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
初中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探讨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代表了中华民族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
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古诗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的历史背景、文化氛围和思想观念等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学习《静夜思》,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盛唐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帮助他们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考。
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感体验。
古诗词以其高雅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独特的意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他们对美的敏感度。
通过学习和欣赏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力量,培养对优秀文化作品的喜爱和赏识能力。
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和思考也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文关怀能力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欣赏水平,让他们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古诗词也是学习汉语语言文字和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汉语语文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品德素养。
古诗词中所表达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美、善、真的追求,培养正直、坚强、乐观等良好的品质和品德。
学习《登鹳雀楼》可以让学生理解诗中所表现出的对人生的豁达乐观态度,并借此激励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为了更好地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初中古诗词教学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通过观赏古代绘画和元素,建构与古诗词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注重文化背景的引导。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解读和介绍古代历史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古诗文教学的意义、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诗文教学的意义1.启迪思想情感,促进人文素养的培养古诗文代表了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情感,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欣赏和思考古代诗文的启迪自己的思想情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古诗文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和人文情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古诗文在语言运用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巧,通过学习古诗文,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模仿古代作家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3.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家文化精神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古诗文的背景和内涵,向学生介绍古代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心。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1.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文化自信2.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古诗文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等多方面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弘扬社会正能量,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古诗文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情操和社会正能量,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传播和弘扬正面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选取具有正面思想和情感的古诗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中汲取道德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的社会风貌、人民生活和历史事件等,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学习李白的《静夜思》时,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夜晚的景色和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以其精炼、优美和充满意境的表达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墨客的艺术风采,学会欣赏他们在有限的字数里所展现的思想和情感。
在学习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时,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通过欣赏古诗词的美,学生能够培养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传统文化的渗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古诗词以其精练的文字表达和深入的思想内涵,要求学生在理解和表达古诗词时,用简练、准确的语言来进行思考和表达。
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理解意境和把握诗人的用词和句式等,提炼出古诗词的主旨和情感,进而进行自主思考和创作。
在学习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学生可以通过思索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色和表达的感慨,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古诗词的学习,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得到提高,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
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丰富的精神财富,是悠久历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根基。
通过学习古诗词,学生能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感。
学生不仅要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还要学会欣赏、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摘要:古诗词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之一,在小学语文编排中篇目增多,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古诗词中的文言文词汇蕴含着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学生在古诗词学习的过程中也能感受中国千年的文化积淀。
因此,教师要在古诗词教学中不断推陈出新,让学生理解与把握古诗词培养良好的优秀文化素养的同时肩负起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历史责任。
本文就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从而探究出有利于让学生学习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的有效策略并进行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意义方法在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许多的问题与难点。
例如,在一些文言古诗词中教学中存在艰涩难懂的词汇,但这些词汇正是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体现,饱含着古代诗人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关怀。
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不能单靠背诵记忆的方式进行学习。
要帮助学生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领悟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优秀的文化素养,积极承担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担。
