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3月中考模拟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某校文学社将邀请一位作家担任顾问,下列用语准确得体的一项是:()A.我们敬请您担任我社顾问,如能得到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您荣幸地被邀请为我社顾问,我们感到无比高兴。

C.我们荣幸地聘请您为我社顾问,敬请务必应允。

D.聘请您为我社顾问,将是我们一大荣幸,特呈请柬,敬请欣然赏光。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闻一多先生“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B.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放弃都市的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C.事实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还不得,读两三遍就得了。

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港珠澳大桥的设计别具匠心....,它将连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江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蹂躏寂寥明信片荒诞无稽诲莫如深B.荡漾曙光口头禅谈笑风声精雕细琢C.幅射煽情入场券轩然大波出言不逊D.徘徊酝酿度假村目不暇接蔚然成风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得志.,与民由之燕雀安知鸿鹊之志.哉B.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所恶有甚于.死者C.其名为.鲲武陵人捕鱼为.业D.一鼓作.气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初三语文模拟中考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迸发(bèng)恣意(zì)B. 蹒跚(pán)徜徉(cháng)C. 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óu)D. 缄默(jiān)踌躇(chú)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骛恣意妄为殚精竭虑B. 斟酌恣意妄为箴言C. 旁骛恣意妄为真知卓见D. 斟酌恣意妄为卓有成效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老师在课堂上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B. 他是个恣意妄为的人,常常不顾他人感受。

C.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殚精竭虑,而应该冷静思考。

D. 他缄默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我读了好几遍,仍然觉得意犹未尽。

D. 为了防止这类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加强了安全管理。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脱缰的野马,奔跑在草原上。

B. 他的话像春风一样温暖,令人心旷神怡。

C. 他像一只狐狸一样狡猾,总是能巧妙地避开问题。

D. 他像一只狮子一样勇猛,无所畏惧。

6.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殚精竭虑,终于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B. 他旁征博引,用尽了所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C. 他锲而不舍,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D. 他箴言满口,总是能说出许多道理。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B.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C. “你来吗,还是我去?”他问。

D. “你来吗?”他问,“还是我去。

”8. 下列句子中,主谓宾结构完整的一项是:A. 春天的花开得真美。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松江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松江区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2024.0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1【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5.【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臣不胜.受恩感激()(2)季布为.河东守()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初中语文中考模拟试题(3)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毕业季,如歌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回首三年的学习之旅,内容丰富多彩:我们曾热情洋yì地漫步古诗苑,感受君子取义成仁的激情豪迈;我们曾徜徉小说丰富多彩的天地,感受主人公隐匿心底的悲欢离合;我们曾装腔作势地吟咏新诗,唱响海燕勇敢自信的高ào 之歌;我们还踊跃地响应时代的号召,志存高远,勇立潮头,争做时代的舵手。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① 徜.( ) 徉① 号召.(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① 洋yì ( )① 高ào ( )(3)语段中画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转瞬即逝B.悲欢离合C.装腔作势D.志存高远2. 在“家乡的名片”写作实践活动中,小唐同学为大家搜集了下面的文字。

阅读之后,完成问题。

(5分)唐山所在的这一块土地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它北枕燕山,南临渤海,土地肥美,物产丰富,文化昌明,教育发达,在这里诞生了许多优秀作家、学者,更有众多中国著名作家、学者、政治家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优美的篇章,这种文化积累成为唐山作为城市诞生的血脉,唐山就像从幽远的天海之际喷薄而出的一轮朝阳,辉耀于世人眼前。

唐山,在为中国近现代工业被荆斩棘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

在这里产生了李大钊精神、特别能战斗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抗震精神,这些精神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巨大影响,已经成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基因,可以说,唐山不仅是甲的摇篮,更是乙的重要苗圃。

(1)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2)填写文段中甲乙两处空缺的内容,使句子完整。

(2分)3.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市级名校2025届初三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采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

B.在开展“聚力脱贫攻坚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街道办事处人大代表共走访贫困户近500多户。

