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课内配套练习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范文)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范文)一、选择题1. 鸿门宴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春秋B. 战国C. 汉朝D. 秦朝答案:D2. 鸿门宴的主要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赵高答案:D3. 鸿门宴的地点在哪里?A. 长安B. 咸阳C. 鸿门D. 洛阳答案:C4. 刘邦在鸿门宴中险些被杀,最终得以逃脱的主要原因是?A. 项羽心软B. 张良的智谋C. 项伯的庇护D. 刘邦的口才答案:C5. 鸿门宴中,范增多次向项羽示意杀刘邦,但项羽未动手,范增的反应是?A. 愤怒B. 无奈C. 理解D. 放弃答案:A二、填空题1. 鸿门宴的故事出自《________》一书。
答案:史记2. 鸿门宴中,刘邦的谋士是________,项羽的谋士是________。
答案:张良、范增3. 鸿门宴中,项羽的叔父________在关键时刻帮助了刘邦。
答案:项伯4. 鸿门宴中,刘邦借口________逃离宴会现场。
答案:上厕所5. 鸿门宴后,项羽自立为________,封刘邦为________。
答案:西楚霸王、汉王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答案: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当时秦朝已经名存实亡,各地起义军纷纷崛起。
刘邦和项羽是两支主要的力量。
刘邦先入关中,占领了咸阳,并派兵守住了函谷关,意图称王。
项羽得知后大怒,率军攻破函谷关,直抵鸿门,准备攻打刘邦。
在此背景下,鸿门宴应运而生。
2. 刘邦在鸿门宴中的表现如何?答案:刘邦在鸿门宴中表现得极为机智和冷静。
他先是低声下气地向项羽道歉,表示自己并无称王之心,只是误信谣言。
在宴会过程中,他巧妙地应对项羽的质问,并在张良和项伯的帮助下,成功化解了危机。
最后,他借口上厕所,趁机逃离宴会现场,避免了被杀的命运。
3. 范增在鸿门宴中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答案: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在鸿门宴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范增认为刘邦是项羽称霸天下的最大威胁,多次示意项羽杀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鸿门宴》课后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课后练习一、课内文言文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令将军与臣有郤C.范增数目项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距关,毋内诸侯2.下列对活用情况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A.吾得兄事之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B.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用作动词,登记在册C.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使动用法,使……为王D.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友善、交好3.下列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距关,毋内诸侯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③范增数目项王④令将军与臣有郤⑤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⑥张良出,要项伯⑦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⑧秋毫不敢有所近A.①③⑥⑦⑧ B.②④⑤⑥⑦C.①②④⑤⑧ D.①②④⑥⑦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加线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②此其志不在小③项伯杀人,臣活之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⑤沛公今事有急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⑦范增数目项王⑧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A.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B.①⑦/②⑤/③/④⑥⑧C.①②⑤⑦/③⑧/④⑥ D.①⑦/②⑤/③⑧/④⑥5.下列各项中,加线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籍吏民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常以身翼蔽沛公6.与“因击沛公于坐”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具告以事B.长于臣C.得复见将军于此D.大王来何操7.下列各选项中加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至鸿门,谢曰哙拜谢B. 杀人如不能举沛公起如厕C. 请以剑舞樊哙侧其盾以撞D. 今者有小人之言夫秦王有虎狼之心8. 下列各组句子中,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A. 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B.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C. 若属皆且为所虏窃为大王不取也D. 得复见将军于此因击沛公于坐9.写出下列句子中分别包含的成语。
(3分)(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最新)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1. 鸿门宴发生的背景是什么?A.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B. 楚汉相争时期C. 三国鼎立时期D. 南北朝时期答案:B解析:鸿门宴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具体时间是公元前206年,地点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鸿门堡村。
2. 鸿门宴的主要人物有哪些?A. 刘邦、项羽、张良、范增B. 刘邦、项羽、诸葛亮、周瑜C. 刘邦、项羽、韩信、萧何D. 刘邦、项羽、刘备、曹操解析:鸿门宴的主要人物包括刘邦、项羽、张良和范增。
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范增是项羽的谋士。
3. 鸿门宴的起因是什么?A. 刘邦率先攻入关中,项羽不满B. 项羽率先攻入关中,刘邦不满C.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D. 刘邦和项羽争夺关中的粮食答案:A解析:鸿门宴的起因是刘邦率先攻入关中,占领了咸阳,项羽对此感到不满,认为刘邦有独占天下的野心。
4. 鸿门宴中,范增的建议是什么?A. 与刘邦和谈B. 直接进攻刘邦C. 设宴款待刘邦,趁机杀之D. 将刘邦逐出关中解析:范增建议项羽设宴款待刘邦,趁机将其杀死,以消除后患。
5. 鸿门宴中,谁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称帝的野心?A. 张良B. 范增C. 曹无伤D. 项伯答案:C解析:曹无伤是刘邦的部下,他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称帝的野心,激起了项羽的愤怒。
