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

与画的关系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议。这争议不仅指现在,而且早在南宋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达七百年之久。宋诗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是低?便随着朝代的更迭常常起变化,甚至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南宋严羽是首先出来非难宋诗的。他说:“唐人与本朝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稍后是刘克庄。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宋诗“皆为文之有韵者尔”。1到明朝的前后七子则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连杜甫以后的诗都不看。在他们的眼睛里压根儿没有宋诗的地位。2杨慎还说:“宋诗信不及唐”,“唐诗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去三百篇远。”3更为偏激的莫过于屠隆。他说:“读宋而下诗闷矣,其调俗,其味短。”4但是明人对宋诗的评价也并非完全一致。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便是从抑宋到伸宋,晚年才悟到“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6从而肯定了宋诗的成就。都穆的态度更为鲜明,他说:“予观欧、梅、苏、黄、二陈至石湖、放翁诸公,其诗视唐未可便谓之过,然真无愧色者也。”7晚明公安派袁宏道还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苏轼也并不比李白逊色。8袁宏道对宋诗的评价

这样高,那是因为他看到明人尊唐却又写不出自己的特色来的一种革新要求。但这革新要求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自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我们从袁氏兄弟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的确写得很有生气。可谓清新流丽,却嫌空疏不够深厚。尽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还是无法纠正明诗的弊端。

那么,清朝的人对宋诗的评价又是怎样呢?一句话,仍然争议不休。素负盛名的王士祯虽则推许宋诗,还赞扬过王安石,说他是宋代诗坛巨擘。可是他还是尊唐的。他为自己的神韵派张目,专取冲和淡远的唐诗编了一部《唐贤三昧集》,目的就是提倡唐诗。格调派沈德潜也是尊唐抑宋的。他主张写诗古体宗汉魏,新体宗盛唐。你翻一翻《唐诗别裁》,便知道他尊唐的倾向了。吴之振编《宋诗钞》,那是很有魄力的行动,他通过编选本来驳斥尊唐派。他在这部书的序中说:“黜宋者日腐,此未见宋诗也。今之尊唐者,目未及见唐诗之全。守嘉隆间因陋之本,陈陈相因,千喙一倡,乃谓腐也。”另外,则有厉鹗编《宋诗纪事》、陆心源编《补遗》、曹廷栋编《宋百家诗存》、张景星等人编《宋诗百一钞》等(选本不一定好,还是方便了读者)。叶燮大约是尊宋的。他说:“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日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唾骂。噫,可怪矣。”9他这一“噫”很有见识。这样一来,清朝好像是宋诗的天下了。其实不然,尊唐与尊宋两股力量,仍然是旗鼓相当,纷争不休。清初黄宗羲诸人从民族思想出发,对宋代的爱国诗评价很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后

来却出现一股潮流,从郑珍、莫友芝以至何绍基等人,他们以专学宋诗相标榜,而由于他们写的诗不怎么高明,影响不大。有影响的倒是“同光体”诗。他们提倡宋诗。如陈衍把宋诗提到“清而有味,寒而有神,瘦而有筋力”的最高境界,并与祖唐诗的人相抗衡。可惜他们已逆时代潮流。这批诗人后来都成了抱残守缺的保守人物。这里要补充一句话,倒是乾隆时代的袁枚很有见识。他谈诗只重工拙,不分唐宋。他说:“唐宋分界之说,宋、元无有,明初亦无有,成、弘后始有之。”10他比各立门户的人,互相攻击,反唇相讥者,客观得多。

从南宋开始,七百年来对宋诗评价颇多争议,无论是褒是贬,我们认为都失于偏颇。宋诗是不是有它的成就和价值,那是客观的存在,绝不是哪个人说好便好,说坏就坏。众所周知,宋代三百多年间,诗人灿若群星,名家辈出。响亮的诗篇也很多,而且这些诗人都是比较长寿而多产。杨万里活到80岁,陆游活到85岁。产量之多如杨万里,他的诗集就有九种,全集达一百三十三卷;陆游《剑南诗稿》多至八十五卷,录诗近万首。不仅数量多,质量也并不差。欧、王、苏、黄、范诸名家的情况也是如此。尽管有人贬损宋诗,宋诗仍如日月照耀人间,从未失去它的灿烂光辉。你如果看一看宋元明话本、评话、戏文或演义一类的书,见所引苏轼、陆游诗之多,将会感到惊异。

当然,关于宋诗的褒贬不一,不仅仅是囿于门户之见,这里还有比较复杂的社会原因。可不可以这样说:当某个时期的封建统治阶

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到短暂缓和、社会处在相对稳定的时候,往往有人出来提倡唐诗,特别是盛唐的歌诗。如遇到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激化的动乱时代,人们就会想起宋诗来,想起那些敢于抨击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揭露社会黑暗和抒发悲愤的爱国诗来。这种容易引起感情上共鸣的事例,在元、明、清三个朝代的末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再则,我们不能忽略诗歌创作本身的发展规律。它随着历史的演变过程总是要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的。明人写诗为要突破宋诗的规范,当然要汲取唐诗的丰富营养来改革、提高明诗的质量,基于这种要求而提倡唐诗,我们就不能简单地把它说成是仿古或复古。至清人又不满明诗的卑弱空疏的诗风,尊唐外又提倡宋诗,以图挽救清诗的衰敝,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管是尊唐或尊宋,都是由于内容的贫乏、形式的僵化,发展至晚清的黄遵宪诸人手里再也不能前进了。所谓“同光体”诗人,比较有才能的陈三立,也就因为死抱住宋诗不放,从进步堕入保守的泥潭。“同光体”也不可避免地随同清室的沦亡而寿终正寝。总之,七百年来的尊唐尊宋的纷争到此也就偃旗息鼓。现在人们对宋诗的评价有分歧,那是属于如何正确对待文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这与历史上伸唐绌宋或伸宋绌唐之争是两回事。

关于宋诗在历史上的纷争情况,我们只作了匆匆一瞥。以下将谈别的问题。

今天我们来谈宋诗,一定要摆脱前人的羁绊,一定要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比较恰当的评价。从中国诗歌发展的进程来看,应当说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也谈不上创造。宋诗的革新和发展,具体表现在“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方面。11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宋诗散文化问题。谈到这个问题不能不提到杜甫。杜甫写诗倒全不是“以文为诗”,喜欢发议论却是真的。他老人家名气很大,他写诗爱发议论自不免影响宋人。看看宋代有才能的诗人可以说没有不尊崇杜甫的。有的诗人写诗就学杜诗的腔调。有人甚至说,某得杜骨,某得杜肉,某又得杜虚,某又得杜实。12这说明宋人是怎样崇拜杜甫、怎样学习杜甫写诗罢了。其间有形而上学的看法是难免的。宋代最大的江西诗派便公开提出写诗以杜甫为祖。13学杜当然不只是学杜的议论诗,方面是很广的。杜甫《赴奉先县咏怀》、《北征》、《八哀》以及《前后出塞》、《潼关吏》确实爱发议论,但其他诗篇都不这样。至于“以文为诗”据清人赵翼说,“始自昌黎”(《瓯北诗话》),但可信又不可全信,因为一则在杜甫以前便有发议论的诗,曹操就是一个。“以文为诗”的情况也一样。二则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也与思想解放有关,与古文运动有关,与最高统治者的倡议有关。还有是社会客观上的迫切要求,不这样写不行。总之情况复杂。我们觉得宋代诗人之尊崇杜甫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在继承并发展了杜甫乃至以前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和现实

主义的创作方法。或问:宋初的西昆体,宋末的四灵、江湖诗派写诗尚晚唐啦!是的,这些流派诗人很佩服李商隐、贾岛、姚合诸人,这是事实。可是他们在宋诗的浩荡长河中只是一个支流,影响是很小的。

宋人写诗力求散文化外,在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方面也有革新和发展。宋诗比唐诗写得工稳、细致,特别重视诗的气韵和意境的创造。当然,宋诗在艺术形式上没有什么发展。这是因为宋代的社会生产力没有什么发展或发展得缓慢所决定了的。当五、七言这僵化的艺术形式无法表达丰富多彩的内容时,人们自然是要求有所突破。突破的结果只不过是充实、改善早从唐代民间来的另一形式:词。我们现在看到宋人描写缠绵悱恻、以闺怨爱情为题材者,就因受形式的限制,全都从宋诗移到宋词中去了。譬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穿着儒家诗教的甲胄,都是板着面孔写诗,给人的印象是峨冠博带,道貌岸然,凛然不可干犯。凡是涉及歌伎、舞姬、侍妾的风流艳事只能从他们写的词里去找。的确词的容量大些,挥洒也自如些。如范词:“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事,无计相回避。”欧词:“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走来窗下笑相扶,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等闲妨了绣工夫。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像这样的缠绵语在宋诗中是找不到的。陆游算是大胆,他把与唐婉的爱情铺写成《沈园》那样哀愁诗,在宋诗中是少见的。

