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课程设计
华科电机学课程设计
华科电机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类型及各自的特点,了解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计算电机的基本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效率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电机运行中的一般问题。
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实验,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理论知识。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对电机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学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合作学习培养沟通协调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电机在节能减排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性较强的技术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工程应用。
学生特点:假设学生为高中年级,已具备基本的物理知识和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电机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课程需结合理论讲解与实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磁场与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 电机的主要类型及其工作原理- 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与功能2. 电机参数与性能分析- 电机电路的基本方程与参数计算- 电机的功率、效率、转速等性能指标- 电机特性曲线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3. 电机应用与案例分析- 常见电机类型在工业、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电机选型原则与方法- 电机系统故障分析与维护4. 电机实验与操作- 设计简单电机实验,如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 实验操作指导与安全规范- 实验数据分析与处理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电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第3-4周:电机参数与性能分析第5-6周:电机应用与案例分析第7-8周:电机实验与操作教材章节关联:第1章:电机概述与基本原理第2章:电机结构与设计第3章:电机性能分析第4章:电机应用与实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保证科学性和系统性。
电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
电机课程设计题目大全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2.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3.能够运用电机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过程。
5.能够进行电机的安装和调试。
6.能够对电机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电机技术和应用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1.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构成部分,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
2.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电机的运行过程、转矩和转速的计算方法,掌握电机的启动和制动原理。
3.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了解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教材章节和内容:1.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构成部分,理解电机的运行原理。
2.第二章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学习电机的运行过程、转矩和转速的计算方法,掌握电机的启动和制动原理。
3.第三章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了解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电机的工作过程和应用实例,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机实验,亲身体验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权威出版的电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学习材料。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运动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类型、特点及其在自动化领域的应用。
2. 学生能描述电机运动控制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并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学生能掌握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和速度控制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运动控制电路,并进行模拟实验。
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机运动参数的调节,实现对电机运动的精确控制。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运动控制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电机运动控制技术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3.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运动控制在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重要性,增强对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关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对电机运动控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实现学习成果的转化。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原理与类型:介绍电机的基本原理、分类及各类电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重点关注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电机原理与类型》2. 电机运动控制参数:讲解电机运动控制中涉及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和转矩等,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机运动控制参数》3. 电机运动控制电路:介绍电机运动控制的基本电路,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和速度控制等,分析各电路的工作原理。
关于电机学的课程设计
