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第二篇之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二篇之第六章  呼吸系统

3.鼻旁窦: 额窦 上颌窦 开口中鼻道 筛窦前中组 筛窦后组 开口上鼻道 蝶窦 开口蝶筛隐窝
鼻功能:加温、加湿、散热、除尘 辅助发音,产生共鸣
二、
喉 位于颈前部正中, 成年人喉上端始 于第4、5颈椎高度, 下端于第6颈椎下缘 高度接第1气管环。
喉以软骨为支架衬以粘膜、韧带、肌肉
鼻腔: 1、鼻前庭 皮肤有鼻毛 鼻阈 2、固有鼻腔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 蝶筛隐窝 粘膜功能区
呼吸区
鼻中隔
嗅区
Little区
(2)
固有鼻腔:称鼻腔,由骨及软骨覆 以粘膜而成,形态与骨性鼻腔大致相同。 上壁:筛骨、蝶骨体下面、鼻骨、额骨 下壁:硬腭 内侧壁:鼻中隔骨部(筛骨垂直板、犁 骨) 外侧壁:上、中、下鼻甲
2.支气管 是指气管杈与肺门之间的一段呼吸道。 右支气管短粗,走向较陡直,与气管中
线成25~30度角,可以看作是气管直接延 续,因而异物易进入右支气管。右支气 管长约2~3厘米。 左支气管:长约4~5厘米,较细长,走向 倾斜,与气管中线约成40~50度角。
五、肺 (一)肺的位置及形态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膈以上。 右肺形态宽而短。左肺形扁窄而细长。 肺组织由实质和间质组成。实质就是肺 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大量的肺泡。间 质是指肺内的结缔组织以及血管、神经 等结构。
四、
气管与主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 部分,由软骨、肌、粘膜及结缔组织构 成。 气管和支气管均以“ C” 形的气管软骨为 支架,缺口向后,由环韧带连接在一起, 并有平滑肌纤维。
1.气管 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胸骨角
平面分为左右支气管为止。分开处称为 气管杈。全长由16~20个气管环构成。根 据气管的行程、位置可分为颈段和胸段。

执业药师第六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执业药师第六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多项选择题)1.社区获得性肺炎可选用的治疗抗菌药物有A.阿奇霉素B.磷霉素C.莫西沙星D.美罗培南E.头孢哌酮/舒巴坦答案:A,C,D,E2.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A.X线检查出现新的或进展的肺部浸润影B.发热超过38℃C.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核左移D.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E.脓性气道分泌物答案:A,B,C,D,E3.下列疾病抗感染治疗的原则,哪些是正确的A.肺炎球菌肺炎首选青霉素G治疗,体温正常3天后停药B.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可选用青霉素及Ⅰ代头孢霉素C.克雷伯杆菌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至体温正常,咳痰基本消失即可停药D.疗程肺炎的抗菌药物疗程至少5dE.肺炎的抗菌药物治疗应尽早进行,一旦怀疑为肺炎即马上给予首剂抗菌药物。

答案:A,B,D,E4.重度至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药物主要有A.持续雾化吸入SABAB.短效抗胆碱药C.激素混悬液D.静脉茶碱类药物E.缓释茶碱片答案:A,B,C,D5.哮喘易感基因的人群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过敏原性因素包括A.室内过敏原如尘螨、家养宠物、蟑螂B.室外过敏原如花粉、草粉C.职业性过敏原如油漆、饲料、活性染料D.食物如鱼、虾、蛋类、牛奶E.药物如阿司匹林、抗生素答案:A,B,C,D,E6.可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有A.糖皮质激素B.β2 受体激动剂C.白三烯受体阻断剂D.磷酸二酯酶抑制剂E.抗胆碱药答案:A,B,C,D,E7.下列具有舒张支气管作用的药物是A.茶碱B.β受体阻滞剂C.胆碱能受体激动剂D.β2 受体激动剂E.β1 受体激动剂答案:A,D8.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高危因素包括A.吸烟B.感染C.饮酒D.大气污染和粉尘E.遗传因素和肺发育不良答案:A,B,D,E9.有关规范应用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作用较快B.无蓄积性C.不宜突然代替糖皮质激素D.不宜应用于急性发作的治疗E.不适用解除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支气管痉挛答案:C,D,E10.支气管哮喘类型分为(有)A.急性发作期B.慢性持续期C.咳嗽变异性哮喘D.难治性哮喘E.重度性哮喘答案:A,B,C,D11.可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药物是A.可待因B.氨茶碱C.异丙托溴铵D.扎鲁司特E.倍氯米松答案:B,C,D,E12.肺结核主要分为A.原发型肺结核B.继发型肺结核C.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急性粟粒型肺结核E.急性肺结核答案:A,B,C,D13.肺结核的治疗原则为A.早期:对确诊患者及早用药,以利于杀灭结核菌株B.联合:根据病情及抗结核药的作用特点,联合两种以上药物,以增强与确保疗效C.适量:掌握发挥药物最大疗效而又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并根据不同病情及不同个体,给予适合的给药剂量D.规律:在强化阶段和巩固阶段每日1次用药或每周2~3次间歇用药,均应有规律,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无故随意停药,亦不可随意间断用药E.全程:完成抗结核杆菌的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答案:A,B,C,D,E14.以下抗结核药物中,具有"早期杀菌活性、灭菌活性、防止耐药"三大作用的药物是A.利福平B.异烟肼C.链霉素D.吡嗪酰胺E.乙胺丁醇答案:A,B15.临床上,推荐"顿服"的抗结核药物有A.利福平B.异烟肼C.利福喷汀D.氟喹诺酮类E.对氨基水杨酸钠答案:A,B,C,D16.以下抗结核药物中,可作为"防止耐药"应用的药物是A.氧氟沙星B.莫西沙星C.克拉霉素D.氯法齐明E.氨苄西林-克拉维酸答案:A,B,C1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呼吸、感知和全身,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A.吸烟B.感染C.变态反应D.大气污染和粉尘E.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高反应性答案:A,B,D,E18.以下药物中,可以选作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是A.可待因B.茶碱类C.曲尼司特D.扎鲁司特E.糖皮质激素答案:B,C,D,E19.β受体激动剂不能应用于哪些类型的哮喘患者A.心血管功能不全B.高血压C.甲亢D.孕妇E.消化不良答案:A,B,C,D20.茶碱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禁忌证包括A.倦怠B.过敏C.严重的心肌炎D.急性心肌梗死E.活动性消化溃疡答案:B,C,D,E21.抗结核化学药物治疗的作用是A.迅速杀伤结核分枝杆菌,最大限度地降低传染性B.消灭组织内的结核菌,最大限度地减少复发C.防止耐药D.减轻症状E.避免继发性感染答案:A,B,C22.结核药物治疗原则正确的是A.早期指对确诊的结核患者及早用药B.至少联合2种以上药物C.适量指发挥最大疗效,而产生最小的毒副作用D.规律指不可随意更改方案或间断用药E.全程指完成全程治疗,满足连续用药的时间答案:A,B,C,D,E23.患者,男,72岁,患慢阻肺7年,昨日因社区获得性肺炎入院,表现为呼吸急促、喘憋、咳黄痰、咳嗽。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五节
胸膜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一、壁胸膜
(一) 肋胸膜 衬覆于肋骨、胸骨、肋间肌、胸 横肌及胸内筋膜等诸结构的内面。
(二) 膈胸膜 覆盖于膈的上面。 (三) 纵隔胸膜 衬覆于纵隔的两侧面,其中部包 裹肺根并移行为脏胸膜。
(四) 胸膜顶 是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向上的延续, 与肺尖表面的脏胸膜相邻。
脏胸膜 壁胸膜
位于上纵隔内的器官:胸腺、出入心的 大血管、气管、食管等。
上纵隔内各结构的排列关系
系统解剖学(第9版)
二、下纵隔
胸骨角平面以下的纵隔部分 上界:上纵隔的下界 下界:膈 两侧:纵隔胸膜 以心包为界:分前、中、后纵隔
前纵隔:少量结缔组织及淋巴结 中纵隔:心及心包 后纵隔:气管、食管、奇静脉、迷走
神经、胸导管、交感干等
(二) 肺的体表投影
锁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
胸膜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肺 第6肋 第8肋 第10肋
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第六节
纵隔
系统解剖学(第9版)
纵隔:位于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
一、上纵隔
胸骨角平面以上的纵隔部分 上界:胸廓上口 下界:胸骨角至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 前方:胸骨柄 后方:第1~4胸椎体
肺的形态
系统解剖学(第9版)
肺门:是支气管、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肺的部位。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形成肺根。
两肺根内的结构排列自前向后: 肺上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自上而下: 左肺根:左肺动脉、左主支气管、 左肺下静脉 右肺根:右肺上叶支气管、右肺动 脉、右肺下静脉
肺根内结构
系统解剖学(第9版)
谢谢观看
喉(后正中切开)