14

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也一再受到人们的非难。这问题怎么看,是不是全部宋诗“皆文之有韵者尔”?这需要具体分析,各家的情况不一样。比如邵雍《生男吟》:“我今行年四十五,生男方始为人父。鞠育教诲诚在我,寿夭贤愚系于汝。我若寿命七十岁,眼前见汝二十五。我欲愿汝成大贤,不知天意肯从否?”这诗不仅仅是“皆文之有韵者尔”,说它是“语录讲义之押韵”15一点也不过分。从这诗可以看到作者完全不懂什么叫做诗。既缺乏艺术构思、形象思维,又缺乏诗的激情。甚至如何叙人情、状物态的本领都没有。邵雍是理学家,这正如另一位理学家程颐所说:“某素不作诗,亦非是禁止之作,但不欲为此闲言者”。16这样,当然写不出好诗来。我们翻翻邵雍的《伊川击壤集》,只有“花前把酒花前醉”一首勉强可读外,其他诗实在令人失望。但是话要说回来,并非所有的理学家都不懂诗。朱熹是能诗的。他写的《观书感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风格颇似柳宗元,没有一点理学家的呆气。又如梅尧臣《田家语》:

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你说诗人不正是“以文为诗”吗?然而他写得自然朴质,艺术的概括性很强。诗人通过精炼的语言所揭示的贫富悬殊的鲜明对比的手法也很有感染力。王禹偁的《感流亡》、苏舜钦的《城南感怀呈永叔》、欧阳修的《答朱□(捕蝗)》、王安石的《桃源行》、柳永的《煮海歌》,

等等,没有一篇不是“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然而都写得深刻生动,读来也感到淋漓酣畅。问题在于写的诗有没有激情、诗味、诗趣和诗意。否则就像邵雍那样的诗只成了“文之押韵者尔”了。人们把宋人这一革新看作是一种弊病,是不够客观的。还为人们所诟病者,是宋人写诗爱抄书,动辄用事。照钟嵘的说法:“殆同书抄”,17又是“不问兴致,用字必有来历,押韵必有出处”18这都是事实。可是援引典故,从前的诗人哪个不是这样?如果独责宋人则未免太过苛刻了。何况宋代诗人也并非个个如此,有的抄书多些,如江西诗派的诗人,但从江西诗派出来的杨万里就不大喜欢抄书。情况仍然是复杂的,看问题应该客观、全面。

我们把宋人“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看作是唐诗的一种继续和发展,看作是宋诗的一种革新。这一点严羽、刘克庄诸人在当时自然不可能认识到它的积极意义。

关于宋诗的革新运动,一般中国文学史都有因袭传统的说法:领导并完成这场革新运动的是几位诗人。这说法我们认为也不够全面。宋诗的革新运动是经过前后六七十年的争论、斗争才取得胜利的。其间又因《西崑酬唱集》中《宣曲》一诗,有“取酒临邛”之句,那位真宗皇帝就下令禁止浮艳文风。这当然也加快胜利的步伐。人们知

道,宋初的诗坛是被“江东三虎”的西岜体诗人杨亿、刘筠、钱惟演所把持的。他们写的净是华灯绮宴之作。这些歌诗曾被人称为“太平盛世”的“太平诗”。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宋初是不是算得上“太平盛世”?回答:不是。虽然宋初在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的统治时期,着实收拾了一下乱糟糟的局面,不能否认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可是阶级矛盾与斗争仍然十分尖锐。从965年宋太祖乾德三年起,巴蜀就有王小波、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1005年王长来起义,1007年陈进起义,1043年王伦起义,1047年王则起义。起义的人数少则几万人,多则几十万人。风起云涌、声势浩大。给当时的封建统治集团以很大的威胁。官修《宋史·吕蒙正传》便说赵光义在元宵节宴赏群臣时,自我吹嘘道:“上天之贶,致此繁盛,乃知理乱在人。”吕蒙正毫不掩饰地指出:“乘舆所在,士庶走集,故繁盛如此。臣尝见城外不数里,饥寒而死者甚众,不必尽然。愿陛下视近以及远,苍生之幸也。”19官书尚且这样说,哪还谈得上“太平盛世”?西岜体诗人不仅无视这残酷的社会现实,相反地加以百般粉饰和美化。我们不是说西昆体一无可取。他们写诗比较讲究辞藻声律的美,比较追求艺术形式的美,这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后来反西昆体的欧阳修也不得不承认:“先朝杨、刘风采,耸动天下,至今使人倾思”(《答蔡君谟》)。我们所不满意者只因为西岜诗对社会现实,不做真实的反映。但我们不能由此便给西岜体扣上唯美主义或形式主义的帽子,从而否定了它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这是不恰当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人们一提到反西崑体,就过分强调个人的历史作用。好像宋诗的革新运动只靠几个诗人振臂一呼就成功,事情没有这样简单。吴之振在《宋诗钞》小序中有一段话:“元之(王禹偁)独开有宋风气。于是欧阳文忠得以承流接响。文忠之诗,雄深过于元之,然元之固其滥觞矣。”后人便误信吴之振的话,把王禹偁看作是反西崑体的一位英雄。其实,事情远不是这样。王禹偁倡导写诗要继承杜甫、白居易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宋初确已形成一种风气,但他却不是有意识地针对西崑体。他没有直接参加这一革新运动。20他的诗自具有平易自然的风格,它与西崑体的浮艳诗风确实是迥然不同。我们读他的《答张扶书》,知道他只是反对艰深苦涩的文风,较早反西岜的人物倒是石介等人。石介在《怪说》中曾力斥:“今杨、刘穷妍故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其为怪大矣。”21后来欧阳修又“恐其流靡不返,故以优游坦夷之辞矫而变之”。22反西崑体的诗人应该是苏舜钦、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这些代表人物。特别是欧阳修、王安石是驰骋当世的海内文宗。由于地位高,名气大,力矫西崑之弊,影响当然很大。但是我们却不能过分强调这几位诗人的历史作用。这场诗歌革新运动应该看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学创作上的一种反映。就是说,当时人们处在内忧外患,国事艰难之中,要求诗歌创作必须真实地反映这严峻的社会现实;要求必须用平易朴质,容易为多数人所接受的诗风来纠正、替代艳冶浮靡的诗风。人们希望诗歌起时代的镜子作用。那几位诗人只不过是顺应这一客观要求,才在宋诗革新运动中创建了不能抹煞的功绩。

“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经过反西崑体之后竟成为宋诗的主流,无疑是一种进步。但这进步的步子迈得不大。所谓革新由于很难摆脱当时的封建经济基础的制约,由于很难突破当时封建统治权力的控制,即使有那么几位诗人的努力,但“也如他们的一切先驱者一样,没有能够超出他们自己的时代所给予他们的限制”。∞。谈到这里,我们也不能同样地过分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制约作用。应注意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的诗歌创作(包括全部文艺创作)有时也并不直接决定于物质生产。这是因为它还带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它总是有别于宗教、哲学、法学等其他意识形态的。

宋诗经过革新,首先表现在它不仅发展了唐和唐以前的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而且还表现在宋人写诗确比唐人来得大胆、自由。爱发议论便发议论,爱揭露什么便揭露什么(当然也有限度)。宋诗这一发展与当时社会上掀起的从骈文解放出来的古文运动是前后呼应的。

还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宋代的爱国歌诗特别的多。这当然是社会现实、社会观念形态的反映。赵宋王朝正如鲁迅所说,是个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这王朝一建立起来就实行“守内虚外”的政策。一方面对西夏、辽、金、元统治者的骚扰、入侵,忍辱求和;一方面

