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层面

合集下载

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二、山西文化的精髓和特色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山西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文化源远流长,“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北京,三千年中国看陕西,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中华文明腹心地带浓郁的文化积淀和表里山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三晋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使三晋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和渗透力,也使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一)山西文化的精髓山西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她的先进思想流传了几千年而不枯,,她的艺术精神播撒了千万里而不散,她是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成果结晶,是先祖赐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山西文化的精髓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否亦为之。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

山西平阳府席铭,“初时学举子业不成,又不喜农耕,曰:丈夫苟不能立功名世,仰岂为汗粒之偶,不能树基业于家哉!于是历吴越、游楚魏、泛江湖,撤迁居积,起家巨万金,而蒲大家必曰南席云。

”清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多商于外,十余岁辄从人学贸易,俟蓄积有资,始归纳妇。

”这就是说,事业不成,甚至连妻子也不娶。

可见山西人是把经商作为大事业来看,他们通过经商来实现其创家立业、兴宗耀祖的抱负,而这种观念正是使其在商业上不断进取的极其巨大的精神力量。

上述席铭经商成功后,“自是崇义让,淳宗族,睦邻里亲友,赈贫恤乏,解纷讼,成人之美,……嗤蒲之州大夫、所将军不以行伍众庶待之,而席氏之家声益振。

”席氏通过经商致富,提高了其家族的社会威望和地位,自然鼓舞着更多的人来走经商之道路。

山西商人的进取心还表现在强烈的开拓精神上,所谓“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1000字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1000字

山西优秀传统文化1000字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下面将详细介绍山西的优秀传统文化。

山西是中国的文化名片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

首先,山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山西的境内,可以找到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如太原的龙山文化遗址、平遥古城、云冈石窟等。

这些遗迹见证了山西作为中国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地位。

其次,山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山西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孔子的后代孔子第二十世孙孔颖达就出生在山西。

山西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故乡,如文学家杨万里、曹雪芹、李白等。

这些名人的作品和精神传承至今,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另外,山西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在民俗风情上。

山西有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如山西的豪华婚礼、太原的民间舞蹈、山西的传统戏曲等。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展示了山西人民的独特风情和精神面貌。

此外,山西还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

山西有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山西剪纸、山西皮影戏、山西木版年画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山西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最后,山西的传统文化还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山西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如平遥古城的明清古建筑、山西的寺庙和庙宇等。

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山西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技术,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

总之,山西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现在历史遗迹、文化传承、民俗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

这些传统文化的丰富与独特,不仅丰富了山西人民的生活,也对中国的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山西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摘要】明朝洪武年间,山西地区发生了规模宏大的人口大迁移。

这场迁移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战乱和政治因素等多方面因素。

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山西人口涌入其他地区,对当地经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对明朝统治产生了一定影响。

这场迁移的持续影响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并且对当代历史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口迁移事件之一,影响深远,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原因、过程、影响、经济、社会、统治、持续影响、重要性1. 引言1.1 明朝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概述在明朝洪武年间,发生了一场规模庞大的山西人口大迁移,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明朝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次迁移是由于当时山西地区人口过多、资源紧张,加上明太祖朱元璋的开拓政策和北伐战争的影响,导致了大量山西人口向东部地区迁移。

这场迁移持续了较长的时间,对山西地区的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使其成为明朝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

这次迁移不仅改变了当时山西地区的人口分布与经济结构,也影响了明朝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这次迁移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山西地区的社会变迁和明朝初期的统治状况。

2. 正文2.1 洪武年间山西人口大迁移的原因明朝洪武年间实行的土地政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土地国有化政策,取消了地主的封建土地所有权,将土地重新划归给农民,导致了土地的重新分配与调整。

这一政策使得山西地主失去了大量土地,劳动力未能得到妥善安置,从而推动了大量山西人口的迁移。

明朝朱元璋的镇压封建豪强的政策也是导致山西人口大迁移的原因之一。

朱元璋为了消灭割据势力,坚决打击了封建豪强,使得他们失去了土地和财产,并被剥夺了政治权利。

这些封建豪强原本依靠自己的地位和财富在山西地区占据一定地位,但在明朝洪武年间被消灭后,许多他们的家眷和随从不得不离开山西,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外来文化借用与经济刺激下的乡土手工艺——以定襄县河边镇澄泥砚工艺为例

外来文化借用与经济刺激下的乡土手工艺——以定襄县河边镇澄泥砚工艺为例

人文研究外来文化借用与经济刺激下的乡土手工艺——以定襄县河边镇澄泥砚工艺为例□路瑞摘要: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名称来自其制作工艺中的“澄泥”程序。

