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年西方文论自考试题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课程代码:00534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荷马史诗》反映的是公元前12世纪初期的_______________战争。
2.《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古希腊人的命运观。
3.《吝啬鬼》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4.歌德晚年除《浮士德》外,还出版了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
5.拜伦的《东方叙事诗》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雨果的《_______________》被称为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宣言。
7.《致大海》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8.于连是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9.狄更斯1837年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是《_______________》。
10.桑提亚戈是海明威《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
11.萨特的长篇小说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2.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主要有_______________的《百年孤独》。
13.《戈丹》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14.紫式部除了《源氏物语》外,流传至今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5.泰戈尔除《吉檀迦利》外的代表性诗集是《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1829年发表诗集《东方吟》的作者是( )。
A.歌德B.普希金C.拜伦D.雨果2.《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是( )。
A.萨特B.卡夫卡C.马尔克斯D.伍尔芙3.以“冰山”比喻创作的作家是( )。
00540自考外国文学史历年年试题及答案
2001年-2008年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用一张大网捉住,众神哄堂大笑。
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都是[D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D.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2.在《埃涅阿斯纪》中,维吉尔把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写成是神的后裔,其最主要目的是 [D ]A.为了忠实于史实B.为了忠实于神话传说C.为了渲染史诗的浪漫气氛D.为屋大维的统治寻找依据,歌颂罗马统治者3.《罗兰之歌》通过对罗兰奋勇拼杀、战死疆场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B ]A.悲观主义 B.爱国主义C.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4.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狮子、狼和熊进行周旋和斗争,目的是 [D]A.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等B.代表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同强权进行斗争C.展现其叛逆性格D.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5.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C ]A.拉丁语 B.希腊语C.意大利语 D.希伯来语6.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B ]A.反对个人主义B.宣扬“幸福在人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7.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C]A.一出阴沉的喜剧B.一出乐观的喜剧C.一出乐观的悲剧D.一出阴沉的悲剧8.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中的同名女主人公由于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统一,结果是 [ C]A.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B.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C.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D.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9,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是[C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10.恩格斯称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A.“辩证法的杰作”B.“无与伦比的作品”C.“心灵的辩证法”的杰作D.“唯物辩证法”的作品11.雨果的《九三年》中革命军司令郭文私自放走了叛军首领朗德纳克,其原因是 [ B] A.朗德纳克是他的叔祖父B.朗德纳克因救小孩而被捕,共和国不应该处他死刑C.政委西穆尔登是他的老师,不会追究他的责任D.同情叛军,对共和国不满12.霍桑的《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C ]A.美国的南北战争 B.印地安人同白人的斗争C.宗教对人性的摧残 D.金钱对人性的毁灭13.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被认为是[ B]A.浪漫主义的宣言书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C.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 D.启蒙主义理论著作14.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 B]A.上流社会妇女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C.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D.无可救药的下贱女人15.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塑造的马卡尔·杰武什金是 A[ ]A.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 B.正面的优秀人物C.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 D.革命民主主义者16.高尔基的被称作是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的小说是[ A]A.《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B.《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C.《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D.《奥古洛夫镇》17.《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 [C ]A.乌克兰人 B.哈萨克人C.哥萨克人 D.乌兹别克人18.30年代初,罗曼·罗兰发表的用以进行自我批评和忏悔反省的著名论文是[ C]A.《超乎混战之上》 B.《欣悦的灵魂》C.《向过去告别》 D.《理智的胜利》19.《恶心》(又译《厌恶》或《作呕》)是萨特的成名作,其体裁是 [B ]A.境遇剧 B.日记体、自叙体小说C.荒诞剧 D.哲学随笔20.《戈丹》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名作,主人公何利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A]A.拥有一头奶牛 B.想要一个儿子C.还清高利贷 D.赎回被变相出卖的女儿21.《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课程代码0815)2005年十月附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815)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马克思在《_________》中,提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2.马克思说:“胡登过多地一味表现“兴高采烈”,具体指剧本中胡登所作的大量激昂慷慨的_________。
3.马克思说:“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_______,而且是它的________。
4.恩格斯说:“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______________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5.列宁说:“就出身和所受的教育来说,托尔斯泰属于俄国上层地主贵族,但是他抛弃了这个阶层的_________。
6.列宁说,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托尔斯泰,是在________这个时期完全成熟的。
7.列宁指出,托尔斯泰的观点和学说中的矛盾是19世纪最后30多年________________的表现。
8.斯大林在谈到苏维埃文艺作品的创作时说:“问题不在于__________,而在于通过竞赛。
9.恩格斯是从________观点和___________观点来衡量拉萨尔的《济余根》.l0.列宁说:“这将是自由的写作,因为它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不是为___________服务,而是为___________,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托尔斯泰的世界观经历了【】A.由贵族地主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B.由贵族地主到资产阶级的转变C.由贵族地主到工人、农民的转变D.由资产阶级到宗法制农民的转变12.“如果作者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那总是不好的”。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学派强调的是文学作品的()A. 社会背景B. 作者意图C. 文本自身D. 读者反应答案:C2.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对文学批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文学作品的道德评价B. 作品结构的分析C. 对作者潜意识的探讨D. 文学作品的历史背景答案:C3. 后殖民主义批评关注的重点包括()A.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B. 作者的创作技巧C. 殖民历史与文化对作品的影响D. 读者的接受与解读答案:C二、填空题4.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认为,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作品的_________上。
