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玉县历史文化简介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
右玉精神心得体会
右玉精神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精神,它源于山西省右玉县深厚的
道德传统和淳朴的民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现代化的
精神需求,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它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右玉精神是一种勤俭节约的精神。
在右玉县,人们遵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农业原则,节约资源和劳动力,经营着
绿色无污染的农业生产。
同时,他们也非常注重经济合理的运用,不浪费任何一点资源。
这种勤俭节约的精神不仅是在农业生产中
体现,也反映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教育孩子要节约,生活中要
勤俭持家。
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其次,右玉精神是一种诚实守信的精神。
在右玉县,人们信守
诺言,守信于人,不做虚假承诺或者违背承诺行事的事情。
他们
将这种诚实守信的精神渗透到了社会各个方面,从而成为右玉的
优秀传统。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学会遵守信
用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最后,右玉精神是一种奉献精神。
右玉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
一直保持着一颗奉献的心态。
他们通过无私付出和努力,创造出
了一个优美的社会环境和繁荣的社会经济。
同时,他们也始终尊
重劳动,崇尚劳动者,使得人们的劳动意识更强,社会关系更和谐。
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应该学习和发扬的精神。
总之,右玉精神是一种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和现代化精神的文化瑰宝。
我们应该学习、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使得我们的社会更加蓬勃发展,更加和谐美好。
右玉,文化“走西口”
右玉,文化“走西口”相约右玉――西口文化论坛在晋西北高原上,有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右玉县。
曾经经年的风沙,让这里的记忆成为一抹苍黄。
当年一曲《走西口》的凄婉更给这里增加了几分荒凉之感。
但右玉又是富足的。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曾经成为鼓角嘶鸣的战场,古堡林立的边塞,以及商贾云集的闹市。
也成就了多少英雄豪杰和巨商大贾。
由此而来的文明冲突、民族融合、晋商文化让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而博大。
然而,右玉并不为人所熟知,许多人根本没有听说过它。
右玉人在努力向世界展示自己。
9 月12 日,第二届“ 中国? 西口文化论坛”隆重开幕。
本届论坛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主办,朔州市委宣传部、省委宣传部文化事业管理处、中共右玉县委、右玉县人民政府承办。
作为第三届中国右玉生态旅游节的一项重要内容,论坛旨在探索西口文化开发的新途径。
与去年的首届“ 西口文化与晋商论坛” 不同的是,今年的论坛去掉了“ 晋商” 两个字。
看来,右玉人已经明白,单单一个“ 晋商” 是无法涵盖右玉文化的真实内涵的。
“ 西口” 的概念有多种,确切地讲应该是山西、陕西、河北长城一线当年关内人民西出谋生的关口总称。
据考证,这个个体意义上的“ 西口” 最早当在右玉的杀虎口。
因此,右玉将论坛定位为“ 西口文化论坛”,本身就是一种彰显文化的举措。
因为“ 西口” 的概念因为民歌的传唱远远大于“ 右玉”。
借助西口文化是一种手段,那么右玉的文化定位应该是什么,这种文化又将如何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右玉县县委书记赵向东在致辞中诚挚邀请各位专家献计献策,让文化的血液注入右玉的文化发展之中,给右玉增添新的活力,并希望通过论坛让世界了解右玉,亲近右玉。
来自国家旅游局《丝绸之路总体规划》课题组副组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艺术总监、北京大学文化旅游高级研修班教授乔然,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柏定国,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文化产业研究所研究员刘国超、著名形象策划专家李红兵、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卢明辉、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民俗学家邢野、包头市西口文化研究会会长郑少如、呼市玉泉区旅游局局长王君、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卢渝、晋商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赵荣达、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长刘建生、山西省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高春平等专家学者和媒体记者等近百人相约金秋塞上,为右玉的发展进行了一场思维对接和碰撞的文化盛宴。
右玉精神