二、填空题1. 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____年。
答案:206解析: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206年,是楚汉相争的重要事件之一。
2. 鸿门宴的地点在今天的____省____市临潼区鸿门堡村。
答案:陕西西安解析:鸿门宴的地点在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鸿门堡村。
3. 鸿门宴中,刘邦的谋士是____,项羽的谋士是____。
答案:张良范增解析: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两人在鸿门宴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4. 鸿门宴中,刘邦通过____的调解,最终得以安全返回。
答案:项伯解析: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在鸿门宴中起到了调解作用,帮助刘邦安全返回。
5. 鸿门宴后,项羽自立为____,封刘邦为____。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2024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2024一、选择题1. 鸿门宴发生在哪一年?A. 公元前206年B. 公元前207年C. 公元前208年D. 公元前209年答案:A2. 鸿门宴的主要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一位?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赵高答案:D3. 鸿门宴的地点在哪里?B. 咸阳C. 鸿门D. 洛阳答案:C4. 刘邦在鸿门宴中的主要谋士是谁?A. 萧何B. 张良C. 韩信D. 陈平答案:B5. 项羽在鸿门宴中的主要谋士是谁?A. 范增B. 项伯C. 龙且答案:A二、填空题1. 鸿门宴的故事出自《________》一书。
答案:史记2. 刘邦在鸿门宴中通过________的计策成功脱险。
答案:张良3. 项羽的谋士范增在鸿门宴中多次暗示项羽杀掉________。
答案:刘邦4. 鸿门宴中,项伯因为与________的交情,暗中帮助刘邦。
答案:张良5. 鸿门宴后,刘邦被封为________王。
答案:汉中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答案: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两大军事集团争夺天下。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中,占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
项羽随后赶到,因不满刘邦抢先入关,决定设宴鸿门,意图除掉刘邦。
2. 刘邦在鸿门宴中采取了哪些策略来脱险?答案:刘邦在鸿门宴中采取了以下策略:示弱求和:刘邦在宴会上表现出谦卑和顺从,向项羽表示自己并无野心。
借助张良:刘邦依靠张良的智慧和谋略,制定应对策略。
拉拢项伯:通过张良的关系,刘邦与项伯结为亲家,争取项伯的支持。
借机逃脱:在宴会中途,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迅速离开鸿门,返回军营。
3. 范增在鸿门宴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答案: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在鸿门宴中极力主张杀掉刘邦,认为刘邦是项羽夺取天下的最大威胁。
范增多次暗示项羽动手,甚至在宴会上举起玉玦作为信号,但项羽犹豫不决。
范增还安排项庄舞剑,意在刺杀刘邦,但最终未能成功。
4. 鸿门宴对刘邦和项羽的后续发展有何影响?答案:鸿门宴对刘邦和项羽的后续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刘邦方面:鸿门宴使刘邦意识到项羽的威胁,促使他更加谨慎和低调,同时也坚定了他与项羽争夺天下的决心。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二)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二)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不是《鸿门宴》中的人物?()A. 刘邦B. 项羽C. 萧何D. 范增答案:C2. 《鸿门宴》中,刘邦送给项羽的礼物是()A. 玉帛B. 美女C. 粮食D. 布匹答案:A3. 在鸿门宴上,谁为刘邦解围?()A. 张良B. 韩信C. 萧何D. 陈平答案:A4. 下列哪个不是鸿门宴的原因?()A. 刘邦攻占咸阳B.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C. 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D. 项羽忌惮刘邦的势力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答:《鸿门宴》背景是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
刘邦和项羽都是反秦的起义军领袖。
刘邦先入关中,攻占咸阳,但项羽实力强大,封刘邦为汉王。
双方势力存在矛盾,项羽设宴招待刘邦,企图借机消灭刘邦。
2. 请分析《鸿门宴》中的人物形象。
答:在《鸿门宴》中,主要有以下人物形象:(1)刘邦:机智、勇敢、善于应变。
他在鸿门宴上,面对项羽的威胁,能屈能伸,最终化险为夷。
(2)项羽:英勇、果断、刚愎自用。
他虽然实力强大,但在鸿门宴上,却因为犹豫不决,错失良机,导致刘邦逃脱。
(3)张良:足智多谋、忠诚。
他在鸿门宴上,为刘邦出谋划策,成功解围。
(4)范增:刚直、忠诚。
他力劝项羽杀掉刘邦,但未能成功。
3. 请简述《鸿门宴》中,刘邦送给项羽的礼物及寓意。
答:刘邦送给项羽的礼物是玉帛。
玉帛象征着刘邦愿意臣服于项羽,表达了他对项羽的敬畏之心。
但实际上,这只是刘邦的权宜之计,他借送礼之名,寻求与项羽和解,以便日后东山再起。
三、论述题1. 请论述《鸿门宴》中,项羽为何没有杀掉刘邦?答:项羽没有杀掉刘邦,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项羽性格中的犹豫不决。
在鸿门宴上,项羽虽然有意杀掉刘邦,但始终未能下定决心。
(2)刘邦的机智应变。
刘邦在宴会上表现出对项羽的敬畏,使项羽放松了警惕。
(3)张良的智谋。
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成功解围,使刘邦得以逃脱。
(4)范增的失误。
范增虽然力劝项羽杀掉刘邦,但他过于刚直,未能说服项羽。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3篇)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3篇)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篇)练习题一、选择题1. 《鸿门宴》出自哪部史书?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左传》2. 鸿门宴的主要人物不包括以下哪位?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赵高3. 鸿门宴中,谁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欲称王?A. 曹无伤B. 范增C. 项伯D. 张良4. 鸿门宴中,范增为何物以示项羽应杀刘邦?A. 玉玦B. 玉佩C. 玉玺D. 玉环5. 鸿门宴中,刘邦借口何事逃离宴会?A. 洗手B. 如厕C. 患病D. 接见使者二、填空题1. 鸿门宴中,项羽的军队驻扎在_________,刘邦的军队驻扎在_________。
2. 鸿门宴中,刘邦送给项羽的礼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 鸿门宴中,项伯与张良的关系是_________。
