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一)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引言卫生市场资源配置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人们的健康和福祉。
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然而,在现实中存在着卫生市场资源不均衡、分配不公等问题,需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本文将从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背景、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制定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卫生市场资源包括医疗设备、药品、医务人员等。
在一些地区和群体中,这些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了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下降,增加了人们就医的难度和成本。
原因分析1.医疗资源集中在大城市: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人口流动等原因,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导致了地区间和城乡间卫生服务能力差异较大。
2.医务人员分布不均:由于薪酬待遇、工作环境等原因,医务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在大城市工作,导致了医疗资源在地理上的不均衡分布。
3.药品价格过高:一些药品的价格过高,使得一些人因为经济原因无法获得必要的药品,影响了他们的健康。
对策制定为了解决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基层医疗服务是保障人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可以提高人民就医的便利性和质量。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药品。
-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医疗工作。
- 加强基层与上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联动和合作,提供及时有效的转诊服务。
引导医务人员流动为了解决医务人员集中在大城市工作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引导他们流动到农村和欠发达地区。
具体措施包括: - 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医疗机构的投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薪酬待遇。
- 实行差别化的薪酬政策,给予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一定的奖励和补贴。
- 加强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控制药品价格为了解决药品价格过高的问题,需要采取措施控制药品价格,使得药品更加平价。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以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为标题,我们将探讨如何在社会中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的医疗和卫生需求。
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1. 公平原则:每个人都应该有平等的机会获得医疗和卫生服务。
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应该享有同等的健康权益。
2. 需求导向原则: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根据人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根据不同地区和人口的需求,合理分配医疗设备、人力和药品等资源。
3. 效率原则: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时,要考虑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4. 可持续性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应该考虑长远发展和可持续性。
通过投资和创新,建立健康体系,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数量。
二、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方式1. 区域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人口和卫生需求,制定卫生资源的区域规划。
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增加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2. 人力资源培养:加强医疗人才培养和分配。
通过培养更多的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提高医疗服务的供给能力。
同时,根据人员的专业背景和技能,合理分配到不同地区和医疗机构。
3. 资金投入:增加对卫生资源的投入,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
政府应该增加对卫生事业的经费支持,同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效率。
4. 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卫生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效率。
通过建立电子健康记录和在线医疗平台,方便人们就医和获取健康信息。
5. 预防为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医疗需求。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三、案例分析1. 中国的卫生资源配置:中国政府通过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在农村地区建立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供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
在城市地区增加医疗机构和卫生服务设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
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卫生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效率。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作者:张春兰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第05期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一、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调整存量资源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
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二、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1、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1)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疫情的持续爆发,给全球卫生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切实保障公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地改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为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将卫生资源配备更合理。
卫生资源是卫生事业的基础,只有充足、科学的配备,才能有效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完善医疗卫生政策、加强资源共享和整合等措施,建立更加合理、高效的卫生资源配备机制。
第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技术水平。
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二十一世纪的卫生事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变革。
我们需要借助科技创新,创造更多医疗科技成果,进一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加强市场调节和政府管理。
