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复习(完整版)

物理一、静力学: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3.力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等效代换,分力与合力都不是真实的力,求合力和分力是处理力学问题时的一种方法、手段。
4.三力共点且平衡,则(拉密定理)。
5.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
6.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
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7.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
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8.轻弹簧两端弹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弹力不能发生突变。
9.轻杆能承受纵向拉力、压力,还能承受横向力。
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10、轻杆一端连绞链,另一端受合力方向:沿杆方向。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3.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等分时,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 ,,4.匀变速直线运动,v 0 = 0时:≥≥312123sin sin sin F F F ααα==tan μα=TS S V V V V t 2221212+=+==S S aT n n -=-12V V V S212222=+V V S t 22>T S S V t2212+=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时间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2:3:4:5各时刻总位移比:1:4:9:16:25各段时间内位移比:1:3:5:7:9位移等分点:各时刻速度比:1∶∶∶…… 到达各分点时间比1∶∶∶…… 通过各段时间比1∶∶()∶……5.自由落体: (g 取10m/s 2)n 秒末速度(m/s ): 10,20,30,40,50n 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第n 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6.上抛运动:对称性:,, 7.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高考理综考试知识点归纳

高考理综考试知识点归纳一、生物部分1、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2、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3、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4、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病毒衣壳的成分是1—6个多肽分子。
6、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7、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8、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9、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0、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1、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12、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13、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如肾细胞;有分裂能力并不断增加的:干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无分裂能力的:红细胞、筛管细胞(无细胞核)、神经细胞、骨细胞。
14、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5、除基因突变外其他基因型的改变一般最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时(象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染色体自由组合)。
16、凝集原: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凝集素:在血清中的抗体。
17、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受精作用。
18、人工获得胚胎干细胞的方法是将核移到去核的卵细胞中经过一定的处理使其发育到某一时期从而获得胚胎干细胞,此处“某一时期”最可能是囊胚。
19、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0、病毒仅具有一种遗传物质——DNA或RNA;阮病毒仅具蛋白质。
21、光反应阶段电子的最终受体是辅酶二。
22、蔗糖不能出入半透膜。
23、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光反应需要酶,暗反应也需要酶。
24、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25、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26、稳定期出现芽胞,可以产生大量的次级代谢产物。
高三理综考试热点知识点

高三理综考试热点知识点高三理综考试是对学生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知识的全面考察,涉及的考点较多,范围较广。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理综考试,本文整理了高三理综考试热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物理1.1 力学•牛顿三定律: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势能、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动量守恒定律: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相互抵消时,系统动量保持不变。
1.2 电磁学•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闭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与回路所围面积内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1.3 热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k(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T 为气体温度,k为常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加上系统吸收的热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二、化学2.1 无机化学•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转移过程,包括氧化剂和还原剂。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形成不溶于混合溶液的固体物质的过程。
2.2 有机化学•碳链异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位置异构:分子结构中官能团位置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立体异构:分子结构中官能团空间位置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2.3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浓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
•化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的规律。
三、生物3.1 细胞生物学•细胞膜:细胞的边界,具有选择性透过性。
•细胞器:细胞内负责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器官。
•细胞分裂:细胞繁殖和生长的过程。
理综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

理综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理科综合是高考中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科目之一,涉及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学科。
