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
【旅游】2016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现状及业务收入情况分析
【旅游】2016年中国旅游市场规模现状及业务收入情况分析2008年中国旅游市场收入1158580百万元,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收入3730000百万元,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收入4140000百万元。
从2008年到2015年中国旅游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2015年的需求比2018年大了三倍多。
2008-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情况2014-2015年我国各区域旅游业总收入统计2014-2015年我国各区域旅游业收入占比变动趋势2015 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 41 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同比增长10%和 12%。
具体来看:出境游:2014年出境游人次达 1.28亿人次(排名全球第一),其中因私出境 1.22 亿人次,增长16%。
中国居民境外旅游消费额达2150 亿美元,同比上涨 53%;国内游40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43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10.0%和13.2%;入境游:接待客流 1.34亿人次,增长 4.14%,近三年首次转正;旅游收入预增 1.1%。
2011-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及国内旅游规模情况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
其中,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
2010-2016年H1我国居民旅游人数规模(亿人次)201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2010-2015年城镇居民国内旅游人数走势图(亿人次)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为11.9亿人次,较2014年的11.28亿人次增长5.5%。
2010-2015年我国农村居民国内旅游情况(亿人次)2015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2010-2015年国内居民旅游花费总额走势图(亿元)2016年1-6月,国际旅游收入57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
分析报告
2016年8月
目录
一、中国旅游行业概述 (4)
1、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4)
2、中国旅游行业的特点 (4)
3、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 (5)
二、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 (5)
1、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5)
2、行业的市场规模 (7)
三、旅游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 (9)
1、旅游业发展的国际环境良好 (9)
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9)
3、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 (10)
4、交通改善居民旅游成本降低 (11)
四、产业链基础情况 (11)
1、产业链概述 (11)
2、产业链上下游关系 (12)
五、旅游行业竞争程度 (13)
六、中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14)
1、存在的问题 (14)
(1)配套服务和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14)
(2)旅游产业文化内涵发掘不够 (15)
(3)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15)
(4)旅游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依然存在,旅游业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较低 (15)
2、改善措施 (16)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服务能力 (16)
(2)加大文化内涵挖掘力度,提升各地旅游知名度 (16)
(3)引进人才,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17)
(4)加强旅游市场监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17)
七、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展望 (17)
1、旅游+,将成为产业发展和融合的新趋势 (18)
2、人口结构红利带来的市场需求旺盛和休闲度假游升级 (18)
3、互联网渗透旅游业将颠覆旅游业格局 (18)。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分析解读
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分析解读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2日浏览次数:121人次作者:admin[字体:大中小 ] 【打印本页】新特点新突破新期待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报告分析解读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是“515战略”持续攻坚关键之年。
1月29日,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做了《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创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如何理解把握《报告》的特点?如何总结分享积累的经验规律?笔者概括如下。
《报告》科学客观地总结了2015我国旅游发展的成就,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了六个可喜转变,积累了六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2015年,旅游部门主动作为、敢于担当、亮点频出、好戏连台,创新不胜枚举,成绩可圈可点。
《报告》将2015年我国旅游发展的成就概括为实现了六大转变:一是旅游正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二是旅游正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三是旅游市场秩序监管从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综合治理转变;四是文明旅游从旅游行业行动,向全社会广泛关注和参与转变;五是旅游业正从传统模式向创新推动方式转变;六是旅游正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全方位推进转变。
这一评价是客观、科学、准确和理性的,深刻反映了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趋势。
回顾“515战略”提出的52项工作,都得以全面实施落实,每项工作都有创新和新突破。
小机构干出了大事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引领力、统筹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拓展形成新格局大格局,中央点赞、行业点赞、社会点赞、国际点赞。
2015年,我国旅游业探索形成了创新务实、符合旅游特点的工作路径方法和宝贵经验,这些创新举措的价值将不断凸显和释放。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动。
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各地旅游业的繁荣离不开各地党委、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开拓进取。
二是主动作为、敢于亮剑。
旅游部门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向旅游市场乱象宣战、5A级景区摘牌、景区门票价格改革等方面主动出击、重拳出击。
【精品完整版】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旅游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发展趋势分析 现状简析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2月目录一、全球及国内旅游行业现状 (4)二、三游市场,此消彼长 (9)三、传统旅游华丽变身,智慧旅游层层深入 (12)四、“旅游+”催生新旅游综合体 (25)中国幅员辽阔,同时又拥有五千年文明所沉淀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禀赋优异。