答案:形式5. 女性主义文论强调性别差异对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解读6.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_________的过程中产生。
答案:读者阅读三、简答题7. 简述结构主义文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结构主义文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固定的,而是由文本中各种语言和叙事元素之间的关系构成的。
它强调对文本内部结构的分析,认为只有通过理解这些结构,才能揭示作品的深层意义。
8. 描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答案:后现代主义文论反对传统的大叙事和绝对真理的概念,它强调文本的开放性和多义性,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构建的。
后现代文论倾向于解构主义,质疑语言的透明性和指涉性,认为语言游戏和文化构建是理解文本的关键。
四、论述题9. 论述精神分析批评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及其局限性。
答案:精神分析批评将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应用于文学作品的解读,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心世界、梦境、潜意识等进行深入探讨。
这种方法能够揭示作品中隐藏的意义和作者的潜在动机。
然而,它的局限性在于过分强调性本能和压抑机制,可能会忽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文化背景和艺术形式特征,有时也会过度解读文本,导致主观臆断。
10. 讨论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及其面临的挑战。
答案:女性主义文论对现代文学批评的贡献在于它揭示了性别不平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挑战了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标准和价值观。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西方文论中,“新批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亚里士多德B. T.S. 艾略特C. 弗洛伊德D. 马克思2. 下列哪项不是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点?()A. 对文本的深层结构进行分析B. 强调作者的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重要性C. 文本是一个自足的系统D. 重视语言在构建意义中的作用3. 后殖民主义文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A. 文本的美学价值B. 文化霸权与权力关系C. 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D. 读者的接受美学4. 女性主义文论主要批判的是()A. 男性中心主义B. 文本的叙事结构C. 文学作品的现实主义倾向D. 文学语言的模糊性5. 接受美学的核心观点是()A. 文本的意义由作者决定B. 文本的意义由读者的解读决定C. 文本的意义是固定的D. 文本的意义由社会文化背景决定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
2. 描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对传统文学解读的挑战。
3. 阐述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4. 说明女性主义文论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性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分析新历史主义文论如何改变了我们对历史文本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20分)请选取一部你熟悉的文学作品,运用至少两种西方文论的视角进行分析,并讨论这些理论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该作品。
五、答案1. B2. B3. B4. A5. B简答题参考答案:1. 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文本中的象征、梦境、无意识等元素的解读,以及对人物内心动机的探讨。
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挑战了传统文学解读中的二元对立(如结构/解构、存在/缺失等),认为文本是多义的,意义是流动的,不存在一个固定的中心。
3. 后现代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包括对宏大叙事的怀疑、对语言和意义的游戏性探索、对传统文学形式的颠覆等。
2005年4月全国自考《英美文学选读》真题及答案【圣才出品】
2005年4月全国自考《英美文学选读》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604PART ONE (40 POINTS)I. Multiple Choice (40 points in all, 1 for each)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Write your choice on the answer sheet.1. The most significant idea of the Renaissance is _____.A. humanismB. realismC. naturalismD. skepticism【答案】A2. Shakespeare’s tragedies include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A. Hamlet and King LearB. Antony and Cleopatra and MacbethC. Julius Caesar and Othello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nd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3. The statement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opens one of well-known essays by _____.A. Francis BaconB. Samuel JohnsonC. Alexander PopeD. Jonathan Swift【答案】A4. In Hardy’s Wessex novels, there is an apparent _____ touch in his description of the simple though primitive rural life.A. nostalgicB. humorousC. romanticD. ironic【答案】A5. Backbite, Sneerwell, and Lady Teazle ar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The School for Scandal by_____.A. Christopher MarloweB. Ben JonsonD. George Bernard Shaw【答案】C6. Of all the 18th century novelists Henry Fielding was the first to set out,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write specifically a“_____ in prose,” the first to give the modern novel its structure and style.A. tragic epicB. comic epicC. romanceD. lyric epic【答案】B7. In his poem “Tyger, Tyger,” William Blake expresses his perception of the “fearful symmetry” of the big cat. The phrase “fearful symmetry” suggests _____.A. the tiger’s two eyes which are dazzlingly bright and symmetrically setB. the poet’s fear of the predatorC. the analogy of the hammer and the anvilD. the harmony of the two opposite aspects of God’s creation【答案】D“Bingley.”“Is he married or single?”“Oh! Single, my dear, to be sure! 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 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The above dialogue must be taken from _____.A.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B.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C. John Galsworthy’s The Forsyte SagaD. George Eliot’s Middlemarch【答案】A9. The short story “Araby” is one of the stories in James Joyce’s collection _____.A.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B. UlyssesC. Finnegan’s WakeD. Dubliners【答案】D10. William Wordsworth, a romantic poet, advocated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A. the using of everyday language spoken by the common peopleB.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D. elegant wording and inflated figures of speech【答案】D11. Here are two lines taken from The Merchant of Venice: “Not on thy sole, but on thy soul, harsh Jew/Thou mak’st thy knife keen.” What kind of figurative device is used in the above lines?_____.A. SimileB. MetonymyC. PunD. Synecdoche【答案】C12.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is an epigrammatic line by _____.A. J. KeatsB. W. BlakeC. W. WordsworthD. P. B. Shelley【答案】D13. The poems such as “The Chimney Sweeper” are found in both Songs of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by _____.A. William WordsworthB. William BlakeC. John KeatsD. Lord Gordon Byron【答案】B14. John Bunyan’s Pilgrim’s Progress is often regarded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_____.A. allegoryB. romanceC. epic in proseD. fable【答案】A15. Alexander Pope strongly advocated neoclassicism, emphasiz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judged by _____ rules of order, reason,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good taste and decorum.A. classicalB. romanticC. sentimentalD. allegorical。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