20世纪8年代,山西定襄开始尝试制作澄泥砚,用了近40年时间,使这一外来文化资源不断被内化,不仅影响了当地的社会关系结构,而且逐渐成为当地人本土文化与身份认同的表征,与其他澄泥砚生产地建立起资源互动,文化遗产共同传承又相互竞争的新模式。

形成如此模式的原因包括三个层面,即自然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层面,该文从这三个层面入手展开分析。

关键词:手工艺澄泥砚借用融合澄泥砚(图1)与端砚、歙砚、洮河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其名称来自制作工艺中的“澄泥”程序。

历史上澄泥砚的产地众多,关于其发源地也众说纷纭。

20世纪8年代,在五台县工艺美术厂工作的惠东存,借助当地人工优势和自然资源,试制失传的澄泥砚一一古滹阳澄泥砚(发源于宋代滹阳,今河北巨鹿)。

试制成功后,他在河边镇建厂,并形成了稳定生产与发展的模式,与澄泥砚的其他制作地形成资源互动、技艺共同传承的新模式。

这一模式为当地手工艺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一、作为个案的河边镇澄泥砚1•地理环境背景河边镇位于山西省定襄县城的东北部,地处太行山支脉的纹山脚下。

全镇总面积222.4km2,占定襄县版图面积的四分之一,岩性以白云岩和板岩为主。

纹山位于河边镇东侧,山中盛产砚石,且砚石质细、含砂少,分红、黑、绿、紫等色,经艺人精雕细刻,成为“台砚”1。

石雕石刻业、砚台业是河边镇的传统产业。

2.澄泥砚生产厂结构:产业化分工现在河边镇澄泥砚的烧制厂共有6家,品质工艺等方面较好的主要有祥龙石砚厂和惠氏雅艺轩。

两个厂家各有一个烧制窑口,年烧9到10窑,每窑年产量为4000块左右,每家厂内均有工人10余人,细化分工,每道工序都有固定的工人,有专门的劳动工具,所有的生产流程分工明确、相互配合,以适应现代的规模化生产(表1)。

厂内工人分为两种,一种是专职工人,一种是临时兼职。

山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山西民间剪纸的传承与发展山西民间剪纸是一种民俗艺术。

它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直接受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生活于黄河流域的山西人朴实、豪爽。

他们将自己的情意和憧憬都寄托于剪纸当中,形成了独特的地域风俗,彰显出极高的审美情趣。

剪纸艺术遍布山西全省各地,类型和表现形式大体一致,但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吕梁剪纸质朴、雄浑,颇具汉代石刻的特色;晋南剪纸酣畅淋漓,粗中见细;雁北剪纸既有关内的艳丽,又不乏塞外的奔放;晋中剪纸则具有精细、圆润的特点。

山西民间剪纸,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婚嫁、节日、丧葬、生日等都能见到剪纸的伴随。

可以说,生活习俗决定了剪纸的艺术形式和内容,而剪纸艺术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一、山西传统民间剪纸的传承山西民间剪纸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流传至今,显现出极强的生命力。

剪纸艺术的传承是这门艺术的文化演变过程,传统社会稳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结构,使这门艺术得以稳定地延续下来。

剪纸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已经在民众心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审美意识,并固化在人们心中。

由于剪纸材料不易保存,以及传统传播方式的限制,口传心授成了传统剪纸的主要传承方式。

传统民间剪纸传承,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亲缘传承,如婆媳、母女等有亲缘关系的人之间代代相传。

中国传统社会人际关系以血缘为基础,很适合技艺的亲缘传承,不少剪纸口诀都是由家庭成员代代相传的。

二是业缘传承,即通过行业组织传承剪纸艺术。

这种传承方式一般以行业为中心,通过拜师学艺的方式进行。

三是地缘传承,这是一种横向传播,主要因人口迁移或商业流通而形成,在一些交通便利的地方比较明显。

一些大城市甚至还有贩卖剪纸的艺人。

农业文明是传统民间剪纸传承方式的社会文化基础。

传承人的技艺特长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实践。

剪纸艺人们在相互接触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形成了特定的艺术风格。

不过,这种传承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生活范围的局限,剪纸艺术传播范围一般较小,其艺术风格的创新也需要加强。

浅谈山西木雕

浅谈山西木雕

098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古代山西经济繁荣,山西商人富返乡后,便在自己的故乡大兴土木,在此背景下,山西木雕逐渐兴起,愈发精益。

