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说课稿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小树有多少棵》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公园或小区里,是否注意过一排排的小树?”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探究小树的数量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计算,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将着重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的应用,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相关问题。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运算素养;
2.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发展数学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5.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学会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如《小树有多少棵》;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树有多少棵》北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六单元《乘法口诀(二)》中的《小树有多少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利用乘法口诀求积,通过实际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1.学习乘法口诀表内乘法,如2-5的乘法口诀;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总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总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对乘法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在这一部分遇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培养学生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2.教学难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通过PPT展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讲解计算法则。
3.示范例题:教师示范解题过程,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完成例题。
4.练习巩固: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讲解。
5.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巩固所学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多位数乘一位数1.从个位开始乘2.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几位3.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二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这样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是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中。
三、说教法和学法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分别采用直观演示、实践探索、观察比较、演绎概括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接下来,我再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环节本节课的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一)课件导入,创新情境1、谈话: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让我们走进小农场,看看那里的景色吧!这片地里种着白菜,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在白菜地里藏着那些数学问题呢?2、出示课题:运白菜3、出示情境课件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原有850棵,第一车运走255棵,第二车运走245棵。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1、提出问题学生可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
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5—245”。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
列式为“850—(255+245)”。
(3)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
说课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
【说课稿】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三篇【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大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一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大大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优秀的老师往往都有自己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一种魅力。
以下是WTT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1、本节课所处地位和作用把“对现象的推理”作为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还是第一次,这是新课程的一大亮点。
这种类型的问题原本只出现在数学奥林匹克教材中。
如今,这些生动有趣而又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溶入数学课本中,也是新教材在编排上一个大胆的尝试与创新。
学生将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本节课立足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在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一般都有一个可以直接判断的条件,学生只要找准关系句,就能较为轻松地推理出其他的相关结论。
让学生亲身经历对生活现象判断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教材编写的重要目的之一。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过程。
(2)、能借助表格记录整理信息并对生活中某些现象按一定方法进行推理。
(3)、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
并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中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3、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重点:利用表格进行生活中的推理。
难点:借助列表整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4、教具准备根据本节课的特点,为使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的是多媒体课件、表格纸等。
5、学生情况分析由于教材问题设计的难度上都不是很大,学生在推理中不会遇到太大的难度,关键在于如何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推理过程,教师在此方面要进行必要的指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导读:本文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54~55页“分桃子”。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懂得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谈话引入师:同学们,今天猴山上有件喜事,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了,那么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展示48个桃子和两只猴子)让生充分读取图中的信息,并说出要分的桃子的数量,为了公平要平均分等信息。
师:同学们请看,你看到了什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预设生1:我知道有两只猴子。
预设生2:我看到一些桃子。
师:那么有几个桃子?生:有48个桃子师:那么他们怎么分才公平?生齐说:平均分2、提出问题师展示题目的一半: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师:那么根据这些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有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多少个?(师展示全题)师:说的真好,请坐!生齐读题!二、探索新知:探究48÷2的算法和算理1、动画激趣,引导分法师:同学们请想一想,怎么把这4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桃子,在桌面上将这些小棒平均分成2份,现在动手分一分吧。
生汇报分法:生:先分整篮的每只猴子分到两篮桃子,然后再分单个的每只猴子分4个桃子(生汇报师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师:他说的好不好?师:那你们都同意先分整篮的,再分单个的,对吗啊?生:对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师:那这道题目怎么列呢?生:48÷2=(师板书)师:同意吗?(同意)师:为什么用除法呢?生:因为除法表示平均分。