第六章 呼吸系统检查

第六章 呼吸系统检查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气均困难,常伴有呼吸 次数增多。 临床意义:肺源性—肺炎 心源性—心衰 血源性—贫血 中毒性—亚硝酸盐中毒 腹压增高性—胃肠臌气
1、毕氏呼吸
吸气或呼气分成若干个短促的动作。 主要见于胸膜炎、慢性肺气肿、脑炎、 中毒及濒死期家畜。
2、库氏呼吸
呼吸不中断,呈深而慢的大呼 吸,呼吸次数减少。见于濒死期、 脑及脑膜疾病、大失血及某些中毒 等。
牛鼻黏膜的检查
操作步骤: 动物柱栏内保定。 术者站在牛头一侧,一手握住鼻中隔, 将头抬起,一手持手电筒照向鼻腔黏膜, 观察。
羊鼻黏膜的检查
操作步骤: 助手将羊站立保定,术者一手固定头 部,一手持开鼻器打开鼻腔。借助自然 光线或人工光源检查鼻黏膜。
犬鼻黏膜的检查
操作步骤: 动物站立保定。 助手将动物鼻部抬高,术者一手持开 鼻器打开鼻腔,另一手持手电筒照向鼻 粘膜观察。
羊人工诱咳
操作步骤: 动物站立保定。 术者用一手捏压前几个气管环和喉软骨。
犬人工诱咳
操作步骤: 动物站立保定。 术者用一手捏压喉部。
猪人工诱咳
操作步骤: 动物站立保定。 术者用一塑料袋紧密套在动物的口鼻 部,暂时停止呼吸,而后迅速取下塑料 袋,动物在深吸气后,出现咳嗽。
上呼吸道检查
1、鼻黏膜的检查 2、喉、气管检查
正常呼吸音
肺泡呼吸音:声音类似于柔和的“夫夫” 音,吸气末最清楚。 支气管呼吸音:声音类似于将舌抬高呼出 气体时发出的“赫赫”音。马属动物无 支气管呼吸音,其他家畜在肺区的前部, 大支气管接近体表处可听到。
马肺脏听诊
操作方法: 术者正确戴上听诊器,站在欲检侧,一手按在胸 背部作支点,另一手持听诊器集音头,紧贴胸壁听 诊,把听诊区分成上、中、下三部分,先听中部, 由前向后;再听上部,最后听下部。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六章   呼吸系统

呼吸的三个环节:
呼吸过程由三个相互衔接并且同进进行的 环节来完成: 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外界空气与肺 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和肺换气(肺泡与肺 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 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有时也将细胞 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内。
。 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气少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变成含氧气多二氧化碳少的动脉血。鼻是气体进出的门户, 也是嗅觉器官,它包括外鼻、鼻腔和开口于鼻腔的鼻旁窦三部分。鼻旁窦与鼻腔相通黏膜又相连续,故鼻腔黏膜感染时, 易波及到鼻旁窦,引起鼻窦炎。鼻旁窦参与湿润和加温吸入的空气,并起发音共鸣的作用。前部生有可以阻挡空气中灰 尘的鼻毛;鼻腔内表面的黏膜可以分泌粘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 温暖空气。鼻腔对吸入的空气起到了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四节 胸膜与纵膈
胸膜与纵膈
• 胸膜是平滑光泽的浆膜,覆盖在肺表面的部 分,称为胸膜脏层;覆盖在胸壁内面和膈肌 上面等处的部分,称为胸膜壁层。脏、壁层 间的狭窄间隙叫做胸膜腔,腔内含有极少量 液体,以减少呼吸运动时两层胸膜之间的摩 擦。胸部两侧的胸膜腔互不相通。 • 纵隔是夹在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及结缔 组织总称。纵隔上部主要含有胸腺、上腔静 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气管、食管、胸导 管和迷走神经、膈神经等。纵隔中部主要有 心包、心脏。后纵隔则包含有胸主动脉、奇 静脉、主支气管、食管、胸导管等品管。
三、肺及胸膜的体表投影
(一)肺的体表投影 两肺前缘的投影起自锁骨内侧端上方2~3cm处的肺 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关节后方至胸骨柄后面, 约在第2胸肋关节水平,左右靠拢并垂直下降。右肺 前缘由此再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弯向外下方,移行 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因有心切迹,故在第4胸肋关 节处即沿第4肋软骨向外下方,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 移行于左肺下缘。平静呼吸时,两肺下缘各沿第6肋 向外后走行,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 处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在接 近脊柱时平第10胸椎棘突高度。当深呼吸时,两肺 下缘均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生理学第章呼吸系统

