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黄芪对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黄芪对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摘要:黄芪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本文将探讨黄芪对保肝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研究黄芪的保肝作用提供参考。
引言: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内脏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代谢、解毒、排泄等功能。
然而,现代生活方式、不良的饮食习惯、环境污染等因素对肝脏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肝脏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寻找具有保肝作用的药物成为了当前的研究热点。
黄芪简介:黄芪是一种中药材,属于豆科植物,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多糖类、有机酸、皂苷等。
黄芪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等作用。
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黄芪在保肝方面的作用,并逐渐发现其潜在机制。
黄芪对肝脏保护的作用机制:1. 抗氧化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多糖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肝脏的损伤。
2. 抗炎作用:黄芪中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脏的炎症损伤。
3. 解毒作用: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促进肝脏内毒素的代谢和排泄,减轻肝脏的毒性损伤。
4. 免疫调节作用: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肝脏的抗病能力。
5. 促进肝细胞再生:黄芪中的黄酮类、多糖类等成分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加速肝脏的修复过程。
黄芪对肝疾病的保护作用:1. 肝损伤:黄芪具有显著的保护肝脏免受细胞损伤的能力,可以预防和减轻由药物、毒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肝脏损伤。
2. 脂肪肝:黄芪可以调节体内的脂质代谢,减少脂肪在肝脏中的积聚,从而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3. 肝纤维化:黄芪可以抑制胶原合成酶的活性,减少胶原的产生,从而减轻肝纤维化的程度。
4. 肝肿瘤:黄芪中的多糖类成分可以抑制肝肿瘤的生长,对预防和治疗肝癌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进展:1. 黄芪对肝疾病的保肝作用已经在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临床观察

te r t n gop i dio eaoet a et l un ̄ i etn4 Lay h etet oJef o h a  ̄ t r , nadi t t bv et n,pu H ag n co 0m /a ,t ta n cus o bt t n u e tn oh r m s j i e r m ' r h
维普资讯
河北 中医 20 08年 5 月第 3 O卷第 5期
尊:× : 蕞 : 琳 i 毫× ・ 譬 × 毒 r 尊
H bi C Ma 08 Vl O N . ee J M, y20 , 03 , o5 T
53 2
萎
萋
—
GN) Z A GBpn , H O Y h E Suog Tnsa fcos iae H si l胁搬 , agh n 60 0 H N oeg Z A a ,H hh n . aghnI etu s s o t , n i D e s pa T ns 0 32 a
【 bt c】 O j te o t y h mcai un in tn ob e i 3i d enh ete A s at r b cv T u e e n moH ag j i m i whL nui er mno ei sd t h s f q ie o c n t 1v n it ta tf c d
R s l T eeW gicn ie n eo s t s ntog u s(P <0 O ) teso s f p e t a da dm nl eut h r a as n at f r c f y o o p s ,s i f i d e mp m i w r . 1 , cr pten o ia h e o a i b i e i e d r t n o r s d t t n w r ie n i b t gop (P <O O ) tes r f t ma dee ai tog u a o ie n e(P sno e f e h u 、1 , h O S h c e o a e m o p h n f r c s n a d nw r s s d e >0 O ) tet a e t ru a uei ecnr ru nt m ai no sm t sa du n r po i crt e . 1 , h et n go pW sp r r ot ot l o po ec p r o f y p m r a r e ua v r m s o th og h o s o n i y tn i e et. o d s n H ag i et nt a et o b e i a iu i o s i e e et ta e i eL m v d— f s C n u i u  ̄ nc i e t n c m i dwt L m v d es w g r f c n t n a i i c o n j o r m n h n h h h s h h s ̄ u
