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写作》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一、课程建设思路及目标
(一)课程建设思路
《新闻写作》是我院人文与传播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也是一门非常注重实际操作技巧的核心业务课程。它以新闻学和传播学作为理论基础,旨在让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新闻领域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传播技术的变革,给传统新闻采访课程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本课程需要紧跟时代脚步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
结合以上《新闻写作》的课程特征,在课程建设上就应把重点放在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努力打造教学教法更加灵活多样、课程内容更有专业针对性,更加凸显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教学体系,以满足大幅度提升学生等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需求,具体包括: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突出新闻学专业针对性,强调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保证基本知识够用的基础上,增加实际动手操作的实践课程,着力培养学生新闻理念、记者的职业思维和新闻敏感以及操作技巧等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基础理论知识则凸显“适用”特点。
新闻写作课之所以必须开展实践教学,是基于以下原因:
新闻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新闻写作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新闻写作而言,以讲授知识和理论为主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要;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若离开了新闻实践环节,学生对有关新闻写作的理论、知识就难以达到深刻理解和融汇贯通的程度,也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
新闻实践教学为学生了解媒体新闻实务提供了重要途径。新闻专业在校学生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将来有可能成为新闻工作者。他们从现在起,就应当对新闻实务尤其是新闻写作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新闻写作》课程实习中,学生们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接触新闻事实,接触新闻媒体,并在媒体上发表自己的新闻作品,这有助于他们提高自身的新闻写作能力和水平。
新闻实践教学为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提供了有利条件。要写好新闻作品,既需要较高的专业素质,也需要较高的综合素质。在《新闻写作》课程实习和以后的大实习中,学生可从媒体从业者身上学到许多优秀品质,也可从许多采访对象身上汲取思想营养,还可加深对我国国情的了解,从而逐渐确立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意识。
在教学体系及方法的选择上,构建以培养专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强调案例教学、文本教学和情境模拟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在实习实训方面,坚持模拟仿真实习和现场实习、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在毕业设计方面,努力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联动,结合实际,从实习实训等实践一线
获取毕业论文的题目,真题真做,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优秀职业记者,教会未来的记者如何准确地报道新闻、精确、有力地写作新闻。在课堂上讲述新闻写作理论、分析国内外新近新闻作品的同时,还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把生活在学校里边的一种学生的视觉,转变为一种记者的视觉去看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强,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从业人才。
二、课程建设内容(包括课程标准的制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订;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制订;教学资源的整合等内容。)
(一)课程内容标准
课程的重点:
1.新闻写作的共同规律
2.消息写作
3.通讯写作
课程的难点:
1.课程实习的选题、策划颇具难度;
2.教学班人数较多,组织讨论、实践难度大。
解决难点的方法:集思广益,精心组织安排。
(二)学时分配表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传媒的创新与发展成为中国新闻传播业的主调。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学科也由传统文科向应用文科转型,新闻写作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基于传统新闻传播业的分工结构和运行方式而建构的新闻写作学教学体系,已不能跟上新闻实务前进的步伐,其教学理念需要更新,亟待重新建构开放式的多元化教学体系。具体而言:
1.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进行课堂教学
本课的主讲教师全都精心制作了该课程及其他相关课程的课件,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运用电脑投影设备与网络资源,声像并茂地将枯燥的理论内容形象化,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学生作业变一次完成为多次修改后完成
对学生作业批改和评价方法进行重大改革。在本课程中,不再是“学生采访写作交差、老师批改给分完事”;实行激励机制,鼓励学生通过反复修改提高习作水平,习作修改提高与成绩直接挂钩。学生修改,老师批改,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再修改,成绩相应提升。学生可一直修改到对习作和习作的成绩满意为止。对于学生来说,以前仅需一次就可完成的作文需多次修改才能完成;对于老师来说,投入的时间是成倍地增加。
3.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学生课外实习活动
由于本课程开辟了自己的学习园地,因此主讲教师经常可以通过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手把手地教他们完成新闻采写的整个流程:寻找新闻线索,确定报道选题,解读有关事实的新闻价值,通过采访获取有价值的材料,撰写并修改报道稿,利用团队资源有效整合力量。这种手把手式的指导,使学生不但巩固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在大学二年级就独立地主持一张报纸的新闻采写编等工作。
4.通过网络平台实行教与学之间的互动
利用师生网络互动平台,主讲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形成较为频繁的互动。学生对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有什么想法和意见,都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与老师及时交流;在学习中遇到什么问题,可随时向老师请教。主讲教师在课上无法详细说明的大段资料,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便捷地传送到学生那里。进行这样的交流,有利于教学相长,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使教师、学生在课程实习进行之前与之中,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思路,使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4.本课程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假期实习
本课程组织学生假期到媒体进行实习。主讲教师不但作为桥梁较好地沟通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还和媒体从业人员一起与学生共同进行报道选题策划,制定采写方案。这一教学方式,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与课程实习的成果,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采写能力。行深入解读,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批判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施的具体措施:
1.要实施这几种教学模式,除了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主题性讨论以外,尤其注重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新闻实践经验交流,模拟情景实验等,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课堂与社会的互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加强课外学习指导,制订课外学习计划,结合课堂教学提供课外阅读书目,教师定期更新学习资源,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推介最新的研究成果,将阅读报告作为学生成绩考察的一项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