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主要人物著作集锦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
1.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保罗·朗格朗(法)5.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柏拉图(古希腊)认为人是肉体是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灵魂转向”,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灵魂是由理性、认识、情感三部分组成的。
他把人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军人、劳动者。
著作《理想国》。
7.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
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苏格拉底以其雄辩以及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问答分为三步: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8.亚里士多德(古希腊,这也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
他认为,心脏是思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痕迹衰退说起源于亚里士多德,由桑代克进一步发展。
9.培根(英1561—1626)“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10.夸美纽斯(捷克1592—1670)著作《大教学论》的出版,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育目的论、方法论、教育原则体系、课程与教学论、德育论以及一些学科教育思想。
提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估计到学生的年龄特征,注意儿童的个性特征,有目的地去发展儿童的才能。
他具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提出“泛智教育”。
11.洛克(英1632—1704)著作《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主张绅士教育.文化传递主义.12.卢梭(法1712~1778)著作《爱弥儿》,认为人性本善,只是被环境和教育破坏了,让儿童顺其自然发展才是好的教育.人本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 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
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考考你: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 )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学与心理学的重要人物归纳(
教育心理学的重点人物归纳1.朱熹——“学不躐等”;教育神话起源说。
2.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3.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产婆术。
4.亚里士多德——《论灵魂》;“教育遵循自然”;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
5.柏拉图——《理想国》。
6.昆体良——《雄辩术原理》世上第一步研究系统的教学方法论著;提出分班教学。
7.夸美纽斯——“泛智”;“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大教学论》;“班级授课制”8.赫尔巴特——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传统教育学代表。
9.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无目的论;现代教育理论代表。
10.马卡连柯——“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量可能的尊重一个人”。
11.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教学与发展》。
12.泰勒——课程设计—目标模式;将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教育评价之父”。
13.罗杰斯——非指导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4.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
15.冯特——莱比锡大学心理实验室;“心理学的始祖”;构造主义心理学(铁钦纳)(内省)。
16.裴斯泰洛奇——“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个人本位论;师范教育奠基人。
17.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19.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道德发展阶段论20.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21.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22.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教学目标分类)P460;23.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24.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2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26.布卢姆——掌握学习;教学目标分类(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27.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狗分泌唾液的实验。
28.桑代克——联结-试误学习理论-饿猫的实验;相同要素学习迁移理论;教育心理学之父。
29.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程序性教学。
教育心理学家代表著作以及理论
教育心理学是一个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类心理现象的学科,其研究领域广泛,包括学生认知、情感和动机的发展,教师角色的特点,以及教育环境的影响等。以下是一些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其代表著作和理论。
1.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威廉·詹姆斯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也是美国第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1890年)为心理学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同时也为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8.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艾宾浩斯是德国心理学家,他的著作《记忆》(1885年)系统地阐述了记忆的实验研究方法,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以上这些教育心理学家及其著作和理论,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他们的贡献不仅限于心理学领域,更在于推动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进步。同时,他们的研究工作也为深入理解和改进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4.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动机与人格》(1954年)提出了人性取向的教育理论。他强调学生的内在动力和个人成长,提倡自我实现的教育目标。
5.布鲁纳(Jerome S. Bruner):布鲁纳是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他的著作《教育过程》(1960年)提出了“发现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倡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过程来学习。
6.皮亚杰(Jean Piaget):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发展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儿童认知发展的科学》(1952年)系统地阐述了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
7.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思维与语言》(1934年)提出了社会文化理论。该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深远名的教育改革家和心理学家,他的著作《学校与社会》(1915年)和《我们如何思维》(1910年)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哲学,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参与,以及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归纳总结: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小练习:1、迁移的概括原理理论认为实现迁移的原因是两种学习之间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桑代克B、苛勒C、奥苏倍尔D、贾德2、有人说学生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样子是教师或家长期望的结果,能够解释这句话的原理是()A、晕轮效应B、罗森塔尔效应C、同化理论D、关系转换理论3、目前教育领域最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是()A、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B、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C、加涅的层次累计观点D、奥苏伯尔的知识分类系统4、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5、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A、不可改变的B、可以跳跃的C、因人而异的D、可人为改变的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人物及著作
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尝试—错误说、迁移理论的共同要素说、痕迹衰退说
3.布鲁纳: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发现教学、认知结构学习论
4.廖世承: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5.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关键期、印刻
6.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5.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6.苛勒:完形—顿悟说
17.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同化说
18.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需要层次理论
19.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
20.维纳(美国心理学家):成败归因理论
21.班杜拉:自我效能感理论、观察学习
