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合集下载

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附件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一等奖7项201901-01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姜泉吕爱平唐晓颇曹炜焦娟张弛巩勋吕诚王海隆周新尧韩曼罗成贵王建201901-02冠心病“痰瘀滞虚”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阶姚魁武刘咏梅陈光邢雁伟李军杨保林熊兴江董艳杨戈何浩强段练张振鹏何庆勇陈恒文201901-03“从脾论治”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治新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陈卫衡林娜王荣田刘道兵孔祥英张彦琼何海军刘春芳徐祖健杨彬朱蜀云李泰贤钮艳芳谢斌王均玉201901-04中药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创新研究模式建立及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唐旭东卞兆祥王凤云钟丽丹卞立群游洪涛王瑛张北华陈婷吕林马祥雪张佳琪刘小英石啸双尹晓岚201901-05经皮耳穴电针——一种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荣培晶朱兵李少源方继良张建国何伟景向红李亮王丽平曹炀201901-06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梁爱华高月易艳鞠爱春蒋春红赵雍李春英王宇光韩佳寅张宇实谢宁李德坤田婧卓郝斐然莫红梅201901-07丹红注射液及其组分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作用与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万海同何昱杨洁红周惠芬虞立别晓东潘远江付巍李畅陈娟葛立军韩进朱振洪王玉李敏二等奖15项201902-01“瘀毒同治”理论的构建与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大学杭州市西溪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光霁朱爱松陈喆邵国良那仁满都拉舒琦瑾葛宇清程汝滨楼招欢包剑锋201902-02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论治方案的临床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孙学华高月求张鑫周振华朱晓骏李曼王灵台陈建杰张斌赵钢201902-03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健康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王济王琦郑燕飞张智侯淑涓孙义民俞若熙李英帅李玲孺白明华201902-04以津力达颗粒为示范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规范化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以岭医院连凤梅仝小林朴春丽徐春王超高怀林金德田佳星宋光耀王宏宇201902-05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张小波郭兰萍王慧景志贤李梦朱寿东杨光金艳格小光李军德201902-06基于衰老相关理论的补肾通络消癥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伟敬刘玉宁刘华锋谢淑华叶霖吴洪銮潘庆军陈孝文201902-07糖尿病的中医药特色辨治方案及信息化平台构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云生黄延芹陈守强倪琳琳罗丹岳峰赵帅黄程程201902-08持续性植物状态(神呆)中医药辨治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医院)南京紫金医院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高觉民周琴妹葛江屏郝莉段宝奇王霞201902-09支撑临床决策的银屑病中西医诊疗体系创建与应用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何泽慧喻靖傑谢秀丽姚丹霓夏萍郭新峰温泽淮邓浩闫玉红201902-10基于人工智能的面诊数字化诊断、图谱库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李福凤孙祝美胡鸿毅张文强李晓强林江叶进张红凯龚雨萍钱鹏201902-11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亢泽峰苏洪泉石一宁吴宁玲张丽霞庄曾渊吴西西王江辉苏振宇田楠楠201902-12肾阳虚证体生物学基础与防治机制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李炜弘丁维俊汤朝晖张天娥谭从娥何林熹夏庭伟朱可曾跃琴雍小嘉201902-13代谢组学创新技术的建立及在中药安全性评价和精准防治中的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李遇伯张艳军韩利文杨彬邹敬韬王玉明许妍妍杨珅珅范思邈201902-14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模式及关键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尹兴斌倪健杨培民伊博文陈旭曲昌海张硕峰马传江董晓旭闫磊201902-15《大学生轻松学养生》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报社胡广芹张立军刘喆马骏张新峰刘佳张晨张艺凡三等奖35项201903-01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孙冬梅毕晓黎罗文汇胥爱丽江洁怡魏梅李素梅李养学201903-02基于多重组学技术的肾主生殖藏象理论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方孙振高相珊张建伟孙金龙郭颖韩乐天宋景艳201903-03罗氏妇科补肾安胎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郜洁李艳芳刘新玉黄长盛巫海旺张玉珍201903-04基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与应用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田军彪赵见文刘学飞杨丽静李希张颜伟徐丽娟臧春柳201903-05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成才规律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邹纯朴李孝刚梁尚华王少墨余小萍吴定中石克华201903-06肺卫理论的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河北省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杨倩李博林王亚利王鑫国张明泉杨铸锋贾琳师旭亮201903-07林源新浙八味药材品质提升和精深加工及产业化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杭州中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圣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彭昕何国庆王志安吉庆勇高志伟王如伟陈良福张煜炯201903-08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正骨外固定适宜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成永忠赵勇程灏姜红江王金国温建民蔡静怡杨华清201903-09可实现中药多成分同步包载和释放的脂质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永吉吕邵娃杨志欣李英鹏管庆霞王锐李伟男张喜武201903-10中药复方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循证医学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杨宇峰石岩姜楠张冰冰马贤德杨晓阳孟宪悦李慧201903-11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l观察及疗效机制苏州市中医医院姜宏刘锦涛俞鹏飞朱宇马智佳俞振翰韩松沈学强201903-12中药方剂编码规则的创立与经典方剂的编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廖利平曾庆明徐美渠吴培凯徐甘霖李静易炳学李海燕201903-13基于临床证据大数据及流调的针灸病谱与区域特征病谱的构建与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杜元灏李晶熊俊黎波李永峰石磊杨丽红刘佳琳201903-14丹参酮等中药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应用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绍兴市人民医院开国银肖建波周伟张纪达傅惠英张林时敏郝小龙201903-15愤怒、郁怒与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慧夏天刘玉兰曹秀梅李俊枚时菁静林静201903-16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方案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石家庄第五医院李秀惠张国梁聂广李芹李丽郑浩杰管小江石庆生201903-17丹参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及推广应用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药华宇药业有限公司杨弘吴树华俞磊明宋嬿朱光明许振光王立会谈景福201903-18潜阳育阴颗粒抑制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高血压肾损伤的机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严士海蒋卫民刘志辉张思奇刘鸣邹冲严冬201903-19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法对免疫相关性葡萄膜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湖南中医药大学喻京生颜家朝易妙龙辉高健贺莉肖霞李维201903-20南药化橘红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山大学苏薇薇程国华吴灏姚宏亮李泮霖李沛波刘宏王永刚201903-21基于张大宁教授补肾活血理论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公安医院张勉之张大宁谭小月张敏英卢爱龙张艳秋左春霞贾胜琴201903-22基于“肾病多虚、阴虚多见”理论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基础及应用湖北省中医院巴元明王林群关冰金劲松李成银李伟男夏晶姚杰201903-23复方浙贝颗粒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陈信义石凤芹李冬云田劭丹许亚梅董青郑智侯丽201903-24基于“急性虚证”传承创新理论中医药防治急性脑梗死系列研究及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周爽陈振翼郭全孙丽华沈俊逸耿赟凌丽201903-25平乐正骨理论创建及其转化研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正骨研究院郭艳幸何清湖郭珈宜孙贵香肖碧跃李峰冯坤郭马珑201903-26基于辨证下的中医综合自血疗法治疗肺脾亏虚型慢性咳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深圳市中医院陈生谢纬贾丹余燕张小瑾莫玉霞李敏芳祝庆华201903-27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乐山市中医院冯全生李白雪郭文利郭尹玲姜岑文莉汪静唐玉珍201903-28基于肾主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骨代谢紊乱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梁文娜高碧珍李西海尹莲花沈建英丁珊珊康洁叶蕻芝201903-29免疫性肾炎的中药新药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君吕静许枏王圣治杨冠琦丁晓欢张少卿李爽201903-30寒温并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炜刘力徐贵华黄吉赓陈麒徐光临史苗颜张兴201903-31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艾灸治疗胃腑病症温补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浏阳市中医医院刘密彭亮张国山李丹王德军刘霞刘迈兰常小荣201903-32铍针治疗软组织张力性疼痛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推广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雷仲民徐凡平张翔张军孙佩宇尹辛成董福慧黄明华201903-33基于“互联网+”中医药治疗重大传染病关键技术研发广西中医药大学邓鑫梁健文彬赵晓芳黄龙坚黄建民梁杏秋吕艳201903-34《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瑞芳陈安琳邓中光方宁黄可儿常少琼关丽华谢裕华201903-35《视神经疾病专家答疑解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韦企平周剑孙艳红夏燕婷王慧博梁丽娜廖良吴鲁华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国际奖拟授奖者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Alan Bensoussan西悉尼大学(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Cambridge樊台平剑桥大学(英国)。

