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产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
![产科院感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873a086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2.png)
一、指导思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强化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工作目标1. 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提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
2.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意识和技能。
3.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三、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2)制定医院感染防控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3)建立健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1)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
(2)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针对不同岗位、不同科室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3)加强对新入职医护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防控能力。
3. 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1)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置医院感染病例。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3)加强消毒灭菌工作,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污染。
4.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1)加强与卫生监督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沟通协作,及时报告和处置医院感染事件。
(2)加强与检验科、供应室的协作,确保检验、消毒灭菌等工作的质量。
(3)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2. 加大资金投入,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3. 定期开展检查评估,对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工作效果。
4.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院职工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妇产科感染防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
![妇产科感染防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02f6e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63.png)
妇产科感染防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1、专职人员参加全国及省市两级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及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的最新信息动态,培训时间不少于16学时。
2、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医技药剂人员本年度重点配合二级医院评审,针对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薄弱、依从性较低的特点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进行消毒隔离相关知识、手卫生、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弃物分类放置,重点进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与防控的培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学时。
3、行政管理人员学习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及其理解的进展。
本院医院感染管理要点和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方法。
4、后勤保洁人员重点进行消毒液配制方法,保洁用具分区使用、分类放置;《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中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方法;个人防护方法等的培训。
1、制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全年举办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2次。
针对培训内容,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进行测试1次。
通过培训,使广大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每月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执行情况,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指导各科室医护人员采用准确的预防锐器伤的操作行为,包括禁止双手回套针帽、及时处理锐器、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加强重点科室预防职业暴露及职业暴露后的处理培训,尤其是手术室和外科新上岗人员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4、院感办将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业务指导、专业培训等职能,在完成日常督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医护人员、清洁工以及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专业知识培训,防止发生医疗废物的泄漏和流失,使我院医疗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科学有序地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提高传染防控和应对能力,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计划:组长:z副组长:z(具体负责传染病预防工作)成员:zz及各年级主任和班主任高度重视,思想统一齐抓共管,规范防控,做出实效。
产科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产科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d6801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e5.png)
产科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和要求,制定产科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计划。
一、加强院感相关知识培训
1.开展院感防控相关知识培训,包括院感管理制度、手卫生、
消毒灭菌等内容。
2.组织院感培训考核,确保全体医护人员都熟悉防控知识,并
能够正确操作。
二、规范操作流程
1.加强手卫生,规范洗手程序,提高洗手频次。
2.规范操作流程,包括穿脱手术衣、手术手套等,确保操作规
范化。
三、加强环境清洁消毒
1.加强产房、手术室等重点部位的清洁消毒工作。
2.定期对医疗器械和设备进行消毒灭菌,杜绝交叉感染的可能。
四、做好感染监测
1.建立院内感染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院内感染病例。
2.做好感染病例的追踪和管理,控制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五、强化医护人员个人防护
1.配备并规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等。
2.医护人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防护措施做好自我防护。
六、加强院感巡查
1.定期对产科科室进行院感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院感巡查记录和反馈,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七、加强院感宣传
1.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强院感防控的宣传教育工作。
2.提高患者和家属对院感防控的关注和参与度。
妇产科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f00fb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9.png)
一、前言医院感染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妇产科作为医院中的重要科室,其患者群体特殊,感染风险较高。
为确保医疗安全,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
3. 降低妇产科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
三、具体措施1. 教育培训(1)定期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
(2)对新入职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
(3)开展院内感染知识竞赛,激发医务人员学习兴趣。
2. 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制定医院感染防控预案,确保在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
(3)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定期对科室进行感染风险评估。
3. 操作规范(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2)加强手卫生管理,确保医务人员手部清洁。
