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法治疗喘症心得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血化瘀法治疗喘症心得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喘症;治疗;活血化瘀

喘症是以呼吸急促,甚至张口抬肩,不得平卧,鼻翼扇动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常为某些急性疾病的主要症状,若喘促严重,持续不解,可发生虚脱,《内经》早有“喘息”、“鼻张”、“肩息”等记载,细致地描述了喘症轻重不同的发作情况,如《灵枢•五阅五使》篇“肺病者、喘息鼻张”等。一般来说,邪气壅肺者为实喘,治以袪邪利气为主

精气内虚者为虚喘,治以培补摄纳为法,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配合活血化瘀法治疗喘症效果极佳,故总结如下:喘症的病因甚多,包括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情志以及病后虚弱等方面,导致肺主气,肾纳气的功能失常,气的升降出入障碍,导致喘症发作,由于气血同源,肺肾之气出入受阻,血行障碍,导致血瘀,所以喘症多挟有瘀症的表现。

喘症的辨证治疗与虚实最为紧要,如误犯虚虚实实之戒,病情极易恶化,如《景岳全书•喘促篇》所说:“气喘之症最为危候。”治失其要,鲜

不误人,亦为二症而已。所谓二症者,一曰实喘,一曰虚喘也,临床辨证实喘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口唇青紫,脉数有力,病势急骤,其治主要在肺,治予祛邪利气,活血化瘀,虚

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脉微弱或浮大中空,一般病势徐缓,时轻时重,过劳即甚,面唇青紫,舌有瘀点,脉微弱。治疗着重在肺肾两脏,以培补摄纳为主。佐以养血活血之品。至于虚实兼夹之症,应分清主次,才能权衡标本缓急,适当处理。

1风寒袭肺证

主症:喘急胸闷,伴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初起多兼无汗,口唇青紫,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宜散寒宣肺,平喘化瘀。方用麻黄汤加苏子、丹参、川芎。

例1,患者女,67岁,素有咳嗽气喘病史,近日因暴感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痛,气喘咳嗽,呼吸气促,口唇青紫,脉浮有力。口吐白色稀痰,苔薄白等症6天余。经服中西药效果不佳,来我院诊治,初诊症候如前,辨证属风寒袭肺。邪实气壅、肺失宣降,故喘促胸闷;寒凝血瘀,故口唇青紫。

治法:散寒宣肺、平喘化瘀。

方用麻黄汤加味,麻黄12 g,桂枝12 g,杏仁10 g,桔梗12 g,丹参30 g,苏子12 g,川芎12 g,甘草6 g,服药一剂,恶寒发热、喘咳好转,二诊口唇红润,诸症好转,续用原方减麻黄 2 g连服两剂而痊愈。

2风热犯肺证

主症:喘促气急,甚则鼻翼扇动,咳嗽痰稠色黄,难以咯出,胸闷口渴,身热出汗,口唇发绀,苔黄,舌红,有瘀点,脉浮数。

分析:风热犯肺,热盛气壅,故喘促气急,甚则鼻扇,热盛伤津则口渴,津液被灼、炼液为痰,则痰稠难以咯出,热盛伤津、津血同源,津伤血浓,血运迟缓,故口唇发绀、舌有瘀点,痰热交阻胸中,故烦闷或痛,身热汗出恶风,是里热甚,表邪未解,苔薄黄,脉浮数等症。

治法:清热解表,宣肺平喘化瘀。处方:麻杏石甘汤加知母、苏子、丹参、鸡血藤。

例2,患者男,48岁,6月初突然发病,恶寒发热,汗出,面红耳赤,肌肤灼热,喘息不能卧,痰稠黏而黄、口渴喜饮、胸部疼痛、大便密结、小便黄、脉数有力。

治法:清热解表,宣肺平喘化瘀。

处方:麻黄10 g,石膏40 g,杏仁10 g,苏子12 g,丹参30 g,鸡血藤30 g,知母15 g,银花15 g,甘草6 g,水煎服日3次,服二剂。二诊诸症好转,故用原方减麻黄5 g,服药两剂痊愈。