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①亚里士多德②贺拉斯③王尔德④柏拉图2、贺拉斯写作了()①《诗学》②《诗艺》③《为诗辩护》④《诗学界定》3、朗吉弩斯崇高语言的来源有()①一个②三个③六个④五个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①海涅②雪莱③华滋华思④锡德尼5、莱辛论诗与画的区别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①诗歌的节奏感优于绘画②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③诗歌在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④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①夏多勃里昂②波德莱尔③维柯④但丁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①亚里士多德②尼采③叔本华④杜夫海纳8、弗洛伊德认为()①白日梦与夜梦没有什么区别②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③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③诗人的创作与童年游戏无关9、黑格尔断言()①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②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③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④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①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美学的文献②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③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④讨论表现主义美学文体的文献11、秦纳是()①英国文论家②法国美学家③德国艺术理论家④美国文学批评家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①兰波②罗兰·巴尔特③英伽登④海德格尔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①萨特②瑞恰兹③卢卡挈④尧斯15、尧斯是()①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②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③接受美学的代表④新批评的理论家16、谁在《对几位同代人的思考》一文中提出“通感”理论?()①波德莱尔②佩特③桑克蒂斯④雨果17、席勒认为“朴素的诗”主要是()①模仿神②模仿自然③模仿人④模仿社会18、王尔德是()①唯美主义文论家②现实主义文论家③只是诗人,而不谈文论④烂漫主义文论家19、卢卡挈是()①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②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③自然主义文论家④现代主义文论家20、本雅明认为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最显著的标志()①即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增强②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消解③是传统艺术的光韵的黯淡④是传统艺术光韵的时强时弱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弗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①历史批评②伦理批评③原型批评④技巧批评⑤价值批评2、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①《大希庇阿斯》②《会饮》③《理想国》④《诗学》⑤《九卷书》3、兰波在《致保尔·德梅尼》一文中提出的观点是()①“他者”理论②通灵人理论③诗人是盗火者④妇女也可以成为诗人⑤诗人是立法者4、康德认为艺术的特征在于()①是人有意图的以理性为基础的创造物,不同于自然②艺术是人类追求美的重要技巧,与作为知识的科学不同③艺术创作不同于手工艺生产④艺术即游戏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本源不是()①艺术品②作者③艺术④大地⑤接受主体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理念说2、悲剧(亚里士多德)3、《论崇高》4、原型(荣格)5、直觉(克罗齐)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2005年4月自考英美文学选读试卷及答案
PART ONE (40 POINTS) I. Multiple Choice (40 points in all, 1 for each) Select from the four choices of each item the one that best answers the question or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Write your choice on the answer sheet. 1.The most significant idea of the Renaissance is( ).A. humanismB. realismC. naturalismD. skepticism 2.Shakespeare's tragedies include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Hamlet and King Lear B. Antony and Cleopatra and Macbeth C. Julius Caesar and Othello D. The Merchant of Venice and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3.The statement “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opens one of well-known essays by( ).A. Francis BaconB. Samuel JohnsonC. Alexander PopeD. Jonathan Swift 4.In Hardy's Wessex novels, there is an apparent( )touch in his description of the simple though primitive rural life.A. nostalgicB. humorousC. romanticD. ironic 5.Backbite, Sneerwell, and Lady Teazle are characters in the play The School for Scandal by( ).A. Christopher MarloweB. Ben JonsonC. 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D. George Bernard Shaw 6.Of all the 18th century novelists Henry Fielding was the first to set out, both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o write specifically a“( )in prose,”the first to give the modern novel its structure and style.A. tragic epicB. comic epicC. romanceD. lyric epic 7.In his poem “Tyger, Tyger,”William Blake expresses his perception of the“fearful symmetry”of the big cat. The phrase“fearful symmetry”suggests( ). A. the tiger's two eyes which are dazzlingly bright and symmetrically set B. the poet's fear of the predator C. the analogy of the hammer and the anvil D. the harmony of the two opposite aspects of God's creation 8.“What is his name?” “Bingley.” “Is he married or single?” “Oh! Single, my dear, to be sure! A single man of large fortune; four or five thousand a year. What a fine thing for our girls!” The above dialogue must be taken from( ). A.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B. Emily Bronte's Wuthering Heights C. John Galsworthy's The Forsyte Saga D. George Eliot's Middlemarch 9.The short story“Araby”is one of the stories in James Joyce's collection( ). A.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B. Ulysses C. Finnegans Wake D. Dubliners 10.William Wordsworth, a romantic poet, advocated all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the using of everyday language spoken by the common people B. the expression of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C. the humble and rustic life as subject matter D. elegant wording and inflated figures of speech 11.Here are two lines taken from The Merchant of Venice:“Not on thy sole, but on thy soul, harsh Jew/Thou mak'st thy knife keen.”What kind of figurative device is used in the above lines? ( )A. Simile.B. Metonymy.C. Pun.D. Synecdoche. 