(3)规范医疗废物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4. 消毒隔离(1)加强科室消毒隔离,定期对科室进行清洁、消毒。
(2)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对疑似和确诊感染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3)加强医务人员个人防护,防止感染传播。
5. 监测与评估(1)定期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感染问题。
(2)对医院感染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查找薄弱环节,持续改进。
(3)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考核,评估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工作计划实施1. 成立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计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工作计划顺利实施。
3.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工作。
4. 加强与护理部、院感科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共同推进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本工作计划,预计将有效提高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能力,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妇产科院感每月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每月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6097a9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b.png)
一、工作目标1. 提高全科室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 确保医院感染监测、报告、调查、控制等工作的规范进行。
二、具体工作内容1. 感染防控知识培训(1)每月组织一次感染防控知识培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授课,提高医护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防控技能。
(2)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感染防控知识。
2. 医院感染监测(1)每日对科室环境、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进行采样监测,确保合格率达到规定标准。
(2)对疑似感染病例进行及时监测,做好病例报告、调查、处理等工作。
3. 消毒灭菌(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确保消毒灭菌效果。
(2)定期对消毒液、灭菌物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合格率。
4. 医疗废物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转运等操作规程。
(2)定期对医疗废物处理设施进行维护、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5.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确保病例报告及时、准确。
(2)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原因,采取措施。
6. 感染防控措施落实(1)加强科室感染防控措施的宣传、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视程度。
(2)定期对科室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督导,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7. 院内感染防控交流(1)定期组织院内感染防控交流活动,分享感染防控工作经验,提高全院感染防控水平。
(2)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感染防控培训、研讨等活动。
三、工作要求1. 全科室医护人员要高度重视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增强责任感,提高防控意识。
2. 各岗位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感染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3. 加强科室内部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
4. 积极配合医院感染防控管理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四、工作总结每月末对本月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月工作提供参考。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f65fad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29.png)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在妇产科院内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了进一步加强妇产科院感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年度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确保妇产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2、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确保全体医务人员熟练掌握院感防控知识和操作规范。
3、完善院感管理规章制度,使其更加符合妇产科的实际工作需求和最新的院感防控要求。
4、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院感隐患。
二、工作内容(一)完善院感管理组织架构1、成立妇产科院感管理小组,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
2、定期召开院感管理小组会议,讨论和解决院感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二)加强院感知识培训与教育1、制定详细的院感知识培训计划,包括新入职医务人员、进修生、实习生的岗前培训,以及在职医务人员的定期培训。
2、培训内容涵盖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规范、职业防护等。
3、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授课、现场演示、网络学习等,以提高培训效果。
4、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以督促医务人员积极学习和掌握院感知识。
(三)强化医院感染监测1、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定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的数据,及时发现感染的流行趋势和危险因素。
2、加强对重点部门(如产房、手术室、母婴同室等)、重点环节(如手术操作、分娩过程、侵入性操作等)和重点人群(如产妇、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患者等)的监测。
3、做好医院感染的病原学监测,及时了解病原体的种类和耐药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四)规范消毒灭菌与无菌操作1、严格按照消毒灭菌规范,对医疗器械、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2、加强对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量符合要求。
3、督促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五)加强医疗废物管理1、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明确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储存和处置流程。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f90f06c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78.png)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一、引言近年来,院感部门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妇产科领域。
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确保每位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制定了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本计划旨在全面提升院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加强感染控制,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二、工作目标1. 提高院感认识:加强医护人员对院感工作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对感染防控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意识。
2. 完善院感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院感工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并制定工作制度和责任分工。
3. 强化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实时监测和报告医院内感染病例,提升院感工作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4. 加强医疗设施管理:加强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符合卫生要求,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5. 推广手卫生和消毒措施: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的培训,推广正确的手卫生操作和消毒措施,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6. 加强院内感染预防:制定有效的院内感染预防策略,加强环境清洁、空气净化和质量控制,降低感染发生率。