22.耶克斯、多德森(美国):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
23.贾德:迁移理论的经验类化理论
24.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2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遗忘的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人格结构理论
26.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
27.安德森: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
28.柯尔伯格: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罗森塔尔:皮格马利翁效应
30.福勒、布朗:教师成长三阶段论
31.波斯纳:教师成长公式
7.维果斯基(前苏联):最近发展区
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
9.鲍姆宁:家庭三种教养模式
10.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11.韦克斯勒:韦氏量表
教育心理学家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吉尔福特吉尔福特(J.P.Guilford , 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家著作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吉尔福特吉尔福特( , 1897—1987)美国心理学家,主要从事心理测量方法、人格和智力等方面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5、发现教学--布鲁纳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同化说--奥苏伯尔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
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发现教学——布鲁纳(美国)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25、先行组织者;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同化说——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论坛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37、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考试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和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和理解的态度、科学的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和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心理学人名、理论、专著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1、1903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教育心理学鼻祖。
2、1913-1914年,《教育心理大纲》P93、教育心理学三部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4、“尝试—错误说” (小猫“迷箱”试验) 基本规律: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强调“做中学” P345、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才能产生迁移。
迁移是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要素。
P7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1、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
P102、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有些信息不想记起,或太可怕,太痛苦)。
P101布鲁纳(美国 ):1、60年代初的课改运动。
P102、19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成果:表现在四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3、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学习观:1实质2三过程;教学观:1教学目的2教学四原则 P45廖世承:1、从西方引进《教育心理学》P122、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1、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 P162、2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皮亚杰 (瑞士瑞士心理学家):,1、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的依据。
P16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 和形式运算(11-15)3、维果斯基(前苏联):1、两种水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2、最近发展区(两种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P19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P19鲍母宁: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最不成熟)、民主型(最成熟)P22威特金(美国): 场独立与场依存 . P25吉尔福德(美国): 辐合型和发散型的认知方式,P25 比纳和西蒙(法国人):1905年,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P26 。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名、著作、理论心理学人名、理论、专著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1、1903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教育心理学鼻祖。
2、1913-1914年,《教育心理大纲》P93、教育心理学三部分: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4、“尝试—错误说” (小猫“迷箱”试验) 基本规律:1.效果律 2.练习律 3.准备律。
强调“做中学” P345、共同要素说: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才能产生迁移。
迁移是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要素。
P75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1、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教育心理学。
P102、动机说: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有些信息不想记起,或太可怕,太痛苦)。
P101布鲁纳(美国 ):1、60年代初的课改运动。
P102、1994年总结教育心理学成果:表现在四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3、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学习观:1实质2三过程;教学观:1教学目的2教学四原则 P45廖世承:1、从西方引进《教育心理学》P122、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1、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 P162、2岁,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皮亚杰 (瑞士瑞士心理学家):,1、从逻辑学中引进“运算”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的依据。
P162、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四阶段,感知运动(0-2)、前运算(2-7)、具体运算(7-11) 和形式运算(11-15)3、维果斯基(前苏联):1、两种水平,儿童的现有水平,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2、最近发展区(两种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P19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
P19鲍母宁:家庭教养模式: 专制型、放纵型(最不成熟)、民主型(最成熟)P22威特金(美国): 场独立与场依存 . P25吉尔福德(美国): 辐合型和发散型的认知方式,P25 比纳和西蒙(法国人):1905年,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P26 。
心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877卡列杰夫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3、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4、1963潘菽主编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8房宗岳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翻译作品《教育实用心理学》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2岁语言4岁形状4-5岁书面语言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道德发展他律道德(5-10)-自律道德(10岁以后)论*皮亚杰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2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2-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50岁以后)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专制型、放纵型和民主型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智商=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12、韦克斯勒量表,采用的是离差智商*韦克斯勒(美国)13、掌握学习*布卢姆只要给了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达到完成80%~90%的评价项目)。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其始创者通常被认为是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
《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合集5篇]第一篇:《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教育心理学》人物——著作——事件1、桑代克,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共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等人共同提出,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
首先在形状知觉方面进行了迁移训练的实验研究。
尝试-错误说2、布鲁纳,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主动性、反思性、合作性和社会文化研究。