在市场经济下,医疗资源的浪费和不公分配时有发生。
而政府在资源管理和市场调节中的作用非常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垂直管理,建立健全的市场调控和监管机制,确保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卫生服务需求。
第四,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公众健康教育宣传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让公众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有助于全面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第五,加强国际协作,促进共同繁荣。
全球卫生事业是一项前瞻性的国际性工作,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为全球公众健康事业谋求更好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协作,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交流,共同推动全球卫生事业的发展。
总之,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
在这个全球卫生事业迎来新变革的时代,我们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和措施,全面推进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工作,以全方位、多角度、深入推进,打造更加健康、美好的世界。
卫生健康行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建议
卫生健康行业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的建议一、问题背景和现状分析在当前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负担下,卫生健康行业面临着医疗资源紧缺、效率低下以及区域间不平衡等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公平公正地满足全民健康需求。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应加强基层医院设施建设,并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这样可以分流部分患者,减轻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压力。
2. 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与互通。
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在线问诊等便利服务,减少人们就诊压力,使得有限的专科资源更有效地被使用。
三、改革管理体制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患者满意度纳入考核指标之一,鼓励医务人员积极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同时,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患者反映的问题。
2. 强化医院规划与监管:加强对医疗资源配置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定期发布公开数据。
通过执业许可证、技术水平等指标对医疗机构进行分级管理,逐步提升整体治理水平。
四、加强人才培养和流动1. 加大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优秀医学生到基层从事临床实践,并保障他们的待遇与发展空间。
在中西部地区建设高水平的医学教育和科研机构,吸引更多有经验的专家前往这些地区工作。
2. 加强人才流动政策支持:改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在保证质量前提下放宽相关条件限制;完善社会化就业体系,为有特长或特殊需求的毕业生提供更多选择。
五、推进互联网+健康服务模式1. 发展远程医疗系统:在乡村地区推广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医学会诊等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专家与基层医生的及时沟通,提升全民健康服务水平。
2. 增加健康管理服务:开展线上健康管理服务,借助大数据分析,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方案。
通过手机应用程序或互联网平台推广健康教育和自我监测工具。
六、加强产学研合作1.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医院、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在需求与资源之间进行对接。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以及对策构想
化配 置是指卫 生资源 高效益配置 ,卫生资源优 化配置 要 的促进作用 ,只有 当所有 的卫 生资源都供求平衡 ,
学合理地进行 卫生资源 的优 化配置 ,提高医疗卫生资 三分之 一的卫 生资源 ,农村 人 口人 均拥 有卫生资源远
源 的利用效率 以及 医院的可 持续发展 能力 ,更好 地服 低于城市平均水平 。卫 生费用方面 的差距 必然表现 为
务于发展卫生事业和增进人 民群众 身心健康 ,是当今 卫生资源配置 的差距 。从表 1 可得 ,2 0 0 7年城镇 医院
人和 3 5 . 4人 ,贵州为 09 人 (数据来源 ( 0 8年 为,与此 同时 ,医 院依靠信息不对称和行业技 术垄断 .5 20 中 国卫生统计》 。 )从居 民个人平均 医疗保健支 出来看 , 来牟利 的做法 ,进一步加剧 了卫生资源 浪费和 医疗费 各省的经济差距有 多大,居 民个人 的平均 医疗保健支 用畸高 的趋势 。而在广大农村 ,特 别是贫 困农村 ,卫 出的差距就有多大,因此不同地 区尤其 东西部省份农 生资源配置又相对贫乏 , 缺医少药的情况仍然很严重 。
第2 3卷 第 1 期 20 年 2月 09
卫 生 软 科 学
S f c e c f a也 o S in eo l t He
Vl1 O. 0. N 1 23
F b,0 9 e. 0 2
我 国 卫 生 资 源 配 置 的 现 状 分 析 以 及 对 策 构 想
李 会 ,彭现 美
关键字 :卫生资 源;资 源配置 ;优化 配置 ;对策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问题的思考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问题的思考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社会目前已进入老龄化阶段以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增多,卫生资源量与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医疗卫生资源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国家、社会和个人对卫生部门综合投资的总称,是卫生部门为社会及人群提供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卫生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
卫生资源是居民享有健康的基础。
目前,我国卫生资源的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从全国范围来看,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卫生资源配置比例失调,80%的农村人口仅占有20%的卫生资源量,而且,卫生资源呈“倒三角”配置,与居民健康需求“正三角”相矛盾,这些现象严重阻碍着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卫生资源; 资源分配; 社会问题一.加入WTO对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现今,我国又加入了WTO,这对我国卫生资源的筹资及配置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据估计,我国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全国约有200余家⑹。
在地区分布上,遍及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大多数集中于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沿海地区大、中城市。
从东部发展较快的地区看,加入WTO有利于引进国外卫生资源;有利于引进适宜的、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促进学科建设和医学发展;有利于提高医学科学水平与医疗服务能力;有利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而从西部地区看,因经济、人才、技术、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引进和利用国外卫生资源就比较困难。
因此,加入WTO后,我国东、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可能出现更大的不合理与不平衡现象。