黄芪在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黄芪在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本文通过探讨分析相关实验研究、现代药理、传统临床用药以及历代本草记载,我们总结得出黄芪以及其他各种配伍中药材应用于各种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临床治疗中,发现黄芪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补中益气的功效,并且能够益卫固表、升阳举陷,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在肝炎的治疗中,黄芪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具有抗纤维化、抗病毒、利胆退黄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肝炎的理想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黄芪;肝炎;临床治疗效果黄芪是一种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中药材,在民间广为流传着各种有关黄芪的顺口溜,如”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由此表明,黄芪具有显著地防病保健作用。
黄芪的功效主要体现在补虚方面,通常被用于治疗长期体质衰弱的患者。
黄芪还具有良好的固表作用,长期服用黄芪能够防止发生的经常性感冒。
随着对现代药理的深入研究,发现黄芪以及其他各种配伍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肝炎疾病的临床治理中,且效果十分显著。
1 利胆退黄在临床上,应用黄芪治疗肝炎起到良好的退黄作用,这一记载最早出自张仲景的《黄疸病》篇中的第一十六条。
黄芪具有良好的利尿作用,大多数黄疸患者,都是因为体内淤热而导致的,因而适宜通小便,去除体内湿气,如果患者的脉搏比较浮躁,则表明病症停留在体表,这时可以用黄芪退黄加桂枝发汗解表,此处说明黄芪既能够补气治本,又具有退黄作用。
根据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之水气病》篇中的相关记载,进一步说明了黄芪的退黄作用[1]。
有相关研究将60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分成茵陈苦参加黄芪汤组、茵陈苦参汤组以及西药组,每组20例,进行治疗效果的比较,结果显示茵陈苦参加黄芪汤组有14例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5%;茵陈苦参汤组有8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0%;西药组有10例治愈,4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
有相关研究人员通过观察黄芪注射液应用于60例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治疗,发现黄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具有良好的退黄降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显著,表明黄芪注射液值得在臨床上广泛推广应用[2]。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针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临床研究表明 ,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黄芪不会对上述人群产生明显的 不良影响。
黄芪的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常见不良反应
部分患者在服用黄芪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但发 生率较低。
预防措施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在使用黄芪前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史,对于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临 床应用研究进展
目录
• 引言 •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机制探讨 • 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不良反
应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肝脏疾病的高发率与危害
肝脏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社会和家庭 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黄芪具有显著的保肝作用
多项研究表明,黄芪及其有效成分能够减轻 肝脏损伤,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功能。
黄芪可调节免疫系统
在肝脏疾病治疗中,黄芪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增强抗病毒能力,减轻免疫反应对肝脏的损伤。
黄芪具有抗氧化作用
黄芪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能 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肝脏的 损伤。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方法需进一步规范
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目前关于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研究方 法存在一定差异,未来需要制定更加统一 、规范的研究标准。
虽然黄芪在肝脏疾病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 效果,但其具体作用机制仍需要进一步深 入研究。