一、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更能传授学生独特的语言文化素养与语言理解感知能力,并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做好文字理解的基础。
古诗词作为小学语文课本中重要的教学内容,更是蕴含了中国传统优秀语言文化精髓,对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增强学生文化素养。
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词大多数富含哲理性以及寓意性,并且大部分的古诗词都是出于古代文明有名的文人作家,每一篇古诗词都具有极大的学习与参考价值,对小学生学习中国汉语言文学有着极大的帮助,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中更能体会到古代优秀古诗词作家的人文精神与历史社会情怀,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历史文学观与及语文文学素养。
其次,树立文化自信,树立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心。
开展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把握中国深耕千年的民族文化,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加强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文化不断走向世界。
教学古诗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教学古诗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从古诗中教育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本文将从古诗的艺术魅力、审美情趣、思想内涵和历史意义四个方面探讨教学古诗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古诗作为文学艺术的杰出代表,其独特的韵律和形式美常常令人陶醉。
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对仗韵律和优美的语言形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通过教学古诗,学生能够领略到诗歌的美妙之处,培养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对诗歌韵律的感受和把握能力。
教学古诗还可以通过艺术的形象描写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和情感的共鸣。
古诗中的山水、花鸟、季节等自然景物,有一个个鲜明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写,犹如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形象描写,直接勾勒出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场景。
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美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幻想力和想象力。
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
从古诗中教育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文化的根脉和精神内涵。
例如,《卧春》这首古诗以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通过教导这首古诗,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古诗中还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变迁,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例如,《登鹳雀楼》这首诗描绘了北国辽阔的自然风光和壮丽的工程建设,凝聚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繁荣发展的向往。
通过教学古诗,学生可以了解历史风貌和人民智慧,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对民族的认同感。
教学古诗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善于选择合适的古诗。
古诗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进行,避免选择过于晦涩难懂的古诗,而应选择具有艺术性和教育意义的古诗。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谈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
例谈小学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摘要:当前,我们的语文课程尤其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也就是需要大力加强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吸收,创造和发展。
作为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地应当担起这一份神圣的使命,把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层次、有系统、有广度、有深度地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内化在学生的精神中,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依然绽放着精神之花、延续着民族之魂。
关键词:古诗文教育教学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一、接近古诗文,体悟文化意蕴,增强民族精神积淀1.诵读积累。
熟读成诵进行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法宝,也是语文学习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用诵读的方式学习和积累传统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传统经典可积累的内容很多,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小学生主要背诵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
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
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
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的过程;是博闻强记、增强记忆力的过程;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理解。
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如“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自主趣味解读《三字经》,利用自读课为学生讲解《三顾茅庐》、《洛阳纸贵》等历史典故、趣闻故事。
学生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古文的意蕴,大大提高了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趣味训练。
训练是语言学习的手段,也是文化传承的手段,尤其是那些富有情趣的训练内容,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祖国语言的美妙。
针对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利用综合性学习活动组织学生寻找文字的起源,知道了汉字的造字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
了解了汉字的发展过程,讲述了关于汉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同时透过汉字还可以看到祖先的生活,学生感觉汉字很神奇,引起了极大的兴趣,写字不再随随便便,而是用心写字,错字逐渐在减少。
古诗文教学应渗透哪些传统文化知识
古诗文教学应渗透哪些传统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知识深邃博大又灿若星空,它孕育出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历史。
传承传统文化,语文教师责无旁贷。
但传统文化包罗万象,又往往令师生有无从下手之感。
其实,古诗文教学中有许多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若在教学中加以利用并及时渗透,便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达到以文化人之目的。
一、节庆民俗知识学习司马迁《屈原列传》时,教师应指导学生诵读以下几句:“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教师提问:屈原投江对后世有何影响?学生回答: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因为屈原投江,民间为了纪念他,自发形成了一个节日,即端午节,有了包粽子、赛龙舟等民俗活动。
教师归纳:端午节的来历虽然还有其他说法,但多数人认为与屈原有关,这源于我们对一位忧国爱民的伟大诗人的敬仰。
这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情感和记忆,并将世代延续下去。
重阳节临近,举办重阳诗作欣赏。
学生交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知兄弟登高处”一句,写诗人遥想故乡的人们与“我”一样登高,彼此思念,写出了真诚的兄弟之情;李清照《醉花阴》“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描述她虽处佳节却玉枕难眠,把酒赏菊却难以排遣“人比黄花瘦”的相思滋味,写出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表现了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教师归纳:从古人重阳节登高、赏菊、聚会、饮酒的习俗,到现代领袖人物的抒发豪情壮志,同样的节日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情感。
学习秦观《鹊桥仙》,让学生讨论:“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节日和场景?学生回答:七夕节,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
