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 第一章 基本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本组织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本组织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157e55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97.png)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本组织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基本组织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大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上皮组织:覆盖在人体表面和内脏器官表面的组织,包括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复层柱状上皮和变异上皮。
3. 结缔组织: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包括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和血液。
4. 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它们的微观结构不同,但都由肌肉细胞构成。
5. 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根等部分。
6. 人体各部位的组织特点:例如,心肌主要由多角形心肌细胞构成,有分支和闰盘结构;骨骼肌纤维呈长圆柱形,有横纹;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等。
7. 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受精、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神经胚等阶段。
8. 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以及它们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作用。
以上知识点需要掌握它们的定义、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对于理解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组织与胚胎学主要内容概括
![组织与胚胎学主要内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7d6cb1c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7.png)
组织与胚胎学主要内容概括背景组织与胚胎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的发育和组织的构成。
本文档旨在对组织与胚胎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性介绍。
组织学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中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学科。
组织是由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通过细胞间的交流和相互作用实现生物体的正常功能。
组织学通过显微镜等工具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
组织学主要研究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包裹和保护生物体内部的结构,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连接组织,肌肉组织实现运动功能,神经组织传递和调控信息。
此外,组织学还包括对器官的研究,如心脏、肺、肝脏等。
胚胎学胚胎学研究生物体从受精卵形成到胚胎发育的过程。
胚胎发育涉及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器官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
通过研究胚胎学,科学家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的发育机制、胚胎畸形的原因以及干细胞等相关领域。
胚胎学主要分为发育生物学和生殖生物学两个方向。
发育生物学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器官形成,探究胚胎发育的基本原理。
生殖生物学研究繁殖过程中的与卵子的结合、受精以及胚胎的发育过程。
应用组织与胚胎学在医学和生物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医学上,组织与胚胎学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通过观察组织和胚胎的异常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和治疗疾病。
此外,组织与胚胎学对生物科学的研究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组织和胚胎的发育过程,科学家可以对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入的认识,进一步推动生物科学的发展。
结论组织与胚胎学是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它涉及生物体的构成和发育过程。
组织学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功能和发育,而胚胎学研究胚胎的形成和发育过程。
通过对组织与胚胎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的运作原理,促进医学和生物科学的进步。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
![动物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c6ab0ab284ac850ad0242bd.png)