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分析

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就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黄芪与丹参注射液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
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拉米夫定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拉米夫定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与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对对照组的患者予以治疗,具体的用法用量为:100mg/次,口服,1次/d,持续用药6个月为一个疗程。
1.2.2观察组观察组的患者需要在服用拉米夫定进行质量的基础上加用黄芪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
具体的用法用量为:将20ml的黄芪注射液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将30ml的香丹注射液加入到500ml的葡萄糖溶液当中,采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1次/d,持续用药6个月为一个疗程[3]。
1.3观察指标在120例患者接受用药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肝功能的相关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
1.4统计学处理将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的所有数据均需要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据相关的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约有慢性肝炎病毒感染者约有9300万人[4]。
随着乙型肝炎病毒的大量传播和复制,慢性肝炎极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
黄芪及其提取物对乙肝治疗的研究进展

黄芪及其提取物对乙肝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感染乙肝病毒后会诱发急慢性乙型肝炎,严重时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
现阶段临床上还没有找到治疗乙型肝炎的特效药物。
近几年中医药领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有研究显示,黄芪及其提取物可在乙肝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从黄芪对乙肝进行治疗的机制、黄芪提取物在乙肝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黄芪;黄芪多糖;黄芪苷;乙型肝炎;治疗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乙型肝炎患者中会有大部分发展成肝癌,并且有90%的肝癌患者同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存在较大的关系。
近几年寻找对乙型肝炎病毒进行有效治疗的方法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在研究中显示出可改善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在乙肝表面抗原转阴具有显著作用[1]。
本文出于对黄芪以及其提取物在乙肝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阐述的目的,从黄芪对乙肝进行治疗的机制、黄芪提取物在乙肝治疗中的作用等方面展开了综述,详见下文。
1 黄芪对乙肝进行治疗的机制黄芪的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主要功效为补气升阳、托毒生肌、益卫固表、利水消肿功效,中药治疗乙肝中黄芪一般作为主药,经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芪对乙肝的治疗机制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1 免疫调节黄芪能够使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明显提高,进而使干扰素活性得以诱生并激发。
曾有学者经实验研究证实,黄芪煎剂浓缩液以及含黄芪的小鼠血清均能够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il-2的产生显著的促进效果,并且会表现出显著的il-2剂量依赖性,这一结果说明,黄芪煎剂在体内外均存在比较显著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以及il-2产生的有效作用[2]。
1.2 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生长据研究,黄芪中的芒柄花素及异黄酮有抑制黄嘌呤及氧化酶生成的作用[3]。
丹参、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肝炎的疗效分析