教师补充:七夕节指农历的七月七日,因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成为古代的节日,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即古代的“情人节”;后又称为乞巧节,因为此夜妇女们在庭院穿针乞巧,陈列花果,向织女祈求好运,因此又称古代的“妇女节”。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
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和领悟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下面将从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具体做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1. 增强民族认同感。
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华夏儿女的喜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意境优美,语言优雅,情感深沉。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提升其文学修养。
3.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历代诗人在对社会生活、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中创作的艺术作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1. 选择经典古诗词。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选择涵盖丰富文化内涵、形式优美的经典古诗词作为教学内容。
如《静夜思》、《将进酒》、《水调歌头》等,这些古诗词既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适合小学生学习。
2. 赏析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的赏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故事、文化内涵和诗人的生平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思想。
3. 培养学生的古诗词创作能力。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模仿古诗词的形式和风格,培养他们的古诗词创作能力。
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模仿创作,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古诗词的魅力。
4. 开展诗词文化体验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古诗词相关的文化展览,举办古诗词朗诵比赛,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古诗词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深化对古诗词的了解和感悟。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情感的结晶。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如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了许多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探讨一些策略和方法。
一、选材精准,突出传统文化特色古诗词的选材非常重要,语文教师需要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有鲜明传统文化特色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选取唐代诗人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让学生感受杜甫在逆境中的坚韧和风骨;选取宋代词人苏轼的《赤壁赋》,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诚和友情。
通过这些经典的古诗词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二、赏析注解,深入解读传统文化内涵在古诗词教学中,注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语文教师需要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赏析和注解,让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师可以解读古诗词中的典故和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古人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可以解读古诗词中的意象和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造诣。
通过赏析注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三、联结生活,拓展传统文化应用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师需要把古诗词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拓展传统文化的应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诗词创作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情感;可以让学生通过诗词朗诵的形式,展现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情趣。
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把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和应用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生动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在古诗词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现古诗词所描绘的风景和情感;可以通过名家朗诵、动画解说等形式,展现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力。
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国情意识和审美情趣。
下面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要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为目标。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优美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带来欣赏的快乐。
传统文化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古诗词的意境、描绘古代山水环境等,让学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和情感,引发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和喜爱。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欣赏名家名篇,模仿古人的写作风格,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使他们在日后的阅读活动中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诗词,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
古诗词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们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意义。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中的道德教育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做人做事,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古人的孝道、友善之道等进行道德教育。
通过分析古诗词中的善恶、正邪等对立关系,让学生思考和辨别是非,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道德意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可以使他们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促进其全面发展。
在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课堂授课能力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
传统文化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