同时,加入WTO后,我国医疗服务市场需要进一步开放,外商投资者会看好中国医疗服务大市场,瞄准经济、文化条件比较好、发展快的大、中城市进行投资,开办中外合资、合作医院或诊所。
这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医疗服务业的发展大有好处,同时也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冲击。
但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国外医疗服务提供者可能很少问津。
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在许多国家或城市,因当地医疗系统崩溃而导致病死率急剧攀升,由此可见,保持充足的医疗卫生资源对于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空间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依旧存在[1-3],许多城市的医疗卫生资源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
因此,必须加强医疗卫生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配置,以提升应对公共卫生危机的能力。
本文结合中国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遵循完备性、精简性和普适性原则,针对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构建了中国城市医疗卫生竞争力指数(见表1),其中包含基本医疗机构指数、优质医疗机构指数、医疗机构床位指数、专业医务人员指数等4个一级指标。
[4]为避免不同数据量纲带来的不可比问题,本文对各项指标均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对各项指标进行加权综合及标准化处理,最终得出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医疗卫生竞争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现状及对策研究沈 立【内容提要】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对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至关重要。
虽然我国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总体配置相对均衡,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匹配;二是部分都市圈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三是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明显落差。
对此,亟需加强薄弱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推动区域间医疗卫生合作,支持远程医疗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 空间配置 医疗卫生竞争力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670(2021)3-0068-092021年第3期力指数。
一、当前我国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的现状(一)从区域视角来看,地区之间医疗卫生资源总体配置相对均衡从医疗卫生竞争力指数来看,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总体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均衡。
表2显示,东北、东部、西部、中部地区的城市医疗卫生竞争力指数均值依次为0.265、0.241、0.224、0.202,排名第一的东北地区仅比排名最后的中部地区高出0.063。
城乡卫生资源配置的差异及发展思考
城 乡卫生资源配置 的差异及发展思考
我国医疗卫生资配置不平衡 ,城 乡之间差异较大 ,一直是卫生 资源配置和卫生 系统 公平与效率
研 究中的一 个突出 问题 。卫生人力资源既是保 证服 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确保实现全 民健 康覆盖 和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 目标的基本要素 。因此 ,城 乡卫生资源统筹发展是 当前卫生 领域 改革的重点 ,
长 ,但 卫生 人 力资源 的城 乡分布 仍存 在较 大 差距 ,
1 6 中 国 卫 生人 才2 0 1 4 0 6 } ‰ A ¨ £ 魁T ¨l { u M A ¨ R E S O . E I R C E S
的要 素流 动 以保证 城市 需求 为优 先 目标 。而受 城 乡
健 康服 务 的要素 ,在 我国 医疗 卫生事 业 的改革 和发 展 中一 直起 着关 键的 基础 性作 用 。如 何公 平 、合理
地 分配 与有 效利 用 医疗卫 生人 力资 源 ,关系 到一个
国家 或地 区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资源利用效率 。
4 7 . 1 4 %;2 0 1 0 年 农 村 分别 为 千 人 口拥 有 卫生 技 术 人 员3 . 0 4 人 、执 业 ( 助理 ) 医师 1 . 3 2 人 和注 册 护 士
“ 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 ,卫生事业发展也具有很 强
的 “ 二元 ”特征 ,对城 乡卫生资源配置采取不 同的政
策 ;此外 ,政府的卫生投入 、宏观调控 力度不 够 ,则
是形成城 乡卫生资源结构失衡 的体制性 原因 。虽然农
村卫生一 直是我 国卫生 工作 的重点 ,但 现实中 ,由于 缺乏强有 力的政 策导 向和机 制约束 ,不仅存 量卫生人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卫生市场资源的配置问题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本文将对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
背景分析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性卫生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提高全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卫生市场资源的供需矛盾、地域差异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日益突出。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卫生市场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问题:1.不均衡的地域分布:卫生资源普遍偏向于发达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卫生资源匮乏。
2.供需矛盾严重:卫生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一些地区的医疗服务供应不足,导致人民群众难以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3.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一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分析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地域分布不均衡是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
主要原因如下:1.经济发展不平衡:富裕地区的卫生市场资源相对充足,而贫困地区的卫生市场资源匮乏。
2.人口流动:一些地区的卫生市场资源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需求,导致供需矛盾。
供需矛盾问题供需矛盾是导致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原因如下:1.医疗需求的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医疗需求量逐年增加。
2.供应能力不足:一些地区医疗资源供应能力不足,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资源浪费问题资源浪费是卫生市场资源配置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主要原因如下:1.医疗设备的滥用: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滥用医疗设备,导致医疗资源浪费。
2.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卫生资源分配不均衡,某些地区的医疗资源过剩,而某些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
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大卫生市场资源投入1.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卫生市场资源的财政投入,提高卫生市场资源配置的公共性和可及性。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举措。
