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歌曲《夜莺》
《夜莺》的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
《夜莺》的技巧训练和情感表达张帆【摘要】《夜莺》是由俄罗斯作曲家格林卡根据歌曲改编的一首钢琴变奏曲.整首曲子给人一种明亮欢快优美的感觉.要演奏好这部作品,要求我们具有很好的想象力,模仿能力,还有些技术重点和难点需要节奏,本文从技巧训练和音乐情感处理两方面出发,对乐曲做一个简要的演奏分析.【期刊名称】《黄河之声》【年(卷),期】2016(000)007【总页数】1页(P67)【关键词】夜莺;技巧;演奏;情感【作者】张帆【作者单位】莆田学院,福建莆田 351100【正文语种】中文钢琴曲夜莺是一首变奏曲,是米哈伊尔·格林卡根据俄罗斯著名歌曲作家阿拉比耶夫的歌曲《夜莺》改编的。
米哈伊尔·格林卡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格林卡从小就师从约翰·菲尔德学钢琴,还学习了小提琴等多种乐器,后来又拜西格弗里德·德恩为师,学习了作曲,显露出独特的音乐天赋,为他之后辉煌的音乐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夜莺》的主题旋律来自于俄罗斯的民间音调,委婉朴实。
之后,具有“钢琴之王”美誉的匈牙利伟大浪漫主义大师——李斯特,对格林卡的钢琴曲《夜莺》作了一系列的改编。
钢琴变奏曲《夜莺》中包含了四个变奏。
在这四个变奏中,主题旋律出现在了不同的声部,并且在结构上也有所变化。
在整个乐曲行进中,伴奏织体也进行着多样性的变化,由稀疏到密集,使得乐曲明朗欢快,更具歌唱性。
首先在引子部分,连续出现两个小节的和弦琶音,由强到弱。
引子强调的是明亮广阔,那么这就需要我们从琶音的技巧上来下手,在演奏这些琶音时手臂可适当地向外扩张,这样出来的音色就会有宽广明亮的感觉。
主题旋律出现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主旋律的歌唱性,演奏时要注意分句以及触键上需要贴键演奏。
其次伴奏织体应该要控制一下音色,也就是要演奏的更轻些,这样才能凸显主旋律,这里还要注意伴奏的保留音以及legato连奏。
在第一变奏的A1段中,这里已开始四个小节主旋律是由左手来表现的,因此在演奏的过程中需要突出左手的高音。
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
b i e f f ) 的同名花腔 女高音 歌曲改编 而来。歌 曲是有 歌 词 的, 歌曲的意义 通过歌词表 达出来 。而钢琴改 编 曲 虽然 失去 了歌词的帮助 , 但通过各种形象 化的表现手 段仍然达到了塑造夜莺形 象 的作用 。因此可 以说 , 该 改 编曲是李斯特 同类改编 曲中最具 形象化 、 最为生动
所谓“ 标题音乐” , 就其最简单意义层面来说 , 就是
有文字作标题 的音 乐 , 《 夜莺 》 即属 此类 。也有人称此
类音乐为“ 有标题 音乐” , 因为 “ 夜莺” 只是 该 曲创作 时
“ 用‘ 浪漫主义 ’ 来 概括一个 时期 , 是指 1 9 世 纪前 后这一百多年( 1 7 9 0 —1 9 1 0 年) 的西方音 乐历史 , 即浪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3 0
因此浪漫主义的音乐含有许多 主观 、 空想 的因素, 并 富 于丰富的色彩和情感 。它特有 的“ 强烈 、 自由、 奔放 ” 风 格与古典 主义音乐的“ 典雅 、 严谨 、 端庄” 形 成了强烈对
作者简介 : 张霞( 1 9 7 9 一
度、 调式调性及表 情符号运用的意义, 从 而阐释和分析 该作 品的音乐个性和风格特 色。 关键词 : 《 夜 莺》 ; 音乐特征 ; 演奏诠释
中图 分 类 号 : J 6 2 4 。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 2 1 7 2 ( 2 0 1 3 ) 0 2 - 0 1 3 8 - O 7
《夜莺》钢琴变奏曲的演奏技巧研究
可以给作品的形式增添色彩,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使作品更加绚丽夺目。
作品采用了多种节奏形式,例如三连音、六连音等节奏富有弹性,整首曲子的节奏框架清晰,为旋律增添活力。
在《夜莺》钢琴变奏曲中出现了分解和弦的节奏形式,见谱例1:分解和弦的伴奏音型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而是能够赋予其动力、不断积极的因素。
所产生的节奏不会有刻板的音响效果,作品中分解和弦的节奏型配合旋律使音乐如“夜莺”的歌声般婉转流动。
这种伴奏音型所产生的节奏是均衡的关系,使音乐节奏更有规律的发展。
在节奏形式上六连音在变奏二的乐段开端出现,在乐句中起到果断演奏的效果,音响上较之前更加明亮。
见谱例2:谱例2显示六连音在声部中交替出现,通过指法转谱例2:75-78小节换将六连音连贯圆润的与八分音符连接成乐句。
作者用这种节奏型推动音乐向前,在果断演奏的效果下更加稳定的发展。
三、演奏技巧分析(一)演奏技巧1、速度与力度《夜莺》是由引子、主题、四个变奏和尾声组成标准的钢琴变奏曲,需要演奏者遵循格林卡的编排,为这一优秀的作品弹奏出其精髓,需要注意作品中的速度与力度。
