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合集下载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引言透镜是光学实验中常见的器件,它在成像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透镜成像的实验来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设备与方法设备- 光源- 平凸透镜- 屏幕- 尺子- 实验架方法1. 将透镜放置在实验架上。

2. 以透镜的中心为起点,将光源放置在一侧。

3. 将屏幕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

4. 调整光源与透镜的距离,使光束射向透镜的中心。

5. 调整屏幕与透镜的距离,观察成像结果。

6. 更改光源与透镜的距离,再次观察成像结果。

7. 记录不同位置下的成像结果。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多次实验观察与记录,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当光源与透镜的距离相等时,成像结果最为清晰。

这是因为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在焦点上,形成清晰的成像。

2. 当光源距离透镜较远时,成像结果变得模糊。

这是因为光线没有在焦点上聚焦,而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焦点区域。

3. 当光源距离透镜较近时,成像结果同样变得模糊。

这是因为光线还没有完全聚焦,形成了一个较大的散焦区域。

4. 透镜的焦距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焦距是透镜的一个重要属性,经过实验观察可以发现,焦距越小,光线聚焦的范围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得出了透镜成像的几个规律:1. 透镜成像最清晰的位置是光源与透镜距离相等的位置。

2. 光源距离透镜较远时,成像结果变得模糊。

3. 光源距离透镜较近时,成像结果同样变得模糊。

4. 透镜的焦距越小,成像结果越清晰。

这些规律对于透镜的应用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1. 暂无。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

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第一篇: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单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一定要调节好器材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保证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否则光屏上可能收不到像。

收集数据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30 25 20 16 12 10 凸透镜焦距f=_________cm像的情况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倒立或正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字母u表示。

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实验结论】物距u u>2f(大于2倍焦距)u=2f(等于2倍焦距)2f>u>f(在2倍焦距和1倍焦距之间)u=f(在焦点处)u像的情况像距v 倒正大小虚实像的变化情况物距u 像距v像减小应用举例__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__减小_____ ____ _____减小倍焦距)作业:1、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______用光屏承接的,也____用眼睛直接看到的。

而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是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是_______由光屏承接的,但______用眼睛直接看到。

(填“能”或“不能”)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_____侧,成虚像时,像与物____侧。

(填“同”或“异”)第二篇: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中考试题凸透镜成像1、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厘米、14厘米和6厘米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应:()A、10cm>f>6cm;B、10cm>f>7cm;C、14cm>f>10cm;D、20cm>f>14cm。

2、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6厘米,此时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像.则所用的焦距很可能是()A.4cmB.8cmC.10cmD.18cm 3.一物体通过凸透镜成一倒立且与物体等大的实像,此时物体和透镜相距24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A.小于12cmB.等于12cmC.大于12cmD.无法判断4.通过焦距为f的凸透镜看见烛焰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此时物距u与f的关系是:()A u>2fB2f>u>fC u=fD u5.用幻灯机时,必须把物体放在:()A 大于2倍焦距处B2倍焦距处C1倍与2倍焦距之间D焦距以内6.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 实验日期: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 合作者: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通过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学生对证据的分析和论证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体会实验探究活动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准备(1)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

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立的_____像;通过投影仪成、立的像;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立的像。

(2)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由光线会聚而成,虚像由实际光线的会聚而成;实像是的(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用光屏承接,虚像(选填“能”或“不能”)。

三、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2)提出问题照相机和投影仪都成倒立的实像,所不同的是:物体距离照相机的镜头比较远,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实像;物体距离投影仪的镜头比较近,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当凸透镜作为放大镜使用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物体必须距离放大镜比较近。

可见,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体离凸透镜的有关系。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对应关系呢?(3)猜想与假设结合《生活中的透镜》跟小组同学讨论,提出合理的猜想。

①可能与的距离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的成像特点不同,是因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不同。

②可能与有关。

生活中的支持事例:同一物体通过照相机成像,当照相机的焦距改变时(调焦),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会改变。

(4)设计实验①物距和像距:物距u是指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像距v是指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

②如图所示,我们把物体放在距凸透镜较远的地方,然后逐渐移近,观察成像的情况。

以焦距为参照距离,对物距和像距进行研究。

(5)实验提示①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的中央位置不动,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处。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凸透镜成像规律
姓名: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
同组人姓名
实验目的:
1.观察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放大实像、虚像的条件;
2.距的变化引起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

