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新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毫厘不爽沉鱼落雁B. 遥相呼应气喘吁吁C. 倾盆大雨翻箱倒柜D. 倾盆大雨气喘吁吁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现在的大学生应该多读书,读好书,这样对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大有裨益。
B. 他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因为他提出的观点是那样地有针对性,又是那样地新颖。
C. 我们必须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才能克服自己的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D.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团队精神。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屡败屡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B. 她的歌声如泉水般清澈,如山泉般甘甜,让人陶醉。
C. 他的研究方法新颖独特,独树一帜,为学术界带来了新的启示。
D. 在面对困难时,他总是保持乐观的态度,坚信自己能够克服一切。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B. 他对这次考试充满信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C. 她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D. 这个问题很重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一)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其中尤以京剧最为著名。
京剧,又称“皮黄戏”,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京剧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唱、念、做、打四大技艺。
唱腔以皮黄腔为主,念白讲究韵律,动作夸张,表情生动。
京剧的剧目众多,题材广泛,既有历史故事,又有民间传说,既有正面的英雄人物,又有反面的人物形象。
京剧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生行扮演男性正面角色,旦行扮演女性角色,净行扮演男性反面角色,末行扮演老年男性角色,丑行扮演滑稽、幽默的角色。
京剧的服装和化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高一第一学期月考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淋漓尽致(lín)B. 妄自菲薄(fěi)C. 畸形(jī)D. 拈轻怕重(niān)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也在大幅度增长。
B. 学校的操场周围,原来种着各种树木,现在却都砍掉了。
C.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校决定从下周开始不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D.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位科学家严谨治学,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并没有灰心,反而更加努力地训练。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把听众都吸引住了,真是声情并茂。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这些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B. 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古典文学,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
C. 这本书写得很生动,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D. 她听了我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采纳。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长城,中国的象征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它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全长约2.1万千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长城的历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各国为了防御敌国的侵略,修筑了许多长城。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国防,将各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长城。
长城的结构复杂,主要由城墙、敌楼、关隘、烽火台等组成。
城墙高约6~8米,宽约5~6米,用砖石、土石等材料建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过关(22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百舸.(ɡě)给.予(gěi) 彷.徨(pánɡ)惆怅.(chànɡ)B.方遒.(qiú) 颓圮.(pǐ) 芳菲.(fēi) 跫.(qióng)音C.浪遏.(â) 跂.而望(qǐ) 跬.步(kuì) 漫溯.(shuò)D.虔.诚(qián) 慰藉.(jì) 深邃.(suì) 勒.紧(lēi)2.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上阙碣石仓桑风华正茂B.坚苦春帷窗扉金壁辉煌C.沉缅眷恋急燥引吭高歌D.漂泊诽闻跫音欢呼鹊跃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 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余秋雨出版《文化苦旅》之后,没料到却给他带来了不虞之誉....,被视为学者型作家,受到华语文学界的称赞,引起全国范围的关注。
B.泰山几千年来都是文人墨客们向往的圣地,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典籍中,留下了众多颂扬泰山的诗词文章。
C.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D.我们不得不承认,大师们的作品也是参差不齐的,某些篇章语言繁冗乏味,格调低下庸俗,真让人不忍卒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父辈、祖辈不仅爱读伟人毛泽东的诗词,而且青年人也喜欢毛泽东诗词中磅礴的气势,广阔的胸怀。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内容丰富,但在进行短视频创作和传播时,往往因为晦涩难懂、缺乏新颖角度而曲高和寡。
如何让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跨越历史的时空阻隔,引发普遍共鸣?这是诸多短视频创作者面对的共同难题。
有些传统文化短视频作品,注重“以古观今”,致力于把中华文化长河的人和物带入当下生活,构建跨越历史、古今互通的共情空间。
这些短视频往往从当下人们普遍困惑、广泛关注的问题中寻找选题,如“情绪来了怎么办”“当你无可奈何时怎么办”“我们为什么会感到不幸福”等。
再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切合的人、事、物,例如苏东坡的故事、李白的诗歌、庄子的言行等来探讨这些问题。
于是,这些短视频就能切中当下人们的普遍困惑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使其创作直击现代人的灵魂,具备最大公约数,广泛吸引受众。
当历史和现实进行对接,古人和今人展开对话,传统文化中的器物、故事、人物变得鲜活,并借助根植于受众心中的文化记忆产生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优秀传统文化饱含着与当代人共通的精神内核,要注重情感的共通性和凝聚性。