关于电机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2. 学习并掌握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结构及应用场景;3. 了解电机与电源、负载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电机选型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机电路,并进行简单的电机控制;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对电机进行检测和调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机应用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学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关注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课程性质:电机学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应用,培养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面向高中年级学生,他们在物理、数学等领域已有一定基础,具备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电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点。
关联课本第一章内容。
- 交流电机- 直流电机- 步进电机- 无刷电机2. 电机结构与原理:分析各类电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
关联课本第二章内容。
- 电机磁路- 电机的电路模型- 电机的转矩与效率3. 电机控制技术: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和电路,掌握常见的电机控制方法。
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 电机启动、制动与调速- 电机驱动电路- 电机控制策略4. 电机选型与应用:介绍电机选型原则,分析不同应用场景下的电机选型实例。
关联课本第四章内容。
- 电机与负载匹配- 电机选型依据- 电机应用案例分析5. 电机检测与维护:学习电机检测方法、维护技巧,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关联课本第五章内容。
电机驱动原理课程设计
电机驱动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构造及其工作原理,掌握电机驱动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不同类型电机(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驱动方式及其特点。
3. 学会分析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参数,如电压、电流、转速等。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机驱动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
2.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搭建简单的电机驱动电路,加深对电机驱动原理的理解。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机驱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驱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提高探究精神。
2.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安全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验过程中遵守操作规程的重要性。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机驱动原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以实践性、趣味性为主,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介绍电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定子、转子、电磁线圈等。
- 阐述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等。
2. 不同类型电机的驱动方式- 直流电机的驱动原理及特点,如励磁方式、转速控制。
- 交流电机的驱动原理及特点,如异步电机、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
3. 电机驱动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讲解电压、电流、转速等参数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 分析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功率计算、效率等问题。
4. 电机驱动实践操作- 搭建简单的电机驱动电路,如直流电机调速电路、交流电机启动电路。
- 使用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对电机驱动系统进行实际测试。
5.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 第一课时:电机基本构造与原理。
- 第二课时:不同类型电机的驱动方式。
- 第三课时:电机驱动系统关键参数分析。
电机专业课程设计
电机专业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并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电机的应用场景。
2. 使学生了解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功率、效率、转速等,并能运用相关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让学生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如启动、调速、制动等,了解各种控制器件的作用及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技能。
2. 培养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和职业观。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沟通、协调,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技能和实际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为电机专业初中级阶段,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但对电机专业知识的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所设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介绍电机的基本组成,如定子、转子、绝缘材料等。
- 阐述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能量转换等。
2. 电机的分类及性能指标- 分类介绍交流电机、直流电机、步进电机等不同类型的电机。
- 介绍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功率、效率、转速等。
3. 电机控制技术- 分析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如启动、调速、制动等。
- 介绍常用控制器件,如接触器、继电器、PLC等。
4. 电机应用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类型电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如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
- 结合案例,讲解电机选型、安装、调试等实际操作过程。
5. 电机实验与实训- 制定详细的实验与实训教学大纲,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等。
电机课程设计
电机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2.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功率、转速、效率等。
3. 学生能够了解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简单计算电机的相关性能参数。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技术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电机的基本知识,掌握相关技能,培养他们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为理论联系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针对学生年级特点,课程内容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电机知识,而且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介绍电机的定义、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 分类讲解电机,如同步电机、异步电机、直流电机等。