C.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D.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作祟帷幕云宵沧海一栗B.隧道赃款外甥自顾不暇C.姊妹酝酿奢靡崭露头脚D.誉写绚烂眷念绿草如阴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阳光中学在2012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B.菲律宾外长说黄岩岛是菲律宾的固有领土,他的言论充满了颠倒是非、隐瞒和歪曲黄岩岛历来是中同领土的一部分的事实C.那烟雨迷蒙的恩施大峡谷,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光辉事迹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论语八则》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

B.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人才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走向衰弱。

解说: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C.近期,人脸识别技术不断进入大众视野。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技术进入视野”。

D.精准扶贫中国速度移民火星移动支付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丹麦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等。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积累运用(共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

小说中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生活重压下,苦得像一个木偶人的中年闰土;因为被忽视而露出鄙夷神色的杨二嫂;在游船上认出衣衫褴褛卖牡蛎的于勒后,脸色煞白、语无轮次的菲利普先生;中举后欣喜若狂以致摔倒不省人事的范进;思贤如渴,亲自前往拜谒诸葛亮的刘备。

正是小说中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我们认识了人性的复杂。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lán shà yèB.jiān shà jiéC.lán shǎ jiéD.jiān shǎ yè2.上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3分)()A.鄙夷B.语无轮次C. 不省人事D.思贤如渴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极目远眺,连绵的群山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B.为了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推进,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真是无所不为....。

C.川流不息....的汉江水滚滚而来,汇集于丹江口水库,又经南水北调线渠道缓缓北上,润泽了干渴的北方。

D.5月1日,济南泉城公园全新开放,从湖上纵目四望,长堤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生睡眠不足,就会严重降低学习效率和思考状态。

B.对于这座纪念馆是否收门票的问题,有关部门出面予以否认。

C.在沿河风光带慢跑,能使人看到清澈的河水、青青的垂柳。

D.经过事实教育,全体医务人员对继承祖国医学遗产的问题有了正确认识。

5.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九年级三班开展“走近非遗文化——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共4分)(1)任务一: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剪纸的特点。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渭南市某地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

全卷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24分)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陕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文物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学校文学社将开展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基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三秦文化一脉相承】中华民族在沃野千里的关中八百里秦川、沟壑纵横的陕北黄土高原、水草丰茂的陕南鱼米之乡,谱写了底蕴深厚、根深叶茂的三秦文化。

下面是小秦准备给校文学社投递的一篇文稿中的部分内容,请你帮他修改其中的错误。

“秦中自古帝王州”,陕西曾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核心区域,多个朝代在此相继建都。

中华文明顶盛时期的周、秦、汉、唐都是在三秦大地拉开序幕并书写了辉煌的历史。

巍峨的大秦岭、奔腾的黄河水、静穆的黄帝陵、雄伟的兵马俑、厚重的古城墙、悠远的古丝路……一山一水一陵一俑一城一路,章显了陕西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独特的自然人文禀赋。

独特地道的风味、匠心独运的技艺、悠远亲切的乡音、怎么称道都不为过的文化古迹,一字一词皆有故事,一砖一瓦饱蘸深情——它们是三秦文化的“活化石”,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的乡愁与记忆。

1.有两个词语的读音小秦没有读准确,请你帮他指出正确的读音。

(2分)(1)“巍峨”应读为______ (2)“静穆”应读为______2.这篇文稿中有两个词语书写错误,请你帮小秦改正。

(2分)(1)“顶盛”应写为______ (2)“章显”应写为______【传统文化绵延不息】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宝贵资源。

2024河南省重点名校中招初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河南省重点名校中招初三一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河南省中招备考模拟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领略河南文化,感受文化生机。

小豫参加了“行走河南,浸润文化”中的“郑—许—洛”游览线路,请帮助小豫享受这场文化之旅吧!活动一:郑州站·巍巍商都,生生不息下面是郑州商都遗址中的文字展示,有些字词小豫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的文化标志.,也是郑州灿烂文化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代表。

①cháng yáng______在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雄伟的商代城垣会让人一眼千年,园中的郁郁风光与黄色长龙般的城垣②相得yìzhāng______。

