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智慧医疗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概要 (10)1、智慧医疗颠覆医药行业:帮政府省钱,帮医生阳光化创收,帮药企合法营销 (10)2、可穿戴医疗设备硬件:壁垒较低,传感器和电池技术有待突破 (10)3、传统药企/器械厂商跨界的机遇:专业领域的垂直整合 (11)4、优秀医生为产业链最稀缺资源,看好丁香园从医生入口向医患沟通平台拓展的方向 (12)二、智慧医疗契合行业方向,满足各方诉求 (13)1、智慧医疗:医疗行业的发展方向,空间巨大 (13)(1)医疗资源供需缺口 (15)(2)移动互联、大数据的高速发展 (15)(3)医生多点执业的推进 (16)(4)政府的大力扶持 (16)2、智慧医疗满足行业各方利益诉求 (17)(1)医生/医院 (17)(2)患者 (18)(3)药企/器械企业 (19)(4)政府/医保 (19)三、产业巨头、风险资本纷纷布局 (20)1、腾讯切入医生入口,阿里把控药品监管体系,百度专注于健康云平台. 202、看好腾讯对产业链最核心医生入口的把控,以及阿里在药品监管和医保大数据的布局 (21)3、移动医疗得到国内外知名PE/VC资本的追捧 (21)四、智慧医疗之患者、医生、医院入口 (23)1、患者入口:满足患者七大需求 (23)2、医生入口:满足医生六大需求 (25)3、医院入口:满足医院四大需求 (27)六、从国内案例看智慧医疗发展方向 (28)1、丁香园:国内最大的医疗学术型平台 (28)(1)丁香园以医生为核心,创建了国内最大的生物医药互联网平台 (28)①丁香园的定位是服务于医疗专业生物医药专业用户的互联网平台 (28)②公司宣布获得腾讯7000万美元的融资,成为当时国内移动医疗领域最大的融资案例 (29)(2)丁香园是国内最早生物医疗平台公司 (29)(3)庞大的医生资源一直是丁香园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以此为基础,纵向深挖商业化 (30)①庞大的医生用户群体是丁香园的核心竞争力 (30)②丁香园以十数年积累的庞大医生客户群为基础,纵向深挖衍生商业 (30)(4)丁香园医疗平台丰富,旗下子网站覆盖各种医疗专业人士需求 (31)(5)公司APP多种多样,大多数针对医生群体开发 (32)(6)丁香园:做学术也盈利 (32)①丁香园是一个发展中的―慢公司‖ (32)②用药助手是丁香园研发的首批APP软件之一,也是公司代表性移动APP 33③公司主要面向医生和医药企业收费,而在患者端缺少合适的盈利模式 (34)④用药助手推出不到半年时间内下载量突破10万次 (34)2、杏树林:让行医更轻松 (35)(1)垂直于医生领域 (35)(2)药企是盈利来源 (35)(3)以医生为切入口 (35)(4)杏树林病历夹 (36)(5)杏树林医口袋 (36)(6)杏树林医学文献 (37)(7)杏树林:垂直为医生服务 (38)3、春雨医生:自诊+轻问诊,满足自我诊疗需求 (38)(1)春雨医生连接患者问诊和医生获得阳光化收入的需求 (38)(2)注册用户和医生增长迅速 (40)(3)春雨医生多款APP上市,受到了用户的良好认可 (41)(4)春雨医生:从免费到收费,探索与第三方合作分成 (41)①公司初创两年里实行服务免费,积累客户流量 (41)②目前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面向会员收费、与第三方合作分成 (42)③探索与九安医疗、乐语、京东商城、支付宝、华大基因、美亚光电的合作 (43)(5)春雨医生:可能面临的问题 (44)4、好大夫:病情优先转诊 (44)(1)好大夫在线是国内第一个病情优先制的转诊平台,为医院提供了自动分诊服务 (44)①中国领先的医院、医生信息查询中心 (44)②中国第一个病情优先的网上转诊平台 (45)③医生是核心资源 (45)(2)好大夫:四大收费模式 (47)5、就医160:国内最大的预约挂号平台之一 (47)(1)既满足患者的需求,也满足医生的需求 (47)(2)公司着眼于解决―挂号难‖ (48)(3)公司通过挂号系统数据壁垒阻隔竞争对手,并通过微信、APP等管理出院患者 (49)①就医160通过数据壁垒阻隔了大多数竞争对手 (49)②公司为慢性病人的长期管理提出了一条龙方案 (50)③公司目前的终端包括Web、移动APP(就医160、医生助手)、微信号三种 (51)6、掌上药店:向药店和药企收费 (52)(1)―掌上药店‖收入主要来自广告 (52)①做新媒体不做电商 (52)②收入主要来自药店和药企 (53)(2)掌上药店收入主要来自向药企和药企的营销广告 (54)7、大姨吗:月事不决问大姨吗 (55)(1)―大姨父‖创造―大姨吗‖,从简单的用户工具发展成为女性社区交流平台 (55)①国内最受欢迎的经期管理软件 (55)②从工具到社区 (55)(2)大姨吗:产品小市场大 (56)①小产品大市场 (56)②挖掘数据,输出价值 (57)(3)大姨吗:未来盈利在于增值服务 (57)①多途径尝试盈利模式 (57)②平台和数据潜生多种商业模式 (58)③广告投放、流量套现是公司目前主要的盈利方式 (59)8、新元素医疗:医院服务费+用户服务费+设备销售 (59)(1)― 1家医院网络保健中心‖+―N家健康小屋‖是新元素业务模式 (59)①新元素:通过线上线下实现院内院外服务 (59)②―网络保健中心‖:实现优先、自动分诊 (60)③―健康小屋‖:自助检测+健康评估和干预 (60)(2)面向医院和用户收费 (61)①向医院收取服务费 (61)②向非合作医院的用户收取服务费 (61)③向用户销售监测设备收费 (61)七、智慧医疗相关企业 (62)1、美亚光电:携手春雨医生整合口腔产业链 (63)(1)口腔产业链寻求线上支持 (63)(2)从销售单一产品到整合口腔产业链 (64)(3)安徽省移动数字化分级诊疗平台上建设牙科远程诊疗平台 (64)①打造安徽省移动数字化分级诊疗平台 (64)②打造领先的牙科远程诊疗平台 (65)(3)美亚光电与春雨医生各有所得 (66)2、乐普医疗:围绕心血管领域的移动医疗平台 (66)(1)乐普医疗移动医疗布局规划清晰 (66)①多方位移动医疗平台现雏形 (66)②移动医疗步伐加快 (67)(2)400万研发可穿戴慢性病管理移动设备 (67)①重金研发可穿戴医疗设备 (67)②构建大健康生态圈 (68)3、福瑞股份:稀缺的肝病大数据 (69)(1)建立移动医疗平台福瑞众合,探索多种商业模式 (69)①福瑞众合连接患者、医生、药企需求 (69)②科研随访平台已在多家医院顺利推广 (70)(2)公司依赖旗下网站,开发相关移动应用,推动平台向客户推广 (71)(3)建立移动医疗平台福瑞众合,探索多种商业模式 (71)①形成肝病慢病管理的O2O闭环,壁垒极高 (71)②打造FSTM诊断系统,通过大数据积累不断优化 (72)(4)FibroScan可应用于肝病患者整个病程的慢病管理 (73)4、三诺生物:糖尿病检测领先者 (74)(1)公司具备成为―设备+应用+服务‖糖尿病综合服务提供商潜能 (74)①国内血糖仪龙头进入移动医疗 (74)②硬件设备厂商转型―设备+应用+服务‖ (74)6、海虹控股:医药电商转向医保控费并延伸医疗O2O (77)(1)从传统医药电商转型为医保控费先行者 (77)①成功转型国内医保控费先行者 (77)②药品管理服务(PBM)以节约的医保费用分成 (77)(2)药品福利管理从社保延伸商业保险领域 (78)①医保控费业务向商业保险延伸 (78)②按单收费提高公司积极性 (79)(3)从传统医药电商转型为医保控费先行者 (81)①借助传统业务渠道推广医保控费业务 (81)②医保控费向医疗健康大平台延伸 (81)7、万达信息:从医疗信息化切入 (82)(1)2014年7月公司收购上海复高 (82)①获得大量医院、医生资源 (82)②完成健康产业链布局 (83)(2)2014年8月公司收购宁波金唐 (83)①医疗大战略的又一布局 (83)②医疗信息化协同,移动医疗基础增厚 (84)(3)2014年10月公司中标上海市医疗采购与监管信息系统 (85)①2014年10月公司中标上海市医疗采购与监管信息系统切入医药电商 (85)②政府推动、自身庞大HIS客户超越同类医疗电商 (85)8、卫宁软件:医疗卫生信息化践行者 (86)(1)提供医疗卫生信息完整产品系列的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86)①国内领先的医疗卫生信息化提供商 (86)②医疗信息化行业整合集中加快 (87)(2)公司产品涵盖三大分系统,下属数十个子系统 (88)(3)携手电信开拓中小医院信息化市场,携手平安养老保险开启医保控费 (88)①创新提供基于SAAS架构的产品,并与电信合作 (88)②开启前景广阔的医保控费业务 (89)9、九州通好药师:中国最大品种最全的网上药店 (89)(1)背靠九州通,医治医疗电商的―硬伤‖ (90)(2)品种结构完善、客户资源丰富 (90)(3)九州通好药师: B2C+OxO+O2O (91)①加入微信等客户终端打造B2C (91)②与宝岛眼镜合力打造OxO (92)③联手春雨医生打造O2O (92)④公司开展大量企业间合作挖掘盈利 (93)10、朗玛信息:增值电信服务携手智慧医疗 (93)(1)6.5亿收购39健康网 (93)①首次正式进军智慧医疗行业 (93)②增强医疗健康大数据领域技术力量 (94)(2)资源禀赋优势互补,可能诞生O2O换联网示范模式 (95)①39健康网:从媒体到O2O服务的跨越 (95)②朗玛信息:占据医疗大数据高点 (96)11、九安医疗:便携移动健康管理设备的开拓者 (97)(1)持续推陈出新,公司领跑移动健康管理设备 (97)(2)终端移动设备收集的的云数据蕴含发展市场延伸潜能 (98)①云端数据应用潜力巨大 (98)②联手小米打造健康云平台 (99)(3)云端收集大数据,有望链接医院和医生 (100)(4)移动便携设备覆盖心率、血压、血氧、血糖等多方面监测 (101)12、宝莱特:―育儿宝‖体温计切入移动医疗 (101)(1)成立微康科技研发可穿戴医疗产品,推出专业实用―育儿宝‖ (101)①成立微康科技,专注可穿戴设备 (101)②将移动互联网与医疗相结合的专业产品 (102)。
2015年仿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仿制药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我国专科仿制药的机遇已经来临 (4)二、新模式已悄然崛起 (6)1、传统模式将遇到瓶颈 (8)(1)恒瑞医药:以大病种-肿瘤为核心,自建销售团队 (10)(2)信立泰:聚焦大病种-心血管,自建销售团队 (14)2、新模式将异军突起 (19)(1)海思科:定位特色专科,整合经销资源 (22)(2)誉衡药业:并购获取特色产品,整合经销资源 (27)三、新标期新模式新格局 (31)1、招标启动加速行业重新洗牌 (31)(1)稀缺品种招标利于不败之地 (33)(2)整合优质经销资源为仿制药上量插上翅膀 (35)(3)体量小的企业市场表现将会更优 (36)2、重点企业简况 (37)(1)福安药业:招标带动主业反转,新药助推业务转型,并购提升估值弹性 (37)(2)莱美药业:招标引爆公司业绩增长,混药器输液是亮点,具备持续并购预期 39 (3)翰宇药业:现有业务招标放量,慢性病管理专家逐步成型 (40)(4)誉衡药业:销售平台助近年储备品种招标放量,重要“成长基因”并购还将持续 (44)(5)海思科:重磅新药集中获批,销售平台优势显著,招标加速业绩释放 (45)四、辉瑞成长启示录 (47)五、风险因素 (51)未来十年全球范围创新药专利到期品种将出现井喷,势必带来我国专科仿制药投资机遇,但未来5-10 年我国专科仿制药市场竞争环境与过去十年已不能同日而语,蓝海市场(单一产品保持独占性的周期很久)已是理想状态,红海市场才是真实写照(各路豪杰蜂拥而上,过渡仿制严重),更何况习主席近期还表态要加大印度仿制药进口规模(印度企业早已虎视眈眈),故未来我国专科仿制药市场充满机遇,同时竞争也将愈发激烈,硝烟四起,谁将称雄?是以恒瑞、正大天晴为代表的传统模式?毕竟他们是过去的优胜者,还是以海思科、誉衡为代表的新模式?毕竟他们也一直在韬光养晦!我们更推崇新模式,认为该模式将会在专科仿制药企业中崛起,很可能代表未来3-5 年甚至更长时间专科仿制药企业主流的发展路径:筛选产品方面,新模式的核心是差异化和稀缺性,强调药品的临床价值(疗效)同时也重视药品的市场价值(销售),这将能避开激烈的产品竞争,确保企业的高盈利(这点传统模式也逐渐向这个方向变革);销售层面,相比传统模式,新模式更像是采用互联网思维,搭建销售平台,通过平台的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放大销售能力,提高销售效率(一是产品上量比自建团队更快;二来不受产品领域限制,可以布局各个病种,其三企业自身可以将大部分精力专注于产品挖掘,最后销售环节可调动的资源更多,整体销售效率更高,此外还可规避政策风险)。
2015年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疗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2015年医疗服务业大环境的变化 (4)1、需求端的变化 (4)(1)诊疗需求增加,慢性病患者基数大 (4)(2)医生工作和患者就医购药行为正在经历变革 (4)2、政策进展变化 (5)(1)2015年是市场化政策加速落地的窗口 (6)(2)医药分开:2015年有望获得重大进展 (6)(3)医保控费:时代最强音 (7)(4)医生多点执业:以省为单位继续推进 (7)(5)分级诊疗:试点效果显著,2015年将有相关政策出台 (8)(6)社会资本办医 (8)3、产业变革 (8)(1)医院信息化程度增加 (9)(2)医药流通渠道扁平化,社会化药房崛起 (9)(3)新技术的突破打破原有细分行业格局 (10)(4)不同行业主体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商机 (11)二、2015年医疗服务业的新机会 (11)1、政策推进、产业变革和需求端变化催生医疗投资热点 (11)2、新技术 (12)(1)基因测序,千亿元市场空间的新技术 (12)(2)基因测序,NIPT是目前NGS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应用领域 (13)(3)基因测序,政策出台规范NIPT市场 (14)(4)POCT,IVD行业的蓝海领域 (14)(5)医疗机器人,国内器械市场的下一个热点 (15)3、新模式 (16)(1)医药电商,2015年处方药清单的放开将实现放量增长 (16)(2)医药电商政策预测,医保对接是最后一环 (17)(3)互联网医疗,2015年商业模式逐渐走向成熟 (17)4、政策细则是投资的主要催化剂 (18)三、医疗服务行业市场回顾及相关公司 (18)1、医疗服务细分子行业营收增速趋于平稳,利润增速微幅上升 (18)2、重点公司2015年业绩展望 (19)(1)达安基因 (19)(2)迪安诊断 (19)(3)一心堂 (20)(4)嘉事堂 (20)3、投资主线和相关公司 (20)(1)政策与新模式协同促发展 (20)(2)政策与新技术协同促发展 (21)。