而传统文化中的不少故事、诗文、理念等,更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传承、媒体传播等深刻地烙印在大众的记忆中,成为人们知识体系和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短视频创作可借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具有的超越性的情感动力和扎实深刻的认知基础,善于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认知认同、情感情绪、集体记忆等,与当下大众的生存状态、生活境遇和思想观念等建立连接。
高一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52---56)语文试题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命题人:审题人: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诗的“变”与“常”(吕进)新诗是中国诗歌的现代形态。
几千年的中国古典诗歌到了现代发生了巨变,所以“变”是新诗的根本。
对新诗的“新”的误读,造成了新诗百年发展道路的曲折,造成了在新文学中充当先锋和旗帜的新诗至今还处在现代文学的边缘,还在大多数国人的艺术鉴赏视野之外。
在一些论者那里,新诗似乎是一种没有根基、不拘形式、随意涂鸦、自由放任的艺术。
其实,“变”中还有一个“常”的问题。
“变”就是“常”,而且是一种永恒的“常”。
中国新诗的繁荣程度取决于它对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精神的适应程度,新诗的“变”又和中国诗歌的“常”联系在一起。
诗既然是诗,就有它的一些“常态”的美学元素。
无论怎么变,这些“常”总是存在的,它是新诗之为诗的资格证书。
重新认领这些“常”,是当下新诗振衰起弊的前提。
中国诗歌的“常”来源于又外在于古典诗歌,活跃于又隐形于现代诗歌当中。
也就是说,“常”不是诗体,不是古典诗歌本身,“常”是诗歌精神,是审美精神。
在诗歌精神上,中国诗歌从来崇尚家国为上。
气不可御的李白,沉郁顿挫的杜甫,虽然他们的艺术个性相距甚远,但是他们的诗词总是以家国为本位的。
他们对个人命运的咏叹和同情,常常是和对家国的兴衰的关注联系在一起的。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是古诗发展的一个规律。
在创作过程中,诗人必然寻求审美静观,他走出世界以观照世界,走出人生以观照人生。
没有“走出”,没有审美距离,就没有诗美体验,也就没有诗。
但这是创作状态。
玩世玩诗、个人哀愁之作在中国不被看重,中国诗歌的评价标准从来讲究“有第一等襟抱,才有第一等真诗”,以匡时济世、同情草根的诗人为大手笔。
这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常”。
新诗可以不都写现代格律诗。
但是,中国古典诗歌是格律诗传统,而格律诗的要义就是诗对形式和音乐性的寻求。
新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蜿蜒(wān yán)B.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C.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D. 惊心动魄(jīng xīn dòng pò)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成绩优秀,但总是骄傲自满。
B.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老师对我们说:“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D. 他的歌声嘹亮,让人听了心情愉悦。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把这份珍贵的礼物献给了祖国。
B. 那位著名科学家在我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C. 为了实现梦想,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D. 那个山村的孩子渴望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4.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她用心地照顾着生病的母亲。
变换后:她照顾着生病的母亲,非常用心。
B. 原句: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变换后:我对这本书帮助很大。
C.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变换后: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努力学习。
D. 原句: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变换后:这个问题已经解决。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蓝天白云。
B. 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
D. 那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秋天是一个多彩的季节。
那雨,更是充满了诗意。
秋天的雨,有时是绵绵的细雨,有时是淅淅沥沥的小雨,有时是倾盆大雨。
无论是哪种雨,都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韵味。
绵绵的细雨,像无数细针,轻轻地刺透了大地。
那些绿叶、红花、小花,都被雨珠包裹着,仿佛披上了一层薄纱。
那些小溪、小河,也在这细雨中泛起了涟漪。
这个时候,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温柔起来。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
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
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的社会:一种是法理社会,一种是礼俗社会。
法理社会是指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按照法律和契约来处理人际关系;礼俗社会是指在传统社会中,人们按照传统习俗来处理人际关系。
乡土社会是礼俗社会,礼俗社会是靠礼俗来维持秩序的。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律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维持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
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高一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古代社会就开始它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史。
秦王朝的国运不长,而且秦王朝推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教政策,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随着汉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社会的持久安定,加上长期推行“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取士和以经术取士,注重以三纲五常之教统治人们思想和以孝道之教稳定家庭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关系,所以家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并且日渐形成了它的特色。
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了汉代形成的以经学作为主要内容的教育继续推行之外,由于统治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的提倡,玄学、佛学、史学以及一些自然科学技艺及生产技艺等,也进入了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范围。
总体说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不安,家庭的生产与生活也缺乏稳定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家庭教育与汉代相比,相差甚远,尤其是统治阶层受“九品中正”制取士制度的影响,豪门士族的子孙天生就是“上三品”的高官世袭者,而寒门士族的子孙即使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上品,至于平民百姓的子孙就更不在话下,由此所造成的“读书无用”的观念也渗透到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家庭教育实践中,造成诗书教育日渐衰落的局面。
