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编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战栗lì恶劣liè姗姗shān来迟B.泅qiú水阴霾lí毛骨悚sǒng然C.厄è运吞噬s hì海市蜃shèn楼D.凛lǐn冽盘盂yú冻饿之虞yú2 . 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骏工惬意鱼贯一筹莫展B.恍惚嶙峋摄取消声匿迹C.稠密巍峨阑珊言简意赅D.涟漪笼罩纷纭融汇贯通3 . 请选出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A.《范进中举》选自我国清代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施耐庵。

B.“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

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中的“说”、“铭”、“记”分别代表古代的一种文体。

D.某火葬厂入口处竖立着这样一块标语牌“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则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是奋斗①新中国70华诞,让这个国庆长假成为人们向祖国表达深厚情感的节日。

“我爱你,中国”的由衷礼赞,“奋斗吧,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响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涌动在祖国大地各个角落。

②国之庆典,民之荣光。

从一穷二白到国强民富,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多少美妙憧憬变为现实,多少崭新图景映入眼帘。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里,每个人都有足够底气和理由为新中国“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骄傲自豪。

人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忆国史、抒深情,彰显出作为新中国伟大成就创造者和享有者的意气风发,也展示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大路上的自豪自信。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干涩贮蓄陈词滥调稀稀疏疏B.端庄急躁喜出旺外谦敬错位C.澄青宛转名族领袖抖擞精神D.斧正高寿相委而去翻来复去2 . 下面是某校“教师教学培训班”开课典礼上开幕词的节选部分,其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为把握高考新方向,全面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经我校党委研究,决定聘请清华、北大、人大教授莅临我校讲学。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句诗用来形容参与这次讲学的教授可谓恰如其分,因为他们都是在各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学者、专家。

在此,②我谨代表学校,对各位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③相信各位教授抛砖引玉的讲学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极大的启发。

这次讲学,也是展现我校教师良好形象的大好时机,④你们可要好好表现哟!A.①B.②C.③D.④3 .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颁发:发布(命令、指示、政策等)。

]B.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C.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

)D.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建树:建立的功绩。

)4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孙权劝学》《木兰诗》《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学”“诗”“铭”“说”都是文言文的一种文体。

B.人们常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概括唐、宋、元、明、清这几个时期突出的文学形式。

C.普希金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D.人们把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月亮是古诗文中经常描写到的自然景物,古代它的别称有半轮、银钩、婵娟、玉盘等。

B .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考中者分别称作“举人”“贡士”“进士”。

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前三名分别称作“状元”“探花”“榜眼”。

C . 明清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传》《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红楼梦》。

D . 成语“气象万千”“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唐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2015•贵州遵义)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善良,是人们心间斑lán(________ )的花。

心怀善良,便yíng(________ )绕满怀温馨,延己及人;心怀善良,便生出随喜之心,huò(________ )然开朗;心怀善良,便拥有不老容颜,芳龄永驻。

依善行事,我们会qiè(________ )意、愉快。

三、情景默写 (共1题;共1分)3. (1分)古诗文名句填空(1)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赵世秀《约客》)(2)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3)鉴湖女侠秋瑾鄙视平庸低俗之人,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显示正视屠难挫折的女中豪杰的气魄。

(4)十几年间,他向全国20多个省的出版社投寄稿件,却一次次被退回,但他毫不气馁,不断修改打磨。

“________,________。

”小说终于被出版社隆重推出,成为了震动文坛的年度代表作。

(选用陆游《游西山村》中的连续两句)四、课内阅读 (共1题;共1分)4.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新版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镍币(yè)修葺(qì)愧怍(zuò)心有灵犀(xī)B.告罄(qìnɡ)麂子(jǐ)震悚(sǒnɡ)屏息凝神(pǐnɡ)C.羸弱(léi)竹篾(mí)亘古(ɡèn)怏怏不快(yànɡ)D.吞噬(shì)猥琐(wěi)镐头(ɡǎo)忍俊不禁(jīn)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决别(jué)脑髓(suǐ)豌豆(wǎn)争执(zhí)B.倜傥(tǎng)怅然(chàng)棱镜(líng)倚靠(yī)C.云宵(xiāo)羞怯(qiè)坍塌(tān)贮蓄(chǔ)D.霎时(shà)攲斜(qī)邮戳(chuō)嗔怪(chēn)3 . 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在《格列佛游记》描述的小人国里,如果重要职位出缺,候补人员就会通过绳上跳舞比赛来决定谁接任这个官职。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关键在于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宋江等好汉诱使杨志上钩而全然不露痕迹,体现了宋江的足智多谋。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印第安人乔最后死在山洞里。

汤姆和哈克挖出海盗埋在山洞的金银并分了那一大箱金子,汤姆和哈克都成了富人。

D.“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她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一生恪守的人生原则。