右玉县位于晋西北地区,历史上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右玉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坚韧不拔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在艰苦的探索实践中铸就了以“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右玉精神”。
山西召开兴起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新高潮大会袁纯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右玉县历任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真干大干实干苦干,把一个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变成生态良好的“塞上绿洲”,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发展奇迹,孕育了弥足珍贵的右玉精神。
右玉精神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民利民,忠实践行党的宗旨;本质内涵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凭信念、凭精神、凭勤奋干事创业;基本要素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珍贵本色是真抓实干,奋力拼搏,在干事创业中锤炼自己、改变山河面貌。
右玉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实践成果,是民族精神和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的生动体现,是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在新形势下的发扬光大,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教材,是党的建设特别是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山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资源。
实现全省领导干部大会提出的以转型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再造一个新山西的宏伟目标,是一个艰苦拼搏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奋进的过程,要通过大力学习弘扬右玉精神,为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要坚定信念,牢固树立强省富民的政绩观。
信念立,干劲增;信念坚,事业成。
要在全省领导干部中强化强省富民的信念,并内化为我们的政绩观,藉以焕发出新的精神风貌和强烈责任心。
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就是山西最大的强省富民。
要围绕转型、跨越这件大事进一步坚定信念,把各种力量凝聚到这件大事上来,把各种资源集聚到这件大事上来,不观望、不犹豫、不动摇,动员全省人民认准目标,全力以赴,勇往直前;要围绕转型、跨越这件大事进一步增强发展信心,像右玉人那样敢于干常人不敢干的事,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十分珍惜面临的机遇,大力激发蕴藏在全省人民中的强大力量,以必胜信心实现奋斗目标;要围绕转型、跨越这件大事制定工作举措,只要是有利于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事情就下决心去做,千方百计地去做好。
杀虎口与麻家将
回族文学杀虎口与麻家将回族/陈忍清■岁月钩沉山西省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历史上多归大同市管辖。
清代曾设朔平府,府县同治。
1993年划归朔州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和林格尔和凉城两县毗邻。
走进右玉,到处是山,到处是古城堡、烽火台,到处是蜿蜒起伏的古长城,不由得让你想到杨家将、雁门关,但右玉最出名的,要数杀虎口和麻家将。
杀虎口,东西与长城相连,南北处晋蒙省界,历史上久负盛名。
自春秋战国起,杀虎口称作参合口。
唐朝名为白狼关,宋朝称哑狼关,明朝叫杀胡口;及至清代,康熙帝御驾西征,歼灭噶尔丹主力后,经杀胡口凯旋,为了安抚西北少数民族,才将“胡”改为“虎”。
一字之改,虽然象征着从战争到和平,但作为胜者、王者,康熙帝依然不忘为这座历史名关和他的大清王朝,平添了一股子咄咄逼人的杀气和威严。
此后,就一直叫作杀虎口了——其实,这里从来没有虎。
历史上的北方民族入侵,或攻入山西中部,或东出太行、南下中原,杀虎口都是必经之路。
而历代王朝征战,出兵杀虎口,最是一条捷径。
所以,自古以来,杀虎口乃兵家必争之地,历朝历代都派重兵防守。
明代中晚期之后,中原与蒙古的冲突逐渐缓和,边关贸易复兴。
杀虎口从一个军事重镇开始转型为商贸中心,杀虎口的经济地位逐渐凸显。
在杀虎口及周边各堡,出现了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的繁荣景象,晋商的很多商号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走西口”。
清代声名显赫的“大盛魁”就发迹于杀虎口,其员工高达六七千人,骆驼也有两万多峰。
可见当时的晋商,既有经济实力,也有精明头脑。
60回族文学你想不到,杀虎口这样一个史上十分重要的关城边防要地,当年却是由很多回族官兵镇守的。
你还想不到,离杀虎口十公里的右卫城内,有一座与戍边回民官兵息息相关的五百岁的清真古寺。
在杀虎口至大同不足一百公里的边塞上,回民官兵曾同时守护着大同、右卫、麻回阁三座清真寺。
你更想不到的是,正是这些号称“麻家军”的戍边官兵们,四百年前,跟随回族大将军、南北御倭总兵官麻贵,奉旨进入朝鲜,与日寇展开了一场殊死较量。
荒漠明珠——右玉