4. 鸿门宴中,刘邦对项羽说的“约为兄弟”是指_________。
5. 鸿门宴后,项羽封刘邦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2. 鸿门宴中,范增为何坚持要杀刘邦?3. 鸿门宴中,项伯为何要保护刘邦?4. 鸿门宴中,刘邦是如何逃脱的?5. 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有何影响?四、论述题1. 论述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 分析鸿门宴中刘邦的智谋及其在楚汉争霸中的作用。
答案一、选择题1. A2. D3. A4. A5. B二、填空题1. 坑门、霸上2. 白璧一双、玉斗一双、黄金百镒3. 儿女亲家4. 刘邦与项羽结为兄弟5. 汉王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鸿门宴发生在秦朝灭亡后,楚汉争霸初期。
当时,项羽和刘邦是反秦联军的主要领袖。
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威震天下,而刘邦则趁机攻入关中,占领咸阳,并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了民心。
项羽得知刘邦欲称王关中,极为不满,遂率军西进,直逼刘邦驻军地霸上,鸿门宴由此展开。
2. 鸿门宴中,范增为何坚持要杀刘邦?范增认为刘邦有野心,且深得民心,是项羽称霸天下的最大威胁。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推荐】
鸿门宴练习题及答案【推荐】一、选择题1. 鸿门宴中,谁主张杀掉刘邦?A. 范增B. 韩信C. 张良D. 项伯答案:A. 范增2. 在鸿门宴上,谁曾为刘邦辩护?A. 项庄B. 项伯C. 范增D. 张良答案:B. 项伯3. 鸿门宴中,刘邦逃走后,谁曾追赶刘邦?A. 项庄B. 韩信C. 项伯D. 范增答案:A. 项庄二、简答题1. 请简述鸿门宴的背景。
答案:鸿门宴发生在楚汉争霸时期,当时刘邦和项羽分别领导着反秦的义军。
在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
刘邦不满项羽的安排,于是起兵反楚。
在刘邦进攻楚地时,项羽派遣项庄设宴款待刘邦,实则是为了谋杀他。
2. 请分析项庄在鸿门宴上的作用。
答案:项庄在鸿门宴上扮演了刺客的角色。
他受范增指使,多次举杯向刘邦敬酒,企图找机会刺杀刘邦。
然而,由于项伯的辩护和刘邦的机智,项庄未能成功刺杀刘邦。
3. 请分析刘邦在鸿门宴上的应对策略。
答案:刘邦在鸿门宴上采取了以下应对策略:(1)虚心接受项伯的辩护,降低项羽的警惕心;(2)借口上厕所,暂时离开宴席,避免在宴席上遭受暗杀;(3)在宴席上多次向项羽敬酒,以示忠诚;(4)在逃离鸿门宴时,机智地让部下樊哙假扮自己,成功迷惑敌人。
三、论述题1. 请论述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格局的影响。
答案: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鸿门宴使得刘邦逃过一劫,为他日后建立汉朝奠定了基础;(2)鸿门宴后,项羽与范增之间的矛盾加剧,导致楚国内部不稳定;(3)鸿门宴使项羽失去了杀死刘邦的最佳时机,为刘邦崛起提供了机会;(4)鸿门宴加速了楚汉争霸的进程,为后来的楚汉战争埋下了伏笔。
四、拓展题1. 请谈谈你对鸿门宴中人物性格的分析。
答案:在鸿门宴中,各个人物性格鲜明:(1)刘邦:机智、果断、善于把握时机。
在鸿门宴上,他能够及时逃离险境,体现了他的聪明才智;(2)项羽: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在鸿门宴上,他未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导致后来楚汉争霸的失败;(3)范增:足智多谋、忠诚。
《鸿门宴》课后练习试题
《鸿门宴》课后练习试题《鸿门宴》课后练习试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美姬(jī)左尹(yī)鲰(zōu)生戮(lù)力B.樊哙(kuài)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眦(zì)C.彘(zhì)肩披帷(wéi)刀俎(zǔ)切而啖(tán)之D.杯杓(sháo)卮(zhī)酒犒(hào)劳侍(shì)坐2.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B.巨是凡人C.籍何以至此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3.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妇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
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毫”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
“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
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为”音wéi,动词,意为“认为”。
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
“足下”是对人的尊称。
4.下列各句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秋毫不敢有所近。
⑤张良出,要项伯。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A.①②⑤⑥B.②④⑥⑧C.①③⑤⑦D.①④⑤⑧5.框内词古今同义的一项是:()A.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D.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6.下列句中框内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②⑤/③④/⑥⑦B.①③④/②⑤/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7.下列内容,说明项王憨厚的一项是:()①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第4单元 鸿门宴 训练 配套练习 Word版含答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90】 A.⎩⎪⎨⎪⎧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长于.臣 B.⎩⎪⎨⎪⎧良乃.入,具告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C.⎩⎪⎨⎪⎧使子婴为.相为.击破沛公军 D.⎩⎪⎨⎪⎧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解析】 B 项,均为副词,于是,就。
A 项,介词,对/介词,表比较。
C 项,动词,作为,担任/介词,给,替。
D 项,连词,用来/介词,把。
【答案】 B2.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6722091】①沛公军.霸上 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③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④项伯杀人,臣活.之 ⑤君安与项伯有故. 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⑦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⑧范增数目.项王 A .①⑧/②③/④⑥/⑤⑦B .①⑧/②③⑤/④⑦/⑥C .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解析】 ①⑧为名词用作动词,②③为名词作状语,④⑥为动词的使动用法,⑤⑦为形容词用作名词。