郑州商都遗址博物院以商都历史文明为核心内容,向世人展现这座沉寂数千年都城的面貌,解码中国早期文明的千年根脉.。

1.语段中的加点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A.zhìshuōmàiB.zhìshuìmòC.shíshuìmàiD.shíshuōmò2.请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工整书写相应汉字。

①cháng yáng______②yìzhāng______活动二:许昌站·曹魏故都,梦回三国图1曹魏古城标志图2曹魏古城文创产品logo3.下面为小豫查阅的关于曹魏古城标志的解读文字,排序有点问题请结合图一进行正确排序()曾魏古城的标志由图案和文字组成。

①中间区域是一座古城楼,代表着曹魏古城。

②图案部分创作取材于“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玉龙,以此为基本元素,从而设计出作品的整体轮廓。

③玉龙尾部做成的水波纹形状,有两个含义:第一象征着许昌在2017年荣升为河南省第一个水系文明城市;第二象征着包围着曹魏古城的护城河。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北省九地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 年河北省九地市初三模拟联考 (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1~2题 14分)1.学校开展“书香伴我成长”读书活动,请你阅读展板的内容,回答问题。

(共8分)读史使人(míng zhì),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shàn biàn):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 (míng zhì)②(shàn biàn)(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逻辑②相宜(3)文段中的“伦”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音序检字法检索,应先查字母 ,再查音节。

(2分)(4)下列句子中的“但”字,与原文中“人之才智但有滞碍”的“但”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钢琴艺术的持续发展虽然离不开技法的进步,但.“炫技”是手段,根本目的是要满足听众的听觉感受和心理需求。

B.辽阔的草原上,但.见麦浪随风起伏,如翻滚的波涛。

C.但.凡有一点希望,也不能放弃,必须努力争取。

D.中秋佳节,街头的灯光打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字样,传递着国人内心的期盼与美好。

2.阅读下面的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戈壁长城旁,铺天盖地的飘飘雪花了整个天地,远处是皑皑白雪的祁连山。

2024北京通州区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通州区中考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通州区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学校班级姓名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

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3分)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元素之一,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

恰逢2024年甲辰龙年,校报策划“寻龙记”专栏。

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面主题的编写工作。

追溯汉字中的“龙”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龙部》载:“龙,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意思是说,龙是有鳞动物的头领,变幻无穷,上天入海,无所不能。

中国最早的“龙”字,见于商代殷墟甲骨文。

此时的“龙”字还是象形文字,以简洁的线条勾勒出龙的轮廓,为兽首蛇身之状。

甲骨文的“龙”字,但有三个相似特征:躯体细长蜿蜒,尾部弯曲向上翘起,似蛇形;头部大都有钩,似利齿;头部有冠角,象征王权。

1.对文段加点字读音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长”应读为“c hán g”B.“潜”应读为“q iǎn”C. “廓”应读为“guō”D. “冠”应读为“guān”2.对“龙”字的甲骨文字形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AB.D.3.你认为文段横线处所填四字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大同小异B.截然不同C.不尽相同D. 同出一辙初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0页)2024年4月探查文物中的“龙”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1958年出土于河南省荥阳贾峪镇楚村。

侈口,细颈,溜肩,圈足,造型俊秀优美。

器物通体施满釉,釉下用苏麻离青料绘云龙纹图案,龙首高昂,凶猛威武。

4.根据“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图片与解说词,推断加点词“侈口”在这里的意思是 _。