作品是由Adagio (柔板)的四小节引子勾勒出“夜莺”优雅的形象,紧随其后的主题是由J=108的速度进行演奏,触键时利用指肚弹奏,高音区会因指肚发出的力度减少颗粒感,营造出流动且优美的声响效果。
主题的演奏风格分为两个部分,所以谱子在21小节上标注了Piu mosso (更快的),使作品要加快速度,营造出欢快的气氛。
速度的提高使音留在琴上的时间越短,弹奏时需要指尖集中力量进行演奏。
第一变奏(40-74)小节的演奏速度与主题相同,都是连贯而柔和的进行演奏,延续了主题的两种音乐风格。
在浪漫曲48,49,50小节中分别出现两次渐强记号和三次复倚音,重音在骨干音上,倚音的速度与力度要快速且均匀,所占时值短,着重注意对指尖力度的掌控,由弱到强的突出演奏。
舞曲风格速度要加快,触键力度依靠指尖演奏。
见谱例3:谱例中标注了红色数字指法,在相同的跳音上换谱例3:62-68小节谱例1:9-16小节指演奏出的力度比同一个手指演奏出来的跳音更具有力量,手掌尽可能处于自然状态,力量集中在下键的一刹那使音弹奏的更加饱满,模拟出夜莺在树枝上俏皮的跳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2.5夜莺教案
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夜莺的角色,通过演唱和演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实验活动则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游戏活动则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包括PPT、视频、在线工具等。PPT用于展示《夜莺》的乐谱和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视频则展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演奏,让学生直观感受俄罗斯民族音乐的魅力。在线工具则提供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平台,让学生进行音乐实践和交流。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夜莺》课题,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与《夜莺》课题相关的拓展资源(如书籍、网站、视频等),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拓展学习:利用老师提供的拓展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夜莺》的创作背景和俄罗斯民族音乐的特点,掌握歌曲的情感和风格。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夜莺的角色,通过演唱和演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风格。实验活动则让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能力。游戏活动则通过音乐游戏,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合作能力。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摘要】李斯特《夜莺》是一首备受瞩目的音乐作品,具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李斯特的音乐生涯和创作风格,为读者提供了对他的整体认识。
然后深入探讨了《夜莺》的创作背景,揭示了该作品的灵感来源和创作动机。
接着分析了《夜莺》的曲调和表现手法,揭示了其音乐魅力所在。
随后探讨了《夜莺》在音乐史上的地位,阐述了其对音乐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探讨了《夜莺》的影响和意义,揭示了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总结强调了李斯特《夜莺》的音乐价值和对音乐史的重要贡献,为读者提供了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全面了解。
【关键词】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历史地位,音乐生涯,创作风格,曲调,表现手法,音乐史,影响,意义,音乐价值,贡献。
1. 引言1.1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了各种风格和体裤,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匈牙利狂想曲》、《雪松》和《浪漫传说》等。
《夜莺》是李斯特在他的钢琴独奏曲中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他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创新精神。