三、具体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工作的重视程度。
开展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宣传院感工作的进展和成果。
2. 完善制度和流程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要求,制定和修订妇产科院感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明确工作流程和责任分工,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3. 建立监测与报告系统搭建院感感染监测与报告系统,实时监测院内感染病例,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开展感染病例追踪,分析感染原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4. 设施管理与维护加强医疗设施和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制定严格的清洁消毒制度,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巡检。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卫生安全,降低感染传播的风险。
5. 推广手卫生和消毒措施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和消毒意识,强调正确操作方法,确保手卫生和消毒的规范执行。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abb97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45.png)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为了加强妇产科院感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母婴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妇产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院感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管理1、成立妇产科院感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各医疗小组组长和护理组长为成员。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院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定期召开院感管理小组会议,研究解决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
二、完善规章制度1、修订和完善妇产科的院感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使其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组织全科人员学习院感规章制度,确保人人知晓、严格执行。
三、加强培训教育1、制定院感培训计划,包括新入职人员培训、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等。
培训内容包括院感基础知识、消毒隔离技术、无菌操作技术、职业防护等。
2、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授课、现场演示、案例分析、在线学习等,提高培训效果。
3、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将考核结果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参与培训。
四、强化感染监测1、开展医院感染的日常监测,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等。
2、对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进行预警监测,一旦发现疑似暴发流行,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并及时上报。
3、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院感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五、规范消毒隔离1、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确保医疗器械、物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符合要求。
2、规范病房、产房、手术室等重点区域的消毒隔离工作,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3、加强无菌操作管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减少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六、加强手卫生管理1、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手卫生用品,如洗手池、洗手液、干手纸等。
2、开展手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意识。
3、定期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手卫生依从性达到规定标准。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7f8db3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b.png)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一、目标设定1. 降低院内感染率,确保患者安全。
2. 提升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3. 优化院感防控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院感防控小组,由妇产科主任担任组长。
2. 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包括医生、护士、感染控制专家等。
三、教育培训1. 定期组织院感防控知识培训,确保每位医护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2. 强化新员工入职培训,确保院感防控意识从源头抓起。
四、流程管理1. 制定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包括手术、分娩等关键环节。
2. 规范医疗废物处理流程,防止交叉感染。
五、监测与评估1. 建立院感监测体系,定期对院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
六、环境管理1. 保持妇产科环境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加强空气流通,确保空气质量。
七、设备管理1. 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消毒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2. 建立设备使用和消毒记录,便于追踪和评估。
八、患者教育1. 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院感防控教育,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提供院感防控知识手册,方便患者随时查阅。
九、应急处置1. 制定院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确保快速响应。
2.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十、持续改进1. 根据院感防控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工作计划。
2. 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建议,共同推动院感防控工作的进步。
十一、监督与考核1. 定期对院感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将院感防控工作纳入医护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十二、总结与反馈1. 定期总结院感防控工作,提炼经验教训。
2. 建立反馈机制,及时解决院感防控中遇到的问题。
妇产科院内感染工作计划[工作范文]
![妇产科院内感染工作计划[工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d263eba102de2bd9605886c.png)
妇产科院内感染工作计划篇一:20XX年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20XX年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20XX年妇产科的院感工作,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一、主要目标:1、妇产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篇二:院内感染工作计划20XX年院内感染工作计划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以下计划。
1. 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
保证工作层层落实,使我院院内感染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工作,分析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2. 加强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建立传染病防治培训制度,新上岗人员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年不少于5学时,其它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6学时,每季度进行院感知识考核,考核合格率达到80以上,使人员掌握院感,传染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措施,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院感,传染病防治意识。
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及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院院感,传染病防治水平。
3. 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1)完善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经常监督检查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131e45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09.png)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1. 引言产科医院感染是指在妇产科医院内引起的各种感染,包括分娩期感染、堕胎感染和产前检查等各个环节的感染。