以中医药为业 笃信有为--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杨伟鹏

以中医药为业 笃信有为--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杨伟鹏

创新人物Innovation Character中医是一个复杂而深邃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方剂应用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

以研究中医药为业极具挑战。

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的杨伟鹏缘于对中医中药的爱好与执着,选择并接受了这一挑战。

多年来,他深入开展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复方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中药新药和保健食品的研发等方向研究,被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审评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调剂与合理用药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骨伤科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药协会中药经典名方研发与生产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谈起求学中的经历,他深切地感到家庭及恩师的影响很大。

父亲杨旭教授是国内黄帝内经研究的著名学者,中医经典和中医临床造诣颇深,母亲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所以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中医中药氛围的熏陶,硕士和博士期间,他分别跟随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著名老中医邹德琛教授、国医大师段富津教授以及黑龙江省著名中医博士导师李冀教授出诊临证,见证了大量中医治疗疾病的确切疗效,所以对方剂配伍情有独钟;在博士后研究期间,又较好地掌握了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手段以及药代动力学、各种组学方法以及肠道菌群测序等方法。

这种无声地积累为日后专注于以临床疗效为导向的中药复方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并不断开拓,有效结合推动了中医中药的继承发扬与现代研究及创新发展。

他认为,相对于单味药,中药复方更能体现中医的辨证精髓,疗效更确切,而明晰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阐明药效作用机制,会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使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健康并被世界所接受。

2005年开始,他带领课题组开始进行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示范研究,以黄芩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等为例,建立了系列中药复方在多种生物基质中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结合不同疾病模型进行中药复方PK-PD相关性示范研究以及方剂配伍对药效成分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等研究工作。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
李燕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1
1.2.1重大疾病中医异病同治的病因病机与诊治方案的创新研究
赵一鸣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
刘红宁
江西中医药大学
3
周永学
陕西中医药大学
4
张毅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5
王键
安徽中医药大学
6
柴可群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7
王之虹
长春中医药大学
8
姚乃礼
中国中医科学院
9
王伊龙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王超
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2
裴建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3
周文华
宁波大学
4
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
5
王瑞辉
陕西中医药大学
6
吕立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
7
常小荣
湖南中医药大学
1
1.5.1中医古籍整理与专题文献研究
薛征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2
徐春波
中国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
3
黄龙祥
中国中医科学院
4
宝龙
内蒙古民族大学
5
孟宪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
6
李风森
新疆医科大学
7
刘凤斌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
4.4.1家庭或个人用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韩鸿宾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2
鲁明羽
大连海事大学
3
刘传永
山东省药学科学院
4
吴人照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
5
周晓华
北京大学
6
李国正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据 。 自“八五 ”以来 ,在 “痰瘀相 关 ”和 “痰瘀 互 结” 学 科 发 展 相 关 的 重 大 理 论 问题 与 方 法 论 问
理论 研 究 、健 脾 化痰 祛瘀 法 治 疗 高脂 血 症 和 冠 题 ;对 古 今 临床 与 科 研 实践 ,进 行 具 有 创 新 性
心病 研 究 方 面 ,取 得 了具 有 重要 理 论 意 义 和 临 的理 论 升 华 和 理 论 综 合 。 运 用 传 统 研 究 方 法
研 究 方 面居 于领 先 地位 的 国 家级 中 医基 础 理 论 医药 治疗 艾滋 病研 究 的“八 五 ”、“九 五 ”、“十 五 ”
研 究机 构 。 建所 以来 ,共承 担 国 家级 、部 局 级 以 攻 关课 题 和 科技 部 公 益 研 究课 题 ,研 究成 果及
上科 研 课题 120余 项 ;获得 国 家级 、部 局 级 科技 临床 经验 ,在 国 内外 广 泛 用 于艾 滋 病 的 临床 治
20世 纪 80年代 ,中 医基 础 理论 研 究所 围绕 确 了 专 业 方 向 、发 展 目标 、重 点 领 域 ;通 过 结
“脾 一津 一痰 一湿 ”和 “肝 一血 一风 一瘀 ”两 大 构 调 整 、人 员分 流 、机 制 转 换 、制 度 创 新 ,使 研
研 究领 域 ,组 织 多 学科 协 作 研 究 ,得 到 国 家 “七 究 所 步 入 了全 面 发 展 的 新 阶 段 。研 究 所 的主
来 ,在人 才培养 、学科 建设 、科 学研 究、学术 交 在 非洲坦桑尼 亚和 国内各地 ,开展 中医药治疗
流 、学术 期刊 等 方 面 ,取得 了显著 的成 就 。 目前 , 艾滋病 研 究 。1991年 一2005年 间 ,中 医基础 理论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编制说明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编制说明