生理学第章呼吸系统

O2=1.5% CO2=5%
化学结合:气体与某些物质进行化学结合
特征:①量大 ②主要运输形式。
动态平衡 物理溶解
化学结合
精选ppt
一、 O2的运输 (一) H b 与O2 的可逆性结合
1.结合形式:
PO2↑ (氧合)
PO2↓ (氧离)
2.结合特征 1)快速、可逆、不需酶催化、受PO2的影响
2)是氧合 oxygenation 反应,
血红蛋白两对α、β肽链与O2结合能力可互 相促成结合或解离(释放)。 肺部,PO2升高促结合;组织,PO2下降促释 放。
精选ppt
(二)氧离曲线特征及生理意义
表示血液PO2 与Hb氧饱和 度关系的曲线。 呈“S形。
精选ppt
1.上段60-100mmHg : 坡度较平。 表明:PO2变化大时,血氧饱和度变化小 90%~98%
精选ppt
第二节 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一.肺换气和组织换气的基本原理 (一)气体的扩散
气体扩散速率
P 温度 溶解度 扩散面积
扩散距离 √分子量
△P•T•A•S D∝
d•√MW 精选ppt
(二)呼吸气体和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海平面各呼吸气体的分压(Kpa)
大气 吸入气 呼出气
O2 CO2 H2
FEV1/FVC% 80 % 3) 意义:肺通气功能的动态指标
FEV1/FVC%是评定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用指 标,也常用于鉴别阻塞性肺病和限制性肺病。
精选ppt
(二)肺通气量 lung ventilation volume 1.每分通气量 Minute ventilation volume
每分通气量=潮气量 呼吸频率 Tidal Volume×respiratory frequency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六章)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第六章)


壁胸膜依其所覆盖的部位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和胸膜顶4部分。
1

2
脏胸膜
3
纵隔胸膜
4
膈胸膜
5
肋胸膜
6
胸膜顶
7
胸膜腔
8
肋膈隐窝
9
纵隔:为2侧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及结缔组织的统称。
前:胸骨;后:脊柱胸段;侧:纵隔胸膜;上:胸廓上口;下:膈。
内:胸膜、心脏、心包、出入心脏的大血管、迷走神经、气管、食管、胸导管、淋巴结、结缔组织。
肺通气阻力:
(二)肺通气阻力: 1、弹性阻力: ① 肺泡表面张力:是物理特性,阻碍肺扩张,但肺II型细胞可产生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防止肺萎陷及肺水肿。 ② 弹性回缩力:为肺弹力纤维被牵拉所产生。 2、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 3、非弹性阻力:即气道阻力,主要是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等产生,易受神经体液因素影响,是哮喘的主要病因。
声门(三维CT扫描)
喉腔 上通咽腔喉部,下通气管。在喉腔侧壁的粘膜有上、下两对矢状位的粘膜皱襞,上对称前庭襞(其间隙为前庭裂),下对称声带,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即为声门,空气通过此处引起声带颤动,因而发声。喉腔借前庭襞和声带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和喉下腔。
气管、支气管: 气管由C6下至胸骨角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左主支气管细、长、平;右主支气管粗、短、陡,异物多坠入右侧。 肺:为纵隔分为左、右肺。形态:左长右宽;分叶:左2右3。 肺有肺门、肺尖、肺底(膈面)、肺根、肋面等划分。 肺的细微结构:由逐级分支的支气管树(导管部)和肺泡(呼吸部)及肺间质构成。
第二节 呼吸生理
呼吸: 意义:维持内环境的O2和CO2含量的相对稳定。
肺通气:指气体进出肺。

第六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病毒感染支气管树引起,呈自限性细菌感染并不常见↓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考点总结病因通常是由于病毒感染支气管树引起,呈自限性,细菌感染并不常见治疗原则对症和支持疗法,不建议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镇咳药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应避免使用可待因,因其具有成瘾性祛痰药愈创木酚甘油醚、溴己新、氨溴索、桉柠蒎、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厄多司坦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适宜用于伴有喘息的患者)抗过敏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减鼻充血药伪麻黄碱复方制剂氯化铵甘草合剂口服液、愈美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美敏伪麻溶液第二节社区获得性肺炎肺炎?↓主要指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我国CAP的主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一、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门诊-轻症CAP(门诊轻症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性肺炎多呈自限性)主要针对肺炎链球菌给药建议口服阿莫西林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治疗青年无基础疾病患者怀疑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口服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对于有合并症或最近3个月有抗菌药物用药史的患者,首选方案耐药率高、过敏、不耐受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不推荐单独使用大环内酯类①耐药率高,经验性用药不单用;但如果明确肺炎衣原体感染,可首选阿奇霉素②可致心血管事件(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门诊轻症口阿莫,怀疑衣支多米诺,考虑耐药用沙星。

住院-普通病房CAP ①单用β-内酰胺类②β-内酰胺类联合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大环内酯类③单用呼吸喹诺酮类住院-重症监护室CAP β-内酰胺类为基础的联合方案,联合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普通单用选B沙(必杀),还可联合四B红重症要联用,B联沙或红门诊轻症1个药住院-普通1或2个药住院-ICU 2个药其他情况年龄≥65岁或有基础疾病的住院CAP患者要考虑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进一步评估产ESBL(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风险在流感流行季积极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抗病毒治疗,不必等待流感病原学检查结果,青霉敏感青莫苄耐药沙肟曲万利他比南派+星血糖乱了心中毒,精神失常怕见光(TANG老师)莫西沙星400mg,iv/po,qd左氧氟沙星500-750mg,iv/po,qd阿莫西林剂量1g po q8h第三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患。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第6肋
腋中线-第8肋
肩胛线-第10肋
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肺下界 第6肋 胸膜下界 第8肋
腋中线 肩岬线 第8肋 第10肋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T10棘突 T12棘突
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第10肋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胸膜顶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二、脏胸膜
肋胸膜
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
纵隔胸膜 膈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胸膜腔的特点: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肋膈隐窝: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胸膜腔的最低点
肋膈隐窝:
吸气时肺下界
胸膜腔穿刺
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肋膈隐窝 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肋膈隐窝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B.壁胸膜又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 纵隔胸膜 C.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为胸膜腔最低点 D.两侧胸膜腔通过肺根互相交通 E.胸膜顶超出锁骨上方2~3cm
答案:C
三、纵隔
右纵隔胸膜
左纵隔胸膜 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 所有器官、结构与结缔 组织的总称
纵隔左侧面观
纵隔右侧面观
纵隔的分部:胸骨角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胸骨角
上纵隔
第4胸椎体下缘
前纵隔
中纵隔 下纵隔
后纵隔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