广东省语文初三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语文初三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语文初三上学期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咫尺(zhǐ)恪守(kè)旁骛(wù)强聒不舍(guō)B. 亵渎(xiè)狡黠(jié)佝偻(lóu)矫揉造作(jiǎo)C. 襁褓(qiǎng)分麾下炙(huī)沉湎(miǎn)箪食壶浆(dān)D. 拮据(jū)镂空(lòu)诘难(jié)一抔黄土(póu)答案:D解析:本题考察的是词语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A项中,“强聒不舍”的“聒”应读“guō”,读音正确,但此选项中有其他字读音错误,故A项错误;B项中,“狡黠”的“黠”应读“xiá”,而非“jié”;“佝偻”的“偻”应读“lóu”,但在词语“佝偻”中常读轻声,虽不完全符合选项中的“lóu”,但此非主要错误,主要错误在于“狡黠”的读音,故B项错误;C项中,“襁褓”的“襁”应读“qiǎng”,但在此处作为词语时,常读“qiáng”,表示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分麾下炙”的“麾”应读“huī”,“沉湎”的“湎”应读“miǎn”,“箪食壶浆”的“食”应读“sì”,均正确,但“襁褓”的读音在此语境下更偏向“qiáng”,且此选项中有其他非主要错误,故C项错误;D项中,“拮据”的“据”应读“jū”,“镂空”的“镂”应读“lòu”,“诘难”的“诘”应读“jié”,“一抔黄土”的“抔”应读“póu”,均正确,故D项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军训活动,使我深受教育。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 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否则不努力学习,就会辜负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期望。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语文模考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0分)1.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2分)A. 即使……也……B. 即使……但是……C. 虽然……但是……D. 尽管……也……(1)他______身体不好,______还是坚持工作。

(2)______他很努力,______成绩还是不理想。

答案:(1)C (2)B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2分)A. 画蛇添足B. 画龙点睛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2)这篇文章的结尾______,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

答案:B3.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2分)A. 因为……所以……B. 虽然……但是……C. 只要……就……D. 无论……都……(3)______我们努力学习,______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C4.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空。

(2分)(4)他问我,是去图书馆______还是去公园______?A. ?B. ,C. :D. !答案:B5.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句子填空。

(2分)(5)“______,______。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A.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

C.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D. 锲而舍之,金石可镂;锲而不舍,朽木不折。

答案:A二、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瑶池,抚绥四方,观行天下之民,信可乐也。

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广东省深圳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广东省深圳市语文初三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语文初三上学期模拟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奇葩(pā),逍遥(xiāo)B. 沉默(mò),繁殖(zhí)C. 沉浸(jìn),困惑(hùn)D. 骄傲(jiāo),攀登(dēng)答案:C解析:A项中“奇葩”应读作qí,B项中“繁殖”应读作zhí,D项中“攀登”应读作dēng。

而C项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是正确的。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国科学家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B. 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优秀,但他的性格却十分孤僻。

C.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辅导活动。

D.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答案:A解析:B项中“虽然”和“但”应放在主语前,应改为“虽然他的学习成绩优秀,但他的性格却十分孤僻。

”C项中“一系列的辅导活动”应改为“一系列辅导活动”,D 项中“但环境污染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应改为“但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而A项中没有语病。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淹没(mò)跌宕(dàng)B. 悬崖(yuán)奔腾(teng)奔波(bō)C. 汲引(jí)涣散(huàn)拂晓(fú)D. 崇山峻岭(jùn)拨弄(bō)拖延(tuó)答案:C解析:A选项中“淹没”应读作“yān mò”;B选项中“奔波”应读作“bēn bō”;D 选项中“拖延”应读作“tuó yán”。

C选项中所有词语的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上海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海初三模拟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B. 蹒跚(pán shān)C. 恣意妄为(zì yì) D. 踌躇满志(chóu chú)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不拘小节,做事恣意妄为。

B. 他的作品构思巧妙,令人拍案叫绝。

C.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悄无声息地努力。

D. 他对待工作一丝不苟,从不敷衍塞责。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C. 这篇文章的观点鲜明,论据充分,结构清晰,是一篇优秀的论文。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小华高兴地说,“我们去郊游吧!”B. 他问我:“你去过北京吗?”C.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诚实守信,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D. 他喜欢的书籍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5.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受伤的小鸟,蜷缩在角落里。

B. 他像一只狼,贪婪地盯着猎物。

C. 她的声音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

D. 他像一棵大树,屹立不倒。

6. 下列句子中,符合逻辑的一项是:A. 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B. 因为天气晴朗,所以今天一定会下雨。