【答案】 A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76722092】A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B .而听细说..C .所以..遣将守关者 D .旦日飨士卒..【解析】 D 项,“士卒”古今义均为“士兵”。
A 项,“河南”古义指“黄河以南”。
B项,“细说”古义指“小人离间之言”。
C 项,“所以”古义指“……的原因”。
【答案】 D4.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特点不一致的一组是( )A.⎩⎪⎨⎪⎧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B.⎩⎪⎨⎪⎧①大王来何操②沛公军霸上 C.⎩⎪⎨⎪⎧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②吾属今为之虏矣 D.⎩⎪⎨⎪⎧①毋从俱死也②沛公奉卮酒为寿 【解析】 B 项,①是宾语前置句,②是省略句。
A 项都是判断句。
C 项都是被动句。
D 项都是省略句。
【答案】 B5.在横线上补写出空缺的句子。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
《鸿门宴》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A )①目似瞑, 意(神情)暇甚②项王则受壁, 置(摆设)之坐上③卮酒安足辞(推辞) ④此亡秦之续(连续)耳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⑥大礼不辞小让(谦让)⑦沛公起如(往)厕⑧沛公则置(安置)车骑A.①③⑤⑦B.②③⑥⑧C.②④⑥⑦D.①④⑤⑧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 D )①距关, 毋内诸侯②沛公不胜桮杓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目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①③④⑤B.②⑤⑦⑧C.②④⑥⑧D.①②⑤⑨D.①距通拒, 内通纳;②桮通杯;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
⑨蚤通早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A )A.①因击沛公于坐②不如因善遇之B.①故遣将距关②君安与项伯有故C○1范增数目项王②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D.①沛公军霸上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A )①沛公军霸上②党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爽心悦目A.①③④ / ②⑤ / ⑥⑦B.①②⑤ / ③④ / ⑥⑦C.②⑥⑦ / ③④⑤ / ①D.③⑥ / ⑤⑦ / ①②④A。
①驻扎, 名作动;②象鸟的翅膀一样, 名作状;③使眼色, 名作动;④登记, 名作动;⑤象对待兄长一样, 名作状;⑥使……活, 使动用法;⑦使……爽快, 使……愉快, 使动用法。
5.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 C )A.妇女无所....今事有急, 故幸来告...B.素善留侯张...不如因善遇之C.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沛公则置车骑, 脱身独骑D.距关, 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不止内C。
A、宠幸;幸亏。
B、与……友好;好好的。
C、人马;人马。
D、内通纳, 接纳;进入。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A )①(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臣请入,与之同命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⑤今者有小人之言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⑦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⑧闻大王有意督过之A.①③⑥⑧ /② /④⑤ /⑦B.①③⑦ /④⑤ /⑥⑧ /②C.②④⑤ /①③⑧ /⑥⑦D.①④⑥ /② /③⑤ /⑦⑧A。
《鸿门宴》练习题+答案
《鸿门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课内知识检测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D )①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②故幸.来告良③乃令张良留谢.④哙拜谢.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解析】①君王对女子的宠爱②幸好,幸亏③告辞④感谢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C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范增起,出,召项庄 D.张良出,要项伯【解析】A. 倍,通“背”。
B.蚤,通“早”。
D.要,通“邀请”。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C )A.籍何以至此 B.大王来何操 C.竖子不足与谋 D.沛公安在【解析】A.B.C.宾语前置 C.省略句,竖子不足与之谋4.下列各句中,“为”字按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B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②何辞为.③为.之奈何④公为.我献之⑤为.击破沛公军⑥窃为.大王不取也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②⑥/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①被②呢,句末语气词,表疑问③【这个“为”有争议,可暂且不记。
观点一:读wèi,对,介词(全句翻译成“对这件事怎么办”);观点二,读wéi,做,动词(全句翻译成“怎么做这件事”)。
】④替,介词⑤替,介词⑥认为,动词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D ) A.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也.. B.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C.所以..宫室,还军霸上..遣将守关者 D.封闭【解析】A.男女亲家 B.意外的变故 C.……的原因6.下列对有关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迁。
《鸿门宴》选自本书的《项羽本纪》。
B.《鸿门宴》中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紧扣住情节的发展,通过人物间的矛盾和斗争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情态等来体现的。
鸿门宴练习题
鸿门宴练习题一、选择题1. 鸿门宴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末年D. 汉朝初年2. 鸿门宴的主要参与者有以下哪些人物?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所有选项3. 鸿门宴中,项羽的谋士是谁?A. 范增B. 陈平C. 萧何D. 韩信4. 鸿门宴上,刘邦是如何逃脱的?A. 贿赂了项羽的士兵B. 张良的计策C. 项羽的宽恕D. 项羽的疏忽5. 鸿门宴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如何发展?A. 继续合作B. 转为敌对C. 保持中立D. 无明显变化二、填空题6. 鸿门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一次_________,发生在公元前206年。
