:说明、体现、符合
解题方法:抓关键词→回归教材→组织语言(运用政治术语作答)
3、启示型题目:认识、理解、启示等
解题方法:
A、提出问题(是什么)体现了XX、反映了XX、符合了XX
B、分析问题(为什么)可从原因、意义、作用、影响上分析
C、解决问题(怎么办)可从国家、社会、学校或家庭和中学生等方面谈具体是:
A、国家要求在立法、执法和打击上如何做;
B、社会要求人们的道德观念上、宣传上应做什么,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C、学校、家庭上如何做好教育、榜样、示范;
D、个人上如何提高认识、意识,形成习惯、落实行为;
※特别提示:在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中必须根据材料扣准题意作答
4、关于“图标、表格”类题型
解题方法:
一是总看,即看标题是什么;
二是横看,一般是时间的排序或进程;
三是纵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
四是看试题的要求,即看设问,然后进行答题。
5、漫画、图画要抓两点
一是这个图式的名称是什么?
二是图式的构成部分各表示什么意思。
解题方法:
①看标题;
②看文字;
③看画面。
6、建议型题目
常见问法:
针对某事或某现象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解题方法:
☆ 国家、政府应该……(政策,法律、制度等)
针对我们身边存在的……问题,我认为
☆社会、学校应该……(风气、氛围、教育、培养…人才)☆家长、青少年应该……(监督、引导、学习、理想等)7、意义、作用型题目
有助于(有利于;是……的需要;是……的必然要求)
8、青少年应当如何做
1)(思想上)树立XX方面意识,增强XX方面观念,提高XX方面的是非判别能力……
2)(行动上)在学习上,我们应该XX;在生活上,我们应该XX;在工作上,我们应该XX……
3)(影响他人上)勇于批评指正XX等不良行为,坚决与XX 作斗争
9、“评析”“评价”型题目专项练习
解题方法:
回答此类题目一般是先判断(对、错或不全面)(即是什么);
其次写出相应的依据(可以是一些法律规定,或教材的某些理论观点),再联系材料中的观点或行为进行分析(即为什么);
最后针对错误的观点或行为写出正确的观点或行为。
(即怎样做)
答题思路
说明:以下所总结的答题思路步骤仅为一般规律,在考试组织答案是要根据材料并视题目分值选择思路中的所有步骤或其中几个步骤。
1、直接式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设问直接,回答也直接,一般在书本上找到答案)
2、材料说明、反映了什么?(体现了哪些观点?)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表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体现)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考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
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基本思路:现象本质
①材料本身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②透过材料的现象揭示的本质问题或观点是什么?直接对应+适度发散(视分值而定组织答案时往往是这种现象或行为的意义怎样做)
3、启示(告诉…道理、体现了哪些观点)、警示等
基本思路: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或“谈谈你的体会”,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得出体会,受到启迪。
这类问题的解答对策是:
启示是从材料中正、反方面得到的经验、教训,而警示则侧重于从反方面行为中认识其危害并应吸取的教训,其语言表述多为“应该……”,有部分题目需要先回答出“材料反映了什么”,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或摒弃坏的(针对材料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怎么做?)。
4、结合材料,谈理解、认识、感悟、感想、体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问题的认识(理解)”,或“谈谈为什么要怎样”等,重点是考查考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问题思考的深度。
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明确它属于哪个问题(即“是什么”),然后结合课本内容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即“为什么”)“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即“怎么做”)。
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时,不要求面面俱到,但一定要充分联系教材,思维要发散,角度要多样。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以下思路具体怎么展开,应以教材知识为依据,不宜生搬硬套。
①是什么――现象+本质(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
③怎样做――分清角度;国家、社会、公民、经济活动参与者、青少年…(要点的组织视分值的多少而定)
5、谈作用、影响、意义
意义型的设问有“积极影响”、“经济、政治意义”、“意义”等。
基本思路:
“意义型”主要是针对某一“做法”或某一“事件”有什么意义来设问,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首先要明确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社会意义。
还有对个人、国家、社会的意义。
答案要点要紧紧结合所学的知识点和题目所提供的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有些题目作答时必须结合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精神,及
从现实意义角度考虑。
这类题目可以套用“有利于…”“体现了…”“是…的需要”“促进…”“推动…”“保护…”等。
6、简要说明…这样做的道理?为什么要样做(说)?(理由)
解题方法: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
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有秩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基本思路:
是什么?为什么?(一般答题时侧重于为什么)
①是什么——材料中的具体做法(多用于进行设问转移)
②为什么——原因+意义或不这样做的危害
7、怎样解决…问题、避免…现象或提出……对策、为……提议?
基本思路:
首先要明确所提建议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①分清对象(即给谁提合理化建议,由谁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国家、政府(社会)、青少年(个人)
②怎样解决?——注意建议的角度(如:国家、政府、社会、公搑个人,或政治、经济、文化,或教育、道德、法律等不同方面)和所提建议的可行性
8、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
1.找准行为
2.行为定性(一般从法和德的角度进行评价定性)
3.寻找依据(不正确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原则、没有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正确行为----符合哪些法律、原则、行使哪些权利、履行哪些义务…)
4.后果(正确行为---带来的影响;不正确的行为---危害)
5.应该怎样做
① 单个人物(或一类人物)单一行为评析。
② 单个人物(多种行为)或多个人物(多种行为)评析。
基本思路:侧重是什么、为什么。
步骤:
A、仔细阅读题干,找准、找全行为和人物。
B、针对每种行为进行具体行为定性,说明依据点到为止。
9、青少年应怎么做?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作为中学生,面对某某问题你应该怎么办(怎么做),”或“你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应对某某问题”或“你打算怎样去做”等。
解答此类题目应把握两个方面:
一是在思想上树立什么理想(或观念,或意识或精神);
二是在行动上具体有哪些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