2015年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医药行业原有格局 (3)1、医药行业发展轨迹及现状 (3)(1)政府主导(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 (3)(2)市场主导(改革开放以来-20 世纪90 年代初) (4)(3)政府规制下的市场(20 世纪90 年代-21 世纪初) (5)2、医疗现状及存在问题 (6)二、药品流通行业原有格局 (9)1、药品流通行业发展历程 (9)(1)计划经济时期(新中国成立至1984 年) (10)(2)药品流通改革初期(1984-1999 年) (10)(3)药品流通的全面发展(1999-2004 年) (11)(4)药品流通的战略调整时期(2004-至今) (12)2、药品流通现状及存在问题 (13)三、医药行业现有市场变化 (17)1、原本获利途径不再有效 (17)2、国家医药政策变动 (19)(1)药品销售政策放宽 (19)(2)远程医疗政策进一步完善 (21)3、互联网的渗透 (23)(1)投资者众多 (23)(2)互联网大佬穿梭其中 (26)(3)我国移动互联网医疗市场将高速发展 (29)四、我国医药行业未来展望 (30)一、医药行业原有格局1、医药行业发展轨迹及现状(1)政府主导(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发展密不可分,其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而变化。
20 世纪50 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各行业的发展均通过国家行政手段来指导和调控。
当时,我国卫生资源贫乏,技术和设备落后,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紧缺。
全国5 亿人口,平均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3 人,病床0.14 张,且80%设在大中城市,20%设在县城。
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基本上没有医疗设施,人口死亡率高达20‰以上,人均预期寿命仅35 岁。
在这样的条件下,国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方针和措施,加强卫生机构建设,初步建立了广覆盖、低水平、全民性的医疗保障制度。
2015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行业中长期趋势:长期增长伴随行业分化 (3)1、老龄化背景下,行业长期增长趋势不变 (3)2、“控药费”+“增服务”改变行业结构 (4)二、行业政策分析 (7)1、2015年医保招标有望提速 (7)2、药物价格政策将引入更多市场竞争机制 (10)3、医药电商有望受益网售处方药解禁 (15)4、大病保险有望在2015年覆盖全国 (16)三、行业经济运行数据分析 (18)1、行业:医药行业增速换挡,明年政策仍扰动行业 (18)2、子行业运行情况 (19)(1)14年行业整体较为平稳,子行业出现分化 (19)(2)化学原料药收入增长平稳,利润增长将回落企稳 (21)(3)化学制剂收入增长小幅回升,利润增速逐步企稳 (21)(4)中药饮片景气度高点已过,价格下跌影响行业利润增速 (22)(5)中成药行业增长平稳,利润增长有望回升 (22)(6)生物制品收入增长平稳,利润增速显著回升 (23)(7)医疗器械增速小幅下滑,行业政策环境明显趋好 (23)四、重点企业简况 (24)1、恒康医疗:外延并购涉足医疗服务 (24)2、莱美药业:两大重磅品种开启高成长之旅 (25)3、丽珠集团:老品种持续增长,潜力品种有望发力 (25)4、翰宇药业:筑药械平台,启成长新篇 (26)五、主要风险 (28)一、行业中长期趋势:长期增长伴随行业分化1、老龄化背景下,行业长期增长趋势不变老龄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释放医疗需求。
我们认为医药行业未来较长期内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种趋势来自于需求的稳定增长。
老年阶段的医药消费量约占人一生80%以上,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恶化从而推动医疗刚性需求的快速增长;医保的全面覆盖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个体的医疗支付能力,释放了压抑的医疗需求;城镇化的推进将大量农业人口导入城市,在提高人均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逐渐提升非必需治疗(高端自费药品,牙科,美容整形和高端妇产科等)和保健(营养品,保健品及家用医疗器械等)的需求。
2015年医药电商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电商行业
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医药电商市场增长迅速 (4)
二、网售处方药放开,市场迎增量空间 (5)
1、对比网购,药品B2C市场成长空间十足 (5)
2、参考美国,多种模式齐头并进 (7)
(1)B2B模式 (7)
(2)B2C&第三方平台模式:PBM延伸 (8)
(3)B2C模式:独立网店难盈利,得支付者得市场 (10)
三、国内市场概况:群雄逐鹿 (13)
1、B2C经营:平台VS自建 (13)
(1)客户流量是基础问题 (14)
(2)不宜以短击长 (15)
(3)不宜过分乐观 (15)
(4)关注社区医院改革 (17)
2、网上药店大现象 (17)
(1)盈利困难,依赖副业 (17)
(2)市场新身影:传统零售龙头与制造商 (18)
(3)客户年龄结构错配 (20)
3、B2B市场:政府指定采购平台 (22)
四、医药电商发展若干问题 (22)
1、医保线上结算:一个被过度担忧的问题 (22)
2、药品配送:值得重视的最后一公里 (23)
3、综合利润率:U orL (24)
4、药品安全: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 (25)
5、药事服务:药店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26)
6、药品销售终端改变:覆盖全国的B2B平台,医药流通行业格局变化 (28)
五、重点企业:嘉事堂 (28)
1、医院直销与社区销售业务 (28)
2、连锁药店业务 (28)
3、GPO业务 (29)。
2015年智慧医疗医药电商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智慧医疗医药电商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中国政策导向下的医药电商发展轨迹 (3)1、政府管控严格,医药电商迷茫中前行 (3)2、政策风向渐变,互联网巨人摩拳擦掌 (4)3、处方药网售政策松绑,打开医药电商新风口 (5)二、医药电商主要商业模式:B2B、B2C、O2O (7)1、以政府集中采购为主导的B2B模式 (7)2、医药电商B2C模式,平台化与自营化之争 (9)3、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O2O模式 (11)三、电商改写医药供应链,新政更将推波助澜 (14)1、医药行业供应链概述 (14)2、电商影响下医药行业供应链管理模式逐渐演变 (16)3、医药电商与医药供应链有机结合或成未来竞争核心 (19)4、政策红利助医药电商供应链升级 (21)四、医药电商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24)五、主要风险 (26)1、处方获取困难 (26)2、医保对接仍存疑问 (27)3、医药物流面临巨大挑战 (27)一、中国政策导向下的医药电商发展轨迹1、政府管控严格,医药电商迷茫中前行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中国一直对药品的网络交易实行严格的管制。