7. 鸿门宴上,项羽的部将_________因不满刘邦的逃脱,曾试图追杀刘邦。
8. 刘邦在鸿门宴上能够逃脱,得益于他的谋士_________的机智和计策。
9. 鸿门宴后,刘邦和项羽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最终导致了_________的爆发。
10. 鸿门宴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政治斗争中,_________和智慧同样重要。
三、简答题11. 简述鸿门宴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12. 描述刘邦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及其对后来历史的影响。
13. 分析项羽在鸿门宴上的决策失误及其后果。
四、论述题14. 结合鸿门宴的历史事件,论述在权力斗争中,如何平衡个人情感与政治利益。
15. 论述鸿门宴对后世政治斗争策略的影响及其启示。
五、案例分析题16. 假设你是刘邦的谋士,在鸿门宴上,你会如何策划刘邦的逃脱计划?请结合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人物关系进行分析。
六、综合应用题17. 如果你是现代的一位政治顾问,你将如何借鉴鸿门宴的历史教训,为政治领袖提供危机处理和谈判策略的建议?七、写作题18. 以“鸿门宴:一场历史性的宴会与政治斗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文,分析鸿门宴的历史背景、人物关系、事件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试卷应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2篇)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2篇)鸿门宴练习及答案(第一篇)练习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鸿门宴的参与者?A. 刘邦B. 项羽C. 张良D. 赵高2. 鸿门宴中,谁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A. 张良B. 项伯C. 范增D. 曹无伤3. 鸿门宴中,谁劝刘邦赴宴?A. 张良B. 项羽C. 范增D. 项伯4. 鸿门宴中,谁为刘邦献上玉玦,暗示项羽杀刘邦?A. 张良B. 项伯C. 范增D. 曹无伤5. 鸿门宴中,谁为刘邦解围,使刘邦得以逃脱?A. 张良B. 项伯C. 范增D. 樊哙二、填空题1. 鸿门宴发生的背景是______战争的末期。
2. 鸿门宴中,刘邦的军师范增认为刘邦有“______”之志。
3. 鸿门宴中,刘邦借口______离开宴会现场。
4. 鸿门宴后,项羽自立为______,封刘邦为______。
5. 鸿门宴的故事出自《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主要情节。
2. 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
3. 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有何影响?4. 你认为鸿门宴中谁是最关键的人物?为什么?5. 鸿门宴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四、论述题1.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鸿门宴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 论述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答案部分一、选择题1. D2. D3. D4. C5. D二、填空题1. 秦末农民2. 天子3. 如厕4. 西楚霸王,汉王5. 史记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主要情节。
鸿门宴发生在秦末农民战争末期,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
项羽的谋士范增认为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建议项羽在鸿门设宴杀刘邦。
刘邦在张良和项伯的帮助下,赴宴并巧妙应对。
宴会中,范增多次暗示项羽杀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刘邦借口如厕,在樊哙的保护下逃脱。
鸿门宴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楚汉争霸由此展开。
2. 分析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
刘邦:机智灵活:面对危机,刘邦能迅速做出反应,如借口如厕逃脱。
《鸿门宴》同步练习(含答案)
《鸿门宴》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曾皙的回答直接用理性的语言述说他的志向,勾勒出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
B.《烛之武退秦师》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大宗师》,《庄子》是庄周亲自撰写,主要反映了他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
D.《鸿门宴》中,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戴的玉向项羽示意多次,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2.下列关于文中的文化常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B.《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同为解释《春秋》的作品,所以它又被人们合称为“春秋三传”。
C.《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后由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D.在《鸿门宴》中,宴席的四面座位,以南向最尊,次为北向,再次为东向,最次为西向。
我们从座次可看出双方力量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二、句子默写3.默写【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昔我往矣,(《诗经采薇》),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3)何时依虚幌,(杜甫《月夜》)(4)何当共剪西窗烛,(李商隐《夜雨寄北》)(5),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6)项庄舞剑,(司马迁《鸿门宴》)(7)载载孑立,(李密《陈情表》)(8)云无心以出山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情景默写4.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把“仁”推到学习和思考领域中去,提出成就仁道的途径的句子是。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推荐】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推荐】一、选择题1. 鸿门宴上,谁曾三次举杯欲敬项羽?A. 张良B. 范增C. 樊哙D. 刘邦2. 在鸿门宴上,项羽的部将谁曾保护刘邦逃离?A. 项庄B. 项伯C. 范增D. 张良3. 鸿门宴之后,谁建议项羽定都彭城?A. 范增B. 项伯C. 张良D. 吕后二、简答题1. 请简述鸿门宴的背景和起因。
2. 描述鸿门宴上刘邦和项羽的表现,并分析他们的性格特点。
三、论述题1. 结合历史背景,论述鸿门宴对于楚汉争霸格局的影响。