则对内进行高压政策。到北宋中叶,积贫积弱的形势愈来愈严重。土地兼并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的地步。上文提到农民武装起义仍是“一年多如一年,一伙强如一伙”。这都是《宋史》上说的。赵宋王朝为巩固统治权,情愿把大半个江山拱手奉送别人,以求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在统治集团内部,自甘当奴隶与不甘当奴隶者之间,展开长期的激烈斗争。这斗争一直斗到亡国。最后有的成为殉国的忠臣;有的做了遗民;有的当奴隶去了。这是后来的事情。这里且说未亡国之前,不甘当奴隶的一伙人,一再想改弦易张,变法图强。如仁宗庆历年间便有范仲淹、欧阳修等人试图改革,不到一年便夭折。二十年后王安石又实行变法,都没有挽回颓势。到了南宋,局势日见阽危,外侮更加孔棘。封建统治者欲求偏安于一隅都不可能了。这部分历史是人们所熟知的,这里不再唠叨了。那么,作为那个时代的诗人的态度是怎样的呢?他们倾注了全部热情抨击封建统治集团的投降派;描写沦陷人民的悲惨生活;赞美祖国的壮丽河山;歌颂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借此以激励人民的爱国情绪。这些悲愤激昂的诗篇所表现的不受凌辱、维护祖国的尊严的民族精神,不仅在宋代而且还在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广大人民中间起了爱国主义的教育作用。宋诗中较早描写西夏李元吴侵入庆州、宋军败绩是苏舜钦的《庆州败》,后来写这样题材的歌行,多至不胜枚举。如欧阳修《边户》、王安石《河北民》、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等等。欧阳修的《边户》是这样写的:“家世为边户,年年常备胡,儿童习鞍马,妇女能弯弧。胡尘朝夕起,虏骑蔑如无。邂逅辄相杀,杀伤两常俱。自从澶州盟,

南北结欢娱;虽云免战斗,两地供赋租。将吏戒生事,庙堂为远图;身居界河上,不敢界河渔。”又如被人看作田园诗人的南宋杨万里,他于绍熙元年(1190)奉命北上接迎金使,他将沿途所见所闻,写成《初人淮河》四首。诗不用事容易读懂。现转录三首如下: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又如陆游、辛弃疾的爱国歌诗则更是光耀千古的绝唱。陆游的《金错刀行》、《胡无人》、《晓叹》、《关山月》、《感兴》、《书愤》等篇都是大家很熟悉的,不必多说。陆游年老被迫退居山阴,于1192年夜闻风雨声,便联想到出师北伐,以《风雨大作》为题写了动人的梦境: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范成大以写《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闻名于世,但他也是一位爱国诗人。我们读了他写的《宜春苑》、《州桥》、《市街》、《翠楼》、《清远店》和《会同馆》等篇,简直可以听到诗人的一颗炽热的爱国心在跳动。最后赵宋王朝这座大厦已经哗啦啦地倒塌下来了。刘克庄写了《戊辰即事》,戴复古写了《淮村兵后》,他们所咏叹的已是残山剩水。诗里充满黍离之悲。至元兵攻陷临安,宋朝便亡国。以文天祥为首的一批爱国志士和诗人如汪元量、谢翱、林景熙、郑思肖、谢枋得诸人写了大量爱国歌诗。歌诗大多凄怆婉侧,读之令人落泪。其中以文天祥的诗的成就较大,他可算是宋诗的殿军。他的诗的调子较为激越悲愤。收在《指南录》、《吟啸集》的诗篇,以它的劲节在广大读者中起了振聋发聩的教育作用。汪元量《水云集》、《湖山类稿》也有一定的影响。李鹤田为《湖山类稿》写的书跋说:“其亡国之戚,去国之苦,闲关愁叹之状,备见于诗,微而显,隐而彰,哀而不愁,欷欺而悲,甚于痛哭。”说的是汪元量,实则别的诗人写的诗何尝不是这样。这些用血与泪写成的爱国诗或以它的激越悲愤或以它的低回凄苦的调子,不论在任何错综复杂的和声里,人们都能听出伟大中华民族的声音来。诗人的热情、感觉和要求以及直触民族脉搏的艺术表现力,为宋以后的爱国诗开辟了新的领域。

宋诗还有一个特点,便是诗与画的关系比唐代更加密切了。曹学俭序宋诗说:“取材新而命意广。”宋人确实是在不断追求新的东西,如宋人比较重视意境的创造,诗人落笔总是力求写得空灵明净。努力吸收宋人山水画的气韵和意境。风气一开,诗带画意的歌诗便多起来。宋人有个良好的学风,就是善于总结前人的诗歌创作经验。特别是对唐诗无不经过认真刻苦的研究,一家一家都做了具体的细致的分析,详论其是非得失。宋代诗话之多是少见的。有人估计有一百三十多种,一部分已失传。现在看到的没有那么多了。像《侯鲭录》那样偶尔也谈诗的随笔的书,还不算在内。这些诗话内容比较庞杂,质量高低不一。有谈诗歌原理;有谈创作体会;有谈艺术技巧。吉光片羽,还是有价值的。《沧浪诗话》、《岁寒堂诗话》都较为系统地提出自己的艺术理论和美学原理。这些诗话对于促进宋代“诗中有画”的诗歌创作起了重要的作用。

提到诗与画的关系,从广义上说,早见《风》、《骚》。至魏晋已具规模。但在先前时代,诗与画结合得不那么紧。或只是简单写景或只把山水自然景物当作诗的背景来写,起了衬托作用。宋人的“诗中有画”的诗大约是从东晋谢灵运、南齐谢朓、唐朝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诸人写的山水自然景物诗发展起来的。自然物象已从衬托的地位上升为诗的美学的主位对象。而且诗人所描绘的不是瞬息间所捕捉的静止的自然物象,而是渗入诗人主观的佛老哲理的化人物象。诗人所把握、观察和描写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都不是原来的一山一水、一

树一石,而是被高度概括的“物各自然”进入“万物归我”的境界。这是宋人的佛老哲学的认识论的反映。还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爱写简远恬静、充满画意的诗人,多数都不是与政治绝缘的遁世隐士,这一点与晋、唐有些不同。著名诗人如苏、梅、欧、王、苏、二陈以至尤、杨、范、陆等,没有一个不是对人生、对社会采取积极的进攻的姿态的。他们都写过“气出于言外,浩然不可屈”24的歌诗。这不是与佛老思想相抵触的吗?然而事实正是这样。宋代诗人所受到的佛老思想的影响比过去几个朝代的诗人都深,这也是一种传统,却是坏传统。它像细菌一般侵袭人们的灵魂,甚至吞噬人们的生命。而宋代统治者所提倡的以佛、道、儒集于一尊的道学思想成为统治思想的情况下,岂但只是诗人,就是一般人也很难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宋代诗人把佛老思想溶入诗中是合乎逻辑的,但写出与佛老思想相抵触的诗句也很自然。人的思想总是复杂的,生活也是多方面的。鲁迅评价陶潜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25看诗人要看全面。如整天整夜叫喊救国或整天整夜写带画意的诗,飘飘然,那就违背了生活的逻辑。

宋人诗带画意,各家各集有的是,如王安石诗:“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即事》)七绝有:“范帆江口月黄昏,小店无灯欲闭门。侧出岸沙枫半死,系船应有去年痕。”(《江宁夹口》)苏舜钦七绝:“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

满川风雨看潮生。”(《淮中晚泊犊头》)杨万里七绝:“晴明风日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桑茶坑道中》)又如郑獬的《绝句》、武衍的《湖边》、赵师秀的《数日》、法具的《东山》、显忠的《闲居》,等等,都是意境与画一样精美。倘画人中堂、屏条、扇面无不相宜。这些诗可以说都达到“山沓水匝,树杂云合,且既往返,心亦吐纳”26的诗画境界。还值得注意的是,宋人的题画诗特别的多。这是因为宋代山水画发达,宋代的诗人兼画家也特别多的缘故。如米芾父子、文同、张耒、蔡肇等人都是能诗善画。他们自己作画,自己题诗,有的诗人自己不画却喜欢给人写题画诗。苏轼就是喜欢写题画诗。如诗作流传不广的萧德藻,我们也看到他的题画诗。那是六言绝句:“淡淡晓山横雾,茫茫远水平沙。安得绿蓑青笠,往来泛宅浮家。”(《题米元辉潇湘图》)沈德潜说:“唐以前未见题画诗,开此体者,老杜也。”他说的大抵符合事实。

我们谈宋诗与画的关系很密切,指的并非风行于晋、宋、隋、唐时代的金碧山水,而是指水墨山水画。这种从富丽堂皇转入澹远恬静,以写意为主的画风,也是与佛教禅宗的影响分不开的。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维这种禅宗南派画风与诗风,实为后来山水画山水诗的滥觞。王维的影响不仅在宋代而且影响我国千余年来的画坛和诗坛。这影响的痕迹直到今天还没有完全消失。同时宋代山水画对宋诗也有影响。如北宋三大画家之一的董源是江南山水画之祖。他那种渗入佛老虚无寂灭的出世思想在

诗人中容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由董源的平淡幽雅,墨迹淋漓的笔致发展到米氏父子的“米氏云烟”。于是力求神似,以写意为主的泼墨山水画便流行起来。这一发展就影响了宋诗。“鸿雁归时水拍天,平冈老木尚寒烟。付君余地安渔艇,乞我寒江听雨眠。”(蔡肇诗)既是诗又是画。我们读的时候有笔起云烟的感觉,有一种“不为物虑,不为思忧”的美的享受。