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项目编号:xxxxxxxxx编制说明提出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归口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项目承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项目工作组成员:陈卫衡,何伟,童培建,詹红生,林娜,李盛华,董晓俊,刘又文,沈计荣二〇一九年二月目录1.工作简况 (1)2.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标准主要内容的依据 (4)3.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10)4.重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10)5.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12)6.应当说明的其他事项 (13)附件1 (14)《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专家调查问卷总结 (14)附件2 (17)《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项目启动会 (17)《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草案专家讨论会(北京) (18)《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初稿专家论证会(北京) (19)《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征求意见表决会(北京) (20)附件3 (22)《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同行征求意见总结 (22)1.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为了贯彻落实2015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家标准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开展团体标准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期间,为促进国内外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方案的规范化,为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辨证标准,提高股骨头坏死中医药临床医疗及科研研究水平,从而促进中医医疗和学术进步的进程。

立项开展了股骨头坏死中医辨证标准的制订工作。

本标准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提出并归口,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承担起草,项目负责人陈卫衡。

本项目计划于2019年2月完成。

1.2 协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为本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协作单位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浙江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1.3 主要工作过程2017年在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下,于6月成立了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为主要起草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曙光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上海新华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甘肃省中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洛阳正骨医院、江苏省中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参加起草的标准工作组,工作组起草人由陈卫衡,何伟,童培建,詹红生,林娜,李盛华,董晓俊,刘又文,沈计荣组成。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

《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综述——中药资源发展七十年历程与展望Summary of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2019—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Last 70 Years and Future ProspectsChina Food & Drug Administration Magazine《中国中药资源发展报告(2019)》延续以往体例,从中药资源普查、质量与安全、价格、产量、国际贸易、产业发展、药用资源保护7个方面系统阐述了2019年度中药资源的发展现状,同时新增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章节,从发展现状、面临的问题、战略目标3个方面介绍我国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

两个专题报告分别介绍了“浙八味”和“四大怀药”的道地资源及其产业【摘要】中药资源产业经过七十年发展,从过去的由中国药材公司统购统销,到改革开放后的市场化探索,再到现在已进入法制化与规范化发展时期。

过去的七十年,我国开展了四次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基本摸清了我国中药资源家底;推动了大量野生药材的驯化抚育,300余种常用中药材已实现人工栽培,选育了257个中药材新品种;传统中药材交易市场开展现代化探索,“互联网+中药材”在中药材交易中占比不断提升;中药工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我国中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19.5亿元,占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24.9%;中药资源质量监管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中药国际化成效初显,中医药已传播至183个国家或地区,2018年我国出口中药类产品39.09亿美元。

尽管中药资源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但中药资源保护任务仍然艰巨、产业结构与工业化需求不匹配、产业发展呈内卷化趋势等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应从中药材种子种苗产业、促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展中药资源产业。

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守正创新 让中医药焕发新光彩

守正创新让中医药焕发新光彩作者:卫婷婷来源:《科学中国人·下旬刊》2020年第04期“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一枚银针联通中西、一缕药香跨越古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今,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时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国务院名义召开了全国中医药大会;首次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名义发布了中医药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

这昭示着,中医药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将开启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征程。

在全国中医药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而如何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就成为新时期下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欧阳竞锋就是其中一位。

从业20多年来,他曾远赴“药材之乡”云南研究中药药理;曾在浙江大学(以下简称“浙大”)研究小分子抗癌化合物;也曾漂洋过海在日本东京药科大学探索前沿的多肽研究;最终,他将脚步停留在中医科学院,依托医学实验中心这一优质科研平台,努力将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学与现代实验技术相结合,让这一古老文明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

越了解越热爱投身中医药学享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的河南信阳,山清水秀,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融合,这里就是欧阳竞锋的故乡。

“我的祖籍在江西,是欧阳修的后裔,祖上大概是在清道光年间迁徙到河南的。

”采访中欧阳竞锋介绍说。

或许是豫风楚韵的熏陶,也或许是受血脉中文化气质的影响,他一直都很擅长文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

但高考时,欧阳竞锋却与心中的大学失之交臂。

“考语文时,因为用钢笔答题,墨水洇湿了卷子,导致试卷背面的题都看不清,但又没有备用试卷可以换,所以成绩也受到了影响。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人事迹整合三篇

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事迹整合三篇 屠呦呦是第⼀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科学家、第⼀位获得诺贝尔⽣理医学奖的华⼈科学家。

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获得的最⾼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奖项。

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关于2019诺贝尔奖屠呦呦个⼈事迹整合三篇。

希望可以帮助⼤家。

屠呦呦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被诺贝尔奖垂青的⼈ ——记国家卫⽣计⽣委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主任屠呦呦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能极⼤地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为⼈类提供了强有⼒的新武器,以对抗每年困扰着亿万⼈的疾病,这在提升⼈类健康和减轻患者痛苦⽅⾯的作⽤是不可估量的。

”这是2015年12⽉10⽇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评委会对屠呦呦的颁奖词。

40多年来,屠呦呦全⾝⼼投⼊世界性流⾏疾病疟疾的防治研究,默默耕耘、⽆私奉献,为⼈类健康事业作出的了巨⼤贡献。

寻遍古⽅,创建抗疟有效部位的提取⽅法 “呦呦⿅鸣,⾷野之蒿”,《诗经》中的名句,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处,⽽⿅⼉所⾷的野草,便是青蒿。

如冥冥之中的安排,她的⼈⽣注定要与青蒿联系在⼀起。

20世纪60年代,抗性疟蔓延、抗疟新药研发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

1969年1⽉,屠呦呦接受了国家“523”抗疟药物研究的艰巨任务,被任命为中药抗疟科研组组长,开始了抗疟药的研制。

屠呦呦和课题组成员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整理出640种抗疟药⽅集。

他们以⿏疟原⾍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

这其中,青蒿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它能有效抑制寄⽣⾍在动物体内的⽣长,但疗效却不持续。

