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4、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应在数控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学完《机 械制图》《工程力学》、 《机械制造基础》( 《金属 工艺学》)课程以后开讲,可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课程同时开设,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机械制造工艺学》、 《金属切削机床》、《数控机床》、《夹具设计》等专 业课打下基础。
机构运动简图绘制及结构分析 齿轮范成实验 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减速器的拆装实验
➢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课程 设计可以使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学会将各类机构进行组合设计,既能巩固和应 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运动方案设计的初步方法,还能进一步提高学生利用技 术资料、运算、绘图及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课程设计内容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和独 立工作能力为主,强调机械系统运动方案的确定,使学生能把课堂学到的各自成章、彼此独立 的各种机构根据应用场合和设计要求合理地运用到具体设计中,达到培养锻炼学生从整体角 度综合考虑设计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的题目应能满足教学要求,符合生产实际,能包括课程大部分内容的部件,如 减速器或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一般选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宜,有条件的也可选双 级圆柱齿轮减速器或单级蜗杆蜗轮减速器。
课程设计的时间安排在本课程学完之后进行,为期两周。
三、 教学形式和方法
本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强的基础课向实践 性较强的专业课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注重习题课
讲评是纠正学生错误认识,形成能力的一个重要 教学环节。
讲评内容一般以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题目为主 (如:带传动的设计、齿轮传动的设计或轴的结 构设计等)。
适时讲评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策略、补缺知识的 遗漏点、理清思路、建立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设计基础》。
下面我将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课程定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具备初步的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机械设计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常用机械零件和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和设计计算方法。
(2)熟悉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规范。
(3)了解机械设计中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
2、能力目标(1)能够对简单的机械系统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2)能够正确选用标准件和常用件,并进行一般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
(3)具备查阅机械设计手册和相关资料的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机械传动(1)带传动:介绍带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2)链传动:讲解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以及链传动的设计。
(3)齿轮传动:重点讲述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参数计算和设计方法。
(4)蜗杆传动:分析蜗杆传动的特点、参数和设计要点。
2、轴系零部件(1)轴:介绍轴的类型、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
(2)轴承:讲解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类型、特点、选用和设计。
(3)联轴器和离合器:阐述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类型、特点和选用。
3、机械连接(1)螺纹连接:讲解螺纹连接的类型、特点、预紧和防松,以及强度计算。
(2)键连接:介绍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和选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各位专家、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程是《机械设计基础》,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为专业背景进行说课。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介绍本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欢迎批评指正。
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1、本课程定位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合从事模具设计、制造、数控编程、CAD技术和生产组织管理等一线工作。
基于这样的培养目标,就要求学生具备手工绘图、计算机绘图和工程计算的能力,具备常用机构和零部件设计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职业能力,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设了“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等系列课程。
其中,“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是“机械设计基础”的先修课程,“程材料及成型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设计基础”的后续课程。
2)本课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地位《机械设计基础》是我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机械设计基础”在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承担了本专业的职业基础能力培养的任务,为今后学生从事本专业的设备操作、设备改造、一般性的机械设计等方面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此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及毕业后学生从事工作的能力。
2、本课程的目标体系①知识目标(1)掌握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2)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方法;(3) 掌握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②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分析解决工程实际中简单力学问题的能力;(2)初步掌握对杆件进行强度、刚度计算的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能力;(3)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基本知识,初步具有分析、选用和设计机械零件及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4)为从事本专业的设备操作、设备改造、一般性的机械设计等方面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课件
• 联轴器的结构设计:讲解联轴器的结构设计原则,如轴的连接方式、联轴器的 尺寸和材料等。分析联轴器的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进行相应的校核计算 。讨论提高联轴器性能的措施,如优化联轴器结构、选用高性能材料等。
系统压力与流量计 算
根据工作负载和执行元件尺寸计 算系统的工作压力和流量,确保 系统在各种工况下稳定工作。同 时,考虑系统压力和流量的波动 范围,设置相应的安全阀和调整 装置。
04
油箱与冷却系统设 计
设计适当的油箱容量和冷却系统 ,确保液压油的温度、清洁度和 供油稳定性。考虑油箱的通风、 过滤和加油方式,以及冷却系统 的散热能力和噪音控制。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 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
下基础。
课程大纲
绪论
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 史、设计原则等;
机械设计基础理论
包括力学基础、材料力学、弹性力 学、流体力学等理论在机械设计中 的应用;
常用机构设计
包括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 构、液压与气动机构等的设计方法 和案例分析;
根据传递功率、带速和包角计算带宽,确保带传动在许用 应力范围内正常工作。同时,需考虑带速对传动性能的影 响,如噪音、振动等。
张紧与调整
设计适当的张紧装置,确保带传动的张紧力稳定。同时, 考虑传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磨损和伸长,设置相应的调整 机构。
链传动设计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五 教 学 考 核
考试成绩 (综合能力)
期末考试成绩
六 教 学 改 革
1.继续加大校企合作,开发校企教材; 2.努力自我提升专业知识,继续参加企业锻炼, 学生更多的新知识、新技能。 3.继续加大实训室建设,进一步做“学-做-学” 教学理念,使学生不仅仅获得是知识而是技能。
“技能”改变命运!