要写充满画意的诗是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只有那些家有蓄积,更阔气的还广置田园、蓄妾养伎、过着庄园地主的优游生活的诗人才能写得出来。他们整天沉湎在花、竹、鹤、僧、伎、琴、书、画、茶、酒中,又以佛老哲学为皈依,写诗作画才能进入物我俱忘的境界。至少也得当过几任小官,有点微薄的俸禄可拿,温饱之余,才能吟诗作画。穷诗人是很难做到的。谈到这里可别忘掉宋朝的和尚诗人。和尚而能诗也是宋诗一个特点。宋初的九僧如惠崇、希昼都是名气很大的诗人。“古戍生烟直,平沙落日迟”,“雪残僧扫石,风动鹤归松”,“云雾沉山郭,寒花涨湿田”等就是他们写的。这些和尚可不是一般沿门托钵求乞的苦行僧,而是蛰居在深山古刹里的地主和尚。他们勾结官府,好与达官贵人往来,生活可阔气啦。不管是文士或和尚,他们以自己的才华可以把萧索的乡野、平芜的田园、枯淡的山水理想化,变成为他们游乐的牧歌式的美的世界,从而获得性灵的解放。他们写的带有画意的歌诗,以闲雅简远、萧散淡静见长。我们读的时候犹如杖履遨游于秋山寒林、春雨野渡之间。或如俞弁在《逸老堂诗话》序

中说的:“如焚香看画,一目千里,云树蔼然,卧游山中,而无跋涉双足之劳。”我们对待这一类歌诗似乎不必去揣摩作者意图。或含蓄或浅露,各有风格。更不必去寻找社会阶级关系、阶级特征的折射。“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梅尧臣诗句),就看不出什么阶级关系、阶级特征的折射来。

关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提法是不是很科学?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索。苏轼说:“诗画本一律。”27张舜民还进一步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28还有西方人也说:“画是一种无声的诗,而诗则是一种有声的画。”29这些提法都可以研究。我们认为诗与画的关系固然十分密切,有人说二者是姊妹艺术或兄弟艺术,不是不可以。但把二者的关系不加区别,完全划上数学等号,却是不全面的。譬如说,用诗的规律去证实画的规律,是可以达到两种艺术的效果的。假使把诗硬塞进画的狭隘范围里或让画去占领诗的领域,混淆诗与画的界限的论点,至少是缺乏说服力的。这是因为“诗中有画”并不等于说诗中便具备画的全部特点。一般来说,画总是以它的色彩、线条、光度,甚至空白来吸引人们视觉上的美感。画中的造型刻画、立体感,等等,是无法在诗中体现出来的。而诗又不仅仅是通过色彩、线条、光度、空白来叙事,它所特有的旋律美、音乐美、飞动美,就是说,诗的声调韵律的起伏、顿挫、抑扬、轻重、清浊、长短、高下、缓急的音乐节奏或情绪节奏,在画中确实比较难于表现的。应该说,画给人以直观性的形体感觉;诗则给人以幻觉感、情绪感。二者的美学效

果还是不同的。当然也有比画家更是画家的诗人,他的视野比绘画的艺术更为阔大,他们诗写得更概括、更集中、更典型,超过绘画之上,这情况是有的。但是仍然要注意二者的差异。诗与画自然不是完全对立的,诗画在追求气韵、意境方面也还有共通的地方。这是我们谈宋诗书画意时不得不涉及的一个问题。

我们在上边谈了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以及“诗中有画”盼涛,而且是作为宋诗的特点来谈的。那么,宋诗还有一部分同情农民、部分地反映农民观点的诗篇也应该作为一种特点来谈才好。比如王禹偁《畲田词》、梅尧臣《岸贫》、《村豪》、张俞《蚕妇》、王安石《促织》、王令《梦蝗》、陈师道《田家》、杨万里《悯农》、范成大《催租行》,等等,都是内容与形式结合较为完美的现实主义作品,影响也很大,这部分诗完全继承唐代及唐以前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而且还有所发展。诗人对宋代封建地主阶级的残暴和剥削,给予辛辣的锋利的揭露和攻击,颇有战斗性。没有问题,我们要肯定诗人的功绩。但是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是,宋代诗人对连年不断的农民武装斗争却采取逃避、冷漠乃至敌视的态度,不描写,不反映。没有起时代的镜子作用。所以没有把这部分作为特点来谈。我们曾经提过,宋代诗人一直害怕当奴隶,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这种反抗精神是可贵的。可是,他们却又害怕奴隶的奴隶——“出粟米麻丝以事共上者也”的农民起

中国画论(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论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相互关系 中国文人书画,书中当有画意,画中当又诗意。 ————黄宾虹见陈柱尊《与黄宾虹教授论画书》 大家都知道书法、题跋、图章是画家不可缺少的。诗书画印四个方面相得益彰,才能成一幅好画。对于一幅传统的中国画来说,把诗、书、画、印结合起来。表现才更为完整,更有特色。诗、书、画、印结合,可以把几种艺术融为一体,相互辉映,既能丰富画面内容,又能扩大画面境界,给人以更多的审美享受。这在西洋绘画中是没有的,这是中国画的一大特点。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成熟的标志。诗、画、印这三门艺术,用书法的语汇统一于“一画”之内。它们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使得中国绘画形式感更加完美,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 我们要注意诗书画的结合,中国画家都是文人,都能赋诗书法,所谓诗书画三绝。中国画史上有不少诗书画三绝的大家。 诗、书、画、印这四者的结合,是逐渐的在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宋代以前,是很少在画上题字的,只是在角落里,写着作者姓名;那时虽然也有题画诗,却不是写在画面上的。到了宋代,才有一些诗人兼书法家的画家,开始在自己作的画上书一段题记或一首诗。这样,诗、书、画开始结合起来,中国画历史发展中的文人画也开始了萌芽。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专有名称,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以区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到了元代,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随着文人画的继续发展,印也加入了诗、书、画的行列,于是诗、书、画、印就形影不离,这一艺术形式一出现,就被当时的画家们普遍采用。到了明情两代,文人画垄断了画坛,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形式也就日臻完善了。 书与画 书画同源,能以书法通于画法,为古往所来独创者,则有陆探微。 ————黄宾虹《中国画史馨香录》 书法是世界上唯一能以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唐代张怀瓘在《书议》中曾把书法艺术称之为“无声之音,无形之相”,这是对书法美学特征既准确又深刻的概括。线的最高的艺术形式就是书法,古人把草书中的线条所表现抽象的意义观念用到了绘画之中,有一笔书,便有一笔画了。书画是同源的。画,借力于书法;书法又兼顾画的造型美。书画都是用用毛笔着同一工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书画用笔同法,这体现了中国画艺术形式的一种客观规律。且作画的人不能光学一种字体。画家为了从笔韵墨趣中多得借鉴,就要多临字体。例如泼墨画写意画,就要豪放,要临草书,临张颠狂草。 刘海栗曾说过,以书为画,其实境界相同,不为三点: 一是气韵生动,这是前提; 二是气魄厚重,这是功力; 三是气势磅礴,这是面目。 要做到这三点,需要艺术家的艰苦劳动和聪明才智,更需要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中国近现代史 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 程 论 文 学号: 2015年11月25日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与展望 一、中日关系的历史回顾 中国和日本都地处亚洲东部;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巨大,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日本为中国之东邻,隔海相望,有史以来,日本即以吸取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生长的活力,从而使自己不断向前发展。因而中日两国的交往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汉代中日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事件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 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相互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70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日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日本独立,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成为两国正式开始平等交往的新起点。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日关系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并蕴含着两国关系错综复杂的根源和两国关系巨大发展潜力的源泉漫长的中日关系史从古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可以划分为3个历史时期:一