2. 电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详细阐述电机的工作原理,如电磁感应、电磁力等。
- 分析各类电机的主要结构,如定子、转子、绕组等。
3. 电机性能参数与选用- 介绍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功率、转速、效率、扭矩等。
- 讲解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电机。
4. 电机实验与操作- 设计简单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机的工作过程,加深对电机原理的理解。
- 引导学生进行电机操作,掌握基本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5. 电机在节能环保中的应用- 分析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作用,如高效电机、变频调速等。
电机学课程设计报告PPT课件
(a) 外形图
常开触点 (b) 结构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7
结
构1 符 号
2 3
SB
1 43
SB
按钮帽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2
桥式静触头
4
常开静触头
外壳
SB
动画
名 常闭按钮 称 (停止按钮)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复合按钮
8
4.1.3 接触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
(a) 外形
用于控制电路流 过的小电流 (无 需加灭弧装置)
属于同一器件的线圈和触点用相同的文字表示
常用的交流接触器有CJ10、CJ12、CJ20和3TB等系列。
接触器技术指标:额定工作电压、电流、触点数目等。
如CJ10系列主触点额定电流5、10、20、40、75、 120A等数种;额定工作电压通常是220V或380V。 11
KM 复合按钮
34
点动时: 按下SB3
电机运转 FR
~ SB1
先断开
SB2 SB3
KM
KM
通电 闭合
后闭合 自锁触点不起作用
35
松开SB3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KM
KM
断电 断开
先断开
36
松开SB3 电机停转 实现点动 用途:试车、检修以及车床主轴的调整等。
FR
~ SB1
后闭合
SB2 SB3
常用的熔断器有插入式熔断器、螺旋式熔断 器、管式熔断器和有填料式熔断器。 符号 FU
(熔1)断电器灯额、定电电炉流等IF电的阻选性择负
载
IF > IL
电机课程设计与体会
电机课程设计与体会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熟练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和应用,了解电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学生能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学会分析电机故障,具备一定的电机维修和调试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机行业的兴趣,增强责任感,提高团队合作意识,树立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应用和故障分析。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电机概述,介绍电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电机的基本原理,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场理论和电机运行特性。
3.第三章:电机的结构与设计,介绍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设计要求。
4.第四章:电机驱动与控制,讲解电机的驱动方式、控制技术和应用案例。
5.第五章:电机故障分析与维修,分析电机常见故障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故障分析方法。
2.讨论法:学生讨论电机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电机故障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电机原理与控制》,提供电机基本原理、结构和控制技术的相关知识。
2.参考书:《电机设计与维修》,补充电机设计和维修方面的内容。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故障现象。
4.实验设备:提供电机实验装置,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故障分析。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考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占总成绩的30%。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
电机直流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直流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直流电机的类型、结构、性能及用途。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解决直流电机常见故障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并能进行基本的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工程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机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原理与应用的实践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中年级,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动手能力,对新技术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究电机直流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包括洛伦兹力定律、电磁感应定律在直流电机中的应用,电机转速与电枢电压、电流的关系,以及励磁对电机性能的影响。
2. 直流电机的类型与结构:介绍常见的直流电机类型,如永磁直流电机、励磁直流电机;讲解电机的结构,包括电枢、励磁绕组、换向器等组成部分。
3. 直流电机的性能与用途:分析不同类型直流电机的性能特点,如功率、转速、效率等,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和适用场合。
4. 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学习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设计简单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包括调速、转向等功能。
5. 直流电机参数测试与故障分析:教授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机参数测试,分析常见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电机课程设计百度文库
电机课程设计百度文库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特点,培养学生对电机设计和应用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2.掌握电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3.熟悉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和选用原则。
4.能够分析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原因。
5.具备电机安装、调试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6.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2.增强学生对电机行业的兴趣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关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性能和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工作原理。