理综的题量大,知识点多,需要考生有扎实的基础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总结理综高考必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希望能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一、物理1. 动力学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牛顿第二定律:F=ma,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2. 热学知识点:(1)热平衡:两个物体处于相同温度下,热量不再传递。
(2)热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3)热传导:物体内部分子间的能量传递。
3. 光学知识点:(1)光的反射:光线打到镜子上会发生反射,法线、入射线和反射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焦距与物距关系:1/f=1/v+1/u,其中f为焦距,v为像距,u为物距。
(3)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实像,凹透镜成虚像。
二、化学1. 元素周期表:(1)周期表中横行被称为周期,竖列被称为族。
(2)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
2. 物质的相变:(1)气体的压力与体积关系: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2)气体的温度与压力关系:温度升高,压力增加。
3. 化学反应速率:(1)反应速率与温度关系: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加。
(2)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关系: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加。
三、生物1. 生物的进化:(1)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的个体被淘汰。
(2)突变:基因发生变异,导致个体的遗传特征发生改变。
2. 遗传学基础:(1)显性基因:表现在个体上的基因。
(2)隐性基因:需要两个同样的隐性基因才会表现在个体上。
3. 生物圈的物质循环:(1)水循环:蒸发、降水、地表径流。
(2)碳循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以上只是理综高考必背知识点的一小部分,希望可以帮助高考考生进行重点复习。
在备考理综科目时,考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题目训练和对知识点的理解运用。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理综物理总复习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物理复题纲第一章:力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三要素包括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1、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2、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3、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
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
摩擦力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可以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平动平衡是指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是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
如受力在三个以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第二章:直线运动一、运动:1、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但尽量方便解题。
2、质点是研究物体比周围空间小得多时,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质点。
只有质量,没有形状与大小。
3、位移s是矢量,方向起点指向终点。
表示位置的改变。
路程是标量,质点初位置与末位置的轨迹的长度,表示质点实际运动的长度。
4、时刻是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表示。
如4s,第4秒。
时间是起始时刻与终止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
如4秒内,第4秒内。
ma速度v是一个矢量,表示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公式v=s/t计算,其中s为位移,t为时间。
常用的速度单位是米每秒,也可以用千米每小时表示。
在s-t图中,速度的大小可以用正切tgθ计算。
平均速度是变速运动中位移与对应时间之比,而瞬时速度是质点某一瞬间的速度,大小为速率,标量。
2023高考理综知识点整理

2023高考理综知识点整理2023高考理综知识点整理眼高手低也是不少同学化学成绩不太好的主要原因之一。
很多人在听老师讲解的时候觉得题目并不难,但是自己解题的时候却不能找到正确的思路。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高考理综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023高考理综知识点生物部分研究人的基因组:24条染色体研究人的染色体阻组型:46条研究人的染色体组:23条细胞基因型≠生物体基因型NADP+ 电子最终受体与抗体分泌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高尔基体与抗体合成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与抗体加工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以上“线粒体”都属于间接相关的细胞器)从子宫角获取的早期胚胎应立即移至同期发情受体子宫角继续发育提取光合色素时,叶片现在40~50℃烘箱中烘干,以增加色素浓度受体先同期发情,供体再超数排卵180无放射性,用质谱仪分析互补的粘性末端≠相同的粘性末端总光合速率(真正、实际):CO2的吸收总量、O2产生量、CO2同化量、有机物生产总量净光合作用速率(表观):CO2吸收量、O2释放量、有机物积累量差异的根本原因:对不同而言,遗传物质不同对同一个体不同细胞而言,mRNA不同差异的直接原因:蛋白质等不同细胞外液:只有多细胞动物有碱基配对方式≠碱基配对原则所有内分泌腺都受神经调控物理部分B超:超声波(不易衍射)探测内脏交通超声波测速:多普勒效应星球红移、蓝移:多普勒效应彩超(超声波血流测速):多普勒效应超声波其他应用:加湿器、碎结石、清洗、声呐、检查裂纹全反射棱镜光导纤维——内窥镜偏振光:拍照减弱反射光、手表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激光1. 相干性好,可调制:光导纤维、全息照相2. 平行度好:测距、光盘信息3. 亮度高(能量大):切割雷达利用无线电波中的微波化学部分海洋元素——Br 99%以上溴在海洋中软锰矿——MnO2工业上常用H2+Cl2点燃2HCl制取盐酸H2与Cl2在光照条件下会爆炸从海产品中提取I2AgX见光分解【X代表卤族元素】AgBr 感光材料制作胶卷AgI 用于人工降雨Na2O 白色Na2O2 淡黄色NaHCO3 治疗胃酸过多、糕点发粉Cr2O7- 橙色CrO42- 黄色Cr3+ 绿色制甲烷CH3COONa+NaOH CuOCH4+Na2CO3不饱和烃是脂肪烃【苯乙烯不属于不饱和烃(苯乙烯属于芳香烃)】醋酸纤维制电影胶片片基纤维素èNaOHèCO2è稀硫酸è粘胶纤维(长的叫人造丝,短的叫人造棉)高考理综答题时间分配技巧1、先做选择题先做选择题,答题顺序先易后难,时间一般控制在45分钟内(含涂卡时间)。
高考理科综合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科综合知识点总结在高考中,理科综合是一个很重要的科目,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点。
理科综合考试要求考生对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进行综合应用与分析,因此需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掌握。
本文将总结高考理科综合的重点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理部分物理部分是高考理科综合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都是重点考点。
力学方面,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牛顿定律、运动学、动量守恒定律等基础概念。
同时,对于刚体平衡、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点也要有深入理解。
热学方面,热量和功是考试重点。
考生需要了解热量传递形式和热力学定律,同时还要掌握热能转化和热力学循环等相关内容。