慢 性 肝炎 是 临床 常见 的一 种 疾病 ,多 由不 同病 因 引起 且具 有 较 长 的病 程 , 严 重危 害 患者健 康 , 国 内外并 无特 效药 物治疗 【 1 】 。相关 文献 显 示 , 丹参 可 以有效 改 善 患 者微 循 环 、 具 有 活 血 化瘀 的疗 效 , 黄芪 对 机体 的 免疫 功能 有促 进 作用 ,两 者治 疗 慢性 肝炎 具 有 显著 效果 。本 文 选取 来 我院 住 院治疗 的慢性 肝炎 患 者 7 8 例, 对 其 使用 丹参 注 射液 联 合黄 芪注 射液 治 疗 , 同时 选取 3 6例患 者 单独 使 用复 方丹 参治 疗 , 现报 道如 下 。 1 一般 资料 与方 法 l _ 1 一般资料 : 选取 2 0 1 0 ~ 2 0 1 4年来我院住院治疗 的慢性肝炎患者 7 8 例 作 为观察 组 , 对 其使 用 丹参 注射 液联 合 黄芪 注射 液治 疗 , 同时 选取 3 6 例 患者 单 独使 用复方 丹参 治疗 作 为对 照组 。 观察 组 女性 1 6 例, 男性 6 2 例, 年龄 1 2 — 7 2 岁, 病程 0 . 6 — 1 8 年; 病情轻度 1 8 例, 中 度4 5 例, 重度 1 5 例; 并发 腹水 1 5 例, 合并 糖尿 病 5例 。 对照组 女性 8 例, 男性 2 8 例, 年龄 l 1 — 7 0岁 , 病程 0 . 7 — 1 9 年; 病 情 轻度 9例 , 中 度l 7 例, 重度 l 0 例; 并发 腹水 6 例, 合并 糖尿 病 3例 。 1 . 2方法 : 观察 组 : 黄芪 注射液 2 0 m L + 复方 丹参 注射 液 2 0 m L + 1 0 %葡 萄 糖 注射 液 2 5 0 m L ; 对照组 : 复方 丹 参 注射 液 2 0 m L + l O %葡萄 糖 注 射液 2 5 0 m L 。 具 体方法 : 静 脉滴 人 , 1 d , 3 个月为 1 个疗 程 , 伴有 腹水 的患 者 酌情 使用 氨 基酸 和 血液 制 品 , 同时适 当用利 尿 剂 , 伴 有 糖尿 病 的 患 者可 以在生 理盐 水 中加 入胰 岛 素静 脉滴 注 。治 疗 3 个 月后 复 查 谷 丙转 氨酶 、 白蛋 白 、 总胆 红素 等 。 1 . 3 疗效判定标准 : 基本治愈 : 症状消失 , 生 化 指 标 及 B超 检 查 正 常; 显效: B超检查基本正常, 谷丙转氨酶下降> 8 O %, 白蛋白升高与 正 常 值 相差 < l 0 %, 总 胆 红索 下 降 > 8 0 %; 有效 : 症状减轻 , B超 声 像 改善 , 谷丙转氨酶下降< 8 0 %一 > 5 O %; 无效 : 未达到有效标准 。 1 . 4 统计 学方 法 :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计 学 软件 对研 究 数据 进行 统 计分 析, 计 数 资 料之 间的 比较 采用 检 验 , 计 量资 料 之 间 的 比较使 用 t 检 验。 以P < 0 . 0 5为差 异具 有统计 学 意义 。
黄芪抗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OD 0 O 。 和 D6 3 0
细成率嘉 胞活=
示 。 2 1 阳性 。 >.为
主
x% 1 0 0
13 H sg和 H e g的检 测 均 采用 3 . BA BA V生物集 团
有 限公 司提供 的 固相 放射免疫试 剂盒 , 由同一 技术员
严格按说 明 书操 作 步 骤进 行 检 测 , 果 以 P N值 表 结 /
I i os d f h ni nvt u yo tea t—HB c vt f srg ls WU Xa r t V a t yo ta au i i a i o—m n Y A We hn .T eScn f i e a . U N n—seg h eodA l t f ad i H silfG aghuMei l ol e G a gh u5 06 ,hn o t un zo dc lg ,u nzo 12 0 C i pa o aC e a
维普资讯
广东医学 2 0 年 1} 第 2 卷第 1 08 , { 9 期 G a g o g d a o r a J . 0 8 V 1 2 , o u n d n i l u n l a 2 0 , o 9 N .1 Me c J n .
-
慢性乙型肝炎为常见病, 危害极大 , 临床采用黄芪注 射液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已获得满意疗效 。为进一步 研究黄芪是否有抗乙型肝炎病毒 ( B ) H V 作用并初步揭示 其作用 机 制, 采用 H V D A克 隆转 染 的人 肝 癌 细 胞 B N H p 21 eG2 . 5细胞系为体外模型进行了研究 , 现报告如下。
set e .T et a n idx( I f s aa sw s1 .0 ad4 7 , epci l.C n s n A t g u t nl pcvl h et tn e T)o t g u a 3O n . 3 rset e i y r me A rl v y o dui s aa sso g o rl r y
黄芪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只。经过 4周 的实验后 , 测血清 C K及 其 同_ 的 含 量 。黄 芪 注 射 液 对 一 次 力 竭 T酶 和多次力竭 大 鼠血清 C K及 其 同T酶 活 性有降 低作 用 ( P<0 0 ) 黄 芪 注 射 液 .1 。
治疗 肌 肉损 伤
腺 素皮 质功能 , 改善 肾脏 功能 ; 防止肝 糖 原减少 , 护肝脏 。 保
改善 心 血 管 功 能 研究表 明 , 黄芪注射液可显著增加心
黄芪注射液 能够保护心肌细胞 , 改善 心脏功能作用 , 能清除 自由基 , 还 减少 过 氧化脂质 , 加超 氧化歧化 酶活性 , 急 增 对
纠正心衰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脏 。丹参注射液与 黄芪注射 液联 合拉米
夫 定 治 疗 代 偿 期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肝 硬 化 安 全 有 效 。6 0例患 儿 被 随 机 分 为 更 昔 洛 韦组 ( 照 组 ) 更 昔 洛 韦 、 芪 注 射 液 对 和 黄 联合组 ( 疗 组 ) 治 。治 疗 组 血 清 胆 红 素 、 谷丙 转 氨 酶 、 M —D A 转 阴 率 均 明 C V N 优 于 对 照 组 。治 疗 组 总 有 效 率 8 . % , 13 对 照 组 总 有 效 率 5 % l 将 6 7 】。 ” 3例 代 偿 期 慢 性 乙型 肝 炎 活 动 性 肝 硬 化 患 者 随 机 治疗 组 3 2例 与对 照 组 3 例 , 给 予 拉 米 1 均 夫定 10 /口 口服 及 保 肝 和 对 症 、 持 0 mg 支 治疗 , 治疗 组 加 用 丹 参 注 射 液 与 黄 芪 注 射 液 ; 程半年 。 疗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观 察治疗 过程 中患者 临床症 状及 肝
功能 、 e g 阴率 、 B HB A 转 H V—D A量 、 N 肝纤维 化指标 等
14 统 计 学处理 .