2.电机的主要结构:讲解电机的主要部件及其功能和作用。
3.电机的工作特点:分析电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和特点。
4.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介绍电机的转速、功率、效率等性能指标及其计算方法。
5.电机的选用和安装:讲解电机选用的原则和安装要求。
6.电机的调试和维护:介绍电机调试和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7.电机在工程应用中的案例分析:分析电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电机原理和结构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机专业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电机的控制课程设计
电机的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构造和功能。
2. 学生能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启动、停止、正反转等。
3. 学生能了解电机控制电路的组成,认识常用的控制元件及其作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电路,并进行正确的接线。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正反转等控制功能。
3. 学生能够分析电机控制电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电机控制产生兴趣,培养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沟通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认识到电机控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电机控制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机原理及构造- 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电机的主要构造及功能- 常见电机类型及特点2. 电机控制方法- 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控制方法- 电机调速原理及方法- 电机保护措施及安全操作3. 电机控制电路- 常用控制元件及其功能- 控制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接线方法4. 实践操作- 搭建简单的电机控制电路- 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正反转等控制功能- 分析并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1. 第1-2课时:电机原理及构造学习,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构造。
2. 第3-4课时:电机控制方法学习,掌握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等控制方法。
电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电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机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及适用场合。
2. 使学生了解电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掌握电机系统参数的计算和选型方法。
3. 引导学生运用电机系统相关知识,分析电机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系统知识进行实际工程设计和计算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完成电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和运行。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和技术对电机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机系统及其应用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关注工程实际,遵循工程伦理,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机系统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意识。
本课程旨在通过电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使学生在掌握电机系统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我国电机工程领域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机系统原理及类型:讲解电机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和应用场合,对应教材第1章和第2章。
- 交流电机原理与结构- 直流电机原理与结构- 特种电机原理与结构2. 电机系统参数计算与选型:介绍电机系统参数的计算方法、选型原则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3章和第4章。
- 电机系统参数计算- 电机选型原则与方法- 电机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3. 电机系统安装与调试:讲解电机系统的安装、调试步骤及注意事项,对应教材第5章。
- 电机系统安装工艺- 电机系统调试方法- 电机系统运行与维护4. 电机系统性能测试与故障诊断:介绍电机系统性能测试方法、故障诊断技术及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应教材第6章和第7章。
电机课程设计及实施
电机课程设计及实施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分类、特性及应用,培养学生具备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分解为以下三个维度:1.知识目标:•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结构。
•掌握电机的运行特性、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
•熟悉电机在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过程,进行故障诊断。
•具备电机维修和调试的能力。
•能够运用电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电机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树立学生对工程实践的尊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了解并遵循安全生产规范。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围绕电机原理与实践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电机基础:介绍电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结构特点。
2.电机原理:深入解析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运行特性。
3.电机驱动与控制:探讨电机的启动、制动、调速及其控制方法。
4.电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分析电机常见故障及其诊断与维修策略。
5.电机应用案例:研究电机在自动化系统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案例。
教学大纲将按照电机基础知识→电机原理与特性→电机控制与驱动→故障诊断与维修→工程应用案例的顺序进行编排,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系统讲解电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特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机在工程中的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电机实验,增强对电机原理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电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电机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技术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学生理解复杂概念。