实验器材:
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火柴
实验步骤:
(凸透镜焦距 f =10cm)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点燃蜡烛,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尽量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边缘清晰的蜡烛的像为止;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和倒正;
3.将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4.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试着用眼睛观察像在何处像是怎样的
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
延伸探究:
1、像的上下左右有何变化
2、物距越远,像距怎样变,像怎样变
2、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观察像有何变化。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光具座/ 蜡烛/ 凸透镜/ 光屏/ 火柴
【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居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出现明亮、清晰的像为止,观察所成像的特点,并记录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重复步骤2。

4、使物距u=f=10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观察成像情况,并将结果记入表格。

移动透镜,观察像的变化。

6.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

【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如下规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 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 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 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 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 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靠近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 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 ____。

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

9《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单一、实验目的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包括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

2、学会使用光具座等实验器材进行光学实验。

3、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的性质会发生变化。

三、实验器材光具座、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光屏、火柴四、实验步骤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间位置,使凸透镜的中心大致与光具座的中心重合。

3、将蜡烛放在光具座的一侧,调整蜡烛的高度,使其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4、将光屏放在光具座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使光屏中心与凸透镜的中心和蜡烛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5、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物距和像距。

6、分别调整物距为二倍焦距(u = 2f)、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一倍焦距(u = f)、小于一倍焦距(u<f),重复步骤 5,观察并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7、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8、整理实验器材,熄灭蜡烛。

五、实验数据记录六、实验结论1、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2、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3、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4、当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

5、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七、误差分析1、实验中可能存在测量误差,如物距和像距的测量不准确。

2、蜡烛的火焰可能不稳定,导致像的清晰度受到影响。

3、光屏的位置可能没有调整到最佳位置,影响像的观察和测量。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凸透镜成像实验
实验目的:
1.熟练操作实验仪器,掌握其特点和操作原理;
2.了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实验中熟练操作凸透镜,实验熟练地掌握
凸透镜的正像原理。

实骇方法:
实验室有一台实验仪器,该实验仪器由光学台、调焦调焦转接头、凸
透镜组以及一组与该组件共同使用的电子设备构成。

操作步骤如下:
1.把凸透镜组件放在光学台上,并调节其位置;
2.连接调焦转接头,使其与光学台上的凸透镜同时调节;
3.将提供的灯具放入实验仪器的底部,调节灯泡的亮度;
4.将一张白纸或一个白色物体放在光学台的另一侧,作为成像平面;
5.调节凸透镜的焦距,由调焦转接头控制,调节凸透镜的反射率;
6.调节灯具的亮度,使光线照射凸透镜,观察凸透镜成像实验的结果,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到白纸上出现的光束,由凸透镜反射出来的图像清晰
可见,接近理想像。

在调节凸透镜的反射率和灯具的亮度的过程中,图像
变化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实验结果表明,凸透镜成像实验结果良好。

实验结论:
本次凸透镜成像实验证明。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二、实验原理
由凸透镜形成的映像,其离现实物的距离和倒立物的离现实物的距离
在光学上是等价的,且倒立物又在凸透镜的凸透面的外侧。

凸透镜是一种
定焦透镜,它能够使光线汇聚于其焦点,从而形成明确的映像。

三、实验装置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两支架装载着两块凸透镜的实验装置,由凸透镜的
凸透面构成凸透镜系统。

此外,另外准备的材料还有一个发光灯、一个白
色屏幕、几块黑纸以及几块纸片。

四、实验过程
1.首先,将实验装置的两支架上的两块凸透镜由大号从小号依次排列,其中凸透镜和凸透面朝向屏幕。

2.然后,用黑纸把灯光从发光灯上补出来的图案遮挡起来,将剩下的
图案投射到屏幕上。

3.最后,用纸片观察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

五、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
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六、结论
我们通过实验,确定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灯光经过凸透镜系统后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是倒立的,且离屏幕距离和灯光离凸透镜的距离相等。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报告