截至2012年底,中国国内旅游景区个数达到6042个;截至2014年11月,由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达到了178家。
继2013年云南哈尼梯田、2014年中国大运河及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遗之后,我国世界遗产共达到47项(包括世界自然遗产10项、世界文化遗产33项、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在数量上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拥有50项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同时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与澳大利亚并列,同为4项。
国内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能够提供给国内外旅游消费者形态各异、内涵多样化的旅游景区,再加上未来景区的深度开发、由门票经济转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打造,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首次或多频度的到旅游目的地消费。
2014年全球国际游客到访量为11.33亿人次,同比增加4.3%,2014年中国国际游客到访量为5560万人次,同比下滑10%。
2015年前三季度,全国完成旅游投资5502.9亿元,同比增长29%,国内旅游稳步迈入休闲度假游阶段。
201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
传统旅游转向自驾游、休闲游、酒店游,各地积极打造智慧旅游大平台。
旅游行业与金融、医疗、房地产等行业融合,创造多元化新旅游综合体。
2016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
目录一.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二.世界旅游业发展概况三.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四.中国旅游业竞争企业分析五.中国旅游行业发展趋势六.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第一章旅游行业发展相关概述一.旅游的定义论述1.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为寻求精神上的愉快感受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具体来说,“旅”是指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产生位移;“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
二者合起来即为旅游。
2.旅游者的定义因为旅游是指一种往复的行程,即指离开后再回到起点的活动,所以完成这个行程的人也就被称为旅游者。
二.旅游业相关概述1.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务要有三部分构成:旅游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他们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2.旅游业的特征由于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的效用,即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
其行业的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所以又称无烟工业。
从整体上看,旅游业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为游客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多个环节的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
所以也称为无形贸易。
(1)依赖性;1)旅游业依赖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的基础建设水平是评价一个国家旅游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周全完善才能给旅游者带来更高的视觉和体验感受。
2)旅游业也依赖于社会不同人群所反映出来的互动信息。
比如:现在的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表现出了对国外旅游、游学的需求;更多的中年人开始选择自由行、自驾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对自然风光的观赏旅游。
(2)综合性旅游酒店、交通、旅行社、旅游景区等体现了旅游业的综合性。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6年,全域旅游推动旅游经济实现较快增长。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增速进一步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收入3.94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和15.2%;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5%和5.6%;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3%和5.1%;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8.19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1%。
旅游直接就业2813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62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6%。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4.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
其中:城镇居民31.95亿人次,农村居民12.40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3.22万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0.71万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88.2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1009.1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76.4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8.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7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5%。
其中:外国人2815万人次,增长8.3%;香港同胞8106万人次,增长2.0%;澳门同胞2350万人次,增长2.7%;台湾同胞573万人次,增长4.2%。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92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2%。
其中:外国人2165万人次,增长6.7%;香港同胞2772万人次,增长2.3%,澳门同胞481万人次,增长3.1%,台湾同胞509万人次,增长5.0%。
——国际旅游收入12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6%。
三、出境旅游——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3%。
2016-2017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 发展状况 • 消费行为 • 发展预测和建议
出境旅游发展趋势
• • • •
越来越多目的地寄望中国出境客源市场 内部出游环境持续完善,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需求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出境旅游产业链条的优化空间将进一步扩展, 资本和技术助推出境旅游新模式的出现 东、中、 西部市场轮动开发形态将继续保持,市场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首次出境 旅 游 的 游 客 居 多,占 总 样 本 的 46.3%。第 二 次 出 境 的 游 客 占26.0%; 第三次出游者占 12.25%;出境三次及三次以上者占 15.40%。说明大部分游客的出境旅游频 率并不高 .