C. 他虽然很努力,但成绩还是不理想。

D. 只有参加比赛,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

7. 下列句子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篇文章写得不错,就是有些地方需要修改。

B. 你这篇文章写得一塌糊涂,需要重新写。

C. 你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我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

D. 你这篇文章写得太差了,我建议你放弃写作。

8. 下列句子中,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本卷共21小题总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

(10分)远方是脚的方向:王维远赴边地看到了“大漠孤烟直,①”的雄浑奇景;岑参征战塞外见到了“②,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妙美景;王湾在北固山下遇到了“③,风正一帆悬”的美好景象;苏轼在黄州欣赏到了“④,⑤,盖竹柏影也”的如水月色。

故园是心的归宿:辛弃疾笔下有“⑥?满眼风光北固楼”;范仲淹词中有“⑦,燕然未勒归无计”;《木兰诗》中,木兰辞官不就,眷恋家园生活的诗句是:⑧,⑨,⑩。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10分)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zhǔ①目。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迎客松绽放鸟巢,从敞开“中国门”“中国窗”到主火炬“微火”成为奥运史上的经典瞬.②间,中国与世界同行、传统与现代激荡、科技与文化融合,开幕式甲的创意、直抵人心的情怀、胸怀天下的格局,跨越国界、传遍世界,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

开幕当天乙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立春”,时间的巧合象征着中国与奥林匹克的冰雪奇缘。

丙。

来自河北阜平山区的孩子们身着虎头图案、脚穿虎头鞋,与虎年春节相呼应……“中国风”贯穿始终,“中国味”融入细节,“中国情”感动人心,既让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了现代表达,更用中国元素刷新了奥林匹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现着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根据拼音为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①________(A. 瞩 B.嘱)②________(A. sùn B. shùn )(2)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与众不同 B. 匠心独运)乙________(A. 恰逢 B.适逢)(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分)(4)下列四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②冰立方渐渐碎裂、幻化为一个晶莹剔透的冰雪五环③从第一秒钟起就有中国文化的意蕴④用“破冰”寓意打破隔阂、互相走近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3~4题。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3月)I阅读(共55分)一、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3题。

(10分)坐而论道不如身体力行①现在大家最讨厌的人就是凡事只凭一张嘴的人,他们除了会吃会说,什么事情都不做,或者都不想做、不会做,他们的下场就是人皆憎恨讨厌。

②在做事的过程中长内功,这是许多成功人士反复强调的。

但就像我们常常对锻炼身体津津乐道,可健身房的人数还是那么少一样,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实际上的健身辛苦、枯燥,难以坚持。

很多人都是反复开始、反复放弃。

他们道理全都明白,唯独这一条已经成为身体抗拒之事。

其他很多事情也一样,很多人明明知道必须亲力亲为,还是希望打个电话就能搞定,一趟一趟地跑,解决各种小环节障碍,非常让人身心疲惫,很多人就想随便找个理由能不了了之。

事关个人利益尚且如此,所以人们屡战屡败,寄希望于下一次机遇来临时不要那么烦琐。

③我们常常说读书学习很重要,这是一定的,但是坐而论道,起而不能行,也是不能忽视的时代病。

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似乎知道很多事,可是做起事情来,基本都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嘴,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进展成什么样子,此事可能向好或者办不成,心里一点数也没有。

另一方面我们又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似乎自己用小手指就可以完成。

可是当评论官多容易啊,躬身入局一拳一脚地去做完全是另一回事。

④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是“群英会”上讨论得很热烈,具体落实到自己头上我们还是觉得困难重重。

这还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像学开车、学做饭,那毕竞是跟技术打交道,而做事情成功与否是要与受众打交道,千人千面,人们性格、习惯、偏好、心思,各不相同,别人又没有配合你完成任务的义务,结果常常是没事的时候感觉认识的人都是朋友,有事的时候又觉得跟谁开口都不合适,或者大家都很忙,都不太愿意为别人的事分神。