探讨凸透镜成像纪律试验陈述
班级姓名成绩
【试验目标】探讨凸透镜成像的纪律
【试验器材】光具座 / 蜡烛 / 凸透镜 / 光屏 / 火柴
【试验步调】
1.将凸透镜的地位固定在光具座刻度尺的40cm处,蜡烛和光屏分家凸透镜两侧,并调节三者高度,使烛焰中间,凸透镜中间,光屏中间在统一高度上,目标是: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
2.把蜡烛放置距凸透镜40cm的地方,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直到光屏消失通亮.清楚的像为止,不雅察所成像的特色,并记载物距.像距和成像特色.
3.把蜡烛移近凸透镜,使物距等于30cm, 25cm,20cm,18cm, 15cm,反复步调2.
4.使物距u=f=10cm,不雅察成像情形,并将成果记入表格.
5.使物距u=5cm,不雅察成像情形,并将成果记入表格.移动透镜,不雅察像的变更.
6.试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顿仪器.
【进行试验和收集证据】
【依据试验数据得出如下纪律】:
①_____ ___是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________是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
②实像都是_______(填倒立与正立),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同侧与两侧);
虚像都是___________,且物与像在透镜的__________.
③成实像时,物体接近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成实像时,物体远离透镜,像_______透镜,且像的大小变________.。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透镜成像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观察不同物距下凸透镜所成的像的特点,分析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二、实验器材1. 凸透镜(焦距f为10cm)2. 光具座3. 蜡烛4. 光屏5. 火柴三、实验步骤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

2.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 将蜡烛放置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得到蜡烛的清晰像,记录下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物距u)和像的大小、倒正。

4. 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段距离,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不能在屏上得到蜡烛的像。

5. 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位置和特点。

四、实验数据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位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v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大于2倍焦距(2f)。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v为负值,物像同侧。

五、实验结果分析1. 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增加,像距逐渐减小,像的大小也逐渐减小。

2. 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等于2倍焦距(2f)。

3. 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逐渐增大,像的大小也逐渐增大。

4. 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为负值,物像同侧。

六、实验结论1. 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大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u等于2倍焦距(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u介于1倍焦距(f)和2倍焦距(2f)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u小于1倍焦距(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8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_8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u、像距f有什么关系?
【提出假设】u越大, 像越大;u越小, 像越小。

【实验用具】光具座、光源F、凸透镜、光屏。

【实验步骤】 1. 把光源F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使F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 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2. 把光源F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 即f<u<2f, 重复以上操作, 进行观察并记下。

3.把光源F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 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 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 看有什么规律。

【实验数据】
【得出结论】。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准备:物距(u):。

像距(v):。

焦距(f):。

实验器材: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具座、打火机实验步骤:1、记录凸透镜的焦距:f= cm;2、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调整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和光屏的中心三者在同一高度;3、将蜡烛从较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记录此时的物距、像距和成像特点;4、当蜡烛移近至在光屏上找不到像时,去掉光屏,在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蜡烛,记录蜡烛成像的特点;实验记录表格(f= cm)实验结论:几个探究活动:1、成实像时,固定凸透镜不动,分别把蜡烛靠近和远离凸透镜,观察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及像的大小变化;结论:成实像时:物体远离凸透镜,光屏,像。

物体靠近凸透镜,光屏,像。

总结:2、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观察像的大小变化;3、当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保持凸透镜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观察像的大小变化;4、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动,改变凸透镜的位置,看看光屏上是否还能成清晰的像,像的大小有什么变化;5、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用手或者用物体挡住透镜的上部或者下部,看看成像是否有变化;6、分别向上或者向下移动蜡烛,看看光屏上所成像的位置变化情况;思考:1、实验时,为什么要是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光屏上找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3、若凸透镜外表面上有一个小虫子停在上面,在光屏上的烛焰的像会不会出现小虫子的阴影?你还有哪些实验收获?请写在下面。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报告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以下为该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通过实验,可以得到凸透镜的成
像规律,掌握不同光线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从而了解凸透镜的光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
凸透镜是一种屈光度较大的非球面透镜,在不同的光线作用下,会形
成真实成像。

它的成像特性可以用来建立恒定焦距的望远镜,具有很广泛
的用途。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若光源离凸透镜较近,则光线经凸透镜后,
汇聚成一个大的实圆,而介距大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大圆形的图
像区域内;若光源离凸透镜比较远,则光线从凸透镜发出后,会汇聚成一
个小圆,而介距小于2f-3f的物体则会被成像在小圆形的图像区域内。