荒漠明珠——右玉作者:暂无来源:《农家科技·城乡统筹》 2013年第2期材料供给/央视《乡约》栏目文字整理/本刊记者邓星一座城市曾记录了最激烈残酷的历史,古代中国最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变成了岁月的尘埃,静静的定格在黄土地上。
一座城市曾经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白天点油灯、晚上土推门,种子种下去就被风吹走,冬天零下四十多度,种下十棵树至少能死八棵……如今成为4A景区县塞上绿洲生态旅游的首选地,这里就是山西省右玉县。
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乡约》走进右玉,采访右玉县委书记苏连根,一番洽谈中,一座城市的风韵呈现在世人面前。
首先,苏连根就介绍了右玉引以为豪的杀虎口。
一代雄关杀虎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走西口,歌中的西口就是右玉县的杀虎口。
杀虎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还留有雄伟壮观的古长城、鳞次栉比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景点,最重要的是这里边塞的气质一直未变。
从山西太原向西北驱车,一个多小时后,就到了杀虎口,杀虎口是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
如今的杀虎口被重修成了气势磅礴的一座雄关,走近了,会发现城墙底部砖头颜色和上面簇新的成色截然不同,据当地村民介绍,下面的石头是以前留下来的,现在的城墙是在旧址上翻新的。
城墙脚下还有一个通道,往下看,一个小小的拱形门洞并不太高,然而它正是史上“扼三关而控无原,自古称为险塞”的杀虎口。
站在杀虎口城楼之上,连环堡(由杀虎堡、平集堡两座城堡组成)清晰可见,堡内是明清时期中央直属机构副将署、答税部、驿传道等八座衙门,还有康熙大帝亲征葛尔丹叛乱三军会典的校场。
连环堡内的通顺桥是西口古道的起点,当年过桥的人都祈盼“走出西口,统统顺顺”,桥下的石路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印痕,据说那是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人的脚印。
不过说实在话,很多景点都是如今新修的,噱头大过于看点。
唯有那旷野、苍凉的气氛一直从远古传承到了今天。
方圆20公里的杀虎口不仅有雄浑古朴的古代建筑,而且还有壮观的自然景观。
老右玉城十景
老右玉城十景右玉城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县有恒阳十景,为大十景。
城内有十景为小十景。
木碑铜音黄华老人亲笔题,铮铮回声绕天空。
在西街白衣寺,有一切高二米,宽半米,厚十五公分的木碑,上刻黄华老人题词,击打时发出铮铮铜音,余音不断,十分悦耳,实属罕见。
傅山笔迹一代文豪傅青主,墨宝留世供观赏。
在白衣寺山门外磨砖雕刻“三真栋雨,白云深处”。
是傅山先生所写,字迹流畅秀美、刚劲有力,文人墨客路经时都要驻足观赏一番,才依依离去。
儿童学子都为临摹练字的贴。
模仿习字。
水火骏马水淋怪石呈骏马,火烧奇石显奔骥。
在西街府城隍庙内有一块二尺长、一尺八宽的黄白石,只要下雨便在上呈现出一匹黑色奔驰的骏马,或在上面烧纸就成粉色显现出这匹黑色奔马。
玲珑石庙玲珑剔透小石庙,香火旺盛保平安。
在南城门洞有一尺见方汉白玉石雕刻成一座小庙。
庙内是关羽坐像和庙连在一起。
雕像栩栩如生、威风可敬。
工艺精美,是城内最小的庙宇。
行人路经此处,都要上一柱香以祈平安。
古井铁涵古井铁涵世稀有,纯净甘甜众争汲。
在南门出瓮城南四十米左右,有眼古井水源极旺,无法利用木涵。
便用铁铸成涵放入水中,水质纯净味甘润肺,可祛病防炎,所以早晨挑水的人川流不息,排成长队等候挑水。
水陆神帧水陆古画出名人,流芳千古永葆色。
在宝宁寺存放,每年四月初八水陆会都要请出来,供游人观赏。
传说一,明朝右玉城被敌围困八月之久,驻右玉指挥麻锦率兵民奋力抵抗,并运粮赈饥,击退敌寇保住了城池,皇帝御令嘉奖,御赠水陆画一副以做镇城之宝。
传说二,清康熙帝被围困口外榆树梁,右玉城驻军得信后火速救驾,因救驾有功赠水陆画以表彰。
传说三,民初军阀混战,奉系军进攻山西,队伍开在杀虎口,正值水陆会期间,只见城内一片汪洋大海,被水淹没,于是退兵,免去战火。
全国只有两副半,河南一副,右玉一副,北京只有半副。
是国家一级文物,现存省博物馆。
关帝横刀关圣出马轻一划,胡虏退兵不再犯。
在北门瓮城外对西城墙上有一道三寸宽二寸深,丈余长南低北高的一条刀痕。
论右玉精神的价值意义与传承
论右玉精神的价值意义与传承“右玉精神”是指以右玉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它展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底蕴,具有深远的历史传承价值和现实的社会现实意义。
一、价值意义1.凝聚民族文化精神右玉精神主张传承中华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一种深厚的文化精神。
在这种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中国的政治习俗、经济信仰、社会教化等维度,都表现在了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
2.铸就文化自信通过传承和弘扬右玉精神,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这种文化自信心也能够激发民族的文化自觉,让人们在文化交流中更加坚定自己的文化立场。
3.提升民族凝聚力右玉精神的价值体现在其不断地强化民族凝聚力方面。
这种凝聚力可以弥合民族间的差别,比如众所周知的汉族和少数民族问题。
二、传承方式右玉精神的传承方式主要是通过家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家风文化是一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旨在通过积累一家人的文化底蕴来提升整个家庭和家族的精气神水平。