在人口老龄化、疾病发病率上升的背景下,如何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为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文将介绍合理配置卫生资源的原则与方式,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指导。
一、原则1. 均衡性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要考虑到地区、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差异。
既要满足人口密集区的需求,又要照顾到偏远山区和边远地区的医疗服务需求,实现城乡卫生资源的均衡。
2. 综合性原则:卫生资源配置不仅要考虑医疗机构数量和人力资源情况,还要考虑药品、设备、技术等方面的均衡发展,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医疗服务体系。
3. 公平性原则:卫生资源配置要以公平为前提,保障公众享有平等的医疗卫生服务权利。
不论贫富、城乡、人口密度大小,人们都应该能够平等获得医疗卫生资源。
4. 先进性原则:合理配置卫生资源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卫生资源配置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二、方式1.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将医疗资源进行分级分类,将基层医疗机构作为首选服务点,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将中心医院作为二级服务点,为疑难复杂病症提供专科诊疗服务。
通过分级诊疗制度,更合理地利用和配置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 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借助信息技术的辐射和传递能力,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远程医疗、在线咨询、健康管理等方式,实现医疗资源的跨界整合和高效利用。
3.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设备配备和人员培训,使其能够担负起初级医疗服务的职责,减轻大医院负担,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
4. 加大卫生资源投入力度:政府要增加对卫生资源配置的投入,加大对卫生人员的培养、引进和留用力度,提高医疗机构设备和药品的配备水平,保障卫生资源配置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优化卫生系统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优化卫生系统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卫生系统资源配置已经逐渐得到了改善。
然而,在全民健康保障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努力。
优化卫生系统资源配置,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是当前我国医疗改革的中心任务之一,需要我们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
在优化卫生系统资源配置方面,首先需要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基层医疗机构是我国卫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石。
然而,目前我国的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足、医务人员短缺、实体化建设不够完善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高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资金和医疗保险基金等方式,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在设备、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投入,提高其服务水平。
二是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领域,促进其实体化建设。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领域。
同时,还可以采取合理的模式,推动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共赢。
另外,优化卫生系统资源配置还需要关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够均衡,城市地区医院数量和医务人员数量普遍较多,而农村地区医院数量和医务人员数量则普遍不足。
要实现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可以考虑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合理调配医疗资源。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规划和政策,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流动和调配。
例如,加大对农村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和支持,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加强对医院的规划和管理,控制过度扩张,避免医院间重复建设和竞争。
二是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协作与合作,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政策,鼓励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例如,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同打造医疗共建共享平台,实现互补优势,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事业发展遂宁市船山区卫生局田家斌推行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区域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整合市区卫生资源,实现为市服务、借市发展,充分发挥有限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确保市区卫生资源共享,良性互动,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效配置卫生资源要遵循“公益性原则、整体效益原则、可及性原则、公有制主导原则以及中西医并重原则”,实施区域卫生规划,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
建议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对城市卫生资源以总量控制、内涵发展为主,对农村卫生资源以优化增量、发展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有效配置我区卫生资源。
1、优化完善设置规划。
要结合我区市区同城的实际,尤其是优质卫生资源过度集中,农村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以及西部大开发对医疗卫生的要求,重新审视《船山区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06-2010)》,进一步健全适应船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区、乡镇、村三级基本医疗服务网络,保证履行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责。
尤其要重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一要坚持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建议政府要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切实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充分体现卫生事业的公益性。
二要坚持卫生工作重心下移。
要大力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三要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
在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主导作用的同时,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社会力量投身于卫生事业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合理设置医疗机构一要强化城区公立医疗机构的主体作用。