2016年中国内地受访出境游客出境游次数分布
•
•
59.8%的受 访 者 认 为 出 境 旅 游 是 重 大 消 费 决 策。这 一 比 例 比 2014年 的 61.7%有所下降 . 长期来看,仍是重大消费。
出境旅游发展建议
• 构建出境旅游大数据并有序拓展其范围, 对产业进行精细化管理
•
• •
旅游目的地需要以提升中国游客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加强领事保护, 构建全球紧急救援网络, 提升境外救援水平 市场开拓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相结合,为企业“走出去” 提供更多的便利
谢谢观看
内地受访出境游客单次境外出游花费分布
中国出境旅游表现出中高端消费特征! 单次出境游花费在 10000元及以上的受 访者占总样本的 60.5%;较 2014年有明显增长。消费在 5001-10000元的游客最 多,占,31.5 %。
目的地满意状况
•
•
2015年基本满意 。20/24 新西兰、新加坡、 澳大利亚、 意大利等国家的游客满意度稳定在前列。
阻碍和推动
2016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6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6年是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一年。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6年全国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5.97亿人次,同比增长12.8%,旅游总收入达到4.69万亿元,同比增长13.5%。
下面针对2016年旅游行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国内旅游市场稳步增长。
2016年国内游客总量达到44.38亿人次,同比增长11.4%。
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旅游消费观念的逐渐成熟。
此外,旅游目的地扩大,新的旅游景点和线路的开发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其次,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2016年出境游达到1.59亿人次,同比增长4.3%。
这主要得益于人民币升值和签证便利化政策的推进,使得中国游客出境旅游更加便捷。
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要目的地国家,如泰国、日本、韩国等。
此外,欧洲和北美地区也成为中国游客的新选择。
再次,旅游消费升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更多的人选择自由行、深度游等类型的旅游。
此外,购物、美食、娱乐等旅游消费也得到了提升,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最后,互联网与旅游业深度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旅游逐渐成为主流。
通过互联网,游客可以自主选择线路、预定交通工具和酒店,同时旅游企业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实现销售和推广。
互联网的崛起为旅游业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促进了旅游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总的来说,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升级的推动以及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都为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拥挤、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和规范。
在未来,中国旅游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
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2016)五大转变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
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表5);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
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
(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
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
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表6、表7)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014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了1.09亿人次,2015年上升为1.2亿人次,比1992年的298.87万人次增长了39倍。
2016年中国旅游市场调查报告-上书房信息咨询
中国旅游市场调查报告经济运行分析和发展预测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6年中国旅游市场调查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超过44.4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4.69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1%和13.6%。
数据显示,2016年入境旅游人数1.38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8%,入境旅游实现外汇收入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6%;韩国是目前入境游的最大客源国,泰国和蒙古旅华游客数量增长速度较快。
2016年出境旅游规模1.22亿人次,同比增长4.3%,出境旅游花费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5.1%。
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旅游产业景气指数为129.2,处于“较为景气”水平。
一些旅游企业的能力明显增强,产生了一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市场主体,如携程、马蜂窝等。
同时,海航旅游、春秋航空等中远程交通服务商,航班管家、高铁管家等服务商,铂涛、如家等旅游住宿供应商,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主题公园运营商,美团网、神州租车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传统旅游集团一道,形成了我国新时期的市场主体战略。
报告认为,2017年旅游经济偏于乐观。
济发展总体平稳,我国旅游已至大众化旅游中高级阶段,居民休闲需求规模化觉醒。
报告同时指出,互联网发展下,小众专项旅游迅速崛起,以蚂蜂窝、穷游网为代表的反向定制、以辛巴达、六人游等为代表的中高端定制、以途牛为代表的大众定制都渐成市场宠儿,以途家、小猪短租、易到、滴滴、优步等为代表的分享经济搭建了一个供需直面交易的高效市场,全国旅游市场供需结构性失衡将得以显著消除。