这些管制政策基于食药总局在2004 到2005 年发布的一系列部门规章,主要包括2004 年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以及2005 年发布的《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七年间无任何调整和修改。
其时,正是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转折之年,国务院在当年颁布《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电商发展。
经过7 年发展,电商的世界早已今非昔比。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 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超过10万亿。
就在电商势如破竹之时,药品的网上售卖却冷清而畸形。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 年~2013 年,我国医药电商规模年均增速达到250.35%,2013 年线上医药市场规模为45 亿元左右,三年间网上药店规模也从35 家增长到132 家。
2015年医药商业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商业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8月目录一、行业市场规模 (4)二、行业管理 (6)1、行业监管体系及主管部门 (6)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7)(1)主要法律 (8)(2)主要法规 (8)①药品经营许可证制度 (8)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制度 (8)③药品注册管理办法 (9)④药品定价制度 (9)三、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0)1、周期性和季节性 (10)2、区域性 (10)四、行业进入壁垒 (11)1、行业准入壁垒 (11)2、资金壁垒 (12)3、渠道壁垒 (12)4、品牌壁垒 (13)5、管理人才壁垒 (13)五、行业上下游的关联性 (13)1、医药流通行业与上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3)2、医药流通行业与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 (14)六、行业风险分析 (15)1、政策风险 (15)2、药品质量风险 (15)(3)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16)(4)产品价格受限风险 (16)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7)1、有利因素 (17)(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促进医药商业绩效增长 (17)(2)居民收入的提高与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 (18)(3)人口数量的增加 (18)(4)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 (19)(5)医药物流行业的发展 (19)2、不利因素 (20)(1)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 (20)(2)医药人才和相应的管理体系缺乏 (20)(3)物流配送质量不足 (21)(4)药品零售价格下降 (21)八、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2)1、行业集中度日趋提高 (22)2、生产企业及终端客户对医药流通企业的依赖性增强 (23)3、行业区域化趋势加强 (24)4、行业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24)5、批零一体化将加快行业的进一步整合 (24)6、医药商业企业的发展将高度依存于资本市场 (25)九、行业竞争格局 (25)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医药工业、医药商业、医药研发等子行业。
2015年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亚胺培南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亚胺培南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行业管理 (4)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4)2、行业主要规范 (5)3、行业主要政策 (5)二、行业发展状况 (6)1、精细化工及医药中间体行业概述 (6)2、亚胺培南产业概况 (8)三、行业竞争格局 (11)四、行业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 (12)五、行业风险特征 (15)1、研发风险 (15)2、环保风险 (16)3、安全事故风险 (16)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6)5、充分竞争风险 (17)六、行业的主要壁垒 (17)1、技术壁垒 (17)2、环保壁垒 (18)3、资金壁垒 (18)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19)1、有利因素 (19)(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19)(2)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19)(3)产业链下游快速发展的拉动作用 (20)2、不利因素 (21)(1)研发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21)(2)环保投入成本不断增大 (21)亚胺培南母核、亚胺培南粗品等为医药中间体,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
一、行业管理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精细化工领域的医药中间体行业,不属于药监部门的管辖范围,无需取得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准证书或者GMP 认证。