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整合市区卫生资源,形成以市级医疗机构为龙头,引领全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以船山区医院、保健院、疾控中心为支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关于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关于在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几点建议随着改革开放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我市城镇化进程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短缺和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进程的可持续性,尤其在医疗保障方面,尽管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卫生投入,努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但农业转移人员享有的医疗保障资源与城市居民相比还存在非均等性和制度的化差异,这极大地减缓了农民融入城市社会的速度,因此,如何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就成为了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在城镇化进程中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与城镇化建设进度不协调、不统一,存在不同部门之间各自为政的现象,城镇化规划设置方面对公益性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置普遍未纳入规划。
(二)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率低。
医疗卫生资源利用不充分与优质资源不足并存,目前普遍存在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医疗资源闲置、城镇医疗资源相对富余,农村医疗资源匮乏、老城区医疗资源过于集中,新城区医疗资源薄弱等现象。
(三)医疗卫生政策落实不到位。
卫生行业属地化全行业管理还需要不断加强。
不同隶属关系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和布局不顺畅,不同县(市)区户籍交叉人员的公共卫生服务政策落实存在较大困难。
另外,现行的国家公共卫生财政拨付机制也应该适当调整。
目前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均是按人口拨付机制,不能与农民工进城及城镇化进程相协调统一,存在资金短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
在人员调整方面,原城乡结合部变为城镇后,乡镇卫生院转变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原来的乡村医生与城市执业医师的要求有较大差距,目前还没有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或指导意见,妥善安置这些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
(四)医疗保险制度不明确。
医疗保险制度的有效衔接需要不断强化。
农民工进城后,是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还是新农合还需进一步明确。
二、在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建议目前,我市有各类医疗机构3161个。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社区卫生工作者如何开展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社区卫生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承担着重要的卫生资源配置与管理责任。
他们的工作不仅关乎社区居民的健康,还涉及到社区整体的卫生环境和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从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和管理卫生资源两方面,分析社区卫生工作者应该如何开展这项工作。
一、合理配置卫生资源1. 资源评估社区卫生工作者首先要进行资源评估,了解社区内可用的卫生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
他们可以与政府卫生部门合作,调查社区的医疗设施、卫生用品供应以及医疗人力资源等情况。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2. 确定需求社区卫生工作者要与居民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卫生需求和意见。
可以通过组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居民对卫生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在确定需求的基础上,社区卫生工作者可以进一步制定合理的卫生资源配置方案。
3. 合理分配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是社区卫生工作者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们可以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资源的优先级,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
例如,可以将医疗设施分布在社区中心地带,以方便居民就医;卫生用品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进行分类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产品。
二、管理卫生资源1. 资源监管社区卫生工作者要负责对卫生资源的监管,确保其正常运转和有效利用。
他们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资源使用的标准和规范,定期进行资源的巡查和维护。
同时,还要加强对医疗设备和卫生用品的管理,包括清洁消毒、库存管理等,确保资源的质量和安全。
2. 资源更新社区卫生工作者要及时了解卫生资源的更新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更新。
他们可以与供应商和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医疗技术和卫生用品,确保社区居民得到最好的服务和产品。
3. 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卫生工作者还要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工作。
他们可以通过与政府合作,争取经费和支持,对医疗设施进行维修和升级,扩大社区的医疗服务范围。
同时,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促进卫生设施的规范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条件。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与效率提升策略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资源配置与效率提升策略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在保障城市环境卫生和提供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与效率提升,相关部门需采取一系列策略。
本文将从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有效推动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发展。
一、资源配置策略1.综合考虑城市规模和特点城市规模和特点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不同规模和地区的城市在环卫需求上存在差异,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合理配置资源。
比如,一线城市需要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先进设备,而中小城市则可能需要注重技术培训和设备更新。
2.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城市环卫事业单位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十分重要。
要根据城市的需求,合理配置环卫工人的数量和结构。
同时,注重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3.优化设备和车辆配置设备和车辆是城市环卫事业单位的重要支撑。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备和车辆配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比如,利用智能化设备可以提高清扫和垃圾处理效率,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
4.加强技术和科技创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