这首曲子深受当时听众的喜爱,并且对后来音乐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夜莺》是李斯特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作品,其灵感来自于他对大自然和鸟儿的热爱。
这首曲子描绘了夜莺在夜晚歌唱的情景,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华丽的音乐表现手法,展现了李斯特作为作曲家的独特才华。
《夜莺》也融入了一些匈牙利民间音乐元素,使得这首曲子更具地域特色和传统风格。
在音乐史上,《夜莺》被视为李斯特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代表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高峰。
这首曲子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优美的旋律和复杂的表现手法,让人们记住了这位天才作曲家的永恒魅力。
李斯特的《夜莺》不仅是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更是对音乐史的重要贡献。
通过这首曲子,人们可以深入了解李斯特的创作风格和音乐理念,更加体会其伟大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Franz Liszt)是19世纪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和钢琴家,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之一。
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夜莺》是他在作曲生涯中的一部重要作品。
《夜莺》这首乐曲创作于1841年,是李斯特《十二首无言独奏曲中的第十费赫曼诺(Feuermann)第三首。
这首乐曲的灵感来自于一只夜莺的歌声,据说李斯特在听到夜莺的歌声后,深受感动,于是灵感涌现,创作了这首乐曲。
由于夜莺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所以这首乐曲也因此被赋予了许多美妙的音乐形象与情感。
《夜莺》的音乐表达了夜莺的歌声和调子,通过钢琴的声音再现了夜莺歌唱的动态,并通过音符的起伏和速度的变化来表达夜莺优美婉转的歌声。
整首乐曲的音乐节奏和旋律都非常流畅,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这首乐曲以其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技巧被誉为李斯特的代表作之一。
在历史上,《夜莺》这首乐曲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它被认为是李斯特钢琴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被誉为19世纪音乐的一大创举。
这首乐曲开创了一种新的钢琴技巧和编曲风格,体现了李斯特在演奏和作曲领域的独特天赋和创造力。
它对后来的音乐创作和钢琴技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夜莺》这首乐曲还具有很高的演奏难度,需要演奏家具备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和音乐表达能力。
它的旋律和音符的快速变化,以及不同的节奏和动态的变化,使其成为一种极具挑战性的演奏曲目。
演奏《夜莺》不仅需要良好的技术水平,还需要对音乐细节的准确理解和恰到好处的表达能力。
浅谈格林卡钢琴变奏曲《夜莺》
图2图3(四)变奏二由两个乐段组成,乐段一第一句比变奏一变得更加果断、干脆,伴奏声部的八度加了重音,要更加跳跃,更富弹性,高声部的六连音旋律好似在模仿夜莺多变的弹舌音,(图4),后两句主旋律进入低声部,音色优美如歌,第四句高声部三连音下键要快,给人向前行进的感觉,像是为乐段二做准备;乐段二变为12/16拍,图4图5(五)变奏三由两个乐段组成,由之前e小调转至E大调。
旋律优美如歌,但不能拖拍子,119小节高声部的九连音与七连音要快速的、滑着来篇幅比较小,调性转回至e小调,与变奏二第一句相似,整个变奏音色十分果断、坚定,高声部的琶音依次清晰地弹出来,声音要亮,低声部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跑动的音型,一小节为一句,每一句都要向上推着,句与句之间要衔接好,每个音既要轻、又要弹清楚,踏板要浅、要勤换,使音乐听起来不浑浊(图6)。
图6(七)尾声尾声由弱变强,逐渐加速,篇幅较长(图7),调性由小调转至同名大调,之后回到了原调,最后用和弦结束全曲(图8)。
使用同主音大小调的转换,丰富了音乐的色彩,体现了创作的巧妙之处。
图7图8三、演奏心得——触键及音色(一)引子引子共4小节,前两小节为两个七和弦琶音,音色宽广响亮,触键要柔和、不生硬,并且清晰连贯,强调最高音,后两小节左右手和声要统一,下键要缓慢,使音乐更加舒展,凸显出夜色的宁静(图9)。
SONG OF YELLOW RIVER2020/ 10风格展示的最关键时期。
贝多芬在这个时期拓展了很多的外延,逐步构建起独特的风格特征。
比如,贝多芬的钢琴鸣奏曲《我叫暴风雨》,就是在这个时期所创作出来的,这可以看作是他32首钢琴奏鸣曲中最具争议的一首。