应 用 SS 1. PS 30统计 软件 。 计量 资
料 以( ±s表示 , ) 采用 ) 检 验 。 (
2 结 果
例 , 中男性 4 例 , 其 9 女性 1 4例 ; 年龄 2 5—6 2岁 , 平均
・
94・ 3
±璺主 堕璺
至 旦箜 9 卷第6 期 JTMJ .00V1 9N. EC . n21,o 1,o6 u .
・
临 床 研 究
・
丹参注射液与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代偿期 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
刘盛军 林 维进 屠德敬 李越艺
中 图分 类 号 : 55 2 1 文献 标 志 码 : 文章 编号 :04—75 2 1 )6— 94— 2 R 7 . B 10 4 X(00 0 0 3 0 【 要 】 目 的 观 察 丹 参 注 射 液 与 黄 芪 注 射 液 联 合 拉 米 夫 定 对 代 偿 期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肝 硬 化 的疗 效 和 安 全 摘 性 。 法 将 6 代 偿 期 慢性 乙型 肝 炎 活 动性 肝 硬 化 患 者 随机 治 疗 组 3 与 对 照组 3 例 , 给予 拉 米 夫 定 方 3例 2例 1 均 10 g d口服 及 保 肝 和对 症 、 持 治疗 , 疗 组 加 用丹 参 注 射 液 与黄 芪 注 射 液 ; 程为 半 年 。结 果 治 疗 组 治 0m / 支 治 疗 疗后 丙 氨 酸 氨基 转 移 酶 ( L )血 清 总 胆 红 素 ( BL 、 纤 维 化 指 标 等下 降较 对 照 组 明显 。结 论 丹 参 注 射 液 A T、 T I )肝 与黄 芪 注 射 液联 合 拉 米 夫 定 治疗 代 偿 期 慢 性 乙 型肝 炎 肝 硬 化 安全 有 效 。 【 键 词 】 代偿 期 慢 性 乙 型肝 硬 化 关 丹 参 注 射液 黄 芪 注 射 液
!!!!穴注黄芪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慢性携带者的临床研究

(1) HBsAg 的检测 : 用反向 被 动 血 凝 法 ( R2PHA) 。诊断血球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 提供 。待样品超过 2 孔 ,即 1∶8 起判为 HBsAg 阳性 。
穴注黄芪组中 ,男 49 例 ,女 23 例 ;年龄最 小 12 岁 ,最大 69 岁 ,平均 3412 岁 ; 病程平均 3125 年 。肌注黄芪组中 ,男 15 例 ,女 5 例 ; 年 龄最小 9 岁 ,最大 58 岁 ,平均 3214 岁 ;病程平 均 3103 年 。穴注生理盐水组中 ,男 16 例 ,女 3 例 ;年龄最小 11 岁 ,最大 68 岁 ,平均 3316 岁 ; 病程平均 3117 年 。 2 治疗方法 2. 1 穴注黄芪组
取穴 : (1) 足三里 、三阴交 ; (2) 肝俞 、肾俞 ; (3) 脾俞 、关元俞 。每次注射 1 组穴位 ,每穴注 射黄芪液 1ml ,3 组穴位交替使用 。每周 3 次 ,3
个月为一疗程 。 2. 2 肌注黄芪组
臀部肌肉注射 ,每次注射黄芪液 4ml ,左右 臀部交替 ,每周 3 次 ,3 个月为一疗程 。 2. 3 穴注生理盐水组
表 6 穴注黄芪组各项指标近远期疗效分析
HBcAb 阴转率 30/ 37 (81108) 27/ 35 (77114) 3/ 9 (33133) 3 2/ 8 (25100) 3 1/ 8 (12150)Δ 1/ 8 (12150)Δ
( %)
对比时间
HBsAg 阴转率
HBeAg 阴转率
HBeAb 阳转率
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216例临床观察

计 数 资料 采 用 x 检验 、 量资 料 采 用 t 验 , < .5为 计 检 P 00
有 显著 性差 异 。
2 结 果
21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后 肝 功 能 指 标 改 变 .