报告预计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48.8亿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达4.39万亿元,同比增长12.5%。
入境旅游人数1.43亿人次,同比增长3.5%;国际旅游收入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5.0%。
出境旅游人数1.27亿人次,同比增长4.0%。
旅游直接投资达到万亿规模,同比增长15%。
旅游就业新增140万人。
2016旅游业发展现状
2016旅游业发展现状2016年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旅游业取得了全面进步和较大突破。
以下是2016年旅游业发展的一些现状:首先,国内旅游市场持续扩大。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休闲旅游观念的普及,国内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2016年全年内地居民旅游人数超过45亿人次,同比增长12%。
国内旅游市场的增长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其次,出境旅游规模逐年扩大。
中国居民对境外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
根据统计,2016年全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超过1.2亿人次,同比增长12.1%。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中国游客对世界各地的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消费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旅游业结构逐渐优化。
传统的景区旅游仍然是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但2016年出现了一些新的旅游业态。
例如,农家乐、民宿、旅游度假区等新兴旅游业态逐渐崛起,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
另外,文化旅游、健康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受到了更多游客的喜爱。
再者,旅游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强。
中国积极推动与世界各国的旅游业合作,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交流。
在2016年,中国举办了多个国际性大型旅游展览和论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业人士和企业参与。
同时,中国还与多个国家签署了旅游签证便利化协议,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旅游业创新发展持续推进。
2016年,中国旅游业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业态。
例如,在线旅游、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技术和新业态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旅游业的效率和便利性,还为旅游者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
总的来说,2016年旅游业发展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态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
国内旅游市场不断扩大,出境旅游规模逐年增加,旅游业结构逐渐优化,国际合作不断加强,创新发展持续推进。
这些发展现状为中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机遇。
1.1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维持高景气,2015年我国旅游人数达到41.2亿人次,同比增长10.5%,2010年以来年复合增速达到13.8%。
其中,出境游表现靓丽,国内游也维持平稳增速。
一、中国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分析1、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0亿人次,旅游收入3.42万亿,同比增速分别为10.8%和12.0%,10年以来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7%和22.1%。
2015年出境人数达到1.28亿人次,同比增速达19.5%,近5年复合增长率也达到17.4%;2015年达到2,560万人次,同比下降1.4%。
1994-2015年中国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人数1994-2015年中国旅游业总人数及增速1994-2015年中国国内游收入及增速2、2016年以来,国内旅游仍维持稳步增长。
其中1季度旅游总收入为8,3503、15年旅游行业维持高速增长,其中33家行业重点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4亿元和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8%和29.0%,而剔除被众信收购的竹园、被锦江收购的卢浮和重大重组的凯撒旅游后,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也分别达到7.0%和18.3%。
其中,景点、酒店、旅游综合和餐饮四个板块收入占比分别为14.0%、12.6%、68.3%和1.1%,合计增速分别为12.7%、12.1%、28.1%和-5.4%,归母净利润合计增速分别为51.4%、104.3%、3.8%和6.7%,除了4、近年来旅游市场需求强劲,旅游投资也呈现出规模递增、结构优化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2015年,旅游业直接投资达到了100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幅度达到42%。
预计2016年,全国旅游投资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全年旅游直接投资将达到1.25万亿元。
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包括:2015年民营企业投资旅游业5779亿元,占全部旅游投资的57.4%;2015年BAT投资旅游业累计超过160亿元、万达集团计划投资商贸和文旅项目资金将超过7000亿元、京东5亿美元领投途牛旅游网;此外,国内外并购也明显加快,15年锦江集团83亿元战略投资铂涛酒店集团、首旅集团110亿元收购如家酒店集团、宋城演艺26亿元并购六间房等等、海航集团4.5亿美元投资巴西蓝色航空、港中旅4亿英镑收购英国布莱顿酒店集团,锦江集团13亿欧元收购卢浮酒店集团等等。
2016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㈠全球旅游市场分析 (1)㈡中国旅游市场分析 (3)⒈出游率、国内旅游人次和收入迅速提高 (3)2.自由行成为最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4)3. 世界第一大出境游市场在中国形成 (5)4. 互联网与旅游的融合 (7)㈢旅行社行业发展概况 (7)⒈旅行社数量从迅速攀升到稳健增长 (7)⒉旅游产品从单一逐渐多元化 (8)下文从全球旅游市场、中国旅游市场和旅行社情况三方面对2016年旅游行业进行了分析。