⑤有一次和朋友聊天,她说很担心自己被别人照顾惯了,最终什么都不会,变成了废人。

这完全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有一次,她远离家人去外地生活,居然不知道去银行办事要拿号,也不知道去医院看专科要预约,真的就像从外星球归来。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5年初三联合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5年初三联合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泉州市泉外、东海、七中学、恒兴四校2025年初三联合中考模拟考语文试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应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欧·亨利,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羊脂球》等。

C.《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的和《楚辞》中的《离骚》。

D.因古代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2.下面文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甘肃平凉的崆峒山,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

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宇轩昂,底蕴丰厚。

A.奇险灵秀B.水天一色C.凝重典雅D.气宇轩昂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作揖颓唐走头无路绝处逢生B.取谛伫立锲而不舍断章取义C.洋溢练达人迹罕至心旷神怡D.狡黠震悚油光可鉴眼花瞭乱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乐府诗集》中的诗是配乐的歌词,按照所配乐曲的性质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颂”是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

B.《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反映了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政治腐败、诸侯割据的社会现实;《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人们津津乐道的“背水一战”和“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分别出自《水浒》和《三国演义》。

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白山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九年·语文(省命题)(十二)白山市2024年初三统一模拟训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古诗文课堂笔记,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

请在下面田字格中、括号内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的选项。

(第1题每句1分,第2题每小题2分)1.“诗可言志,文能传情”,历代文人雅士用生花妙笔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诗经》中,(1)“蒹葭苍苍,”两句以景起兴,渲染萧索的氛围;王维《使至塞上》中,(2)“,”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虽是描绘大漠风光,却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晏殊《浣溪沙》中,(3)“,”两句借助“花”“燕”等景物,将惋惜伤感与通达欣慰交织在一起;欧阳修《醉翁亭记》中,(4)“,”两句描绘了琅琊山春夏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2.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8分)面对大自然,诗人常常洞察一切秘密。

这些秘密可以分成两份,他呈①现出来的一部分,就是他写出的诗歌□没有呈现的,就被他守藏在内心□成为他的生命zī ②养,护佑他在写诗的路上继续走下去。

如果哪一天他倾囊而出,内心的那部分不再保留,那他在诗歌的道路上也将要走到头了。

他将感到自己内部世界的空虚轻飘,仿佛田野上随便的一阵风就可以把他刮倒。

(1)给语段①处加点字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呈现________ ②zī________养(2)语段方框内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A.逗号句号B.分号句号C.逗号逗号D.分号逗号(3)下面选项中与“秘密”词性不同的一项是()A.生命B.道路C.轻飘D.田野(4)语段中画横线句子的复句类型是________关系复句。

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下面是小博同学整理的文言文复习笔记,请你阅读并完成题目。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西城区2024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西城区2024届初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模拟测试试卷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5一、基础•运用(共14分)1.示例:学校开展劳动周活动/劳动周活动拉开帷幕评分标准:共2分。

学校劳动周1分,开展/拉开帷幕1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2.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3.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4.答案:A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5.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6.示例:为弘扬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学校将组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评分标准:共2分。

改出搭配不当1分,改出时态错误1分.7.示例:①种植盆栽后的美观②组装书架后的自豪评分标准:共2分。

每空1分,注意句式的一致,体现做完家务劳动后的效果或感受均可。

二、古诗文阅读(共17分)(―)(共4分)8.①答案:琴瑟友之②③示例: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④答案:其翼若垂天之云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②③两空需对举,有错不得分。

(二)(共5分)9.①答案:足②示例:世间事物消长变化/在困境中坚持就能看到希望③示例:(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向往/留恋等评分标准:共3分。

每空1分,②③空意思对即可。

10.示例:“箫”“箫”是竹制的管乐器,诗中这句写社日将近,村人吹箫打鼓,热烈庆贺的情景,因此用“箫”字。

评分标准:共2分。

选择1分,理由1分,意思对即可。

(三)(共8分)11.答案:B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2.答案:C评分标准:2分。