汉魏六朝的家庭教育,尽管有由盛转衰的趋向,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制度和家庭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所以家庭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也日益明显起来。
形成了以皇家宗室为主体的贵族家庭教育,以及在职文官为代表的官宦家庭教育和广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家庭教育的家教制度。
这三类家庭教育,一直沿续和发展到清末,在客观上对我国封建社会政治、道德、家庭乃至社会秩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皇家的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储君,所以皇太子及诸王子的教育受到特别的重视,乃至成为国家政治的一件大事。
皇家的家教具有特权性,在措施上一是尽一切努力把全国图书在皇家图书馆,垄断文化以作为皇家宗室的教材;二是收买天下第一流的学者充任宫廷教师;三是建立一整套宫廷教师制度和完备的教学制度。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月考试卷(I)(解析卷)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次月考综合测试卷(解析卷)考生须知: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5题。
文学:人生的镜子与灯塔文学,宛如一面神奇的镜子,又似一座明亮的灯塔,它与人生紧密相连,以独特的方式反映、照亮并引导着我们的生活。
从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那些充满激情与力量的诗歌中,我们便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学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映照与抒发。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此句犹如洪钟大吕,展现出青年毛泽东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宏伟抱负。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他的豪情壮志透过这寥寥数字喷薄而出,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一群热血青年为理想而奋斗的壮丽画卷,激励着我们在当下的时代浪潮中,亦要胸怀家国,勇立潮头,积极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与发展。
又如郭沫若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诗中那对力量的热烈赞颂,对大自然的崇高敬畏,如汹涌的波涛般尽情宣泄着诗人内心炽热的激情。
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个体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与伟大,进而引发对自身价值和意义的深邃思考,明白我们虽如沧海一粟,但亦能在有限的生命中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文学同时也是人生百态的忠实记录者。
第二单元的小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轨迹。
鲁迅的《祝福》,以细腻而深刻的笔触描绘了祥林嫂的悲惨一生,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无情压迫和肆意摧残。
透过祥林嫂的遭遇,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旧时代妇女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无奈与挣扎,深切体会到社会变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圣地亚哥与大海、与鲨鱼展开的惊心动魄的搏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
他那掷地有声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已然成为激励无数人勇往直前的不朽座右铭,让我们深刻懂得在面对生活中的重重困境时,必须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永不言败。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提笔忘字: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高一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篇幅(pān)贪婪(lán)精湛(zhàn)B. 气息(xī)稀释(shì)淋漓(lǐ)C. 剔剔(tī)拈轻怕重(niān)融会贯通(huì)D. 憔悴(cuì)恍若(huǎng)蹉跎(cuō)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增设多门选修课程。
B. 在这次比赛中,他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爱戴。
C.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平时勤奋好学,不怕困难。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B. 他的言辞如此犀利,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口才。
C. 他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可以说是一丝不苟。
D. 她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其中。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莫等闲:不要轻易放过。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青青子衿:指年轻的学生。
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春风得意:形容心情舒畅。
D.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一定要。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有什么打算?”他问。
B. 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小说。
C. 他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D. 他不但学习好,而且团结同学。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伟大的文化符号,它们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传承着文化的精髓。
汉字,就是其中之一。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它的形态优美,结构严谨。
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到隶书,从楷书到行书,汉字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高一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作.答.无.效.。
3.第Ⅰ卷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项中字词的注意或释义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百舸(gě) 橘(jú)子洲 遒劲(强劲有力)
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
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
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
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
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12.古诗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画面鲜活生动,作者是怎样表现的?
