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优秀设计:小学四年级分层数学作业案例
优秀设计:小学四年级分层数学作业案例1. 引言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数学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设计了一份小学四年级分层数学作业案例。
本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和个性特点进行分层设计,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面上得到提高。
2. 分层设计原则2.1 认知水平分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们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挑战层。
- 基础层:主要针对认知水平较低的学生,重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 提高层:面向认知水平中等的学生,既巩固基础知识,又拓展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挑战层:针对认知水平较高的学生,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知识视野。
2.2 兴趣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们将作业分为三个类别:趣味类、应用类和探究类。
- 趣味类:通过趣味性强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积极性。
- 应用类: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 探究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2.3 个性特点分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风格、动机和需求,使作业更具个性化和针对性。
3. 分层数学作业案例3.1 基础层例1:口算练请计算以下各题:1. 25 + 16 =2. 48 ÷ 8 =3. 36 - 21 =例2:简单应用题小华买了3个书包,每个书包的价格是80元。
请问小华一共花了多少钱?3.2 提高层例1:数学日记请同学们记录一天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
例2:拓展练请找出以下数列的规律,并填写下一个数:1. 2, 4, 6, 8, __2. 3, 6, 9, 12, __3.3 挑战层例1:研究性调查并分析班级同学身高、体重的分布情况,尝试用数学方法描述这些数据。
例2:创新题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并说明游戏规则。
4. 总结通过以上分层数学作业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分层设计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优秀作业设计案例一、设计思路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将本着"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原则,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出不同难度的优秀作业,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二、作业设计(一)基础层作业设计1. 练题目:请同学们列举出你们生活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形状。
练习题目:请同学们列举出你们生活中的各种几何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形状。
2. 练题目: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是0,它能被几整除?练习题目: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是0,它能被几整除?3. 练题目: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口算题:5×6=?, 9×9=?, 4×7=?练习题目: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口算题:5×6=?, 9×9=?, 4×7=?(二)提高层作业设计1.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c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2.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2个苹果,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3.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数的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多少?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数的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多少?(三)拓展层作业设计1.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那么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cm,宽是5cm,那么它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2.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数的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多少?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一个数的百位上是4,十位上是3,个位上是2,这个数是多少?3. 练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是2,它能被几整除?练习题目:请同学们解答以下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个位是2,它能被几整除?三、总结这样的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研究需求,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能巩固已经研究的知识,又能挖掘和发展他们的潜能,提高他们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例析
三、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晨现耍分层次
学生 间 的个体 差异 是 客观 存在 的 , 面对 有差 异 的学 生 ,
的面积= 3 . 1 4  ̄ 5 x 5 。对于思维能力较好的学生。 教师可以引
导 他们 换 一个 角度 思 考 :如 果正 方 形 的面 积 是 2 4 . 1 8 1 9 平 方米 呢 ?你们 懂得 怎样 去 求吗 ? 对于 面积 的计 算 ,思维 能 力较差 的 学生 不知 道这 半径 与正 方形 面 积的 关系 ;而 思维 能力 一般 的学 生 虽然知 道 圆 的 面积 计算 , 却 不能 马上 理解 圆半径 与正 方形 面积 的关 系 ;
例2 : 有一个滑雪场上 午有 7 2 人, 中午有 4 4 人 离去 , 又有 8 5 人到来, 现在有 多少人在滑雪?