选错不得分。

13.示例:①清荣峻茂②流连信宿,不觉忘返③山水的知己④自得/骄傲评分标准:共4分。

每空1分,③④空意思对即可。

三、名著阅读(5分)14.示例一:小语,向你推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主人公保尔一次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即使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也很快从低谷中走出来,以文学创作作为武器,写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

这是一本值得你读的好书,理想坚定的保尔一定能激励你。

示例二:小文,向你推荐《水浒传》。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A.【甲】B.【乙】C.【丙】D.【丁】4. 同学们在整理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班级围绕“科技”话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7分)(1)活动中,小鲁搜集到了下面两则材料。

请写出你从材料中探究到的信息。

(3分)【材料一】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模式匹配量子密钥分发;液氧甲烷火箭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55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刷新世界纪录;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第四十次南极考察启动……越来越多“中国足迹”标注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基础研究持续为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能,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氛围、激发人才活力……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科技成果令人振奋!点赞中国科技,致敬科技工作者!【材料二】①身体可以失重,但心灵永远不能失重,唯有全力以赴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梦想。

——神舟十七号乘组指令长汤洪波②要做需要非常努力跳起来才够得着的科研,并坚持做到极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③我们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努力,为更好地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作出贡献。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张北辰(2)下图是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徽标。

请说明徽标构图和设计意图。

(4分)A.“也”作为语气词,其中一种作用是用在句末表反问语气,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就是这种用法。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牝而黄”两句中的“而”意义和用法相同。

C.乙文中加点的“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和“令、高、赐、奉上”等都属于敬辞。

D.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和 “穆公不说”两句中都有通假字。

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1. 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位于泰兴市宣堡镇的古银杏森林公园,是国家CCC级自然景区。

其间村庄错落,银杏成林,果树成片,百年以上古银杏3800多株,远远望去,像连绵不断的群山,shà( )是壮观,chángyáng( )其中,liú( )连忘返,被专家誉为“自然之奇迹,休闲之胜地”。

2.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新一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创造了大国总理的两个“纪录”:新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理、学历最高的总理——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B. “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之所以火爆,不是因为这些节目筹办的多么华丽,而是因为综艺节目本身凝结了近40年来两岸音乐文化的共同回忆。

C.《中国日报》近日在头版标题文章《中国的远洋巨人》中写道:“中国海军要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利益”。

D.如何认识房子的损坏程度?袁一凡称,房子是否损坏,具体要看是哪里损坏?如果是骨架损坏,那房子就需要重建。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2分)A.在灾难面前,我们雅安人民,我们四川人民,我们中华民族,显现了同舟共济....的精神。

B.随着H7N9禽流感疫情的扩散,家禽行业如履薄冰....。

农业部门已提出了在抓好动物H7N9防控的同时确保家禽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

C.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对广大群众的疾苦却漫不经心....。

D.老师家的藏书真多呀,偌大的一个书房放得满满的,真可谓汗牛充栋....。

4.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分)(①—④句每题1分,⑤⑥题各2分)①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⑤辛弃疾的《破阵子》中,渴望建功立业,体现人生价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莲象征着纯洁与高雅、清净与超然。

是许多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你搜集的咏莲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名著阅读。

(6分)(1) 省党委的会议已经开了将近两个钟头。

那秃头的家伙是铁路林木委员会的主席。

他用敏捷的手指头翻弄着一叠文件,高谈阔论地说:“……大家看,就是这些客观原因使得省委和铁路管理局的决议不可能实现。

我再说一遍,甚至再过一个月,我们也还是不能供应比四百立方米更多的木材……”本段文字节选自长篇小说《》的第二部第2章。

此章节写的是叛乱平息后,朱赫来等人此时不得不面对的另一种艰难处境:。

(2分)(2)《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一文,鲁迅在从东京去仙台的途中,和这两个地名触发了他的忧国爱国之情(2分)(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离开“慧骃”国,被好心的船长发现并要带他回家时,他却为什么不愿回去?。

(2分)6. 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 (8分)4月份,济川中学利用班会课开展了“长城在我心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其中。

九(1)班的班会课上,同学们就几个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请你也来参加。

活动一【长城情结】炎黄子孙都喜欢传唱《我的中国心》,歌词“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更是脍炙人口。