城市环卫事业单位应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技术,如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和无人驾驶清扫车辆,提高作业效率和环境整洁度。
二、效率提升策略1.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激励员工发挥出更高的工作效率。
通过绩效考核结果,优化岗位分工,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2.加强协同合作机制城市环卫事业单位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协同合作至关重要。
要建立起环卫事业单位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配合,共同解决环卫事业中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3.加强社会宣传和意识教育提升市民对环卫工作的认知和意识,是提高效率的重要环节。
通过社会宣传和意识教育,培养市民对环卫工作的尊重和支持,减少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降低环卫工作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4.推动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
卫生工作总结汇总:优化管理与资源配置
卫生工作总结汇总:优化管理与资源配置优化管理与资源配置2023年,卫生工作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爆发的背景下。
卫生工作的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成为政府和组织的关注重点,旨在增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卫生服务的质量,并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本文将探讨卫生工作中的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在2023年实施的策略和效果。
一、卫生工作的优化管理1.提升信息化水平2023年,信息技术在卫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各级卫生机构加强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升级,实现了医疗信息全面互联互通。
通过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卫生工作者可以实时了解各地的疫情数据、医疗资源分布等信息,提前做好应对工作。
2.强化预案制定与演练卫生工作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演练和预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2023年,各级卫生机构及时更新和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举行了大规模的演练,提高了卫生工作者对应急工作的熟悉度和应对能力。
3.加强卫生工作者的培训和教育针对新技术和新要求,卫生工作者在2023年接受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培训和教育。
这些培训涵盖了卫生管理、疫情防控、医疗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了卫生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应对能力。
二、卫生工作的资源配置1.增加人员投入卫生工作离不开专业的人员支持。
2023年,政府增加了对卫生工作者的招聘和培训。
这些新加入的人员能够加强卫生工作现场的管理与组织,缓解了人员不足的状况。
此外,政府还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卫生工作队伍。
2.加强设备和药物储备2023年,各级卫生机构紧密配合,加强了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和分配。
政府按照疫情和疾病的需求,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确保了卫生机构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的物资保障和应急处理能力。
3.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卫生基础设施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卫生服务的质量和人民的健康。
2023年,政府加大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硬件水平,包括医院扩建、医疗设备更新等。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摘要: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
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思考与建议
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思考与建议在当前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与建议,以期能够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
一、现状分析新冠疫情的爆发让医疗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各国都面临着医疗资源不足的困境。
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分配差异。
富裕地区的人们通常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和设施,而贫穷地区则可能因为缺乏资源而造成人员伤亡过多。
二、解决方案1.加强全球合作针对全球性传染病,应当通过国际组织和协定促进各国间的合作。
分享信息、经验和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国际间的密切协作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2.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当充分利用基层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等基础设施。
这些地方离病人更近,能够提供初步的医疗服务和筛查,减轻大型医院的负担。
同时,也需要加强基层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优化资源配置对于有限的医疗资源,我们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分配。
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或区域性的医疗资源调度中心来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
这样可以确保资源能够按需分配到各个地区和机构,避免出现浪费或不均等现象。
4.探索新技术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正在逐渐运用到医疗领域。
利用这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分配和管理。
例如,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疫情严重程度,并根据需求调配相应的资源。
5.加强公共卫生系统建设一个健全且高效的公共卫生系统将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这包括提前做好疫苗储备、完善流行病监测体系、推广健康教育等。
只有通过预防和控制,才能减少对医疗资源的消耗。
三、借鉴经验在新冠疫情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探索。
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经验中学习到一些启示。
1.加拿大的公平分配加拿大是一个注重公平分配医疗资源的国家。
他们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医疗保健系统,包括全国性的保险制度。
优化卫生资源布局的思考
优化卫生资源布局的思考沈仕成当前,我国优质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城市,基层特别是县、乡优质卫生资源十分缺乏,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造成了基层医院治不好疑难病痪者,使疑难病痪者拥向省城医院排队看病,导致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以确保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调整优质资源布局。
从科学发展卫生事业的高度出发,统筹和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着重向基层医院倾斜,以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到卫生资源。
目前,省级医院优质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应采取梯次下调(省下调到市、市下调到县、县下调到乡)的办法,将省级医院相对过剩优质卫生资源调整到基层医院,使优质卫生资源在区域、层级布局上趋于科学、合理。