这是 一道 简单 的应 用题 , 学生都 可 以按 要求 自己完 成 。
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分层次 ,对思维品质不同的学
生提 出 不 同的能 力要 求 。 例l : 用正 方形 的 边 长作 半径 , 现 测 出正方 形 的 面积是
分、 秒” 这一内容包括认识钟面 、 认识时间单位、 建立时间观
念、 学 会 看钟 表 等 内 容 , 所 以 在设 计 软件 时 , 可 以把 这 几部 分 内 容 分成 相对 独立 的单 元 ,还可 以设 计测 查题 库 和 资 料库 。上 课后 , 让 学生 自由地 选择学 习内容 , 如 果学 习有 困 难, 可 以通 过 网络请 求 同学或 老师 的帮 助 ; 如 果觉 得 自己已 经 掌握 了某 一学 习 内容 , 可 以直接 进 行测 试 。同时 。 学 生 可 以利 用 因特 网去访 问钟 表 店的 主页 ,去进 一 步 了解 钟 表 的 各种 形状 及发 展史 等知 识 。 在这 样的 网络 教学 中 , 没有 统 一 的教 材 , 没 有统 一的 进度 , 每一 位学 生都可 以根据 自己的 爱 好、 自己 的特 点 , 找 到适 合 自己的方 法去 学 习。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数学分层教学案例【篇一:数学分层教学案例】(4)交流总结:先找学困生动手操作演示;然后找学优生口述几何推理过程;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出“等角对等边”性质定理。
2.同类变换找中等生依次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4,在 abc中,如果∠a=∠c,那么。
(2)如图5,在rt abc中,如果∠a=∠b,那么。
3.方法总结(1)先用箭头指出一个三角形中两个等角所对的两条边,然后写出结论。
(2)“等边对等角”是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等角对等边”是由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等角得到两个等边,所以它是等腰三角形的识别定理。
4.解释应用(1)求∠acb的度数。
(2)轮船在b处时,到灯塔c的距离是多少?对于例题,采用如下步骤处理:先找学优生将题中的数据转化成三角形有关内角的度数;接着找中等生计算 abc各内角的度数;然后找学困生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找学优生口述解题过程,中等生、学困生书写解题过程。
拓展题:等边三角形的识别条件(1)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各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找中等生回答)(2)三个内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找学优生回答)(4)请你概括一下等边三角形的条件。
(找学优生回答)(三)分层作业,共同提高学困生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题目,再尝试完成中等生必做题目:中等生首先完成以下必做题目,再尝试完成学优生必做题目:学优生完成:1.如图13,已知ad bc,bd平分∠abc, abd是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14,在 abc中,已知ab=ac,bd,ce是两条角平分线,bd,ce相交于交于点o。
ob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四)畅谈收获,回顾反思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反思1.更多的学生得到关注,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只提问十多个学优生、中等生,导致大多数学生听课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
而在本节课上,对于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置不同的学习方法,给他们搭建不同的舞台,他们感到了被关注、被尊重,所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乐于动手探究,积极发表见解,他们感觉到自己并不笨,只要努力学习自己也能会做练习题,90%以上的学生独立完成了作业题,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感觉,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
分层教学的实践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倡导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以某中学八年级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分层教学的实践案例。
二、分层教学实施过程1. 分层教学设计(1)分析学生情况首先,对八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
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与任课教师沟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
(2)确定分层标准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A层(优秀层)、B层(中等层)、C层(后进层)。
A层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B层学生基础知识较好,但学习积极性不高;C层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困难。
(3)制定分层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
A层: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B层: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C层:掌握基本概念,提高学习信心。
2. 分层教学实施(1)课堂分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
A层:注重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B层:巩固基础知识,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C层:关注基础知识,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2)课后分层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进行课后分层辅导。
A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解题能力;B层: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困难;C层:辅导学生完成作业,提高学习信心。
3. 分层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等。
(2)结果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分层教学后的学习成绩,包括考试成绩、作业质量等。
三、分层教学效果分析1.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层教学,教师关注到每个学生的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主动。
《百分数的认识》分层教学案例及反思
《百分数的认识》分层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平果县新安镇中心小学杨清燕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百分数的认识》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百分数》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的认识、小数的认识、分数的认识以及熟练地掌握了通分的方法与技能后进行的学习,对于丰富学生的数感以及今后的百分数应用等有重要作用。
教材中安排了“派谁去罚点球”以及“选种哪号种子”两个主题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通过多方面、多层次的练习让学生丰富对这一概念的认知,其主导思想是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通过“问题情境——数学建模——解释应用”逐步地丰富和达成教育教学目标。
设计理念: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分项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到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感受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推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等。
3.结合相关信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节约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层教学目标:基础性目标: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数,体会百分数的必要性,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并能正确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发展性目标: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去,并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并体会分数与百分数的联系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收集了百分数的资料,你们都找到了吗?A、B、C三层学生自由汇报。