光学方面,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等都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此外,光的波粒性质、光的偏振以及光的干涉、衍射等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电磁学方面,电流、电压和电阻等概念是基础,同时电磁感应、电动势和电容等内容也是需要重点掌握的考点。
二、化学部分化学部分在高考理综中占比相当大,考生需要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化学反应原理以及原子结构等相关知识。
化学反应方面,考生需要了解化学反应的能量、速率和平衡,了解酸碱中的氢离子浓度(pH值),并能够应用到酸碱中的一般性质和中和反应。
化学键方面,需要熟悉主要元素的电子层布局和原子键特征,并了解离子键、共价键及金属键。
有机化学方面,需要了解有机物性质的影响因素、有机反应机理以及常见的有机合成方法。
化学计算方面,考生需要掌握溶液中的浓度计算、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内容。
三、生物部分生物部分是高考理综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内容较为广泛。
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呼吸和肌肉运动等。
此外,遗传与进化、植物和动物的适应性以及生物技术等也是重点考察的知识点。
生物化学方面,需要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生物膜的功能,了解DNA、RNA的合成与功能。
对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的原理也要有深入的理解。
理综第七题常考的化学常识

理综第七题常考的化学常识
1.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所有化学知识的基础,其中包括元素的性质和期望的原子结构。
学生需要了解如何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元素,并能够识别元素的名称、符号、原子序数和平均原子量等基本信息。
2.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研究含碳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科学。
学生应熟悉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如烃、醇、酸、醛、酮、酯、氨基酸等,并能够识别它们的分子式和化学结构。
3. 化学反应: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水解反应、加成反应等,并能够解释这些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4.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在反应物和产物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学生应熟悉化学平衡定律、平衡常数、平衡浓度等概念,并能够解释对平衡影响的因素,如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5. 酸碱理论:酸碱理论是研究酸碱性质和反应的基础理论。
学生应了解酸碱及其性质的定义、指示剂的选择、酸碱滴定等基本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6. 化学能量:化学能量包含了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
学生需要了解热力学基本概念,如焓、熵、自由能等,并能够应用这些概念解释化学反应的热力学特性。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动力学有关能量的概念,如活化能、速率常数、反应级数等。
7.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对化合物进行分离、鉴定和测量。
学生应熟悉化学分析方法,如质谱、光谱、色谱、化学计量法等,并能够解释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8. 化学实验安全:学生需要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原则,包括实验室的安全规定、防护措施,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标志、防范措施等。
高考理综真题知识点归纳

高考理综真题知识点归纳作为高中生必备的一门科目,理综在高考中占据重要的权重。
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生,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理综知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
下面,让我们来归纳一些高考理综真题常见的知识点。
一、物理在物理这一大题中,最常见的有力学、热学、电学和光学等几个板块。
力学部分,常见的知识点包括运动、力和动量守恒等。
懂得如何画图解题至关重要,特别是在斜面和弹簧伸缩等题中。
另外,在热学中,热量传递和理想气体定律也是常考的内容。
电学方面,必须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例如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阻的计算。
光学部分,常见的知识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定律和透镜成像等。
二、化学化学是一门涉及反应和物质转化的学科。
在高考中,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是两个重要的板块。
在无机化学中,常见的知识点有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例如金属活动性和化合价的确定等。
有机化学是更加复杂的一部分,需要熟练记忆各种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并且懂得它们之间的反应和机理。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和溶液的浓度计算也是高频考点。
三、生物生物是一门纷繁复杂的学科,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
一般来说,高考中经常考察的有细胞结构、生物遗传和生态学等内容。
细胞结构是理解生物学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了解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等结构的功能和特点非常重要。
生物遗传是一门独特而深奥的学科,在高考中也占重要的比重。
要重点掌握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基本原理。
生态学中,生物的种群分布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也是考察的重点。
综上所述,高考理综的知识点广泛而复杂。
虽然知识点有很多,但是通过系统性的学习和反复练习,我们可以掌握它们。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例如制定学习计划、整理知识点、做真题等。
同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分析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理综知识和解题技巧,才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了解高考理综真题常见的知识点归纳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勤加练习和归纳总结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高考理综知识点常识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常识总结高考理综科目是很多考生头疼的一门科目,因为包罗万象,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
然而,如果能够合理总结和归纳理综科目的常识点,掌握其核心思想和联系,那么面对高考也能游刃有余。
本文将针对高考理综科目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对考生有所帮助。
1. 生物学常识点1.1 细胞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主要有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种。
生物体通过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细胞分裂是增加细胞数量和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
1.2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传递和变异规律的学科。
基因由DNA组成,基因突变可以导致个体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其中包括染色体突变和基因突变。
1.3 生态学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组合体,包括生物群落、生态位和食物网等概念。