3、生用口算的方法表示出分桃子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口算过程正好与分桃子的顺序对应师:那这个怎么算呢?会算吗?生:会师:赶快动手,看看谁的算法最多生探究算法,师巡视,生解说自己的算法师板书师:好了。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9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9篇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0×5=?》。
教材分析:《0×5=?》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个内容。
学生先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然后再发现有关0的乘法规律的基础上学习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最后学习连乘。
《0×5=?》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为一个数和0相乘得0,学生不易理解,容易和加法混淆,乘积怎样写也容易出现错误;几乘0得0后,很容易忘记加进位上来的数。
为了分散难点,教材把一个因数中间有 0和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安排在学生学会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一般运算方法之后进行讲练,这样可使难点分散,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在乘的过程中,0的具体处理方法。
学习《0×5=?》,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连乘乃至于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教法学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螺旋上升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
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为主课件情景为背景,通过探索每盘苹果顺次减少至0的过程,计算苹果总数,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通过试一试计算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引导学生动脑,动眼,动手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益、有效。
教学目标:1. 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 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1.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0”的规律。
2. 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环节:复习,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全课总结五个环节。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丰收了》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体验分数的意义,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教材以丰收的景象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会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深化对分数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2.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在实际情境中的运用,以及对分数大小的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丰收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分数的含义,激发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用。
3.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分数,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5.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包括:分数的含义、分数的基本运用、分数大小比较等。
八. 说教学评价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的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小数》这一课的说课稿。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初步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从而为后续学习小数及其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小数的认识。
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的存在,并初步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同时,教材还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认知能力,但对于小数的认识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三、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小数,知道小数的特征和构成。
2. 学会读、写小数,掌握小数的基本读写方法。
3. 能够区分整数和小数的不同,形成初步的小数概念。
4. 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读写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
五、教法与学法1. 教法:采用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小数。
2. 学法: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小数问题。
比如:你去超市购物时,有没有注意到商品价格中有一些数字是小数?这些小数是什么意思?怎么读、怎么写呢?2. 新课学习: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认识小数。
例如:讲解1元2角的小数表示方法,让学生了解小数点的读法和写法。
同时,通过与整数对比,让学生了解小数与整数的区别和联系。
3. 实践操作:安排一些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加深对小数的理解。
比如:让学生到超市收集一些商品价格标签,并尝试读出其中的小数;或者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全册(新版)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全册(新版)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1.1《小熊购物》说课稿一、说教材:《小熊购物》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教材分四个层次呈现:一是在用画图和分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二是理解乘加混合运算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法”的合理性;三是通过解决“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把乘加混合运算的经验加以迁移,体会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的合理性。
四是借助找生活中的原型,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说学情:对学生来说,虽然是首次把加减和乘除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遇到或经历过这些混合运算的原型,只是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数学思考。
不清楚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3、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
五、说教学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算理。
六、说教法和学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购物这一生活情境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并通过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师生对话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成功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生2:也可以先用父母寄回的钱减去花了的钱,800-745=55(元),这样 还剩55元,加上奶奶领取的补助185元,这样共节余的钱数就是 55+185=240(元)。列成综合算式是 800-745+185 =55+185 =240(元) 对解答正确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师:你能试着解决下面的问题吗?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课件出示教材 问题二)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 力,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多样化算法的理解。
五、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把静态知识转化成动态, 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性知识,指导学生理论联 系实际,开展多次讨论,使他们自主、快乐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 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 括能力逐步提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感受,有所感悟,有 所发现,有所创新。
5.一本书有947页,第一天看了104页,第二天看了137页,还有多少页 没看?