看来,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那么百分数为什么在生活中有这么广泛的应用呢?百分数又表示什么含义呢?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认识百分数。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案例
小学数学分层作业案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案例为了注重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共同特征,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发展目标。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活力,改变他们被动研究的状态,形成主动研究的局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师可以将作业难度分为A、B、C三个层次。
思维和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选择A,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B,稍差的学生可以选择C。
但是,这种设计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广泛收集教材外的题型设计。
这种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和枯燥,充分体现“人人研究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以提高他们的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我将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和强制式,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氛围,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数学能力。
作业分层布置,既能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研究积极性,也能兼顾中下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作业:A必做题:1.写出每道题的积及相应的口诀。
4×7=() 7×6=()口诀:()口诀:()5×7=() 7×3=()口诀:()口诀:()2.填上合适的数。
7=42 7×()=354=28 7×()=49B选做题:想一想,能填几?7×5+7=7×()7×7-7=7×()以上练,不同层次的学生按不同的要求完成。
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要求完成A类的两道题目,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选择A类中的两道题目和B类的一道题目。
分层教学案例范文
分层教学案例范文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将学生进行分组,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水平和学习风格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
下面是一个关于分层教学的案例:案例背景:小学的一年级数学课上,教师发现班级里有一些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理解较好,且已掌握了较高的计算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较为困难,计算能力也较弱。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决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进行数学教学。
教学目标:1.理解数学概念:加法和减法;2.掌握数字的计算方法;3.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步骤:1.整体引导(10分钟):教师以“口算游戏”的形式向全班学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先与学生共同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然后给学生出示一道加法或减法的题目,并鼓励学生自由回答。
通过集体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检测他们对数字计算的理解程度。
2.分组活动(2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
高水平组的学生由教师负责指导,低水平组的学生由教师助教或学生领队负责指导。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每个小组再分成2-3个小队,每个小队由2-3名学生组成。
3.小组活动(30分钟):高水平组的学生将进行有挑战性的小组活动,如口算比赛或计算题竞赛。
教师在给出活动任务后,适时给予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分享思路、合作解题,并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和需要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
低水平组的学生将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如操作数字计数游戏或使用具体物品来进行数学计算。
教师助教或学生领队引导学生们探索数字计算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数字概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4.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学习成果,并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在评价方面,教师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观察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听取学生的互评和自评,并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完整版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案例甘肃省金塔县解放路小学闫玉梅邮编 735300 分开层次,承认差距,拓宽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机遇,更多的机会,这是分层教学存在的内涵。
分层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有利于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是分层教学的目的。
分层教学中要鼓励成功,容忍失败,并帮助困难学生,这是分层教学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学习与身心的变化,教师应及时调整学生层次,让所有同学时时都处于最佳学习状态之中,要鼓励同一层次学生相互竞争,不断从低层次进入高层次,这是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是遵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规律,体现了“以人为本,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但教学的分层会因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对该知识点理解程度的不同,学生学习欲望的不同等等各方面的因素而应该灵活调整。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密度小,应为学生提供充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适宜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应利用实际生活的题材,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深度,分层引导,让我们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的收获。
下面就以小学五年级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设计向大家分享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过程及反思。
一、《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两个未知量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形如ax+bx=c)的实际问题。
(2)、学会用检验答案是否符合已知条件的方法,提高学生求解验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是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小学高段数学复习课分层教学初探——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复习”为例
学 生都有二动 一静的机会 。 这样 的设计充分 发挥 了 学 生在课堂 中的主体性 , 使枯燥 的复 习课 变得生动 有趣,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 率。
( ) 层 训 练 。 步提 升 二 层 异
里?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要求和学生发展可能性 的 关 系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 中。
2 找 准 学 生最 近 发 展 区 .
复 习课 中运 用分 层教学的模式 , 为学生更有效 地参
与课堂学习搭建 了平 台。 下面以“ 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
体 积计算复习” 为例 , 谈谈笔者 的具体做法与感受。
3 科 学地 设 计 分 层 目标 .