各种家畜的染色体具有特定的数目和形态。如猪38条,牛60条,马64条,驴62条,绵羊54条,山羊60条,狗78条,兔44条,鸡78条,鸭80条。正常家畜体细胞的染色体为双倍体、(即染色体成对),而成熟的性细胞其染色体是单倍体,在成对的染色体中有一对为性染色体。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又可分为X和Y染色体。雌性动物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为XX,雄性动物的则为XY,在家禽中,雌性为ZW,雄性为ZZ.
三、胸骨 胸骨位于胸底部,由6~8个胸骨节片借软骨联接而成。前端胸骨柄,后为剑状软内。背侧的胸椎、两侧的胁骨和肋软骨以及腹侧的胸骨围成胸部的轮廓称为胸廓。
第四节 四肢骨
一、前肢骨 前肢骨包括肩胛骨、肱骨、前臂骨和前脚骨。前脚骨包括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
二、后肢骨 后肢骨包括髋骨、股骨、膝盖骨(髌骨)、小腿骨和后脚骨。后脚骨包括跖骨、趾骨。
1.髋骨 由髂骨、坐骨和耻骨结合而成。三块骨在外侧中部结合处形成深杯状的关节窝,称为髋臼—与股骨头成关节。左、右侧髋骨在骨盆中线处以软骨联结形成骨盆联合骨坐骨前缘与耻骨围成闭孔;后外角粗大,称坐骨结节。合形成坐骨联合,形成骨盆联合的后部。
(3)耻骨 较小,位于前下方,构成骨盆底的前部。耻骨后缘与坐骨前缘共同围成闭
2.胸椎 牛、羊13个,猪14或15个/马18个,狗-猫13个。棘突发达,丛2-6(牛)或3~5(马)胸椎的棘突最高,构成髻甲的基础。
3.腰椎 牛和马6枚,驴和骡为5枚,猪和羊6或7枚,狗和猫为7枚。腰椎横突长;
4.荐椎 是构成骨盆腔顶壁的基础。
二、肋 每一肋骨的下端接一肋软骨。经肋软骨与胸骨直接相接的肋骨称真肋。一般真肋有8对,但猪、狗分别为7和9对。肋骨的肋软骨不与胸骨直接相连,而是连于前一肋软骨上,这些肋骨叫做假肋。肋软骨不与其他肋相接的肋骨称为浮肋。最后肋骨与各假肋的肋软骨依次连接形成的弓形结构称为肋弓,作为胸廓的后界。
组织胚胎学复习题
![组织胚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88c9190912a21615792916.png)
《组织胚胎学》思考题绪论第一章基本组织第一节上皮组织一、名词解释1、组织学2、胚胎学3、单层柱状上皮4、复层扁平上皮5、变移上皮6、微绒毛7、连接复合体8、基膜9、腺上皮10、杯状细胞二、问答题:1、了解组织胚胎学的主要分科和常用的研究方法。
2、组织胚胎学与其他学科及水产养殖业的关系如何?3、被覆上皮的一般特征是什么?4、简述被覆上皮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5、试述被覆上皮细胞三个面的特殊结构与功能。
6、了解腺上皮的发生和腺体的主要类型。
7、多细胞腺包括哪些主要结构?8、简述内、外分泌腺的分泌方式。
第二节结缔组织一、名词解释:1、成纤维细胞2、软骨膜3、同族细胞群4、骨板5、伏克曼氏管6、哈佛氏系统;7、血小板、血栓细胞(比较);8、红血球(高、低等动物的形态比较)二、问答题:1、结缔组织的一般特征是什么?试与被覆上皮的特征进行比较。
2、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3、简述软骨组织的种类及软骨的生长方式。
4、试述骨密质的营养运输系统(包括结构与营养运输管道)。
5、简述鱼类支持组织的特点。
6、试述高等脊椎动物血液的组成、结构及各组分的功能。
第三节肌组织一、名词解释:1、骨骼肌的共质体2、肌节3、肌浆网4、骨骼肌的三联体5、心肌的合胞体6、闰盘二、问答题:1、肌组织的一般特征是什么?2、试述骨骼肌肌原纤维的显微与超微结构。
3、列表比较平滑肌、骨骼肌、心肌形态、结构与功能上的异同点。
第四节神经组织一、名词解释:1、神经元2、神经原纤维3、尼氏体4、有髓神经纤维5、髓鞘6、郎飞氏结7、感受器8、效应器9、突触二、问答题:1、神经组织的一般特征是什么?2、根据神经元突起的数目和神经元的功能,神经元各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试述化学性突触的结构与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及特点。
4、了解神经纤维与神经末梢的主要类型。
5、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在构造上及功能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简述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0ffb70dbb68a98271fefa0e.png)
组织学与胚胎学名词解释1、组织(tissue):由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人体结构单位称为组织。
人体的基本组织有四大类型,即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2、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又称细胞间质,由细胞产生,主要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如蛋白多糖和糖蛋白等,是细胞生存的微环境,对细胞有支持、保护和营养等作用,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运动和信息传导也有重要影响。
3、免疫组织化学术(immunohistochemistry):根据免疫学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检测组织和细胞中多肽和蛋白质等抗原物质的一种技术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术,这种方法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应用广泛。
4、内皮(endothelium):铺衬与心血管和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其表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
5、间皮(mesothelium):覆盖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主要功能是保持器官表面光滑,减少器官间的摩擦。
6、微绒毛(microvillus):微绒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向外突出而形成的微细指状突起,其主要生理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
7、纤毛(cilium):纤毛是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向外伸出粗而长的突起,中轴有“9+2”规则排列的微管。
纤毛可定向摆动,从而将粘附于上皮表面的分泌物及有害物排出。
8、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单层柱状上皮中的紧密连接位于相邻细胞间隙的顶端,呈箍状环绕细胞顶端,该处相邻细胞膜呈间断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未融合处有极狭窄的细胞间隙存在。