医药中间体行业由政府职能部门按照产业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精细化工行业协会负责行业的规范引导和自律管理,各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是精细化工行业的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技术开发的推广指导、项目审批和扶持基金的管理;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是中国精细化工行业的公益性、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主要组织中国精细化工行业进行学术交流、教育培训、书刊编辑、咨询服务,组织中国精细化工行业进行产学研的技术攻关和科技创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是由石油和化工行业的企业、事业单位、专业协会、地方协会、化工园区等自愿联合组成的自律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产业与市场研究、对会员企业的公共服务、行业自律管理以及代表会员企业向政府提出产业发展意见和建议等;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下属的全国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协作组是中间体行业的社团组织,其职责是社团内部的交流与协作。
2015年医药CRO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CRO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全球制药企业研发持续高投入,CRO 成为大趋势 (4)1、新药研发难度逐年增长,研发效率急需提升 (4)2、CRO 行业的诞生为制药企业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6)3、临床 CRO 市场是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9)二、全球临床 CRO 行业的趋势 (11)1、CRO 订单向亚洲地区转移 (11)2、战略联盟推动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 (12)三、中国临床试验 CRO 行业方兴未艾 (14)1、中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临床 CRO 目的地 (14)2、中国 CRO 行业高增长,国内外需求齐头并进 (17)四、标杆分析:泰格医药 (18)1、泰格医药是国内临床 CRO 的龙头企业 (18)(1)高成长性突出,市场龙头地位显著 (18)(2)订单充裕确保今明两年高增长 (19)(3)完善业务板块,打造一站式临床 CRO 企业 (19)(4)亚太布局规模初现,订单结构有望继续升级 (22)(5)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稳定,并获得充分激励 (24)(6)外延并购实现加速发展 (26)2、公司业务分析 (29)(1)临床 CRO 是制药行业的白富美,产业价值极高 (29)(2)CDE 简政放权产量提升,推动行业大发展 (32)3、打造智慧医疗生态圈:围绕高端医生,挖掘大数据价值 (33)(1)成立智慧医疗研究院 (33)(2)远程医学影像诊断中心 (34)(3)药物警戒信息化平台 (35)(4)乙肝人群临床管理平台 (36)(5)电子数据捕获系统 (37)4、业务模式延伸:积极参与新药投资,升级盈利模式 (38)5、外资药进口注册企稳回升,其他板块惊喜连连 (40)(1)业务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 (40)(2)外资药进口注册业务有望恢复性增长 (41)(3)国内创新药高歌猛进,公司行业地位卓越 (43)(4)统计分析业务:市场需求旺盛,成本优势明显 (46)(5)美国方达医药:战略协同有待完善,将受益国内制剂出口 (47)(6)SMO 业务:顺应行业变革,行业高速增长 (49)6、盈利预测 (51)。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3篇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现在跟一起来看看大家对于这个行业是如何分析的吧!医药行业分析报告1、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CFDA 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9%。
2015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医药行业受大趋势影响,增速随之降低。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1%,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2%,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
中国医药产业布局整体趋于优化,但增速趋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产业迭代升级等趋势的推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2、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在医药行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抗肿瘤药物。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
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年的1,900万,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6.79%,癌症死亡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7.50%。
2015年医药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中间体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2月目录一、行业发展概况 (3)二、行业发展特点 (5)三、行业管理 (7)1、行业监管体制 (7)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8)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及竞争格局 (9)五、行业周期性、季节性与区域性特点 (10)六、进入本行业主要壁垒 (12)1、技术壁垒 (12)2、环保壁垒 (12)3、客户壁垒 (13)4、投资规模壁垒 (14)七、行业市场规模 (14)八、行业风险特征 (16)1、行业及市场竞争风险 (16)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6)3、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17)4、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风险 (18)医药中间体的生产、销售,属于精细化工行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分支。