2. 化学常识点2.1 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两大类,纯物质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化合物由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元素是由相同原子组成的物质。
2.2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两种类型,吸热反应需要吸收外界的热量才能进行,放热反应则释放能量。
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2.3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元素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表格,可以分为主族元素和过渡族元素。
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和价态,而过渡族元素则具有多种原子价态。
3. 物理常识点3.1 力学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力的学科。
物体受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平衡态和动态两种情况,平衡态下力的合力为零,动态下则会产生加速度。
3.2 光学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的学科。
光线传播遵循直线传播原理,光的折射、反射和干涉等现象可以用波动理论和几何光学解释。
3.3 电磁学电磁学是研究电和磁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电荷是电的基本载体,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电磁感应是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
通过以上对高考理综科目的常识点进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很多交叉点和联系。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归纳随着高考的临近,理综科目成为许多考生的头疼之源。
而理综的考试要求广泛且涉及的知识点繁多,给考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理综科目,本文将对高考理综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给考生们提供有效的复习指导。
一、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主要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静力学等内容。
重点知识点有:(1)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2)动量守恒:对于封闭系统,动量守恒成立;(3)能量守恒:对于封闭系统,能量守恒成立;(4)力和加速度的关系:F=ma。
2. 热学热学主要涉及热力学和热传导等内容。
重点知识点有:(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2)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3)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会自行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4)热传导:热传导的速率与温度差、导热系数和截面积有关。
3. 光学光学主要涉及光的传播和光的性质等内容。
重点知识点有:(1)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2)光的折射定律: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3)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4)干涉和衍射现象:光的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表现。
二、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1. 无机化学无机化学是化学的基础,主要涉及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等内容。
重点知识点有:(1)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2)氧化还原反应:涉及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3)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包括金属的导电性、延展性等;(4)化学平衡:涉及平衡常数、平衡位置等概念。
2. 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主要涉及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等内容。
重点知识点有:(1)碳的组成:有机化合物均含有碳;(2)烃的分类和性质:包括烷烃、烯烃、炔烃等的性质;(3)醇、酚、醛、酮等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
三、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1. 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生物分子的组成和功能等内容。
高考题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题理综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高考的逼近,理综科目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之一。
理综以其广泛的知识面和灵活的题型而备受考生们的关注。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理综科目,本文将对高考理综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给出一些备考的建议和技巧。
第一章:物理1.1 力学1.1.1 运动规律1.1.2 力的合成与分解1.1.3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1.1.4 物体的圆周运动1.1.5 弹性力与弹簧振子1.2 热学1.2.1 热量与温度1.2.2 物体的热传递1.2.3 热力学第一定律1.2.4 热力学第二定律1.2.5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3 光学1.3.1 光的传播与反射1.3.2 光的折射与色散1.3.3 光的干涉与衍射1.3.4 光的波粒二象性1.3.5 光的偏振与光的多普勒效应1.4 电磁学1.4.1 静电场与电场力1.4.2 电路中的电流1.4.3 磁场与电磁感应1.4.4 电磁波1.4.5 电磁辐射与电子技术第二章:化学2.1 无机化学2.1.1 元素周期表与化学键2.1.2 酸碱盐与氧化还原反应2.1.3 锂电池与太阳能电池2.1.4 有机化学基础2.2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2.2.1 原子结构与化学键2.2.2 分子结构与键能2.2.3 功能性有机化合物2.3 化学反应与能量2.3.1 化学反应速率2.3.2 化学平衡与化学动力学2.3.3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2.4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4.1 离子溶液的电离度与溶解度2.4.2 酸碱溶液的pH值及指示剂2.4.3 金属元素与其化合物的性质2.4.4 与生活环境相关的化学问题第三章:生物3.1 生物的基本单元3.1.1 细胞结构与功能3.1.2 生物大分子与代谢物3.1.3 遗传物质与基因组3.1.4 DNA复制与基因表达3.2 生物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3.2.1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3.2.2 营养与生态3.2.3 氮循环与碳循环3.2.4 生物的适应与演化3.3 神经调节与体内平衡3.3.1 神经元与神经调节3.3.2 内分泌系统与体内平衡3.3.3 免疫系统与人体防御3.4 生物技术与人类生活3.4.1 DNA技术与基因工程3.4.2 细胞技术与组织工程3.4.3 人类健康与疾病考生们备考理综科目时,可以根据以上知识点进行系统学习和总结。