无论是在思想方面还是在内容方面,亦或是在题材方面,都和其其他作品有着十分不同的表现力。
在思想方面,结合著名学者罗曼罗兰的评价,“该作品是直接突出贝多芬思想最突出的一个,这就是他,这就是他本人”,由此可以看出这个作品的独特性,以及乐曲中所蕴含的不可抵挡的力量。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
浅析格林卡钢琴作品《夜莺》的创作背景及演奏技巧作者:杨瑜琳来源:《艺术评鉴》2019年第02期摘要:钢琴变奏曲《夜莺》就是格林卡在1833年根据花腔女高音声乐作品《夜莺》改编创作而成,作品保留了声乐作品中的经典曲调,又将大量俄罗斯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素材融合其中,乐曲风格宛转悠扬、美丽生动。
若是要将《夜莺》完美的呈现演绎出来,需要将触键技巧的把握、对钢琴音色的控制以及延音踏板的运用合理的互相结合起来。
关键词:《夜莺》; ;民间音乐; ;浪漫主义; ;演奏技巧中图分类号:J60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2-0001-03一、创作背景格林卡的《夜莺》是根据俄罗斯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创作的女声独唱作品《夜莺》进行改编的。
阿里亚比耶夫曾受到遭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和折磨,后来他又得知自己心爱的人要结婚的消息,这一打击让阿里亚比耶夫非常伤心。
怀着对恋人的无限思念和爱恋,阿里亚比耶夫作出了非常著名的声乐作品《夜莺》,表达了作者内心对于爱情的渴望,保持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十分令人钦佩。
(一)成长背景——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形式格林卡出生在一个非常优秀美好的家庭环境中,从小就受到很良好的學习氛围,从小就经常听到一些非常优美的俄罗斯民歌,深受熏陶,陶冶情操,促成他对俄罗斯民歌的深厚了解和情感。
这也为他以后创作的那些俄罗斯音乐奠定的基础,将音乐演奏技巧与文化相结合,将俄罗斯音乐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是由俄罗斯本土民歌《夜莺》进行改编创作的,本身《夜莺》就是一首非常有名好听的歌曲,再加上格林卡音乐天赋,活用了许多音乐上的优秀技巧,更加丰富了这首曲子的表现力,为此更加动听,为人们歌颂传承。
(二)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情怀1812年,拿破仑侵俄战争,正巧格林卡年幼,那是俄罗斯面临了一场激烈的卫国战争。
阿里亚比耶夫浪漫曲《夜莺》的述评与研究
阿里亚比耶夫浪漫曲《夜莺》的述评与研究作者:单丽来源:《北方音乐》2016年第21期【摘要】俄罗斯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创作了近500首乐曲,涉猎多种音乐体裁,其中浪漫曲《夜莺》以优美的诗词和旋律、浓郁的俄罗斯音乐风格成为其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至今,这首作品仍然是花腔女高音的保留曲目。
【关键词】阿里亚比耶夫;《夜莺》;创作;研究在世界音乐宝库里,以夜莺为主题进行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不占少数,而阿里亚比耶夫的浪漫曲作品《夜莺》,在诸多同主题作品中脱颖而出。
《夜莺》的流传之广,不仅因为它背后作曲家凄美的爱情故事,更因为它优美而饱含深情的旋律。
一、阿里亚比耶夫的生平与创作概述(一)作曲家生平概述俄罗斯沙皇时期的著名音乐家阿里亚比耶夫,1787年8月,生于托波尔斯克,青年时曾担任阿赫尔特斯基团军官,1823年退役。
阿里亚比耶夫十分热爱音乐,在部队服役期间,他不顾自己的军人身份,身穿燕尾服,登上剧院舞台演出。
1825年一次聚会赌牌,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赌牌过程中,因为一些分歧,阿里亚比耶夫与朋友弗列缅夫发生口角。
三天后,弗列缅夫猝死在了旅店,所有有关弗列缅夫的死因都指向阿里亚比耶夫,最终,阿里亚比耶夫被捕入狱。
这起案件的审理长达三年之久,阿里亚比耶夫一直被监禁在阴冷潮湿的牢房,他心爱的恋人因此也被迫嫁给他人。
1828年,阿里亚比耶夫等到了他的判决书,被流放西伯利亚。
1843年,阿里亚比耶夫结束了流放。
晚年的阿里亚比耶夫健康状况日益恶化,并于1851离开了人世。
(二)作曲家音乐创作概述在音乐史中,阿里亚比耶夫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0部音乐作品,体裁涉猎广泛,音乐风格各异,包括旋律优美抒情的浪漫曲、热情奔放的吉普赛歌曲、慷慨激昂的爱国主义歌曲、各类重唱曲、合唱、芭蕾舞剧、歌剧及戏剧配乐等。
阿里亚比耶夫对音乐的热爱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数量上,还体现在他对音乐执着的追求。
阿里亚比耶夫一生颠沛流离,但从未停止过对音乐的关注和创作,哪怕是在监狱中在等待最后判决,他为了继续音乐创作而申请了一架钢琴。
作品分析夜莺!