故 目前 临床 上 多 采 用抗 病 毒疗 法 , 用 干扰 素 或核 苷 类 似 应 物, 但上 述两 种药 物往 往 因为价 格 昂贵 而不 能被 患 者广泛 接 受 。我 院 2 0 0 4年 6月~ 0 0年 7月在 常规治 疗 的 同时 , 21 联合 应用复方 鳖 甲软 肝片及 黄芪注 射液 , 取得 了 良好 的疗 效 . 现报
【 中图分 类号】 5 26 R 1 .2
【 文献 标识 码】 A
【 章编 号1 6 3 7 1 2 1 ) 0 b 一 7 - 2 文 7 — 2 0(0 0 1 ( ) 0 0 0 1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 里 主 要 指 慢 性 活 动 性 乙 型 肝 炎 ) 指 这 是
中医中药 ・
20 1 第 卷 2 0年0 7第9 1 月 期
复方鳖 甲软肝片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 乙型肝炎 2 1 6例临床观察
张 炜 , 晖 张 ( 吉林省 白山市传 染病 医 院 , 吉林 白山 1 4 0 ) 3 3 0
【 要】 摘 目的 : 察复 方鳖 甲软肝 片联 合 黄芪 注射液 治疗 慢性 乙型 肝炎 的 临床疗 效 。 法 : 随 机单 盲对 照 的方法 , 观 方 采用 将 2 6例 慢性 乙 型肝炎 患者 分为 治疗 组 1 8例和 对照 组 9 1 1 8例 。 照组 常规 应用 甘草 酸制 剂 , 对 促肝 细胞 生长 素 、 溶 水 维生 素等药 物治 疗 ; 治疗 组在 常规 治疗 的基 础上应 用 复方 鳖 甲软肝 片及 黄芪 注射液 , 观察 两组 的肝 功能 恢 复情况 及 肝 脏 活组织 检查 结果 。结 果 :复 方鳖 甲软肝 片联 合 黄芪 注射 液治疗 慢性 乙型肝炎 两组 显效 和 总有效 率 比较均 有 显
复方甘草甜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

关键 词:白细胞减少症;九一升 白口服液;骨髓细胞学
中图分类号:R 5 . 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3 42 0 )00 7 .2 0 55 0 (0 6 1.0 70 匹林 、磺胺 、丙基硫氧嘧啶 、利福平等共 l 8种, 中用 单一 其 九一升 白口服液 由恩施州 的道地药材七 叶参、 山里 红及
3 讨 论
改善病 例的癌 发生率有 明显 的抑制作用 ;甘 草甜素还 具有 e 系统 血清学转变 (e o c n e so ,C 作用, s t — o v r in S ) 亦具有一 定的抗 病毒作用 :复方甘 草甜素制剂成分中的甘草酸能减少长 期大 量应 用甘草 甜素而 引起 的电解质代谢 异常 造成 的假 醛固酮 过
洋参、刺 五加、大 枣等组成 , 具有健脾 、养血安神、清热 生津
功效, 升高 白细胞、血小板, 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 。19 年 99 5月-2 0 - 0 5年 1 2月, 笔者将 3 6例 白细胞 减少症 患者随机分 9
各 组患者 均可 口服肝泰乐 、硒维尔 、维 生素 C等护肝 药,
未服用任 何抗病毒药物及 免疫调节制剂 。1 6周后观察有关指
标变化情 况。
13 观察项 目 .