为了找到答案,屠呦呦⼜⼀头扎进了⽂献堆。

在中医古籍《肘后备急⽅》中“青蒿⼀握,以⽔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疗寒热诸疟的启迪下,屠呦呦创建了低沸点溶剂提取的⽅法,1971年10⽉4⽇获得了对⿏疟原⾍抑制率达100%的青蒿⼄醚提取物,这是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步。

为了保证患者的⽤药安全,1972年屠呦呦及其他两位课题组的同志不顾安危亲⾃试服该提取物,证明了其安全性。

对中成药热炎宁合剂调研报告

对中成药热炎宁合剂调研报告

对于中成药热炎宁合剂调研报告热炎宁合剂是由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历时20年研发生产的纯天然植物创新药,抗炎、抗菌、抗病毒,三效合一。

临床主要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

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的治疗。

与同类产品中成药比较,热炎宁合剂组方重用四味清热解毒的药材,药专力洪、起效迅速。

尤其是对咽喉疼痛,使用一天即可缓解。

2017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热炎宁合剂代替(减少)抗生素研究,结果显示:热炎宁合剂替代抗生素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疗效优于阿莫西林胶囊。

2018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进行了热炎宁合剂与抗生素联合增效减毒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热炎宁合剂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 A)产生的耐药生物被膜,有显著的破坏作用;与抗生素联用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 R S A)具有协同抗菌作用。

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进行了热炎宁合剂与奥司他韦(达菲)对流感病毒H1N1/F M1株致小鼠肺炎及死亡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热炎宁合剂对流感病毒H1N1/F M1株致小鼠肺炎及死亡的保护作用与奥司他韦(达菲)效果相当,且不产生耐药性。

热炎宁合剂为处方药【药品名称】热炎宁合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50493【新药证书号】国药证字Z20050507【成份】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内郁化火所致的风热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苦咽干、咳嗽痰黄、尿黄便结;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单纯性肺炎见上述证候者。

【规格】每1ml相当于饮片1.30g;【包装规格】100ml/瓶/盒。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0~20ml,一日2~4次;或遵医嘱。

用时摇匀。

【有效期】18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热炎宁合剂”产品荣誉2013年、2015年、2020年先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5年入选国家卫计委“中药儿童用药相关政策建议”课题成人儿童通用类示范品种;2016年荣获“陕西省首批医药优势产品”;2017年入选《陕西省重点传染病防治方案》;2017年入选《中医药单用/联合抗生素治疗常见感染性疾病临床实践指南》,成为替代抗生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天然中药;2020年2月1日入选《陕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作为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轻、重症用药;2020年入选陕西省“秦药”20 个中成药品之一;2020年5月-6月,陕西省人民政府14次采购热炎宁合剂作为抗疫药品捐赠至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13个国家、大使馆及华人华侨;2020年12月,热炎宁合剂谈判入选国家医保药品目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名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名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名单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2中药药理(骨伤)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孔焕宇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3生物力学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董福慧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4中药药代动力学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林成仁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5中药资源生态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郭兰萍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6医学成像和生物物理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张栋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7中药分析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刘丽梅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8心血管病证结合关键技术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王阶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79经络穴位形态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罗明富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0中药安全评价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梁爱华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1中药药代动力学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梁日欣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2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崔蒙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3病理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鞠大宏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4中药生物安全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王克林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5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张杰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6眼功能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巢国俊中国中医科学院TCM-2009-387临床免疫(艾滋病)实验室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危剑安。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与质量控制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与质量控制
[23] 黄绍均 . 质控管理在中药库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J]. 中国中 医药咨讯,2011,3(22):244-245.
[24] 邓霁玲 . 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对提高中药房管理效能的影响

(下转第 120 页)
117
2021 年 2 月 中国民康医学 Feb.,2021
[11] 赵清 . 不同贮存条件对医院库房中中药饮片石菖蒲质量的影 响 [J]. 当代医学,2018,24(32):143-145.
[12] 易明祥 . 医疗机构中药库房管理运用中药鉴定鉴定中药饮片 的作用分析 [J]. 医药前沿,2018,8(16):350.
[13] 弋润英 . 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问题与养护对策 [J]. 内蒙古中医 药,2015,34(12):54.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与药效受到生产、贮存、养护等多个环节的 影响,任一环节发生差错,都可能导致药材失效或 效果降低,甚至产生有害物质,影响患者的用药安 全 [1]。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是指在中药的 入库、在库、出库的整个流程中,对库房环境及工 作人员的职责等进行规范管理的过程 [2]。库房质量 控制是提高医疗效果,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的基础 [3]。 本文对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库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1 医院库房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采购环节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品种繁多,产 地各异,生产方式不同,其临床药用价值存在明 显差异 [4],如喜马拉雅紫茉莉(巴朱)的产地(甘 肃、西藏)和生产方式不同(栽培、野生),会影 响到巴朱的化学成分含量及临床药效,应尽量选择 西藏产野生巴朱 [5]。此外,现阶段中药材与中药饮 片的质量标准体系不完善,部分供货商存在以次 充好(水半夏充当半夏)、偷梁换柱(用养殖人参 替代野山参)等情况 [6-7]。很多医院库房缺乏采购 标准,且一些采购员的任职资格不够明确,对于药 材真伪的鉴别能力有限,不重视市场调查,未核实 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及药材质量,缺少对药物入库 信息的验收制度,使得中药材与中药饮片质量无 法保障 [8]。 1.2 贮藏环节 (1)贮藏环境。大部分中药材与 中药饮片的存放对温、湿度要求较高,且不同药材 的最佳贮藏环境不同,比如厚朴、丁香、薄荷等含 有挥发油的药材需要保存在阴凉、密闭空间 [9],而 含糖量高的药材对防虫的要求较高,另外部分名贵

林子顺主任医师正骨经验总结

林子顺主任医师正骨经验总结

Clinical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2019 V ol.(11) No.8 -96-此张介宾提出“无虚不作眩”的看法,认为该疾病的治疗需遵循益肾补脾、疏肝调经的原则。