12.“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is an epigrammatic line by( ).A. J. KeatsB. W. BlakeC. W. WordsworthD. P. B. Shelley 13.The poems such as“The Chimney Sweeper”are found in both 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by( ).A. William WordsworthB. William BlakeC. John KeatsD. Lord Gordon Byron 14.John Bunyan's Pilgrim's Progress is often regarded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A. allegoryB. romanceC. epic in proseD. fable 15.Alexander Pope strongly advocated neoclassicism, emphasiz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be judged by( )rules of order, reason, logic, restrained emotion, good taste and decorum.A. classicalB. romanticC. sentimentalD. allegorical 16.In his essay“Of Studies,”Bacon said:“Some books are to be tasted, others to be swallowed, and some few to be chewed and( ).”A. skimmedB. perfectedC. imitatedD. digested 17.“For I have known them all already, known them all—/Have known the evenings, mornings, afternoons,/I have measured out my life with coffee spoons.”The above lines are taken from( ). A. Wordsworth's “The Solitary Reaper” B. Eliot's“The Love Song of J. Alfred Prufrock” C. Coleridge's“Kubla Khan” D. Yeats's“The Lake Isle of Innisfree” 18.(The)( )was a progressive intellectual movement throughout Western Europe in the 18th century.A. RomanticismB. HumanismC. EnlightenmentD. Sentimentalism 19.A typical Forsyte, according to John Galsworthy, is a man with a strong sense of( ), who never pays any attention to human feelings.A. moralityB. justiceC. propertyD. humor 20.The typical feature of Robert Browning's poetry is the ( ).A. bitter satireB. larger-than-life caricatureC. Latinized dictionD. dramatic monologue 21.George Bernard Shaw's play, Mrs. Warren's Profession is a grotesquely realistic exposure of the( ).A. slum landlordismB. political corruption in EnglandC. economic oppression of womenD. religious corruption in England 22.The story starting with the marriage of Paul's parents Walter Morel and Mrs. Morel must be ( ). A. Thomas Hardy'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B. D. H. Lawrence's Sons and Lovers C. George Eliot's Middlemarch D.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23.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first important writer who earned an international f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Atlantic Ocean is( ). A. Washington Irving B. Ralph Waldo Emerson C. Nathaniel Hawthorne D. Walt Whitman 24.The American novelist Nathaniel Hawthorne is known for his“black vision.”The term“black vision”refers to( ). A. Hawthorne's observation that every man faces a black wall B. Hawthorne's belief that all men are by nature evil C. that Hawthorne employed a dream vision to tell his story D. that Puritans of Hawthorne's time usually wore black clothes 25.Theodore Dreiser was once criticized for his( )in style, but as a true artist his strength just lies in that his style is very serious and well calculated to achieve the thematic ends he sought.A. crudenessB. eleganceC. concisenessD. subtlety 26.“He is the last of the romantic heroes, whose energy and sense of commitment take him in search of his personal Grail; his failure magnifies to a great extent the end of the American Dream.”The character referred to in the passage is most likely the protagonist of( ). A. Fitzgerald's The Great Gatsby B. Dreiser's An American Tragedy C. Hemingway's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D. Twain's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27.Almost all Faulkner's heroes turned out to be tragic because( ). A. all enjoyed living in the declining American South B. none of them was conditioned by the civilization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C. most of them were prisoners of the past D. none were successful in their attempt to explain the inexplicable 28.Yank, the protagonist of Eugene O'Neill's play The Hairy Ape, talked to the gorilla and set it free because( ). A. he was mad, mistaking a beast for a human B. he was told by the white young lady that he was like a beast and he wanted to see how closely he resembled the gorilla C. he was caged with the gorilla after he insulted an aristocratic stroller D. he could feel the kinship only with the beast 29.In( ), Robert Frost compares life to a journey, and he is doubtful whether he will regret his choice or not when he is old, because the choice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A. “After Apple-Picking” B. “The Road Not Taken” C. “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 D. “Fire and Ice” 30.Though Walt Whitman and Emily Dickinson were romantic poets in theme and technique, they differ from each other in a variety of ways. For one thing, whereas Whitman likes to keep his eye on human society at large, Dickinson often addresses such issues as( ), immortality, religion, love and nature.A. progressB. freedomC. beautyD. death 31.The Romantic Writers would focus on all the following issues EXCEPT the( )in the American literary history.A. individual feelingB. survival of the fittestC. strong imaginationD. return to nature 32.Generally speaking, all those writers with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human reality tend to be( ).A. transcendentalistsB. optimistsC. pessimistsD. idealists 33.With Howells, James, and Mark Twain active on the literary scene,( )became the major trend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the 19th century.A. SentimentalismB. RomanticismC. RealismD. Naturalism 34.American writers after World War I self-consciously acknowledged that they were(a)“( ),”devoid of faith and alienated from the Western civilization.A. Lost GenerationB. Beat GenerationC. Sons of LibertyD. Angry Young Men 35.In( ), Washington Irving agrees with the protagonist on his preference of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and of a dream-like world to the real world.A. “Young Goodman Brown”B.“Rip Van Winkle”C. “Rappaccini's Daughter”D.“Bartleby, the Scrivener” 36.Hester Prynne, Dimmesdale, Chillingworth and Pearl are most likely characters in( ).A. The House of the Seven GablesB. The Scarlet LetterC. The Portrait of a LadyD. The Pioneers 37.Like Nathaniel Hawthorne,( )also manages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ambiguity through symbolism and allegory in his narratives.A. Mark TwainB. Henry JamesC. R. W. EmersonD. Herman Melville。