水平相 近的群体 并 区别对待 , 且恰 当地运 用分层 并 策略 , 从而让 全班学生在相 互作 用 中得 到最好 的发
展和提高 。
( )分 层 教学 的各 项 准 备 二
根据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知识点 的掌握 情况 , 对同一班 内不同层次、 不同学 习水平的学 生 , 科学地设计不 同层次的课时 目标 , 同时鼓励 不同层 次的学生在达 成共同性 目标 后 , 择高~层 次的 目 选 标进行学 习 , 用不 断递进的分层 目标来 引导和要 求 学生 , 使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上都 能得 到发展 。
( ) 识 分 层 教 学 的 现 实 意 义 一 认 每 一 位 学 生 都 是 独 一 无 二 的 个 体 , 们 在 认 知 他
水平 、 情感态度 以及学 习能 力上 都存在着一 定的差
异。 这就 要求课堂上 的题 目要体现层 次性 , 因此 , 高
段的数学复习课 实施分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操作 中笔 者根 据本班 学生 的知 识掌握情 况、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出色设计实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出色设计实例
引言
在教育过程中,分层教学的作业设计是一个重要环节。
这种方法能有效地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效提升学生的研究效果。
以下是一份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出色实例。
分层作业设计
一级层次:基础层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回顾
1. 列出从1到10的所有自然数。
2. 填写下列算式:4 x _ = 20
3. 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长和宽。
第二部分:基础运算
1. 计算以下算式:23 + 45 = _
2. 计算以下算式:14 x 3 = _
二级层次:提高层
第一部分:深入理解
1. 解释"面积"的概念。
2. 给出至少两个例子来解释"倍数"的概念。
第二部分:复杂运算
1. 计算以下算式:(24 + 36) x 2 = _
2. 计算以下算式:(13 x 4) - 10 = _
三级层次:挑战层
第一部分:逻辑推理
1. 如果一个数字的两倍等于20,那么这个数字是多少?
2. 如果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宽是5,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第二部分:问题解决
1. 小明有3个苹果,他的妈妈给了他4个苹果,那么他现在有
多少个苹果?
2. 小红有12块糖,她给了小明3块,那么她还剩下多少块糖?
结语
以上就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实例。
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有效地照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他们在各自的层次
上都能有所收获。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了解他们的研究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个性化教学。
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分层分类教学实施方案颍上县江店孜镇培蕾小学吕学安开展分层分类教学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力求做到:一、教学目标层次化学习过程是由各层次构成的,用低层次方法组织的活动就成为高层次的分析对象;低层次的计算内容成为高层次的题材,低层次的目标是高层次目标的基础。
学生的差异表现在不同的层面。
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为每位学生的学习尽可能提供有效服务。
如教学目标层次化策略就是依据学生实际制定不同层次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参与面与参与度。
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1、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位数,会求出小数的近似值。
2、了解近似数时保留到某位所表示的精确程度,理解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后,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3、第1与第2目标是全体学生要实现的目标,第3目标是学有余力者要完成的目标,又是中等生通过努力有可能实现的目标。
三层目标既有基本要求又有提高要求,分别满足不同层面学生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弹性化在实际教学中,总存在着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的优等生,也存在一些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还有大多数学习能力与基础知识一般的中等生。
这三种学生在学习上是不同步的。
而我们的数学教学,教师总是统一要求,让学生”齐步走”。
这样做往往只能面向中间而无暇顾及两头。
这种教学上的”一刀切”造成了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局面。
打破这一局面的有效途径是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弹性”处理。
即对学困生,课本上的选学内容、选作题和思考题一概不要求他们学习,而只学习最基本的内容,确保”吃得了”、”能消化”,力争达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而对于优等生则要在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知识面,加大知识的难度,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思维能力。
现行小学数学课本编入的选学内容,选做题和思考题,就是为优等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利用。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用字母表示数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实际生活的题材,分层引导,由简到难,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作为教学案例,更好理解和掌握分层教学,一.教学目标1. 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明性2.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3.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三.教学难点用a×几来表示数量关系四.教学用具课件统计表格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CCTV,KFC,M, WC,你知道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意思吗?2、生活中经常用字母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方便又简洁,在我们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出发,体验字母在生活中的简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1. 出示学习目标:(1.)淘气a岁,老师比淘气大25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
(2.)有n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些桌子共有多少条腿。
设计意图: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变成有目标,有方向的学习。
2. 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1)出示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这首儿歌怎么唱也唱不完,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n只青蛙n张嘴(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次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联系生活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学习用字母表示“A+几”或“A-几”。
(1)出示年龄表格: 学生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1 1+202 2+203 3+20… …..a a+20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学生的年龄不断变化,老师的年龄也在变化,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变提问思考:如果学生的年龄是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a可以是哪些数呢?(2) 小练习:1. 爷爷比小明大52岁,小明今年a岁,爷爷的年龄是_______岁2. 姐姐比妹妹大6岁,姐姐今年X岁,妹妹的年龄是_______岁3. 公共汽车上原有20人,到公园站时下去了m人,又上来n人,现在车上有______人设计意图:小练习,即时巩固新知,即时反馈。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业分层优秀方案实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作业分层优秀方案实例