人体与动物生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

三、基本肺容积、肺容量
(一)基本肺容积
1. 潮气量 (TV) 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吸吸入或呼出的气量为潮气量。
2. 补吸气量 (IRV) 平静吸气末,再做最大吸气所能吸入的气量。
3. 补呼气量(EVR) 平静呼气末,再做最大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4. 余气量(RV) 最大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不能再呼出的气量。
• 参加呼吸运动的吸气肌 • 主要是肋间外肌和膈肌, • 呼气肌主要是肋间内肌 • 和腹肌
呼吸运动
呼吸肌
吸气
肋间外肌收缩
呼气
膈肌收缩
胸廓
前后径、左 右径加大
上下径加大
扩大
肺 扩张
肺的容积 增大 肺内气压 下降
结果 外界气体进肺
呼吸运动
吸气
呼气
呼吸肌 肋间外肌舒张 膈肌舒张
胸廓
前后径、左 右径缩小
推动气体流动的动力和阻止其流动的阻力。
• (一)肺通气的动力 • 气体进出肺是由气压差导致的。 • 肺通气的原动力来自于呼吸运动.
• 1.呼吸运动(respiratory movement)
•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肌组成; 下壁由向前突起的钟罩样隔肌封闭。
•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 为呼吸运动。
上腔静脉
右心房 (营
1、呼吸系统由
和组
成,前者是气体进出 的通道,

的作用。
2、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共有 的结构是( ) A.口腔 B.咽 C.喉 D.气管
3、肺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 )
A.肺泡壁 C.肺泡
B.毛细血管 D.肺气管
• 二、肺通气原理 • 气体进出肺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
• 由于气体的扩散和分压不同达成的。

畜禽解剖生理第6章 呼吸系统

畜禽解剖生理第6章 呼吸系统

(三)呼吸式、呼吸频率和呼吸音
1.呼吸式:根据呼吸运动中呼吸肌活动情形和胸腹部起 伏变化的程度,呼吸型可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
胸腹式呼吸
①主要靠肋间外肌的舒缩活动,因而胸部起伏明显的称
胸式呼吸,eg:孕母畜和犬,以及患腹部疾病时)
②主要靠膈肌舒缩活动,因而呼吸时腹部起伏明显的称 做腹式呼吸;患胸部疾病时,eg;肋骨骨折、胸膜炎 ③如果肋间外肌和膈肌都同等程度参与活动,胸腹部有 明显起伏运动的呼吸形式,称为胸腹式呼吸。健康家畜
鼻孔 鼻 前 庭 鼻腔
(二) 鼻旁窦 鼻旁窦为鼻腔周围骨所围成的空腔,腔的内表 面衬以粘膜,与鼻粘膜相延续。鼻旁窦直接或间 接与鼻腔相通。鼻粘膜发炎时,可波及鼻旁窦, 引起炎症。 窦具有减轻头骨重量、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 及对发声起共鸣作用。
鼻腔的功能
2.前庭区: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鼻毛,粘
(三)气管和支气管 气 管 由 50 ~ 60 个 借助结缔组织联接 起来的“C”型软骨 环构成。每个环的 背侧不完全闭合, 由结缔组织和平滑 肌联接.
气管位于颈椎腹侧, 入胸前口以后,分成 左、右两个支气管, 分别进入同侧肺内。 支气管入肺后再行多 次分支形成支气管树。
三. 肺
(一)肺的位置、外形和分叶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通常 右肺大于左肺健康家畜的肺为粉红色,柔软而富 有弹性,半浮于水。 肺的纵隔面上有肺门,其是支气管、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出入肺的地方。上述结构被结缔组织包 裹成束,称为肺根。
1.构成呼吸道的组成成分(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液,黏着) 3.呼吸区: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净化、湿润、温 暖 4.嗅区:嗅觉作用
二. 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理-肺炎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理-肺炎

第三节 肺炎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概述 – 类型 Classification
按病变性质(What)可分为 • 浆液性 • 纤维素性 • 化脓性 • 出血性 • 干酪性 • 肉芽肿性 • 机化性肺炎等类型。
第三节 肺炎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概述 – 类型 Classification Why Where How What
– 发病机制: 细菌侵入肺泡后在其中繁殖,特别是形成的浆液性渗出物 又有利于细菌繁殖,并使细菌通过肺泡间孔或呼吸细支气 管迅速向邻近肺组织蔓延,从而波及整个大叶,在大叶之 间的蔓延则系带菌渗出液经叶支气管播散所致。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 病变: (1) 肉眼观: 两肺表面散在灰黄色实变病灶, 下叶多见,直径0.5~1cm,形状不规则, 病灶中央可见细支气管断面,严重者病灶可融合→融合性 小叶肺炎。
二、小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二室制作
二、小叶性肺炎
Pathological features & Clinico-pathological relation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Pathological features & Clinico-pathological relation
I 充血水肿期 congestion
一、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
病理教研室制作
概述
Introduction

第六章呼吸系统Therespiratorysystem

第六章呼吸系统Therespiratorysystem

9
伪鳃
真骨鱼类鳃盖内面有伪鳃, 明显可辨的伪鳃称为自由伪鳃, 被结缔组织包埋,表面不易辨认 的伪鳃称为封埋式伪鳃;有结缔 组织覆盖,但鳃丝构造仍明显可 辨的称覆盖式伪鳃。一般认为伪 鳃与喷水孔鳃是同源的。其功能 认为与二氧化碳的排泄有关。
10
幼鱼呼吸器官
有一些鱼类的幼鱼在正式的 鳃没有发达之前,出现鳃片状的 构造,称为幼鱼鳃。板鳃鱼类的 胚胎具有外鳃。孵化后外鳃即消 失。 辐鳍亚纲的多鳍鱼的幼鱼亦 有一对柳叶状的外鳃。多鳍鱼类 和肺鱼类(澳洲肺鱼除外)的外 鳃属表皮的突出物。泥鳅及鲑的 幼鱼也有丝状外鳃,成鱼时消失。
鳔的后背方有一较薄的卵圆窗(oval),窗内布 满血管,鳔内气体可通过卵圆窗渗入邻近的血管里, 所以卵圆窗是气体吸收区。 喉鳔类红腺不明显,气体直接由鳔管出入。
17
肺鱼类的鳔
肺鱼类鳔的构造和作用已和
陆生脊椎动物的肺相类似,已成
为真正的呼吸器官了,它可以直 接呼吸空气。 多鳍鱼类、雀鳝和弓鳍鱼等 的鳔也有类似肺鱼的结构,内壁 也分为许多小气室。可以直接利 用空气进行呼吸。
15
喉鳔类与闭鳔类
鲱形目、鲤形目等鱼类的鳔有鳔管与食道相通, 称这类鱼为喉鳔类(Physostomatous);鲈形目等鱼 类的鳔管退化,称这类鱼为闭鳔类(Physoclistous)。