2. 分析鸿门宴中各个人物的策略和动机。
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 樊哙2. B. 项伯3. A. 范增二、简答题答案1. 背景和起因:鸿门宴发生在秦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刘邦和项羽都是反秦的起义军领袖。
刘邦先入关中灭秦,但项羽实力强大,不满刘邦先入关中称王。
在范增的策划下,项羽设宴邀请刘邦,实为试探并趁机消灭刘邦。
2. 刘邦和项羽的表现与性格特点:刘邦在鸿门宴上表现得非常谦卑,甚至能屈能伸,三次向项羽敬酒,显示了他的机智和灵活性。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圆滑、善于交际,能够随机应变。
项羽则表现出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的性格,他在宴会上多次被刘邦的言辞打动,未能下定决心杀掉刘邦,反映出他决策上的犹豫和优柔寡断。
三、论述题答案1. 鸿门宴对楚汉争霸格局的影响:鸿门宴虽然没有直接导致项羽失败,但却是楚汉争霸格局形成的重要转折点。
鸿门宴上项羽未能趁机消灭刘邦,使得刘邦得以保全实力,并最终在楚汉争霸中战胜项羽,建立汉朝。
鸿门宴显示了项羽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失误,他未能把握时机,消灭对手,从而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2. 人物策略和动机分析:范增:他的策略是借鸿门宴之机铲除刘邦,消除后患。
他的动机是出于对项羽的忠诚,以及对于统一天下的渴望。
张良:他的策略是保护刘邦安全,通过智谋和策略化解危机。
他的动机是对刘邦的忠诚,以及为实现反秦大业,需要保全刘邦这位领袖。
项伯:他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可能是出于个人对刘邦的同情,也可能是认为刘邦对项羽构不成威胁,同时也不愿见到楚国内部自相残杀。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2024
鸿门宴练习及答案2024一、练习题(一)选择题1. 《鸿门宴》出自哪部史书?A. 《史记》B. 《汉书》C. 《资治通鉴》D. 《左传》2. 项羽在鸿门宴上为何没有杀刘邦?A. 项羽心慈手软B. 张良的智谋C. 项伯的劝阻D. 刘邦的狡猾3. 下列哪项不是鸿门宴中的重要人物?A. 项羽B. 刘邦C. 张良D. 荆轲4. 鸿门宴中,谁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A. 项伯B. 范增C. 曹无伤D. 张良5. 鸿门宴中,范增为何对项羽不满?A. 项羽不听劝告B. 项羽优柔寡断C. 项羽心慈手软D. 项羽贪图享乐(二)填空题1. 《鸿门宴》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西汉著名的_________。
2. 鸿门宴发生的背景是_________战争时期,刘邦和项羽争夺_________。
3. 鸿门宴中,刘邦通过_________的智谋和_________的帮助,成功脱险。
4. 范增在鸿门宴中多次向项羽暗示要杀刘邦,但项羽_________。
5. 鸿门宴后,刘邦_________,最终在_________中战胜项羽,建立汉朝。
(三)简答题1. 简述鸿门宴的起因和结果。
2. 分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特点。
3. 张良在鸿门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例说明。
4. 鸿门宴对后世有什么影响?5. 你认为鸿门宴中谁是最关键的人物?为什么?(四)论述题1.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鸿门宴发生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 鸿门宴中,刘邦和项羽的智谋和性格对最终结果有何影响?3. 从鸿门宴看古代政治斗争中的权谋与智慧。
4. 鸿门宴对现代企业管理有何启示?5. 结合鸿门宴,谈谈你对“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理解。
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1. A. 《史记》解析:《鸿门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史记中的名篇。
2. C. 项伯的劝阻解析: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在鸿门宴中多次劝阻项羽,使刘邦得以脱险。
3. D. 荆轲解析:荆轲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刺客,与鸿门宴无关。
高中语文《鸿门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鸿门宴》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卮.酒(zhī)刀俎.(zǔ)鲰.生(qǔ)瞋.目(chēn)B.戮.力(lù)杯杓.(zhuó)犒.劳(kào)樊.哙(fán)C.不.者(fǒu)美姬.(jī)崤.山(xiáo)玉玦.(quē)D.彘.肩(zhì)参乘.(shènɡ)侍.坐(shì)目眦.(zì)解析:A项,“鲰”应读“zōu”;B项,“杓”应读“sháo”;C项,“玦”应读“jué”。
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毋内诸侯B.令将军与臣有郤C.秋毫不敢有所近D.张良出,要项伯解析:A项,“内”通“纳”;B项,“郤”通“隙”;D项,“要”通“邀”。
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因.击沛公于坐不如因.善遇之B.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王曰长于.臣C.公为.我献若属皆且为.所虏D.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解析:A项,都是介词,趁机;B项,介词,比/介词,对;C项,介词,被/介词,替;D项,动词,送给/介词,和。
答案:A4.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此天子气也B.吾属今为之虏矣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解析:B项为被动句,A、C、D三项都是判断句。
答案:B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刚说过他能处理好自己侵权这件事,现在又矢口否认,这种首鼠两端....的态度让人实在不解。
B.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物....般地轻松夺得八枚金牌。
C.有些领导干部,在会上侃侃而谈,实际工作中却述而不作....,会上讲的事情不能得到落实,这种工作作风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D.漫步万盛石林景区,石林、溶洞、飞瀑显露出鬼斧神工的魅力,浓郁淳朴的苗家风情及丰姿绰约....的民族歌舞增添了人文情趣。