高考理综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高考理综知识点:物理:牛顿运动三定律: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力、加速度、动量、动能、势能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曲线运动:描述物体在曲线轨迹上的运动,包括向心加速度、离心加速度、周期、频率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万有引力:描述物体之间的引力作用,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引力场、引力势能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机械能:研究物体在力学中的能量转换,包括动能、势能、机械能守恒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电场:描述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电路:研究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和转换,包括电阻、电流、电压、电动势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磁场:描述电流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磁场强度、安培力、洛伦兹力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电磁感应:描述磁场变化时产生的电动势,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等概念和相关公式。
化学:元素周期表:包括周期表中的元素分类、性质、变化规律等。
化学键:描述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等。
化学反应:研究化学元素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物质性质: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酸碱性、氧化性等。
有机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包括烃、醇、酸、醛、酮等有机物的性质和相关反应。
化学分析:通过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包括滴定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等。
生物:细胞结构: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等。
生物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等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代谢:研究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包括代谢途径、代谢速率、代谢调节等。
基因与遗传:描述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转录、基因翻译等。
生物分类:研究生物的分类系统和命名规则,包括生物分类的科、属、种等层次。
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物理部分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够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所指的就是n秒末。
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时刻。
4、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分力不一定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不一定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情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式。
2018届高考理综第7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2018届高考理综第7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的第7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科技等相结合的内容,看似简单,但是做对的同学却并不多。
常考知识点的归纳1.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物质麻类、棉花、木棉、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铜氨纤维等;干扰项:光导纤维、醋酸纤维、硝化纤维、火棉、胶棉;2.属于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燃烧有焦羽毛气味动物毛发角蹄、蚕丝、血红蛋白、酶类、天然皮革;干扰项:人造奶油;3.主要成分为油脂的物质动物油、植物油、地沟油、人造奶油、鱼肝油、脂肪;干扰项:矿物油;4.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PVC、PLA、核酸、聚XX;干扰项:油脂、维生素;5.能水解,且产物均为葡萄糖的物质淀粉、麦芽糖、纤维二糖、纤维素;6.元素定性分析法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发射)光谱;7.测定有机物结构有作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①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②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③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干扰项:道尔顿:只是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布朗运动:只能说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9.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有机酸、无机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I,HBr,HClO4等强碱:KOH,NaOH,Ca(OH)2,Ba(OH)2等可溶性碱绝大部分盐:CaCl2,CuSO4,Na2CO3,BaSO4,CaCO3等干扰项:难溶性盐虽然溶解度小,但它是强电解质;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HAc,H2CO3,HF,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Mg(OH)2等难溶性碱;少部分盐:Pb(Ac)2,HgCl25.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6.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高考理综常识知识点

高考理综常识知识点高考理综科目是理科生的必考科目之一,多年来备受学生关注和重视。
在高考理综科目中,常识知识点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物理、化学、生物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一些与高考理综常识相关的知识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物理物理常识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高考理综科目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与物理常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1. 质量与重力: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所包含的物质的数量,而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质量的单位是千克,重力的单位是牛顿。
2. 物态变化: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物态,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这些物态的变化是由于分子之间的间距和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的不同所致。
3. 功与能:功是力在物体上做的功,能是物体具有做功的能力。
功的单位是焦耳,能的单位是焦耳。
二、化学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学科,与高考理综科目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化学常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围绕核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电子带有负电荷,质子带有正电荷。
2.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
元素的标志以化学符号表示,例如氧元素的符号是O,钠元素的符号是Na。
3. 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称为酸碱中和反应。
酸的特点是酸味、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碱的特点是苦味、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三、生物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组成的学科,与高考理综科目息息相关。