16
闭鳔类的鳔前腹面内壁有红腺(red gland)或称 气腺(gas gland)及微血管网,红腺能分泌气体到鳔 内。
14
第四节 鳔(swim bladder)
大多数硬骨鱼类的腹腔上部、消 化管与脊柱之间有一大而中空的囊状器 官,此即鳔,鳔内充满着氧、二氧化碳 及氮等气体。圆口类和软骨鱼类无鳔。 鱼类鳔的形状多种多样。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病理学 第六章 呼吸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二、肺气肿 是指末梢肺组织(包括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囊和肺泡)因空气含量增多而呈持久性扩张,并伴有肺泡间 隔破坏,以致肺组织弹性减弱,容积增大的一种病理性改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 阻塞性通气障碍 2. 细支气管壁和肺泡壁弹性降低 3. 弹性蛋白酶的增多、活性增高 4. 吸烟
隔呈串珠状排列。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 病理临床联系 1. 呼吸困难,桶状胸(胸廓前后径↑,肋间隙↑),呼吸运动
和语颤↓,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肝浊音界↓ 2. X线:肺部透亮度增加,横膈下降 3. 并发症: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衰、自发性气胸、皮下气肿、
呼吸衰竭及肺性脑病、急性肺感染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杵状指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并发症
支气管扩张症常因并发化脓菌感染而引起肺炎、肺脓肿、 肺坏疽、脓胸、脓气胸。当肺组织发生广泛性纤维化,肺毛 细血管床遭到严重破坏时,可导致肺动脉循环阻力增加,肺 动脉高压,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可 而变为鳞状细胞癌。
多数患者最终死于肺炎的反复发作。
• LM:支气管粘膜上皮杯状细胞增多,粘液腺增生及平滑肌肥 大,基底膜增厚并发生玻璃样变,黏膜水肿,粘膜固有层、 粘膜下层及肌层见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浆 细胞浸润。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哮喘
第一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三)临床病理联系
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由于细支气管痉挛和粘液栓的阻 塞,可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胸闷,伴有喘鸣音。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反复发作或严重的哮喘可 引起胸廓变形及肺气肿,偶可发生自发性气胸。