文言文教学42㊀2018 3传统文化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杨㊀俊㊀㊀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ꎬ可以加强学生接受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能力ꎮ一㊁挖掘诗歌中的传统文化内涵高中古诗文所含有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ꎬ其中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文化㊁古代饮食㊁建筑㊁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ꎮ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和精心选择ꎬ深入研究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ꎮ1.关注作者学生必须充分了解作者生平ꎬ这样才能够准确领悟作者的思想ꎮ任何一名作者所写的作品都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其思想的变化㊁生活的历程ꎬ所表达的情感㊁思想具有一定的倾向性ꎬ而这些与其人生经历息息相关ꎮ2.重视语言文字教师必须重视对作品语言文字的鉴赏ꎬ从感性到理性㊁从现象到本质等方面来更加深入㊁全面地呈现出文学作品当中的情感㊁人物㊁意境㊁画面等ꎬ确保学生能够更加客观㊁真切地感受到古诗文中的传统文化之美ꎮ3.挖掘作品文化意蕴古人多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对人生㊁社会的各种看法ꎬ作品往往直接体现出判断善恶㊁是非的标准ꎬ以及作者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和价值观ꎮ学生能从中获得一定的人生启迪ꎬ从而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ꎮ但在很多作品中ꎬ往往都是较为含蓄㊁隐晦地表达这些观念和思想ꎬ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到其中的思想ꎬ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ꎬ深入挖掘作品的文化意蕴ꎮ二㊁课堂教学体现文化气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ꎬ不仅要求学生学习㊁运用语文知识ꎬ还要求学生了解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ꎬ做好民族文化智慧的传承ꎬ完成厚植传统精神㊁体认中华文化的重要任务ꎮ因此ꎬ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体现文化气息ꎬ帮助学生增加知识积累ꎮ1.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ꎬ教师可以间断性㊁选择性地设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演讲活动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ꎬ在准备之后进行脱稿演讲ꎮ在这一过程中ꎬ学生不仅能够在相互交流中增加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ꎬ同时还能够提升其语言表达能力ꎮ在新课教学的时候ꎬ教师可以引入与课文相关的典故㊁诗歌ꎮ比如在讲解«阿房宫赋»的时候ꎬ教师可以从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杜牧的诗歌导入新课ꎮ2.提高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性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ꎬ促进书本知识内容与学生人生追求㊁生活经历之间的有效融合ꎬ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ꎮ教师所采取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灵活多样ꎮ比如ꎬ教师可以有效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纸质教材ꎬ在增加课堂容量的同时ꎬ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趣味性ꎮ教师还可以应用表演㊁讨论㊁演讲㊁辩论等教学形式ꎬ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ꎮ教师也可以应用研究型学习模式ꎬ特别是在传统节日期间ꎬ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ꎬ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ꎬ然后在课堂中相互交流ꎬ实现资源共享ꎮ三㊁加强课外实践与朗读1.指导学生阅读文化经典虽然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标准改革已经走向深入ꎬ但高考还是挑选人才的重要途径ꎬ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ꎬ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当中ꎬ导致学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相对较少ꎮ因此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ꎬ教师文言文教学43㊀20183要鼓励学生阅读文化经典ꎮ所有优秀的古代诗文作品ꎬ都经过了时间的检验ꎬ其中的精神内涵㊁文化底蕴非常丰富ꎬ是课外阅读的首选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推荐相关的古文阅读书目ꎬ如«二十四史»«古文观止»«论语»«诗经»等ꎮ学生在阅读这些古代作品时要精读㊁泛读有效结合ꎮ通过积累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知识ꎬ学生的文化素养就能够得到提升ꎬ民族精神也能得到培育ꎮ2.诵读积累经典诗文在语言积累中ꎬ熟读成诵有良好的效果ꎮ在具体应用中ꎬ由于传统经典的内容比较多ꎬ因此ꎬ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进度对其进行合理安排ꎮ除了教材中需要背诵的篇目之外ꎬ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具有较高背诵价值的诗歌ꎮ比如在学习«赤壁赋»一文的时候ꎬ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曹操所写的与赤壁相关的诗歌ꎬ背诵«短歌行»ꎮ在晨读时让学生反复大声地朗读诗歌ꎬ熟读成诵ꎮ这有助于学生加强语言材料积累ꎬ增强语感ꎬ这也是增强记忆力㊁博闻强识的重要过程ꎬ能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的民族精神ꎮ3.有效进行传统文化实践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古诗文教学当中ꎬ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㊁全面的地了解和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ꎬ提高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ꎬ同时也更好地发扬和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ꎮ因此ꎬ在古诗文教学中ꎬ教师要在了解㊁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 行 ꎬ使学生的日常生活与传统文化相结合ꎬ做到 知行合一 ꎮ总的来说ꎬ在古诗文教学中ꎬ教师需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充分挖掘ꎬ提高课堂教学效率ꎬ注重课外拓展与延伸ꎬ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ꎮ这样一来ꎬ学生就能够了解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ꎬ提高其人文素养ꎬ对实现其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ꎮ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八中学(730084)高中古文教学有效方法研究赵杏玲㊀㊀对于高中学生来说ꎬ最难学的就是古文㊁作文和阅读ꎬ而古文首当其冲ꎮ因此ꎬ教师在进行古文教学的时候ꎬ很难提高语文教学的成效ꎬ同时也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ꎮ古文是我国文化传承的一种载体ꎬ古文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ꎬ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ꎮ目前ꎬ我国大部分的高中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方式仍旧是说教式教学ꎬ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古文教学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ꎮ古文ꎬ不论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ꎬ都是一大难点ꎮ说教式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对古文的作者和写作背景进行介绍ꎬ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和总结等ꎬ这就使得教师总会感觉有些吃力不讨好ꎮ这种教学模式的结果是不仅教师很辛苦ꎬ而且学生感到很厌烦ꎮ长此以往ꎬ学生没有了古文学习的热情ꎬ古文知识的积累就非常不扎实ꎮ最后ꎬ学生对于古文就只能是敬而远之了ꎮ因此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对古文教学的模式进行拟极探索ꎮ一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ꎬ提高教学质量在高中古文教学中ꎬ想要提高教学质量ꎬ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制订科学㊁合理的教学方案ꎮ高中古文教学ꎬ不仅对于教师教学来说有很大难度ꎬ而且对于学生来说ꎬ也像学习另一种语言ꎮ同时ꎬ学生对于古文认识的。
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和历史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灵魂。
在古诗文教学中,要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一、重视经典阅读。
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选的古文经典,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感,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趣。
可以选择一些常读经典,如《诗经》、《楚辞》、《论语》等,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深入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注重文化背景的引导。
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内涵,通过对古代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介绍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文。
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关的文化导读,例如讲解古代的社会制度、礼仪习惯、宗教信仰等,引导学生把握文化脉络,增加他们对古代文化的知识和理解。