以下是一些与生物常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1. 细胞理论: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的基础。
2. 遗传与进化:遗传是指生物通过遗传物质(DNA)将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进化是指物种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变,形成新的物种。
3.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物种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一、现代仪器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2. 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 4. 助;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5.非金属元素;重点是测反应速率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6.光度计分光量,如果某个反应伴随颜色改变,浓度与颜色的深浅成正比,颜色深浅就对应于分光光度;计上吸光度的大小。
所以通过吸光度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速率。
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7.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的有无及含量,Cl、N、H、O、C 8.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N2、HCl;CO2、H2O年提出。
即将准确称1831由德国化学家李比希于量的样品置于一燃烧管中,经红热的氧化铜氧化后,再将其彻底燃烧成二氧化碳和水,用纯的氧气流把它们分别赶入烧碱石棉剂(附在石棉上粉碎的氢氧化钠)及高氯酸镁的吸收管内,前者将排出的二氧化碳变为碳酸钠,后者吸收水变为含有结晶水的高氯酸镁,这两个吸收管增加的重量分别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重量,由此即可计算样品中的碳和氢的含量:碳%=(12×100×A)/(44×B),氢%=(2×100×C)/(18×B)(其中A代表生成的二氧化碳重量,B代表样品的重量,C代表生成的水重量)。
如果碳与氢的百分含量相加达不到100,而又检测不出其他元素,则差数就是氧的百分含量。
本法的特点是碳氢分析在同一样品中进行,且对仪器装置稍加改装后,即能连续检测其他元素。
分析的准确度一般为±。
)0.2%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9.素;;、S,NaX、Na2S、NaCN钠熔法:10..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 11.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12.扫描一根探针慢慢地通隧道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简单得出乎意料。
高三理综知识点大全及答案

高三理综知识点大全及答案一、高三理综科目简介高三理科综合主要考察学生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点,并能够将知识点相互联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高三理综知识点大全1. 物理知识点1.1 运动学-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质点的匀速和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和斜抛运动1.2 力学- 牛顿三定律- 重力、摩擦力、浮力等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力的合成和分解- 弹性力和弹簧的伸长量计算1.3 动力学- 动量、动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功和功率- 机械能的转化和损失1.4 电磁学- 电荷和电场- 电流、电阻和电压- 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电磁感应和电磁感应定律2. 化学知识点2.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周期和族的概念- 元素周期律的规律和应用2.2 化学键和化合物- 化合价和化合物的电子结构- 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和特点 - 电离平衡和酸碱中和反应2.3 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反应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 平衡反应的影响因素和平衡移动规律2.4 化学实验-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室常见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操作- 安全、环保和有效利用实验资源的原则3. 生物知识点3.1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进化论和自然选择- 物种形成和遗传变异- 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3.2 细胞与遗传- 细胞结构和功能- 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遗传物质的变异和基因突变3.3 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生物体的组织和器官- 细胞分裂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 发育过程中的变态和受精3.4 生物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营养的消化和吸收-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动三、高三理综答案解析由于篇幅限制,难以详细列举所有知识点的答案解析。
在应试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具体题目和知识点理解进行解答。
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理综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个头疼的问题,高考理综在高考所占的比重是是非常大的,理综包括了三门学科,学理的考生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理综太难得分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考理综的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高考理综知识点总结:物理部分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够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可以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不一定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成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所指的就是n秒末。
第n秒所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
第n秒末和第n+1秒初就是同一时刻。
4、物体在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是等于路程的。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不一定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与速度方向相同,也不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是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代表什么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要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