1.重视家庭传承家庭传承属于第一类传承,指的是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生活哲学、价值观念等方面,传授给下一代,让下一代能够逐渐成才。
这种传承方式,可以强化家族的凝聚力、让家庭更加团持久稳定,并且在被传承人收获了知识后,还能够直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注重社会传承社会传承是指父母没能传授的知识和经验、人际关系等方面,由其他人或社会学校或机构完成传承工作。
这种传承方式,图腾保障性十分积极,也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
三、传承策略1.培育文化意识传承右玉精准的策略核心是要通过知识教育、人际互动等方面,培育传承接班人的文化意识。
通过这样的办法,人们才能够感受到这种文化跨度,发展出对于传承精神的深爱之情。
2.激发文化积极性要使传承人真正认同文化精神的价值并打动,需要在体验、生活、工作等方面别有经验。
并且经验不应只是局限在书本风化,而应该在整体生活中有所得,以此为注解,发扬文化精神。
3.鼓励文化创新在传承右玉精神的过程中,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山西右玉“打平伙”风俗
山西右玉的“打平伙”风俗右玉县,地处山西和内蒙交界,明称右卫,境内有著名的长城西口--杀虎口。
山川地理北控朔漠,南扼三关,西绕黄河,右拱京师。
历史上一直是汉名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第一要冲,也是通贡互市,移民实边,晋商旅蒙的重要通道。
千余年来,战事的锤炼,商业的浸润,中原农耕文明与草原游牧文化的交融发展,形成了右玉特色的饮食文化。
右玉"打平伙"也称"打拼伙", "打平伙"指以"盐碱羊肉"为主食,配以几样小吃,以平摊费用的方式兴致勃勃地吃喝一顿。
既能吃到美味,解口腹之欲,又经众人分摊,经济负担较轻,没钱的还可以赊账,表现出一种原始、质朴和豪迈之美。
其中,大块盐煎羊肉、大碗散烧酒的"打平伙",充满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渗透的味道,增添了黄土风情的特别韵致。
"打平伙"是旧时晋西北农村常见的、独特的一种饮食风俗,表达了农民对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在介绍山西右玉“打平伙”风俗之前,先给大家介绍下右玉的美味羊肉,这样更显“打平伙”的酣畅!(一)右玉羊肉远近闻名在右玉县,如果有人问什么动物最干净时,一定会有人告诉你是这里的羊。
当地的羊倌这样形容他们饲养的羊:“喝的是天然矿泉水、住的是…别墅‟、吃的是中草药,当然好了!”右玉,镶嵌在塞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境内林地草坡多,牧坡面积广,是山西省唯一被国家农业部命名的半农半牧县,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右玉羊肉色泽鲜红、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没有膻味,吃起来口感极佳,加上放养环境绿色环保无污染,更显得尤为珍贵。
2003年,山西农业大学右玉优种肉羊繁育基地引入德国肉用美利奴羊,为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提供了新的种源,促进了当地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右玉羊肉生产和加工能力日益增长,最大的公司年产精品羊肉达1万多吨,整个生产过程采用国内一流生产设备,一流质量检测设备,全程质量监控技术。
塞上绿洲,荒原绣绿――山西右玉。
从"不毛之地"到"绿洲"山西省右玉县植树造林纪实2010-08-09 09:33人民网-《人民日报》塞上绿洲,荒原绣绿——山西右玉。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白天点油灯,黑夜土堵门;风起黄沙飞,十年九不收……形象的民谣是往昔右玉的写照。
曾经的右玉:三丈六的城墙为流沙所埋;全县仅有残次林8000亩,森林覆盖率只有0.3%。
因生态环境恶化,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等灾害频发。
百里已无风沙起,桃李花香雨亦鲜;万里荫浓遮日树,三春遍地开红花……精美的诗句“刻画”出右玉的今朝。
如今的右玉:蓝天碧水,水秀山青,满目苍翠,绿海荡漾;森林覆盖率达51%;近90%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60年来,是什么让这座塞外古城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任接着一任干每一任书记的办公室都有一把植树的铁锹60年前,两个三十出头的汉子背着军用水壶,带着军用地图,从右玉县城徒步走到杀虎口,上了北岭梁,爬上丈二高被黄沙淹没的北城墙……这两个汉子,就是解放后右玉首任县委书记张荣怀、县长江永济。
20余天的跋涉,肆虐的黄沙,“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吃上一顿”的民谚,让两人深陷右玉未来发展之路的思考。
如何使右玉不再荒芜下去,如何使右玉人能够生存下去?这两个问题,成为1949年10月23日县委工作会议的重要议题。
张荣怀第一次提出:“右玉要想存,就得风沙停;要想风沙停,就要多栽树;每人十棵树,走上幸福路”。
接着,在全县的“三干”会上,县里给各区分配了植树任务。
会后,张荣怀和江永济扛上铁锹,带领全体机关干部来到苍头河畔,率先完成每人10棵树的造林任务。
在右玉,这是一次历史性的会议,这是一次历史性的表率行动。
1957年,36岁的庞汉杰成为右玉的第五任县委书记。
到任第二天,他就带了一双布鞋、一张右玉地图、一个笔记本和一套《朔平府志》,步行下乡。
风沙、干旱、水土流失的现状,使他对前几任的做法有了深刻的认识。
两个月后,庞汉杰主持的首次县委常委会研究的就是植树造林问题,确定“植树造林要加劲,管林护林要跟上”。
联合国最佳宜居边塞县—山西右玉县
联合国最佳宜居边塞县—山西右玉县秦为胜以古关杀虎口为“咽喉之地”,为古北方要塞的右玉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边陲,隶属朔州市。
