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合集下载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名词解释生物群落:指在特定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植物、动物、真菌、微生物群落与其非生命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食物链:指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组成的组成的能量运转序列,是生物之间食物关系的体现,即生物因捕食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关系,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的基本载体。

群落演替:生物群落常随环境因素或时间的变迁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包括一个群落自身所经历的发育,即群落由发育初期、成熟期到衰老期的变化。

同时,在一定地段上,群落有一个类型转变成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的演变过程被称为群落演替。

选择题1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B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旱生演替2.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A )。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3.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称为( C )A.环境 B.生境 C.内环境 D.地球环境4.对于某种作物,当土壤中的氮可维持250kg产量,钾可维持350kg产量,磷可维持500kg产量,则实际产量一般会在( A )A.250kg左右 B.350kg左右 C.500kg左右 D.大于500kg5.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 A )A.黄化现象 B.白化现象 C.辐射效应 D.代谢效应6.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范围主要是( A )A.可见光区 B.紫外光区 C.红外光区 D.绿光7.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 )A.贝格曼法则 B.阿伦法则 C.李比希定律 D.谢尔福德定律8.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在种群数量变动中属于( B )A.季节消长 B.不规则波动 C.周期性波动 D.种群平衡9.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澳大利亚,10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环境生态学(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环境生态学(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单选题1.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A.种子植物B.蕨类植物C.蓝绿藻D.真菌答案: D2.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B.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C.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D.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答案: D3.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A.高等植物B.哺乳动物C.大型真菌D.蓝绿藻答案: B4.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B.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C.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D.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答案: C5.4. 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阳光、温度B.高度、纬度C.阳光、纬度D.阳光、地形答案: B6.3. 植物光合作用率与呼吸作用率相等时的光强称为 ( )A.光补偿点B.光饱和点C.光平衡点D.生理辐射答案: D7.6.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相比 ( )A.身体大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小变短B.身体小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小变短C.身体大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大变长D.身体小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大变长答案: A8.2. 小麦只在春末夏初才能开花 ,这是由于( )A.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高温B.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长日照C.它需要春末夏初的短夜D.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适宜温度答案: D9.7. 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海洋藻类的垂直分布分别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所致 ( )A.海拔高度与海水深度B.温度与光照C.均受C02 的浓度D.均受光照的影响答案: A10.9.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 , 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 )A.温度较高 , 相对湿度较小B.温度较高 , 相对湿度较大C.温度较低 , 相对湿度较小D.温度较低 , 相对湿度较大答案: A11.11、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

生态环境期末考试试题

生态环境期末考试试题

生态环境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A. 生物群落B. 非生物环境C. 人类活动D. 能量流动2. 生态系统服务中的“净化空气”属于以下哪种服务?A. 供给服务B. 调节服务C. 文化服务D. 支持服务3. 以下哪个指标不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常用指标?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多样性指数C. 生物量D. 物种均匀度4. 根据生态学原理,以下哪种行为不是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A. 鸟类迁徙B. 植物落叶C. 动物冬眠D. 人类使用空调5. 以下哪个概念不是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A. 群落B. 种群C. 基因库D. 食物链6.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A. 过度捕捞B. 森林砍伐C. 外来物种入侵D. 物种自然灭绝7.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A. 单向流动B. 不可循环C. 逐级递减D. 可逆流动8.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消费者?A. 狮子B. 鲨鱼C. 蚯蚓D. 秃鹫9.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足迹的组成部分?A. 土地使用B. 水资源消耗C. 能源消耗D. 人口数量10.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保护的主要目标?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维护生态平衡C. 促进经济发展D. 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1. 生态系统功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物种多样性D. 生态系统服务12. 以下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种的分布?A. 气候条件B. 土壤类型C. 人类活动D. 物种的繁殖能力13. 以下哪些是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A.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B. 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C. 生态系统的演变过程D. 物种的分类与进化14. 以下哪些是生态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实施生态修复C.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D. 增加物种数量15. 以下哪些是生态系统退化的表现?A. 生物多样性下降B. 土壤侵蚀加剧C. 水质恶化D. 气候变暖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生态系统服务是可再生的资源。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合计43题)一、填空题1.人类对自然的适应环境污染5.《寂静的春天》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7.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8.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产生9.《增长的极限》10. Haeckel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前苏联学派12.生物圈生命支持系统13. 大气圈微观二、选择题1. A2. B3. D4. D5.A B C D6. A7. A B8. B9. A 10. C三、判断题1. (√)2. (×)3.(√)4.(×)5.(×)6.(√)四、名词解释——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的反馈效应。