这些感染对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内感染控制的水平,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2. 目标和目的本文档的目标是制定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以确保产科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
其主要目的是减少感染发生率,提高感染控制的水平,保护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3. 工作计划3.1. 建立感染管理团队为了有效开展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由感染控制专家、医生、护士和管理员组成的感染管理团队。
这个团队将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控制政策,并监督医院各个部门的感染控制工作。
3.2. 制定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实施感染管理的基础。
该团队将制定并更新感染控制政策和程序,包括手卫生、防护措施、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政策和程序将通过培训和教育的方式传达给医院内的所有工作人员。
3.3. 加强感染监测和报告及时监测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是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
感染管理团队将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系统,并定期报告感染情况。
在发现感染疫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防止感染的扩散。
3.4. 促进员工的培训和教育为了提高医院内所有工作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感染管理团队将组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
这些活动将包括手卫生的正确操作、个人防护措施的使用、环境清洁和消毒等方面的内容。
3.5.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产科医院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感染管理团队将加强对环境清洁和消毒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医院内的各个区域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符合标准和规范。
3.6. 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手段。
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团队将制定并执行医疗器械消毒和灭菌的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在使用前经过正确的清洁、消毒和灭菌处理。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69d4f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47.png)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1. 目标设定- 降低妇产科医院感染率至行业标准以下。
- 提升医护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2. 风险评估- 定期进行院感风险评估,识别高风险区域和操作。
- 对新引进的医疗设备和操作流程进行院感风险评估。
3. 教育培训- 定期组织院感防控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和在职员工继续教育。
- 引入模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的院感防控能力。
4. 流程优化- 优化妇产科手术和分娩流程,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无菌操作规程。
5. 环境清洁与消毒- 制定详细的清洁和消毒计划,确保手术室、产房和病房的清洁卫生。
-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有效性,确保消毒效果。
6. 感染监测- 实施院感监测系统,定期收集和分析感染数据。
- 对感染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及时发现和控制感染源。
7. 预防措施- 推广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等。
- 强化手卫生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8. 质量控制- 定期进行院感质量控制检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 建立院感质量改进小组,持续改进院感防控工作。
9. 应急准备- 制定院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爆发和院内感染暴发。
-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10. 沟通与合作- 加强与院内其他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形成院感防控合力。
- 与外部机构合作,共享院感防控经验和资源。
11. 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院感防控工作的效果,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持续改进。
- 鼓励医护人员提出改进建议,不断优化院感防控措施。
12. 记录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院感记录和报告系统,确保所有感染事件和防控措施都有详细记录。
- 定期向管理层报告院感防控工作进展和成效。
通过实施上述工作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妇产科的院感防控水平,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010702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d.png)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篇一一、主要目标:1、妇产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5%。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每季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试卷考核。
1、每季度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6、每月进行手卫生自查一次,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7、对使用中的等离子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3-6月清洗一次并记录。
8、对使用中的空调过滤网每月清洗二次并记录,产房及婴儿护理室的空调过滤网每周清洗一次并记录。
产房及婴儿室督促保洁每周大扫除一次,落实并登记。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c561d9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d9.png)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妇产科院制定了本年度的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通过加强感染预防和控制,进一步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一、加强感染管理体系建设1.1 完善感染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感染管理制度,包括感染预防、控制和报告流程等方面的规定,确保全院人员能够按照规定进行操作。
1.2 优化感染管理流程对感染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包括感染预防培训、隔离措施、手卫生等方面,提高全院人员的感染管理水平。
1.3 强化感染管理团队建设组建专业的感染管理团队,负责制定和执行感染管理规定,对感染事件进行报告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加强感染预防与控制2.1 完善院感监测体系建立院内感染监测体系,通过定期的监测和分析,发现潜在的感染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防控。
2.2 提高手卫生管理水平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培训,推行规范的手卫生操作流程,确保手卫生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2.3 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规范医院环境清洁和消毒操作,保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状态,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三、加强感染事件的管理与应对3.1 建立感染事件报告机制明确感染事件的报告流程和责任部门,保证感染事件能够及时报告,并对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3.2 加强感染事件的调查和分析针对感染事件进行深入的调查与分析,查明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通报相关人员,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3.3 加强感染事件处理和处置对发生的感染事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和处置措施,妥善处理患者的投诉和矛盾,保护医院的声誉和形象。
四、加强患者教育和宣传工作4.1 开展患者感染预防知识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册、宣传视频等形式,向患者普及感染预防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4.2 加强患者手卫生教育在医院各个关键区域设置手卫生教育标语和海报,引导患者正确使用洗手设施,并宣传手卫生的重要性。
4.3 加强宣传交流与合作与其他医院或相关机构开展感染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强合作,提高感染管理水平。