三、强调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
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意义,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古诗文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可以使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现代诗歌的创作,或是通过对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和应用的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四、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了解古代文物和文化遗产;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工作坊,学习传统文化的技艺;组织学生参与传统节日庆祝活动,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传统文化教育应该是全科教育的一部分,可以把传统文化与语文、历史、美术、音乐等学科进行有机的融合。
在语文课上讲解古诗文的文化背景;在历史课上学习古代社会的文化特点;在美术课上学习古代绘画的风格和技法;在音乐课上学唱古代的传统曲目等。
通过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
那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进去呢?以下将从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小学古诗词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应该注重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有典故、有教育意义、能反映传统文化的古诗词进行教学。
选取《春晓》、《咏柳》等初级古诗词,可以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选取《静夜思》、《登鹳雀楼》等中级古诗词,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悟道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关爱他人,关注社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选择这些古诗词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从而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形式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
可以通过诵读、朗诵等方式诠释古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味和美感,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利用音乐、舞蹈等形式来配合古诗词的教学,使学生在音乐、舞蹈中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
还可以通过话剧、情景表演等形式来展现古诗词的情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
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要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古诗词的内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要注重情境教学,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校园情境、社会情境等,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词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在当今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古诗词教学既是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如何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需要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和方法。
一、选取经典古诗词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是选取经典古诗词。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选取经典的古诗词作品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接触和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选择包括唐诗、宋词等各个朝代和流派的古诗词作品,涵盖不同题材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风貌。
二、注重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在教学古诗词时,应该注重古诗词的背景文化。
古诗词的创作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等因素,这些因素对于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讲解和阐释古诗词的背景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词,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教学《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结合唐代的政治和社会背景,让学生理解诗人的离情别绪和对友情的珍贵。
三、诗词比赛与诗会活动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开展诗词比赛与诗会活动。
通过举办诗词比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通过朗诵、创作等方式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举办诗会活动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欣赏和分享古诗词,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也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结合实践活动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践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赴名胜古迹参观,或者开展文学创作活动,都可以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古诗词背后文化的机会。
通过亲身经历,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古诗词的内涵,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本文将探讨中职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一、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所在。
无论是《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还是《三字经》、《弟子规》等,都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品。
古诗文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优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古诗文被视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有力工具。
二、传统文化在古诗文教学中的渗透1.注重文本解读与传统文化内涵的讲解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古诗文的语言形式、艺术特色等方面的解读,更要注重对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讲解。
在教授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时,教师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的生平和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传统文化。
2.通过古诗文赏析课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古诗文赏析课是古诗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赏析课,能够更好地展现古诗文的魅力和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赏析,如朗诵、诵读、背诵等,让学生在赏析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责任感。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讲述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情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1.激发学生的兴趣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同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位语文老师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
本文将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与思想,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二、渗透传统文化的途径1. 培养学生的情感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古人的情感世界,并引导学生对诗词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体会。