三、实验材料
1、白炽灯
2、物体(蝴蝶)
3、光学台
4、凸透镜
5、距离尺
6、白色
纸片7、放大镜
四、实验步骤
1、将光学台放置在实验台的最中央,稳定牢固。

确定台内试验物的
位置。

将白炽灯放在指定位置,调节白炽灯的距离,使之照射到物体上。

将物体(蝴蝶)放置在光学台上,以确定射线的角度。

2、放置凸透镜:把凸透镜放置在光学台上,并按一定角度调整凸透
镜以保证光线通过凸透镜。

探究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探究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平凸透镜,探究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器材
1. 平凸透镜
2. 光源
3. 物体
4. 光屏
5. 尺子
实验步骤
1. 将平凸透镜放置在适当位置,并确保透镜离光源较远。

2. 将物体放置在透镜前方,与透镜几乎垂直。

3. 调整物体的位置,使其与透镜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4. 在透镜后方,适当距离处放置光屏,以便观察光线的成像情况。

5. 开启光源,并观察在光屏上形成的图像。

实验结果
根据实验观察可得出以下结论:
1.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图像会变大。

2. 当物体接近透镜时,透镜在光屏上成像的图像会变小。

3.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透镜成像的图像距离光屏越近。

4.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透镜成像的图像距离光屏越远。

结论
在平凸透镜的成像实验中,我们发现透镜成像的图像会根据物体与透镜的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当物体离透镜较远时,图像变大且距离光屏较近,而当物体接近透镜时,图像变小且距离光屏较远。

这说明平凸透镜具有成像放大和虚实转换的特点。

实验总结
这次实验我们通过观察平凸透镜的成像,探究了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整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观察了图像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远,图像越大且离光屏越近;物体与透镜的距离越近,图像越小且离光屏越远。

这一实验结果与透镜的特性相符合,对理解透镜成像有一定的帮助。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考资料无。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

凸透镜成像实验报告单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搭建凸透镜成像实验装置,观察和研究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并验证凸透镜的成像公式。

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以下组件:1. 凸透镜2. 物体(如一个小箭头)3. 屏幕4. 光源5. 尺子和刻度尺实验步骤以下是实验步骤的简要说明:1. 将凸透镜放在透镜架上,并固定好。

2. 将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一个焦点处,并固定好。

3. 调整屏幕的位置,使得屏幕位于凸透镜的另一个焦点处,并固定好。

4. 打开光源,确保光线直射凸透镜。

5. 移动屏幕,直到在屏幕上观察到清晰的物体成像。

6. 使用尺子和刻度尺测量物体到凸透镜、物体到图像、以及图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步骤的操作,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 凸透镜将物体成像在屏幕上。

2.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物体到图像的距离以及图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以测量并记录。

实验讨论我们根据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凸透镜的成像公式。

根据光学原理,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凸透镜成像的性质:1 / 物体距离 + 1 / 图像距离 = 1 / 焦距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观察和研究了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并验证了凸透镜的成像公式。

实验结果和理论相符,证明了凸透镜成像的准确性。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凸透镜能够将物体成像在屏幕上,形成清晰的图像。

2. 凸透镜的成像距离和物体距离、图像距离之间遵循一定的规律,可以用凸透镜成像公式计算。

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凸透镜的成像特性和工作原理。

这对于理解光学成像和应用凸透镜在实际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③移动蜡烛,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蜡烛与凸透镜、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把数据记入表格。
④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像的变化,是放大、等大还是缩小,是正立还是倒立,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数据记入表格。
⑤当蜡烛移到透镜的焦点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继续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这时在光屏上看不到蜡烛的像,拿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把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像是放大还是缩小、正立还是倒立的填入表格
实验
现象
记录
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实虚
大小
正倒
u>2f
新民中学八年级实验报告单第( )组
班级
组次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小组成员
2015年11月12日
物理实验室
实验
名称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
目的
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收集实验数据,并从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
器材
光具座、光具座附件、蜡烛、火柴、凸透镜
实验
原理
光的折射
实验
步骤
1把透镜放在桌子中央,把蜡烛、光屏放在其两侧,刻度尺放在桌子上,
25
实像
缩小
倒立
18
2f>u>f
1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实像
放大
倒立
24
u<f
8
虚像
放大
正立
11
实验
结论
1.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