4.实验设备:配置齐全的电机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际操作。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
电机学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并解释电机在不同应用领域的功能及作用。
3.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电机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电机性能测试,并处理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和调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学,培养对物理学科的热爱和兴趣,增强探究精神。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学基础知识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电机学的基本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解、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机的基本概念: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用途,重点讲解电机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机概述2. 电机的工作原理:详细讲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电磁力等基本概念。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机的工作原理3. 电机结构及参数:介绍电机的主要结构,如定子、转子、绕组等,以及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机结构及参数4. 电机启动、运行和调速:讲解电机的启动方法、运行特性及调速原理。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机启动、运行与调速5. 电机应用实例:分析电机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家用电器、工业生产等。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
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2. 学习拖动系统的基础知识,了解电机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关系;3. 掌握电机的基本参数及其对拖动系统性能的影响;4. 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及其在拖动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电机的工作原理,绘制电机结构示意图;2. 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机参数的测试,进行基本的性能评估;3.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机并进行简单拖动系统的设计;4.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分析的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及拖动系统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对团队合作的认识,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责任心;3. 使学生认识到电机及拖动系统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4. 培养学生节能环保意识,关注电机及拖动系统在绿色制造中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电机及拖动基础课程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为后续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和实现,教师可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介绍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定律、洛伦兹力等;- 分类介绍常见电机类型,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步进电机等;- 分析各类电机的结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拖动系统基础知识- 讲解拖动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负载、传动装置等;- 学习电机与负载的匹配原则,了解不同负载特性对拖动系统的影响;- 掌握拖动系统性能参数的计算方法。
3. 电机参数及其影响- 学习电机的主要参数,如额定功率、转速、转矩等;- 分析电机参数对拖动系统性能的影响,如启动、运行、制动等;- 探讨提高拖动系统性能的方法和途径。
电机设计陈世坤课程设计
电机设计陈世坤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电机设计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电机的设计流程和注意事项。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电机设计软件进行电机的设计;具备分析和解决电机设计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电机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践。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场理论、电机参数等。
2.电机设计的方法:讲解电机设计的基本步骤、设计原则、计算方法等。
3.电机设计的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电机设计的实际操作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讲解电机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电机设计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电机设计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手实践,加深对电机设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机设计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电机设计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考能力。
电机结构课程设计
电机结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电机的基本结构组成,掌握电机的主要部件及其作用。
2. 学生能够解释电机的工作原理,并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学生能够掌握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性能分析。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机结构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电路中电机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电机拆装和检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电机结构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驱动电路,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机结构,培养对电机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关注环保和节能。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结构与原理的入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和实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分层教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就感。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基本结构及组成- 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其应用场景。