紧密连接除有连接作用外,尚有屏障作用,可防止物质穿过细胞间隙。
9、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ction):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单层柱状上皮紧密连接的下方,呈带状环绕上皮细胞,此处相邻细胞间有15-20nm宽的间隙,间隙内充满细丝状物质,横向连接相邻细胞膜。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49405ba6c30c2259019eb4.png)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分布于心、血管、淋巴管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
2.肌节: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是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闰盘:在心肌纤维的连接处,细胞膜特殊分化形成闰盘。
4.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二、填空
1.纤毛微绒毛
2.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弹性软骨
3.血浆血细胞
4.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5.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6.胞体突起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A
4.B
5.A
6.B
7.B
四、判断正误
1.×
2.√
3.√
4.×
5.√。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章-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章-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1d2f88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b.png)
HE染色
封片:
苏木精: 染色质、核糖体 伊红: 细胞质、细胞外基质
封 片
卵巢
皮肤
HE染色切片标本
(2)其他制片技术: 涂片、铺片、磨片等。
涂片
磨片 牙和骨等坚硬组织可
血细胞和分离培养的细胞 磨成薄片。
可直接涂在玻片上制成。
磨片
血涂片
铺片:疏松结缔组织
输卵管
①受精 卵泡破裂排卵
发育中的卵泡
② 受精卵进行 卵裂并逐渐向 子宫运行
输卵管壶腹部
子宫
③ 桑椹胚 进入子宫
④胚泡 开始脱 离透明 带
卵巢
阔韧带 子宫外膜
子宫肌层
⑤ 胚泡与子 宫内膜接触准 备植入
子宫内膜
排卵、早期胚发生及其与女性生殖道关系模式图
(二)方法
组织学名词掌握要领
形态和机能的联系
Ag—Ab + 标记抗体
显色
直接法
间接法
免疫荧光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3)原位杂交:In Situ Hybridization
原理:根据核酸 DNA.RNA中的互补碱基 专一配对的原理。 检测:细胞内DNA和 mRNA序列片段,原位 研究细胞合成多肽或蛋 白质的基因转录物
原位杂交原理
(四)4. 组织培养 技术 Tissue Culture
标本要求: 保持生活状态时的形态结构。
能透光。 易分辨不同结构
(1) HE染色的石蜡切片制作过程: 固定 脱水 包埋 切片 染色
封片
固定: 保持生活状态时的组织结构和成分。用固定剂 如酒精、甲醛、混合固定剂,
通过凝固蛋白或分子间的交联而起固定作用。
组织与胚胎学选择题标注答案
![组织与胚胎学选择题标注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fc21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7.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选题1. 基本组织不包含: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组织D.神经组织E.淋巴组织2.在HE染色标本中,间期细胞核的嗜碱性物质是A.异染色质B.常染色质C.常染色体D.性染色体E.核基质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
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染色质丝包装折叠紧密,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3.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蛋白质B.核酸C.细胞D.组织E.器官4. PAS反应阳性显示A.核糖核酸B.脱氧核糖核酸C.多糖D.蛋白质E.脂肪5.下列关于细胞间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A.是非细胞物质B.存在于细胞之间、由细胞产生C.具有支持、联系、保护细胞及参与构成细胞生存微环境的功能D.各种组织的细胞间质成分基本相同E.上皮组织的细胞间质极少细胞与细胞之间存在着细胞间质(Interstitial substance)。
人体组织内的细胞都浸润在细胞间质液中。
上皮组织细胞的细胞间质最少,结缔组织细胞的细胞间质较多。
细胞间质就是细胞之间的物质,也就是在细胞之间存在的一种或几种与细胞不同的APSC多能细胞等物质。
细胞间质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之间。
6.用于光镜观察的组织切片的厚度一般为A. 5~10P mB. 1~2P mC.1~2nm D.5~8nmE.50~80nm7.苏丹类染料用于检测组织内的:A.蛋白质B.脂类C.多糖类D.核酸E.酸性磷酸酶8.用于透射电镜观察的组织切片的厚度一般为A. 100~500nmB. 50~80nmC.5~8nmD.1~2P mE.5~8P m9. 低倍镜下结构清楚,但高倍镜下总是看不清楚,其可能原因是A.盖破片太厚B.对光不对C.载玻片太厚D.切片反置(因为载玻片很厚)E.光圈未开10. 最常用的石蜡切片,基本程序为A.取材、固定、切片、染色、封片B.取材、包埋、固定、切片、染色、封片C.取材、固定、脱水、切片、染色、封片D.取材、固定、包埋、切片、染色、封片E.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封片11.扫描电镜主要用于观察:A.细胞内部的结构B.细胞和组织表面的结构C.细胞器的微细结构D.细胞和组织内的微细颗粒E.细胞内的化学物质12.光镜下观察最常用的长度单位是:A.毫米B.微米C.纳米D.微微米E.埃第二章上皮组织一、单选题1. 一般通称的上皮组织指A.复层上皮B.被覆上皮C.肌上皮D.腺上皮E..感觉上皮2.变移上皮分布于A.膀胱B.阴道仁口腔D.胃E.淋巴管3.