答案: 1.238+(576-357)=457 364+(567-446)=485 981-(657+185)=139 388+466-522=332 794-89+128=833 2. 625-285+625=965(个) 3. 358+697-542=513(张) 4. 611+176-145=642(块) 5. 947-(104+137)=706(页)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北师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教学内容:教材第92-93、94-97页。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提高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2、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正确率,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3、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难点: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与方法:课件、总结法,复习法。
教学过程:一、整理本学期数与代数知识内容。
1、引导学生回忆,指名汇报。
学生独立回忆,汇报自己的知识点:混合运算,加与减,乘与除,乘法,认识小数。
2、指导学生整理重点,交流自己学会了什么?同桌合作整理交流。
二、基本练习。
1、出示总复习第 1.2题。
教师倾听学生对小数意义的表达,给予及时正确评价。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每个小数所表示的意思。
学生独立将文具的价钱从小到大排列,全班交流自己的方法。
2、出示总复习第 6.7题。
给学生时间充分交流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互相学习。
独立思考,按要求完成学习。
3、复习乘除法,结合第3题巩固对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运用。
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4、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出示第 4 题。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道题尝试练习,交流每一道题的运算顺序。
5、自主练习,教材 95页第 9 题。
学生认真判断对错,然后改正错题,全班交流错题原因。
三、复习提高。
1.指导学生完成总复习第 6题,交流: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学生独立计算,按要求交流自己的算法。
2.组织学生复习第 7.8题。
个别板演,汇报自己的方法。
3.计算比赛,出示教材 94页练习题第 3.4题。
学生对立计算,在规定的时间内比赛完成。
四、复习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经常算错的题目,说一说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同桌合作整理,全班交流,展开互评。
五、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总复习,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自己学会的复习方法,本学期学习内容,全班互评。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会进行时间计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概念,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初步接触过时间概念,但还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
2.培养学生的时间计算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认识时、分、秒,会进行时间计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时间单位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小明的一天,引出时间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时、分、秒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时间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计算时间。
4.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时间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游戏教学:设计一些时间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
6.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时间计算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7.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布置一些拓展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精选全册说课稿
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目录一、混合运算1.小熊购物2.买文具3.过河二、观察物体1.看一看(1)2.看一看(2)三、加与减1.捐书活动2.运白菜3.节余多少钱4.里程表(1)5.里程表(2)四、乘与除1.小数有多少棵2.需要多少钱3.丰收了4.植树五、周长1.什么是周长2.长方形周长六、乘法1.蚂蚁做操2.去游乐园3.乘火车4.去奶奶家5.0×5=?6.买矿泉水七、年、月、日1.看日历2.一天的时间3.时间表八、数学好玩1.校园中的测量2.搭配中的学问3.时间与数学九、认识小数1.文具店2.货比三家3.存零用钱4.寄书5.能通过吗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说课稿说教材:小熊购物这一课实际上是孩子们初步接触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并探究混合运算的方法和规律,解决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解题方法,通过教学的不同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巩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已经熟练的掌握了表内的乘除法,能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打是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差异,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理解混合运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多交流方法加深算法的理解。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至第13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习题。
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规定合理性,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2.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3.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景,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
说教学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算理。
说教法学法:根据二年级的孩子年龄较小,思维比较直观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手段,采用问题探究、发现、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去探寻问题、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快乐的在其中探求新知。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优秀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优秀说课稿一、乘除法《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领导:你们辛苦了!我叫***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树有多少棵》,它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简要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小树有多少棵》这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2、3页的内容。
2.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上学期已经熟练掌握乘法口诀基础上,新学期的第一节课。
教材利用三捆小树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探索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也是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的基础,为第四单元、第六单元学习笔算乘除法打基础。
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口算训练,既能培养学生迅速的口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注意、记忆和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习笔算的基础。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经能熟练掌握一位数乘一位数的表内乘法,能运用已学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对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