(4 分)
(2)这首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 分)
A.左右欲兵之
C.不得持尺兵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B、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极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颜六色去描绘。
C、最为动人的当然是极光运动所造成的瞬息万变的奇妙景象。
D、即使得了冠军,也不能对同伴侧目而视,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
5、下列句子句意明确、无语病的一项是
A、韩文指“士大夫之族”;柳文指“韩愈”
B、韩文指“曰师曰弟子者”;柳文指“为人师者”
C、韩文指“为人子弟者”;柳文指“为人师者”
D、韩文指“耻学于师者”;柳文指“不事师者”
11、对韩、柳两文在阐述“师道”时的侧重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文章都侧重于抨击“人不事师”的弊端
B、两文都着眼对“耻于从师”的社会陋习的披露
(一)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卷一(共45分,每小题3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能力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间(ji n)断 琐屑(xi)狭隘(i) 累(l i)积
B、依赖(l i) 轻率(shu i)筛(sh)选调(di o)皮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考试语文试题一、课内基础知识检测(19题,每题1分,共19分)1.下列句子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何时可掇掇:拾取,摘取。
一说同“辍”,停止B.枉用相存存:问候C.对酒当歌当:应当D.去日苦多去:逝去的2.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唯有杜康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B.青青子衿衿:衣服的交领。
C.鼓瑟吹笙鼓:弹奏。
D.山不厌高厌:厌恶。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C.譬如..朝露,去日苦多D.但.为君故,沉吟至今4.下列诗句不是借代修辞的一句是()A.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C.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D.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5.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阡陌:田间小路B.契阔..谈讌,心念旧恩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飞,名词做动词D.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吐哺:吐出口中食物6.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7.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酒是诗词中一个重要意象,诗人无论心情愉悦或是悲伤感慨时都不难找到酒的影子。
曹操生逢乱世,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委婉表达及时行乐的思想。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认为自己在过去的一周里睡眠充足吗?你能回想起上一次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不需要咖啡因就能保持神清气爽的时候吗?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不”,那么你并不孤单。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无法获得通常提倡的8小时夜间睡眠。
你可能对这一事实并不感到意外,但它的后果也许会让你惊掉下巴。
每晚的规律睡眠少于6~7个小时会破坏你的免疫系统,罹患癌症的风险将增加一倍以上。
睡眠不足——哪怕只是一个星期的适度减少,也有可能严重影响血糖水平,使你跨入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行列。
缺乏睡眠还会增加冠状动脉堵塞、变薄的风险,使你受到心血管疾病、中风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威胁。
此外,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曾言:“一颗焦躁的心使人难以入眠。
”睡眠障碍会加剧各种主要精神疾病的病症,包括抑郁、焦虑和自杀倾向。
把以上这些健康后果放到一起,我们会更容易接受这个经过证实的关联:睡眠时间越短,寿命就越短。
睡眠剥夺这根橡皮筋在崩断之前,能够承受的拉力是有限的,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实际上是唯一一种会在没有合理益处的情况下故意剥夺自己睡眠的物种。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高一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咄咄逼人(duō)谆谆教导(zhūn)B. 叱咤风云(chì)蹉跎岁月(cuō)C. 恣意妄为(zì)徇私舞弊(xùn)D. 踽踽独行(jǔ)怙恶不悛(hù)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缺乏决断力。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知识。
C.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论据充分,可谓一针见血。
D. 他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从不顾及他人的意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D. 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当受骗。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其诗作以豪放著称。
D. 《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悲剧。
5.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C. 古代的“三纲五常”中的“三纲”指的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D.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间制度。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
2.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描述岳阳楼的景色时写道:“衔远山,__________,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 《出师表》中,诸葛亮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其中“__________,死而后已”一句,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文学经典的价值及其当代意义》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永恒的价值。