车 工、钳工、工艺编制
专业技术人员。
二 学 情 分 析
学生情况
解决
1.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意识方面比较欠缺,持续 学习的时间不长。 2.对空间想象能力不足; 3.大部分同学喜欢新鲜事 物,相对喜欢实践环节。 。。。。
1.多采用模型展示直观教 学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2.多增加实践环节课程。 3.耐心的引导和关爱每一 个学生 。。。。。。
讨论教 学法
理实结 合法
直观教 学法
练习反馈加强巩固深化
讲授法
师生共同构建新知识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探索
提取相关联旧知识
Flash动画
应用举例-flash动画
实物对照法
任务驱动法
学生听、看、问、想、做、归纳总结相结合的学习 方法,可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 考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发学习的 能力。 看 做 听 听 问 想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销售
机械设计师
谢谢!
请专家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理论/实践
理论(实践) 理论(实践) 理论(实践) 理论(实践) 理论
应用
应用
理论(实践)
第七章:轮系
理论
实践环节
任务一:平面自由度的计算
任务二:平面四杆机构的基础设计
应用
任务三: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任务四:齿轮参数的测定与范成实验 任务五:减速器的拆装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课件
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学科中 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培养学生 的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实 践操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内容与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包括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机械零件的设计与选型、机构设计与分析、机械系 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 机械装置和零件的设计与分析,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打下坚实的 基础。
较大动力和精确控制速度的场合。
PART 04
机械系统设计与优化
REPORTING
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流程
总结词
基本原则、流程
详细描述
机械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功能需求分析、结构可靠性、制造工艺性和维修性等。设 计流程一般包括明确设计任务、方案设计、技术设计与施工设计等阶段。
机械系统设计的优化方法与技术
绿色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展望
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 续发展,采用绿色材料和工艺, 降低能耗和排放。
资源高效利用
机械设计将更加注重资源的高效 利用,通过优化设计,提高材料 利用率和减少浪费,实现可持续 发展。
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展望
新材料的应用
随着新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将不断尝试和应用新的材料,以提高产 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PART 05
机械设计实例分析
REPORTING
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
总结词
减速器是机械设计中常见的一种传动装置,其设计过 程涉及到齿轮、轴、轴承等多个部件的配合和优化。
详细描述
减速器设计实例分析将介绍减速器的设计流程,包括 确定传动方案、设计齿轮和轴系、选择轴承和密封件 等。此外,还将分析减速器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出现的 问题,如振动、发热和噪声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案。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说课稿最新
这门课程在机械类专业教学计划 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后 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零 件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能。
具有初步设计机械传动 装置和简单机械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 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04
树立良好的工程意识, 养成严谨、求实的工作 作风。
拓展提升
介绍与机械设计相关的前沿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拓展学生的视 野和思路。
自我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明确自己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05 实验实训项目规划与指导
实验实训目标确定
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 计基本概念、原理和 方法。
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 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使用建议
建议学生在使用教材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动手、多思考、多实践, 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机械设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事项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复习和总结所学知识,避免遗忘和混淆;同时要 注意教材中的一些细节和易错点,如单位换算、公式推导等,以免在考试中失 分。
03 学情分析与应对策略
学习困难预测及帮扶措施
困难预测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 预测学生在机械设计课程学习中 可能遇到的困难,如理论理解、
实践操作等。
帮扶措施
针对预测到的学习困难,制定具体 的帮扶措施,如提供辅导资料、组 织课外辅导、鼓励同学互助等。
持续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 动态,及时发现并解决新出现的问 题。
学生特点与需求了解
01
02
03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复合化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将促进机械设 计的复合化发展,涉及材料、电子、 控制等多个领域。
本课程与专业发展的关系
基础性
本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后续学 习专业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实践性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该部分涉及到复杂的运动关系和力的分析,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 握。
机械零件的强度和刚度分析
该部分需要结合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知识,对机械零件在不同载荷 下的强度和刚度进行分析,难度较大。
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
该部分内容较为前沿,涉及到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学生不易 理解和掌握。
解决办法
加强实践教学
通过实验、课程设计和实习等方式,让学生亲自 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机械设计领域发展迅速,学生应保持持续 学习的态度,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自 己的知识和技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汇报人: 202X-01-02
目 录
• 课程简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重点与难点 • 课程评价与反馈 • 课程资源 • 课程展望
01
课程简介
课程目标
01
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02
培养学生对机械系统的整体认知和设计能力。
课程内容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教学
讲授法
通过教师系统地讲授,使学生掌握机 械设计基础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机械设 计中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课件
二,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的重点,难点 1,重点: (1) 构件受力分析,強度计算 (2) 机构的动作原理,结构特点 (3)各种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4)轴及轴承的设计计算 (5)机械设计内容及步骤 2,难点: (1)受力分析及強度计算 (2)轴及传动装置的设计计算
三, 知识,素质,能力要求
知识及素质要求: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该: (1),熟悉常用构件及零件的受力分析及強 度计算 (2),基本掌握常用构件及零件的结构特点 工作原理 能力要求: 学会运用;’机械设计手冊’,囯家标隹’,规范等技朮资 料设 计简单机械零件的能力.