天麻钩藤饮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眩晕病的常用方,方中天麻与钩藤发挥平肝熄风作用,同为君药;生决明与川牛膝分别具有平肝潜阳、祛热明目、活血利水的功效,能够辅助君药发挥强力药效,因此同为臣药;此外桑寄生以杜仲具有益肾补肝作用,黄芩与山栀则可祛火清肝以折亢阳;益母草在方中具有活血通经络的作用,朱茯苓、夜交藤具有安神静心的作用,上述五味药为本方佐药。

同时现代药理学已经证实,杜仲、钩藤等药物对血管具有良好的舒张作用,因此可促进患者脑部供血恢复正常,有利于头晕症状的改善。

天麻中的天麻素、天麻苷元及天麻多糖等成分具有镇静镇痛、抗昏厥眩晕、促睡眠的功效,对改善患者眩晕症状效果显著。

钩藤中的黄酮、生物碱等化学成分对患者心脑组织功血具有改善作用,同时可发挥镇痛和消炎功效。

两者结合用药对颈源性头晕患者临床症状和椎基底动脉血供异常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而牵引方法也是治疗颈源性头晕常用的非手术方法之一,经总结牵引疗法优势如下:可扩展椎体间隙,加速相关组织炎症以及水肿症状的消退,缓解其对神经根的压迫;可促进颈椎建序列恢复正常,有效缓解其肌肉僵硬和痉挛情况,促进患者脊柱失衡的恢复,消除其滑膜嵌顿情况。

针对扭曲的椎动脉具有促伸展作用,有利于椎动脉正常血供的恢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缓解及椎基底动脉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中药联合牵引对颈源性头晕疗效理想。

综上所述,颈源性头晕行天麻钩藤饮与顺势牵引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其椎基底动脉血供恢复,进而促进患者健康。

参考文献:[1]苗果芳,白乌仁托亚.天麻钩藤饮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5):51-52.[2]孔文良.针灸联合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3]徐志平.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临床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6):154-155.[4]郑水立,肖雨,叶旭挺.天麻钩藤饮加减联合降压药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眩晕30例临床疗效观察[J].海峡药学,2017,29(10):210-211.[5]何飞.推拿联合天麻钩藤饮化裁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编辑:田杏茹编号:ER-4180831036(修回:2019-03-13)林子顺主任医师正骨经验总结Experience of Professor Lin Zishun in bone-setting陈贺林燕云游纯秋(福州市中医院,福建福州,350001)中图分类号:R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860(2019)08-0096-【摘要】福州市中医骨伤名老专家林子顺在其从事中医骨伤科临床工作的50余年间,坚持“勤求古训、中西结合”的原则,博采各家之长,大胆创新,形成了林氏骨伤独特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