全国2005年4月自考美学真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美学研究的各种审美现象中,最重要的是()A.社会审美现象B.心理审美现象C.自然审美现象D.艺术审美现象2.19世纪中叶以前,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美学研究倾向是()A.“由下而上”的方法B.“由上而下”的方法C.重视科学实验的方法D.实证主义方法3.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当是()A.唯物论的反映论B.唯物辩证法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4.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这一命题的人是()A.康德B.席勒C.马克思D.车尔尼雪夫斯基5.从文献材料看,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柏拉图的()A.《斐多篇》B.《大希庇阿斯篇》C.《伊安篇》D.《会饮篇》6.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人要与现实建立审美关系就必须具有()A.闲暇时间B.自由意识C.物质条件D.艺术趣味7.荣格心理分析美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是()A.性力B.权力欲望C.集体无意识D.力必多8.审美关系最本质的特点是()A.他律性B.排他性C.自由性D.社会性9.人类普遍爱好人体美,这说明()A.美感是性本能的升华B.美感来源于性选择C.美感离不开性D.美感是人的性选择的社会化10.埃塞俄比亚原始部落里的人以嘴大为“美”,这反映了原始人的美感()A.与特定观念相联系B.模仿动物C.包含反感祖先形象的本能D.与性感紧密相连11.丰乳肥臀的原始母神雕像反映了原始人美感()A.与生殖崇拜观念相关B.与图腾崇拜观念相关C.与动物崇拜观念相关D.与人的巫术观念相关12.林黛玉对于贾宝玉送给她的一块旧手帕产生天下至美之物的感受。
这是因为林黛玉采取了()A.实用态度B.伦理态度C.审美态度D.认知态度13.“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是出自()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B.《大希庇阿斯篇》C.《判断力批判》D.《美感》14.艺术创造最主要的是创造()A.艺术境界B.艺术形式C.艺术情感D.艺术意象15.马克思把艺术归结为一种意识形态,这说明艺术品是()A.精神产品B.物质产品C.意象思维的结晶D.抽象思维的结晶16.有意味的形式说的倡导者是()A.席勒B.斯宾塞C.克莱夫·贝尔D.康德17.不主张载道说的美学家是()A.孔子B.韩愈C.柳宗元D.陆机18.在“意境”范畴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做出直接贡献的美学家是()A.刘勰B.司空图C.王昌龄D.王国维19.认为艺术“是为人类心灵而存在”的思想家是()A.奥古斯丁B.黑格尔C.克莱夫·贝尔D.海德格尔2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艺术根本上是存在于()A.人类社会中B.动态流程中C.人类历史中D.人类心灵中21.中国古人认为,艺术活动起于艺术家的“人心之动”,这个“动”包括()A.意象的生产和意象的创造B.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C.意象的孕育和意象的创造D.意象的创造和意象的接受22.西方文论中,有时会把闪现灵感的心灵称作()A.“镜”B.“灯”C.“线”D.“洞”23.优美的形象一般表现为()A.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B.内容比形式重要C.形式比内容重要D.形式具有独立的价值24.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最能体现的艺术倾向是()A.以丑为美B.崇美抑丑C.美丑不分D.无美无丑25.悲剧突出地说明了()A.有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无限的意义B.无限的人生所具有的有限的意义C.现实的人生所具有的历史的意义D.理想的人生所具有的现实的意义26.康德与黑格尔的崇高观之间的关系是()A.康德受到过黑格尔的影响B.黑格尔受到过康德的影响C.康德与黑格尔互相影响D.黑格尔与康德之间互不相干27.苏珊·朗格说:“一个嚎啕大哭的儿童所释放出来的情感比一个音乐家释放出来的个人情感多得多”,说明美育()A.要重视情感B.要重视儿童的哭声C.光有情感是不够的D.光有哭声还不够28.自然的陶养是美育的()A.最基本的道理B.基本途径之一C.很次要的途径D.一种间接的途径29.“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明()A.观众是真正的艺术家B.审美活动无标准可言C.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D.作家的创造不及观众的创造30.朱光潜说:“文艺和其他美感活动给本能冲动和情感以自由发泄的机会。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
自考西方文论选读相关考点及试题答案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会饮作者是A、亚里士多德B、布瓦洛C、柏拉图D、康德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A、完全一致B、不一致C、相似D、在似与不似之间3、贺拉斯是哪个时期的文论家A、古希腊B、文艺复兴C、罗马D、启蒙时代4、谁将“太一”作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A、普罗提诺B、高尼罗C、托马斯·阿奎那D、但丁5、哪一位文论家的文化可称为“教父神学”的文论A、托马斯·阿奎那B、维柯C、奥古斯丁D、柏拉图6、下面哪一位文论家的文艺思想是以神学的本体论为前提的A、普罗提诺B、奥古斯丁C、托马斯·阿奎那D、锡德尼7、卡斯特尔维屈罗是哪个国家的文论家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8、下面哪一篇文论讨论了“严肃剧”A、论戏剧诗B、拉奥孔C、悲剧的诞生D、拉辛与莎士比亚9、为实证式文学研究开辟道路的是A、斯达尔夫人的论文学B、泰纳的艺术哲学C、桑克蒂斯的论但丁D、兰波的致保尔·德梅尼10、下面哪一位文论家说“文学史就是灵魂史”A、海德格尔B、叔本华C、尼采D、勃兰克斯11、谁把酒神精神作为悲剧的起源A、王尔德B、莱辛C、萨特D、歌德12、荒原中的女权主义批评的作者是A、萨义德B、肖沃尔特C、萨特D、费什13、哈桑是A、现代主义文论家B、唯美主义文论家C、神学文论家D、后现代主义文论家14、认为小说的形式结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具有同源同构性的是A、歌德B、哥德曼C、萨特D、弗洛伊德15、新历史主义是哪个世纪兴起的一股文论思潮A、20B、19C、18D、1416、“光韵”是哪一位文论家使用的范围A、克罗齐B、伽达默尔C、本雅明D、但丁17、被称为“三M”之一的文论家是A、萨义德B、萨特C、马尔库塞D、巴尔扎克18、提出“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是A、费什B、利奥塔C、托多罗夫D、杜夫海纳19、杜夫海纳是A、批判现实主义文论家B、形式主义文论家C、现象学文论家D、符号学美学家20、韦勒克·沃沦的文学理论肯定了A、社会历史方法B、印象主义批评C、相对主义批评D、新批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费莱批评的剖析谈到了A、历史批评B、伦理批评C、原型批评D、技巧批评E、政治批评22、托多罗夫把叙事作品的叙事关系分为A、作品中故事发生时间和作者叙事时间的关系B、作品中人物和作者的关系C、叙述者向我们陈述、描写事件的方式D、顺叙和倒叙的关系E、两个主人公的对话23、“光韵”又译为A、气韵B、灵韵C、氛围D、气息E、美感24、尼采悲剧的诞生论到了A、古典艺术B、浪漫主义文学C、酒神精神D、日神精神E、基督精神25、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的来源不是A、艺术品B、作者C、艺术D、大地E、读者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悲剧亚里士多德27、〈克伦威尔〉序言28、萨特非现实的艺术品29、费什“思想定势”30、肖沃尔特双重声音话语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1、亚里士多德认为在悲剧六要素中,人物性格是最重要的;32、柏格森直觉是功利的;33、兰波是唯美主义文论家34、叔本华认为复制理念是艺术的宗旨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简述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36、简述维柯“诗性智慧”的主要内容37、简述黑格尔的灵感思想38、简述桑蒂克斯的“意图与效果的矛盾”思想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论弗洛伊德关于作家与白日梦的思想40、试论克罗齐的直觉说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C2、B3、C4、A5、C6、C7、D8、A9、A10、D11、C12、B13、D14、B15、A16、C17、C18、A19、C20、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BC22、ABC23、ABCD24、CD25、AB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悲剧亚里士多德: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是最重要的;1分悲剧的效果是净化人的心灵;1分27、〈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宣言;1分应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探讨诗的主题、功能与形式,文艺要反映崇高优美和滑稽丑陋的对照与结合,怪异是重要的审美范畴;1分28、萨特非现实的艺术品:一种不存在于事件内特殊的客体,是艺术家用实在的色彩构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什非现实的意象得以实现;1分实在的东西永远是不美的,美是一种适用于想象事物的价值,它意味着对世界本质结构的否