特别是闻名全国的晋商大院内所保留的木雕,更是代表了我国北方明清时期民居木雕的最高水平。

山西民间的建筑木雕装饰分布在全省各地,明清时期遗留于建筑构件上的木雕工艺品和具有雕刻工艺的木制家具,如今仍多见。

“根据史料记载,木雕用于建筑物始于商朝,兴盛于东汉。

随着佛教传入,各地大兴土木建盖寺院,而当时的山西,佛教更为兴盛,‘家家弥勒,户户观音’的俗语便是当时最好的写照。

”佛教的兴盛促进了山西木雕艺术的发展,也为山西木雕培养了诸多优秀的民间艺人。

山西木雕作为北方的代表,是依附于古建筑装饰、家具装饰和寺庙神像的雕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木雕艺术,达到了实用性与审美性、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与统一。

历史上,山西木雕以其形神兼备、大气磅礴、古韵沧桑的特征曾风光一时,是华夏木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木雕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其本身具有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是不容置疑的。

山西木雕的内容丰富多彩,独特的文化与习俗也使山西木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山西民间木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是戏曲。

山西是我国戏曲发源地之一,山西人民不仅热爱戏曲,还将戏曲的典型情节用木雕表现出来。

第二是吉祥寓意类。

如吉庆有余、三阳开泰、松鹤延年、五福捧寿、麒麟送子、喜鹊闹梅、龙凤呈祥、岁寒三友、封侯拜将、凤戏牡丹等,都是通过富有寓意的动物、花草等吉祥题材,来表达人们对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婚姻美满等美好生活的希望。

第三是历史传说。

如八仙庆寿、和合二仙、天官赐福、福禄寿等传说题材,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安康、延年益寿、祛灾免难的祈求。

第四是民间社火类。

如敲锣鼓、踩高跷、跑竹马、大头娃娃、耍狮子和放风筝等游戏,表现了人民对生活的热爱。

唐朝的山西古文化

唐朝的山西古文化

唐朝时期山西古文化
唐朝时期,山西地区有着丰富的古文化。

首先,山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连接过渡地带,是连通中原与边疆和异域的枢纽,也是丝绸之路的东源地。

在唐朝前期,山西是丝绸之路支线——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山西也是外域文化传入和融合的枢纽。

安史之乱后,河西走廊被吐蕃阻断,山西成为当时东西方物资及文化、艺术交流的唯一通道。

唐与回纥的“绢马贸易”,是维持丝绸之路的主要形式。

此外,山西还为丝绸之路贸易提供了大量手工业产品,成为唐代中期陆上丝绸之路得以延续的关键。

总的来说,唐朝的山西古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山西博物院遗产类别

山西博物院遗产类别

山西博物院是中国山西省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收藏、研究和展示山西地区的文物和艺术品。

其遗产类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物遗产:山西博物院收藏了丰富的文物遗产,包括青铜器、陶瓷、玉器、书画等各个
历史时期的精品文物。

这些文物反映了山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发展。

2.历史建筑遗产:山西博物院本身就是一座历史建筑,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物院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特色,体现了当地传统建筑的风貌。

3.民俗遗产:山西博物院还展示了山西地区的民俗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品、民间工艺
品、传统服饰和习俗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山西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

4.艺术遗产:山西博物院收藏了大量的书画作品,包括历代名家的绘画作品和书法作品。

这些艺术遗产展示了山西地区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家的才华。

5.自然遗产:虽然山西博物院的主要收藏是文物和艺术品,但也有一些与山西自然环境相
关的展品,如矿石、化石等。

这些展品反映了山西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地质特征。

总之,山西博物院的遗产类别涵盖了文物、历史建筑、民俗、艺术和自然等多个方面,展示了山西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

山西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山西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前言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古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山西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本报告旨在对山西省的文化传承情况进行深入调研,以期为进一步推动山西文化传承及相关社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指把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传统实践、社会习俗、规范价值、历史文献、艺术作品等通过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人的过程,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和弘扬。

文化传承的核心价值在于使得社会成员能够获得共同的认同感,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同时有力地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山西省作为中国古文化发源地,文化传承更是其文化发展的重要使命。

三、文化传承的现状1、传统文化遗产存量丰富山西省地处中原,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如应县木塔、云冈石窟、老军机部、五台山、晋祠、平遥古城等,这些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对于推动山西省的文化传承起着重要作用。

2、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有待改进山西省的传统文化教育界专业人才短缺,导致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日益突出。

同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度也在不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化传承的推动和发展。

3、传统文化传承载体多样山西省传统文化的传承载体多种多样,有青铜器、陶瓷器、织锦、木雕、雕刻、漆器、书法绘画等,但这些传承载体在当今社会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保护,导致传承工作进展缓慢。

四、文化传承社会实践调研1、调研目的(1)了解山西省文化传承的现状和问题所在,为进一步推动山西省文化传承提供依据和建议。

(2)发掘并宣传山西省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促进社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3)推动山西省文化传承工作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调研方法(1)实地走访。