北与西北以古长城为界,与内蒙古的凉城、和林格尔县毗邻,东连大同市左云县,南与山阴县、平鲁区接壤。
右玉县四周环山,南高北低,苍头河纵贯南北,东西宽45.7公里,南北长67.7公里,总面积1964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
大同的左云、朔州的右玉是相邻的两个县,是古代明长城边的两个驻军要塞,古称左卫、右卫,以古关杀虎口为“咽喉之地”,为古北方要塞。
1958年右玉曾经并入左云县,三年后又恢复县制,归入朔州市。
这里有着山西最美的边塞风光,2018年京大高铁将会开通,到时候这里会游人如织。
右玉县属晋北黄土高原组成部分,地势南高北低,中间平缓,周围群山环抱。
旧城关、威远堡和梁家油坊的附近为平川区,海拔在1250至1350米之间。
西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500至1750米之间;南部是洪涛山脉,主要山峰平均海拔1700米;东部山地诸峰海拔在1700米以上,其中红家山海拔1975米,为县境最高点;北部诸山1600米上下右玉县是“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首批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
至2014年,右玉县辖4镇6乡,251个行政村,总人口11.4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
左云有摩天岭长城、箭楼、八台子教堂遗址--大单巴、月华池、南禅寺、楞严寺、保存完好的三屯堡、威鲁堡、十里河湿地公园、五路山等景点。
而右玉有牛心山、杀虎口、66号公路、南山公园、32长城、苍头河生态走廊等景点。
右玉县以古关杀虎口为"咽喉之地",自古为北方要塞。
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城堡随处可见,峰火台沿山相望,古长城蜿蜓起伏,一代雄关杀虎口耸立其境,好一番塞北风情。
更难挡可贵的是右玉精神。
六十多年前右玉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右玉人民选择用植树造林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2019年文档
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右玉精神概述1. 右玉精神右玉县位于晋西北边陲。
60 多年前,这里风沙肆虐,自然生态环境恶劣;60 年后的今天,这里景色宜人,成为镶嵌在塞北高原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
60 年来,右玉人通过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逐步形成铸就了“执政为民、尊重科学、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右玉精神”。
2. 对右玉精神的全面理解2.1 右玉精神是艰苦奋斗、持之以恒的精神。
多年前的右玉,它的森林覆盖面积不足0.3%,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新中国成立至今,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黄土高原上的“绿洲”,这一切的变化,是右玉历任领导持之以恒所取得的结果。
右玉的历任领导们和广大群众面对黄沙,干旱,直面困境,接力赛似的植树造林,改变环境,发展经济,把一个不适宜居住的地方变成了最宜居生态县。
2.2 右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
右玉曾被预言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右玉的领导和人民并没有被预言所吓倒,也没有因为风沙的肆虐而退缩,他们因地制宜,在黄沙洼中种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他们在教训和实践中总结出了树草结合、乔灌混植、以草护林、以林固沙的治理办法。
他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改变了右玉的生态环境。
他们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也为像右玉这种环境的地区提供了经验和实例。
2.3 右玉精神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执政为民是右玉精神的核心。
右玉现今的变化除了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勇气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理念。
右玉的领导坚持这一原则,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植树造林,发展经济,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了适宜居住的地方,满足了广大群众物质和精神的需要。
二、右玉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
党中央非常关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加强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胡锦涛指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
右玉县历史文化简介
右玉县历史文化简介右玉县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这里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
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
秦初臵善无县,因拓跋圭建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右玉属都城近郊,史称“盛乐金陵”。