作品分析夜莺!艺术歌曲《夜莺》的分析指导教师:雅茹姓名:孙腾学号:20091100489关键词:钢琴伴奏部分,和声功能序进,变奏曲中文摘要:这是一首著名的俄罗斯艺术歌曲,全曲简洁精练、富于变化、细腻热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亚历山大?阿里亚比叶夫Aleksandr Aljabjev/А.А. Алябев(1787 -1851),他于1826年为捷尔维格(A. Del'vig)的诗歌所谱写的歌曲《夜莺》,曲调婉转动听,技巧娴熟,是音乐会上花腔女高音常用的曲目.作者在当时运用了俄罗斯城市浪漫曲的写作风格写作。
此曲1833年被格林卡改编为e小调钢琴变奏曲,1842年又被李斯特改编为钢琴曲。
《夜莺》因其较高的技巧难度,是众多音乐会上花腔女高音常用的炫技曲目。
婉转动听的曲调深受人们的喜爱,使其成为佼佼经典,长演不衰。
艺术歌曲”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
其特点是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曲调表现力强,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伴奏占重要地位。
许多艺术歌曲现已成为声乐教材或音乐会保留曲目。
艺术歌曲一般短小精致,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在聆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
艺术歌曲的歌词一般采用名作家和名诗人的作品。
艺术歌曲的歌词从文学角度谈,即使不加入器乐部分清唱,它也是一首可以传世的情深意笃的诗词佳作;它极富有感情,且真挚深邃,情绪跌宕,起伏性大;它意境盎然,内涵外延深广,藏露相间又耐人寻味;它能寓不尽之意于言外,使人联想翩翩;它词藻洗炼优美,音韵和协又朗朗上口,且有一听即懂的时间性表演艺术的特点,但又是简练集中的;它篇幅一般不长,尽量避免字满意满,词白语直,缺少诗意之笔,以留余地让音乐去发挥。
钢琴伴奏是艺术歌曲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组成部分。
作曲家充分挥艺术歌曲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借助钢琴的艺术表现力,使其融入歌曲的情感,以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渲染诗歌的意境,塑造动人的音乐形象。
格林卡《夜莺》的音乐特性及演奏诠释探究
拇指弹奏长音、三指与四指轮流弹奏上下两个音,或者 在固定三指、四指的情况下在下面来回移动大拇指,且 同一句音阶可以通过各种变奏来实现拓展练习。
(四)快速大跳的处理 钢琴变奏曲《夜莺》中主要出现了两种远距离快速 大跳处理,一种是远距离的双手大跨度交叉处理,而另 一种则是单手的远距离大跳处理。对于双手大跨度交叉 练习而言,应当强调演奏者手与键盘之间的距离,把握 最佳位置,同时演奏者手臂、手腕及手指之间应当具有 高度的协调性,从而有效避免因演奏紧张而影响乐曲的 连贯性。练习时可以做慢速练习处理,使肌肉先适应这 种大跨度处理,从而确保快速弹奏时手指落指位置的准 确性,眼睛一定要比手快,应当能先看到要弹奏的音阶 并确保其准确性,练习过程中由慢至快进而满足速度上 的要求。 结语 作为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代表人物 - 格林卡充分运用 作曲技巧、以俄罗斯民族音乐旋律为主题、融合民间舞 蹈的节奏元素,最后经多次变奏处理在钢琴变奏曲曲《夜 莺》中生动形象的塑造了音乐形象,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空间,其独特的创作手法赋予整个作品以民族性及时代 性。为此,本文以变奏曲《夜莺》为例进行深入探究, 基于作者的生平经历以及创作背景,重点对其音乐特性 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演奏诠释,希望可以了解格 林卡独特的音乐风格特点以及俄罗斯钢琴作品的演奏特 点,从而实现的认识高度的有效提升,进而以本文来为 其他的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学术观点。■
作背景入手,分别从主题旋律、变奏手法及尾声结构来分析其音乐特性,再从演奏速度、力度、情绪、和弦、
音阶及大跳等演奏处理进行了诠释。
关键词:格林卡;《夜莺》;音乐特性;演奏诠释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格林卡是 19 世纪上半叶俄罗斯著名音乐家,同时 也被后世称为俄罗斯民族歌剧及交响乐的奠基人,一生 热衷创作,为后世留下无数经典作品,其作品种类涉及 歌剧、钢琴与交响乐等等,充分展现了俄罗斯音乐的民 族特色,饱含着浓厚的爱国主义思想,轰动一时并广为 流传,带领着俄罗斯音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就 钢琴变奏曲《夜莺》而言,格林卡以民间歌曲《夜莺》 为基础加以创新创作,先后经四次变奏后才得以成型, 其速度、力度、声调及合声等表现手法具有鲜明的个人 特色,充分的表达了其音乐思想及国家民族思想,内涵 丰富,其艺术价值较高,为此对其音乐特性及演奏诠释 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
格林卡钢琴曲《夜莺》创作背景与演奏诠释作者:李婧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13期摘要:格林卡改编的钢琴曲《夜莺》深受其教育背景、时代特征、求学经历影响,体现了格林卡鲜明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
要演奏好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需要从触键、音色和音量的控制、踏板的运用方面进行很好的把握。