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A.小肠黏膜上皮B.食管黏膜上皮C.肾远曲小管上皮D.阴道黏膜上皮E.气管黏膜上皮4.下列何器官的黏膜上皮是复层扁平上皮A.食管B.胃C.膀胱D.小肠E.气管5. 与纤毛摆动有关的是A.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子B.微管相互滑动C..纤毛中央有两根微管D.每根微管都与基体连接E..微管由微管蛋白构成6. 被覆上皮细胞排列方式为A.球团状B.索状C.网状D.膜状E.囊状7.变移上皮在器官充盈时,表层细胞A..呈扁平状B.游离面壳层增厚C.细胞核变成2个D.呈伞形E .呈矮柱状8.微绒毛内纵行排列的结构是A.中间丝B.微管C.微丝D.张力丝E.终末网9.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A.肾远曲小管B.小叶间静脉C.肾小囊壁层D.角膜E.输尿管10.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于A.膀胱B.甲状腺滤泡C.肺泡D.血管E.肺内小支气管E粘多糖蛋白和胶原纤维12. 质膜内褶处的胞质内,常见的细胞器是A.高尔基复合体B.粗面内质网C.微丝微管D.线粒体.E溶酶体13.半桥粒的功能是A.物质交换B.扩大细胞表面积C.保护D.支持E.使上皮细胞固着于基膜14.下列叙述正确的腺上皮的定义是A.腺体内的细胞,称为腺上皮15有分泌功能的上皮,称为腺上皮44C.主要具分泌功能的细胞,称为腺上皮D..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为腺上皮E.将物质排出细胞外的上皮,为腺上皮15.复层上皮分类依据是A.上皮细胞层数和表层细胞形态B.上皮细胞形态C.上皮的起源D.上皮的分布E..上皮细胞的结构16.黏液性腺细胞分必的黏液是A.糖蛋白B.糖脂C.蛋白多糖D.蛋白质E.脂蛋白17. 关于细胞衣的叙述,错误的是D.有粘着、保护和物质交换分子筛功能E.位于游离面的细胞衣较明显18. 破坏基质分子筛防御屏障的物质是A.酸性磷酸酶B.胶原蛋白酶C.弹性蛋白酶|D.透明质酸酶E.碱性磷酸酶19. 光镜下所见的纹状缘或刷状缘电镜下是何结构组成A.微管B.微丝C.纤毛D.微绒毛E.张力丝20.单层立方上皮分布于A.血管3.胃C.子宫D.输尿管E.肾小管21.上皮细胞借助于下列何结构固定在基膜A.缝隙连接B.紧密连接C.黏液D.黏合带E.半桥粒22.桥粒具有的功能A.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B.封闭细胞间隙阻挡物质通道.C.使细胞彼此牢固连接D.增加细胞的表面积E.具有收缩作用.23.下列哪个器官有单层柱上皮A.血管B.膀胱C.皮肤D.小肠.E.食道24.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下列哪个器官A.食管B.气管C.输卵管D.输精管E.输尿管.25.纤毛的电镜结构主要有A.9组3联微管B. 9组2联微管C.9组3联微管及中央两条微管D.9组2联微管及中央两条微管E.微丝26.闭锁堤的电镜结构是A.缝隙连接B.桥粒C.紧密连接D.中间连接E.连接复合体27.电镜下观察纤毛的重要结构特点是内含A. 9组双联微管B. 9组三联微管28.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不存在于A. 口腔的腔面B.食管的腔面C.胆囊的腔面D.阴道的腔面E.角膜的表面29.具有明显极性的细胞是A.上皮细胞B.结缔组织细胞C.神经细胞D.肌细胞E.卵细胞30.缝隙连接见于下列何处A .皮肤表皮B .肌梭二心肌闰盘D.心内膜内皮E.食管的黏膜上皮31.内皮分布于A.肾小管细段B.循环系统管腔面C.器官表面D.胸、腹膜E.肺泡壁32.上皮组织分为A.内皮、间皮和腺上皮B.腺上皮、感觉上皮和单层上皮C.单层上皮、复层上皮及被覆上皮D.感觉上皮、被覆上皮及变移上皮E.被覆上皮、腺上皮和感觉上皮33.黏合带见于下列何处A.平滑肌细胞间B.运动终板C肾小管的上皮D.血管内皮E.4肌闰盘34.半桥粒位于A.闰盘B.平滑肌细胞间第三章结缔组织一、单选题1.狭义的结缔组织指A.固有结缔组织B.血液C.淋巴D.软骨组织E.骨组织2.关于疏松结缔组织特点的叙述,哪项错误A.分布最广泛B.纤维排列疏松C基质含量较多D.细胞成分种类较多E.无血管3.电镜下能看出周期性横纹的结构是A神经原纤维B神经纤维C弹性纤维D胶原原纤维E平滑肌纤维4.以下哪一项不是成纤维细胞的特点A.细胞呈多突扁平状B.细胞核大,长卵圆形,染色浅C.细胞质均匀一致,弱嗜酸性D.功能处于静止状态时,称纤维细胞E.核仁明显5.关于成纤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疏松结缔组织中数量最多的细胞B.核圆居中染色深,胞质嗜酸性C.有产生纤维的功能D.当结缔组织损伤时,具修复功能E.有产生基质的功能6.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是A.滑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B.滑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丰富C. 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丰富D.粗面内质网和溶酶体丰富E.以上均不是7.关于弹性纤维的特点,哪项错误A.由弹性蛋白和微原纤维组成8.电镜下具有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C. HE染色标本上呈淡红色,折光性强D.弹性强,韧性差E.新鲜时呈黄色8. 巨噬细胞是来源于血液中的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9. 关于巨噬细胞的描述,哪项错误A细胞表面有突起和皱褶B胞质,嗜酸性C.有趋化性A.能分泌溶菌酶、干扰素等B.参与和调节免疫应答C有趋化性定向运动D.能合成和分泌抗体E能识别和摄入细菌、异物11.韧性大抗拉力强A.胶原纤维B弹性纤维C网状纤维D肌原纤维E神经原纤维12.参与免疫应答,有强大吞噬作用的细胞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浆细胞D.肥大细胞E .间充质细胞13. 致密结缔组的结构特点A.纤维细小,排列致密B .纤维粗大,排列致密C .纤维粗大,细胞分布较密D.纤维细小,细胞分布较密E.纤维排列规则,细胞成分较多14.主要由0型胶原蛋白构成,并具有嗜银性的纤维A.胶原纤维B.肌原纤维C.网状纤维D.张力原纤维E.胶原原纤维15.新鲜时称为黄纤维的是A.弹性纤维B.胶原纤维C.网状纤维D.张力原纤维E.神经原纤维16. 胶原蛋白由下列何种细胞分泌A.脂肪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浆细胞E .成纤维细胞17.具有韧性大,抗拉力强,称作白纤维的是A.胶原纤维B.弹性纤维C.网状纤维D.张力原纤维E.肌原纤维18. 胞质内有异染性颗粒并可脱颗粒引发过敏的细胞是A.浆细胞B.单核细胞C .肥大细胞D .成纤维细胞E.脂肪细胞19.具有很强吞噬作用,有免疫作用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巨噬细胞C.