西汉高祖初,境内又增设中陵县,隶雁门郡。
明洪武二十五年臵定边卫。
永乐七年又设大同右卫。
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
清初改名右玉卫。
雍正三年设立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
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革命根据地。
右玉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文化大县,有100多件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藏。
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
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洲刺史。
明代的孙祥、何廷魁以及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
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
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
解放后,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耿耀张,爱国将领王国相,著名医学家刘治汉,著名学者、教授刘子威等都是右玉县的佼佼者。
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县宣传文化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局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嘉奖;县道情剧团多次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由原县文联主席付品创作的小说《借姑娘》曾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先后获得过“赵树理文学奖”三等奖、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铜牌奖。
山西右玉县大力打造生态旅游战略品牌纪实发展特色旅游实现富民强县开篇语:旅游业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型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
那么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又一热点,也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
右玉古长城的审美意蕴
右玉古长城的审美意蕴作者:耿巍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3年第10期本文以右玉一座颇有历史的古长城国画为主要论述对象。
追溯藏在残砖破瓦背后古长城的辉煌历史,从而更具体的了解它的历史沿革,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他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意蕴。
这些古城墙承载了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历代人的生活轨迹。
它不是为“美”而创造,但是几经历史的沉淀,在今天它具备了新的审美意味和文化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右玉古长城的现状,历史沿革及相关历史故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古长城的审美内涵。
一、右玉古长城的地理位置我在大同大学上学的时候写生曾经去过一次右玉,那里群山僻绕,历史悠久。
古时称善元县,属雁门郡治,位于山西省北部,北邻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连大同市左云县。
据《明史·地理志》载:定边卫,“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二月置,属(山西)行都司。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二月徙治北直通州,直隶后军都督府,而卫城遂虚。
七年(公元1409年)徙大同右卫来治。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又徙玉林卫来同治。
”1被称为“古堡之乡“的右玉有一座颇为研究的古长城为我写作的母体。
右玉县古长城位于:由庄窝向西北经破虎堡至残虎堡关口,然后转向西南方经过海拔一千六百六十六米的五台山至杀虎口。
(一)背后的历史故事作用站在蜿蜒逶拖得古长城脚下,对古长城充满了亲切,虽然在此之前对古长城的历史比不完全了解,却从老人们的口口相传听到许多的古长城的故事。
有一位老者说他们小时候曾有日本军队在右卫镇的护城墙上,还翻出了许多当时的老照片给我观看。
从老者的讲述中可以看到长城当时辉煌的一面,古长城是文化遗迹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更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见证。
据《漫画.右玉》中讲述,明嘉靖三十六年,宣(府)大(同)总督杨顺为邀功请赏无端启衅,招致鞑靼首领俺答(元后裔)举兵南下泄愤,在秋高马肥的九月,俺答突袭杀虎口关,一举攻陷杀虎口,越过长城的鞑靼铁骑挟势连破七十余堡后,重重包围了右卫城。
右玉精神地理题
右玉精神地理题右玉精神是我国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它源于山西省右玉县,具有鲜明的地理特点和时代价值。