第六章呼吸系统

第六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一、选择题(一)A型题1.上呼吸道最狭窄处为A.鼻后孔B.喉口C.前庭裂D.声门裂E.环状软骨所在部位2.呼吸道中最狭窄的部位为A.前庭裂B.声门裂C.喉前庭D.喉中间腔E.声门下腔3.蝶窦仅隔一薄层骨壁与上方相邻的结构为A.上颌窦B.上鼻道C.蝶筛隐窝D.筛窦前群E.垂体窝与脑垂体4.颅中窝骨折病人,血性脑脊液经鼻腔流出,可能伤及脑膜和哪个鼻旁窦 A.额窦B.上颌窦C.筛窦D.蝶窦E.上颌窦和额窦5.与牙齿毗邻最近的鼻旁窦是A.上颌窦B.额窦C.蝶窦D.前、中筛窦E.后筛窦6.鼻旁窦积液最不易引流的是A.额窦B.上颌窦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后群7.鼻腔嗅区粘膜仅为A.鼻中隔上部的粘膜B.上鼻甲内侧的粘膜C.上鼻甲和中鼻甲的粘膜D.上鼻甲内侧面及与其相对的鼻中隔以上部分的粘膜 E.中鼻甲的粘膜8.食物容易滞留的部位是A.咽后壁B.软腭粘膜的深部C.梨状隐窝D.腭扁桃体窝内E.咽隐窝9.甲状软骨的说法哪项错误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B.两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喉结C.借环甲膜连于舌骨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E.下角与环状软骨形成关节10.关于喉的正确描述是A.环甲肌收缩时声带松弛B.除环甲肌以外各喉肌均由喉返神经支配C.喉室位于前庭襞上方D.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之间只借韧带连结E.会厌位于喉的后方11.喉软骨支架中,惟一完整的软骨环是A.会厌软骨B.甲状软骨C.环状软骨D.杓状软骨E.小角状软骨12.声门裂位于A.两侧前庭襞之间B.两侧声襞之间C.两侧声韧带之间D.两侧喉室之间E.方形膜的下缘13.喉室属于A.喉前庭的一部分B.喉中间腔的一部分C.声门下腔的一部分D.喉咽部的一部分E.喉口以下的空腔14.关于声带肌,正确的叙述是A.又称喉肌B.起自甲状软骨上角C.止于杓状软骨肌突D.位于弹性圆锥的下缘E.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15.关于气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气管杈的位置平胸骨角高度B.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 C.气管位于食管的前方D.有 16~20 个“C”形软骨环E.位于中纵隔内16.关于左主支气管,正确描述是 A.比右主支气管短B.在食管前方走行C.位于食管后方D.在左肺动脉之上方到达肺门E.在左肺静脉之下方到达肺门 17.左、右肺根内在肺门处自前向后 A.肺静脉、肺动脉和主支气管B.肺动脉、肺静脉和主支气管C.肺动脉、主支气管和肺静脉D.肺静脉、主支气管和肺动脉E.主支气管、肺静脉和肺动脉18.下列哪项不是肺根的结构A.肺动、静脉B.肺叶支气管C.肺支气管动、静脉D.神经E.淋巴结19.左肺根内各结构自上而下排列依次为 A.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B.肺静脉、支气管、肺动脉C.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D.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E.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20.进出肺门的结构不包括A.一级支气管B.二级支气管C.支气管动、静脉D.肺动、静脉E.肺淋巴管和神经21.肺根部的毗邻是A.右肺根上方为主动脉弓跨过B.左肺根上方有奇、半奇静脉跨过 C.右肺根后方有膈神经D.左肺根前方有迷走神经E.左肺根上方为主动脉弓跨过22.有关肺根的叙述,错误的是A.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B.右肺根上方有奇静脉弓跨过C.自上而下两肺均为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 D.迷走神经行于肺根后方E.膈神经行于肺根前方23.关于肺静脉,正确的叙述是A.属于后纵隔内容B.每侧通常有一条C.位于肺动脉后方D.是肺的营养性血管E.是肺的功能性血管24.肺的体表投影A.肺尖低于胸膜顶 1cmB.前界左肺在第 6 肋间隙转向外侧C.肺下界在锁骨中线与第 6 肋相交D.肺下界在腋中线与第 9 肋相交E.肺后方下界终于第 12 胸椎棘突25.肺的正确描述是A.位于胸廓内B.经固定液固定的右肺上方有主动脉压迹 C.经固定液固定的左肺上方有奇静脉沟 D.肺尖向上经胸廓上口突至颈根部E.深吸气时可充满肋膈隐窝26.关于肺的错误说法是A.肺底又称膈面B.两肺的前缘有心切迹C.左肺的前缘有左肺小舌D.肺与胸廓相邻的面称胸肋面E.纵隔面中央凹陷处称肺门27.关于右肺的形态,哪个描述是错误的 A.通常分 3 个叶B.分 10 个肺段C.有斜裂和水平裂D.较左肺宽而短E.心切迹上方有肺小舌28.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肺叶支气管在各肺叶内再分为肺段支气管 B.肺段呈尖朝肺门的圆锥形C.相邻肺段间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分隔D.相邻肺段间肺动脉的分支相互吻合E.肺静脉属支位于两肺段之间29.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B.壁胸膜又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纵隔胸膜 C.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为胸膜腔最低点D.两侧胸膜腔通过肺根互相交通E.胸膜顶超出锁骨上方 2~3cm30.关于胸膜腔正确的叙述是A.由脏、壁胸膜共同围成的密闭窄隙B.由壁胸膜相互返折而成C.可通过呼吸与外界相通D.左、右胸膜腔经气管相通连E.其内有左、右肺和少量液体31.关于两侧胸膜腔,正确的叙述是A.内含少量浆液B.借心包横窦相通C.借膈主动脉裂孔和腹膜腔相通D.下界在腋中线平第 8 肋E.内有两肺32.关于肋膈隐窝(窦),正确的叙述是A.呈半月状,是胸膜腔最低部分B.由脏胸膜和壁胸膜返折形成C.当深吸气时能被肺下缘充满D.由胸壁和膈围成E.通常不含浆液33.胸膜腔穿刺抽取积液时,进针位置应选A.腋中线以前,应沿下一肋骨的上缘B.腋中线以后,应沿下一肋骨的上缘C.腋中线以后,应沿肋间隙的中间D.腋中线以前,应沿上一肋骨的下缘E.腋中线以后,应沿上一肋骨的下缘34.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A.第 6 肋B.第 7 肋C.第 8 肋D.第 9 肋E.第 10 肋35.肺韧带是由胸膜的哪一部分构成A.脏胸膜B.肋胸膜C.膈胸膜D.纵隔胸膜E.纵隔胸膜与脏胸膜移行部36.肋膈隐窝由下列结构返折形成A.肋胸膜与膈胸膜B.肋胸膜与纵隔胸膜C.纵隔胸膜与膈胸膜D.肋胸膜与胸膜顶E.纵隔胸膜与脏胸膜37.对纵隔的描述,哪项正确A.位于胸膜腔内B.上界是肺尖C.容纳心、肺D.两侧界是纵隔胸膜E.两侧界是肺门38.下列何器官不属于后纵隔A.食管B.支气管C.奇静脉D.交感干E.胸导管39.关于纵隔,正确的叙述是A.位于胸膜腔内B.容纳心和肺C.后界为胸主动脉和食管D.两侧界为纵隔胸膜E.下界为壁腹膜40.既经过上纵隔,又通过后纵隔的器官是 A.气管B.主动脉弓C.上腔静脉D.食管E.下腔静脉41.上纵隔最前方的结构是A.左、右头臂静脉B.上腔静脉C.气管D.主动脉弓E.胸腺(二)B 型题A.肋膈隐窝B.膈胸膜C.胸膜隐窝D.心包区E.肺韧带1.两侧胸膜前返折线之间的区域是2.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称3.脏胸膜与壁胸膜移行所形成的结构是 A.食管B.奇静脉弓C.胸主动脉D.胸腺下部E.下腔静脉4.上纵隔内有5.中纵隔内有6.前纵隔内有A.喉前庭B.喉前庭与喉室之间C.喉中间腔D.喉室与声门下腔之间E.喉下腔7.声襞位于8.前庭襞位于9.喉室位于A.上鼻道B.中鼻道C.下鼻道D.蝶筛隐窝E.上鼻甲后方10.额窦开口于11.上颌窦开口于12.蝶窦开口于13.鼻泪管开口于A.环甲正中韧带B.前庭韧带C.方形膜D.环状软骨气管韧带E.甲状舌骨膜14.位于甲状软骨下缘和环状软骨弓上缘之间的结构称 15.连于环状软骨下缘与第 1气管软骨环之间的结构称 16.方形膜的游离下缘称17.连于甲状软骨上缘与舌骨之间的结构称为(三)X型题1.通过上纵隔又通过后纵隔的结构有A.胸导管B.胸交感干C.内脏大神经D.食管E.主动脉2.关于肺根,正确的描述是A.前方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B.左肺根上方有主动脉弓跨过C.右肺根上方有奇静脉弓跨过D.其下方由脏、壁胸膜返折形成的肺韧带,是手术中寻找肺根的标志 E.其内结构主要包括: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和淋巴结等3.开口于中鼻道的鼻旁窦有A.上颌窦B.额窦C.蝶窦D.筛窦前、中群E.筛窦后群4.关于肺,正确的描述是A.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B.右肺狭长,左肺粗大C.肺上端尖锐称肺尖,突入颈根部D.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E.左肺前缘有一明显的弧形陷凹,称心切迹5.第 4 胸椎下缘平面A.为上、下纵隔分界平面B.前方正对胸骨角C.为食管与主动脉弓交叉处D.为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E.食管第2 狭窄处相当于该平面6.属于壁胸膜的是A.胸膜顶B.膈胸膜C.肋胸膜D.肺胸膜E.纵隔胸膜7.气管A.分颈、胸两段B.颈段短而位置表浅C.第 2~4 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D.气管胸段位后纵隔内E.平第 4~5 胸椎分左、右主支气管8.构成鼻中隔的主要结构是A.筛骨垂直板B.犁骨C.鼻中隔软骨D.腭骨垂直板E.腭骨水平板9.肺和支气管的营养性血管有A.支气管动脉B.支气管静脉C.肺动脉D.肺静脉E.段间静脉10.支气管肺段是A.由一个肺段支气管分布B.为一个一级支气管所分布C.由单一的细支气管通气D.略呈圆锥形E.在结构与功能上有相对的独立性11.正常情况下两侧胸膜腔A.借心包横窦相通B.延伸到第 12肋以下C.是两个潜在性的腔隙D.内含空气但比大气压低E.全部位于腹膜腔的上方12.关于气管的正确描述是A.在胸廓上口处位于中线上B.在后纵隔中分左、右主支气管C.在近下端处斜向左侧D.上接甲状软骨E.后壁缺少软骨13.关于胸膜顶的正确描述是A.为脏胸膜的一部分B.呈穹隆状C.突出胸廓上口D.在锁骨下动脉的前方E.包被肺尖的上方二、名词解释1.上呼吸道2.下呼吸道3.鼻旁窦4.喉室5.气管隆嵴6.肺根7.支气管肺段8.肋膈隐窝9.纵隔10.环甲正中韧带11.声韧带12.弹性圆锥13.胸膜14.嗅区15.声带三、问答题1.气管异物多坠入哪侧主支气管,为什么?2.鼻旁窦有哪些,开口在什么部位?3.试述喉的软骨有哪些。