未分化间充质细胞D.肥大细胞E.脂肪细胞20.能合成三种纤维和基质,参与创伤修复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巨噬细胞D.肥大细胞E.脂肪细胞21. 胞质颗粒内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细胞是A.浆细胞B.纤维细胞C .成纤维细胞D .脂肪细胞E.肥大细胞22.浆细胞来源于A. B淋巴细胞B. T淋巴细胞C.单核细胞D .纤维细胞E .成纤维细胞23.能合成分泌免疫球蛋白(1g)的细胞是A.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B.脂肪细胞C.浆细胞D.巨噬细胞E.肥大细胞24.下列何种细胞含嗜天青颗粒A.纤维细胞B.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C.肥大细胞D单核细胞E成纤维细胞25.电镜下具有溶酶体多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肥大细胞C .脂肪细胞D.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E.巨噬细胞26.电镜下,胞质内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发达的细胞是A.成纤维细胞B.肥大细胞C.纤维细胞D .单核细胞E.脂肪细胞E.胶原纤维28.关于肥大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体积较大,圆形,核小圆形居中E.属疏松结缔组织中主要细胞成分之一29.生化组成成分有I型和III型胶原蛋白的纤维有A.网状纤维B.弹力纤维C.张力原纤维D.神经纤维E.胶原纤维30.胞质中含异染性颗粒的细胞是A.嗜酸性粒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 .成纤维细胞E.巨噬细胞31.含可被银染色的纤维组织是A..透明软骨B.骨组织C.网状组织D.致密结缔组织E .纤维软骨32.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肥大细胞释放哪种物质有关A.激素B.组胺C.肝素D.白三烯和组胺E.特异性抗体.33.含大量异染性嗜碱性颗粒的细胞是A..浆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 .成纤维细胞E.纤维细胞34.分布在新生儿肩胂间区等处,在寒冷的刺激下,可产生大量热能的组织是A.黄色脂肪B.棕色脂肪C.白色脂肪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35.基质的物理性状呈胶体状的结缔组织是A.固有结缔组织B.血液C.淋巴D.软骨组织E.骨组织E.纤维细胞37.基质的主要成分是A..糖蛋白B.蛋白多糖C.组结液D.纤维E.黏液第四章血液一、单选题1.有关血液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机体进行物质交换的运输载体B.是一种液态结缔组织2.正常状态下,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网织红细胞在新生儿体内的比例高于在成年人体内的比例B.成熟红细胞在成年男性中的比例高于成年女性C.在高原缺氧的环境或剧烈运动情况下,红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D.成熟红细胞不能通过小于其自身直径的血管。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后章节习题答案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后章节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67da33011ca300a6c390b4.png)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课后章节习题答案
第一章基本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内皮:衬于心血管、淋巴管的内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2.闰盘:心肌纤维互相连接处形成特殊的连接称为闰盘。
二、填空
1. 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 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性纤维。
3. 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
4. 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5. 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三、单项选择
1.D
2.D
3.B
4.C
5.B
6. D
7. C
四、简答题
1.比较纤毛与微绒毛的异同。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神经组织(人卫版)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神经组织(人卫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6913ca4693daef5ef73df9.png)
---------------------------------------------------------------最新资料推荐------------------------------------------------------《组织学与胚胎学》教案——神经组织(人卫版)组织胚胎学教案章节:第七章神经组织目的要求:掌握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突触的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的结构。
熟悉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结构特征和功能。
了解神经末梢的种类和结构特点。
教学内容:一、神经元(30 分钟)二、突触(15 分钟)三、神经胶质细胞(10 分钟)四、神经纤维和神经(25 分钟)五、神经末梢(10 分钟)重点:神经元的光镜结构和超微结构;突触的超微结构;神经纤维的结构。
难点:突触的超微结构,有髓神经纤维的结构。
时间30ˊ 教学内容第七章神经组织一、神经元神经元是一种有突起的细胞,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它们之间常以其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神经通路及神经网络,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及器官内。