第一层:基础概念
- 研究目标:掌握加法、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 作业内容:简单的加减法练题,如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 辅助材料:数轴、计数棒等教具
- 教学方法:通过游戏、趣味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基础概念
第二层:进阶练
- 研究目标:掌握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
- 作业内容:进位加法、退位减法的练题
- 辅助材料:十位、个位的计数棒
- 教学方法:示范计算方法,让学生逐步掌握进阶技巧
第三层:综合运用
- 研究目标:能够独立解决多步运算问题
- 作业内容:多步运算的综合练题
- 辅助材料:综合运用数学概念的故事题
-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层:拓展延伸
- 研究目标: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 作业内容: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如购物计算、时间换算等
- 辅助材料:实际生活场景的数学问题
-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思维
通过以上分层优秀方案实例,可以帮助小学四年级学生在数学作业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从基础概念到拓展延伸,循序渐进地提升数学水平。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优秀设计案例
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优秀设计案例介绍这份文档旨在提供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优秀设计案例。
通过分层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提升。
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供参考。
第一组:基础巩固作业一:数学口算- 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进行简单的口算计算,包括加法和减法。
- 目的:巩固学生的基础计算能力。
- 内容:10道口算题目,涵盖加法和减法,难度适中。
作业二:数的排序- 题目: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 目的:培养学生的排序能力和逻辑思维。
- 内容:10组数字,每组包含3-5个数字,难度适中。
第二组:拓展研究作业三:数的分组- 题目: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条件进行分组。
- 目的: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归纳能力。
- 内容:10组数字,每组包含4个数字,要求学生按照奇偶数、大小等条件进行分组。
作业四:数的图形表示- 题目:给出一组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绘制相应的图形。
- 目的:培养学生的图形认知和创造能力。
- 内容:10组数字,每组包含3个数字,要求学生根据数字绘制相应的几何图形。
第三组:挑战扩展作业五:数的推理- 题目:给出一组数字序列,要求学生根据规律推理出下一个数字。
- 目的:培养学生的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
- 内容:10组数字序列,每组包含4个数字,难度适中。
作业六:数的应用问题- 题目:给出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解答和计算。
- 目的: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 内容:10个应用问题,涵盖面积、周长、比例等方面。
总结以上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分层作业的优秀设计案例。
通过巩固基础、拓展研究和挑战扩展三个层次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的数学能力发展。
这些设计案例简单明了,没有法律复杂性,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4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4篇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研究论文篇一一、教学目标分层制订教学目标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A层为学习较差的“学困生”,B层为中等生,C层为优等生。
进行目标设计时,笔者是这样做的,对于A层的学生,侧重使他们在知识方面达到理解、掌握,在能力上达到模仿、学会、应用,主要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对B层的学生,除了要达到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外,还要能达到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对C层的学生,侧重设计一些开放性、综合性较强的问题,主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
如,在教学时,对A层学生,以扶为主,提问时将问题细化,将问题难度分解,边点拨,边提问;对B层的学生,则坚持半扶为主的原则;对C层的学生,以放为主,经常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你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独立获取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要求A层的学生先分别求上下、前后、左右各个面的面积,再求长方体的表面面积,这样降低了计算难度,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率;要求B层的学生必须用脱式计算;要求C层学生用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计算。
三、练习设计分层课堂练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及时反映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进度。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
A层的学生以基础题为主,B层的学生除了完成基础题外,再设计一些变式题,而对C层的学生以综合题为主。
四、教学评价分层我们不但在教学上要尊重差异,关注全体,评价时也要考虑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A层学生采用口头表扬、物质奖励、抚摸等评价方式,善于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对B层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说明不足,又提出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C层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我。
双减背景下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双减背景下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
以下是一个适用于双减背景下的单元整体作业分层设计案例,以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加减法”为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
2. 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3. 了解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二年级“加减法”。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教学方法】
情景模拟、游戏式学习、分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情景模拟(20分)
1. 利用家庭日报、课堂物品等形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发挥学生想象力,设计有趣的情景,通过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实际运用。
二、游戏式学习(30分)
1. 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掌握基本计算方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互动白板等工具,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三、分层作业(30分)
1. 制定多个难度不同的作业,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分层教学。