定;1分29、费什“思想定势”:是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中的重要范畴,1分读诗就是以某种“思想定势“去制造诗歌本身;1分30、肖沃尔特双重声音话语:女权主义文论的一个重要范畴,1分肖沃尔特认为女性与男性不是完全隔绝的,彼此村才交迭的情况,女性写作,因此是一种双重声音的话语;1分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1、×因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六要素中情节是最重要的;5分32、×柏氏认为艺术就是直觉,直觉是摆脱了功利心对事物的观照;5分33、×兰波是着名的象征主义文论家,认为疯狂、幻觉等与象征世界相通,诗人应有疯狂的行为;5分34、√他认为美深藏于外形后的理念中,在艺术里有地位的只是内在的意义;表现了理念的艺术才是不朽的艺术;5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悲剧是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2分其效果是引起观众的恐惧和怜悯,陶冶人的心灵,1分悲剧成分中,情节最重要,人物性格第二;2分36、智慧是实现人的意志和理智的功能,它建立在某种超越精神所启示的关于永恒事物的知识上,2分诗性智慧是在超自认的信仰感召下的诗人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发生的根源;3分37、艺术创作活动中存在着灵感现象,1分灵感要以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为基础,2分否则灵感不会降临创作者的头上2分38、作家创作的意图可能与最后创作出来的作品的形式发生矛盾,2分意图中的世界与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世界是有区别的,2分出现上述矛盾是自然的;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这一思想见于弗洛伊德的诗人同白昼梦的关系一文,1分文学素材来自诗人的幻想,成人幻想是儿童游戏的置换;3分白日梦是诗人利用现在的条件,按照过去的方式来安排未来的图景,这就是诗人的创作的心理机制,3分诗人比常人更能弱华白日梦的自我中心化的倾向,把自我分裂长呢感多个自我,从而消除读者对诗人个人化幻想的厌恶;3分40、直觉说见于克罗齐的美学原理;1分直觉就是表象,表象就是意象,3分直觉就是表现,2分当直觉中某种形式作为表象出现在大脑中时,就已经是表现,2分虽然它只是头脑的幻象,并没有借线条、声音、文字等表现于外;2分。
《西方文论》试卷
《西方文论》试卷,第1页,共6 页《西方文论》试卷,第2页,共6页《西方文论》试卷一、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1.朱光潜先生将柏拉图的文艺思想汇编成册,题为《 》。
2.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主要代表,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认为至真、至善、至美属于上帝。
3. 歌德的美学思想从他的《 》中可见一斑。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的是 ,他们是城邦的领导人。
5.德国著名文论家莱辛在《 》中讨论了诗与画的界限问题。
6.法国的文论家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他的核心美学思想,即原则。
7、卢梭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他的“浪漫主义之父”身份上,决定他的浪漫主义精神的主要著作是《 》。
8.17世纪法国文论家布瓦罗的《诗的艺术》是 文论原则全面系统的总结。
9.提出了“生活模仿艺术”的英国唯美主义文论家是 。
10.苏珊·朗格的符号学美学和文论的独特命题和定义是“艺术是人类 形式的创造”。
二、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把答案填在下面对应的方格里。
)1.苏格拉底讨论的“普遍性”,是指( )。
A .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B .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典型。
C .我们不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D .我们所能经验到的完美的概念 2.“或然律”或者“必然律”的要求,使文学更加侧重( )。
A .似乎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B .似乎不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C .似乎可信的可能的事情。
D .似乎不可信的不可能的事情。
3.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艺术的过程必须摹仿自然的过程”,其根据在于( )。
A .“人类摹仿大自然的一切方法”即是“有目的性的发展的方法”。
B .“大自然的事物是真实的,如果它们能够表现储存在神的理性中的形式”。
C .“艺术比历史更真实”。
D .“数学的原则是一切事物的原则”。
4.在法国新古典主义思潮中,笛卡尔的理性常常意味着( )。
A .张扬个人的理性意志。
自考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及答案
2001年-2008年外国文学史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2001年10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希腊神话中,爱神与战神私通,被爱神的丈夫用一张大网捉住,众神哄堂大笑。
在古希腊人看来,这些都是[D ]A.理性不能克制情欲的表现B.缺乏道德意识的表现C.婚姻状态尚不稳定的表现D.神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的表现2.在《埃涅阿斯纪》中,维吉尔把罗马人的祖先、特洛伊王子埃涅阿斯写成是神的后裔,其最主要目的是[D ]A.为了忠实于史实B.为了忠实于神话传说C.为了渲染史诗的浪漫气氛D.为屋大维的统治寻找依据,歌颂罗马统治者3.《罗兰之歌》通过对罗兰奋勇拼杀、战死疆场的描写所要表达的主题是[B ]A.悲观主义B.爱国主义C.自由主义D.人文主义4.列那狐同比自己强大的狮子、狼和熊进行周旋和斗争,目的是[D]A.保护比自己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等B.代表弱小的鸡、麻雀和小兔同强权进行斗争C.展现其叛逆性格D.纯粹是为了自身的利益,但客观上也有利于小动物5.但丁创作《神曲》时使用的语言是[C ]A.拉丁语B.希腊语C.意大利语D.希伯来语6.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的核心思想是[B ]A.反对个人主义B.宣扬“幸福在人间”C.倡导英雄主义D.宣扬封建迷信7.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C]A.一出阴沉的喜剧B.一出乐观的喜剧C.一出乐观的悲剧D.一出阴沉的悲剧8.拉辛的悲剧《安德洛玛刻》中的同名女主人公由于理性和感情的高度统一,结果是[ C]A.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B.丧失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C.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保住了自己的贞节D.保全了儿子的生命,丧失了自己的贞节9,笛福的《鲁滨逊飘流记》的主人公是[C ]A.西班牙流浪汉典型B.具有才能却自甘堕落的时代畸形儿典型C.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英国商业资产者的典型D.堂·吉诃德式的典型10.恩格斯称狄德罗的哲理小说《拉摩的侄儿》是[ A]A.“辩证法的杰作”B.“无与伦比的作品”C.“心灵的辩证法”的杰作D.“唯物辩证法”的作品11.雨果的《九三年》中革命军司令郭文私自放走了叛军首领朗德纳克,其原因是[ B]A.朗德纳克是他的叔祖父B.朗德纳克因救小孩而被捕,共和国不应该处他死刑C.政委西穆尔登是他的老师,不会追究他的责任D.同情叛军,对共和国不满12.霍桑的《红字》看似一部描写爱情的小说,实际上表现的是[C ]A.美国的南北战争B.印地安人同白人的斗争C.宗教对人性的摧残D.金钱对人性的毁灭13.斯丹达尔的文艺论著《拉辛与莎土比亚》被认为是[ B]A.浪漫主义的宣言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部理论著作C.古典主义的文艺法典D.启蒙主义理论著作14.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中的女主人公玛丝洛娃是[ B]A.上流社会妇女B.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下层妇女C.追求个性解放的贵族妇女D.无可救药的下贱女人15.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穷人》中塑造的马卡尔·杰武什金是A[ ]A.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B.正面的优秀人物C.平民知识分子“新人”形象D.革命民主主义者16.高尔基的被称作是那一时代“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的小说是[ A]A.《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B.《马特维·柯热米亚金的一生》C.《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D.《奥古洛夫镇》17.《静静的顿河》所描写的顿河地区那些走向新生活的人们是[C ]A.乌克兰人B.哈萨克人C.哥萨克人D.乌兹别克人18.30年代初,罗曼·罗兰发表的用以进行自我批评和忏悔反省的著名论文是[ C]A.《超乎混战之上》B.《欣悦的灵魂》C.《向过去告别》D.《理智的胜利》19.《恶心》(又译《厌恶》或《作呕》)是萨特的成名作,其体裁是[B ]A.境遇剧B.日记体、自叙体小说C.荒诞剧D.哲学随笔20.《戈丹》是印度现代著名作家普列姆昌德的名作,主人公何利一生最大的愿望是[ A]A.拥有一头奶牛B.想要一个儿子C.还清高利贷D.赎回被变相出卖的女儿21.《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三部曲是马哈福兹的代表作。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
西方文论自考复习资料柏拉图一、单项选择题。
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C、王尔德D、柏拉图2、《会饮》作者是( C )A、亚里士多德B、布瓦洛C、柏拉图D、康德3、迷狂说的提出者是( D )A、尼采B、雨果C、朗吉弩斯D、柏拉图二、多选。
柏拉图的美学与文论作品有(A、B、C )。
A、《大希庇阿斯》B、《会饮》C《理想国》D《诗学》E《九卷书》注意的问题:1、柏拉图在雅典城外建立了学园派。
2、柏拉图的著作有《大希庇阿斯》、《伊安》、《高吉阿斯》、《会饮》、《斐得若》、《理想国》、《斐利布斯》、《法律》等。
三、名词解释:迷狂说或(灵魂回忆说)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理念说:这是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提出的文学本体论范畴。
理念,即真理。
柏拉图认为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相对于理念,文艺是模仿的模仿,与真理隔着三层,如果说现实生活是理念的影子,则文艺就是影子的影子。
四、简答或论述。
简述柏拉图的迷狂说与灵魂回忆说。
A这是柏拉图提出的命题。
他认为,高明的诗人都是凭灵感来创作,而灵感来自于两种途径:一是“神明凭附”,一是“灵魂回忆”。
B、当诗人获得了这种诗神的灵感或在灵魂中回忆到了理念世界,就可能产生一种精神上的迷狂状态。