神经元形态各异,但一般都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构成。
1 / 8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分树突和轴突两种。
多级神经元(一)胞体胞体形态多样,有圆形、锥体形、梭形及星形等,胞体大小差别很大,直径 4~ 120 m 不等,胞体是神经元功能活动的中心,胞体位于大、小脑皮质、脑干和脊髓灰质及神经节内。
1.细胞膜细胞膜也是单位膜结构,具有接受刺激,传导兴奋的作用。
2.细胞质细胞质除含有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中心体及溶酶体等一般细胞器外,还含有嗜染质和神经原纤维等两种神经元特有的细胞器:( 1)嗜染质:又称 Nissl 小体,呈小块状或颗粒状,分散在胞质内,近核周部较多, HE 染色片上,染成紫蓝色,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嗜染质形如虎皮花纹,称虎斑,电镜观察,嗜染质实属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这说明神经元具有活跃的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2)神经原纤维:神经原纤维是一种中间丝(又称神经丝)和微管聚集而成,分散在胞质内,神经原纤维除具有支持神经元的作用外,还与营养物质、神经递质及离子运输有关。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6144c9c084868762caaed583.png)
组织学与胚胎学复习重点注:加★的为老师在最后一节课划的重点,其余为每章结束时老师给出的“本章重点”。
由于整理时间有限,所以难免会有遗漏及错误之处,请大家以此资料为辅,以书本为主,望各位谅解!第一章绪论1、人体组织可归类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4种基本组织2、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LM)的分辨率约为0.25μm,光镜所观察的机体微结构称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简称电镜,EM)的分辨率为0.2nm,电镜下所观察的微细结构称超微结构★3、组织学经典的标本处理技术为石蜡切片法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法(简称HE染色)细胞核被苏木素染成紫蓝色,细胞质和细胞间质被伊红染成粉红色4、凡是与碱性染料(苏木素等)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嗜碱性;凡与酸性染料(伊红等)有较强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嗜酸性;凡与碱性和酸性染料都缺乏亲和力的结构特性称中性5、电镜下,凡被较多金属盐染色的微细结构图像较暗,称电子密度高;反之,则称电子密度低第二章细胞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主要是脂类、蛋白质和糖类,此外还含有水、无机盐、金属离子2、液态镶嵌模型:类脂排列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通过共价键与其结合,构成膜的主体;糖类通过共价键与膜的某些类脂或蛋白质结合组成糖脂或糖蛋白★3、各个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核糖体:游离型:主要合成细胞自身的结构蛋白质附着型:主要合成细胞向外输出的分泌蛋白质内质网:糙面:主要合成分泌蛋白质光面:在不同种类的细胞里,光面内质网因含有不同的酶类而功能各异高尔基体:主要功能是对来自糙面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糖化和浓缩,最终形成分泌颗粒排到细胞外溶酶体:可以分为初级、次级溶酶体以及残余体,是细胞内消化作用的主要场所过氧化物酶体:主要功能是分解代谢产物,通过水解H2O2产生水,最终保护细胞中心体:主要参与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和染色单体的分离,并和纤毛、鞭毛等结构的形成和运动有关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体,和细胞的特定形状以及运动有关4、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染色体的不同的存在形式:常染色质、异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中不同功能状态的存在形式5、核仁的功能:参与核糖体的合成第三章上皮组织1、内皮:分布在心、血管或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间皮:分布在胸膜、腹膜、心包膜及某些器官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2、上皮组织的分类:上皮组织可以分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等。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https://img.taocdn.com/s3/m/68d47bd0af45b307e97197a8.png)
绪论1.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定义;解剖学:是通过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组织学:是借助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方法,研究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微细结构的科学。
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的科学。
2.人体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内脏解释;细胞是构成人体结构和功能的最小单位.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组织.人体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四种。
不同的组织相互结合,形成具有一定的形态,完成特定功能的器官.由一些功能相关的器官有机地结合,组成系统。
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四个系统的器官多位于胸、腹、盆腔内,并与外界相同,故称为内脏.3.解剖学姿势、方位术语;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自然下垂,下肢并拢,手掌和足尖向前。