在当今社会,文学经典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文学经典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经典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高尚的情感和美好的人性,能够启迪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例如,《红楼梦》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深刻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奈,让读者在阅读中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巴黎圣母院》通过对美与丑的对比,表达了对人性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其次,文学经典可以传承民族文化。
经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精神风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不仅是文学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让读者在阅读中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文学经典可以促进文化交流。
经典作品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具有超越国界和民族的价值。
通过阅读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经典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文化的特色和魅力,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
例如,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雨果的作品等,都是世界文学经典,它们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总之,文学经典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重视文学经典的阅读和传承,让文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文学经典只对本民族具有价值,对其他民族没有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张雪瑛审题人:黄长军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语言基础知识题(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漫溯.(shuò)瓦菲.(fēi)青荇.(xìng)百舸.(kě)争流B.拘泥.(nì)彳亍.(chù) 颓圮.(pǐ)偏袒扼腕.(wàn)C.长篙.(hāo) 浮藻.(zǎo)似.(sì)的切齿拊.(fǔ)心D.骨髓.(suí)河畔.(pàn) 火钵.(bō)夜缒.(zhuī)而出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自刎瞋目家俱万户候B.篱墙愁怅斑斓竟自由C.寂寥叱骂戍守沁园春D.榆荫笙萧. 箕踞橘子洲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精神和反抗精神的萌芽。
B.中唐诗人在盛极难继的情况下,另辟蹊径....,或追求怪奇,或追求平易,又是一个高峰。
C.参加活动的50位妈妈和她们的孩子,将被邀请参加5月11日中午在家园国际酒店四季厅举办的慈母宴,尽享天伦之乐....。
D.《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早已正式实施,可是对于这项新标准,很多店家置之度外....,省城服装市场上仍有大量不符合新标准规定的服装出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由于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广泛传播,使橘子洲美誉广传,蜚声中外。
正是这种自然天赐和历史文化的凝结,使橘子洲成为长沙的“瑰宝”,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B.当年,梁启超为徐志摩和陆小曼证婚时,就直言他俩是“品格有问题的人”,并希望他们以后不要在道德上再出问题了。
C.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D.考古学家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对墓主所处时代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瓷上青花与画中水墨一样,都是至雅至精、至美至极的艺术形式,。
,,:;;淡到极致,也浓到极致。
青花瓷以它的这种独特瓷韵,自蒙元以后,始终是中国瓷器的主流。
①或明朗宁静,或曲折幽深②具有无法言说的韵味③画以墨为韵,瓷以青为贵④或如蓝天白云,或如荷塘月色⑤一如水墨在宣纸上铺展⑥青花在瓷胎上的色性A.③⑥①④⑤②B.②⑥⑤③④①C.②③④①⑥⑤D.③⑥⑤②①④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学生,一个班不过十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第二代无绳电话采用了数字技术,主要有泛欧数字无绳电话、个人便携式电话、个人接入通信系统……等,具有双向互呼和越区切换性能。
C.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D.我们的肌肤每天受到各种侵害,阳光的辐射、空气的污染,都会使肌肤干燥、粗糙。
您是否想过给自己的肌肤补充一些营养呢?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9分,每小题3分)《新诗鉴赏辞典》序言(节选)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发展中来探讨中国诗歌的民族传统,就好像一道九曲黄河,永不停息地滚滚奔流着,它是既多曲又割不断的一道长流。
新的地理形势促使黄河转了弯,新的历史条件推动“五四”以来诗歌的革新。
如果循流溯源,那当然还是“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当然还是继承与发展着殷周以至明清的诗歌传统。
只是自此而下,黄河便一泻千里,“奔流到海不复回”;现代诗歌,已经突破“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而直接进入“世界文学”的汪洋了。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桎梏的方向冲击。
假如说,首创“诗体的大解放”的胡适和他的《尝试集》只可视为区分新旧诗的界碑,那么,堪称新诗革命先行的纪念碑式作品的,则历史性地留给了稍后出现的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这就奠定了以创造为宗旨的新诗传统的基础,战斗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