C、迷狂说(灵魂回忆说)否定了技艺和经验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净化说的是(D )A、柏拉图B、康德C、巴尔扎克D、亚里士多德2、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认识与柏拉图( B )A、完全一致B、不一致C、相似D、在似与不似之间二、多项选择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BCDE)A、情节B、性格C、言词D、形象E、歌曲注意的问题:悲剧六要素:形象、性格、情节、言词、歌曲与思想。
月西方文论选读答案
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卷(课程代码081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属于狄德罗着作的是。
D (三论集阐述了去艺术看法)A、《诗艺》B、《诗学》C、《悲剧的诞生》D、《绘画论》2、华滋华斯呼呈诗人采用语言。
CA、贵族B、书面C、日常D、古典3、布瓦洛人物理论为后来的典型化人物理论作了有力的铺垫CA、个性化B、独特化C、类型化D、共性化4、莱辛认为诗歌运用的符号B(文字)画(A色彩)A、自然B、人为C、天然D、抽象5、在柏拉图看来,创作的动力是DA、理性B、想象C、幻想D、灵感6、提出“意图廖见说”的是A、俄国形式主义B、英美新批评C、语义学D、精神分析学派7、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主角应A、由顺境转入逆境单B、由有逆境转达入顺境地C、处于顺境D、处于逆境8、歌德认为,艺术的真正生命在于对的掌握和描述。
A、个别B、一般C、共性D、集体9、俄国形式主义的纲领性文件是A、《词语的复活》B、《散文理论》C、《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D、《作为手法的艺术》10、席勒认为,人对纯朴自然的兴趣是有条件的。
A、主观B、客观C、主客D、先天11、在狄德罗那里,严戏剧采取的是题材。
A、农民生活B、宫廷生活C、市民生活D、下层生活12、克罗齐主张,直觉就是A、再现B、表现C、确认D、判断13、布瓦洛的理性原则要求A、形式服从内容B、内容服从形式C、形式等于内容D、内容等于形式14、尼采认为要重振悲剧艺,就要复活精神。
A、理性B、感性C、日神D、酒神15、海德格尔指出,诗以确立存在。
A、形象B、意象C、意境D、语词16、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是尼采在中提出的。
A、《悲剧的诞生》B、《权力意志》C、《人性的、太人性的》D、《查拉图斯特拉如斯说》17、柏拉图主张文艺模仿的对象是A、自然现象B、人的精神生活C、感觉世界D、数的和谐18、尧斯指出,是一种历史的能动创造力量。
云南自考汉语言文学——西方文论
一、单项选择题。
(共20 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D)A、亚里士多德B、贺拉斯D、柏拉图C、王尔德2、贺拉斯写作了(B)A、《诗学》B、《诗艺》C、《为诗辩护》D、《诗学艺术》3、朗吉弩斯论崇语言的来源是(D)A、一个B、三个C、六个D、五个4、认为诗高于其它学术,是学术之父的是哪一位文论家(D)。
A、海涅B、雪莱C、华兹华斯D、锡德尼5、莱辛论诗与画的界限时他主要想说的意思是(C)A、诗歌的节奏美感优于绘画B、绘画的表现力优于诗歌C、诗歌的表现力和整体的优越性上强于绘画D、诗与画二者无所谓谁更优越6、是谁说诗性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产生的根源(C)A、夏多布里昂B、波德莱尔C、维柯D、但丁。
7、“悲剧的本质……为酒神陶醉的梦境”是哪位文论家说的。
(B)A、亚里士多德B、尼采C、叔本华D、杜夫海纳8、弗洛伊德认为CA、白日梦与认夜梦没有区别B、白日梦是梦,而不是幻想C、白日梦是幻想,与梦有相似之处D、诗人的创作与其童年游戏无关9、黑格尔断言(A )。
A、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C、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虚构B、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摹仿D、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创新10、《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是一篇(B)。
A、深刻阐释浪漫主义的文献B、深刻阐释现实主义美学的理论文章C、关于自然主义美学的文章D、讨论表现主义美学的文章11、泰纳是(B )A、英国文论家B、法国文论家C、德国艺术理论家D美国文学批评12、诗歌的“他者”理论是谁提出来的AA、兰波B、罗兰·巴尔特D、萨特C、英伽登13、在讨论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时,用梵高的《一双农鞋》阐述存在主义文论的是(D)A、达芬奇B、利奥塔C、马尔库塞D、海德格尔14、美意味着对世界的本质结构的否定,这是谁的理论观点(A)A、萨特B、瑞恰兹C、卢卡契D、尧斯15、尧斯是(C)A、意识流文学理论的代表B、象征主义文论的代表C、接受美学的代表D、新批评的理论家一、单项选择题。
2005年4月北京高自考“外国文学史”试题
2005年4月北京高自考“外国文学史”试题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古希腊喜剧作家是a.埃斯库罗斯b.欧里庇得斯c.索福克勒斯d.阿里斯托芬2.维吉尔的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原是a.希腊人b.罗马人c.特洛伊人d.迦太基人3.属于中世纪西班牙民族的英雄史诗是a.《罗兰之歌》b.《希尔德布兰特之歌》c.《尼伯龙根之歌》d.《熙德之歌》4.不属于但丁《神曲》所表现的内容的是a.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b.谴责教皇对世俗政治的干预c.号召推翻皇帝d.总结中世纪文化5.《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是a.乔叟b.拖马斯·莫尔c.斯宾基d.马洛6.莎士比亚在第一个创作时期所写的悲剧是a.《雅典的泰门》b.《安东尼与克莉奥帕特拉》c.《罗密欧与朱丽叶》d.《李尔王》7.莱辛论“画与诗的界限”的美学著作是a.《诗学》b.《论崇高》c.《汉堡剧评》d.《拉奥孔》8.关于法国古典主义文学,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崇尚理性b.高乃依和拉辛是最有代表性的古典主义悲剧作家c.古典主义的喜剧家的代表是莫里哀d.三一律是亚里士多德提出,被布阿洛借用9.英国小说家司格特以狮心王理查粉碎封建主叛乱的史实为素材的小说是a.《罗伯-罗依》b.《肯纳尔沃斯堡》c.《中洛辛郡的心脏》d.《艾凡赫》10.不属于拜伦“东方叙事诗”的作品是a.《曼弗雷德》b.《阿比道斯的新娘》c.《莱拉》d.《海盗》11.法国作家梅里美小说《卡尔曼》的故事发生在a.法国b.西班牙c.意大利d.英国12.法国作家司汤达发表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a.〈红与白〉b.〈阿尔芒斯〉c.〈巴马修道院〉d.〈意大利遗事〉13.狄更斯创作的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a.〈奥列弗·推斯特〉b.〈远大前程〉c.〈双城记〉d.〈大卫·科波菲尔〉14.〈恶之花〉的作者是a.波德莱尔b.戈蒂耶c.拉马丁d.维尔伦15.左拉自认为〈卢贡-马加尔家族〉的创作方法是a.自然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浪漫主义16.主持《梅塘之夜》的作家是a.龚古尔兄弟b.福娄拜c.左拉d.巴尔扎克17.美国作家霍桑的创作风格总体上属于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自然主义d.超验主义18.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主人公彼巧林是a.第一个“多余人”b.第二个“多余人”c.第一个“小人物”d.“新人”19.屠格涅夫小说《前夜》中的“新人”形象是a.巴扎洛夫b.拉夫列茨基c.吉尔萨洛夫d.英沙洛夫20.契诃夫的戏剧作品是a.《变色龙》b.《套中人》c.《三姊妹》d.《第六病室》21.《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哈克贝利所救的黑人是a.汤姆b.吉姆c.马丁d.山姆22.惠特曼的《草叶集》发表第一版时共有首诗首诗首诗首诗23.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一部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作品是a.《天才》b.《嘉丽妹妹》c.《金融家》d.《美国悲剧》24.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古代欧洲的哪部作品有内在的平行关系?a.《伊利亚特》b.《俄狄浦斯王》c.《奥德修纪》d.《埃涅阿斯纪》25.加缪的《堕落》采用的叙述方式是a.自传式b.自述式c.对话式d.自白式26.总体风格上属于20世纪表现主义的作家是a.卡夫卡b.福克纳c.艾略特d.皮兰德娄27.《源氏物语》是a.十四世纪日本长篇小说b.日记体长篇小说c.世界上较早的长篇小说d.由短篇小说组成的长篇小说28.井上靖的《天平之甍》所写的中国的历史人物是a.孔子b.鉴真c.朱舜水d.荣西29.普列姆昌德《戈丹》中的丹妮亚的突出性格是a.温柔b.体贴c.反抗d.粗鲁30.现代通行的《一千零一夜》从语言上看,所属的区域是a.印度b.波斯c.埃及d.阿拉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全国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希腊神话中,取金羊毛的英雄是()A.赫剌克勒斯B.伊阿宋C.狄俄尼索斯D.忒修斯2.《伊利昂纪》以一场大战为背景,这场大战是()A.伯罗奔尼撒战争B.希腊波斯的战争C.特洛伊战争D.雅典斯巴达的战争3.古希腊悲剧之父指的是()A.埃斯库罗斯B.索福克勒斯C.欧里庇得斯D.阿里斯托芬4.在《神曲》中,引导但丁游历地狱的是()A.荷马B.维吉尔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5.《十日谈》宣扬的最突出的思想是()A.幸福在人间B.和平统一C.宗教信念D.民族团结6.莫里哀以阿巴贡为主人公的喜剧是()A.《伪君子》B.《堂·璜》C.《无病呻吟》D.《吝啬鬼》7.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长篇小说中最具讽刺特色的作品是()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列佛游记》C.《汤姆·琼斯》D.《克莱丽莎》8.“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指的是()A.《铁手骑士葛兹·冯·伯利欣根》B.《阴谋与爱情》C.《强盗》D.《爱米莉娅·迦洛蒂》9.法国最早写“忧郁病患者”的浪漫主义作家是()A.雨果B.史达尔夫人C.缪塞D.夏多布里昂10.拜伦最突出的思想特征是()A.主张博爱和人道B.主张民主和人道C.崇尚自由和叛逆D.主张博爱和感化11.《罪与罚》的男主人公是()A.拉斯科尔尼科夫B.索尼娅C.梅什金D.马尔美拉陀夫12.英国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玛丽·巴顿》的作者是()A.萨克雷B.盖斯凯尔夫人C.狄更斯D.爱米莉·勃朗特13.“美是生活”这个美学观的出处是()A.《谁之罪》B.《怎么办》C.《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D.《艺术的概念》14.法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是()A.《高老头》B.《包法利夫人》C.《红与黑》D.《欧也妮·葛朗台》15.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指的是()A.威廉·豪威尔斯B.亨利·詹姆斯C.弗兰克·诺里斯D.马克·吐温16.丹麦的著名童话作家是()A.安徒生B.勃兰兑斯C.显克微支D.伊凡·伐佐夫17.苏联作家华西里耶夫描写卫国战争的小说是()A.《热的雪》B.《青年近卫军》C.《活到黎明》D.《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8.罗曼·罗兰英雄传记中描写音乐家的是()A.《贝多芬传》B.《米开朗琪罗传》C.《托尔斯泰传》D.《丹东》19.布莱希特最著名的戏剧理论观点是()A.美丑对照原则B.冰山原则C.陌生化效果D.典型化原则20.《沙恭达罗》中作者着力刻画的正面理想人物是()A.豆扇陀B.沙恭达罗C.迦梨陀娑D.蚁垤仙人21.波斯古代著名诗人萨迪的代表作是()A.《王书》和《蔷薇园》B.《列王纪》和《果园》C.《王书》和《萨迪书》D.《果园》和《蔷薇园》22.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集是()A.《新月集》B.《园丁集》C.《吉檀迦利》D.《飞鸟集》23.夏日漱石的代表作是()A.《破戒》B.《我是猫》C.《棉被》D.《浮云》24.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是()A.《一千零一夜》B.《卡里来和笛木乃》C.《古兰经》D.《斗篷颂》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05年01月自考00540外国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外国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40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古希腊“悲剧之父”是(A)。