昆虫生理学第六章(呼吸系统)

昆虫生理学第六章(呼吸系统)
几丁质组成。
2 构造特点: (1)内膜上无蜡质 (2)气管可伸缩 (3)脱皮时可脱掉
3 气管的功能:
通风作用
(二)气管的分布和排列
三、气囊(air sac)和微气管(tracheole)
气囊 1) 概念:气管的膨大部分 2) 特点:(1) 薄而软 (2) 无明显螺旋丝
微气管 1) 概念:直径在一微米以下的末端封闭的气管。 2) 特点:(1) 脱皮时不脱去 (2)通透性强
蝗虫气门
内闭式气门
开闭构造位于气管口的气门。这种开闭构造主要包括闭 弓和闭带。当闭肌收缩时,牵动闭带推向闭弓而将气管口关闭; 当闭肌松弛、开肌收缩时,将闭带拉回,气管口开启。
大多数昆虫的气门,特别是腹部气门属于这种类型。这 类气门的气门腔口没有活瓣,但常在气门腔口内侧有过滤结 构,以防止灰尘、细菌和水的侵入。
2,CO2的排出和O2的吸入一样,也是靠扩散作用,因大 气中CO2分压低,所以CO2除通过气管系统排除外,还可通过 体壁扩散出来。
3,新陈代谢废物被氧化以后,血液的渗透压又复原状, 微气管未梢就又充满液体。
第四节 气管系统功能
昆虫供氧,不靠血液,直接依靠气管 O2 各组织器官中去 CO2 排出体外
作业与思考题
1. 昆虫有哪些呼吸方式? 2.气管呼吸的机制和调控方法是怎样的? 3.谈谈昆虫呼吸作用与害虫防治的关系。



三、气管鳃呼吸(水生昆虫如蜉蝣的气管腮和 蜻蜓直肠腮)
四( 、水 气生 泡昆 和虫 气如 膜龙 呼虱 吸)
五、寄生昆虫的呼吸方式
通过体壁直接从寄主体内获得氧气
第二节 气管系统的来源、组成 气管的来源:外胚层
气管系统的组成
气门(spiracle):气管在身体两侧的开口 气管(trachea)(主气管、支气管) 气囊(air sacs):气管的膨大部分 微气管:气管分支末端位于组织的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炎
肺炎
家长探病防护严密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表现为 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
尘肺
长年累月在金矿打钻的民工,脸上 厚厚的粉尘遮不住忧郁的目光。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 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 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 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随堂练习
1.喉肌为 骨骼肌 肌,其收缩可视 环甲 关节运动,可引起声门紧张或松弛; 环杓 关节运动,可控制声门裂开大或缩小, 来调节音调高低和声音的大小。
请填写下列结构的名称:
会厌 1
2 前庭襞 3 声襞
4 声门裂
请填写下列结构的名称:
9 会厌
3 喉前庭 甲状软骨 8 1 前庭襞 6 喉室 声襞 2 4 喉中间腔 4
声门的大小由声带的内收、外展来完成。
吸气时扩大,呼气时微闭。
声带松开和拉紧
声带
声门
喉肌的运动可控制发音强弱。
喉肌的运动能调节声调高低。
发音功能
◆要形成语言,必有四器:
发音器—喉;
动力器—肺;
四器
共鸣器—鼻、咽 、喉及胸;
构音器—唇、舌、齿、腭。
◆喉是发音器官,当发音时声带向中线靠拢, 关闭声门,肺部呼出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声 音。
4.气血屏障包括 ( AE ) A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及其基膜 B肺泡隔 C大量弹性纤维 D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 E肺泡上皮及其基膜 5.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E ) A肺泡管 B肺泡囊 C肺泡 D呼吸性细支气管 6.肺的形态正确的描述是 ( D ) A左肺分为3叶 B右肺仅有一斜裂 C膈面又称纵膈面 D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
5 声门下腔 7 环状软骨
10 气管
1.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是 ( AE ) A右主支气管粗而短,走行较垂直 B右主支气管上有心压迹 C异物多坠入左主支气管 D气管杈靠近右侧 E左主支气管细而长,走行较水平 2.气管切开术常在何处进行 ( D ) A颈部 B胸部 C喉 D3~4或4~5气管软骨处
人体解剖基础
三、喉
喉: 既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又是发音的器官。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甲状软骨
1、喉的结构
喉由软骨、韧带和肌肉构成。
(1)喉的软骨
甲状软骨、环状软骨、 会厌软骨及一对杓状软 骨。
上角
下角
杓状软骨
杓状软骨:一对,位
于环状软骨板上方,呈 三角椎体形,尖向上 底部有向前的突起—— 声突,有声带附着 向外两个突起——肌突, 有喉肌附着。 可扩大、缩小声门、声 带的紧张与松驰等。
3、鼻旁窦
额窦 筛窦 蝶 窦 上颌窦
额窦 筛窦
蝶 窦 上颌窦
鼻窦正、侧位示意图
二、咽(见消化系统)
呼吸道和消化道共用的通道。 垂直的肌性器官,呈漏斗形。
鼻咽部