关键词:《夜莺》民间音乐浪漫主义演奏诠释格林卡(MikhailGlinka,1804-1857)俄罗斯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奠基者,出身于贵族家庭,1822年毕业于圣彼得堡高等教育学院,1833年前往德国师从德恩(1799-1858)。
其一生创作了大量歌剧、室内乐、钢琴曲、歌曲等,最著名的作品为1834年创作的俄罗斯民族歌剧《伊凡·苏萨宁》。
1833年12月,格林卡运用俄罗斯作曲家阿拉比耶夫(Alabieff)创作的歌曲《夜莺》旋律素材改编创作了同名钢琴变奏曲《夜莺》。
一、创作背景(一)成长背景——采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形式1804年,格林卡出生于斯摩棱斯克一个庄园地主的家庭,良好的生活环境,使格林卡从小能够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时候的格林卡经常能从农村歌手和他的乳娘那里听到优美的民歌,“最使格林卡着迷的是庄园里农奴乐队演奏的俄罗斯民歌”,从小良好的民歌熏陶培养了格林卡的民族感情和素质,为其以后把发展本国的民族音乐为己任奠定了情感基础,其把西方的音乐技巧和本国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使本国音乐发扬光大。
格林卡的钢琴变奏曲《夜莺》即以本国歌曲《夜莺》为题材改编创作而成,由于《夜莺》主旋律本身是一首非常流行的俄罗斯民间歌曲,加上格林卡运用了大量的变奏手法丰富了此曲的艺术表现力,使此曲广为流传。
(二)时代背景——爱国主义情怀在格林卡幼年时期,1812年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俄国人民掀起了一场英勇的抵抗外来侵略的卫国战争。
在卫国战争中,俄国人民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在俄国以后较长时期内形成了一股爱国主义潮流,格林卡从小就耳闻目睹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浅析格林卡《夜莺》的作品分析与演奏要点
实,手掌关节撑住,虽然此处声音较弱但是不能虚。第 15 小节到第 30 小节右手使用了主题旋律的元素,这里 的左右手都需要很连贯的演奏出来,并且会给人带来沉 重的感觉。第 31 小节到第 56 小节由 e 小调再次转入同
名 E 大调,音乐形象由此也变得光辉明朗起来。第 57 小节以后又回到 e 小调,这时在右手每四个音一组的音 符中出现主题旋律,那么右手在演奏时一定要控制好主 次,突出旋律。左手的伴奏分解和弦则要连贯,同时每 一小节都要换气。第 113 小节到第 120 小节属于全曲的 落幕,同时也到达了全曲最高潮最激动人心的地方,这 里需要连贯的快速的富有生机的弹奏。弹奏第 116 小节 到第 120 小节的柱式和弦时,要把背部和腰部的力量通 过手臂传递给手指,弹出最强的力量,气势恢宏的圆满 的结束整首乐曲。
结语 格林卡的《夜莺》是根据阿里亚比耶夫的著名女高 音钢琴独唱和原声乐歌剧作品《夜莺》的剧本改编而来, 他充分的继承了原声乐作品作者的风格和精神情感并且 在其中加入了格林卡个人的音乐创作思想风格和精神情 感因素。格林卡使用了变奏曲的形式,将主题和旋律不 断的融入到作品的每个变奏中,形成前后呼应。我们在 进行演奏时,要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好每一个变奏的旋律 和主题,各个变奏之间的各种情感联系以及作者自己所 寄予这首作品的个人精神情感,特别是要充分的注意去 深刻体会格林卡的爱国社会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只有 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了变奏和作者的风格以及内心感受才 能更加完美的演绎和表现这首作品。■
罗斯民间音乐素材,本文主要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奏要点这三个方面的入手,阐述作品的音乐形
象,从作品变奏的角度深入剖析其技巧和难点,为更好地理解和演绎这首变奏曲提供理论依据。
格林卡《夜莺》与李斯特《夜莺》的作品分析与比较研究
67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二、两者旋律及演奏处理的差异比较(一)格林卡的《夜莺》在旋律表现上,格林卡的《夜莺》主要表达了他内心中对民族、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因此,无法采用浪漫音乐形式进行演奏。
当演奏的时候,应该精准把握和处理音乐的情感,将四个变奏曲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全部展现出来。
尤其是四种不同形式的变奏曲有着各自特有的特点,尤其是在夜莺的表现形式上,需要深入分析曲目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总之,在该曲目演奏中,应对曲目内容和旋律有深入的认知,在选择不同变奏曲时,应充分展现出主题旋律。
而在李斯特的钢琴改编曲《夜莺》中,在音乐风格上应展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为此,李斯特在他的钢琴改编曲《夜莺》中融入了阿利亚比耶夫《夜莺》的主题思想和音乐表达情感,并对其进行创新,整个作品展现出其对《夜莺》的所有情感[3]。
所以,在他的《夜莺》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一种充满动力和兴奋的情绪,李斯特在保留原有曲目精髓的同时,也融入一些新的音乐创作风格和特点,让整个曲目展现出灵活生动的特点,高唱低唱交替,呈现夜莺的歌唱场景。
总的来说,格林卡的音乐作品大部分都融入了他自己的真实感受、人生经历及社会情感。
所以,在演奏此曲目之前,需要对俄罗斯民族音乐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有助于演奏时对音乐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使之更加准确把握这首曲子。