2. 通过订正作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四、分组合作(20分)
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难题,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拓展思考】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分层作业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以上问题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并实践,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分层教学小学数学教案
1. 认识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学会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2. 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层(基础层):
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加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 给学生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练习题,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
3. 教师给学生讲解进位与退位的概念,并通过例题演示解题方法。
第二层(提高层):
1. 给学生出一些稍难一点的加减法练习题,让他们进行尝试。
2. 引导学生思考加减法与进位、退位的关系,让他们发现规律。
3. 教师讲解进位与退位的作用及运用,通过实例演示解题方法。
第三层(拓展层):
1.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加减法练习题,涉及到进退位的结合运用。
2. 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和思维能力。
3. 帮助学生总结加减法中进位与退位的规律,加深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评估与反馳:
1. 设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加减法测试题,考察他们的掌握程度。
2. 对学生的答卷进行批改,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建议。
3.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馳,调整教学策略,使分层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效果。
分层·整合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中的应用
··辅导点津分层·整合:单元整体教学在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中的应用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实验学校 鲁 春纵观当下复习课,教师主导过多,学生自主发展受制约,疏通知识缺乏,分层构建被忽视。
放手让学生自行复习,学生由于知识经验水平的限制,只关注这个单元的知识点本身,很难与之前学过的知识点形成联结,对整个数学知识脉络不甚了解,对知识的疏通能力欠缺,复习课较难体现出分层教学。
为此,可以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在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中进行分层与整合策略探索。
一、回顾整理巧分层1.学生层:学生个体“串联前后”“整理与复习”课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时放手,让学生充分操作、充分经历,对本单元知识进行重组与整合。
这样学生具有一定的能动性,能够促使其参与其中,暴露自身的思维,从而逐步发展他们处理知识、分析知识的能力。
(1)初步体验,掌握自主梳理方法以《运算定律的整理与复习》为例,学生已经学习了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能够简化计算,在计算中运用非常广泛。
考虑到知识点的重要性,在整理与复习课中,笔者将这些运算定律的知识整合在一起,将它们当作一个整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
学生可以借助教材、练习等初步回顾本单元学过的知识点,初步进行梳理,为后续的展开做铺垫。
学生自主梳理定律,有的较完整、结论正确,有的较片面与零散。
(2)借助图表,熟练进行自主梳理考虑到学生受知识经验水平限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从而使内容更准确完整。
在后面的教学中,笔者提供了一张表格,学生可以模仿着整理,也可以自主创作。
通过观察学生的作品,我发现思维发展水平不同的学生通常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表格填充式,也有稍微复杂一些的思维导图式和板块递进式作品。
学生普遍能够将本学期所学的运算定律整理汇总,直观、简洁地用图表、文字等进行呈现。
在这个环节中,每个学生都能够经历回顾梳理的过程,并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
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技能是一项必备技能,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计算技能的关键时期。
然而,由于人的认知差别和学习兴趣不同,导致小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为了提高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采用分层教学法辅助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一、分层教学法的定义和原理1.1. 分层教学法的定义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差异性的教学方法,其关键是将学生进行小组分组。
在同一个学科中,将学生按照不同程度的水平分类,教师对每组学生“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式,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1.2. 分层教学法的原理分层教学法基于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分层次对学生进行独立的教学,以达到提高教学效能的目的。
在分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进行分类,不同层次的学生集中在不同的小组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材,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短处,相应地加强和弥补个人差异,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二、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2.1. 分层教学法对数学计算能力的提高针对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进行独立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 层次一:教师通过教学课件讲解详细的计算方法,确定学生的基础知识、识数能力是否清晰和准确。
- 层次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将学生分组,进行分层教学,每组学生在不影响学生自主性的情况下,针对其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其能力。
- 层次三:针对计算能力优秀的学生设计一定困难的数学题,进一步提高其计算能力。
该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具有直接的作用。
其中,层次一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理解数学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层次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针对其在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提高其能力,层次三则可以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案例
——用字母表示数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利用实际生活的题材,分层引导,由简到难,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作为教学案例,更好理解和掌握分层教学,
一.教学目标
1.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xx
2.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3.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用a >几来表示数量关系
四.教学用具
课件统计表格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
CCTV KFC M, WC,你知道这些字母所表示的意思吗?