或指由于人类不恰当的生产活动引起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质量的恶化,出现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是研究认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的变化机制、规律和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保护对策的科学。

即应用生态学的原理,阐明人与环境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和效应以及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途径的科学。

——是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是研究和指导人类在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中,正确协调人与环境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是由众多分支学科组成的学科体系的总称。

——是生物圈与生命支持系统的统一体,是地球上全部生物与之发生相互作用的环境的总和。

五、简答题1.生态圈运行的主要特点及启示。

答:特点:生态圈的物质是封闭循环的;生态圈是具有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的自持系统;生态圈具有优化演进的能力。

启示以自己的理解围绕要怎么善待生态圈来作答。

2.简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答:研究内容包括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学科任务: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措施。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导论(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学导论(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答案.doc

1.我国目前酸雨污染面积占国土面积30%左右,并在一些地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仅川、黔、两广四省区的农业和森林每年造成的直接损失达18亿元。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酸雨形成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参考答案】: 形成原因:1)纯净的雨雪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因而具有微酸性。

当大气受到污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或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 H 值低到5 . 6 以下,形成酸雨。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与雨、雪作用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降落到地面,这种雨或雪叫酸雨。

2)二氧化硫主要来至工业燃煤,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5%;氮氧化物主要来自于燃料高温燃烧,如汽车尾气,我国是汽车大国;酸雨是无国界的,国外的区域输送。

影响因素:人为因素: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酸雨形成主要原因。

大量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

自然因素:土壤性质,大气中的氨,大气颗粒物,天气形式不利影响: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酸雨使土壤酸化,肥力降低,有毒物质更毒害作物根系,杀死根毛,导致发育不良或死亡。

酸雨还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破坏水生生态系统;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直接或间接危害人体健康;酸雨对森林的危害更不容忽视,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或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

促使森林衰亡。

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我国四川、广西等省有10多万公顷森林也正在衰亡。

世界上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遭酸雨腐蚀而严重损坏,如我国的乐山大佛,北京芦沟桥的石狮和附近的石碑,五塔寺的金刚宝塔等均遭酸雨浸蚀而严重损坏。

2.简述磷肥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参考答案】: 磷元素是作为营养三要素之一,它不仅能显著增加作物产量,又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规划与管理(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答案.doc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为( )。

A.3级B.4级C.5级D.6级【参考答案】: C2.环境管理最基本手段是( )。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教育手段【参考答案】: B3.依据国家环境法律规定落实地方政府环境责任的行政管理制度是( )。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B.污染限期治理C.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D.污染强制淘汰制度【参考答案】: A4.耗氧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1)、有毒有机物的水环境容量(2)、重金属的水环境容量(3)的大小排序为( )。

A.(1)>(2)>(3)B.(3)>(2)>(1)C.(2)>(3)>(1)【参考答案】: A5.下面哪一项不属于三同时制度中的规定。

( )A.同时设计B.同时规划C.同时施工D.同时投产使用【参考答案】: B6.环境规划按时间分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其中中期的年度范围为( )。

A.3-5年B.5-10年C.10-15年D.15-20年【参考答案】: B7.一般说来,人口生产和物资生产之间的界面是( )。

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参考答案】: C8.处理解决多阶段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方法为( )。

A.非线性规划B.动态规划C.线性规划D.多目标规划【参考答案】: B9.对“三同时”制度作出具体规定的法律、法规是( )。

A.环境保护法B.海洋环境保护法C.大气污染防治法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参考答案】: D10.环境管理主要是针对的对象是( )。