4.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⑴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⑵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5.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将乘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迁移到乘数是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中。
二、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发现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个“发现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练习法,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在新课后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一定量化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学期说课稿【三篇】
【导语】数学的学习可以说很枯燥,记公式做题,做⼤量的类型题。
这时候,如果教师有⼀份明确的说课稿,将会⼤⼤提升教学效率,提升课堂活跃性,提升学⽣学习兴趣。
优秀的⽼师往往都有⾃⼰风格的说课稿,渐渐形成⾃⼰独特的授课技巧,它会成为你的⼀种魅⼒。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篇⼀】 教学⽬标: (⼀)知识⽬标 1.会看⽇历,认识星期。
2.能从⽇历中找出我国的⼀些重⼤节⽇,从⼩关注社会。
3.会计算经过时间。
(⼆)能⼒⽬标 培养学⽣的观察能⼒,推理能⼒。
(三)情感⽬标 通过制作⽇历,学会与⼈合作,感受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 (1)学会通过⽇历看⽇期对应的是星期⼏。
(2)了解我国的重⼤节⽇。
教学难点: ⽇期之间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课件、今年⽇历卡⼀张。
学具准备: 调查各⽉有哪些我国的重⼤节⽇?准备今年⽇历⼀份。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导⼊新课 1、出⽰2012年的⽇历。
同学们对⽇历都很熟悉,它是⼈们⽣活中的好帮⼿,你会看⽇历吗?⽇历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2、学⽣⾃由发⾔,让学⽣充分发表意见。
揭⽰课题:看⽇历。
⼆、根据问题,学看⽇历,认识星期 1、交流认识星期的⽅法。
我们打算在12⽉31⽇那⼀天迎新年联欢会,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吗? 2、学⽣动⼿在⽇历上查找12⽉31⽇是星期⼏。
3、请学⽣介绍查某⽉某⽇是星期⼏的⽅法。
4、出⽰本⽉⽇历,围绕下列⼏个问题,⼩组内与同伴说⼀说 ①今天是星期⼏?本⽉第⼀天是星期⼏? ②这个⽉有⼏天?⼏个星期⽇? ③第⼆个星期三是⼏⽇?本⽉最后⼀天是星期⼏? ④看今年本⽉的⽇历,从⽇历上你知道了什么? (学⽣在原有知识积累的基础上,通过⼩组讨论,能够对星期有所了解,他们能从⽇历上知道某⽉某⽇是星期⼏。
) 三、探索研究,从⽇历中找出重⼤节⽇。
1.学⽣独⽴在今年的⽇历中找⼀找下⾯这些节⽇,然后与同伴说⼀说,各个节⽇是⼏⽉⼏⽇,是星期⼏。
(1)教师节;(2)中国*的⽣⽇;(3)中国⼈民解放军建军节。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全册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一、说教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3页教学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为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等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教材在编排上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板块三、课堂练习 新课讲授完以后,出示练习题。 ⒈填一填。 ⑴口算13×3时,应先算( )×( )=( ),再算( )×( )=( ), 最后算( )+( )=( )。 ⑵口算24×4时,应先算( )×( )=( ),再算( )×( )=( ), 最后算( )+( )=( )。
⒉计算。
15×6= 16×3= 5×13= 17×4=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本课以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主要目的。因此通过创 设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用实验法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 策略,提高学生用数学知识认识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让数学更富有 现实性和生活化,从而让数学成为大众化的数学。
答案: 1.(1)10 3 30 3 3 9 30 9 39
(2)20 4 80 4 4 16 80 16 96 2. 90 48 65 68 84 560 68 93
54 51 69 280 3. > < = > = > 4. 16×3=48(个) 5. 28×4=112(个)
板块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收获。
《需要多少钱》说课稿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 年级上册《需要多少钱》的课文内容。下面我将从说教 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 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 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本《需要多少钱》是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课文内容。针对课程标准, 认真挖掘教材资源,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探索并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交流的过程,并能正确 地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 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树有多少棵说课稿一、说教材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3页教学地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也是为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等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算法。
教材在编排上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的课程标准理念,更加关注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及个性化差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力求使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目标:本节课是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我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四点: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数学思考: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发展归纳、概括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情感态度:经历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要让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为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依据现代认知科学理论,我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法,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思维的动机。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遵循了学生的认知思维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较大的空间进行探索性的学习,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进行独立思考。
三、说教学流程《数学课程标准》提倡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
为了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基于以上想法,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首先出示课本第2页的主题图,学校要组织植树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小树。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提出问题:从中您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这一环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展开教学,不但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而且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向新知识转化,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知,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我设置了3个活动活动一: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列出算式并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列出算式20 X 3 或则20 + 20 + 20,并计算得出答案是60棵。