在其改编《夜莺》过程中,从头到尾都给人营造一种舒适的意境,给人一种愉快且美妙的情感体验。
格林卡在创作《夜莺》时,融入俄罗斯民族优秀音乐要素,将这种浪漫的音乐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格林卡钢琴变奏曲《夜莺》中,旋律发生一定变化,婉转与欢快相互交织融合,展现出夜莺在夜晚的天空中歌唱的场景。
并且,这段音乐在音乐节奏、旋律音色把握、音乐表现情感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4]。
整个变奏曲《夜莺》出现在整首歌的前四小节中,作为整首曲子的介绍。
绪论部分,通过手臂力量的变化来表现音乐节奏的变化,和弦部分必须稳定演奏。
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研究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钢琴曲《夜莺》音乐特征与演奏研究陈菲菲(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摘要】钢琴演奏是一种极具西方特色的音乐表现形式,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钢琴音乐中的元素也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钢琴曲《夜莺》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物所作,在音乐界极具影响力。
本文分析了钢琴曲《夜莺》的音乐特征,并探讨其演奏技巧。
【关键词】《夜莺》;音乐特征;钢琴曲【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一、钢琴曲《夜莺》的音乐特征(一)以标题音乐展现形象标题音乐是指利用文字作为标题的一种音乐。
钢琴曲《夜莺》是李斯特完全依靠想象进行创作的,其给予了聆听者极大的想象空间。
但曲中本身不具标题和内容,其是依俄罗斯同名歌曲改编而成,曲中含有歌词,可供聆听者感受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但改编成钢琴曲后,歌词则失去了这种作者,但李斯物却利用标题音乐来塑造了歌曲的形象,配合钢琴独特的间色,加上演奏者娴熟的弹奏技术,使得整首钢琴曲具很强的剧场效果。
(二)利用场景调整布局钢琴曲《夜莺》是在原女高音独唱曲《夜莺》的基础上通过改编而来的,利用钢琴来表现,使原曲更优美,更具活力和节奏感。
其利用升C小调展现了较好的剧场效果。
整曲由引子、ABC乐段及尾声共同构成,采取的并列单三部曲形式进行创作的。
引子部分的速度较缓,体现了鸟儿自由飞翔的感觉;ABC乐段的速度较轻快、欢乐,且具一定活力;尾声部分又转为较缓速度,体现出一种温和、轻柔的情感,低声区利用沉稳音色与主旋律呼应,通过创造不同的场景以调整整个伤口的结构布局。
(三)语言生动化钢琴曲《夜莺》的引子部分始于轻柔的章节,描述了森林里夜幕降临的场景,然后通过六个相近的音符小节逐步加快了音乐的节奏,为听众构建了一幅星星洒满夜空的景象。
接着利用颤音,伴随优美的旋律,为人们描绘了一个月光洒满森林的景象。
结尾利用柔板节奏,与主旋律相呼应,使得主旋律更加突出,为听众描绘了一幅夜莺共同歌唱的热闹景象。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夜莺》创作背景与历史地位
李斯特是19世纪欧洲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他的作品以技巧性高、情感丰富、表现力强为特点,被誉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一。
他的《夜莺》是其代表作之一,其创作背景和历史地位备受关注。
《夜莺》是李斯特于1855年创作的一首钢琴曲,原名为《鸟儿的全才》(Le chant du rossignol)。
这首曲子基于法国民谣改编而成,描述了夜莺唱歌的情景,展现出它的美妙歌声和灵巧技艺。
这首曲子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成为了当时的音乐革命的象征,影响了整个音乐界的发展。
在19世纪前半叶,音乐界正处于一个巨大的变革的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正在发展,并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成为主流。
李斯特就是这场变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音乐演奏和作曲上的技巧和创意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夜莺》在音乐形式方面也受到了这场变革的影响,它采用了类似于半音阶和转位的新技术。
这些手法使得曲子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也使它成为了其他作曲家学习的榜样。
此外,《夜莺》也在音乐表达上做出了创新,利用琴键的特殊性质营造出了夜莺的鸟鸣声和花园的环境声,展示出李斯特的巨大艺术天赋。
这种技巧也被后来的作曲家广泛采用,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总之,李斯特的《夜莺》是一首充满创新的音乐杰作,它不仅在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上做出了创新,也成为了音乐界变革的代表之一,并影响了整个音乐界的发展。
浅析格林卡《夜莺》变奏曲及其演奏要点
[参考文献] [1] 李永云,贡鸣.浅析钢琴曲《夜莺》的演奏分析[J].北方音乐,2017,21. [2] 尚艳.格林卡《夜莺》变奏曲作品分析与演奏注释[J].音乐创 作,2012,06. [3] 张秋雨.格林卡《夜莺》的演奏诠释[J].北方音乐,2018,15.