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

附件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拟授奖项目一等奖7项201901-01病证结合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姜泉吕爱平唐晓颇曹炜焦娟张弛巩勋吕诚王海隆周新尧韩曼罗成贵王建201901-02冠心病“痰瘀滞虚”理论创新及临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王阶姚魁武刘咏梅陈光邢雁伟李军杨保林熊兴江董艳杨戈何浩强段练张振鹏何庆勇陈恒文201901-03“从脾论治”早中期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诊治新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陈卫衡林娜王荣田刘道兵孔祥英张彦琼何海军刘春芳徐祖健杨彬朱蜀云李泰贤钮艳芳谢斌王均玉201901-04中药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创新研究模式建立及其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华森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唐旭东卞兆祥王凤云钟丽丹卞立群游洪涛王瑛张北华陈婷吕林马祥雪张佳琪刘小英石啸双尹晓岚201901-05经皮耳穴电针——一种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荣培晶朱兵李少源方继良张建国何伟景向红李亮王丽平曹炀201901-06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风险控制技术体系及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梁爱华高月易艳鞠爱春蒋春红赵雍李春英王宇光韩佳寅张宇实谢宁李德坤田婧卓郝斐然莫红梅201901-07丹红注射液及其组分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作用与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万海同何昱杨洁红周惠芬虞立别晓东潘远江付巍李畅陈娟葛立军韩进朱振洪王玉李敏二等奖15项201902-01“瘀毒同治”理论的构建与应用浙江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浙江省中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大学杭州市西溪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光霁朱爱松陈喆邵国良那仁满都拉舒琦瑾葛宇清程汝滨楼招欢包剑锋201902-02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中医辨证论治方案的临床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孙学华高月求张鑫周振华朱晓骏李曼王灵台陈建杰张斌赵钢201902-03国医大师王琦中医健康理论与方法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应用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王济王琦郑燕飞张智侯淑涓孙义民俞若熙李英帅李玲孺白明华201902-04以津力达颗粒为示范的中西药联合应用的规范化研究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河北省人民医院河北以岭医院连凤梅仝小林朴春丽徐春王超高怀林金德田佳星宋光耀王宏宇201902-05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信息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张小波郭兰萍王慧景志贤李梦朱寿东杨光金艳格小光李军德201902-06基于衰老相关理论的补肾通络消癥法防治慢性肾脏病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伟敬刘玉宁刘华锋谢淑华叶霖吴洪銮潘庆军陈孝文201902-07糖尿病的中医药特色辨治方案及信息化平台构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徐云生黄延芹陈守强倪琳琳罗丹岳峰赵帅黄程程201902-08持续性植物状态(神呆)中医药辨治关键技术创建与应用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连云港附属医院(连云港市中医医院)南京紫金医院奚肇庆丰广魁王培东高觉民周琴妹葛江屏郝莉段宝奇王霞201902-09支撑临床决策的银屑病中西医诊疗体系创建与应用广东省中医院卢传坚何泽慧喻靖傑谢秀丽姚丹霓夏萍郭新峰温泽淮邓浩闫玉红201902-10基于人工智能的面诊数字化诊断、图谱库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李福凤孙祝美胡鸿毅张文强李晓强林江叶进张红凯龚雨萍钱鹏201902-11中医药防控近视的研究与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星辰万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省人民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亢泽峰苏洪泉石一宁吴宁玲张丽霞庄曾渊吴西西王江辉苏振宇田楠楠201902-12肾阳虚证体生物学基础与防治机制成都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李炜弘丁维俊汤朝晖张天娥谭从娥何林熹夏庭伟朱可曾跃琴雍小嘉201902-13代谢组学创新技术的建立及在中药安全性评价和精准防治中的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通化华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李遇伯张艳军韩利文杨彬邹敬韬王玉明许妍妍杨珅珅范思邈201902-14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的研究模式及关键技术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尹兴斌倪健杨培民伊博文陈旭曲昌海张硕峰马传江董晓旭闫磊201902-15《大学生轻松学养生》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国中医药报社胡广芹张立军刘喆马骏张新峰刘佳张晨张艺凡三等奖35项201903-01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控制中的研究与应用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孙冬梅毕晓黎罗文汇胥爱丽江洁怡魏梅李素梅李养学201903-02基于多重组学技术的肾主生殖藏象理论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连方孙振高相珊张建伟孙金龙郭颖韩乐天宋景艳201903-03罗氏妇科补肾安胎的临床研究与推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罗颂平郜洁李艳芳刘新玉黄长盛巫海旺张玉珍201903-04基于化浊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机制研究与应用河北省中医院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田军彪赵见文刘学飞杨丽静李希张颜伟徐丽娟臧春柳201903-05国医大师裘沛然学术思想、临证经验、成才规律的继承与创新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王庆其邹纯朴李孝刚梁尚华王少墨余小萍吴定中石克华201903-06肺卫理论的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临床应用河北省中医院河北医科大学河北中医学院杨倩李博林王亚利王鑫国张明泉杨铸锋贾琳师旭亮201903-07林源新浙八味药材品质提升和精深加工及产业化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红石梁集团天台山乌药有限公司杭州中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圣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彭昕何国庆王志安吉庆勇高志伟王如伟陈良福张煜炯201903-08基于“筋骨并重”理论正骨外固定适宜技术体系的构建与推广应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日照市中医医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成永忠赵勇程灏姜红江王金国温建民蔡静怡杨华清201903-09可实现中药多成分同步包载和释放的脂质纳米递药系统的研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李永吉吕邵娃杨志欣李英鹏管庆霞王锐李伟男张喜武201903-10中药复方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机制及循证医学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杨宇峰石岩姜楠张冰冰马贤德杨晓阳孟宪悦李慧201903-11益气逐瘀利水方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l观察及疗效机制苏州市中医医院姜宏刘锦涛俞鹏飞朱宇马智佳俞振翰韩松沈学强201903-12中药方剂编码规则的创立与经典方剂的编码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澳门科技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大学廖利平曾庆明徐美渠吴培凯徐甘霖李静易炳学李海燕201903-13基于临床证据大数据及流调的针灸病谱与区域特征病谱的构建与应用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杜元灏李晶熊俊黎波李永峰石磊杨丽红刘佳琳201903-14丹参酮等中药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调控应用研究浙江中医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绍兴市人民医院开国银肖建波周伟张纪达傅惠英张林时敏郝小龙201903-15愤怒、郁怒与经前期综合征发病的相关性研究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慧夏天刘玉兰曹秀梅李俊枚时菁静林静201903-16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方案研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福州市传染病医院石家庄第五医院李秀惠张国梁聂广李芹李丽郑浩杰管小江石庆生201903-17丹参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及推广应用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上海上药华宇药业有限公司杨弘吴树华俞磊明宋嬿朱光明许振光王立会谈景福201903-18潜阳育阴颗粒抑制氧化应激与免疫炎症反应改善高血压肾损伤的机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方祝元严士海蒋卫民刘志辉张思奇刘鸣邹冲严冬201903-19祛风清热养血活血法对免疫相关性葡萄膜炎临床疗效与作用机制湖南中医药大学喻京生颜家朝易妙龙辉高健贺莉肖霞李维201903-20南药化橘红作用机制研究及开发应用中山大学苏薇薇程国华吴灏姚宏亮李泮霖李沛波刘宏王永刚201903-21基于张大宁教授补肾活血理论治疗肾性蛋白尿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公安医院张勉之张大宁谭小月张敏英卢爱龙张艳秋左春霞贾胜琴201903-22基于“肾病多虚、阴虚多见”理论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基础及应用湖北省中医院巴元明王林群关冰金劲松李成银李伟男夏晶姚杰201903-23复方浙贝颗粒逆转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陈信义石凤芹李冬云田劭丹许亚梅董青郑智侯丽201903-24基于“急性虚证”传承创新理论中医药防治急性脑梗死系列研究及应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方邦江周爽陈振翼郭全孙丽华沈俊逸耿赟凌丽201903-25平乐正骨理论创建及其转化研究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湖南中医药大学河南省正骨研究院郭艳幸何清湖郭珈宜孙贵香肖碧跃李峰冯坤郭马珑201903-26基于辨证下的中医综合自血疗法治疗肺脾亏虚型慢性咳喘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深圳市中医院陈生谢纬贾丹余燕张小瑾莫玉霞李敏芳祝庆华201903-27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乐山市中医院冯全生李白雪郭文利郭尹玲姜岑文莉汪静唐玉珍201903-28基于肾主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骨代谢紊乱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梁文娜高碧珍李西海尹莲花沈建英丁珊珊康洁叶蕻芝201903-29免疫性肾炎的中药新药研究辽宁中医药大学张君吕静许枏王圣治杨冠琦丁晓欢张少卿李爽201903-30寒温并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理论与临床实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张炜刘力徐贵华黄吉赓陈麒徐光临史苗颜张兴201903-31基于经穴-脏腑相关的艾灸治疗胃腑病症温补效应规律及其机制研究湖南中医药大学浏阳市中医医院刘密彭亮张国山李丹王德军刘霞刘迈兰常小荣201903-32铍针治疗软组织张力性疼痛的作用机制与临床推广应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雷仲民徐凡平张翔张军孙佩宇尹辛成董福慧黄明华201903-33基于“互联网+”中医药治疗重大传染病关键技术研发广西中医药大学邓鑫梁健文彬赵晓芳黄龙坚黄建民梁杏秋吕艳201903-34《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瑞芳陈安琳邓中光方宁黄可儿常少琼关丽华谢裕华201903-35《视神经疾病专家答疑解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韦企平周剑孙艳红夏燕婷王慧博梁丽娜廖良吴鲁华2019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岐黄国际奖拟授奖者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Alan Bensoussan西悉尼大学(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Cambridge樊台平剑桥大学(英国)。