《鸿门宴》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鸿门宴》课内限训一、单选题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已去,间至军中间:从小路 B.张良入谢谢:辞谢C.再拜献大王足下再:第二次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2.下列各句中的“之”字,指代对象相同的两句是()①闻大王有意督过之②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③亚父受玉斗,置之地④吾属今为之虏矣A.① ②B.② ③C.③ ④D.① ④3.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按其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沛公欲王.关中②项伯杀人,臣活.之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④沛公军.霸上⑤籍.吏民,封府库⑥常以身翼.蔽沛公⑦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⑧吾得兄.事之A.①⑤⑥/②③④⑧/⑦ B.①④⑤/②③⑦/⑥⑧ C.①④⑥/②③⑤⑧/⑦D.①④/②③⑦/⑤⑥⑧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 B.亚父者,范增也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 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张良出,要项伯6.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因.人之力而敝之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C.因.之以饥馑 D.因.其固然7.下列句子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③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④谁为.大王为此计者⑤为.国以礼,其言不让⑥不足为.外人道也⑦若属皆且为.所虏⑧如今人方为.刀俎○9何辞为.A.①/②④③⑧⑤⑥/⑦/⑨ B.①⑤/②④③⑧⑥⑦/⑨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⑨ D.①⑤②/④③⑧⑥/⑦⑨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无所取.. D.财物..也 B.沛公居山东..时 C.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头发上.指 B.吾得兄.事之 C.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0.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若属皆且为所虏 B.客何为者 C.沛公安在 D.大王来何操11.在下面四个句子中补写出的宾语“之”,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B.则与(之)一生彘肩 C.则与(之)斗卮酒 D.如今人方为(之)刀俎12.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爵位共有五等:公、侯、伯、子、男。
《鸿门宴》课后练习题
《鸿门宴》课后练习题一、基础知识1、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共130 篇,由本纪、世家、列传、书和表五部分组成,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张良出,要项伯C.良乃人,具告沛公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C ( A.“倍”通“背”B.“要”通“邀”C.“蚤”通:‘早’’)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 B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B料大王士卒足以当大王乎C吾得兄事之D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冀蔽沛公4、列出一些出自课本的成语劳苦功高;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二、语段精读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0—15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官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语文《鸿门宴》随课练习班级姓名学号归纳文言知识点:一、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2、要项伯3、不敢倍德4、不可不蚤来5、令将军与臣有郤6、因击沛公于坐二、指出下面句子中的古今异义并解释。
1.沛公居山东时2.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3.约为婚姻4.我为鱼肉5.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而听细说三、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一)、名词活用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2、日夜望将军至3、吾得兄事之4、头发上指5、常以身翼蔽沛公(二)名词活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2、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3、沛公欲王关中。
4、吾得兄事之。
5、籍吏民6、范增数目项王。
7、刑人如恐不胜。
8、道芷阳间行(三)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
2、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4、樊哙侧其盾以撞(四)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四、判断句式:1、客何为者2、籍何以至此3、大王来何操4、沛公安在5.此天子气也。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7.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9.亚父者,范增也。
10.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1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2.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14.吾属今为之虏矣。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为”的用法和意思1.使子婴为相2.为击破沛公军3 .皆为龙虎4 .臣为韩王送沛公5 .为之奈何6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7.皆且为所虏8.何辞为9.窃为大王不取也*****归纳虚词“为”的用法:1、介词。
(1)表被动,读作wéi,相当于“被”,常和“所”组合。
例1.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2)表动作行为的替代,读作wèi,相当于“给”“替”。
例2.为击破沛公军。
(《鸿门宴》)(3)表动作行为的对象,读作wèi,相当于“对”“向”。
例3.持其踵为之泣。
(《触龙说赵太后》)(4)表动作行为的原因,读作wèi,相当于“因为”“由于”。
例4.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表动作行为的目的,读作wèi,相当于“为了”。
例5.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孔雀东南飞》)2.助词,用于句尾,表疑问语气,前面一般有疑问代词呼应。
读作wéi。