走访山西省的各个古文化遗产地,与当地相关行业人士进行深入交流。

(2)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向直接参与山西省文化传承的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认知程度及见解。

山西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探析

山西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价值探析

- 74 -2024年 第2期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辉煌的一百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创新能力、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可是,我国在文化层面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在全球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大背景下,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红色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理想信念,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一、山西红色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一)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的精神信仰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理想信念的不懈坚持是红色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山西各地党组织多次遭到打击,革命形势危急,面对艰难的环境,顽强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没有退却,坚持必胜的信念,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广泛领导煤矿工人、铁路工人等进行革命活动,在曲折中勇敢前进,积极向党中央靠拢。

山西女英雄刘胡兰加入共产党时,曾庄严宣誓:“我入党后,不怕流血,不怕牺牲,一定革命到底!”刘胡兰将民族解放、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崇高的革命理想,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作为自己的精神信仰。

[2]最终,刘胡兰用她的生命兑现了自己的誓言。

矢志不渝是刘胡兰精神的精髓之一,同时也是无数革命烈士的崇高信仰。

新时代下,坚定的理想信念、牢固的精神信仰是激励人们奋斗的精神动力,是指引人们不断前进的明灯。

(二)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大无畏气概太行山红色文化和吕梁山红色文化是山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英雄儿女牺牲在太行山、吕梁山上,铸就了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大无畏精神。

左权将军血染十字岭、誓死守卫中华的英雄事迹在全国广为流传,左权将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英雄气概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乡县被称为八路军的故乡、人民子弟兵的摇篮,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有为八路军送信的小英雄李爱民、保护八路军的郝爱则大娘,无数的英雄儿女壮烈牺牲在这片沃土上。

山西名人简单介绍

山西名人简单介绍

山西名人简单介绍山西,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素有“晋”之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省份。

在山西的历史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领域做出了贡献。

以下是对一些著名的山西名人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文学艺术领域1. 曹雪芹(1715-1763)曹雪芹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被誉为中国小说的鼻祖。

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之一。

这部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

2. 杜十娘(西晋)杜十娘,又名杜夫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传世之才,她以才艺出众、聪明伶俐而闻名于世。

她的父亲杜预也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

在《魏书·文苑传》中,有关她的记载表明她早年曾嫁给了山西省祁县的一个冤家,可是后来她离婚了并与一位著名的隐士夫妇同居。

二、科学技术领域1. 郭守敬(1231-1316)郭守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测量家,他的“浑仪”被称为古代世界测量史上的杰作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为中国的天文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对世界天文学的研究有重要影响。

2. 黄旭华(1928-2016)黄旭华,山西省平遥县人,是中国著名的航天科学家和工程师,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开创者之一。

他主持研制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基础。

三、政治军事领域1. 赵世炎(1889-1976)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曾任山西省委书记。

他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之一。

2. 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山西平遥人,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作家、历史学家和艺术家。

他是中国现代诗歌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

他的作品和研究对中国文学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体育领域1. 王蒙(1940-)王蒙,山西盂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和文化评论家。

他以其多产的文学创作和深入的文化研究而受到广泛赞誉。

绛州鼓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绛州鼓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

绛州鼓乐的历史演变与文化传承作者:范文华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3年第08期绛州鼓乐是山西新绛县的传统音乐形式,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对绛州鼓乐的起源与演变、内容特点、文化传承进行探讨,揭示这一独特的音乐表达方式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起源与演变绛州鼓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的演变,凝聚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春秋时期,绛为晋国都城。

晋国乐师师旷主张“闻鼓声者而悦之”,说明晋国重视音乐的社会作用,这为绛州鼓乐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一时期的鼓乐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

进入唐朝,绛州鼓乐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发展。

唐太宗李世民的《秦王破阵乐》对绛州鼓乐的发展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这首乐曲在音乐结构和演奏技法上对绛州鼓乐进行了创新,成为绛州鼓乐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促使了绛州鼓乐的进一步繁荣。

宋朝时期,社火、百戏等民间活动为绛州鼓乐的发展提供了载体,绛州鼓乐成为这些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音乐伴奏,其音乐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发展。

明清时期,绛州鼓乐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社会庆典、庙会、婚嫁等各种场合,绛州鼓乐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

绛州鼓乐演变为更具娱乐性和社交性的活动,适应了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绛州鼓乐在千余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融合了汉朝、魏晋南北朝、唐宋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内容特点绛州鼓乐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表达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既富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深刻的价值观念。