右玉精神以艰苦奋斗、绿色发展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右玉精神的背景和含义右玉精神诞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右玉县面临严重的生态灾害,全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将荒山秃岭变为绿水青山。
右玉精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地域文化精神。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二是绿色发展,生态优先;三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右玉精神的地理特点1.地域性:右玉精神源于山西省右玉县,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反映了当地人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智慧和力量。
2.时代性:右玉精神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但它与时俱进,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可以为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3.实践性:右玉精神强调实践,倡导艰苦奋斗,绿色发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三、右玉精神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1.弘扬右玉精神,可以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绿色发展。
2.倡导右玉精神,有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传承右玉精神,可以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
四、如何在地理教学中传承和弘扬右玉精神1.将右玉精神融入地理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了解右玉精神的背景和内涵。
2.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举办右玉精神主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右玉精神传承人进行交流,提高师生的认识水平。
五、右玉精神对青少年成长的启示1.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
2.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学会与人合作,共同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4.培养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总之,右玉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昔盛今微——清代右卫满城
史话 /History
地之一。天宝十四年(755), 丹提供了重要的军事保障。随 满城的选址和修建时间较为紧
大将郭子仪率领静边军出击安 着右卫人口的增加,雍正三年 迫,使它在满城中独具特色。
禄山叛军,“斩贼将周万顷, (1725),清政府设置朔平府, 既没有另选新址重建,也没有
传首阙下”,为李唐王朝收复 右卫改为右玉县,成为府治所 按照清初惯例在旧城内划定区
河东、河北奠定了基础。自明 在。到了乾隆时期,由于战事 域后清空重筑,而是直接在原
洪武二十五年(1392)开始, 好转,右卫地区的战略地位逐 有 的 明 代 故 城 旧 址 上 修 建 营
明廷历时 17 年,在善无旧址 渐下降。乾隆二年(1737), 房,逐渐形成了军民杂居的格
(1449)将玉林卫并入,称“玉 存留的建筑多有损毁。
西、北四座城门,将整个满城
林右卫”。
现 今 右 卫 满 城 遗 址 的 城 分割为四个区域。城内坐落着
清 朝 初 期, 康 熙 皇 帝 为 墙、城门和西、南、北三座瓮 各级公署衙门和正黄旗、镶黄
了对抗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决 城保存较为完好,城内角楼、 旗的营房。除此之外,城中还
隆 二 年(1737), 右 卫 将 军
迁 往 绥 远 城 后, 衙 署 只 有 每
年将为 空 置。 不
仅 如 此, 每 年 还 需 分 拨 钱 粮
进 行 修 缮, 十 分 浪 费。 于 是
乾隆后期的积福将军奏请皇
帝将衙署及周围所有倒塌毁
坏 房 屋 折 价 变 卖, 并 将 所 得
的废墟上重筑定边卫城,屯驻 右卫驻防级别降为副都统;乾 局,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满城
军队抵御蒙古铁骑。后定边卫 隆三十三年(1768),又降为 八旗驻防设施的分散。
我的右玉印象
61年前,右玉曾被外国专家断言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61年来,右玉18任县委书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全县党员干部
群众,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
勤劳的右玉人民将这个曾是风沙肆虐、不宜人居的“不毛之地”改造成了山青水秀、 满目葱茏的“塞上绿洲”,在黄土高原上创造了“人定胜天、绿染山川”的生态奇迹, 2010年,右玉当选为“联合国最佳宜居生态县”。
右玉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北边陲,北以外长城与内蒙古为邻。全县平均海
拔1400米,属黄土丘陵缓坡区。土地面积196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14028人,