A.环境污染B.原生环境问题C.次生环境问题D.生态破坏【参考答案】: C11.环境管理的核心的管理对象是( )。

A.物B.人C.技术D.资金【参考答案】: B12.一般说来,人口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界面是( )。

A.自然资源B.环境质量C.商品D.废弃物【参考答案】: B13.“以新带老”的原则就是( )。

A.以新建项目管理带动老污染治理B.以新技术改造带动老产品更新C.以新管理对策代替老管理对策【参考答案】: A14.一般而言,环境权是指( )。

2023年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年环境生态学试题库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环境生态学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一、术语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环境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4、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取食和被食的关系,往往不是单链的,营养级常错综复杂,一种消费者同时取食多种食物,而同一食物又可被多种消费者取食。

食物链间交错纵横,彼此交叉相连,构成一种复杂的网状结构,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

5、初级生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开始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对太阳能的固定,所以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的生产。

初级生产指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取并固定太阳能,把无机物质合成、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1、简述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性。

①光强对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有重要作用(5分)光强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体积的增长和重量的增长有重要影响,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干物质积累重要来源于光合作用。

光还促进植物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制约器官的生长发育速度,使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保持发育上的正常比例。

植物中的叶绿体必须在一定的光强下才干形成。

黑暗条件下会产生黄化现象。

②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性(5分)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随光强的上升而提高,但达成一定值后,光强增长光合作用速率不提高,这个点称为光饱和点。

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也在进行呼吸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光合作用的速率与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此时的光强称为补偿点。

根据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规定不同,可将植物分为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

2、简述高等植物的五个生活型。

(每点2分)按休眠芽或复苏芽所处的位置高低和保护方式,把高等植物划分为五个生活型:①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地面25cm以上,多为乔木、灌木等。

②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cm以下,芽受土表或残留物保护。

多为灌木、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③地面芽植物:在不利季节、其地上部分死亡,但被土壤和残落物保护的地下部分仍然活着,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生态环境规划(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生态环境规划(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12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目标,同时也有自身的目标,可以
把其目标归纳为( )。
5分 A 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均衡性、开拓性、更新性
B 连续性、多样性、整体性、均衡性、独立性、更新性
C 连续性、稳定性、多样性、定量性、独立性、更新性
D 连续性、稳定性、多样性、均衡性、独立性、更新性
13
将编好的规划方案提交上一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பைடு நூலகம்
5分
A 苏联生态学家亚尼茨基
B 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
C 德国博物学家海克尔
D 中国景观设计大师俞孔坚
10
下列那一种说法属于就评价中信息情报的收集和使用注意事
项。
5分 A 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存真,确认所得数 据的时空界限和权威性
B 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统计,确认所得数据是否可用
C 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仔细甄别,去伪存真,确认所得数 据的范围界限和实用性
乡镇建辖区生态环境中森林覆盖率在丘陵地区中部的指标值

5分 A 大于等于70
B 大于等于40
C 大于等于10
D 大于等于 50
4
污染环境评价中的超标率可用公式 来表示,其中 的具体含义
是下列哪种说法。
5分 A 表示 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次数
B 表示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浓度系数
C 表示污染物超过排放标准的检测浓度
《生态环境规划(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共20道题,
一、单选题
共20题,100分
1
下列那一种属于环境预测方法中的定性预测技术。
5分
A 主成成分法
B 回归分析法
C 专家调查法

环境生态学试卷

环境生态学试卷

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生态学本科考试试卷By:Super_Smile 一:名词解释生态因子:是指在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别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环境因子:生物有机体以外的所有环境要素,环境基本成分。

富营养化:由于直接向湖泊排污或农用化肥随地表径流输入湖中,使很多以硅藻和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转变成以蓝绿藻占优势的湖泊,这个过程叫富营养化。

生物放大:又叫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在生物体内有毒物质沿食物链各营养级传递时,在生物体内残留浓度不断升高的现象。

贝格曼规律:恒温动物在比较寒冷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大;在比较暖和的气候区,身体体积比较小。