妇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妇科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2d6d27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1.png)
一、背景及目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妇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多为妇女和新生儿,因此,院内感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医疗安全,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三、工作内容1. 组织与管理(1)成立妇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明确组长、成员及职责;(2)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研究、协调和解决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进感染管理工作。
2. 感染监测与报告(1)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2)建立健全感染病例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告感染病例;(3)定期对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找出感染高发环节,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3. 消毒与隔离(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加强消毒隔离设施的管理;(2)对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等高风险科室进行重点监控,确保消毒效果;(3)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培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4)严格执行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4. 业务培训与知识普及(1)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感染防控意识;(2)组织医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感染防控相关培训;(3)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宣传活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防控意识。
5.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1)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2)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3)加强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
6. 感染暴发与流行应对(1)制定感染暴发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2)加强监测,及时发现、报告和处理感染暴发事件;(3)开展感染暴发原因调查,制定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四、工作计划实施与监督1. 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各阶段任务和时间节点;2. 定期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总结;3. 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4. 加强对工作计划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bca69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d.png)
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一、引言感染管理在妇产科院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乎妇产科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为了提高院内感染管理水平,减少院内感染发生率,提出以下妇产科院感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二、加强感染控制工作1. 制定并完善感染防控方案:根据国家和行业规定,针对妇产科院的特点,制定相关的感染防控方案,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与消毒、医疗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
并定期进行方案的评估、修订和再培训,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性。
2. 完善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确保对院内感染的及时监测和报告,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感染监督与培训,提高他们的感染识别和报告能力。
3. 加强医疗设备和器械的感染控制: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对医疗设备和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确保其安全可靠。
加强对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学习1. 举办感染防控培训班:定期举办感染防控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教学,提高医务人员对感染防控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参加感染防控相关的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增加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
2. 建立学习平台:建立院内感染管理学习平台,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包括案例分享、学术文献、学习资料等,鼓励医务人员主动学习,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四、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和处理1. 加强院内感染监测:建立院内感染监测系统,对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掌握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和趋势。
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针对感染来源进行整改和改进,减少感染传播的风险。
2. 建立感染事件报告机制:建立院内感染事件报告机制,规范感染事件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及时发现和处置院内感染事故,避免其扩大和蔓延。
3. 优化感染处理措施:根据感染监测结果,对院内感染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改进措施,提高感染处理的效果和质量。
五、强化宣传与监督1.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通过院内公告、培训会议等形式,加强对医务人员和患者的感染防控宣传,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1936ed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8.png)
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为了加强妇产科院感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结合我院妇产科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院感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1、建立健全院感管理组织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确保院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院感防控意识和技能。
3、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及时发现和处理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疗器械、物品和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5、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管理,降低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
二、工作内容(一)完善院感管理组织和制度1、成立妇产科院感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担任副组长,各医疗小组组长和护理骨干为成员,负责本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
2、制定和完善妇产科院感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包括医院感染监测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程、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和贯彻执行。
3、建立院感管理工作考核机制,将院感管理工作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内容,定期对科室的院感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跟踪整改效果。
(二)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教育1、制定年度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对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分层、分类培训,包括新入职人员、进修人员、实习生等。
2、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诊断标准、防控措施、消毒灭菌技术、无菌操作技术、职业防护知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等。