四, 就业方向
本课程為本院模具设计制造专业,数控专业, 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技朮基础课.学生的 就业方向主要是汽车,机床,电子,家电,五金等 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朮人员,管理人员,髙级技 工.
五, 学情分析
本挍学生均為正规髙中毕业生.有一定的数 理化基础.学习本课程之前学过”机械制 图’’,”电工基础”,”计算机应用”等课桯. 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具备了学习本课程的基 本条件.也為大二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 基础.
六, 敎材选用
本课程选用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王世辉主编的教 材”机械设计基础.它是一本适合髙职髙专机械类 各专业的教材.其特点是: 1,將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科学地解决了课時減少而内容扩张的矛 盾. 2,以培养技朮应用型人才為目标,贯彻了基本理论 以”必须,夠用”為度的原则,減少了繁琐的理论推 导,突出实用性強的敎学内容. 3,全书语言简洁,推导严谨,阐述深入浅出,利于学 生阅读.
八, 学习方法
1,本课程理论力学.強度计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是 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所必须的,不可勿视.学习这些理 论知识着重理解,切忌死记硬背. 2,本课程涉及的机构,零件,部件我们学校都有,因而它 实践性也很強,学习中要注意多接触实际的机器设 备.以增加感性认识.要多到校办工厂,机械制造厂去 参观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零部件设计 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3,学习中应注意联係运用以前学过旳如:’机械制图’, 正在同步学习的’公差配合’,’液圧与气圧传动’ 等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ppt 54页)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3-2 课堂讨论法
课堂讨论法的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学生 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 能力,能在一些重要问题上,促进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通过讨论活动,能 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得 到锻炼。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思考题(讨论法)
在平面四杆机构ABCD中,已知AB、BC、CD三杆的 长度分别为:AB=80mm,BC=160mm, CD=240mm,机架AD的长度为变量。试求: 1.当此机构为曲柄杆机构时,AD的取值范围。 2.当此机构为双摇杆机构时,AD的取值范围。 3.当此机构为双曲柄机构时,AD的取值范围。
1-2 课程的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常用机 构和通用零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具 有分析、设计能力,并获得必要的基本技能训 练,同时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 的工作作风,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以及参与技 术改造奠定必要的基础。
➢一、课 程 设 置 1-3 课程的衔接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从理论性、系统性很 强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向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 过渡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 的作用,课程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课 程的学习。
机械制图 工程力学 公差与测量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 机制工艺 数控机床
6
➢二、教 学 内 容
2-1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2-2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2-3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教 学 内 容
2-1 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 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 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 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把创新素质的培 养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 业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课程内容
机械设计概述 机械系统设计
机械零件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课程特点源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
强调实际工程应用和案例分析
2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
通过引入真实的机械设计案例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
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
组织学生分组完成实际机械设 计项目,培养其团队协作和实 际操作能力。
《机械设计实用教程》
选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的教材,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集》
配合教材使用的习题集,包含多种题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书籍
01
《机械设计手册》
详细介绍了各种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标准,是机械设计领域的权威工
具书。
02
《机械原理》
着重介绍机械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机构分析方法,有助于深入理解机械设
引入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理论 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习兴趣 。
提供学习辅导和答疑
建立学习辅导和答疑机制,帮助学生 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习效 果。
04
课程评价与考核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 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给予反馈和指 导。
成果评价
根据学生的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等成果进行评价, 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ABCD
实验操作
安排学生亲手操作实验设备,培养其动手能力和 实验技能。
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机械设计竞赛,提高其创新能力和 团队合作精神。
03