阿伦规律: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

动态生命表:根据观察一群同一时间出生的生物死亡或存活的动态过程而获得数据编制的生命表。

次生演替:开始于次生裸地(如森林砍伐代迹地、弃耕地)上的群落演替。

原生演替:开始于原生裸地或原生荒原的群落演替。

协同进化:一个物种的某一特性由于回应另一物种的某一特性而进化,而后者的该特性也同样由于回应前者的特性而进化。

环境容纳量:对于一个种群来说,设想有一个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种群值以k 表示,当种群达到k值时,将不再增长,此时k值为环境容纳量。

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这个范围的大小称为生态幅。

重要值:用来表示某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

岛屿效应:岛屿面积越大容纳生物种数量越多的效应。

生态学零度:植物能够进行生长发育的最低临界温度。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个种群在特定时间内的年龄结构而编制的生命表。

生态入侵:指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栖息和繁衍的地区,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的扩展,这个现象就叫生态入侵。

食物链:由于生物之间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而形成的链锁状结构。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及答案(总38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一、填空题利用和______的共同利用是种群利用空间的主要方式。

食物链、______食物链和______食物链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三种主要类型。

3.《寂静的春天》一书作者是___________,描写的是使用___________所产生的种种危害。

年英国科学家坦斯利(Tansley)首次提出____________这一重要概念。

5. 3S技术已广泛用于生态学的研究,3S技术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6. Gaia假说即____________学说,该假说认为地球自我调节过程中,_________是起主导作用的。

7. r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K对策者具有高_______力。

8. 按环境的范围大小,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

9. 按环境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环境、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环境三类。

10.按环境的主体分,目前有两种体系,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另一类是以________为主体。

11. 按年龄锥体的形状,年龄锥体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12. 按生态系统空间环境性质把生态系统分为______生态系统、______生态系统和______生态系统。

13. 按生态因子的性质,通常可将生态因子归纳为________因子、_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_______因子。

14. 按生殖年龄可把种群中的个体区分为三个生态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15.不同群落的交界区域或者两类环境的相接触部分称为______。

16. 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2020年6月课程考试考试《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网考资料及答案.doc

单选题1.以种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表示的种群密度称为( )A.粗密度B.生态密度C.多度D.盖度答案: B2.温度降到冰点以下,植物组织发生冰冻而引起的伤害称为( )A.生理干旱B.冻裂C.冻害D.寒害答案: C3.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称( )A.进展演替B.逆行演替C.循环演替D.原生演替答案: B4.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层次在()A.林木B.灌木C.草本植物D.灌木和草本植物答案: A5.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之内。

A.二个龄级B.10年C.20年D.一个龄级答案: D6.林木种群随着年龄增长和个体增大而出现的种群密度减小的现象称为( )A.自然稀疏B.正常死亡C.异常死亡D.非密度调节答案: A7.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A.相互竞争B.互利共生C.寄生D.偏害作用答案: A8.在自然状态下,大多数的种群个体分布格局是()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集群分布D.泊松分布答案: C9.通过小气候而起作用的局部地形产生一种具有特色的植被,这些地方的顶极群落称( )A.土壤顶极群落B.地形顶极群落C.气候顶极群落D.偏途演替顶极群落答案: B10.地形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属于()A.直接作用B.间接作用C.替代作用D.补偿作用答案: B11.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团块分布D.嵌式分布答案: B12.磷循环属典型()A.气态循环B.沉积循环C.生物地球化学循环D.养分直接循环答案: B13.在亚热带地区的植物一般以()作为生物学零度。

A.0℃B.5℃C.10℃D.15℃答案: C14.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A.随机分布B.均匀分布C.团块分布D.嵌式分布答案: B15.次生演替有不同的途径,植物种类成分替代的演替途径为( )A.促进途径B.抑制途径C.忍耐途径D.顺行途径答案: A16.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通气组织发达B.机械组织发达C.叶面积小D.根系发达答案: A17.生态系统组成中,微生物属于()A.生产者B.自养生物C.分解者D.非生物组分答案: C18.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A.地表火B.地下火C.林冠火D.急进地表火答案: B19.水在自然界中有三种形态:即气、液、固态水。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试题集