- 讲解电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定子、转子、轴承、冷却系统等。
2. 电机工作原理- 详细阐述电磁感应原理在电机中的应用。
- 分析不同类型电机(如直流电机、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3. 电机性能参数与选用- 介绍电机的主要性能参数,如功率、转速、效率、转矩等。
- 指导学生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用合适的电机。
4. 电机拆装与检测- 讲解电机拆装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指导学生进行电机拆装和部件检测,了解电机内部结构。
5.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介绍电机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用驱动方式。
电机控制综合课程设计
电机控制综合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等基本控制方法。
2. 学生能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特性,并学会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3. 学生能掌握电机控制中涉及的电路原理,如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电路。
2. 学生能够通过编程实现对电机的智能控制。
3.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机控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遵循实验操作规程,爱护设备,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控制综合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电机控制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和综合设计具有较高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1. 电机控制原理:介绍电机控制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原理,重点讲解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的控制方法,关联课本第三章内容。
2. 电机控制电路设计:讲解常用的电机控制电路,如继电器、接触器、开关等,使学生掌握电路设计方法,关联课本第四章内容。
3. 电机控制策略:分析不同类型电机的特性,介绍相应的控制策略,如转速控制、位置控制等,关联课本第五章内容。
4. 电机控制编程:教授编程语言(如C语言)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实现简单的电机控制程序,关联课本第六章内容。
5. 电机控制实践:指导学生进行电机控制电路的搭建、调试和优化,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关联课本第七章内容。
6. 综合设计项目:布置一个综合性的电机控制设计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或团队合作完成设计、编程和调试,关联课本第八章内容。
电机学小课程设计
电机学小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机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方法。
2. 学会分析电机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电机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应用场景。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电机实验设备,进行基本的电机实验操作。
2.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电机控制系统。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报告撰写能力,规范记录实验数据,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机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机在节能环保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机学相关课程的辅助教学,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机学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动手能力逐步提高的阶段,对实验和实际应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在掌握电机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问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机基本概念:介绍电机的定义、分类及用途,结合教材第一章内容,让学生对电机有初步的认识。
2. 电机工作原理:详细讲解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以教材第二章为基础,通过图示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电机内部电磁过程。
3. 电机主要参数:分析电机的主要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转速等,结合教材第三章,让学生掌握参数之间的关系和计算方法。
4. 电机控制方法:介绍电机的基本控制方法,如开关控制、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等,以教材第四章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电机的控制策略。
5. 电机实验操作:依据教材第五章内容,组织学生进行电机实验,包括启动、运行、调速等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名称:三相异步电机启动方案选择姓名:梁笑专业:0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1 班学号:090320113指导老师:袁晓玲、马宏忠目录1,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 (3)2,影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的因素 (4)3,三相异步电机主要起动方式比较 (4)3.1直接启动 (4)3.2、用自偶变压器降压启动 (4)3.3、Y-△降压启动 (4)3.4、转子串电阻启动 (5)3.5、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 (5)3.6、软件启动 (5)3.7、变频器 (5)4,Y-△起动的原理 (6)5,Y—Δ起动时的系统性能研究 (7)5.1Y—Δ起动自动控制 (7)5.2Y—Δ起动手动控制 (8)6,三相异步交流电机的Y—Δ起动 (9)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电动机的启动特性中最主要的是它的启动转矩。
设启动转矩为T st,为了机组能转动起来,必须大于拖动机械在n=0时的静负载力矩T L加上静摩擦阻力。
图1:电动机负载特性曲线上图中曲线1表示异步机的T-s曲线,曲线2和3表示两种不同的负载特性曲线,为了能转动起来,必须要求a点在b点或c点的上面,否则机组将转动不起来。
根据力矩平衡关系可以得出,为了保证能顺利加速到额定转速,在整个启动过程中,必须保持正的加速度,也就要求电动机的电磁力矩T在整个启动过程于负载的制动力矩T L。
在相同的惯量下,力矩的差额越大,加速越快。
惯量大得机械,起动就较慢。
对于重复起动的生产机械来说,加速过程的时间长短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是很大的。
电动机起动特性的另一个问题是起动电流,在起动时电流的大小可以用等值电路来求得。
异步机在额定电压下的起动电流常大于额定电流好几倍。
起动电流太大的影响是:一方面将影响电源的电压,太大的起动电流将产生较大的线路压降,使得电源电压在起动时下降,特别当电源容量较小时电压降更多,可能影响电源上其它电机的运行。
另一个方面,大的起动电流将在线路及电机中产生损耗引起发热,特别是当加速力矩较小,机组的转动惯量J 较大,起动很慢的情况下,损耗将很多而发热也更严重。
由上面可以看出,对电动机起动的要不同的,须看负载的特性,电网的情况等因素而定。
有时要求有大的起动力矩,有时要求限制启动电流的大小,有时两个要求须同时满足。