㈠全球旅游市场分析旅游市场自2010年开始复苏,这从全球旅游市场的规模扩大和旅行社的收入增长中可以看出来。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5年,全球出境旅游总人次的增长率在5%左右.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首次突破百亿,达105亿人次,较2015年增长4.8%,为全球人口规模的1.4倍;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17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6%,相当于全球GDP 的7.0%;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增速显著高于全球GDP增速。
2016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保持相对较高增速,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7)》预测,2017年全球旅游经济仍将好于全球经济,2017年全球旅游总人次和全球旅游总收入将分别增长7.5%和4.2%,达到113亿人次和5.39万亿美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最新预测,2017年全球GDP增长分别为3.4%和2.8%。
显然,全球旅游经济增速继续领先于全球经济增速。
预计2017年旅游经济对世界GDP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5.87%,对发达经济体GDP 增长的贡献率将达10.13%,对新兴经济体GDP增长的贡献率将为4.52%。
由于旅游业产业链较长,对其他产业和就业的拉动力强,各国政府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
据联合国统计署的具体测定:旅游业拉动的相关行业达110个,旅游业对各行各业的贡献率可以量化: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产业的贡献率达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报告(简)
2016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报告(简)一、旅游行业发展概述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
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二、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2、中国、美国和英国引领2015年出境游市场。
受欧元、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影响,欧洲增速引领各大洲(+5%)。
2015年,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为6.09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2900万人次。
前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旅游人次,自2014年下降之后,2015年回暖,增速达6%。
北欧(+6%)、南地中海欧洲区域(+5%),以及西欧(+4%),均出现喜人的增速,这与该区域富含成熟旅游目的地息息相关。
亚太地区,2015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77亿人次,同比2014年增加1300万人次,增加比为5%。
其中大洋洲国际游客到访量实现7%的增长,东南亚实现5%的增长,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4%的增长。
美洲的国际旅游人次,相比2014年表现更加稳固,旅游人次增加900万,达到2015年的1.91亿人次,增长速度为5%。
美元刺激了美国的出境游,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均受益于此,并实现了7%的增长。
南美和北美接近平均水平,均实现了4%的增长。
3、未来十年,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下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
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及下半年旅游经济形势分析一、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2016年上半年,我国旅游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国内旅游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入出境旅游1.27亿人次,增长4.1%;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2.25万亿元,增长12.4%。
(一)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0.47%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2016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2.3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47%。
其中,城镇居民15.17亿人次,增长13.55%;农村居民7.19亿人次,增长4.51%。
国内旅游收入1.88万亿元,增长13.72%。
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48万亿元,增长15.13%;农村居民花费0.40亿元,增长8.84%。
(二)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分别增长3.8%和4.3%2016年1-6月,入境旅游人数678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8%。
其中:外国人1347万人次,增长9.0%;香港同胞4003万人次,增长2.2%;澳门同胞1158万人次,增长3.5%;台湾同胞279万人次,增长5.8%。
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3.4%,飞机占16.0%,火车占0.8%,汽车占21.5%,徒步占58.3%。
2016年1-6月,入境过夜旅游人数2887万人次,增长4.3%。
其中:外国人1036万人次,增长6.8%;香港同胞1369万人次,增长2.3%;澳门同胞236万人次,增长3.5%;台湾同胞246万人次,增长6.0%。
(三)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达570亿美元2016年1-6月,国际旅游收入57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
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310亿美元,增长6.9%;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151亿美元,增长2.3%;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38亿美元,增长3.5%;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72亿美元,增长6.0%。
(四)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亚洲占比63.7%,以观光休闲为目的游客占31.2%2016年1-6月,入境外国游客人数1347万人次,亚洲占63.7%,美洲占12.4%,欧洲占18.9%,大洋洲占2.9%,非洲占2.0%,其他国家占0.1%。