结合“长城”专题,说说“长城”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哪些象征意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时代意义】材料一:上世纪90年代,解放军八一队以姚明、王治郅、巴特尔三位身材两米以上的篮球队员组成了防守严密的“移动长城”,凭借着无与伦比的进攻技巧和梦幻脚步帮助八一队垄断了那几年的甲A联赛霸主地位。

材料二:4.20雅安7.0级地震发生之后,李克强总理立即飞临灾区,要求让“绿军装”“白大褂” 优先,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最需要的地方。

无论哪一次灾难来临,“绿色长城”“白色长城”“橘色长城”“红色长城”用智慧和汗水,为我们筑起一道道“生命长城”!请选择“绿色长城”“白色长城”“橘色长城”“红色长城”中任一种,模仿“移动长城”的解释,说说它特别的含义。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三【热点讨论】讨论会上,小明同学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长城已经没有防御作用了,“长城精神”也已经过时了。

请从你的理解角度劝说小明,帮助他提高认识。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共60分)(一) 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①一词,完成第7题。

(6分)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②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③,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①这首词当为易安南渡后作。

词人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倾述隐衷,寄托情思,景象壮阔,气势磅礴。

被评家誉为“无一毫粉钗气”。

近代梁启超评为:“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

”②谩:空,徒然。

③九万里风鹏正举:语出《庄子·逍遥游》,意为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龌龊的社会。

7. (1)词中最能体现她豪放风格的句子“,”。

(2分)(2)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词作内容,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孟子·滕文公下》一文,完成8~11题。

(14分)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②。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③;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rǔ)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④!’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⑤。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①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说各国连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

②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③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

④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

⑤独行其道:行:固守,坚持。

8.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①妾妇之道. ( ) ②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 )③居.天下之广居( ) ④无违.夫子(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女子之嫁也A. 悍吏之.来吾乡(《捕蛇者说》)B. 至之.市而忘操之。

(《郑人买履》)C.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D.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鱼我所欲也》)9.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10. 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孟子否定景春的理由是什么?举例说明你对大丈夫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南风编译的《动物也有道德感》一文,完成12~14题。

(10分)①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们认为:与人类相比,动物也有一定的...道德感,正是这种道德感使不少好勇斗狠的动物依然能够成群地生活在一起。

②狼群内狼与狼之间的关系很稳定,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等级意识。

在玩耍时,级别低的狼也可以咬级别高的狼,只是不可以咬得太重;如果咬重了,它要“鞠躬”请求宽恕,否则就会被逐出狼群。

③很多动物讲究公平。

科学家给一只山狗食物,而不给另一只,得到食物的山狗会与同类分享。

吸血蝙蝠每晚都要吸血,那些找到血源的蝙蝠会与没找到的伙伴分享它们的美餐,它们更喜欢和先前给过它们食物的蝙蝠一起分享。

④不仅如此,有些动物还具有强烈的同情心。

在实验室里,实验人员给一些老鼠喂食的同时对另一些老鼠进行电击,听到受电击老鼠的惨叫,得到食物的老鼠会停止进食,由此可以推断,得知同类受难的时候,老鼠的内心是很痛苦的。

科学家还发现大象们会主动帮助群里面受伤或生病的大象。

有一次,一只名叫艾利娜的母象病了,另一只母象努力帮艾利娜站起来,但没有成功,那只母象就一直陪在艾利娜身边,直到艾利娜去世。

2003年,在南非一个小镇上,11只大象扯断了铁门的锁链,打开门救出了被关的一群羚羊。

⑤神经学专家研究发现:鲸跟人类的大脑里都有纺锤形细胞,这种细胞是人类的3倍,并且比人脑内的细胞要古老得多,具有传情达意以及理解别的动物感情的作用。

这说明:动物的移情在历史上应该更早就出现了,而且在动物王国里可能广泛存在。

(有删改) 12. 阅读全文,请概括出动物的道德感体现在哪些方面。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第①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一定的”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请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