通过学习《静夜思》,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李白的孤寂之情;通过学习《观沧海》,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天祥的报国之情。
通过深入的情感体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美学情趣,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人的艺术情怀和审美追求,使学生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对美的感知能力,培养优美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3. 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古诗词既是文学作品,更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通过古诗词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事件和文化习俗,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将进酒》,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唐代的繁荣景象;通过学习《出师表》,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
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诗文教学在当今时代依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积淀,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古诗文教学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古诗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方法与建议。
一、注重对古诗文的深入解读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古诗文的深入解读。
学生通过对古诗文的深入解读能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诗人的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课外阅读、讲解和解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表见解,从而使学生对古诗文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
二、注重对古诗文的背景知识学习古诗文的产生往往是与具体的地域、风土人情等密切相关的,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古诗文的实地体验学习。
通过学生实地走访古代文化名城、名山大川、文学名家故居等,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迹等,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悟,在实地体验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古代文化名城,参观文学名家故居,进行户外写生、采风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五、注重对古诗文的创新教学手段运用古诗文教学虽然要注重传承传统文化,但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丰富古诗文教学的形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现古诗文中的历史典故、绘声绘色地呈现古诗文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古诗词教学是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古诗词教学的意义、渗透方式和实施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
一、古诗词教学的意义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具有优美的艺术形式,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1.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古诗词的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的意识。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古诗词是中国的文化瑰宝,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绪。
古诗词表达了人们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慨和思考,可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世界,塑造他们的情感和情绪。
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古诗词的语言优美,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感情。
1. 课本设计。
在小学古诗词教材中,可以融入一些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诗词,让学生通过学习古诗词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观。
2. 课堂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作者的生平等,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
3. 诗词鉴赏。
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古诗词的美,帮助他们理解古人的情感和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4. 课外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古代建筑、古代文物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
1. 融入生活。
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古诗词和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古诗词感受生活的美好,并用古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打造情景。
通过设立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
3. 互动合作。
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共同研读古诗词、讨论诗词中的情感和思想,促进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谈传统文化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渗透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之美,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古诗词的重要性、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对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等方面展开讨论。
一、古诗词的重要性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才华,更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古诗词以其简洁、优美、含蓄的表达方式,传达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意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更可以通过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小学生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当前,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许多学校和老师更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却忽视了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学生在教学中只是简单地背诵和理解古诗词的意义,而缺少对古诗词丰富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的深入理解。
由于学生年龄小,对古诗词欣赏和理解的能力较弱,传统古诗词的文言文和精致表达方式,使得小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感到困难和抵触。
三、对传统文化渗透的思考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使其在欣赏古诗词的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1.注重选材,引导学生领略古诗词之美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选材,选择适合小学生接受的古诗词作为教学素材,避免过于晦涩难懂的古文词句,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古诗词学习氛围。
例如《春晓》、《静夜思》、《将进酒》等古诗词,都是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佳作,适合小学生进行欣赏。
2.注重导读,深入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古诗词教学中,应注重对古诗词的导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了解古诗词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曲靖市麒麟区麒麟小学吕奉苍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党和国家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指出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古诗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那么,作为蕴涵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在教学中该从哪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呢?我认为,我们不是捡回过去的所有东西,而是要面向未来,继往开来,走出一条适合现代化背景下的素质教育途径。