例8.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二、课内知识检测:1.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①距关,毋内诸侯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④范增数目项目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秋毫不敢有所近⑦拔剑切而啖之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A.①③④⑤B. ⑤⑦⑧C. ④⑥⑧D.①⑤⑨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A. ①因击沛公于坐②不如因善遇之B. ①故遣将距关②君安与项伯有故C. ①范增数目项王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D. ①沛公军霸上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①沛公军霸上②党以身翼蔽沛公③范增数目项王④籍吏民,封府库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⑥项伯杀人,臣活之⑦爽心悦目A.①③④/②⑤/⑥⑦B.①②⑤/③④/⑥⑦C.②⑥⑦/③④⑤/①D.③⑥/⑤⑦/①②④4.下列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A. 妇女无所幸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B.素善留侯张良不如因善遇之C. 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D. 距关,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不止内5.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①(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③臣请入,与之同命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⑤今者有小人之言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⑦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⑧闻大王有意督过之A.①③⑥⑧/②/④⑤/⑦B.①③⑦/④⑤/⑥⑧/②C.②④⑤/①③⑧/⑥⑦D.①④⑥/②/③⑤/⑦⑧6、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译文:②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译文: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译文:三、能力拓展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
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五人共会其体,皆是。
故分其地为五: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蠭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选自《项羽本纪》)7 、下列黑体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乌江亭长舣船待整船靠岸B、若非吾故人乎你C、吾为若德恩德D、五年卒亡其国士卒8、下列黑体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籍独不愧于心乎今独臣有船B、以赐公欲以力征经营天下C、不忍杀之马童面之D、江东虽小位虽不终9、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羽拒绝东渡乌江以求东山再起,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之所以陷入绝境,那是老天的安排。
改变这种现状是无意义也是不可能的。
B、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王翳杀死的有几十人。
C、项羽只用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发出,自号为“霸王”。
尽管他的势位没能保持长久,但司马迁对此却深为赞叹。
D、司马迁认为项羽五年之间丢了国家,主要是因为项羽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
10、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①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译文:②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译文:③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译文:《鸿门宴》随课练习参考答案前面练习答案P《鸿门宴》课件6、①否则,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俘虏。
②项羽手握宝剑挺直身子问道“你是干什么的”③特意派遣将士守住关口,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发生。
7、D 最终8、D 虽然(A 难道/唯独B把/凭借C 它,代项羽的马/他,代指项羽。
)9、B“由于相争而被王翳杀死的有几十人”,文中义为骑兵因争抢自相残杀而死。
10、①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②项王身上也被伤害十几处。
③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他的发迹那么突然啊译文: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
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
希望大王快快渡江。
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
”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
”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
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
项王身上也被伤害十几处。
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
”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黄金千斤,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份好处送你吧!”说完,自刎而死。
王翳拿下项王的头,其他骑兵互相践踏争抢项王的躯体,由于相争而被杀死的有几十人。
最后,郎中骑将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争得一个肢体。
五人到一块把肢体拼合,正好都对。
因此。
把项羽的土地分成五块;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niè,聂)阳侯。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
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
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为什么他的发迹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
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藉,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
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
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
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