中药安全性的客观评价者——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梁爱华

中药安全性的客观评价者——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梁爱华

肝丸事 件、2 0 0 6 年 鱼腥草注射液事件等 院 中药 研 究 所 梁 爱 华 及 其 研 究 团 队 .多 新药 研 发 的需 求 为科 学 、合 理 地评 价 中
毒 性 或 不 良反 应 事 件 ,给 患 者 的健 康 和 年 来 紧 紧 围 绕 这 一 任 务 .深 入 探 索 中 药 药安 全 性提 供 了 平 台 。 生 命 造 成 了较 大 影 响 。 另 外 由于 中 药 安 全 性 信 息 提 供 不 足 .导 致 人 们 对 中药 的 用 药 安 全 产 生 不 同程 度 的 担 忧 中药 安 全 性 问题 容 易被 不 当炒 作 .甚 至 酿 成 影 响 广 泛 的风 波 . 如2 0 1 3~2 0 1 4 年 间 的 四磨 汤 、 云 南 白 药
时 必 须 通过 相 应 的安 全 性 评 价 证 明其 也 适 用于 化 学 药 品 注射 剂 。 安 全 性 .才 能 被 批 准 上 市 。 因 此 .怎 样
不 良反 应 特 点 和 产 生 机 理 开 展 了大 量
她 带 领 的 团 队 所 开 展 的 中 药 安 全 性 研 究 工 作 在 国 内 外 具 有 较 高 的 影 响
中药 安 全 性 研 究 .取 得 了创 新 性成 果
力 .不 仅 获 得 了多 项 国 家重 点 科研 项
从外行到 中药安全性研究领 域的领军人才
曝 出中药安全性事件 .备 受社会关注 .
如2 0 0 0 年马兜铃酸事 件、2 0 0 3 年 龙 胆 泻
价 中药安全 性并合理地使 用中药 .成 为
已经 建 立 了1 o J < 类2 0 余 种全 面评 价 中药安
中 医药 领 域 的 重 要 任 务 。 中 国 中 医科 学 全性 的试 验 方法 .可满 足 中药 基础 研 究 和

中医学术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究

中医学术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究

中医学术传承模式的思考与探究作者:刘航张则众姜昊南熊鑫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28期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传承模式的分析,探究其存在的独特优势以及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顺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提出了新思路,在多种模式的相互融合、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中,促进中医学术的薪火相传和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中医数据挖掘循证医学传承承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中医学作为复杂性的科学,其医案数据量大,蕴含内容繁杂,因此如何使中医药文化适应时代的需求,永葆生命力,是中医学界面临的普遍难题。

建国后,仅仅依靠师徒授受、流派相传等传统的传承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国家逐步加大了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兴办的力度,以求得中医药文化知识的有效传播与共享。

近年来,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成立名医工作室等新型传承模式也逐渐发展起来,它们都因其区别于传统模式的独特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随着“互联网+”,云平台的使用,以及多种智能软件的问世,我们的传承工作进行得越来越好,将大数据相关技术融入传统传承模式中来已成为当下传承工作的潮流。

1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作为技术支撑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隐性知识显性化,数据挖掘是一门从大量的、模糊的、不完整的、带有噪声和冗余的数据中寻找隐藏于其中的有效的、有潜在应用价值信息的技术。

近年来,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逐步成为中医药传承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优点主要在于:第一,可以提高传承效率。

由于个人的学术思想受个人能力、实践经验以及研究素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总结和提炼名老中医经验,此时数据挖掘技术便可以发挥其快速分析数据和总结规律的作用,有利于实现学术思想广泛、快捷、有效的传播。

第二:有利于中医临床数据的客观化、规范化。

在当代名老中医学术传承的研究中,数据挖掘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其为中医医案数据的分析和名医用药规律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使我们在将海量信息客观化整理的过程中,对名老中医的的相关医学资料进行最大限度的规范和保真。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

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一、发展现状1.民族医医院民族医医院是中国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医疗健康服务不可或缺的主阵地。

《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少数民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条件,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医药医疗服务能力。

改革30多年来,中国中医、民族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建设小康社会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中医类医院规模不断扩大且医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

2019年中国共有中医类医院5232个,中医类门诊部3267个,中医类诊所57268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2个。

近年来,各级地方党委、政府也进一步加大了民族医药工作力度,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民族医药发展的法规、规划和政策措施。

民族医院比较集中的内蒙古、西藏、新疆、四川、青海、宁夏等地都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医的扶持。

民族医医院是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独特作用。

2019年中国共有民族医医院312个,与2018年持平;2019年民族医医院床位数共有41380张,整体呈增多走势。

2013-2019年民族医医院诊疗人次及出院人数均逐年增加;2019年民族医医院诊疗人次达到1451.5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60.4万人;2019年民族医医院出院人数为96万人,较2018年增加了4.2万人。

2.民族医门诊部及诊所国家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为中医民族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医和民族医医院的战略发展问题已越来越得到重视。

2019年中国共有民族医诊所619个,较2018年增加了11个;2019年共有民族医(药)学研究所7个。

2018年民族医门诊部诊疗人次为6.2万人,民族医诊所诊疗人次为122.8万人次;2019年民族医门诊部诊疗人次为5.3万人,较2018年减少了0.9万人,民族医诊所诊疗人次为119万人次,较2018年减少了3.8万人。

石刻药方:一种特殊的出版传播形式

石刻药方:一种特殊的出版传播形式

石刻药方:一种特殊的出版传播形式李国坤,于 越,肖 婷,李 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北京 100700)[摘要] 龙门药方开创了刻石记载、传播医药知识的先河,也是石刻出版的典型代表。

石刻出版作为一种特殊的出版形式,可以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通过人们拓印、抄录,有效地传播知识,既解决了复制和发行问题,又减少了复制过程中的谬误,而且还有保存时间长、不易毁坏的特点。

石刻出版对医学临床、药物学、文献学、医史学、考古学研究都有一定意义,比传抄、刻印的医药文献更为珍贵,对中国医药文献的保存以及对中医药传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龙门药方;石刻出版;传播形式[中图分类号] G2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3X(2019)03-0012-04现代意义上的出版,一般指的是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1]。

而在古代,因为生产力的限制,复制和传播经常成为拦在优秀作品与公众之间的障碍。

为了能够跨越这两道障碍,古人采取了很多措施,石刻出版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将文献刻在石碑、石窟中,不但可以将文献内容更方便地展现在普通民众面前,而且有需要的人还可以将石刻内容拓印下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古人通过这种方法,跨越了复制和传播两道障碍,形成了古代一种特殊的出版形式。