3痰浊阻肺证

主症:喘咳痰多而黏,咯痰不爽,胸闷,恶心,纳呆,口黏无味,面色青紫,舌有瘀点,苔白腻,脉滑。

分析:痰浊上壅于肺,气道被阻,肺气失降,因而喘咳,痰多胸闷,气血同源,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故面色青紫,舌有瘀点,因脾为生痰之源,痰浊困于脾胃,则恶心,纳呆,口黏无味,苔白腻, 脉滑,亦为痰浊

内蕴之证。治法:祛痰降气,化瘀平喘。处方:三子养亲汤和二陈汤加当归、丹参、川芎。

例3,患者男,58岁,2006年8月就诊。自诉有多年气喘咳嗽病史,近来喘咳痰多而黏,咯出不爽,胸闷,恶心,纳呆,口黏无味,舌紫有瘀斑,苔白腻,脉滑。

治法:祛痰降气,化瘀平喘。

处方:苏子12 g,白芥子12 g,葶苈子12 g ,法夏12 g ,陈皮

10 g,茯苓12 g,当归12 g,丹参18 g,川芎15 g,蒌壳15 g,桔梗12

g,甘草6 g。连服三剂而痊愈。

4肺虚证

喘促短气,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面色紫暗无华,舌淡红有瘀点,脉象涩弱无力。

肺为气之主,朝百脉,气失所主,故短气而喘,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血的运行靠气的推动,肺气虚推动无力,血运迟缓,故面色紫暗无华,舌紫有瘀点,肺朝百脉,肺气虚血运迟缓,故脉涩无力。治法:益气补肺、化瘀平喘。处方:补中益气汤加丹参、蛤蚧、鸡血藤。

例4,患者男,76岁,素有气喘咳嗽病史,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来我处诊治。患者喘促气短、语言无力、咳声低弱、自汗畏风、面色紫暗无华、舌紫淡红有瘀点、脉象涩弱无力。辨证为肺虚血瘀。

治法:益气补肺、化瘀平喘。

处方:黄芪20 g,白术15 g,陈皮12 g,升麻10 g,柴胡12 g,红参15 g,当归12 g,蛤蚧一对,丹参30 g,鸡血藤30 g,蒌壳15 g,甘

草6 g。连服三剂,乏力、气促均缓解。二诊续服原方五剂,诸症痊愈。

5肾虚证

喘促乏力、形瘦神疲,呼多吸少,腰膝酸软,动者喘甚,汗出肢冷,面青舌质淡紫,脉沉细。

分析:喘促日久形瘦神疲,为肺病及肾,肺主气,肾纳气的功能障碍,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肾阳虚衰,卫外之气不固,故汗出,阳气不能温养于外,故形寒肢冷,阳虚寒凝,血行受阻,故面青色紫,脉沉细,均为阳气虚弱所致。治法:补肾纳气,温阳化瘀。

处方:金匮肾气丸加人参、蛤蚧、丹参、当归、紫河车。

例5,患者男,78岁,咳喘气喘四十余年,月前受凉后,咳喘加剧,经服中西药治疗恶寒发热,咳嗽均好转,近日来喘促加剧,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面青色紫,脉沉细。辨证:肾阳虚,肾不纳气。

治法:补肾纳气,温阳化瘀。

处方:玉桂12 g,附子12 g,熟地12 g,枣皮12 g,怀山12 g,茯苓12 g,泽泻12 g,丹皮10 g,人参15 g,当归15 g,紫河车12 g,川芎12 g,服药四剂,喘证缓解,形暖肢温,呼吸和缓,汗止,续服原方五剂而痊愈。

6小结

肺主气,朝百脉,气血同源,气为血帅,推动血液运行,血为气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