3 2例, 中度 1 9例, 重度 7例 。各组在病情 、病程、性别、年龄
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均排除其它病毒重叠感染。
m, L 3次/ , d 治疗 1 2周 。 2 0 年 8月-2 0 6月, 者应用 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 01 - 04年 笔
( 联合黄芪注射液 ( 片) 口服液) 治疗 慢性 乙型肝炎 6 2例, 临床
效果较为满意, 现报道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2 2 对照 I .. 组
肝乐宁和丹参、黄芪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吉蛛中医药 2 年1 第2 巷蔓 肿2 月 2 期
肝 乐宁 和丹 参 、黄 芪 注 射液 合 用 治疗 慢 性 乙 型肝 炎 临床 观 察
于 虹 ,李 向辉 ,王润斌 ,张 正波
{ .武警 吉林 省 总队 医院 药剂科 .吉林 长春 105 ;2 1 302 .铁 路 十三局 中心 医院 传 染 科 ,吉林 长 春 103) 30 1 关键 词 :慢 性 乙型肝 炎 ;肝 细胞 再生 ;抗 纤 维亿 ;丹参 注射 液 ;黄 芪注射 液 ;肝 乐宁 中图分类号 :R 1.2 526
肝 乐 宁 组 :肝乐 宁 1O 加 入 1% .g 0
15 统计学处 理
2 结 果
数据 以 x±s ,采 用 检验 ,P<
组3 O例 ,肝乐 宁组 3 O例 。
00 .5认为有 显著差 异 3 讨 论不 同治疗方 法 临床疗 效 比较 。
葡 萄糖溶 液 5O l 0r 中静脉滴 注 。 日 1 。3d为 1 a 次 0 个 疗 程 ;、黄芪
住 院治 疗 的确 诊 为慢 性 乙型肝 炎病人 6 。男性 4 0例 8
例 ,女性 l 2例 。年 龄 2 3~7 0岁 ,平 均年 龄 3 . 9 2± 3 8岁 ,诊 断符 合 20 0 0年 西 安 第 6次全 国传 染 病 与
保肝 药物 ,未进行 其 他抗 病毒及 调节 免 疫药物 治疗 分 别于治 疗前后 检测 肝功 能 14 血 清学 检 测 肝 功 能 :A 正 常 值 (4UL . I 0 /
复能力 ,促进 肝 功能 恢 复 ,可减 缓 慢 性 肝炎 向肝 硬
化 进展 ,且 副作用 小 ,价 格低 ,适 合 临床广 泛应用
责任 编辑 :闫 琪
黄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资料分析

黄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资料分析
陈咏梅;程新华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4(020)011
【摘要】收集1997年以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文献1200余篇,经筛选后,通过诊断标准、疗效标准、辅助用药、剂型组方、药理研究等方面,对黄芪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证实黄芪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具有很好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另外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总页数】1页(P656-656)
【作者】陈咏梅;程新华
【作者单位】阿克苏市中医院,新疆,阿克苏,843000;阿克苏市中医院,新疆,阿克苏,84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6
【相关文献】
1.复方黄芪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程与疗效关系分析 [J], 李筠;杨慧银
2.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分析 [J], 孙朝霞;王爱萍;董晓燕
3.复方黄芪颗粒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析 [J], 杨慧银;李筠;易毛
4.扶正化瘀胶囊抗肝纤维化的适应症和疗效判断的非创伤性指征探讨——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后肝活检资料分析 [J], 胡义扬;刘平;刘成;刘成海
5.虫草黄芪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0例临床分析 [J], 陈孝银;赵昌林;毛慧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血瘀证40例

黄芪、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肝血瘀证40例
霍璞;曹永年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04(008)001
【摘要】黄芪为豆科植物,作为传统中药,其性温味甘,人肺归脾经,用于补气固表、利水消肿,而由黄芪提炼而成的黄芪注射液,则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小板粘附率、改善微循环、及免疫双向调节作用。
为此,我们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血瘀取得了很好疗效。
【总页数】1页(P95)
【作者】霍璞;曹永年
【作者单位】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肝病科;044000,山西省运城市中医医院肝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黄芪丹参注射液配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40例 [J], 王晓聪
2.黄芪参麦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临床疗效观察 [J], 杨海燕;金艳蓉
3.黄芪、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0例 [J], 谢华
4.黄芪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气虚血瘀证临床分析 [J], 王宁;邓颖;顾锡镇
5.黄芪汤化裁联合常规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气虚血瘀证40例临床研究 [J], 张启发;范丽霞;刘寨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丹参与黄芪注射液治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曾庆明
【期刊名称】《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年(卷),期】2001(001)001
【摘要】近几年来,笔者采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对照该方法与目前临床常用药物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13)
【作者】曾庆明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中医院,深圳,5180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黄芪注射液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疗效观察 [J], 丁立辉