方位术语:(1)上和下: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
(2)前和后: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
(3)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线为内,远离正中线为外。
(4)内和外:近内腔者为内,远内腔者为外。
(5)浅和深:近体表者为浅,远体表者为深。
(6)近侧和远侧:近躯干者为近侧,远躯干者为远侧.第一章·基本组织1.上皮组织分类;上皮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不同分为被覆上皮、感觉上皮和腺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感受刺激等功能。
2。
被覆上皮结构特点及各类被覆上皮分布;单层扁平上皮分布在: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间皮(胸膜、心包膜和腹膜的表面)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肾小管、甲状腺滤泡等处。
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胃、肠、子宫等腔面。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分布在:呼吸道等腔面。
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未角化型(空腔、食管和阴道等);角化型(皮肤的表皮)。
变移上皮分布在: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的腔面。
3。
内皮、间皮的概念;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
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
4.腺上皮、腺、肌节、骨单位、突触的概念;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相邻两个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骨单位又称哈佛斯系统,是骨密质的主要结构单位;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连接.5. 疏松结缔组织中各种细胞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
小 结 这一节主要讲述了肌肉组织的种类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和结构特点。 • 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的细胞特点、 分布和主要功能。简介了某些无脊椎动物 的肌肉组织的特点。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神经组织(nerve tissue) • 由神经细胞(nerve cell)和神经 胶质细胞(neuroglial cell)组成。 • 神经细胞 •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亦称 神经元。 • 功能:接受刺激、传导冲动、 • 整合信息、内分泌功能。 • 神经元的突起以突触彼此连接。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5、神经纤维(nerve fiber)
是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施旺细 胞)所组成。 根据包裹轴突的胶质细胞是否 形成髓鞘,神经纤维可分 有髓神经纤维和无髓神经纤维
第四节 神经组织
无髓鞘神经纤维 轴突直径小,施旺细 胞的细胞质简单地包 裹神经纤维。
有髓鞘神经纤维直 径粗大,施旺细胞质膜 卷折,形成鞘层。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3、某些无脊椎动物的肌肉组织 (1)、软体动物的肌肉通常为平滑 肌。 (2)、各类节肢动物的肌肉都属横 纹肌组织。 (3)、棘皮动物的肌细胞为长梭形 的细胞,为平滑肌细胞,分布在体 壁的真皮层内。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4、鱼类的肌肉组织 • 肌肉保持了鱼类的体形,鱼体和内 脏器官的各种运动,都是肌肉收缩引起 的。 • ①鱼体肌肉的主要部分是横纹肌,它控 制着鱼类的各种运动。 • ② 发电器官是肌肉的变异。 • ③有些鱼类的肌肉中含有毒素,误食后 会引起中毒,称这类鱼为肉毒鱼类。
第四节 神经组织
B.有被囊神经末梢 a、触觉小体(tactile corpuscle)分布:皮肤真皮 内,手指、足趾的掌侧的皮 肤居多,感受触觉。呈卵圆 形,外包有结缔组织囊。
第四节 神经组织
b、环层小体(lamellar corpuscle):
特点:体积较大,卵圆形或球形。小体中央 有一条均质状的圆柱。 分布: 皮下组织、肠系膜、韧带和关节囊等 处,感受压觉和振动。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B、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 • 微丝+微管交叉成网,并伸入树
突和轴突内,构成细胞骨架,参与物 质运输和支持的作用。
第四节 神经组织
3.树突 树突分支多,含有尼氏体、 神经原纤维等。 功能:接受刺激, 并将冲动传向胞体; 树突扩大扩大神经元的 接受面积。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②双极神经元 (bipolar neuron) • 有两个突起,一个是 树突,另一个是轴突。
第四节 神经组织
③假单极神经元(pseudounipolar neuron) 从胞体发出一个突起,距胞体不远又呈 “T”形分为两支,一支分布到外周的 其他组织的器官,称周围突(树突); 另一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称中枢突 (轴突)。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神经胶质细胞:数量多。 • 功能:对神经元起支持、保护、 • 分隔、营养等。
第四节 神经组织
•胞体 •树状突起 •轴索
•神精胶质细 胞 •終末
第四节 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neuron) 为胞体(soma)和突起 (neurite)(树突 (dendrite)和轴突 (axon)两部分。 树突:树状分支,一个至多 个。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环层小体光镜图
第四节 神经组织
c、肌梭(muscle spindle): 分布:骨骼肌内的梭形小体, 外有结缔组织被囊。 功能:感受肌纤维的伸缩变 化,调节骨骼肌的活动。