《环境生态学》综合练习一、名词解释1.环境生态学:2.生态规划(广义):3.群落的水平结构:4.土壤肥力:5.r-选择:6.能量流动:7.生态因子的不可替代性8.K-选择:9.须氧污染物:10.生物种群环境容量:11.污染物质环境容量12.生态因子:13.群落的垂直结构:14.物质循环:15.酸雨:16.生态因子的直接作用规律:17.生物多样性:18.湿地生态系统:19.光饱和点:20.生态型工业:21.间接生态因子:22.生态监测:23.光补偿点:24.群落的交错区:25.功能区划:26.食物链加环延长:27.生物种群:28.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规律:29.人为干扰:30.平行食物链相接:31.限制因子:32.协同进化:33.群落:34.环境质量的生态评价:35.光周期性:36.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37.物质循环再生利用规律:38.生态破坏:39.谢尔福德耐性定律:40.动态平衡规律:41.边缘效应:42.温度三基点:43.耐性限度:44.反馈调节规律:45.生态位:46.自然保护:47.环境资源有效极限规律:48.温室效应:49.优势种:50.生态工程:5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52.正反馈:53.互利共生:54.负反馈:55.食物链:56.沉积循环:57.生态幅:58.食物网:59.初级生产:60.环境污染:61.主导因子定律:62.生态金字塔:63.系统功能综合性:64.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定律:65.群落的演替:66.生态平衡:67.生态因子综合作用定律:68.顶级群落:69.生态失调:70.间接生态因子:71.次生演替:72.能量流动:73.农林牧复合生态工程:74.指示生物75.平行食物链连接76.食物链加环77.光补偿点78.光饱和点79.光周期性80.温周期现象81.物候82.物候期83.限制因子84.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85.耐性限度86.生态幅87.主导因子88.主导因子定律89.协同作用90.不可替代性91.综合作用规律92.DO93.COD94.BOD95.治污生态工程96.二、选择题1.红橙光的主要生态效应是。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资源法(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A 答案.doc

奥鹏四川农业大学《环境资源法(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A 答案.doc

1.《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违反下列行为,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或者限制生产、停产整治,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其中一项不会被处罚的是:(?? )A.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B.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大气污染物的C.超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超过重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排放大气污染物的D.通过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参考答案】: B2.依照我国《水法》的规定,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 )。

A.工业生产用水的需要B.农业生产用水的需要C.航道运输用水的需要 D.居民生活用水的需要【参考答案】: D3.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按照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A.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三类B.生产用地、城市用地和生态用地三类C.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四类D.基础设施用地、城市发展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三类【参考答案】: D4.规定了“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性文件是(??? )。

A.《控制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塞尔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C.《关于持久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D.《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参考答案】: B5.《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主管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城市管理B.环境保护C.规划D.建设【参考答案】: B6.基本农业田保护区划定中,应优先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耕地是(??? )。