使每一位孩子在传统文化的涵养下,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诗歌无异于是灿烂文明上的一朵奇葩。
诗不仅历史悠久,作者众多,而且作品丰富,题材广泛,技巧高超,在世界文学史上堪称一绝。
古诗以意境清新,含义深刻,语言生动,韵律优美而著称,是中华文化传统教育的一座宝库。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她不仅淋漓地展示了历代作家在人生旅途上的心路历程,更是形象地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风云中的艰辛跋涉。
我们阅读这些作品,既可以体会经岁月洗汰而不见褪色的绝代才情、历风雨销
磨而未曾稍减的人生智慧;更可以饱览灿烂深厚的中华文化、传承受忧患锻冶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小学阶段编排了中39首古诗词和4篇文言文,此外还安排了积累背诵的古诗词若干篇,此外,《课程标准修订稿》中还要求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70篇(段)。
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
在古诗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呢?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古诗文中的字词是构成古诗文的基本内容,古诗文洋溢着中国文字的深厚的文化意蕴,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充满着古人的智慧和丰富的情感。
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教师在在古诗文字词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独特的魅力。
如王维的《泊船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
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
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
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
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
“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培育爱国主义情怀
优秀的古诗文中,这种传统精神总是永远闪耀它的光芒,令我们在掩卷沉思时精神为之一振。
一是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
“位卑不敢忘忧国”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他在《示儿》一诗中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死前,仍念念不忘祖国的统一。
其爱国之心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王昌龄也在《出塞》中写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是对家乡的热爱。
唐代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中“举头望明白,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久别故乡的深深思念。
宋代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也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表现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眷恋。
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些千古名句,教育学生从小热爱自己的家乡。
三是对人民的热爱。
唐代诗人李绅在他的《悯农》中这样写:“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宋朝翁卷也在《乡村四月》中写道“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朴
素的语言中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艰辛劳动的理解和尊重。
三是向中华民族精神致敬。
郑板桥的《竹石》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瘦弱的竹扎根在贫瘠的石逢中,生长在陡峭的石崖上,被狂风、烈日、雨雪一次次无情地袭击着,竹子一次次被击伏在地上,又一次次迎着风霜雨雪倔强地昂起头。
”使我们了解到当时诗人因为给老百姓求情救济而得罪了大官,被百般刁难,最终被罢官,但他仍然顽强不屈。
两位诗人在他们的诗中分别用梅花和竹子来表达自己永不屈服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共同表达了自己顽强不屈精神。
这顽强不屈和不畏强权的风骨就是我们提倡的传统精神。
因此,在教学古诗的过程中,教师如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诗句,领略和体会诗人的情感,就容易把握古诗中的民族精神,使学生内心充满对民族精神的敬仰和向往,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深体会诗中所蕴涵的情感,并从实际生活中培养尊重、珍惜劳动果实的习惯。
三、在古诗文教学中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学生对舶来品的外国节日趋之若骛,他们知道西方的“情人节”,却很少能说出秦少游笔下美丽的“七夕节”;他们对于“什么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知之甚少,却能准确的说出西方“圣诞节”的时间。
可以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显示的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漠视。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大力借助于古诗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
例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就写了客居他乡的游子在中秋佳
节来临时的惆怅!又如杜牧的《七绝•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写的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每一个民族又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极大程度折射出了民族生活的轨迹。
我们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深入了解其中所蕴涵的民俗文化。
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就给我们展示古人在重阳节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民间传说重阳登高可以避灾,佩茱萸可以消灾除病。
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了解到先民们对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配合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收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通过学习研究,学生对古诗中传统的一些风俗习惯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他们会知道重阳节不仅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如今的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还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更有月下吟诗作画的雅兴;还会知道小年除吃元宵外还有元宵灯会;端午节除吃粽子外还有划龙舟;除夕除吃年夜饭还有吃饺子等。
通过对古诗层层深入的学习,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因此,在古诗的教学过程,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对传统节日的了解中,去深深的挖掘、体味诗人隐含于节日背后的赏心悦事、痛苦忧愁,
使学生对古诗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读和背诵的层面,这样就延伸了学习古诗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使学生对古诗中的传统文化也产生的兴趣。
通过这些古诗文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传统文化节日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尤其是我们青少年的生活中。
总之,在古诗文教学中不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能使学生在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
不断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从而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全面提升人文素养,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传承,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同时也让我们的学生在优秀古诗文的熏陶中变化气质,提高民族主体意识和民族文化修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道德品质,重塑当代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