中国新诗是带着两大胎记诞生的:首先是在科学与民主以至社会主义新思潮的推动下,扫除了旧体诗词唱滥了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确立了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的诗歌境界;其次是力图摒弃僵死的文言词语,而以口语入诗,作所谓白话诗,以利于反映现实表现真情,从而走上了“诗体大解放”的道路,其主要成就便是自由诗的诞生。
在音律形式上它自然也曾对外国诗歌有所借鉴,但主要都加以溶化,在中国现代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来,而形成为中国的自由体新诗,它是“五四”以来新诗运动对于旧传统的突破,属于创造性的新发展。
放在中国诗歌流变史的长河中来看,如商周四言,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隋唐律绝,宋词,元明曲令,都是递嬗升降,各自打着时代烙印,那么“五四”以来便是自由诗。
自由诗并不是不要韵律,而是“诗的韵律不在字的抑扬顿挫上,而在诗的情绪的抑扬顿挫上,即在诗情的程度上”。
这是诗人戴望舒在《论诗零札》中指出的。
它如同行云流水,临风作态,随物赋形,虽然变幻莫测,但并非没有理路可寻。
讥讽自由诗是“分行写的散文”,无非是僵化了审美偏见而已。
7、下列不属于...新诗的形式特征的一项是()A.诗歌的境界富有现代社会色彩和生活情调。
B.力图排除僵死的文言词语,将口语入诗。
C.借鉴并溶化了外国诗歌的音律形式。
D.从现代汉语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出诗的语言,形成自由体新诗。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胡适是新诗的最早开拓者,而郭沫若和他的《女神》则奠定了新诗传统的主要基础。
B.新诗不断地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并适当地溶化在自己的风格之中,逐渐趋同于世界文学。
C.“五四”以来的自由体新诗如同楚汉骚赋、汉魏乐府、晋宋五言等一样,也有自己的时代烙印。
D.新诗打破了旧传统,在民歌的基础之上有了创造性的新发展,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特点。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现代诗歌在形成的过程当中,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融入了外来的东西,增加了它世界文学的色彩,当然,它也将发展自己的民族传统。
B.郭沫若和他的代表作《女神》奠定了战斗的现实主义的新诗传统的基础,从此以后,中国文人始终以笔做刀枪,创作战斗的诗篇。
C.新诗扫除了旧体诗那套封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使作品更富有时代感和新生活情调,走向了新的诗歌境界。
D.自由诗也讲究韵律,但它的韵律毕竟与古诗不同,而注重内在情绪的变化,自有一定的理路可寻,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三、(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
从入关,破秦。
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
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
常从击破项籍。
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
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
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
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上欣然而笑。
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
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
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隙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
”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
”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
独昌可。
”高祖曰:“善。
”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周昌泣曰:臣初起从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
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
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
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
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
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
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
10.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微.君,太子几废微:如果没有B.乃使.使召周昌使:派遣C.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即:即使D.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素:平素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吕后侧耳于.东厢听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夫晋,何厌之.有C.而.不遣赵王夜缒而.出D.周昌者,沛人也.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周昌早年追随刘邦参加推翻强秦的斗争,屡立战功,官职也因此一再升迁。
其为人刚强,敢于直言,包括皇帝、大臣在内,人人都敬畏他。
B.司马迁通过描写刘邦骑在周昌的脖子上和周昌挺直脖子骂皇帝的动作,鲜明地表现了周昌耿直、倔强的性格。
C.周昌的刚强、正直可谓人所共知,人人敬畏,但并没有给他带来好结果,反而受到排挤,就连原先感激他的吕后,也对他百般刁难和迫害。
D.用“期……期……”的口吃声来描写周昌反对另立太子,以表现他的憨直和因愤怒而口齿不清的特点,司马迁运用语言的深厚功力可见一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14分)四、(共31分)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
(4分)(2)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4分)(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4分)14阅读下面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游月陂宋•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⑴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4分)答:⑵“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诗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4分)答:15、古诗文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