课程重点与难点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机械设计基础教材的第五章,主要涉及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具体内容包括齿轮传动、蜗轮传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传动的基本原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动方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设计与计算。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机械传动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各种传动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传动设计与计算。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齿轮传动、蜗轮传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难点: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机械传动模型、PPT课件。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各种机械传动装置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传动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齿轮传动、蜗轮传动、链传动和皮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类型、特点及应用。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讲解机械传动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 动手实践:安排学生分组进行机械传动模型的组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机械传动1. 齿轮传动原理: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类型: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特点:传动平稳、精度高、噪声小应用:各种机械设备2. 蜗轮传动原理:蜗轮蜗杆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运动类型:蜗轮蜗杆特点:传动比大、自锁性好、噪声小应用:起重机、电梯等3. 链传动原理:链条的传递动力和运动类型:滚子链、套筒链特点:传动可靠、强度高、寿命长应用:摩托车、自行车、输送设备等4. 皮带传动原理:皮带的摩擦传递动力和运动类型:平带、V带特点:传动平稳、噪音小、维护简单应用:各种机械设备七、作业设计1. 题目:某工厂的输送带采用皮带传动,皮带的宽度为b,长度为L,传动轮的直径为D,求皮带的线速度和传动比。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一、引言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本文档将对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课程目标、内容安排、教学方法以及评估方式等。
二、课程目标机械设计基础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其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2.掌握常见机械零件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原理;3.学会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机械设计;4.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安排如下:1. 机械设计基础原理•机械设计的定义和分类•基本原理:受力分析、材料力学、运动学等•机械设计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2. 机械零件的设计•常见零件的设计方法和原理:轴承、齿轮、联接等•选材和制造工艺的考虑•强度、刚度和精度的计算和评估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三维建模和装配设计•可视化仿真和优化设计•技术图纸的编制和标注4.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方法和过程•设计案例分析和评价•团队合作和项目管理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机械设计基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2.实例演示: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演示,展示机械设计的应用和实际问题解决思路,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教学:开展机械设计相关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和制造,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模型建立、仿真和优化,提升学生的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五、评估方式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机械设计基础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等。
2.设计项目: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机械设计项目,包括设计方案和实际制造。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2.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我将教学目标 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个方面。
一 课 程 定 位
知识目标
教学 目标
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一 课 程 定 位
1、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资 料的搜集;
2、能分析各类机构的工作原理,熟悉各类机构的基本
结构,了解各类机构的实际应用;
专科, 1, 11% 硕士, 3, 33% 本科, 5, 56%
学 历 结 构
讲师, 2, 22%
50岁以上, 1, 11%
年 龄 结 构
30-40岁, 2, 22%
♦有工程或企业实践经历教师
7人,占78%。
40-50岁, 4, 45%
20-30岁, 2, 22%
2、校内实践条件
四 课 程 实 施 保 障
平面机构
常用机械传动
常用机械零部件
静 力 分 析
平 面 汇 力 系
拉 伸 与 压 缩
剪 切 与 挤 压
轴 梁 的 的 扭 弯 转 曲
组 合 变 形
平 面 连 杆 机 构 的 组 成
平 面 连 杆 机 构
凸 轮 机 构
蜗 齿 杆 齿 带 链 轮 传 轮 传 传 传 动 系 动 动 动
螺 纹 连 接 与 螺 旋 传 动
补教材封面
课程评价体系
平时 20%
五 课 程 评 价
期末考试 60%
期中测试 20%
机 电 工 程 学 院
六 课 程 特 色
• 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设计
• 注重过程评价和学生参与评价
4、教学手段 教学媒体+边练边教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机械设计的重要性、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难点:机械设计原则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引导学生思考机械设计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解释机械设计的原则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机械设计基础板书内容:1. 机械设计的重要性2. 设计过程3. 设计原则4. 设计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的机械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设备,并写出设计说明书。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机械设备,引导学生了解机械设计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将所学的机械设计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机械设计基础》第四章第一节,主要介绍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说课
围绕实际项目
选取知识点
项目初步 设计、项 目详细设 计
围绕插齿 机、牛头 刨床机构 、内燃机 等完成各 机构设计 ,学做合 一
以产品设计 选取知识点
常用平面机构 、齿轮、带传 动、支撑零件 、联接结构设 计
以创新能力培养
选取知识点
创新设计基础
围绕减速器设计 完成各知识点环 节。学做合一
课程设计理念
1.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2.以真实工作任务及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教、学、做 合一。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九分。
二、课程标准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设计一般过程 熟悉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工作特征和应用 熟悉通用零部件的特点及应用
▪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和实践 技能相结合
•评价方法
项目 权重 形式
时间
内容
平时 考核
期末 考试
15%
70%
工作任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逐项考核
笔试
教学全过 期末 程
学习态度、答题情 作业等 况
实践 项目 15% 操作
实践过程
实践表现, 实践报告
等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九分。
三、教学支撑
教材建设
使用教材
教材名称: 《机械设计基础》 主 编: 陈立德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8月
教材类别: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五点 九分。
参考教材
《机械设计基础》,邓昭铭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