17、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μ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19、静摩擦力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分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使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避免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一、现代仪器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2.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4.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5.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6.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7.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8.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9.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10.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11.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12.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二、化学史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2.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4.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5舍勒:发现氯气;6.维勒:人工合成尿素;7.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三、材料及成分1.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2.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3.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4.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5.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6.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7. 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8.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9.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10.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11.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1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四、能源问题1.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2.煤:主要成分是碳煤的干馏、气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3.生物质能:通过光合作用,太阳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木材、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植物、动物粪便、沼气等;4.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氢能、核能;五、环境问题与食品安全1.臭氧层空洞:氟利昂进入平流层导致臭氧减少;2.温室效应:大气中CO2、CH4增多,造成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光化学烟雾:NxOy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有毒气体;4.赤潮:海水富营养化;5.水华:淡水富营养化;6. 酸雨:pH<5.6;7.室(在酸性条件下水解)a.尚未水解:必须先加NaOH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无砖红色沉淀;b.完全水解:加入碘水,不呈蓝色c.取两份,一份加入碘水呈蓝色;一份加入NaoH中中和硫酸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有砖红色沉淀③人体中无纤维素酶,不能消化纤维素,多吃含纤维素食物可促进肠道蠕动;七、氨基酸和蛋白质1.α-氨基酸: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个碳上天然蛋白质水解生成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2.两性:-NH2具有碱性,-COOH具有酸性-R————COOHNH3+NH3+R————COO--NH2R————COO-两性离子阴离子形态阳离子形态固体氨基酸主要以两个不同的氨基酸缩合形成二肽,有四种不同的产物(两个自身,两个交叉);3.分离:当氨基酸以两性离子存在于溶液中时,其溶解度最小,而不同的氨基酸出现这种情况的pH 各不相同,故可利用此差异,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来分离氨基酸;4.盐析:许多蛋白质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度,溶于水形成胶体;在浓度较高的低盐金属盐(Na2SO4)或铵盐中,能破坏胶体结构而使蛋白质溶解度降低,从而使蛋白质变成沉淀析出,析出的蛋白质仍具有生物活性;5.变质:①重金属盐、强酸、强碱、甲醛、酒精等可使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析出的蛋白质不再溶于水;②当人体误食重金属盐时,可喝大量的牛奶、豆奶、鸡蛋清来解毒;③酒精消毒是破坏了病毒的蛋白质活性而杀死病毒;6.颜色反应:①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玫瑰紫色;②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作用生成黄色物质;③氨基酸遇茚三酮呈紫色;7.氢键存在:①蛋白质的二级结构;②DNA双螺旋结构,AT之间两条,CG之间三条;八、油脂1.油脂不是高分子,是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类;2.油: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液态,如豆油、花生油;能使溴水退色;不能从溴水中萃取溴单质;3.脂肪: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常温固态,如猪油、牛油油;4.皂化反应:油脂与碱反应生成甘油与高级脂肪酸钠;5.油脂硬化: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与氢气反应生成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6:油脂和矿物油不是同一物质,矿物油是烃类;7.天然的油脂都是混合物;8.硬水中有较多的Mg2+、Ca2+,会生成不溶于水的(C17H35COO)2Mg和(C17H35COO)2Ca,使肥皂的消耗量增加,故不宜在硬水中使用肥皂;9.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中的双键会被空气氧化而变质;10.地沟油和人造奶油都是油脂;九、化学中的不一定1. 原子核不一定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如氢的同位素(11H)中只有一个质子。
2.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是HMnO4的酸酐,是金属氧化物。
3.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都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
4.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是两性氧化物。
5. 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不一定是酸。
如苯酚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酚类,不属于酸。
6.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如金刚石与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二者混合所得的物质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
7. 晶体中含有阳离子不一定含有阴离子。
如金属晶体中含有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而无阴离子。
8.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如金刚石→石墨,同素异形体间的转化因反应前后均为单质,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9.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如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其中不含金属离子。