本文仅以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龙门石窟中的石刻药方为例,讨论这种特殊的出版形式。

在河南洛阳城南伊河入口两岸的龙门山,坐落着我国著名的石窟文化宝藏——龙门石窟,其中的药方洞是龙门西山南段的一座大型石窟,因其沿壁南北及北侧洞内局部石壁上镌刻了100余首古代药方而得名。

龙门石窟中的石刻药方千百年来虽然经历了风雨剥蚀、人为破坏等灾难,已很难知其全貌。

但因为它特殊的出版形式,其基本内容仍然保存,为我们提供了一千多年前医疗卫生的原始风貌,比传抄、刻印的医药文献更为珍贵,特别是对于现代研究或校勘更是独具优势,它的价值是其他出版物都难以取代的。

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

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

中国期刊年鉴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506
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名单
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名单(按立项编号排序)
编者按:2019年12月19日,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术期刊资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根据资助7年来的办刊情况遴选了21
家优秀期刊并予以公布。

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
T1、T2级期刊名单
编者按:2019年12月21日,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期刊管理办公室承办的中医药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论坛向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单位颁发了证书。

《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级期刊名单》由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历经一年共同完成。

2019年度中医药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T2
级期刊名单
507
期刊评奖、评估、榜

中国期刊年鉴
CHINA PERIODICAL YEARBOOK
508注:各级别期刊按CN号升序排列。

 
编者按:清博大数据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网络公益发起单位,是中国新媒体大数据评价体系和影响力标准的研究制定者,是国内重要的舆情报告和软件供应商之一。

清博大数据凭借丰富的新媒体数据,定时发布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榜单,通过统计期刊在微信等平台上发布文章的阅读数、点击数以及转发数、在看数等数据,评估它们在移动平台上的发展情况、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本榜单为2019年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TOP50排名。

2019
年期刊微信公众号传播全年榜单。

中医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临床效果

中医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临床效果

20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4月上第21卷第10期·食疗理论研究·作者简介:翟逸如(1979.10—),男,汉族,广东东莞人,本科学历,副主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全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中医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混合性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临床效果翟逸如1 阳婉容1 刘婉玲2(1.东莞市中医院黄淑玲名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广东 东莞 523000)(2.东莞市南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广东 东莞 5230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降压调脂汤治疗高血压病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临床效果。

方法: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68例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患者为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n =34)和实验组(n =34)。

参照组予以厄贝沙坦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非洛贝特片治疗,实验组则予以厄贝沙坦片+降压调脂方(自拟方)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及血脂水平。

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数均优于参照组(P <0.05);治疗后,实验组TG、TC、LDL-C 指数低于参照组,HDL-C 指数高于参照组(P <0.05)。

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采用中医降压调脂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

【关键词】中医降压调脂汤;高血压病合并混合型高脂血症痰浊内阻证;血压;血脂【中图分类号】R259.441……R259.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3)10-0020-03高血压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病,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或者低压为特征,可伴有心脏、肾等重要器官的并发症发生[1-2]。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通常指患者目前存在高甘油三酯及高胆固醇。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与高脂血症有着紧密联系的关系,若患者血压升高可导致会导致血管内皮的增加,会使血管内皮产生许多微小的创口,会加速血脂在血管内皮的堆积,这两种疾病共同作用,就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屠呦呦获奖感言含义

屠呦呦获奖感言含义

屠呦呦和莫言的获奖感言大异其趣刘崇顺刚刚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昨晚在家里接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国科协等相关方面负责人的祝贺,也向外界表达了她的获奖感言。

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是:“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据介绍,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宁波,多年来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2011年时,国际医学大奖——美国拉斯克奖曾将其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屠呦呦,以表彰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药物,在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个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的大奖,是生物医学领域仅次于诺贝尔奖的一项大奖。

此次再获诺贝尔奖,屠呦呦的获奖感言把获奖的荣誉归于集体,归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传统中医药事业,态度谦逊而又诚恳。

据悉,屠呦呦曾因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却仍然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

科学家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不禁让我们更加敬佩。

由屠呦呦联想到莫言,2012年12月8日,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是在瑞典学院发表领奖演讲也可以称作获奖感言。

莫言的演讲主题是“讲故事的(storyteller),在约40分钟的演讲中,莫言追忆了自己的母亲,回顾了文学创作之路,并与听众分享了三个意味深长的“故事”。

他的讲述风趣幽默、富于哲理,打动了许多现场的听众及此后通过媒介获悉了演讲内容的人。

莫言的领奖演讲与屠呦呦的获奖感言可以说是大异其趣。

也许这多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学(广而言之也可以包括人文社会科学)与科学、文学家与科学家的巨大差异。

莫言在领奖演讲将文学和科学作了比较,他用俏皮的口吻称:“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公开招聘公告
依照工作需要,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公开招聘应届毕业生19名。

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我国成立最早的一所国家级研究中药的专门机构。

自1983年起被确认为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

中药研究所通过六十年的科学研究实践,培养造就了一批从事文献、中药资源及品种鉴定、化学、质量标准、炮制、制剂、药理、毒理和新药研发等的科技骨干。

全所现有职工400余人,设有中药理论与本草文献研究中心、生药研究中心、中药质量标准研究中心、中药制剂研究中心、中药炮制研究中心、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中心、中药药理研究中心、生物力药理学研究中心、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中心、中药新药研发中心、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青蒿素研究中心、中药数据中心、整合中药学研究中心、雾化吸入制剂研究中心和中药质量操纵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拥有4个国家中医药治理局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治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主办国家级学术期刊《中国中药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及科普期刊《家庭中医药》。

设有中药学、中西医
结合基础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及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

2018年我所屠呦呦研究员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单位网址:/
【二】2016年需求信息
【三】相关程序说明
〔一〕报名。

将简历发送到邮箱zysrsc@,请按“姓名+学校+专业”的格式命名邮件标题。

报名截止日期为2016年4月1日。

〔二〕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合格者将择优通知面试。

〔三〕面试。

〔四〕公示结果。

〔五〕体检。

〔六〕通过面试、体检合格者择优录用,事业单位编制,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按照国家以及我单位有关政策执行,不提供住宿。

【四】联系方式
邮箱:zysrsc@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人事处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人事处
2016年2月17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