是在2000多年中占主流地位的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时期;二是近代日本侵华70年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三是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行来时期。 (一)古代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 古代的中国文明不仅仅是东亚的文明中心,在近代西方文明兴起之前,也是世界上最先进且具有影响力的文明。作为近邻,日本曾经不断接受中国文明的洗礼。很早以前就有徐福东渡的古老传说,据考古发现,远在旧石器、新石器时代中日两国已有交往的关系,这都说明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历史的悠久。 在约2000年间,日本需将学习中国的政治与文化列为国家事业。尤其隋、唐时代。中日往来比较频繁,日本不断向中国派“遗隋使”“迢唐使”、学问僧等到中国学习,从中国吸收、引进了大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甚至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一些制度、规章,亦被日本照搬、借用或参考、借鉴。此后,宋、明时代,中日两国的通商往来也比较频繁。在这一历史时期,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截至现代西方文明进军亚洲前,日本一方面从属于中国的文明圈,另一方面,又作为岛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二)近代时期日本的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发生在中国的鸦片战争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标志着两国的历史进入以发展资本主义为内容的近代史时期。近代发端,中日两国有着几乎相同的命运。但是由于西方帝国主义侵略重点不同,由于中日两国的当政者面对西方侵略的措施有异,两国的发展道路却截然相反,中日两国的关系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 (1)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开始对中国进行侵略。 (2)甲午战争后日本成为列强的重要成员之一,妄图灭亡并独吞中国。 (3)抗战胜利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闰,中日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 (三)20世纪50年代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前的和平往来 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并逐渐进入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日本被美国单独占领后,进行了历史性的民主改革,特别是制定了和平宪法,保证了日本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变化亦翻天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宣

言论自由讲稿

1791年批准的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几乎是各国新闻界所向往的关于言论自由的完美典范也成为古典自由主义要求限制国家权力的完美典范严格限制国家权力干预言论自由的限度在美国宪法界是共识 费斯对他发起挑战。现代主义的言论自由不仅包含自由,还包含平等的价值。 平等价值的崛起似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国家干预的正当理由,国家可以以平等为理由压制仇恨言论以保护受害者、控制淫秽出版物保护女性、控制竞选捐助保护穷人,并且保护穷人能参与现代媒体打造的公共论坛等等。保护弱势群体、维护实质平等这个理由看起来是很有说服力的,美国宪法没有明确自由与平等这两个终极价值孰轻孰重,而要以平等为理由干预言论自由最终必然涉及到自由与平等的冲突与抉择,但是这个抉择是非常困难的。 他认为一直以来美国社会都将第一修正案的意思理解的过于狭隘,以往所有的论辩“都预设了这样一种前提性的观念,即国家是自由的天然敌人。正是国家企图压制个人的声音,因而也是国家必须受到制约。”作者随即提出:“这个观点相当有洞见,但只是说出了真相的一半。 国家可以是压制者,但也可以是自由的来源。 前提:1. 权力的私有化聚集对自由所造成的冲击需要国家来地址。2.这个观点即是自由的来源的观点来自对宪法第一修正案的某种理论阐释,来自它所保障

的言论自由,这种自由是要着眼于社会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价值。 言论的“沉寂化”效应: 如何治愈危险言论、错误言论带来的影响,古典自由主义认为并不是使用政府管制的办法,而是允许更多的言论,除非存在“明显而即刻的危险”一般来讲,“更多言论”的治疗方法是有效的,它能够让人们在充分的辩论中获得理性,减少言论带来的伤害和不良影响,“真理越辩越明”。然而,并非所有类型言论的不良影响都能够通过这种方法治愈。某些言论能够产生一种“沉寂化”效应,使得言论受害者的“反抗”很乏力,即使言论受害者有机会辩驳,其言论的效果也会变得微弱。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了三种典型言论: 仇恨言论、淫秽出版物和竞选捐款。 费斯总结了这三类言论的“沉寂化”效应: ( 1) 仇恨言论降低了受害者的价值感,阻碍其参加公共辩论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降低了其言辞的权威性和论辩的价值。( 2) 淫秽出版物将女性简化为性目标,使她们顺从和沉寂。损害女性的声誉,降低其言论在公共辩论中的分量。( 3) 无限制的竞选捐款将会使富人占据政治竞技场的中央,将穷人边缘化。穷人将不得不“沉寂”。

言论自由和社会发展

言论自由和社会发展 言论自由和社会发展对于人类文明来讲都是重要的,但是,无论从人类历史,还是从当今世界的现实来看,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却一直是一个颇为令人困惑的问题。有时我们听到这样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以牺牲言论自由为代价;有时我们又听到这样的观点:言论自由是一项绝对权利,社会要为保障这项权利付出代价,即使允许淫秽、暴力作品泛滥以至影响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在所不惜。这类观点不仅仅是一个认识问题,它们往往通过立法、行政和司法审判等体现在制度设计和运作之中。尤其是在解决有关利益冲突、权利冲突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得更加明显。有鉴于此,我愿就言论自由与社会发展谈几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各位朋友和同行。 一 言论自由是指人人享有的以口头、书面以及其他形式获取和传递各种信息、思想的权利。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自由:(一)寻求、接受信息的自由。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认识和改造主观和客观世界,必须组成社会和进行交往沟通,为此,就要寻求和接受前人和他人的经验,享有寻求和接受信息的自由。否则,生存和发展将不可能。(二)思想和持有主张的自由。寻求和接受到的信息,成为思想的资源,经过加工成为思想和主张、意志。这种思想、主张和意志,不应受干扰和禁锢,否则发展将会停止,生存将受到威胁。(三)以各种方式传递各种信息、思想和主张的自由。这是人类为改造自然和争取社会进步,实现相互协作和联合必需的起码条件。言论自由是人们认识、接受、发展和传播知识、经验以及真理的重要形式;保障言论自由是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它与其他自由和权利一起成为现代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现代国家立国的基础。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找到许多有关言论自由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强有力的论据。 中国古代西周王朝(公元前1100年至前771年)时期,统治者在全国实行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封邦建国的宗法奴隶制统治。从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看,西周奴隶主贵族制定了不少法律,史称:“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之后周穆王时又制定《吕刑》,这里所谓“刑”,就是指法律。传世和新发掘的金文中的法律史料也印证了这些记载。尽管如此,“礼”无论在国家政治统治或意识形态方面都居于主导地位。在政治统治上,它“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世嗣”,“分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

诗与画的关系

诗与画——《春江花月夜》与《游春图》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游春图》北周末隋初—展子虔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所以,这首《春江花月夜》无论从艺术上还是自然上,都是美的。 《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被称为“孤篇横绝”。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又以月为主题。“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汀、天空、枫树、花林、飞霜、高楼、鸿雁、思妇、游子等一系列的形象组成了完整的诗歌意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闻一多先生赞美此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认为“这首诗有憧憬与悲伤,但它是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 “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 诗中的所有意象经由月的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诗意渲染和一系列动态的转换后,无疑构成了一幅幅动态流转的画面。月华笼罩下的春江月夜,不失典雅,不失隆重,一幅纯净淡雅的水墨画跃然纸上,体现出的是清幽的意境之美。 诗中的每一联都可以是一幅绝妙的丹青,都可以讲述一个动情的故事。诗,从不束缚人们想象的步伐,一千个人就可以有一千幅春江

花月夜。诗给人们的美是想象的,动态的,流转的,无穷的。所有可看得见的意象有序排放在一起所形成的看不见得意境之美是诗歌美的典范。很多的时候,诗的美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即所谓的“感觉”。例如《春江》中,春、江、花、月、夜这本都是具体的事物,然而它们一起所构成的意境之美却是妙不可言。 《游春图》是北周末隋初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湖山佳境,意境十分优美。人称此画是:远近山川,咫尺千里。 画给人们的美往往是直观形象的。绘画所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的对象,虽然欣赏绘画也同样需要想象力,但这种想象力是受固有的画面所束缚的。《游春图》中所表现的春意盎然的景象靠的是画家的画笔、线条、色彩的勾勒渲染,在给人们直观形象的同时,又不能完全表现春天的动态之美以及画中游春人物的内心活动(或喜悦或激动)。因此,绘画在反映事物的发展及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就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突破这种限制,莱辛主张绘画“就要选择最富有孕育性的那一刻,使前前后后都可以从这一刻中得到最清楚的理解”。 宋朝诗人晁以道曾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与画的区别。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中国古人喜爱为画题诗了。 附:《春江花月夜》原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中 国 和 日 本 的 比 较 经济121班 1223150101 蒙娜

中国和日本的比较 一、社会制度的区别 (一)、总体社会制度区别 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日本:资本主义 (二)、政治制度差异 中国:我国现代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日本: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 (三)、政治文化的差异 中国: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国际主义思想。国际主义体现在外交上,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日本:日本主义作为日本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特征,与中国政治文化中的国际主义形成鲜明的对照。日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实质是强调大和民族的优越性,主张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国际秩序,不仅排外,且为了本国利益不惜侵略他国。 二、经济体制的区别 中国:从经济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条件下运行的市场经济。 从政治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由政府有力地进行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 从奋斗目标上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根本原则。 日本:第一,政府通过规制对经济实行干预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一个突出特点。第二,政府在工业部门的规制逐渐被弱化。第三,金融系统作为资源集中动员的工具,服务于赶超战略。 三、经济发展模式的区别 (一)、发展模式差异 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2.从传统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和新成本优势。3.在资源与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下形成环境友好型与节约型社会。 日本:日本经济增长的动力: (1)技术进步:吸收和创新使得日本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劳动力 (3)企业家精神:日本的企业家除了盈利之外,还积极承担部分社会责任,这使得日本的经济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发展。 (4)政策与制度:日本政府扶植私人企业。