2016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经典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8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1、行业主管部门 52、行业协会 5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二、行业发展情况 91、国内旅游行业整体概况 92、出境游市场的发展情况 113、旅行社行业概况 12三、行业发展趋势 131、休闲旅游为消费升级的必然之选 132、在线旅游渗透率逐步提升 15四、行业市场化程度 16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61、上游行业 172、下游行业 17六、行业壁垒 181、出境游经营资质准入壁垒 182、品牌壁垒 183、上游资源壁垒 184、下游渠道壁垒 185、技术壁垒 196、服务质量与产品壁垒 197、资金壁垒 19七、行业风险特征 191、市场风险 192、技术风险 203、政策风险 204、人才风险 20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01、有利因素 20(1)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21(2)消费者的出游时间有保障 21(3)交通网络的全覆盖使旅游更为便捷 21 (4)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212、不利因素 21(1)外部事件因素 22(2)旅游行业的无序竞争 22九、行业市场规模 22十、行业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221、行业周期性 232、行业区域性 233、行业季节性 23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旅行社进行监督和管理。
作为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等。
旅游业发展现状2016
旅游业发展现状2016旅游业是指人们利用休闲时间,远离家庭或工作环境,到旅游景点进行观光、休闲、娱乐等活动的行为。
旅游业发展现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 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休闲观念的逐渐深入人心,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在持续增长。
2. 旅游业结构日益多元化。
传统的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因此,旅游业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除了传统的文化旅游、自然景观旅游之外,农业旅游、购物旅游、医疗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3. 旅游业的技术应用不断深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旅游业也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应用,如在线预订系统、移动支付、虚拟现实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旅游更加便捷高效,提升了旅游体验的质量。
4.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重视。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各行业的关键词之一,旅游业也不例外。
越来越多的旅游企业开始关注环境保护、文化保护等议题,推动旅游业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中国,旅游业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旅游市场规模庞大,成为全球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在不断增长,不仅带动了文化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的发展,也为新兴旅游形式如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提供了机会。
2. 旅游业结构日趋多元化。
中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旅游产品种类繁多。
不仅有享受自然风光的旅游景点,还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小镇等非遗文化旅游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3. 城乡旅游发展不平衡。
尽管城乡旅游发展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城市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利用,而农村旅游还有待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潜力要得到更多的重视。
4. 旅游业的科技应用有待提升。
尽管旅游业的科技应用在中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
《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发布2016-08-23 11:132016年8月22日,由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
会议概述了2015年区域旅游发展情况,介绍了2015年旅游客源地、2015年旅游目的地、2015年旅游流的发展情况,并对2016年区域旅游发展作出了展望。
一、2015年区域旅游发展概述2015年,在信息技术、交通技术大发展的背景下,传统区域的区位优势继续弱化,区域间经济差异呈现出不断缩小态势,区域旅游业与区域经济表现出相似的态势,总体呈现出区域均衡化发展趋势。
2015年,“一带一路”、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旅游+互联网”、交通方式变革的纵深影响,在理念和内涵上不断丰富区域旅游格局。
地方旅游发展不断寻求亮点突破与模式创新,区域旅游合作在交通方式变革中蓬勃发展,区域旅游整体格局在国家战略的影响下稳中有变,点-线-面的区域旅游网络格局不断向好。
2015年作为我国“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区域旅游业各项指标均表现出较好的态势。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已经达到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
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
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
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
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