居民以汉族为关杀虎口为“咽喉之地”,为古北方要塞。
杀虎口从未出现过老虎,这里是大漠雄关。 春秋战国至秦、汉、隋时,这里称“参合口”,唐朝名为白狼关,起着抵挡突 厥进攻的作用,宋朝叫牙狼关,也御蒙古大军于域外。明朝为了抵御蒙古瓦剌南侵, 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从关名上对胡人仇视表现得直白而明了,
镶嵌在塞北高原的一颗璀璨的绿 色明珠。 20世纪70年代,右玉被树为全国 风沙治理先进县。 1991年,右玉被国家“三北”防 护林建设领导组和林业部授予“三北” 右 防护林一期、二期工程(中段)建设先 玉 进县称号。 2005年8月,右玉高标准地通过了 的 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专家组的验收。 今 2006年,右玉被国家环境保护总 天 局评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右玉人民在黄土高原上竖起了一 座跨越时空的历史丰碑,谱写了一首 大气磅礴的英雄史诗,创造了一个荡 气回肠的生态神话。
右 玉 的 今 天
南山公园
在右玉县南山公园的高地上,耸立着一座纪念碑,造型是“人”形的树
干上蓬勃生长着四颗红、黄、蓝、绿的参天大树,寓意是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晋史尘张宏世:右玉旧城晚商遗存之——石刀
三晋史尘张宏世:右玉旧城晚商遗存之——石刀右玉旧城晚商遗存之——石刀张宏世之前在揣摩旧城历史时,虽确已找到晚商遗存,但还是欲罢不能。
继续追寻,或许还能“追”出一些“宝物”来。
于是,急切地在一大堆乱瓦片中,不停地翻找。
嗨,一块有孔的石头抢入眼睑。
拿起一端详,啊,是石刀!一面厚一面薄,我呼的热血直涌,宝贵的历史实证,可真要开口说话啦!(一)虽然石刀在手,可考证依然艰难。
仔细观察石刀形态。
细测刀平面,长7.5厘米,残宽6.5厘米,背厚2厘米,残刃厚0.7厘米。
如果按照残刃延伸,宽应有7.5—8厘米。
刃部两面磨光,磨制很精。
孔在靠背2.5厘米处,靠背近。
孔径0.7厘米,一面钻成。
刀背微拱,略加打磨,石色暗红。
属紫色板岩。
就这么一块貌不惊人的石头,认真考证,其“身份”却让人大吃一惊!(二)石头种类本来庞杂,此石又归属哪类?查来,原属板岩。
板岩是一种浅变质岩。
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
是具有板状结构,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岩石。
其颜色随其所含杂质不同而变化。
是层状节理的岩石。
回顾这种紫红色板岩旧城有很多。
可是,这种岩石并不产于旧城。
旧城东山、北山是玄武岩(黑石头),西山是花岗岩(黄白石头)。
这种板石产于清水河一带,右玉边界有少量出产。
看来,旧城的此石是远途运来。
用于建筑和加工石器。
(三)追寻石器的制作。
从石器讲,有打制和磨制两大类。
打制在旧石器时期,(距今300万年—1万年)能够看到器物表面有琢制麻点的痕迹。
磨制石器大体在新石器时期,(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距今1万年—距今5000,—2000年为新石器时代)。
而夏商进入靑铜时代迤后甚至更晚一段仍大量使用石器。
磨制石器的制法是先用片状石材打成雏形再将刃部等关键部位细磨。
石器是人类最先使用的工具。
石器的发展也显示了人类不断的进步。
而从石器能看到当时人群的生产和生活状况,这就是考古的本质“以物见人”。
磨制石器是新石器时期乃至靑铜时期大量使用的石质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右玉县大力打造生态旅游战略品牌纪实
发展特色旅游 实现富民强县
Hale Waihona Puke 开篇语:旅游业是当今时代的一个新型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朝阳产业。那么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又一热点,也是二十一世纪一个极为重要的旅游经济增长点。位于山西西北部的右玉县,这里上面是蓝天白云, 1
右玉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文化大县,有100多件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藏。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洲刺史。明代的孙祥、何廷魁以及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解放后,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耿耀张,爱国将领王国相,著名医学家刘治汉,著名学者、教授刘子威等都是右玉县的佼佼者。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县宣传文化事业在继承中创新,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县委宣传部、县文化体育局以及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多次受到国家、省、市嘉奖;县道情剧团多次在全省文艺调演中获奖;由原县文联主席付品创作的小说《借姑娘》曾被中央电视台改编为电视剧,先后获得过“赵树理文学奖”三等奖、山西省文学艺术创作铜牌奖。
右玉县历史文化简介
右玉县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这里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秦初臵善无县,因拓跋圭建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右玉属都城近郊,史称“盛乐金陵”。西汉高祖初,境内又增设中陵县,隶雁门郡。明洪武二十五年臵定边卫。永乐七年又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改名右玉卫。雍正三年设立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