论言论自由的界限

论言论自由的界限 摘要: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它的行使也是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权利的行使不是无边无际的。本文旨在对言论自由权利的界限进行界定,从而充分阐释言论自由的范围。这对于研究言论自由的范围与界限以及言论自由保护的研究都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言论自由;政府权力;界限 首先让我们对言论自由的概念予以明确。所谓言论自由,又称表达自由,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及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而在近年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表述的自由,包括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在我国加入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0条第2款中,就这样表述了言论自由:“人人享有表达自由,该权利应该包括以口头、书面或印刷物、艺术或自己选择之其他方式,不分国界的追求、接受和传播各种信息和思想的自由。” 纵观国际社会的历史与现实,在任何一个开放的民主社会,思想的自由与表达的自由在宪法和法律规定中都占据有重要地位。“因为没有这些自由,发扬民意,凝聚众志,并以舆论监督政府机构的可能性更微乎其微。从而在成文宪法里,把这种自由放在各种基本权利的中心地位是很自然的事。”(1)言论自由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民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通常人们会认为,它是一种公民具有的自由的政治权利,因而不应受到政府的审查。而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而言,就是指政府不得对公民的言论采取制止、干涉或惩罚的行为,除此以外,别无其他。这个法律不适用于个人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它只适于个人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只能确保政府不剥夺公民发表言论的权利。任何民间力量都无权剥夺公民发表言论的权利,因为根据法律,任何个人或组织都不具备通过武力对抗其他个人或组织并强迫他们违背自己意愿的权利,只有政府有这样的权力。(2)提倡言论自由的目的只是为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至于言论者的内容是正是误,不必太在意,因为真理往往从谬误中来,从争论中来。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国家可能仍然处罚某些具有破坏性表达的类型,如明显地煽惑叛乱、诽谤、发布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秘密等等。比如,在坐满人的戏院里,不可以随便大叫“地震了、着火了”等凡是会引起迫在眉睫的危险的言论。再比如,把军队开拔的时间人数和地点在报上刊出,也是违法的,或指着别人的鼻子大骂,既可能引起暴力冲突,也是不合法的。可见,在一个丰富多元的人类社会里,言论自由是不可能绝对的,言论的自由也是有所限制的。这样一来,言论自由的界限到底应该如何去划分,便成为一个重要而必要的课题。 笔者认为,要划分言论自由的界限,就必须要在言论自由与政府权力之间建立起一道屏障,与此相应的是,言论自由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标准。实际上,现代各国宪法大都是以法律的明文规定作为表达自由之界限的。并作为宪法原则,确立如果法律未加规定,则不得予以限制,这就否认了以国家机关命令限制表达自由的合法性。但是,由于法律的局限性和人的多样性,人们对法律的理解往往不同。在宪

言论自由哲学思索

言论自由哲学思索 言论自由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需要,是学者发表论文著作的需求, 是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的自由权利。《国语?周语上》有言:“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 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言论自由问题不但是政治法律问题,也 是道德哲学问题。只有实行哲学思考,才能全面理解言论自由的含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有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有有反作用。自由是对必然的理解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属于社 会意识范畴。人们的自由观点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变化,自由 权利受到社会法律的制约。唯物辩证法认为,言论自由是相对的,不 是绝对的;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 从现实生活观察,人们的言论自由受到主体与客体、时间与空间、立 场与观点的限制。主体与客观的限制。主体是自己,客体是别人。孤 独一人,无话可说,只能独立思考。两个人谈话,交流思想感情,要 有共同语言,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交谈可能变成吵架。公共场合 说话,讲究文明礼貌,非礼勿言;否则,出言不逊,必然引起公众反感。教师讲课,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才会受到学生欢迎;否则,语无伦次,言不及义,学生肯定不欢迎。 学者写作论文,要求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理,论证严密,学 术水平比较高,才有可能发表;否则,受到编辑、主编的限制,论文 很难发表。展开学术批评,要摆事实,讲道理,明辨是非,以理服人;不能居高临下,讽刺漫骂,侮辱人格,否则,别人肯定不接受。媒体 报道新闻,要求内容真实,语言简练,通俗易懂,不能道听途说,捕 风捉影,忽悠大众;否则,报道虚假新闻,必然失信于民。 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言论自由行,需要有时间。谈话、开会、上课、 讨论,等等,都有时间限制。时间是宝贵的,不能浪费。所以,要求 人们讲真话,讲实话,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才能使人信服。不要讲 假话、大话、空话、废话,以免浪费别人的时间,使人感到厌烦。言 论自由行,还要受到生活空间限制。一个人只会讲方言,不会讲普通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与画的关系

宋诗散论——谈宋人以文为诗、爱国诗及诗 与画的关系 一 倘要谈宋诗,我们还得提一下它与唐诗的关系。因为宋诗是唐诗的继续和发展。没有唐诗,宋诗便无所师承。但唐诗相对说比较容易谈,宋诗则不容易谈。你说唐诗成就大,人们没有争议;说宋诗成就大,人们就有争议。这争议不仅指现在,而且早在南宋就开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前后达七百年之久。宋诗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高是低?便随着朝代的更迭常常起变化,甚至到今天仍然没有定论。南宋严羽是首先出来非难宋诗的。他说:“唐人与本朝诗,未论工拙,直是气象不同。”…稍后是刘克庄。他更是直截了当地说,宋诗“皆为文之有韵者尔”。1到明朝的前后七子则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连杜甫以后的诗都不看。在他们的眼睛里压根儿没有宋诗的地位。2杨慎还说:“宋诗信不及唐”,“唐诗人主情,去三百篇近;宋诗人主理,去三百篇远。”3更为偏激的莫过于屠隆。他说:“读宋而下诗闷矣,其调俗,其味短。”4但是明人对宋诗的评价也并非完全一致。后七子的代表人物王世贞便是从抑宋到伸宋,晚年才悟到“代不能废人,人不能废篇”。6从而肯定了宋诗的成就。都穆的态度更为鲜明,他说:“予观欧、梅、苏、黄、二陈至石湖、放翁诸公,其诗视唐未可便谓之过,然真无愧色者也。”7晚明公安派袁宏道还认为宋诗不比唐诗差,苏轼也并不比李白逊色。8袁宏道对宋诗的评价

这样高,那是因为他看到明人尊唐却又写不出自己的特色来的一种革新要求。但这革新要求由于历史条件不成熟,自然没有收到预期效果。我们从袁氏兄弟的诗歌创作实践来看,的确写得很有生气。可谓清新流丽,却嫌空疏不够深厚。尽管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还是无法纠正明诗的弊端。 那么,清朝的人对宋诗的评价又是怎样呢?一句话,仍然争议不休。素负盛名的王士祯虽则推许宋诗,还赞扬过王安石,说他是宋代诗坛巨擘。可是他还是尊唐的。他为自己的神韵派张目,专取冲和淡远的唐诗编了一部《唐贤三昧集》,目的就是提倡唐诗。格调派沈德潜也是尊唐抑宋的。他主张写诗古体宗汉魏,新体宗盛唐。你翻一翻《唐诗别裁》,便知道他尊唐的倾向了。吴之振编《宋诗钞》,那是很有魄力的行动,他通过编选本来驳斥尊唐派。他在这部书的序中说:“黜宋者日腐,此未见宋诗也。今之尊唐者,目未及见唐诗之全。守嘉隆间因陋之本,陈陈相因,千喙一倡,乃谓腐也。”另外,则有厉鹗编《宋诗纪事》、陆心源编《补遗》、曹廷栋编《宋百家诗存》、张景星等人编《宋诗百一钞》等(选本不一定好,还是方便了读者)。叶燮大约是尊宋的。他说:“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日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唾骂。噫,可怪矣。”9他这一“噫”很有见识。这样一来,清朝好像是宋诗的天下了。其实不然,尊唐与尊宋两股力量,仍然是旗鼓相当,纷争不休。清初黄宗羲诸人从民族思想出发,对宋代的爱国诗评价很高,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后