38
一、格林卡简介 格林卡(1804-1857)出生于斯摩棱斯克圣诺沃斯巴斯克村的一 个庄园地主家庭中。从小受俄罗斯大自然及民间生活习俗的熏陶, 为其以后发展民族音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是俄国的作曲家,俄 罗斯乐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 剧、室内乐、钢琴曲等多种音乐形式,涉及多种音乐领域。格林卡 不但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深受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多次 出国深造,去到的地方有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等。这些因素都为 其以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尊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 二、《夜莺》简析 (一)创作背景 《夜莺》钢琴变奏曲是格林卡在1933年根据阿里亚比耶夫所创 作的本土民歌《夜莺》改编创作而成的一首变奏曲。在这首作品中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爱情的渴望,同时又表现 出了他与心爱的姑娘分手时的伤感之情。格林卡在原曲的基础上, 运用了大量的变奏手法,丰富了这首曲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促使 本首作品广泛流传。 (二)曲式结构 《夜莺》这部作品是一首变奏曲式的作品,共有四个变奏。整 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可分为引子、主题、变奏一、变奏二、变奏三、 变奏四、尾声。其中,引子部分是1-4小节;主题部分是5-39小节, 为单二部曲式;变奏一是40-74小节,为一段式结构;变奏二是75100小节,为单二部曲式;变奏三是101-147小节,为复二部曲式; 变奏四是148-163小节,为复二部曲式;尾声是164-283小节,为复 三部曲式。 三、演奏要点 关于引子的四小节,两组琶音在处理上要求音色柔和,营造 悠扬恬静的氛围。两串琶音的空拍部分,需要用手腕带动乐曲的呼 吸,营造出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接着三组柱式和弦,渐弱的音 乐处理,逐渐引出整部作品的主题。 主题部分共有35小节,前16小节为主题的第一部分,后19小节 为主题的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中,音色要清亮透明,要求右手指 尖贴键弹奏,手腕带动手指,速度不能过快,将旋律的歌唱性表现 出来。在第二部分中,触键要比第一部分稍快一点,音色要轻快明 亮,手指触键要干净灵活,在弹奏带重音记号的音符中,指尖要站 稳,第一关节要支撑好。整个乐段的弹奏要连贯流畅,最后结束在 三级和弦上。 在变奏一中,应注意整体把控旋律的走向。主题的旋律在各声 部之间交替出现,要注意旋律的流动性和乐句之间的呼吸。变奏一 中,旋律先在中声部出现,要求大拇指指尖撑住,将旋律音突出。 三小节后,旋律改为高声部,在弹奏装饰音部分时,要求清脆干
歌曲《夜莺》演唱特征对比分析——以迪里拜尔、吴碧霞演唱为例
歌曲《夜莺》演唱特征对比分析——以迪里拜尔、吴碧霞演唱为例发表时间:2019-06-10T16:01:11.203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9期作者:李新月[导读] 艺术歌曲《夜莺》作为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在业内享有盛名,传唱度极高。
迪里拜尔和吴碧霞是我国两位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具有极高的声乐演唱艺术造诣。
两位的歌声享誉世界,而两位歌唱家都曾演绎过《夜莺》并获得了“中国的夜莺”之美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前言艺术歌曲《夜莺》作为花腔女高音独唱曲在业内享有盛名,传唱度极高。
迪里拜尔和吴碧霞是我国两位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具有极高的声乐演唱艺术造诣。
两位的歌声享誉世界,而两位歌唱家都曾演绎过《夜莺》并获得了“中国的夜莺”之美誉。
相同的是,两个版本的《夜莺》都受到听众喜爱和追捧,不同的是二者的演绎技法大相径庭。
本文通过对迪里拜尔和吴碧霞两位在世界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歌唱家的人生履历及在演唱相同类型作品《夜莺》时所运用的演唱技法(包括歌曲处理、吐字咬字、音色与共鸣和演唱情感)进行整合、分析和比较,得出二者截然不同的演唱风格形成的原因,据此,通过歌曲本身和歌唱家的细腻处理获得声乐训练的启示。
一、研究背景艺术歌曲是一类抒情歌曲,18世纪末开始逐渐在欧洲地区普及艺术歌曲区别于歌剧和民歌,它的作曲技法相对复杂,侧重歌者内心活动的展现和感情的抒发,情感细腻、旋律婉转优美、抒情性强。
万物的音乐都源于大自然,源于对生命的讴歌。
俄国沙皇时代的音乐家亚历山大·阿里亚比耶夫于1816年创作的艺术歌曲《夜莺》在中外音乐史上享有崇高地位,这首声乐独唱歌曲时至今日仍然被广大歌唱家传唱,如国外的维阿多特、宝琳、帕提、阿德丽娜等都把这首作品安插在歌剧《塞维里亚理发师》的第二幕《上歌唱课场景》中演唱[4];国内亦有两位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和吴碧霞演唱过此曲,并都因此曲被赞誉为“中国的夜莺”。
截止2017年5月20日,本文从知网知识系统以及互联网获取到了与歌曲《夜莺》相关的文献资料20余篇、音像视频选段10余篇,其中期刊17篇、硕博士学位论文6篇以及少数报纸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