崇拜自然绛州鼓乐以独特的方式将自然景观融入音乐中,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例如,“鼓山”和“鼓水”的传说认为绛州鼓乐是将山川、泉水与音乐紧密相连,创造出鼓点和节奏,模仿自然的声音,将自然美妙的元素融入音乐之中。

这样的音乐表达不仅传递了人们对自然的赞美与崇拜,还展示了他们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发展理念。

浅析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浅析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山西布老虎手工艺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之一,源自山西省的民间手工艺传统,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

布老虎手工艺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织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兴起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一古老的手工艺品逐渐失传。

传承与保护山西布老虎手工艺成为了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传承历史山西布老虎手工艺起源于山西省的民间手工艺传统,据史料记载,布老虎手工艺可以追溯到盛唐时期,至今已有1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古代,布老虎被当作避邪之物,人们相信布老虎有驱邪祛病的作用,因而布老虎手工艺在当时被广泛制作和使用。

布老虎手工艺以其独特的纹样、精湛的刺绣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传承至今,已成为山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二、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制作工艺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成品。

需要选择上等的棉纱和丝线作为材料,然后通过纺织、织布等工序,将原材料加工成布料。

需要将设计好的图案和纹样通过刺绣技术绣在布料上,并使用特定的染料上色,最终完成一件精美的布老虎作品。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借助传统的手工织布工艺和绣花技术,耗时耗力,并且需要工匠对传统工艺有着深厚的功底和经验。

山西布老虎手工艺被誉为工艺品中的“艺术品”。

三、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文化内涵山西布老虎手工艺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更是一种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工艺艺术品。

布老虎代表了人们对祥瑞和平安的向往,被认为有驱邪祛病的作用,因而在古代就被广泛用作护身物。

布老虎图案也融入了山西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和历史故事,充分展现了山西丰厚的文化底蕴。

山西布老虎手工艺不仅是一种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山西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

四、山西布老虎手工艺的现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山西布老虎手工艺逐渐失去了它的生存土壤,风光不再。

现如今,制作布老虎的技艺已经失传,愿意从事这一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山西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谱系研究

山西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谱系研究

山西省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谱系研究作者:李双婷乔娜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年第15期摘要:文章以山西省为例,利用列表法和核密度分析法对全省以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为代表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谱系进行系统梳理,以整合全域资源要素、挖掘地方特色为出发点,进一步提出历史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的方向与路径。

结果表明:山西省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包含城邑建筑文化、根祖文化等八大类别;城邑建筑文化、名人文化、宗教文化为山西优势文化类型;通过品牌打造和平台建设构建省域优势地域文化发展体系,明确地级市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遗产谱系;文化价值传承;区域发展指引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3.15.028山西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数量众多且地域特色鲜明,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①。

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作为历史文化资源的载体,从不同侧面反映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活动、社会关系及生态环境状况②,对彰显三晋地域文化特色、盘活旅游经济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精神等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发展阶段,《“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山西省“十四五”时期文化强省战略等政策文件相继提出,为全省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加强省域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加大保护传承与开发力度、发挥三晋特色文旅资源优势成为亟待探索的议题。

当前国内关于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多基于宏观层面探讨文物保护单位价值挖潜③、文物保护单位时空分布与影响因素④、文旅资源开发模式⑤、文物管理及制度建设⑥等方面内容。

聚焦文物保护单位价值挖潜与文旅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广泛采用数理统计、Arc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立足某一类特色资源进行价值解读或就文物保护单位资源全体进行点状分级保护,从全域视角探讨基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路径的研究较少,对于指向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开发策略仍需进一步深入。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及教学启示——例谈如何有效作答2023年文综课标卷第43题