二、提升基层医生水平。
提高基层医生业务水平是提升基层医院知名度和增强当地群众信任感的最有效举措。
因此,一要定期、分批派出医务人员到医学院进行深入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二要轮流选派业务骨干到省级医院工作1至2年,提升业务水平;三是省级医院可在基层医院分设教学点、培训班,培养本土人才;四是轮流选派省级医院业务骨干到基层医院工作1至2年,提高业务技能。
三、提高基层医生待遇。
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待遇低、职称评聘难,使有能力的医生不愿去、留不住、呆不长。
一要出台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使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比大城市医务人员高靠一至二级;二要探索“低职高聘”,把职级待遇固定给相应工作岗位,人员在岗位上可享受较高职级的待遇,离开则取消;三要配合人员流动,依靠各级财政投入建设基层医院周转公寓,无偿或低价提供给基层医务人员使用。
四、夯实基层医疗装备。
许多市、县、乡医院常常因为缺少一两样检测设备,只能让病人转院到省上,常常错过了病人有效治疗“黄金期”,并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应确保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把必要的医疗装备投入纳入财政预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思考(一)
摘要: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本文针对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思考: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发展非公医疗机构,依法加强卫生全行业监督管理;建立和完善覆盖广泛和功能齐全的公共卫生体系。
关键词: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对策城市卫生资源是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做好城市卫生资源配置工作,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合理配置城市卫生资源,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广大卫生管理专家当前讨论的热点问题。
本文在调查了江苏南通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对策提出如下思考。
1制订并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存量资源以区域卫生规划基本要求为原则,实施医疗卫生机构的全行业管理,根据市区发展规划,对卫生机构的布局、卫生资源的分布、结构进行合理调整,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层次分明、互相支持、资源共享的完善的卫生服务体系,减少卫生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对现有的大型医疗设备按功能状态进行估价,将功能完好
但闲置的设备,按照其现有价值,有偿调剂到需要装备的单位。
对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服务范围,根据居民卫生服务需要特点进行重新明确,疾病归口管理,各级、各类机构间建立相互协作、双向转诊的良性关系,而不是恶性竞争,从而实现市区医疗机构功能齐全、定位明确、服务规范的新局面。
2构建以城市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城市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关键是要调整城市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医疗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二级结构,建立起分工合理、双向转诊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1明确政府办医责任,集中力量办好城市医疗中心2.1.1合理确定公立医疗机构的规模和数量按照保障基本医疗供给和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的总体要求,卫生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将那些主要承担基本医疗任务、代表区域医疗水平、在医疗服务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医疗机构由政府继续办好,以充分发挥区域医疗中心在主导基本医疗服务、调控服务市场、平抑服务价格等方面的功能。
对那些市场机制较难发挥作用的专科医疗机构承担的传染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妇幼保健服务等,主要由政府举办,逐步实行购买服务。
急救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等,由政府举办。
对政府不再继续举办的医疗机构,要本着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分步实施、保证稳定的原则,通过适宜的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地级城市市区办好1~2家综合医院和1家中医院。
2.1.2大力扶持城市医疗中心的发展医疗机构体制改革和规模调整以后,政府要集中力量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的基本建设、大型设
备购置和维修、重点学科和人才建设、执行政府指令性任务等方面的投入。
要改革和完善财政投入方式,及时解决公立医院在发展、改造、用地、科技进步等方面的问题,确保公立医院稳定健康发展。
公立医院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建立和完善现代化医院管理运营体制,切实提高国有资产和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和社会效益。
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可吸纳民资或外资参与合作建设,合作后其非营利性质不变,允许合作者有一定的回报。
2.1.3推进公办医疗机构运行机制改革一是建立出资人制度。
为明晰公立医院的产权关系,加强对国有医疗卫生资源的管理,按照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出资人制度。
探索成立卫生国有资产管理与投资发展中心,履行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代表出资人聘用院长,通过契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使医院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自主权,形成法人治理结构,做到政事分开、权责明确。
二是实行以“两权分离”为核心的院长负责制。
对继续由政府举办的医疗机构,按照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进行改革。
建立科学合理的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探索风险抵押、委托经营等管理方式,严格考核制度。
积极探索效益工资、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年薪工资等多种报酬实现形式。
三是创新人事分配制度。
改革公立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打破人员身份限制,实行全员人事代理和全员合同聘用制,促进公立医院员工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2.2实施重心下移,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2.2.1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定位所谓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是指以全科医师和全科
护士为供给主体,对所负责的社区人群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性的卫生服务。
其主要职责是:负责急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家庭和居民进行卫生指导、健康教育和管理,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活动;负责一般伤病的治疗,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医疗卫生服务;负责围产期保健和儿童计划免疫;提供医疗信息和转诊服务;提供急性病人出院后家庭恢复期的服务;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卫生信息等。
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可以从全科医疗开始,逐步过渡到医疗与防保工作的结合,从集体对社区人群负责制过渡到全科医师对社区人群负责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