接着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算式“20 X 3”,让学生结合问题情景,在小组内说一说这个算式的含义,再说说计算的方法。
小组派代表发言,算式20 X 3=60中的20表示每捆有20棵,3表示有3捆这样的小数,60就是表示有60棵小树。
学生有可能想出以下的几种计算方法:1、20 X 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 X 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先不看20后面的“0”,2×3=6,乘完后再在6的后面加一个“0”,所以就等于60。
比较算法:以上算法你认为哪种更简单?由于学习过乘法的意义,所以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排除加法,很自然地选择第三种方法。
而第三种方法是本节课希望学生掌握的口算方法,所以应抓住机会及时总结、强化:在整十数的乘法算式中,在乘的时候先不看乘数末尾的“0”,乘完以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同样多的“0”。
师生共同将题目补充完整,教师板书为学生做好示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解决问题后,继续追加问题:4捆小树有多少棵?5捆呢?运用刚刚优化口算的方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进一步强化口算的方法。
活动二:在学生掌握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后,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的“试一试”第2题。
学生通过独立计算,得出算式的结果,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几组题目,找一找竖列算式的规律,用自己的话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能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的末尾依次多一个“0”,积的末尾也多一个“0”。
学生已经把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迁移到整百数乘一位数,此时进行方法的强化,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计算的方法,既训练学生的思维,又发展学生的语言。
活动三:学生在总结了整十,整百,整千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完成“试一试”第三题。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引用生活中的情景来解释算式的含义,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同时,加强了口算的方法。
这一环节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对比发现的学习方式,使新学到的知识掌握的更加的牢固。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在这一环节我将分3个层次进行练习。
1、基础练习完成课本第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在这一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巩固核心知识。
2、提高练习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看图,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去。
3、发散练习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第三页的数学游戏。
选择图中3张卡片,并拼成一个正确整十数的乘法算式。
学生在游戏的同时巩固口算方法,并能发散学生的思维。
这一环节的三个层次的练习,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体现数学学习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既概括学生的思维,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总结评价,全课小结回顾这节课,评价下自己: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习的快乐吗?你还有什么疑问?以上教学流程设计,以学生的学习心里和知识起点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尝试、积极的探讨和合理的归纳,使学生学到新知识的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这样的教学会更加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方面都将得到有效的发展。
小数有多少棵有3捆小树,每捆20棵,一共有小树多少棵?20 X 3=60(棵) 1、1、20 X 3就是3个20相加,也就是算式:20 + 20 + 20=60;2、可以把20看成2个10,这样20 X 3可以变成6个10,就是60。
3、2×3=6,20×3=60 答:一共有小树60棵。
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明了清晰,给人以清晰完整的印象。
便于学生对教材的内容和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本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倡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教育理念完成我的说课,谢谢大家《参观科技馆》说课稿一、感悟理念解读教材《参观科技馆》是北师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乘除法》的第四课时。
本课内容是学习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材通过创设“参观科技馆”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结合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2、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体验数学的实用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口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难点是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的算理。
二、以学定教教为学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我注重设置情境,采用探究式的教法,以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动手操作、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探究问题的方法。
三、生是主体学以致用学生是要获取知识的主体,老师是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
教是为了更好的学,学是为了更好的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我看到了,我忘记了;我听到了,我记住了;我做过了,我理解了。
四、走进课堂感受精彩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孩子们都喜欢轻松愉快的环境,而课堂却是一个使他们受到约束的地方,因为知识本身是严肃的。
同时,课堂也是一门艺术,能够带着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会极大的激发他们的热情。
我通过谈话激起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引领他们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之中。
2、小组合作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我利用课件呈现出了“乘车”的问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再让他们独立思考,探索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因为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思维方式也不相同。
有的学生可能用摆小棒的方法,有的可能习惯画图,有的会做除法想乘法,也有的可能直接用算式比较推理得出答案。
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想法。
通过比较算法的不同,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3、解决问题巩固新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联系生活实际,学有用的数学。
数的四则运算是很枯燥的,学生常常觉得乏味。
我设计了“芝麻开门、迎客松、小火车、分糖果、小书虫、夺红旗”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原本枯燥的四则运算充满了生气,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为了深化学生对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算法的理解,在“迎客松”的环节上我安排了不同类型的算式: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大、被除数最高位比除数小、商末尾的0比被除数末尾的0少,为学生搭建一个交流思维的平台。
当学生的思维刚刚获得平衡时,我又出示了一种情况,就是被除数最高位和除数一样大,并且让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方法续写两道算式。
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的思维很快又被调动起来,我再次组织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方法。
总结全课以后,我布置了一篇故事类的数学日记,把课堂知识延伸到了课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