高考历史开放性试题解题思路及教学启示——例谈如何有效作答2023年文综课标卷第43题
明确具体: 咸阳、长安、洛阳、 京师、杭州、泉州、南京、成都等; 山西、陕西、福建等;吐蕃、西域、
地域文化
咸阳、洛阳、长安、京师 陕西、河南、福建、安徽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中原地区、西北地区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美洲、印度 ……
多元 一体
中华文明
家国情怀: 五个认同、四个自信
大 理 等;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流 域、 中
开放性试题每年的设问形式都不同,但史论结
66 2023年第09期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学业评价
合,充分论证的试题要求却一贯延 续,在变和守的演进过程中,我们
逻辑清晰 (层次)
如何有效作答呢? 1. 根据设问,明确任务。试题
的设问为学生答题指明了思考方向, 那就是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选择一 个地域,阐述其对中华文明发展的 贡献,即地域 + 阐述(史实 + 贡献) + 总结的基本答题框架。
地域+中国古代史知识 (史实)
知识正确 地域明确 两者吻合
充分论证 (具体)
表述准确 (语言)
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 (史论)
主体多元 内涵丰富 影响扩大
图1 新课标卷第43题解题思路
① 选 择 一 个 地 域。 一 是 要 写 出
一个地域;二是所写地域范围要明 确;三是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四 是避免出现地域概念模糊不清或者 错误。
此外,应注意:避免地域和史实不吻合;避免 语言表述宽泛和口语化。学生应做到地域明确、史 实正确、论证具体、表达准确才能获得高分。
3. 观点正确,总结升华 高考试题要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 其中,引导学生通过历史学习,不断增强对伟大祖 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通过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阐述该地域对中华文明发 展的贡献之后,需要总结提升,落实家国情怀这一 核心素养。如在总结中可表达:中华文明不断融合 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增 强民族和文化认同;各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为中华文 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丰富了中华文明 的多样性;江南地区经济的繁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 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023 年新课标卷第 43 题局部分析了地域、中 国古代史知识、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再在其基 础上形成整体的解题路径。本题主要的解题思路是 动态地阐述该地域对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如:山 西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展区域。春秋时期,晋国长 期作为华夏诸国的盟主,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华夏认 同。北魏前期定都今大同市,结束十六国动荡局面, 实现黄河流域统一,为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民族 交融,进行全面改革创造了条件。山西历史上是中 原农耕地区与草原游牧地区经济交流与文化传播的 重要通道,晋祠、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中华文明 瑰宝,是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本题还有一种 解题方法是静态地概括该地域多中华文明发展的贡 献。如:江南地区对中华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政治上,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环境优越, 东晋宋齐梁陈等政权的建立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 了民族交融;经济上,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 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镇经济繁荣;文化上, 明清时期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提倡“工商皆 本”的经济主张,活跃了思想。江南地区为中华文 明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物质和文化基础,扩大了中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篇)

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5篇)关于山西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体会篇1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往往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并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和大学生认知的关系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

通过视频学习,在老师的讲授中我认识到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大学生要不断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凝聚力。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贯穿于整个传统文化之中。

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民族精神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对培养当代大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积极作用和影响。

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的正确良好习惯。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做的处于逆境能坚强面对,处于顺境不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优秀传统文化高扬生命意识,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积极意义。

如强调对生命的敬畏和终极关怀,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以强烈的生命意识来通透死亡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种人生观,用来教育当代大学生,既能医治少数学生存在的“人生冷漠症”,又能高扬起生命意识,拓宽其精神空间,催其奋进,促其进取,形成积极有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1)文化观念指的是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2)可见,文化观念是一种思想,而文化产品是一种成品。

(3)文化产品体现了某种文化观念,一定的文化观念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典籍、艺术作品或口头语言)表现出来才是文化产品。

2. 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辨析:(1)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是指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文化现象具有个别的、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特点,而文化事象具有类型性和文化变异性的特点。

(3)文化现象带有经验性,偏重于感性的体验;而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

如行业禁忌、建安风骨、原始巫术等都是文化事象。

3.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1)关于“文”的解释: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4.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1)两个文化层面是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2)上层文化是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而底层文化是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红色热土:百团大战中红色区域的发展

红色热土:百团大战中红色区域的发展

红色热土:百团大战中红色区域的发展二战时期的百团大战是一场波澜壮阔的游击战争,各路游击队奋勇厮杀,打出了一片红色的热土。

其中,红色区域的发展尤为显著,以下将就此做一细致探讨。

进入194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和国民政府长达十年的内战中越发强大,红军已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规模游击战争,游击战成为全国范围内最主要的武装斗争形式,而红军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了。

红色区域的发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观察:一、军事首先,我们来看百团大战中红色区域的诸多胜利。

游击队不断骚扰日军的补给路线和后方据点,如取得了吉林城、燕口等城市的胜利,沿海海上战线的发展使得日军在登陆时深陷困境,在此期间,红军游击队在东北、山西和晋察冀等地对日军发动了突袭和袭扰,使其进攻受挫。

如在山西省,游击队广泛开展敌后抗战,共消灭日伪军近20万人;在熊岳村,游击队将日军全歼,包括37架战机以及10余辆坦克。

在攻打忻口的战役中,红军利用地域优势以及日本军饥渴需要物资的心理优势,严密模拟日军通讯,令其成为红军手中的推磨子,从而在战略上实施围剿。

此次战役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消耗了它们大量的精力和物资,使其进攻战线受挫。

其次,在渡战场与打根据地的战斗中,红军不断取得胜利,不断发展根据地。

日本占领半岛以后,为控制后方,利用满洲铁路进行集中兵力的范畴,破坏了半岛内部的经济和生产,统一全岛的形势被破坏。

游击队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以及维持红色区域的能力,又为日后新中国内部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政治在政治层面,红色区域的建设同样取得了巨大进展。