一、行业发展概况精细化工行业包括精细化学品与专用化学品,精细化工产品具有少量生产、应用领域相对较为专一、产业链长而复杂的特点,主要应用在医药、农药、染料、液晶等领域。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到2014年,我国规模以上化学原料及制品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2681.4亿元增长到82780亿元;2003年到2013年,专用化学品生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从1345亿元增长到约1.7万亿元。
经过近十年的增长,我国精细化工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度,目前我国总体精细化率(即精细化工产值率=精细化工产品总值/化工产品总值*100%)达40%左右。
部分精细化工产品已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能力,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
但与北美、西欧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60-70%的精细化率相比,我国依旧仅相当于美国80年代的水平,我国精细化率的提升仍有很大的空间,行业高增长可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日益明显。
精细化工行业由于产业链较长而复杂的特点,具备全球化分工。
2015年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商业药房托管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1月目录一、行业概况 (4)1、行业简介 (4)2、产生背景 (5)3、政策演变过程 (6)4、行业监管体系 (7)二、药房托管产业链分析 (8)三、药房托管的利弊分析 (10)1、有利方面 (10)(1)转变药品企业经营模式,提高社会效益 (10)(2)破除“以药补医”,提高医疗机构经济效益 (10)(3)压缩药品流通环节,促进企业利润增长 (11)(4)减轻患者药价负担,真正让利患者 (11)2、不利方面 (12)(1)药房托管可能导致医院药品质量下降 (12)(2)药房托管可能导致新垄断的出现 (12)(3)药房托管导致新型医药关系产生 (13)四、药房托管的前景分析 (13)1、作为一种有效“过渡”模式,药房托管顺应医改方向 (13)2、药房托管利好各方主体,业务将继续拓展 (14)五、行业风险特征 (14)1、行业政策风险 (14)2、药品质量风险 (15)3、营运资金不足风险 (15)一、行业概况1、行业简介医药行业可以分为医药工业和医药流通两个子行业。
医药流通行业是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零售终端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
医药流通企业从上游医药生产企业或其代理商采购药品,然后再批发给下游医院、药店等零售终端客户,通过交易差价及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医药批发作为医药流通的重要一环,是将医药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配送到终端消费者的媒介,随着未来批发环节的缩短,市场规模化,行业空间将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人民卫生保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医药方面的支出逐年增加,导致药品需求呈上升趋势,促进了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
目前,全国大约有1.39万家药品批发企业,行业进入门槛并不高,但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较少,行业处于不断整合的过程中。
伴随着国家新医改的深入推进和各项行业政策、标准的出台,在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引导下,相关主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提高行业集中度。
2015年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从短周期月度数据看,收入增速比较稳定,但增速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6月份之前基本上是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预期的业绩回暖并没有出现,利润增速普遍低于收入增速,7、8月份的利润增速仅有4.76%和5.34%,我们预计随着招投标的推进,降价政策的缓和,后面几个月收入和利润增速有望回暖。
从各个子行业看,中药和中药饮片收入增速高于行业平均,但是较去年20%以上增长明显下滑,而且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估计是费用增长较快造成的;化学原料及制剂虽然收入增速略低于行业,但是利润增速高于收入增速;生物制品毛利率下滑2.21pp,是毛利下滑最大的子行业,估计是行业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引起的。
1
2015年制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12月
目录
一、行业运行业兴衰7
1、招标进度低于预期9
三、产品为王:创新、仿制、收购,丰富产品线途径12
1、新药研发12
2、仿制药研发情况17
3、生物仿制药20
4、并购活动日趋活跃23
四、投资策略28
1、基药招标29
2、创新药和首仿药29
3、上市公司收购32
五、主要风险33
一、行业运行情况
2014年1-9月医药制造业累计收入1.65万亿,同比增长13.15%,虽然医药制造业总体保持较快的增速,但是收入增速与09-11年25%以上的增速相比,2012年以来增速逐步放缓。
2014年1-9月医药制造业利润总额1584亿,同比增长12.5%,利润增速同收入增速一样也出现增速放缓的势头,并且利润增速略低于收入增速。
2014-2015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

2014-2015年医药生物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1月目录一、行业数据表现平稳,新形势下看医药发展趋势 (4)1、新时代,新形势,新的医药需求 (4)(1)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带来巨大的医疗需求 (5)(2)深化医疗改革带来的医疗需求 (5)(3)医疗科技创新带来的新需求 (5)(4)大健康概念带来消费升级的医疗保健需求 (6)2、医药行业运行现状:收入和利润增速仍在放缓 (6)3、2015年医药行业趋势:药品招标,改革转型,科技创新 (8)二、新形势下的医药招标:采购、支付和定价趋向市场化 (9)1、我国医药招标发展历程 (9)(1)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医疗机构分散采购为主,部分地区自发探索集中采购 (10)(2)第二阶段(2002-2006年):以市地为单位,医疗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集中采购 (10)(3)第三阶段(2006-2009年):推行以政府为主导,以省为单位进行药品集中采购 (11)(4)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基本药物制度推出,药品集中采购更加成熟 (11)2、新一轮药品招标的特点 (12)(1)双信封模式仍然是主流,价格仍然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 (13)(2)各省对药品质量更加重视,要求越来越严格 (13)(3)“上下联动”初露端倪,“左右联动”被普遍采用 (14)(4)“量价挂钩、带量采购”已经在部分省份的招标中初现雏形 (15)(5)配送率纳入考核指标 (16)(6)地方保护明显 (17)3、未来发展趋势:香港模式+市场化 (17)(1)各地药品采购逐步借鉴香港模式 (17)(2)未来医保支付、药品定价和招标的变化 (20)三、变革时代药企转型:跨界战略转型+原料药转型制剂 (26)1、居安思危,主动寻求跨界发展 (26)2、原料药企业转型制剂,老树开新花 (28)(1)欧盟GMP标准的施压 (28)(2)产能过剩 (28)(3)成本压力的加大 (29)四、科技创新推动医疗产业革命 (31)1、个体化医疗:基因检测 (31)2、移动医疗:可穿戴设备 (33)3、医药电商 (35)五、重点公司简况 (38)1、江中药业 (39)2、宝通带业 (40)3、华仁药业 (41)六、主要风险 (42)自2014 年以来,“改革春风”刮到全国各地和各个行业。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篇

中国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篇第一篇:中国医药行业现状分析1.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医药行业是指以研究、制造、销售药品为主要经营活动的产业。
在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起步阶段(1949年~1978年):国家初建立医疗卫生体系,药品供应以政府自制为主,与经济落后有关;(2)向市场经济转型(1978年~2000年):医改后,政府逐步放松对医药行业的管控,国外药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药品市场开始日益发展;(3)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00年~2015年):中国的药品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各种药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逐渐形成;(4)向高质量发展转型(2015年~至今):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医疗品质和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医药行业开始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严格产品质量控制。
2.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在中国,医药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由于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另一方面,医药行业的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发生,如利益链条复杂、产品品质不达标、价格不透明等问题。
以下为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1)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中国的医药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19年全国医药行业规模达到了5.2万亿元,同比增长8.8%。
(2)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中国医药科技创新领域也在持续发展,举国体系正在加速建设,稳步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3)国内药企持续发展。
随着政策导向的变化和国家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国内药企开始加强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产业升级步伐快速。
(4)品牌公信力提高。
随着质量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加强,医药品牌的公信力逐渐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和认可度也随之提升。
(5)代表行业形象的企业层出不穷。
以恒瑞医药、复星医药、雅培、拜耳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成为了中国医药行业的旗帜和代表,引领着全行业的发展。
3.医药行业的未来展望医药行业展望未来,一定是充满无限的希望和挑战。
2015年医药外包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外包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跨国药企选择外包服务分散经营压力 (4)1、跨国药企经营压力日益增加 (4)(1)新药带来丰厚利润但研发成功率低 (4)(2)创新药研发费用高 (5)(3)创新药研发效率低 (6)(4)创新药专利保护陆续到期跨国药企面临收入缩水 (6)2、跨国制药公司应对策略 (7)(1)增加外部项目接触面 (8)①购买低风险“期权” (8)②互换能力 (9)(2)提升内部项目:分散研发成本和风险 (9)①早期研发:礼来,Merck 和GlaxoSmithKline 的中印合作 (10)②后期研发:昆泰制药负责的老年痴呆药物研发 (10)二、医药外包服务在新兴市场快速发展 (11)1、医药外包服务未来5 年保持14%的速度增长 (11)2、医药外包向新兴市场转移 (14)三、我国医药外包的发展情况 (16)1、我国医药外包的优势 (16)(1)我国人力资源丰富 (16)(2)我国试验成本低 (17)(3)我国作为药品新兴市场潜力大 (18)(4)参与全球同步研发双方共赢 (20)2、我国医药外包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1)(1)我国医药研发外包行业起步较晚 (21)(2)大多数外包企业处于价值链低端 (23)(3)我国医药相关制度标准有待改善 (24)(4)临床CRO 整体水平不高 (26)(5)其他细分业务处于起步阶段 (27)①中心实验室的发展刚刚起步 (27)②我国SMO 处于萌芽期 (28)四、我国医药外包企业未来发展趋势 (29)1、提升自我服务跨国药企 (29)2、与跨国药企合作发展 (30)3、内外资并购组合 (31)五、国内相关公司简况 (33)六、投资思路 (38)。
2015年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分析报告