口咽部
喉咽部
练一练
1、呼吸道是 传送气体 的管道,肺是气体交换 的 器官 。 2、上呼吸道包括 鼻 、 咽 、 喉 ;下呼吸道包 左右主支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 。 括气管、 在肺内的分支 3、鼻粘膜出血的常见部位 ( D ) A鼻腔顶粘膜 B鼻腔侧壁粘膜 C鼻中隔后壁粘膜 D鼻中隔前壁粘膜
发 声 时 声 带 高 速 摄 影 所 见
(3)喉肌和韧带
喉肌按功能分为两群
◆一群作用于环勺关节,使声门裂开大缩小。
◆另一群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松弛。
练一练
1.下列属于上呼吸道的器官是( ADE ) A喉 B气管 C主支气管 D鼻 E咽 2. 在吞咽时盖住喉口的结构是 (C )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杓状 软骨 3.构成喉的软骨有 (ABCD)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会厌软骨 D勺状软骨 E气管软骨环
2.肺的形态正确的描述是 ( D ) A左肺分为3叶 B右肺仅有一斜裂 C膈面又称纵膈面 D左肺前缘下部有心切迹 判断:左右肺都有心切迹,但是右肺心切迹较大 ×
(二)肺的组织结构
组成:支气管树 + 肺泡
肺内支气管
导气部 按功能分 呼吸部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B 细支气管 T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


肺泡结构模式图
◆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作用: a.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 持肺泡大小;
b. 减少肺泡内液的生成 → 防肺水肿的发生; c. 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 →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II型肺泡细胞超微结构模式图
肺泡隔中弹性纤维
1、肺的导管部
支气管入肺门左肺分两支,右肺分三支。各 支又反复分支,形成树枝状,故称支气管树。
肺导气部
肺内支气管 上 皮 假复层纤毛 柱状上皮 有 有 软骨碎片 束状 细支气管 终末细支气管 单层纤毛柱状 上皮 少 无 少 无 少 无 相对增多成环行平滑肌层
杯状C 混合腺 软 骨 平滑肌
2 、 肺 的 呼 吸 部
6.肺的微细结构包括 肺导气部 和 肺呼吸部 。 7.肺呼吸部包括 呼吸性细支气管、 肺泡管 肺泡囊 、 肺泡 。 8.肺导气部的特点 9.构成肺泡上皮的细胞及各细胞的功能。 答:肺泡上皮由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和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构成。 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主要构成气体交换面,进行 气体交换。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分泌表面活性物质,该物质 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并参与组成气血屏障
1、外鼻 外鼻以骨与软骨为基础,覆以 鼻翼肌及皮肤。
鼻根 鼻背 鼻尖 鼻翼 鼻孔
2、鼻腔
鼻中隔
鼻前庭
鼻疖
保护功能——粘液毯
粘液毯
纤毛 上皮细胞
固有鼻腔
固有鼻腔粘膜
鼻腔的粘膜可分为嗅区和呼吸区。小部分 为鼻腔粘膜的嗅区;大部分粘膜则称为呼 吸区。 嗅区:上鼻甲与其相对的鼻中隔部位,其 内有嗅觉细胞—感受嗅觉刺激。 呼吸区:粘膜上富含毛细血管。 鼻中隔前下方处,密被毛细血管——鼻出 血易发区。
性肿瘤,与EB病毒感染有关,在我国南方( 广东、广西、湖南等省 ) 较常见,尤多发于
青少年人群。
沙尘暴
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 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 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
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抗酸分支杆菌)
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呈慢性传染,全身
各器官均可发生病变,但以肺结核最为多
见。
肺癌
来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支气管腺体的恶性
肿瘤,由于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因此
肺癌实际上是支气管癌。目前病率逐年上升,是
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鼻咽癌
鼻咽癌 —— 是指由鼻咽部粘膜上皮发生的恶
人体解剖基础
第六章 呼吸系统
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董 杰
第七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 呼吸道 第二节 肺 第三节 胸膜与纵膈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呼 吸 道
会厌软骨
第一节 呼吸道
一、鼻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也是嗅觉器官。 鼻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三部分。 鼻的生理功能:呼吸、保护、嗅觉和 共鸣功能。
第六章 呼吸系统
岷县职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董 杰
二、肺
◆肺是呼吸系统进
行气体交换的场 所,呈海绵状, 由肺内支气管树、 肺泡、血管、淋 巴管等组成。
(一)肺的位置、形态

肺的分叶
◆左肺被斜裂分
为上、下两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右肺被斜裂和
水平裂分为上、 中、下三叶。
健康者的肺
吸烟者的肺
随堂练习 1.右肺分为 ( A ) A三叶 B二叶 C四叶 D五叶 2.肺 ( ABCDE ) A质地柔软,富有弹性 B呈半圆锥形 C随着年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 D两肺都分叶 E高可达颈根部 3.平静呼吸时,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腋中线相 较于( B ) A第五肋 B第六肋 C第七肋 D第八肋 4.关于肺,正确的叙述是 ( AD ) A位于左右两胸膜腔内 B右肺窄长,左肺宽短 C左肺分三叶,右肺分两叶D肺尖高出胸廓上口
四、气管与支气管
1、气管
2、支气管
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气管壁纵切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 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 液一起送到咽部,经过咳嗽 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 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 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气 管 上 皮 超 微 结 构 模 式 图
气管
气 管
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性细支气 管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肺小叶:由一个细支气管及其各级分支和 肺泡
组成。
呼吸部
呼吸性 细支气管 管壁 管壁不完 整,有肺 泡开口, 有环形 平滑肌 单层柱状 或立方上 皮
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有结节状 膨大
数个肺泡 的共同开 口
呈多面 形囊泡 状
上皮
单层立方 上皮
肺泡上皮
肺内小支气管
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形似树
叶,上宽下窄,前后 扁平,其上端游离, 伸向上后方,下端借 韧带连于甲状软骨前 角的内面,吞咽时会 厌软骨可掩盖喉口, 防止食团进入喉腔。
为什么说吃饭时不要说话?
(2)喉腔
喉腔是由喉软骨围成的腔隙 上通咽部,下通气管。 喉腔上口称喉口。
声带和声门裂
声门裂是呼吸道最狭窄处。
三、胸膜和胸膜腔
1、胸膜 分脏层和壁层。脏胸膜紧贴肺的表面,壁胸 膜紧贴胸壁内面、膈肌上面和纵隔的外侧面。 2、胸膜腔 是脏、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构成的腔隙。 特点是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密闭、潜在、负 压。有少量浆液起润滑作用,减少摩擦。
肋胸膜 脏胸膜
哮喘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 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 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呼吸困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