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二、2015年旅游客源地发展情况(一)客源地出游力分布总体呈现东—西梯度递减格局2015年我国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各大客源地的游客产出量并未减少,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区域分布角度,2015年我国客源地分布依然呈现东、中、西三级阶梯状发展格局,其中,东、中、西三大区域出游力比例总体呈现出“7:2:1”的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中国旅游发展报告《报告》从旅游行业发展概况开篇,盘点世界及中国旅游竞争力、分别以“五大转变、四大战略、五大影响、五个着力、四个阶段、五大作用”六大篇章,关注在线旅游发展态势、聚焦旅游业新规颁布实施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辉煌发展,并以专题形式,对“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调查、细致解读和理性剖析。
旅游行业发展概述旅游业,国际上称为旅游产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
旅游业由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三大要素组成。
按业务种类划分,旅游业可分为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和接待外国人到自己国家进行旅行游览活动。
世界旅游行业发展概况1、旅游业是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发布的《世界旅游晴雨表》,2015年国际游客人数相比2014年增长了4.4%,达到11.84亿人次。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旅游业已成长为世界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
2、中国、美国和英国引领2015年出境游市场。
受欧元、美元及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的影响,欧洲增速引领各大洲(+5%)。
2015年,前往欧洲的国际游客为6.09亿人次,比2014年增加了2900万人次。
前往中欧和东欧地区的旅游人次,自2014年下降之后,2015年回暖,增速达6%。
北欧(+6%)、南地中海欧洲区域(+5%),以及西欧(+4%),均出现喜人的增速,这与该区域富含成熟旅游目的地息息相关。
亚太地区,2015年国际游客到访量达2.77亿人次,同比2014年增加1300万人次,增加比为5%。
其中大洋洲国际游客到访量实现7%的增长,东南亚实现5%的增长,东北亚和南亚国际游客到访量均实现4%的增长。
美洲的国际旅游人次,相比2014年表现更加稳固,旅游人次增加900万,达到2015年的1.91亿人次,增长速度为5%。
美元刺激了美国的出境游,加勒比海和中美洲均受益于此,并实现了7%的增长。
南美和北美接近平均水平,均实现了4%的增长。
3、未来十年,旅游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预计,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消费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协会预测,从2010年到2020年,国际旅游业人数和国际旅游收入将分别以年均4.3%、6.7%的速度增长,高于同期世界财富年均3%的增长率;到2020年,旅游产业收入将增至16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0%;所提供工作岗位达3亿个,占全球就业总量的9.2%,从而进一步巩固其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地位。
五大转变展示中国旅游业辉煌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短缺型旅游到初步小康型旅游大国的转变,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国内旅游从小众市场向大众化转变,已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消费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与国民收入的增长,国民人均出游从1984年的0.2次增长到2015年的3次,增长了14倍。
国内游客数量从1984年约2亿人次扩大到2015年40亿人次,增长了19倍,年均增长10.2%;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国内游客数量呈现持续高位增长,推动中国步入了大众旅游时代,成为世界上拥有国内游客数量最多的国家。
国内旅游收入也从1985年的约80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4200亿元,增长了426.5倍,年均增长22.4%。
2015年,中国旅游总收入超过4万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占全国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了85.8%,成为中国最主要的旅游消费市场。
(二)国际旅游从单一入境游发展成为出入境旅游并重格局,出境旅游市场更加活跃、发展空间潜力巨大。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际旅游仅限于单一的入境游,出境游起步较晚。
但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呈现井喷式增长,已形成入境与出境两大旅游市场并重活跃的发展格局。
从入境市场看,中国已是世界第四大旅游入境接待国。
入境旅游人数(含入境过夜游客,下同)从1978年的180.92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33亿人次,增长72.5倍,年均增长12.3%;旅游外汇收入从1978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6.5亿美元,增长431倍,年均增长17.8%。
从出境市场看,中国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客源输出国之一,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消费国。
2014年,中国大陆公民出境旅游人数突破1亿人次,达到了1.09亿人次,2015年上升为1.2亿人次,比1992年的298.87万人次增长了39倍。
目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已扩大到15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重要的旅游客源国。
(三)旅游业从单纯外事接待型事业转向事业、产业共同发展,旅游综合功能优势日益凸显。
改革开放前,中国旅游业是中国外交事务的组成部分,对增进国家友谊和促进国际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尚不具备现代产业特征。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业迅速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显示出巨大活力,与110多个行业相关、融合发展,对国家调结构、扩消费、稳增长、惠民生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总体上实现了六大发展转变:一是从外交的边缘向外交的前沿转变;二是从经济建设的边缘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转变;三是从经济增长点向第三产业的重点转变;四是从传统粗放型、数量型旅游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创新型推动方式转变;五是从扩大就业岗位重任向就业、旅游扶贫的重任转变;六是旅游发展的主体由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类型、全方位的推进。