3、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网络学习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4、定期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和评价,对考核不合格者进行补考和再培训,确保全体医务人员掌握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技能。
(三)规范医院感染的监测和报告1、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包括医院感染发病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情况、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等。
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
![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ad463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2.png)
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妇产科感控工作计划(通用5篇)1一、加强护理人员的规范化培训,尤其是急救技术、专科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更好地开展临床护理工作。
1、重点加强对新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考核,强化她们的学习意识,按护理部计划强化基础护理知识为主,引导、关爱、支持、帮直至达标。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专科理论、法律、法规、核心制度与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计划,每月组织考试、考核2次,理论考试要有试卷并由护士长组织进行考试,要求讲究实效、实用。
3、基本技能考核:属于规范化培训对象的护士,在年内21项基本技能必须全部达标,考核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
其他层次的护士安排操作考试一次,理论考试一次。
4、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组织规章制度的实际考核,理论考试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检查遵章守规的执行情况。
5、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6、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设立可追溯机制,护士长经常深入病室检查、督促、考评。
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三、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三级考评制度质控护士—护士长—出院病历终末,定期进行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持续改进,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医院感染产科管理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产科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578bb7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f9.png)
一、前言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产科,由于孕妇、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特殊生理状态,医院感染风险较高。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母婴安全,特制定本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产科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严格遵循医院感染防控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3. 提升产科护理质量,保障母婴安全。
三、工作内容1. 制度建设与培训(1)完善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范。
(2)定期组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3)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防控能力。
2. 感染监测与报告(1)建立产科医院感染监测体系,定期收集、分析和报告感染数据。
(2)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及时调查、报告和处理。
(3)加强对医院感染暴发的监测、预警和处置。
3. 环境与设施管理(1)定期对产科环境、空气、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和监测,确保符合卫生标准。
(2)加强对新生儿室、产房等特殊区域的管理,严格控制人员流动和物品进出。
(3)确保医疗废物得到妥善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4. 手卫生管理(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2)设立手卫生监测点,定期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3)对不遵守手卫生规范的行为进行通报和纠正。
5. 医疗器械管理(1)严格执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和灭菌流程,确保器械安全。
(2)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检测,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
(3)加强对一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防止重复使用。
6. 产科感染防控(1)对疑似感染产妇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2)加强对高危孕妇的监测和干预,降低感染风险。
(3)对新生儿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免疫力。
四、工作要求1.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加强协作,共同推进感染防控工作。
2. 严格执行各项感染防控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3. 定期对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83b2f89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e.png)
2024妇产科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
1. 把妇产科变成感染的“绝缘体”,让每一位产妇和宝宝都能在超干净的环境里迎接新生命。
咱妇产科的感染率得大幅下降,目标是控制在[X]%以内,比2023年再低那么一大截。
2. 医护人员个个都成为感染防控小能手,操作规范得像教科书一样,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感染管理要求来,保证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近乎为零。
二、具体工作内容。
# (一)人员培训。
1. 趣味培训课程。
每个月组织一次感染管理培训课,可不能搞得死气沉沉的。
咱得像脱口秀大会一样,把那些枯燥的感染知识变得有趣。
比如把细菌比喻成小怪兽,医护人员就是超级英雄,用生动的PPT和小视频展示不同的感染源和防护方法。
请一些在感染防控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分享实战经验,让医护人员能像听故事一样学习到真正有用的东西。
培训完了还得有个小测试,答对的有小奖品,像是可爱的消毒小挂件之类的。
2. 实战演练。
每季度来一次感染防控实战演练。
模拟产房突然出现疑似感染病例的场景,看医护人员怎么应对。
演练完了大家一起讨论,哪里做得好,哪里像个“乱炖”,得改进。
就像足球队赛后复盘一样,争取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能完美应对。
# (二)环境管理。
1. 清洁消毒大作战。
产房、病房这些地方,每天都得像大扫除一样认真清洁消毒。
特别是那些卫生死角,像床底下、墙角,绝对不能成为细菌的“避风港”。
用不同颜色的标记来区分不同区域的清洁消毒程度,就像游戏里的不同关卡一样,一目了然。
增加空气净化设备的检查频率,每周都得去看看这些设备是不是在好好工作,确保产房和病房里的空气比山上的空气还清新。
2. 物品管理。
妇产科的各种医疗设备和用品,都得有自己的“小档案”,记录它们的消毒时间、使用次数等等。
那些一次性的东西,坚决不能二次利用,就像一次性筷子一样,用过就扔,绝不含糊。
对病床、婴儿床这些经常接触患者的物品,定期更换床单被罩,而且要使用抗菌的面料,让细菌在上面都站不住脚。
# (三)患者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产科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篇一:XX年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XX年妇产科院感工作计划
XX年妇产科的院感工作,将在医院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检验科的积极协作,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全科室人员参与,共同开展与完成我院院感科制定的各项预防与控工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对此我科特制定XX年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主要目标:
1、妇产科院感知识培训率达90%以上,培训合格率达100%。
2、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98%;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100%;灭菌物品合格率达100%。
3、医院感染漏报率
4、传染病人疫情上报100%;及时率98%;
5、医疗废物回收率100%。
二、保证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将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纳入本年度工作重点,采取院内讲座形式多渠道进行全员培训,试卷
考核,提高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每月对全科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1、每月科室根据本科业务开展情况组织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一次,并做好记录。