10.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N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硝酸,但不是硝酸的酸酐,硝酸的酸酐是N2O5,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碱—NaOH,但它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是过氧化物。
11. pH=7的溶液不一定是中性溶液。
只有在常温时水的离子积是1×10-14 ,此时pH=7的溶液才是中性。
12. 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时,试纸用蒸馏水湿润,测得溶液的pH不一定有误差。
13. 分子晶体中不一定含有共价键。
如稀有气体在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不含共价键。
14.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不一定是SO2,如Cl2、O3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15. 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
如Fe3+可被还原为Fe2+。
16. 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不一定被还原。
如2H2O=2H2↑+O2↑,氢元素被还原而氧元素被氧化。
17. 强氧化物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如浓硫酸是常见的强氧化剂,氢气是常见的还原剂,但可用浓硫酸干燥氢气,因二者不发生反应。
18. 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很容易发生,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不能发生。
如碳与氧气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须点燃;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在常温下很容易发生。
19.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如AlO2-、MnO4-。
20. 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元素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如周期表中ⅣA、ⅤA、ⅥA中的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4个。
21. 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不一定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如HCO3-、HS- 等离子既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大量存在,也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
22.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不一定越高。
一般情况下该结论是正确的,但因H2O、HF、NH3等分子间能形成氢键,熔沸点均比同主族元素的氢化物高。
23. 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不一定属于分子晶体。
如NH4Cl属于离子晶体。
24. 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
如CCl4、CO2等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25. 铁与强氧化性酸反应不一定生成三价铁的化合物。
铁与浓硫酸、硝酸等反应,若铁过量则生成亚铁离子。
26. 强电解质不一定导电;一般强电解质的晶体不导电;27. 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不一定强于弱电解质;与溶度有关;28. 失去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不一定强。
如稀有气体原子既不易失去电子也不易得到电子。
常考知识点的归纳1.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的物质麻类、棉花、木棉、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铜氨纤维等;干扰项:光导纤维、醋酸纤维、硝化纤维、火棉、胶棉;2.属于蛋白质,水解得到氨基酸,燃烧有焦羽毛气味动物毛发角蹄、蚕丝、血红蛋白、酶类、天然皮革;干扰项:人造奶油;3.主要成分为油脂的物质动物油、植物油、地沟油、人造奶油、鱼肝油、脂肪;干扰项:矿物油;4.高分子物质蛋白质、淀粉、纤维素、PVC、PLA、核酸、聚XX;干扰项:油脂、维生素;5.能水解,且产物均为葡萄糖的物质淀粉、麦芽糖、纤维二糖、纤维素;6.元素定性分析法李比希燃烧法、钠熔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原子吸收(发射)光谱;7.测定有机物结构有作用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光谱8.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①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②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③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干扰项:道尔顿:只是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布朗运动:只能说明分子作无规则运动;9.概念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水、有机酸、无机酸、碱、盐、金属氧化物都是电解质2.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I,HBr,HClO4等强碱:KOH,NaOH,Ca(OH)2,Ba(OH)2等可溶性碱绝大部分盐:CaCl2,CuSO4,Na2CO3,BaSO4,CaCO3等干扰项:难溶性盐虽然溶解度小,但它是强电解质;4.弱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部分电离的电解质;弱酸:HAc,H2CO3,HF,HClO,H2SO3,H2S,H3PO4等;弱碱:NH3H2O,Cu(OH)2Mg(OH)2等难溶性碱;少部分盐:Pb(Ac)2,HgCl25.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6.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习题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PM2.5是指空气中细颗粒物直径≤2.5 p m的颗粒物B.“可燃冰”的燃烧、从海水中提取镁、铜的电解精炼、石油分馏都是化学变化的过程C.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依靠肽链中-NH-上的氢原子与羰基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而实现的D.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历史可表示为:道尔顿---卢瑟福---汤姆生---波尔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可再生资源、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替代有机溶剂、注重原子的经济性、采用低能耗生产工艺都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B.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晶体主要以()A.PM 2.5是指空气中细颗粒物直径≤2.5 nm的颗粒物B.利用高纯度二氧化硅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C.“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李比希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均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空间结构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过程后可变为清洁能源,这是煤综合利用的主要方法B.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元素分析仪是一种可用于确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比色分析仪器D.纤维素、PLA(聚乳酸)、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化学烟雾是O3直接与空气中的一些碳氢化合物作用后生成的一种有毒烟雾B.肌红蛋白、蚕丝、过氧化氢酶、鱼肝油充分水解后均可得到氨基酸C.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适用一切动态平衡,包括溶解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