2.α-干扰素、泛昔洛韦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J], 崔洪岭;辛立民;巩延丽;封飞;胡文杰
3.苦参素联合黄芪注射液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J], 范敬华;邓敏
4.干扰素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4例疗效观察 [J], 潘春香;李美华
5.紫叶丹胶囊治疗恩替卡韦经治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J], 张鑫;刘岩红;钮曦;张景豪;张雪;李曼;高亚婷;高月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作者:罗威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1年第23期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课题2008ZX-001、2009ZX10005-01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行业专项课题200907001-3;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课题。
机制研究
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功效,在治疗乙型肝炎的药物中,多以黄芪作为主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通过以下4个方面发挥作用。
免疫调节黄芪可明显提高细胞免疫功能,诱生和激发干扰素活性。
张群豪等研究发现,黄芪煎剂浓缩液和含黄芪小鼠血清均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及IL-2的产生有促进作用,且表现IL-2剂量依赖性,表明黄芪煎剂在体内外均具有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和IL-2产生的作用。
保护肝细胞及促进肝细胞生长 BAO等发现,黄芪中的芒柄花素及异黄酮有抑制黄嘌呤及氧化酶生成的作用。
抗肝纤维化有人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和肝纤维化的作用。
黄芪注射液明显抑制了HSC增殖。
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抗病毒作用多数人认为,黄芪对病毒并无直接的灭活作用,但能抑制已感染细胞的病毒复制。
高剂量优于低剂量
李霁虹等针对不同剂量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观察发现,高剂量黄芪注射液改善肝功能的疗效优于低剂量。
这项研究共纳入83例慢性乙型肝炎住院患者(HBV-DNA阳性半年以上),其中男65例,女18例,年龄16~69岁,平均42.5±17.3岁,病程8个月~27年,平均16年。
研究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肝功能(每2周1次),检测HeAg、抗-HBe、抗-HBc、HBsAg定量(每月1次)。
两组病例均应用一般保肝药如维生素
类、护肝片和甘利欣等。
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40 ml加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1次/日;对照组黄芪注射液为20 ml,用法同上。
疗程均为2个月。
结果显示:①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明显。
治疗组ALT、TBI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AST也有较明显下降,但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
②治疗HBV血清标志物变化更大。
治疗组HBeAg、抗-HBc及HBV-DNA定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研究者分析认为,黄芪注射液临床疗效与其作用机制明确相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清除机体自由基、抗氧化、排毒、促进抗体形成、促进自身诱生干扰素或具有干扰素样作用,并增强NK细胞活性、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同时增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因此,研究者指出,黄芪注射液因具有安全性好且价格低廉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
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增加疗效
张伯鹏等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相关性肾炎,发现黄芪注射液可显著提高后者疗效。
研究者将55例HBV-GN患者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拉米夫定100 mg,1次/日口服;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 ml,1次/日静滴。
两组均24周为1个疗程。
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12、24周及随访6个月后行症状积分评定各1次,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证候及尿蛋白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者认为,黄芪注射液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V-GN在改善证候及尿蛋白方面优于单纯拉米夫定治疗,在提高后者疗效上作用巨大,但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穴位注射可使表面抗原转阴
阮永队等观察肝炎灵联合黄芪注射液混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发现肝炎灵加黄芪注射液穴注可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
研究者对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的抑制、HBeAg血的阴转换进行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
董宏泽等采用黄芪注射液和黄芪乳剂注射液,分别对124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足三里、三阴交、肾俞、大椎穴进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为1周注射2次,黄芪乳剂注射液为1周注射1次,并在治疗停止后第1天、第30天、第60天不同时间用酶标固相免疫法(ELISA)测定乙肝患者表面抗原。
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均有较好的作用,治疗停止后第1天、第30天、第60天,黄芪注射液与黄芪乳剂注射液转阴率分别为46.8%、
58.1%,42.2%、56.5%,41.91%、51.6%,且治疗30天后,2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患者均有部分例数转阳,提示两种疗法均值得推广应用,但应适当延长治疗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