2015年生物医药行业创新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创新的外部环境:变革激发创新 (5)1、医保崛起,医改铁三角之态渐成 (5)2、医疗改革由药改向医改深入 (8)3、药价体系面临巨大变化,招标加快 (9)4、反腐常态化,医药营销模式要变化 (10)5、互联网浪潮推动医药健康行业变革 (11)6、我国医药行业进入后医改时代,增速放缓,分化加剧 (12)7、主流制药的投资逻辑没有被推翻,但需要发展 (13)二、创新的内在土壤:量变到质变 (14)1、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新受政策扶持 (14)(1)新药审评进度将加快 (14)(2)药价改革新思路有利于国产新药 (15)2、国内市场有巨大的需求 (15)3、大量海外科学家回归,人才有保证 (16)三、创新的内涵在深化:产品、市场、模式 (17)1、产品和技术创新 (17)2、市场创新——国际化 (22)3、模式创新 (23)四、2014年医药板块回顾:小市值、新概念 (26)五、2015年医药投资策略:从行业变革中寻找创新先锋 (28)1、2015年医药行业展望 (28)2、2015年投资策略:创新与变革,纲举目张 (28)(1)创新的机会 (28)(2)改革带来的机会 (29)纵观历史,创新永远是医疗健康产业的核心驱动力:青霉素的发现开创了人类抗生素治疗感染的新纪元;降脂化学药立普妥的发现为辉瑞公司带来突破千亿美元的累计销售额;生物单抗药物阿达木的发现,帮助新公司艾伯维接过年销售额过百亿美元的超级药物丰碑;吉利德丙肝治疗药物-索非布韦2014 年上市第一年即有望冲刺百亿美金销售额大关,更是刷新了药物销售额的历史记录。
国内企业虽然研发能力仍显不足,但创新土壤逐渐形成:巨大的临床需求;丰富的临床资源和廉价的研发成本;陆续回国的海归;政府及资本的持续高投入。
国内的新药创新逐渐临近爆发点。
创新的内涵也在深化,从单纯的产品/技术创新,到市场创新——国际化,再到发展模式创新——企业借助资本的力量快速实现战略布局,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正以“颠覆”之势向医药健康产业快速渗透,移动医疗智能终端的大幅普及、可穿戴产品的不断迭代以及大数据处理能力的突飞猛进,将给医药健康产业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2015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医药行业分析报告2014年12月目录一、行业整体运行情况 (4)1、中国医药卫生总开支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4)(1)老龄化加剧 (4)(2)慢性病发病率直线攀升 (5)(3)城镇化进程带来的消费需求升级 (6)2、医保支付压力日益明显 (7)(1)医保收入已度过高增长期 (7)(2)随着保障力度的加大,医保支付压力日益明显 (8)(3)短期有一定缓冲垫,长期控费将趋严 (9)3、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加速 (11)(1)医院及医生对药品的利益诉求减弱 (12)(2)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性将逐步加强 (14)(3)民营医疗机构迎来大发展 (16)二、子行业状况 (18)1、药品:重点关注招标受益企业 (18)(1)行业增速下行一个台阶 (18)(2)价格改革扰动市场 (19)(3)重点关注招标工作进展 (21)2、医疗器械:行业整合仍将是主旋律 (23)(1)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在医药市场中比重偏低,行业增长空间巨大 (23)(2)研发门槛较低、招标环境宽松导致生产企业众多 (23)(3)行业整合仍是主旋律 (25)3、医疗服务:景气度提升,需重点关注弹性 (26)(1)供给绝对量不足,结构失衡 (26)(2)政策壁垒逐渐放开,行业景气度提升 (28)(3)需重点关注弹性 (30)4、医药流通:关注模式创新,集中度提升是大趋势 (31)(1)关注模式创新:电商的兴起 (31)5、原料药: (33)(1)产能过剩,需求放缓,行业处于底部整理期 (33)(2)关注产能集中度高和进入壁垒高的大宗原料药领域 (35)三、行业主题性投资机会 (36)1、并购整合加速,需持续关注 (36)(1)多因素共振下行业进入并购整合活跃期 (36)(2)关注有外延意向、并且具有一定弹性的标的 (39)2、创新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40)(1)创新是医药行业永恒不变的主题 (40)(2)技术创新:关注仿创大品种 (41)(3)与互联网结合的模式创新 (44)3、国企改革受益企业 (49)四、重点企业简况 (51)1、恒瑞医药:产品全面步入收获期 (51)2、海思科:招标将加速新品放量 (52)3、常山药业:核心品种稳定增长,后续品种陆续上市 (53)4、现代制药:有望借国企改革实现飞跃 (54)5、长春高新:业绩低谷即将过去 (54)6、红日药业:血必净和配方颗粒两翼齐飞 (55)7、华润万东:大股东变更将带来新的活力 (56)8、新华医疗:外延内涵共保高增长持续 (56)9、通策医疗:辅助生殖业务有望带来业绩拐点 (5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医药行业分析
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2015 年医药政策前瞻 (3)
1、药品招标价格温和,发改委有望放开药品限价 (3)
2、2015 年为基药、非基药招标大年 (6)
(1)2015 年基药招标“风来了” (6)
(2)非基药招标蓄势待发 (8)
3、新药审批速度或将加快,利好储备新药丰富企业 (11)
(1)限制新药的重复申报 (12)
(2)将部分环节规范化,让风险不能透过《规范》的筛网 (14)
(3)继续探索借助外部资源提高审评效率和质量 (14)
(4)扩大人员编制,可以解决人均工作量较大的问题 (15)
4、聚焦国企改革,投资机会贯穿2015 年 (16)
二、医药招标提速,2015 年医药工业增速迎拐点 (18)
1、2014 年医药工业增速回顾 (18)
(1)子行业增速分化明显 (19)
2、2015 年医药工业增速迎拐点 (21)
三、新技术催化的投资机会贯穿2015 年 (22)
1、生物药新技术:干细胞治疗 (22)
2、医药流通新概念:期待处方药的电商时代 (28)
3、医疗服务新范畴:移动医疗 (32)
四、投资机会和相关企业 (36)
1、新技术催化的投资机会 (36)
2、招标大年、药价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37)
3、国企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 (38)
一、2015 年医药政策前瞻
1、药品招标价格温和,发改委有望放开药品限价
药品招标对中标价格压制趋缓在2010 年国家下发基药招标文件后,“双信封模式”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由之前的专家组投票决定出最低中标价格,变更为评分权重(安徽模式)。
可见当前对药品价格的招标压制逐渐常态化,而其对药品价格的敏感性也逐渐降低。
对于基药招标价格,目前各省份仍是相对温和,从参与基药招标的药品中标价格来看,目前也逐渐趋于相对平稳。
如丙泊酚注射液(50ml:0.5g/支)维持在65 元附近,而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