认知-结构学习论;教学设计四原则3、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4、奥苏伯尔,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同化说5、艾宾浩斯,最早提出著名的遗忘曲线的心理学家6、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最早提出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7、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于1959年系统提出了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的理论。
8、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9、雅各布松,在20世纪20年代首创全身松驰法由。
10、维果斯基,认为儿童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11、皮亚杰,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道德发展阶段论12、陆钦斯,他的“量杯”实验是定势影响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
13、布鲁巴奇等人提出关于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14、柯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15、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被称为缺失需要的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16、廖世承(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7、劳伦兹,奥地利生态学家,关键期的提出者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19、威特金,场独立与场依存的提出者:20、吉尔福德,辐合型与发散型的提出者21、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人物归纳
教育心理学名人名著理论统计卡普捷列夫俄国1877年《教育心理学》第一部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育学著作桑代克美国1903年《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西方公认的世上最早的、比较科学系统的教育心理学专注✓联合主义心理学鼻祖✓使用小猫逃出迷笼的实验解释试误学习现象✓共同要素论;✓提出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联结派的学习理论巴甫洛夫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论华生✓经典性条件作用论;✓行为主义学派创始人✓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格思里邻近学习理论斯纳金✓继承华生的环境决定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创始人班杜拉✓德育的社会模仿模式;✓反应结果的功能包括:信息功能、动机功能、强化功能✓模仿的形式包括:直接模仿、综合模仿、象征模仿格式塔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映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的形成新的完成或认知结构认知派的学习理论托尔曼S—O—RD布鲁纳美国20世纪60年代✓课程改革运动✓将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述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学习的最佳方法是“发现学习”✓用“认知结构”取代“完形”1994年奥苏贝儿✓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同化,将当前的知识与认知结构建立非人为的,实质的联系,使知识结构不断发展的过程✓学生课堂学习动机的组成部分包括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命题学习✓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国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之父弗拉维尔元认知研究的代表人物凯勒1968年提出个人化教学系统奥斯古德提出三维迁移模式推孟提出智商概念冯忠良提出“结构一定向”教学理论韦伯1971年✓提出“一致性分析”教学模式✓提出开放课堂教学模式罗斯塔尔发现教师的积极期待对学生具有正向引导作用加德纳提出多重智力论辛普森1966年提出动作技能的七层次结构理论柯尔伯格运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里德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克拉蒂提出知觉一动作技能的三层次理论比奈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的设计者吉尔福特三维结构理论斯腾伯格✓智力三元论✓提出“应用智力”培养方案韦克斯勒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罗杰斯✓人本主义代表人物;✓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非指示性原则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廖世承中国1924年《教育心理学》中国第一部教育心理学著作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曼德勒“符号类似物”思维理论皮亚杰瑞士《发生认识论》✓德育的认知模式✓发生认知论✓研究道德所采用的方法是:对偶故事法✓儿童的认知发展要经过: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心理发展涉及四个重要的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影响和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环境及平衡化维果茨基前苏联✓最近发展区:教学一方面要适应学生现有的水平,但更重要的是发挥教学对发展的主导作用,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提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观,后经列昂节夫、鲁利亚的完善,形成“维、列、鲁”学派埃里克森✓以精神分析为基础的心理学家✓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乳儿期、婴儿期、学前期、学龄期、青少年期、成年早期、成年中期、成年晚期✓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人格发展的作用格式塔学派代表人物韦特海默、苟勒、考夫卡林格伦把学习分为:技能和知识的学习、概念学习、态度学习彼得罗夫斯基把学习分为:反射学习、认知学习盖齐把学习分为:应答性学习、接近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认知学习加涅1969年《学习的条件》✓第一次提出“教学心理学”;✓把学习分为五类:语言信息的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最核心的理论:学习条件学说珍尼特·沃斯“三重四面”泰勒学习目标之父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裴斯泰洛齐:第一次提出“教育学的心理学化”
2、卡普捷列夫:发表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最早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3、桑代克:❶’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❷联结--试误论: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❸学习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两种学习间的共同要素;
4、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5、布鲁纳:❶课程改革运动;❷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6、劳伦兹:关键期理论,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7、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感知运动0-2 客体永久性
前期运算2-7 自我中心性
具体运算7-11 守恒、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11-成人抽象思维
8、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9、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0-1.5 培养信任感
2-3 自主--羞耻
4-5 (幼儿园)主动--内疚
6-11 (小学)勤奋--自卑
12-18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乱
10、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认知领域(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
11、奥苏贝尔:❶认知派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接受学习、发现学习;❷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强调新旧知识间联系的策略;❸把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儿童后期、青年期)、附属内驱力(儿童早期);
12、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强化、惩罚;
13、班杜拉:❶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的分类: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提出观察学习:注意、保持、复现、动机;❷自我效能理论: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主观判断;
14、苛勒:完形--顿悟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大猩猩够香蕉实验;
15、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提出认知地图的概念
16、罗杰斯:人本主义的有意义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17、建构主义学习理论:a、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描述;b、知识并不能精确的概括世界的法则;c、建构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强化理论: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通过奖励或惩罚维持;
需要层次论:马斯洛,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
18、学习动机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动机、避免失败动机;
成败归因理论:韦纳,六因素与三维度;
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对自己能否成功的主观判断;
沃尔夫:形式训练说:最早的关于迁移的理论;
桑代克:共同要素说:两种学习间的共同要素;
贾德:概括化理论(经验类化说),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
理;‘水下击靶’实验;
19、学习迁移理论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理论,两学习经验间的关系;经典
案例:‘小鸡觅食’实验;
奥苏贝尔: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知结构可利用性高、可辨
别性大、稳定性强,就能促进对新知识学习的迁移;
安德森:产生式理论:两项任务重叠越多,迁移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