→肌梭的肌纤维 →神经未梢 →骨骼肌纤维
第四节 神经组织
(2)运动神经末梢(motor nerve ending)
第四节 神经组织
A、有髓神经纤维 (1)周围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轴突— 位中央 髓鞘—施万细胞的膜反复缠绕轴突 形成,可见郎飞结。 神经膜—少量胞质和胞膜形成 髓 鞘 神 经 膜 施 万 细 胞 核
结构
第四节 神经组织
功能:跳跃式传导、传导速度快、有绝缘性。 构成:大部分脑神经,脊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的有髓神经纤维: 髓鞘由少突胶质细胞多个突起末端的扁平薄膜包 卷多个轴突而形成,无神经膜。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四节 神经组织
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荧光素标记)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②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protoplasmic astrocyte) 细胞的突起较短粗,分支较多,胞 质内胶质丝较少。 • 有支持和分开神经元的作用。
第三节
肌肉组织
2、心肌纤维的超微结
构 (1)、肌原纤维不如 骨骼肌那样规则、明 显,横小管较粗。 (2)、肌浆网比较稀 疏,纵小管不甚发达, 终池较小也较少,三 联体极少见。
第三节
肌肉组织
闰盘
线粒体
细胞核 心肌纤维及闰盘电镜图
第三节
肌肉组织
(3)、闰盘常呈阶梯状,有中间连接、
桥粒、缝隙连接。可以使收缩刺激从 细胞之间快速传递。 功能:心脏跳动;心房肌纤维有收缩、 内分泌、排钠、利尿和扩张血管、降 低血压的作用。
运动终板
第四节 神经组织
(1)感觉神经末梢(sensory nerve ending)
能接受内、外环境的各种刺激,并将刺激转 化为神经冲动,传向中枢,产生感觉。 • A、游离神经末梢(free nerve ending) • 分布在表皮、角膜、毛囊的上皮细胞间、 • 结缔组织内,感受冷、热、轻触和痛的刺激。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分类:(1)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 (2)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 (3)少突胶质细胞 • (4)小胶质细胞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
1.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细胞呈星形, 核圆形或卵圆形。 A、分类: ①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fibrous astrocyte), 细胞的突起细长,分支较少,胞质内含大量胶质 丝。
有树突棘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4.轴突
特点:轴突一般比树突细。一个,细索状, 末端常有分支. 无尼氏体和高尔基复合体。 • 功能:轴突将冲动从胞体传出,物质运输。
第四节 神经组织
• (二)神经元的分类
感觉神经元
按功能 中间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按 突 起 数 目
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①多极神经元 (multipolar neuron) 有一个轴突和 多个树突。
第三节
肌肉组织
三种肌组织结构模式图
第三节
肌肉组织
• 二、肌肉组织的种类和结构 横纹肌 骨骼肌—— 随意肌 • 肌肉组织 心 肌—— 不随意肌 平滑肌—————— • • (一)、骨骼肌(skeletal muscle) •分布:
• 躯干和四肢,骨骼肌纤维 的周围包裹着一层致密结缔组 织含有血管和神经。肌肉收缩 快速而不持久。
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细胞
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 。 • 分类: • 按结构— 轴-树,轴-棘,轴-体 • 按媒介— 化学突触,电突触
• 按效应— 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第四节 神经组织
轴
突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前成分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后成分 特异性受体 效应细胞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
第三节
肌肉组织
1、心肌纤维的结构 心肌纤维呈短柱状, 多数有分支,连接成 网。心肌纤维的连接 处称闰盘 (intercalated disc)。核呈卵圆形, 有的含有双核,有横 纹。
第三节
肌肉组织
心肌光镜结构模式图
第三节
肌肉组织
闰盘
第三节
肌肉组织
左侧肌纤维的 肌膜完整,表面不平, 肌膜外有网状纤维包 绕。图右侧心肌纤维 的肌膜已局部被割掉, 可见其中的肌原纤维 平行排列,其间夹有 球形线粒体。在肌纤 维之间有少量胶原纤 维(CF)。×3,100
I 带 Z
A带 H
I带
Z
三联体
横小管
终池
肌膜
第三节
肌肉组织
骨骼肌结构
肌浆网 三联体 横小管 明带 暗带
第三节
肌肉组织
骨骼肌纤维光镜结构模式图
第三节
肌肉组织
•(二)、平滑肌(smooth muscle)
分布:血管壁和许多内脏器官。平滑肌的收 缩较为缓慢和持久。 功能:平滑肌的收缩使内脏器官蠕动。 •1、平滑肌纤维的结构 • 平滑肌纤维呈长梭形,无横纹。细胞核一 个,呈长椭圆形或杆状,位于中央。
功能:附着于骨骼上产生运动。
第三节
肌肉组织
1、骨骼肌纤维的结构
骨骼肌纤维为长柱形的多核细胞,核呈扁椭圆形,肌 浆内含许多肌原纤维和肌红蛋白。 • A、 肌原纤维(myofibril) • 呈细丝状,上有明暗相间、重复排列的横纹(cross striation)。横纹由明带(light band )(I带)和 暗带(dark band) (A带)组成。
第四节 神经组织
周围神经系统无髓神经纤维
施 万 细 胞 核
第四节 神经组织
大鼠无髓神经纤维 横切电镜像 ×45000 • A轴突,S施万细 胞,C胶原原纤维
•
第四节 神经组织6、神经末梢(nerve e Nhomakorabeading)
游离神经末梢 触觉小体 环层小体
肌梭
感觉神经末梢
有被囊的神 经末梢
•运动神经末梢
第四节 神经组织
第四节 神经组织
周围神经 系统 髓鞘电镜 图
第四节 神经组织
B、无髓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 (无髓无膜) 裸露的轴突 无任何鞘膜 较细的轴突,无郎氏结。
周围神经系统 (无髓有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