A.埃斯库罗斯B.欧里庇德斯C.荷马D.索福克勒斯2.《鸟》表达了阿里斯托芬的(C)。
A.反战思想B.主张和平的思想C.乌托邦思想D.民主思想3.但丁的《新生》在形式上属于(B)。
A.宗教抒情B.温柔的新体C.骑士文学D.十四行诗4.薄伽丘在其《十日谈》中运用了(B)。
A.单线结构B.框形结构C.倒叙结构D.双线结构5.被称为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的是(B)。
A.斯宾塞B.维伽C.马洛D.本·琼生6.弥尔顿的诗剧《复乐园》取材于(B)。
A.《圣经·旧约》B.《圣经·新约》C.英国民间传说D.莎士比亚十四行诗7.为法国古典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是(C)。
A.笛卡尔B.拉辛C.布瓦洛D.黎希留8.英国感伤主义小说是(C)。
A.《鲁滨逊漂流记》B.《格列佛游记》C.《感伤旅行》D.《汤姆·琼斯》9.“种我们自己的园地要紧”这句名言出自小说(A)。
A.《老实人》B.《拉摩的侄儿》C.《宿命论者雅克》D.《天真汉》10.《阿达拉》的作者是(A)。
A.夏多布里昂B.雨果C.斯达尔夫人D.大仲马11.俄国文学史上的“新人”的形象是(C)开创的。
A.果戈里B.普希金C.屠格涅夫D.车尔尼雪夫斯基12.以维尔特为代表的德国工人诗歌属于(A)。
A.无产阶级文学B.资产阶级文学C.小市民文学D.批判现实主义文学13.莱蒙托夫的代表作是(B)。
A.《前夜》B.《当代英雄》C.《叶甫盖尼·奥涅金》D.《奥勃洛摩夫》14.因其侦探推理小说而被誉为西方现代派远祖的美国作家是(D)。
A.华盛顿·欧文B.马克·吐温C.库柏D.爱伦·坡15.巴黎公社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D)。
A.《牺牲者和刽子手》B.《和平示威》C.《红色圣女》D.《国际歌》16.马雅可夫斯基的(C)揭开了30年代苏联诗坛序幕的长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五年四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西方文论选读试题(课程代码081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伊安》是哪位文论家的作品()A、贺拉斯B、佩特C、兰波D、柏拉图2、提出净化说的是()A、柏拉图B、康德C、巴尔扎克D、亚里士多德3、下面哪一篇作品是以诗论诗()A、《诗学》B、《诗艺》C、《诗之辩护》D、《诗的艺术》4、古希腊最后一位重要美学家是()A、普罗提诺B、朗吉弩斯C、奥古斯丁D、安瑟伦5、文艺复兴后期为诗歌辩护的文论家是()A、达·芬奇B、卡斯特尔维屈罗C、但丁D、锡德尼6、初创“三一律”思想的是()A、卡斯特尔维屈罗B、布瓦洛C、亚里士多德D、蒲伯7、下面哪篇文章被认为是新古典主义的法典?()A、《九卷书》B、《论批评》C、《诗的艺术》D、《论戏剧诗》8、下面哪位作家有扬画抑诗的理论倾向?()A、托多罗夫B、达·芬奇C、莱辛D、本雅明9认为最高的美是最高的神的是哪一位理论家?()A、托马斯·阿奎那B、奥古斯丁C、普罗提诺D、阿伯拉尔10、《论俗语》是谁的作品?()A、魏尔伦B、卡斯特尔维屈罗C、但丁D、马拉美11、下面哪篇文章主要论述了严肃剧的美感?()A、《文学体裁》B、《论戏剧诗》C、《艺术作品的本源》D、《文艺复兴》12、有系统的浪漫主义文论的始作佣者是()A、施莱格尔B、雪莱C、海涅D、华兹华斯13、说诗人是世代的立法者的是()A、锡德尼B、雪莱C、王尔德D、赞什14、有“现实主义第一部理论文献”之誉的是()A、《拉辛与莎士比亚》B、《美学与哲学》C、《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D、《<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英文版序》15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论的开创者是()A、车尔尼雪夫斯基B、托马舍夫斯基C、别林斯基D、特尼亚诺夫16、《论文学》是()A、一本文学理论论著B、一本文学批评著作C、一本文学史著作D、一本文学形式技巧论17、下面哪位文论家宣称“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A、戈蒂叶B、歌德C、伽达默尔D、萨义德18、“纯诗”是由下面哪个人提出来的?()A、波德莱尔B、戈蒂叶C、魏尔伦D、海德格尔19、马拉美的《论文学运动》中,文学运动指()A、唯美主义文学运动B、达达主义C、象征派文学运动D、存在主义文学20、杜夫海纳是()A、现象学美学家B、荒诞派理论家C、立体主义的思想者D、存在主义文论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面哪些人是象征主义文论家?()A、马拉美B、柏格森C、波德莱尔D、魏尔伦E、利奥塔22、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六要素是()A、情节B、性格C、言词D、形象E、歌曲23、下面哪些文论家是属于精神分析学派的()A、柏格森B、弗洛伊德C、勃兰兑斯D、荣格24、克罗齐说直觉就是()A、表象B、意象C、表现D、体验E、判断25、托马舍夫斯基所论体裁包括()A、戏剧B、抒情诗C、叙述D、象征E、电影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女权主义27、世界文学28、灵感(黑格尔)29、诗性指挥30、光韵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尧斯认为文学接受者与作品之间的互动关系是:互动型、崇敬型、联想型、象征性、内省型。
()32、兰波所说的“通灵人”是说诗人的行为类似巫师。
()33、(论崇高)是康德的美学论著。
()34、普罗提诺把“太一”视为宇宙和艺术的本原。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简述《诗的艺术》的章节及其内容。
36、简述《莫般小姐·序言》的主要理论内容。
37、简述新历史主义。
38、简述席勒对朴素的诗与感伤的诗的论述。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莱辛《拉奥孔》是如何论述诗与画的界限的?40、就桑克蒂斯的《论泰奥菲尔·戈蒂叶》谈谈你对灵感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D2、D3、D4、A5、D6、A7、C8、B9、A 10、C 11、B 12、A 13、B14、A 15、C 16、C 17、A 18、C 19、C 20、A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ACD 22、ABCDE 23、BD 24、ABC 25、ABC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女权主义是20实际60年代以来盛行于欧美的一种新的文化思潮,女权主义文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分)它从政治性的男女平等的要求出发,清算和批判文学艺术领域存在的男权中心主义的弊病,肯定妇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力图确立女性独立的审美价值系统。
(1分)27、歌德提出的文论范畴。
(1分)歌德认为真正民族的文学,并非仅仅属于某一民族所有,而应具有普遍性的世界意义。
(1分)28、黑格尔认为艺术创作中存在灵感现象,(1分)灵感要以对生活现象的了解,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为基础。
(1分)29、维柯认为诗性智慧是在超自然的信仰感召下的诗人的智慧,(1分)这种智慧是人类各种文化发生的根源。
(1分)30、这是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的概念,指艺术作品原作的本真性、(1分)此时此刻性或独一无二性。
(1分)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
31、(×)因为尧斯提出的五种互动模式应是:联想型、崇敬型、同情型、净化型、讽刺型。
(5分)32、(×)因为兰波所说的“通灵人”指的是诗人在各种感觉之间进行沟通、渗透和游动,从有知到达未知。
(5分)33、(×)因为这是古罗马的朗吉弩斯的作品。
(5分)34、(√)普罗提诺认为万物的变化都是流溢和回归,艺术也是如此。
其“太一”概念是对柏拉图“理念”的发展。
(5分)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5、共分四章。
(1分)第一章:总论,论述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1分)第二章:论述悲歌、牧歌、颂歌、讽刺诗等次要问题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1分)第三章:论述悲剧、喜剧、史诗等主要文体的特点和创作规律。
(1分)第四章:集中而系统地展现布瓦洛斯对辛古典主义的理论原则和理想的概括。
(1分)36、这篇文章是戈蒂叶唯美主义理论的比较系统的阐述。
(1分)他首先认为美和艺术都是纯形式,是不用迎合人的欲求的。
(1分)其次,为了欣赏真正的艺术与美,人可以放弃一切。
(1分)再次,追求艺术和美就是追求享乐,追求享乐也就是人生的目的。
(1分)以上三点的核心就是艺术与美是至上的。
(1分)37、新历史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文论思潮。
(1分)它以福柯的解构主义为哲学基础,(1分)力图矫正形式主义以及有关文学批评中非历史化的弊病,主张恢复文学研究中的历史纬度,(1分)强调重新关注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
(1分)它要求以文化观照为中心。
(1分)38、朴素的诗的主要特征是模仿自然,(1分)感伤的诗的感伤的文化人所表现的主观理念。
(1分)在总体上朴素的诗高于感伤的诗。
(1分)但在其它方面,两种诗各有优劣:朴素的诗在描写具体对象上更好,但主体性的审美精神不足;(1分)感伤的诗内在精神更为丰富,但往往流于幻觉而陷入空虚。
(1分)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9、绘画主要表现形象的中心特征,(1分)诗除此之外,还要表现形象的独特个性;(1分)绘画不应追求题材的新奇和过于复杂,要选用人们熟悉的题材,要让欣赏者能一目了然地理解作品。
(2分)诗歌除了能做到绘画所能做的,而且还能进行独特的想像与构思。
(1分)莱辛总体上认为诗在表现力和整体性上优于绘画。
(2分)举例论述(3分)40、桑氏的文章认为理论与灵感是冲突的,即艺术家指导自己要写什么,但意识不到如何去写。
(2分)艺术家的理论来源于主观臆想或某种先入为主的概念体系,但创作却是理论驾驭不了的。
(2分)大作家任随灵感的流动,可以摆脱理论的束缚。
(2分)天才作家依赖灵感,而不依赖理论,其创作还常常违反自己的思想体系。
(2分)考生自己对灵感的看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