2、积极参与院内组织的院感知识教育与培训,并将学习情况纳入科室考核。
3、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消毒隔离知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控制及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使其将院感意识贯穿到工作中。
4、加强护工的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如护工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5、落实各级人员职责,做好隔离防护工作,避免交叉感染。
(二)加强院感监测与管理工作
1、充分发挥院感质控管理小组作用,通过每月的质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每季度对重点科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灭菌效果监测。
3、要求全科人员做好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并将每次受到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到,并做好登记,保护
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4、对使用中的空气消毒机过滤网每月清洗一次。
(三)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储存、外运管理,/杜绝泄漏事件。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运送,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
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点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篇二: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XX年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为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避免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特制定以下计划。
1. 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院感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
保证工作层层落实,使我院院内感染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定期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会议,总结工作,分析院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加强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和教育.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育,建立传染病防治培训制度,新上岗人员院感,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年不少于5学时,其它人员每年培训不少于6学时,每季度进行院感知识考核,考核合格率达到80以上,使人员掌握院感,传染病的诊断标准,防治措施,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院感,传染病防治意识。
积极参加上级举办的培训及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我院院感,传染病防治水平。
3. 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监测与评价
(1)完善各部门消毒隔离制度,经常监督检查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
(2)继续加强重点科室,部门《手术室,消毒供应室,换药室,治
疗室》等的医院感染管理。
重视消毒灭菌质量管理以及无菌操作技术,最大限度控制与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3)每月对重点部门进行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对灭菌器进行生物学监测,发现不合格者,及时找出原因,并加以改进;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每季度一次,发现不合格者,立即更换;同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对我院的例行监测,对存在的
不足及时加以整改。
4.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及医院感染报告管理。
(1).做好传染疫情管理和报告工作,负责全院传染病卡的收集,审核,上报工作,定期检查,指导和督促各科室做好医院疫情管理和报告以及死亡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随时签收报告卡,并保证内容完整;每月末,查阅本院本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例,放射科及检验科检查结果登
(3)接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规定时限报告西安市莲湖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网络报告。
(4).检查全院住院病人感染发病率,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5.做好医疗废物管理。
定期检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杜绝
泄漏事件,每周查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暂存地消毒登记本,发现问
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6.将手卫生与暴露防护问题纳入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加强手卫生及职业暴露防护。
7..加强临床抗生素使用情况检测。
8.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和器具的管理。
严
格履行对消毒器械,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质量检查与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后的处理进行监督,确保医疗安全。
西安莲湖康泰医院感染办 XX年元月
篇三:院内感染工作计划
控制好医院感染是一个医院发展的命脉,所以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要不断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院XX年工作计划如下:一、加强制度的落实 XX年我们经过了二甲评审,院感科以二甲评审为契机,制定完善制度流程,规范执行操作规程,医院制定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手册》,并采取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二、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和监管,尤其是重点科室和一些容易忽视的科室。
1、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进行考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全院感染发生率进行监测,严格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2、对采购的消毒液及消毒物品质量严格把关。
3、对使用中的消毒液根据性能定期更换,并随时进行浓度监测。
4、对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半年进行强度测试,不符合要求及时更换。
5、对供应室、手术室重点进行监管,每月不定期进行抽查,使清洗、消毒、灭菌各个环节都符合要求,高压灭菌每锅进行物理监测,每包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
对手术室空气、物表、医务人
员手等每月进行监测,不符合要求进行整改。
6、加强对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严格限制手术室进出人员,不符合要求人员不得进入手术室。
7、每季度对环境卫生,医务人员手等进行生物监测,并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反馈各科室。
8、开展手术切口感染、留置尿管相关感染等目标性监测。
三、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增强医务人员控制院感意识 1、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院感染管理知识、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并进行考试,对不合格者进行补考。
2、科室每月根据本科室情况组织学习一次院感知识,并有记录。
3、院感管理人员积极参加区内外组织的院感培训班学习,以了解更多动态的院感知识,不断提高本院的院感管理能力。
4、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尤其是中医类人员普遍无菌观念差,我们要对中医人员进行重点培训,特别要把针灸室的消毒隔离工作做为重点进行管理。
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1、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按类分放、贮存、运输,记录要求真实、客观、及时、准确。
2、加强阳性标本的管理,要求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存放、消毒、消毁,记录祥细、真实。
3、医务工作者严格执行标准防护制度,尽量避免职业暴露。
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每月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调查,并进行分析,对不合理现象进行全院公示或与
绩效工资挂钩,提高手术患者术前30分钟2小时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
六、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各级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及宣传,完善手卫生设施,在手术室规范外科手消毒方法和流程,科室每月对手卫生进行培训、监督、考核。
不断提高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