2、"生活中经常用字母来表示特定的含义,这样既方便又简洁,在我们
的数学中还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实践经验出发,体验字母在生活中的简明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出新课。
二、学习新知:
1.出示学习目标:(
1.")淘气a岁,老师比淘气大25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
(
2.")有n 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些桌子共有多少条腿。
设计意图:
出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变成有目标,有方向的学
习。
2.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
(1)出示儿歌 1 只青蛙1xx
2 只青蛙2xx
3 只青蛙3xx
这首儿歌怎么唱也唱不完,能用一句话表示这首儿歌吗?n 只青蛙nxx
(2)说一说,你身边还有哪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设计意图:
从儿歌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初次体验用字母表
示数的简洁性,联系生活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习用字母表示“A几”或“A几”
( 1)出示年龄表格:
学生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11+2022+2033+20••…..
aa+20
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学生的年龄不断变化,老师的年龄也在变化,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变
提问思考:
如果学生的年龄是a岁,那么老师的年龄是多少岁呢?说一说:
你是怎么想的?a可以是哪些数呢?
(2)小练习:
1.爷爷比小明大52 岁,小明今年 a 岁,爷爷的年龄是_____ 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姐姐比妹妹大6岁,姐姐今年X岁,妹妹的年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岁
3•公共汽车上原有20人,到公园站时下去了m人,又上来n人,现在车上有___人
设计意图:
小练习,即时巩固新知,即时反馈。
(3)集体订正并请a组同学讲给b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做的设计意图:
ab 层学生交流,以好生为资源帮助差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解答疑难。
4•学习用字母表示“ A几”
(1)出示表格三角形个数小棒根数
2x 3 3x 3
a x 3
提问:
a 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小棒呢?
说一说:
a可以是哪些数?a x3表示什么?
(2)小组讨论:
手的只数手指的个数
1x 5 2x 5
3x 5
n?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完成儿歌:1 只青蛙 1 张嘴,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xx,4只眼睛8条腿
3只青蛙3xx,6只眼睛12条腿
__只青蛙___张嘴,___只眼睛_____ 条腿
设计意图:
以练代讲,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怎样用A>几来表示数量关系(4)小练习:
1•"一只小鸡两只眼睛,a只小鸡有____________ 眼睛
2•—只兔子四条腿,m只兔子有___________ 腿
3•体育组买了x个毽子,每个3元,买这些毽子一共花了___元
(5)集体订正,并请b组同学讲给a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想的。
设计意图:
小练习,即时巩固新知,即时反馈,a层学生帮助b层学生即时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新知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过关小测试
1.限时独立完成过关测试题。
2.集体订正,并请小组长统计测试结果.
3•请a组同学讲给b组同学听一听,你是怎么做的,a.b组同学互相订正。
设计意图:
过关测试,巩固新知,利用你说我听互相交流的方式让优生帮助差生掌握新知,解答疑问,互相提高。
小组长统计,让老师确切掌握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将不可控教学变可控教学,实现堂堂清。
4.展示小组完成情况。
四.全课小结
1 .出示学习目标:(
1.")淘气a岁,老师比淘气大25岁,怎样表示老师的年龄。
(
2.")有n 张桌子,每张桌子四条腿,怎样表示这些桌子共有多少条腿。
2.自我检查,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你达到了吗?
五.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挑战题”,课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