4 . 下列词语选择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精编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精编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船舱酬谢宽慰左邻右舍B.两颊辐射怠慢奇伟磅薄C.羁绊躁热亢奋愈捶愈烈D.嘱咐蔬朗闭塞大彻大悟2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南宋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B.《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通过写与老王交往的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了社会底层人物身上的善良以及他们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同情。

C.《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和怀念自己儿时保姆的文章。

D.《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

3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娉婷(pīng)箴言(zhēn)宽宥(yòu)拘泥(ní)B.秀颀(qí)濡养(rú)脚踝(huái)稽首(qǐ)C.桑梓(zǐ)诘难(jié)渲染(xuān)豢养(huàn)D.桥堍(tù)戏谑(xuè)纶巾(lún)游弋(yì)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书信不仅传递感情,更传承文化,同时也真实地记录时代的变迁。

B.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内江市的“创卫工作”走上规范化、常态化。

C.全场观众的目光与欢呼声都集中到正在舞台中央忘我舞蹈的杨丽萍身上。

D.“整本书进课堂”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其傅彩也,;其长才也,。

炼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1 .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如释重负轰轰烈烈千钧一发心有灵犀B.不耻下问海阔天空耐人寻味言外之义C.颠沛流离忍俊不禁海市蜃楼可歌可泣D.鲜为人知语无伦次悲天悯人家喻户晓2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鼎湖山听泉》一文重点是写山泉,以泉水之美来表现山林之美,揭示从泉水中所领略和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B.《陈涉世家》选自东汉司马迁的《史记》,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作者描写黄山的壮丽景色,揭示了大自然的伟大的创造力和人类的审美感知在提升景物品格中所起的作用。

D.《画山绣水》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描写了从漓江上观赏到的山水美景,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3 . 下列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B.我们要虚心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C.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镰刀头羊的那声吼叫,使整个斑羚群迅速分成两拨,老年斑羚一拨,年轻斑羚一拨。

B.毕业联欢会过后,小雅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时常萦绕在我的耳畔。

C.今年四川企业“走出去”呈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项目就约占40%左右。

D.是否认识到屏在建筑美中应起的作用,是能不能做到造型轻巧、色彩协调、绘画富有诗意的前提。

5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大风泱泱,大潮滂滂。

文化圣火,千古未绝者,与日月同光。

春秋战国,________,有孔子老庄,恰似“江河万古流”;唐朝宋代,________,有李杜苏辛,正如“光焰万丈长”;元明清时,________,有汉卿雪芹,已是“托体同山阿”。

①诸子百家,深邃如江海,滋育华夏②戏曲小说,高妙如山川,丰富民族③骚客文人,浩繁如星辰,照耀神州A.①③②B.②①③C.③①②D.③②①6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禅师/禅让衣冠/冠冕堂皇哄堂大笑/一哄而散B.牵累/累及折扣/百折不挠眼花缭乱/歌声缭绕C.取缔/真谛星宿/夜宿荒野浑身解数/解甲归田D.嗔怪/缜密肖像/惟妙惟肖旁逸斜出/无暇顾及7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的一项是()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

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

B.“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C.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

D.《纪念白求恩》一文运用对比、夸张等手法,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8 .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他是班上的清洁委员,很爱护环境卫生。

放学回家经过校门时,看到了地上有纸团,他很自然地弯腰拾起放进垃圾桶里,,班会上,他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扬。

A.班主任发现了他B.班主任发现了自己C.自己被班主任发现了D.这被班主任发现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大自然的语言》回答问题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

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

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②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

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④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

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

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下面是一个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

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

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⑥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⑦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9 . 阅读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表达效果。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2)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

10 . 为什么“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业就包含物侯知识。

”一句中的“许多”不能删去?11 . 结合第四段的内容,说说“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一句中的!“这里”具体指的是什么?12 . 结合第三、四段的内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1)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说明方法:作用:(2)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

说明方法:作用:13 . 阅读第六段,请具体说说本段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阅读议论文《学问的功用》,回答下列各题学问的功用①一般人常埋怨现在的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

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

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

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

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常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

这种用心很可佩服,而措词却不甚正确。

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

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

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的狭义。

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

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

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

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

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

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

(甲)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

(乙)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②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

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

(丙)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生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

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

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销场。

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销场后,当然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③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

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

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

“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

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

人有肉体,有心灵。

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

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

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

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于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

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

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14 . 第①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15 . 根据文意,将下面的三句话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①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

”②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③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

(甲)处应填(乙)处应填(丙)处应填16 . 作者引用“醉翁之意不在酒”、“得鱼忘筌”意在表明什么?三、句子默写17 . 填空。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②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