A.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确定的水果生产基地内的耕地B.年产量超过1000公斤/亩的耕地C.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铁路、公路等交通沿线,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周边的耕地D.需要退耕还林的耕地【参考答案】: C7.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附件1:课外作业习题集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A、A、B、A二、填空题1、环境、可持续发展;2、人类活动、生态环境;3、退化原因、恢复与重建三. 简答题1、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1分;2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1分;3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1分;4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1分..总之;运用生态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治理污染和破坏的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实现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协调;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使环境生态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分..2、环境生态学的学科任务和发展趋势是什么答:环境生态学主要的学科任务是:研究以人为主体的各种环境系统在人类活动的干扰下;生态系统演变过程、生态环境变化的效应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寻求受损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各种措施2分..进入21世纪后;其学科内容和任务不断丰富;环境科学将更为关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人为干扰的方式及强度;2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判定1分;3人为干扰下的生态演替规律;4受损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技术;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1分;6生态系统管理;7生态规划和生态效应预测1分..第二章生物与环境一、选择题C、B、A、A、C、A、A、D、B、B、D、B、B、A、C、A、D、A、B、B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 ;3、 B、C、D;4、B、C、D三、名词解释题1、最小值定律:最低量定律是德国化学家利比希Liebing提出的;他在研究谷物产量时发现;植物生长不是受需要量大的营养物质影响;而是受那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物质成分影响;如微量元素等;后来人们把这种为利比希最小值定律..2、限制因子:生物的存在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3、耐受性定律:即每种生物适应范围都有一个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两者之间的幅度为耐性限度;此即为谢尔福德的耐受性定律..4、生态幅:每种生物对一种环境因子都有一个生态上的适应范围的大小;称生态幅..5、短日照植物:日照时数少于某一数值时才能开花的植物..6、环境environment:指某一特定生物个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1分;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2分..7、生态因子: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2分;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1分..四、填空题1、遗传、生态系统;2、复合、环境四、判断题1、×;2、√;3、×;4、√五、论述题1、试述光的生态作用..答:光是太阳的辐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投谢到地球表面上的辐射线..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后;一部分被反射到宇宙空间;一部分被大气层吸收;其余部分投射地球表面2分..投射到地球表面上的太阳辐射称为总辐射;其中包括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作为太阳全部辐射的47%;其中直接辐射平均为24%;散射辐射为23%;光质在空间变化总的趋势是随纬度增加而减弱;随海拨升高而增加;一年中夏季光照最强、冬季光照最弱;一天中以中午最强;早晚最弱3分..从生态学上要特别注意光周期的变化;如一昼夜中光照和黑暗1分..光的生态作用有四个方面;即1生物生活所必需的全部能量;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太阳光;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1分;2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从植物中获取营养1分;3光是生物的昼夜周期、季节周期的信号1分;4光污染对生物和人类带来危害1分..2、论述温度的变化规律..答: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土温的变化..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与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而且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样温度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1分..1空间变化纬向变化:纬度决定一个地区太阳入射高度的大小及昼夜长短;因此也就决定了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量也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在北半球随着纬度北移;太阳辐射量减少;温度逐渐降低..纬度每增加1度;年均温度大约降低0.5℃..因此;从赤道到极地一般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1.5 分..海拔变化: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水蒸气和CO2含量低;地面的辐射散热量大;所以尽管太阳辐射较强;温度还是较低..通常海拔每升高100m;平均温度降低0.5-0.6℃;相当于纬度北移1度1.5 分..2时间变化时间变化分为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是一年四季温度变化的原因..