游击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声望一路攀升,打破了人民对于国民政府的迷信。

军民鱼水情的理念在红色区域也得到了充分实践,由苏联派遣的枪械和防空炮在根据地内开辟许多鬼间道和藏匿点,游击战斗的成功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勇敢前行的无畏精神,人们信仰共产主义的心情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此外,游击队在经济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十分惊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层面
山西这地方,什么时候都觉得怪怪的。

不是说别人,我说的是我自己。

好长一个时期,一直吃国家的调拨粮(本省粮食产量不足,要从外省调剂一部分),忽然就出了个大寨,成为全国农业上的典范。

明明是个穷省,地面上沟壑纵横,庄稼都长不成样子,煤炭资源一放开,眨眼间又富得流了油。

再说铁路,全国的内地省份,省会多是串在一起的,从北京去广州,串起的有石家庄、武汉、长沙,陇海线串起的,有郑州、西安和兰州,而山西的太原,青银线连起之前,哪条铁路也串不起来,要去,只能是从石家庄进去再退回来。

国家对这个地方,有时也挺幽默的。

明明荒山秃岭,某年却派来一个叫茂林(姓王)的省委书记,明明是个穷省,某年又派来一个叫富国(姓胡)的书记,让人觉得,像是在跟山西人开个小小的玩笑。

我是山西人,也不敢说对这个地方有多少好印象。

某年在北京开会,遇见一位多年不见的朋友,满心喜欢地邀他有时间来山西一游,你猜这位老兄怎么说,说是,你们那儿怎么能去,一脚踩下去,半脚全是黑炭灰。

我无话可说。

不能怨朋友太刻薄,有一个时期,山西的污染,包括太原,在全国都是有名的。

穿上白衬衫出去,一个时辰回来,领子上就有了污渍。

这些年好了许多,但要说多么的好,怕也难尽人意。

然而,忽略去这些显而易见的缺陷,换个眼光看山西,怕谁也得承认,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不来一趟,不各处走一走,遗憾的绝不会是这个地方。

看山西,要有点历史的眼光。

看它的历史担当,看它的深层影响。

研究历史,有两个路径,一个是典章制度,这是过去的历史学家关注较多的一个路径,还有一个是地理环境,也可以说是历史地理,这是百年来,新一代历史学家较为侧重的一个路径。

用历史地理的眼光看山西,会是另一番景象。

中国的省份,其地域多有变迁,而山西,自元代设行省以来,几乎就没变过。

小的变化不是没有,比如现在河北的蔚县,过去属山西,解放后划给河北了。

对一个省份来说,这点小变化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如此,主要的原因,当然是地形的限制,东边是太行山,西边是黄河,想变都变不了。

就整体形状而言,山西最像的,是个巨大的城堡,两头窄些,中间宽些,一边是陡峭的壁垒,一连是深陷的河沟。

说是表里山河,那是一点也不假。

这个城堡,若在偏远的地方,就没有什么可称道的了。

恰恰不是这样,在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朝代,它都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

这话听起来,多少有些语病。

中国历史上那么多朝代,一会儿在西安,一会儿在开封,一会儿在南京,一会儿在北京,中国不是个海,山西也不是个船,怎么会一会儿划到西安,一会
儿划到北京呢。

你这样想,是你的聪明,也是你的愚钝。

一是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再就是中学地理学得不是十分的好。

南京这个地方,不管是几朝建都,从来没有一个朝代是长久的,可略去不计。

再就是,从唐宋到明清,都城是渐次北移的。

唐宋之际,山西的南部,西边靠近西安,东边靠近开封,明清之际,山西的北边,又靠近北京。

也就是说,这个长条形的城堡,总在离都城不远的地方。

山西南边的风陵渡,前些年挖出了唐代津蒲桥的镇河铁牛,就说明了中央政权对河东一带的重视。

《西厢记》里,张生与莺莺相会,只会在蒲州的普救寺,再远了,宰相夫人扶枢归里,就走不了那么远。

也就不会遇上赴京赶考的书生,也就遇不上安史之乱的叛军。

到了宋代,太宗平定了北汉,宋家天下才算是得到最终的安宁。

最能说明山西对京师的拱卫作用的,是明代。

边防九镇中,就有两镇在山西,一为大同镇,一为山西镇(治所在宁武)。

清代,朝廷与蒙古王公原本一家,山西这边不会有边患,但是庚子一役,西太后母子出逃,想也没有想,就直奔大同,再南下太原,最后才去了西安。

老佛爷心里清楚,联军可以打下北京,要追上来打下山西,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这几个朝代,基本上可以说,山西安宁,朝廷就安宁。