论中国与日本未来的发展趋势

论中国与日本未来的发展趋势 摘要:公元57年(光武帝中元2年),日本和中国即开始交往,光武帝赐以印绶。隋朝,日本派遣“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大量的“遣唐使”,意味学习中国文化。但是在唐朝经历了两国第一次战争“白江之战”后,两国关系就开始有了变化,在后来发生了元日战争(1274年和1281年)、万历朝鲜战争、甲午战争(1894年7月25日—1895年4月17日)和抗日战争(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到20世纪30年代。中日关系 已经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但在建国初期经历了一段蜜月期,之后中日关系就如同现在一样,摩擦不断。 关键词:中日邻国摩擦主权和平 从古代来思考中日 中日交流,在汉代就有,只是那时候的日本尚未完成统一。在公元三世纪,日本兴起了一个以大和为中心的大国,史称大和国。当时时值我国南北朝时期,大和国兴起以后,曾先后13次向东晋,宋梁等国遣使朝贡,请求册封,应该说在这个时候,中日就已经形成朝贡关系。 统一后的日本,在隋朝,日本就派遣“隋使”来隋朝的首都长安学习,,后来唐朝建立,日本又派遣了大量的“遣唐使”,唐朝时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密切的原因就是,日本为了学习唐王朝先进的政治模式、经济文化、生产技术等。邦交最高最密切的时期是隋唐时期。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公元7世纪至9世纪的隋唐时期,以日本官方派出20余次遣隋唐使为表征,两国的交往出现一个高潮.日 本派出"遣隋唐使"的动机不排除学习隋唐先进文化的因素,但从理性的角度深层 次地分析思考,日本"遣隋唐使"是岛国心态的日本为了打破封闭和孤寂,发展本土 文化、扩展生存空间和加强对外联系方面需要的物化表现形式. 明朝时期,双方交流更为频繁,设计面更光。出科学文化外,还有民间交流和经济交流。 中日战争,在公元659年,中日因为朝鲜半岛三个国家的主权问题,爆发了第一次战争,之后虽然唐朝始终与当时的倭国保持联系,但密切程度已经低于圣德太子起至孝德天皇这段期间与中国隋唐两朝的关系。日本方面担心唐朝对日用兵,未能主动发起大规模的与唐朝密切联系。本天武天皇登基后派遣规模更遣唐使,中日两国历史上最友好和文化交流最密切的时期终于开启。公元16世纪末,日本由丰臣秀吉统一,统一后他妄自尊大,竟要求朝鲜臣服(朝鲜一直为中国藩国)。于是中日在朝鲜展开了一系列会战。后来德川幕府建立后,中日又重现开始建交,而由于中国闭关锁国的关系,中日交往逐渐中断。 到了后来,日本经历了明治维新,而中国仍然在封建主义踏步,日本开始了侵略中国的道路。 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农历甲午年),包括后来的抗日战争,中日的关系已经是你死我活。而中日关系也是有如万年玄冰,万年不化。 中日的发展心态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的交往史中,既有密切的现实联系,又有历史的恩怨,两国关系中的曲折变迁对各自国运兴衰都产生过重要影响,也都证明了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首先我们应正视中日关系。自古

云南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

一、单项选择题。(共20 分)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D、柏拉图 C、王尔德 2、贺拉斯写作了(B) A、《诗学》 B、《诗艺》 C、《为诗辩护》 D、《诗学艺术》 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D) A、一个 B、三个 C、六个 D、五个 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A、海涅 B、雪莱 C、华兹华斯 D、锡德尼 5、莱辛论诗与画的界限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C) A、诗歌的节奏美感优于绘画 B、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 C、诗歌的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 D、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 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C) A、夏多布里昂 B、波德莱尔 C、维柯 D、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B) A、亚里士多德 B、尼采 C、叔本华 D、杜夫海纳 8、弗洛伊德认为C A、白日梦与认夜梦没有区别 B、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 C、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 D、诗人的创作与其童年游戏无关 9、黑格尔断言(A )。 A、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C、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 B、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D、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

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B)。 A、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的文献 B、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 C、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 D、讨论表现主义美学的文章 11、泰纳是(B ) A、英国文论家 B、法国文论家 C、德国艺术理论家D美国文学批评 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 A、兰波 B、罗兰·巴尔特D、萨特 C、英伽登 13、在讨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时,用梵高的《一双农鞋》阐述存在主义文论的是(D) A、达芬奇 B、利奥塔 C、马尔库塞 D、海德格尔 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A) A、萨特 B、瑞恰兹 C、卢卡契 D、尧斯 15、尧斯是(C) A、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 B、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 C、接受美学的代表 D、新批评的理论家 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 ) A、亚里士多德 B、贺拉斯 C、王尔德 D、柏拉图 2、《会饮》作者是(C ) A、亚里士多德 B、布瓦洛 C、柏拉图 D、康德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 引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言论自由正逐渐突显其重要地位。言论自由可以说是民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国家健全文化体制所要求的。由于言论自由在社会和国家发展中占有很大的重要地位,许多国家都将言论自由纳入宪法。 本文将从言论自由在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变迁和分析几个涉及言论自由的事件的缺点以及优点,进而提出一些对于中国言论自由保护的建议,希望人们可以清醒理智的看待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秦朝的“焚书坑儒,独尊法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时期大兴文字狱,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的大量冤假错案无一不是政治上对人民思想与言论施与高压实行文化专制严重禁锢了人民的思想和言论自由。而在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中国人民也是出于压迫地位任人宰割,连生命财产都不能被保护,更加没有言论自由一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公民的各项权利包括言论出版自由权利才有了制度基础,我国宪法中有关于保障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明确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七条: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的自由;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

者检举的权利,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体现了我国公民的言论出版自由程度不断得到提升这一现象。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国家对于言论自由的保护程度将会逐渐减轻,人民也将更加切身体会到言论自由带来的好处。 涉及言论自由的例子 在2011年中旬,香港爆发一场关于要求撤回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抗议行动。部分香港人士认为在中小学设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管制学生思想、浪费上课时间及浪费公币。这场运动在香港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在香港各大网站都有关于此类的报道,但是在内地知道这个消息的却是寥寥无几。当时在新浪微博有不少香港市民发布了关于学民思潮的的言论及图片,但在不久后都被统一的屏蔽了,并附言:“根据相关政策,此文字不适宜公开。”由此可见,在大陆的新闻媒体界仍然存在着一些“政策”阻碍着人民获得言论的自由权,而人们目前所拥有的言论自由也只是相对的。当然,我们可以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限制其言论自由是有着良苦用心的,国家担心大众在看到部分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散播的谣言后会人心惶惶。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相关部门设立了一道防火墙来保护大众,但这一举措也同时限制的公民的言论自由权。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还是有许多新闻媒体为了寻求真相为了争取

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 (本文系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出版物《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Rights of the People: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Bill of Rights]的章节之一。)国会不得制定法律……限制言论自由……。──《合众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在民主社会,若有一项权利高于其他一切权利,那就是言论自由的权利。表达个人思想、挑战正统时政、批评政府政策而不必担心政府的处罚,这是生活在自由国家与生活在独裁统治下的根本区别。最高法院大法官本杰明·卡多索(Benjamin Cardozo,任期1932-1938年),形容言论自由是'母体,是几乎一切其他形式的自由所不可缺少的条件'。虽然美国人视言论自由为民主的精髓,但他们对《第一条修正案》给不同类型的言论究竟提供多大程度的保护,看法并不一致。比如,修正案是否保护针对某个族裔或宗教的泄愤言论?是否保护有可能立即煽起暴力的'争斗言论'?淫秽材料是否也在《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伞之下?商业言论──公司推出的广告或公关材料──是否应得到宪法保护?几十年来,围绕这些问题的辩论在政府和社会中始终存在,而且在很多方面仍有待形成共识。但是,这既不奇怪,也不令人担忧。自由是一个不断进化的概念,随着新思想的出现,这个有重要意义的辩论将不断继续。如今,互联网的

问世,又给如何理解《第一条修正案》在现代社会中保护言论自由的含义,提出了最新的挑战。* * * * *言论自由的权利不是一直都像今天这样包罗万象。威廉·布莱克斯通爵士(Sir William Blackstone)在18世纪中叶撰写著名的《英国法律评注》(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时,对言论自由的定义是'无预先制约'('lack of prior restraint')。他的意思是,政府不能够阻止某个人表达或发表他所信仰的观念,但一旦这个人说出的话属于被禁言论,他可以受到惩罚。英国人,如同古希腊人,对三种类型的言论实行法律限制──煽动(对政府的非议)、诬蔑(对个人的非议)、亵渎(对宗教的非议)──每一种言论都被定为'诽谤'('libels')。三种言论中,最关系到政治自由的是煽动性诽谤,因为布莱克斯通时代的上层统治者认为,对政府或政府官员的批评,即使属实,也会因损害人们对政府的信心而扰乱公共秩序。按布莱克斯通的意思,政府虽然无法制止一个人批评政府,但可以在他批评政府之后惩办他。在17和18世纪,不列颠王国政府起诉了数百起诽谤案,并且经常施以残酷的惩罚。当威廉·吐恩(William Twyn)声言人民有权反抗政府时,他被以煽动和'设想国王毙命'罪逮捕、定罪。法院判他绞刑、阉割、断肠、分肢,然后断头。由于发表言论后会受到这样的惩罚,所谓无预先制约并没有多大意义。来到北美的英国移民带来了英国的法律,但从早期开始,理论与实践、法律文字