如今,旅游业对于社会公共服务、地区综合管理水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旅游业对于中国城镇化建设、乡村脱贫致富、生态保护、实现美丽中国等起着重大作用。
(四)旅游业由一般性产业向战略性支柱产业转变,产业规模和实力迅速壮大。
2009年,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将旅游业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全方位推动旅游产业步入了黄金发展期,旅游产业规模和实力更加显著提升。
截至2015年,全国已有旅行社27364家,比1999年的7355家净增加了2万多家;全国已评有星级饭店数量13491家,其中包括五星级饭店867家、四星级饭店2779家、三星级饭店6776家;中国已有各类经济型连锁酒店约1.5万家,客房总数超过140万间。
1999年,国家旅游局开始实行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管理。
其中,5A级景区首次评定始于2007年,截至2015年底,中国5A级景区数量达到200多家。
自1998年起,国家旅游局通过推动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提升了中国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成功创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近年来,在产业融合发展、资本并购、连锁化经营、互联网+等创新发展中,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涌现出一批有竞争潜力的大型旅游企业,包括以华侨城、宋城等为代表的景区连锁经营商,以锦江、首旅、万达等为代表的综合性旅游商,以携程、去哪儿、同程、途牛等为代表的线上旅游服务运营商,业绩增长迅速,已成为中国旅游企业的领跑者。
(五)旅游业发展面由局部扩展到全国,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社会共同推进的大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等少数旅游城市和黄山、峨眉山等著名旅游景区,如今,旅游业发展已遍及全国,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几乎所有的省(区、市)都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一系列在更大范围内的区域旅游合作品牌相继产生。
国家旅游局与各省区市建立了推进战略合作机制。
2014年国家成立了中国政府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由国务院分管旅游工作的汪洋副总理任召集人,成员单位包括了国家旅游局、外交部、发改委等28个国家政府部门。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全国各类金融机构、非旅游类大型企业集团也开始纷纷参与旅游业投资与经营,形成了多层面、多区域、多形式推进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
四大战略推动旅游业提质增效中国旅游业近几年重要战略主要包括“515战略”、“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战略、“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等。
(一)“515战略”中国旅游业发展“515战略”,即2015-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五大目标,十大行动,52项举措”。
2015年1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作了《开辟新常态下中国旅游业的新天地》报告,剖析中国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全面部署2015-2017年全国旅游工作重点,即紧紧围绕“文明、有序、安全、便利、富民强国”五大目标,开展十大行动、52项具体举措,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加快旅游业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1)坚持问题导向,依法整治旅游市场秩序;(2)坚决惩治旅游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旅游大环境;(3)强化底线思维,构筑旅游安全保障网;(4)发动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大行动(厕所革命),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5)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只手”作用,创新旅游产业促进机制;(6)大力开发新产品、新业态,促进旅游消费转型升级;(7)打破地区藩篱,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8)开展旅游外交,构建旅游对外开放新格局;(9)深化旅游体制改革,为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0)积极主动融入互联网时代,用信息化武装中国旅游业。
“515战略”是中国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按照中国“两个一百年”目标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全面分析判断过去35年旅游发展和未来35年旅游业发展趋势背景下,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系统创新谋划。
实施一年来,“515战略”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很多新突破,形成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二)“旅游+”战略“旅游+”是指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力、融合能力,及催化、集成作用,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提供旅游平台,插上“旅游”翅膀,形成新业态,提升其发展水平和综合价值。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研究部署实施“旅游+”战略,受到了中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影响和全力推动。
通过智慧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研学旅游、医疗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等领域,重点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旅游+”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动态性,“+”的对象、内容、方式都不断拓展丰富、多种多样,“+”的速度越来越快。
经济社会越进步发展,“旅游+”就越丰富多彩,“旅游+”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标志。
(三)全域旅游战略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