总的来说,要考虑下列各问题:a.应该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适当的机械特性曲线;b.尽可能小的启动电流;c.启动的操作应该很方便;所用的启动设备应该尽可能简单、经济;启动过程中的功率损耗应尽可能的少。
二,影响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起动特性的因素三相异步电机启动应该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电动机有足够大的启动转矩;2)一定大小启动转矩前提下,启动电流越小越好;3)启动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4)启动过程中功率损耗越小越好。
由于起动时转差率较大(起动瞬间s=1), 转子功率因数很小, 所以起动转矩不大,但转子绕组中的电流很大, 从而使得定子绕组中的电流相应增大, 一般为额定电流的4~7倍, 这么大的起动电流起动瞬间将产生较大的压降, 使电网电压波动过大, 影响电网上其它电机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而且过大的起动电流会使电机本身受到电磁力的冲击, 如果经常起动便造成绕组过热而使绝缘老化, 减少使用寿命, 而起动转矩不够将使电动机根本无法起动。
三,三相异步电机主要起动方式比较3.1、直接启动直接启动的优点是所需设备少,启动方式简单,成本低。
电动机直接启动的电流是正常运行的5倍左右,理论上来说,只要向电动机提供电源的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大于电动机容量的5倍以上的,都可以直接启动。
这一要求对于小容量的电动机容易实现,所以小容量的电动机绝大部分都是直接启动的,不需要降压启动。
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来说,一方面是提供电源的线路和变压器容量很难满足电动机直接启动的条件,另一方面强大的启动电流冲击电网和电动机,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对电网不利,所以大容量的电动机和不能直接启动的电动机都要采用降压启动。
直接启动可以用胶木开关、铁壳开关、空气开关(断路器)等实现电动机的近距离操作、点动控制,速度控制、正反转控制等,也可以用限位开关、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等实现电动机的远距离操作、点动控制、速度控制、正反转控制、自动控制等。
3.2、用自偶变压器降压启动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及启动转矩与其端电压的平方成比例降低,相同的启动电流的情况下能获得较大的启动转矩。
如启动电压降至额定电压的65%,其启动电流为全压启动电流的42%,启动转矩为全压启动转矩的42%。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的优点是可以直接人工操作控制,也可以用交流接触器自动控制,经久耐用,维护成本低,适合所有的空载、轻载启动异步电动机使用,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是人工操作要配置比较贵的自偶变压器箱(自偶补偿器箱),自动控制要配置自偶变压器、交流接触器等启动设备和元件。
启动电流小,起动转矩较大,只允许连续启动2~3次,设备价格较高,但性能较好,使用用较广。
3.3、Y-△降压启动定子绕组为△连接的电动机,启动时接成Y,速度接近额定转速时转为△运行,采用这种方式启动时,每相定子绕组降低到电源电压的58%,启动电流为直接启动时的33%,启动转矩为直接启动时的33%。
启动电流小,启动转矩小。
Y-△降压启动的优点是不需要添置启动设备,有启动开关或交流接触器等控制设备就可以实现,缺点是只能用于△连接的电动机,大型异步电机不能重载启动。
启动电流小,但二次冲击电流大,其动转矩较小,允许启动次数较高,设备价格较低,适用于钉子绕组为三角形接线的6个引出端子的中小型电机。
3.4、转子串电阻启动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绕组通过滑环与电阻连接。
外部串接电阻相当于转子绕组的阻增加了,减小了转子绕组的感应电流。
从某个角度讲,电动机又像是一个变压器,二次电流小,相当于变压器一次绕组的电动机励磁绕组电流就相应减小。
根据电动机的特性,转子串接电阻会降低电动机的转速,提高转动力矩,有更好的启动性能。
在这种启动方式中,由于电阻是常数,将启动电阻分为几级,在启动过程中逐级切除,可以获取较平滑的启动过程。
根据上述分析知:要想获得更加平稳的启动特性,必须增加启动级数,这就会使设备复杂化。
3.5、转子串频敏变阻器启动频敏变阻器启动原理是:电动机定子绕组接通电源电动机开始启动时,由于串接了频敏变阻器,电动机转子转速很低,启动电流很小,故转子频率较高,f2≈f1,频敏变阻器的铁损很大,随着转速的提升,转子电流频率逐渐降低,电感的阻抗随之减小。
这就相当于启动过程中电阻的无级切除。
当转速上升到接近于稳定值时,频敏电阻器短接,启动过程结束。
转子串电阻或频敏变阻器虽然启动性能好,可以重载启动,由于只适合于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的绕线式三相异步电动机,所以只是在启动控制、速度控制要求高的各种升降机、输送机、行车等行业使用。
起动电流较大,起动转矩小,允许启动次数由电阻容量决定,多用于降低起动转矩的冲击。
3.6、软启动器软起动器是一种集电机软起动、软停车、轻载节能和多种保护功能于一体的新颖电机控制装置,国外称为Soft Starter。
它的主要构成是串接于电源与被控电机之间的三相反并联闸管交流调压器。
运用不同的方法,改变晶闸管的触发角,就可调节晶闸管调压电路的输出电压。
在整个起动过程中,软起动器的输出是一个平滑的升压过程,直到晶闸管全导通,电机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软启动器的优点是降低电压启动,启动电流小,适合所有的空载、轻载异步电动机使用。
缺点是启动转矩小,不适用于重载启动的大型电机。
通常为斜坡电压启动,也可突跳启动,起动电流、转矩、上升和下降时间可调,有多种控制方式,可带多种保护,允许启动次数较高,设备价格最高。
3.7、变频器通常,把电压和频率固定不变的交流电变换为电压或频率可变的交流电的装置称作“变频器”。
该设备首先要把三相或单相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DC)。
然后再把直流电(DC)变换为三相或单相交流电(AC)。
变频器同时改变输出频率与电压,也就是改变了电机运行曲线上的n0,使电机运行曲线平行下移。
因此变频器可以使电机以较小的启动电流,获得较大的启动转矩,即变频器可以启动重载负荷。
变频器具有调压、调频、稳压、调速等基本功能,应用了现代的科学技术,价格昂贵但性能良好,部结构复杂但使用简单,所以不只是用于启动电动机,而是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各种各样的功率、各种各样的外形、各种各样的体积、各种各样的用途等都有。
随着技术的发展,成本的降低,变频器一定还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四,Y-△起动的原理图2 Y-△起动的原理图如上图2所示,所谓Y一△启动,是指启动时电动机绕组接成星形,启动结束进入运行状态后,电动机绕组接成三角形。
在启动时。
电机定子绕组因是星形接法,所以每相绕组所受的电压降低到运行电压的根号三分之一(约57.7%),启动电流为直接启动时的1/3,启动转矩也同时减小到直接启动的1/3。
所以这种启动方式只能工作在空载或轻载启动的场合。
例如,轴流风机启动时应将出风阀门打开,离心水泵应将出水阀门关闭,使设备处于轻载状态。
图1是电动机Y-△启动的一次电路图,U1-U2、V2-V2、Wl-W2是电动机M 的三相绕组。
如果将U2、V2和W2在接线盒短接,则电动机被接成星形;如果将U1和W2、V1和U2、W1和V2分别短接,则电动机被接成三角形。
实现电动机的Y-△启动的二次控制电路见图2。
现在分析Y-△启动电路的工作过程。
按下启动按钮SB2,接触器KM3和时间继电器的线圈得电,KM3的主触点闭合,将电动机的三相绕组接成星形;KM3的辅助触点(常开)KM3-3同时闭合使接触器KM2动作,电动机进入星形启动状态,KM2的辅助触点KM2-1闭合,使电路维持在启动状态。
待电动机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时间继电器KT延时时间到。
其延时触点(常闭)断开,接触器KM3线圈失电.主触点断开,辅助触点(常例)KM3-1闭台。
接触器KMl得电工作.电动机进入三角运行状态。
这里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应通过试验调整在5~15秒之间。
按下停止按钮,或电动机出现异常过电流使热继电器FH动作时,电动机均会停止运行。
电动机停运时绿灯HG点亮;启动过程中黄灯HY点亮;运行过程则红灯HR点亮。
电流表PA和电压表PV用于电动机运行参数的测量。
热继电器的调整.应根据负载轻重和运行电流的大小,在热态(热继电器接入电路,并经过启动电流的预热)实地进行。
观察电流表的读数.按照读数的1.2倍整定其电流调整钮。
电动机出现1.2倍的异常电流时.热继电器会在20分钟动作。
如果电动机运行电流是随负载不断变化的,则整定值可按较大电流值计算选取.但最大不能超过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2倍。
五,Y—Δ起动时的系统性能研究5.1 Y—Δ起动自动控制图3 三相异步电动机Y—Δ降压启动控制线路图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Δ起动自动控制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