日本与中国发展的历史关系概要

日本与中国发展的历史关系概要 钓鱼岛事件从去年的九月份发生到现在大半年的时间,这短短的一个时间区间,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的曲曲折折,作为在亚洲一个区域发展的两个国家,未来的发展究竟什么才是它的主题或者说是主流呢?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要对一个事物未来的发展脉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明白事物发展的趋向,就需要了解一个事物发展的来龙及其现在的状态.在这样一个理论建立的前提上,事物是历史的一种联系的关系,现在的决定未来,过去的决定现在,也就是因果论,也就是说,事物发展是在绵延在因因果果之间的横向联系之中.当然,特殊因素的介入,是否会是事物的发展脱离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这样地规律就是正确的,这也同样是一个疑问,可是我们姑且假设认为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或许有人会说这样的论述有什么价值呢,是不是臆想主义呢?可我相信,有人会明白这样事物存在的价值,当然这是题外话。下面我们进入主题。笔者从中日之间历史探究某种事物存在的联系,为了探究影响中日两国之间关系的因素,也许笔者不会遵循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发生的时间。当然即使这样,你也会发现我们所论述的主线在哪,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中国经历了战国时期的孕育,终于在公元前221年,由秦统一纷争格局的局面,开启了中国的大一统时代.经过当政者一系列制度和政策的实施,中国的社会已经初步具备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而同时期的日本处于怎么样的一种社会状态呢?从历史教课书上我们可以看到日本进入封建社会是在大化革新之后,应该是在中国唐玄宗时期,正逢中国社会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 那么我们就推测日本诸岛正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各地区之间正处于纷乱的战争状态.从中日历史上来看,秦汉时期,由于使用工具的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虽然有,但毕竟不太频繁,因此隔海相望的中日之间发生发生深刻的联系,两个社会群体之间进行深层次的文化,经济甚者是制度上的交流是不现实的,仅仅出现了’徐福东渡扶桑”的传说故事. 也就是说,在政治制度上,中国比日本先进很多,同时也以为着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上也远远领先于日本.为什么要论述这样的一个问题呢?笔者想要表达的是一个地区政治的组织形式代表着本地区社会生产调整的状态的最佳模式,请大家记住这个观点,后面笔者还会再次论述这样的一个问题.进入唐朝时期的中国,在法律儒家化上达到了技术了思想体系的成熟,并且这样的成熟不仅仅体现在对人们思想道德观念上的影响,而且对人们日常的经济生活的行为方式也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乃至整个国家机器及国家政治组织形式,统治思想也深受其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就是生产关系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看,中国社会的力量的变革完全源自于内部力量的发展推动的结果,中国社会是一个内源性的社会.从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孕育,从秦汉封建制度的建立,到隋唐封建制度的全面完善,我们可以看出一个政治制度的全面地成熟完善的内源性发展模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笔者再次考察基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从荷兰第一个资本主义制度的启蒙,到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制度全面建立,或者说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全方位推广,也经历了五百年的时间,当然科技的进步导致人类文明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的多元多样化,是在封建社会无法比拟的.笔者再次比较英美的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是一个内源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从17世纪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到19世界建立世界霸权,用了也近两百多年的时间.而美国来说,我们从制度起源来说,美国应该是一个外源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不是靠本身地区力量发展成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的国家,其实依靠英国的制度移民,参考法国资本主义学家的理论建立的一个国家,它的政治制度的行为模式的开端沿袭了英国的传统,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采取了三权分立的学说来设计自己政治模式,所以美国是一个外源性的国家.从英国和美国的发展史来看,外源性和内源型的国家究竟是否会强大,是不是内源性的依靠本土力量发展起来的政治制度就会有越于外源性靠移植它国政治制度的国家呢?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搞明白,因为它在研究中日之间关

哲学-西方文论笔记

导语 ·思想与智慧的挑战 ·听课、读书、思考、论辩 一、关于本课 ·“西方文论”课严格来说,应该叫做“西方文艺美学” 将涉及到文学理论、美学问题、哲学问题。 ·“西方文论”是指从古希腊罗马到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的西方文艺理论思想 西方主要指欧洲几个有代表性的国家,古希腊、古罗马、意大利、法、英、德 ·西方古典文论的发展 1.古希腊罗马时期 2.中世纪神学美学时期 3.文艺复兴时期 4.新古典主义时期:(法国) 5.启蒙运动时期:莱辛、狄德罗 6.德国古典美学时期:康德、歌德、席勒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人民文学出版社;陈忠梅, 贺拉斯:《诗艺》 莱辛《拉奥孔:论诗与画的界限》,朱光潜,人民文学出版社 康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商务印书馆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 二、学习研究西方文论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文学艺术问题,诗集上常常是对古人所思考与阐述的问题的一种重新的思考,以古为鉴,我们也许可以获得阐释今天的文学艺术问题的更好的方式与能力 ·古典理论家对于文学艺术问题的审美思考,总是体现着他们坚定的信念与理想,总是体现着他们密切关注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致力于文艺在真、善、美向度上的提升,以此实现文艺对于人性的合理发展与社会的合理构建的重要作用的强烈愿望 ·深刻的思想毕竟比精明的方法重要 第一讲前柏拉图时代的美学和文论 ·古代希腊包括巴尔干半岛,爱琴海诸岛,小亚细亚、西亚、北非、意大利半岛南部和西西里岛 ·大约公元前11世纪~9世纪:荷马时代(荷马史诗) 约公元前6世纪~4世纪:希腊城邦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力彼得斯和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三大雕塑家、 ·亚斯贝斯:轴心时代(《历史的起源与》 时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之前300年间 标志: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 “终极关怀的觉醒”,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辉煌的时代——轴心时代,以前的所有的思考都在向这个时代凝聚,此后的时代都在反思与回望这个时代。·古希腊文论是西方文论的源头 恩格斯“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真正意义上的文论发端于公元前6世纪,是随着哲学思维的出现而出现的。研究者首先都是哲学家。 ·前柏拉图时代:毕达哥拉斯学派、赫拉克里斯、德谟克利特、智者学派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画与诗的关系 中国诗画产生的背景: 中国的诗与画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它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一定的联系,而且在相互影响。二者在艺术精神、内容、意境、审美情趣上都有着交融性。 中国最早的文学成就是编纂于公元前6世纪的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中国诗画开始联系起来是因为刘褒为《诗经》上的《北风》、《云汉》二诗配了二幅图。到晋代的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画了《洛神赋图》。至晋末陶潜开始创作田园山水诗,并出现一批山水画家。自此以后山水田园诗逐渐发展起来。这些诗人画家,虽然不曾有意识的将诗画结合起来,但却同时向山水田园诗画发展,使题材内容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再者,这些诗人画家的道佛思想极其浓厚,在审美最求上也大体相同。所以他们的诗画创作思想也有相似之处。到唐代时,是诗歌的辉煌时期,诗画结合也已明朗化,诗人画家或为画题诗,或为诗作画。可见诗画结合在唐代已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各种形式都已具备。而宋代的诗与画的密切关系,已经相当明显了,而且也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并由于苏轼提出总结性的“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美学原则,成为千古定论。自此以后,诗人画家都以此为最高的审美追求和创作目的,导致诗配画和画配诗及画上题诗、自画自题,成为普遍的诗画创作的美的形式和标准。 绘画史一般把王维看成“诗中有画”与“画中有诗”的代表人物。苏轼也是一个诗画结合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后人评价苏轼,说他“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这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评价。画上题诗题款,也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人们面对一幅写意山水或写意花鸟画,有时就很难看懂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但通过画上的题诗题款,就比较容易把握作画者所要表达的内容。而诗的取材时非常广泛的,反映的社会内容也是极为丰富的,这也是诗的一大特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应有尽有,从而全面的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诗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一幅社会的风情画,也正是这样,促使中国画与诗紧密联系。当画家意识到一位画家可以像诗人那样乘兴之所至而记录下自己情绪状态以及这美景时,绘画就开始诗化了。诗除了可以影响画家的情绪之外,还可以用其独特的审美特色影响绘画的审美趣味,而中国画之所以情感丰富,也无疑受到了诗歌美学的启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