太原城里,至今还残留一截城墙,正是北门左近,这个城门就叫拱极门,它拱卫的不是自己,而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都城。

拱卫,可说是山西历史文化里,最为显著的功绩。

从历史地理上看,山西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北部,在380毫米降水线上。

大体来说,就是现在山西北部朔州一线。

明代的长城,就是沿着这个降水线修建的。

说白了就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界线。

早先的胡人南侵,多是由这儿打进来的。

胡人南侵,过去的历史学家,总说是个教化的问题,意思是我们的教化没有远及彼邦,所以他们野性难驯,才盘马弯弓,肆意抢掠,有了这个380毫米降水线理论,就知道了,不是什么教化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

不南侵,他就没法活。

这一特点,又决定了山西在战乱时代有着特殊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战乱时期,一个是东晋之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一个是唐灭亡之后,北方的五代十国时期。

十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叫北汉,就在太原。

前一个时期平定之后,建立了北魏,北方算是统一了。

后一个时期平定之后,建立了宋朝。

几乎可以说,战乱怎么平息,全看山西是否归顺。

山西归顺了,天下就安宁了。

这是由它的地理环境决定的,也是由它的民族构成决定的。

山西,历来就是个五胡杂处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构成与融和,起过很大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本上,讲到东晋末年的乱世,说到匈奴、鲜卑、羯、羝、羗,地图上标注的黑点,多在山西的北部和东部。

这就要说到山西历史文化的另一个作用,那就是人口的繁衍与迁陡。

尧舜禹,太遥远,不必说了。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死伤者众,到了明代初年,河南山东一带,竟有多少里不见人家的景况。

那就移民吧。

从哪儿移呢,只能是山西。

只有山西这样的四塞之地,才能在动乱年代里,保持相对的平安,时日一长,地方得以繁盛,人口也就得以增长。

洪洞有个大槐树,当年一批一批的移民,就是在这儿办理了官府文书,前往河北山东一带落户的。

据说当年为了日后便于认祖归宗,在身上一处最不起眼的地方做了个记号,这记号也就一代一代地遗传下来。

哪儿呢,小脚趾上。

是不是大槐树下面走出去的,只要这看看这个记号,即可相认无误。

这个记号便是,脚上最小的那个趾头的指甲是劈作两半的。

来过山西的人,对黄土高原地貌,都会留下深刻印象。

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再加上多旱少雨,让人感慨不已。

千万别忘了,正是这样的地貌,正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安土重迁的习性,才让山西成了一个巨大的,中华民族历史遗存的保护场。

全国最早的戏台——元代戏台,山西就有好几处。

宋代的寺庙,全国也没有几处,大都在山西。

最著名的,当数五台山的佛光寺,梁思成先生在抗战那一年,来五台山考察时发现的。

据说发现的那一天,北平城外,刚好发生了卢沟桥事变。

至于祠堂、寺庙、关隘,在山西,可说是所在多有,无地无之,全看你下多大功夫去寻访,去领略了。

不过,不管你是从北往南,还是从南往北,还是以太原为中心,向四方幅射而去,我还是劝你,事先对山西的历史遗存,有个大的把握,有个较为清晰的历史轮廓。

这就是,若从南往北,你一定要找到这样一个感觉:从地下走到地面,从历史的深处,渐渐地走向历史的明处。

这话怎么讲呢?
就是在晋南一带,要看地下的东西,过了灵石口(霍县以北),进入晋中地区,要看地上的东西。

这就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

晋南地下的东西,最为宝贵的,集中侯马一带,可以看晋国的大墓,看编钟,尤其要看看陶范。

再就是,要看看侯马盟书,看看三家分晋那个时期,人们如何用毛笔,沾上朱砂在石片上玉片上写下那么多的文字。

黄河的铁牛,虽是挖上来了,也可以当地下遗物看待。

至于那个高大的鹳雀楼,我劝你还是忍了心上去一下,至少可以看到不远处,黄河河面雄阔的气势。

越走越高,就走出了地面。

这就到了太原这边,看太原的晋祠,看五台山的宋代建筑,看应县的辽代木塔,看云冈的北魏石窟,看大同附近的明代长城和军堡。

这就是我说的走向历史的明处。

这种感觉,不是人人都能体味到的,你如果体味到了,不要忘了我这个指点者,他应着作家的名儿,却是正儿八经的学历史的出身。

拱卫,繁衍,存留,可说是山西历史文化的三个层面,也可以说是山西对华夏文明的三个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