根据气候的冷暖、昼夜长短的节律;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平均温度10-22℃为春秋季;10℃以下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四季长短受纬度、海拔高度、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差异较大1.5 分..温度的昼夜变化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日出后温度逐步上升;一般在13-14点达到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直到日出前降至最低值..此外;纬度高、海拔高以及远离海洋;昼夜温差也大1.5 分..3土壤和水体中的温度变化土温变化:白天土壤表面受热后;热量从表土向深层输送;夜间土表冷却后;热量从深层向表层流动..土壤热量正反两方面的输送量及流动速率决定了土壤温带的状况..土壤温度的变化比大气要缓慢且稳定;所以冬暖夏凉1.5 分..水体温度变化:光线穿过水体时;辐射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对数值下降;因此太阳辐射增温仅限于水体最上层..由于暖水密度比冷水的密度小;在高温季节或者白天在静水体内形成一个比较稳定、明亮的表水层;在距表层水较深处有一个较冷、密度较大的静水层;在两层之间是温度剧烈变化的变温层..夜晚;特别在寒冷季节;水面温度下降;表层水密度增加而下沉;深层温暖的水上升;上下层水体发生对流、交换充分混合1.5 分..第三章生物圈中的生命系统一、选择题B、C、B、B、A、A、D、D、B、C、B、B、C、B、D、D、D、A、D、A、C、A、A、A、A、B二、名词解释1、生活型:是生物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外部表现形式;同一生活型的物种;不但体态相似;而且其适应特点也是相似的..生活型是不同生物对相同环境趋同适应的结果..2、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组合1分..种群是由相同的个体组成;具有共同的基因库;是种族生存的前提2分..3、生态入侵ecological invation: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2分;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个过程称生态入侵1分..4、生态对策ecological strategy:又称为生活史对策life-history strategy;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对某一些特定的生态压力所采取的生活史或行为模式;称生态对策3分..5、生态位niche:主要指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3分..三、填空题1、微观、分子;2、出生、死亡;3、繁殖、第三;4、种内、种间;5、资源利用性、相互干涉性;6、个体、群体;7、性比、年龄;8、暴发性、过多;9、临时性、永久性四、判断题1、×;2、×;3、×;4×五、论述题1、当前在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有的人认为应该植树造林;有的人认为应该封山育林..试用群落演替的有关原理;阐明您的观点..恢复和重建林草植被有两种基本方式;一个是利用自然力的封山育林;一个是人工造林种草.在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着重强调人工造林;但是;对封山育林重视的不够;应用的不广. 2分已有许多实践证明;在大部分地区可以通过封育来恢复林草植被;但恢复的时间要长一些;有时要经历若干个演替阶段;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组成结构;但都是比较稳定的.人工造林种草见效快;但要较多投入;在技术掌握不当时;人工林草植被有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不相适应而呈现不稳定状态. 2分因此;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修复能力.在地形较破碎且草灌植被发育良好的宜林荒山;可采用封禁治理模式;适当种植地带性树种;通过采取封禁措施让那些抗逆性强的草本植被、木本植被;通过天然繁衍演替恢复生态. 2分这种模式虽然成林较慢;但其物种丰富、结构复杂;这是人工林所不能比拟的;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分退耕还林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技术难度大的系统工程.认真探索、研究、总结退耕还林试点示范阶段的植被建设布局;分析和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对退耕还林工程全面启动实施后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2分2、论述裸地上群落形成的过程..答:1侵移或迁移:是指植物生活在繁殖结构进入裸地;或进入以前不存在这个物种的一个生境过程;繁殖结构主要是指孢子、种子、鳞茎、根状茎;以及繁殖的植物的任何部分..植物能借助各种方式传播它的繁殖体;使它能从一个地方迁移到新的地方;繁殖体的传播;首先决定于其产生的数量..通常有较大比率的繁殖体得不到繁殖的机会..实际的繁殖率和繁殖体产生率之间差异是很大的;能作为传播的繁殖体;在其传播的全部过程中;常包括好几个运动阶段;也就是说植物繁殖体到达某个新的地点过程中;往往不只有一次传播;繁殖体迁移的续性决定于可动性、传播因子的传播距离和地形等因素..侵移不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群落变化和演替的重要基础..4分2定居:是指传播体的萌发、生长、发育;直到成熟的过程;植物繁殖体到达新的地点;能否发芽、生长和繁殖都是问题;只有当一个种的个体在新的地点上能繁殖时;才算定居过程的完成..繁殖是定居中一个重要环节..如不能繁殖;不仅个体数量不能增加;而且植物在新环境中的生长只限于一代..开始过入新环境的物种;仅有少数幸存下来繁殖下一代;或只在一些较小的一些生境存活下来;这种适应能力较强的物种称之为先驱种或称先锋植物..这种初步建立起来的群落;称先锋植物群落;对以后的环境的改造;对相继侵入定居的同种或异种个体起着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这一阶段物种间相互关系方面;是互不干扰;这个阶段物种的数目少;种群密度低;因此;在资源利用上没有出现竞争..3分3竞争:随着已定居的植物不断繁殖;种类数量的不断增加;密度加大;资源利用逐渐由没有充分的利用;而出现了物种间的激烈竞争..有的物种定居下来;并且得到了繁殖的机会;而另一些物种则被排斥..获得优势的物种得到发展;从不同角度利用和分摊资源;通过竞争达到相对平衡;从而进入协同进化;更能充分利用资源..3分3、什么是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请比较二者的异同..答:在植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现象称为演替..演替可以从裸露的地面上开始;也可以从已有的一个群落中开始..裸地可以分为原生裸地和次生裸地..原生裸地是指从来没有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段1分..次生裸地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植被下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曾经生长在此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段1分..植物群落的原生演替是指发生在原生裸地上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发生在次生裸地上的演替..2分二者的共同点:1演替都是在裸地上开始1分..2群落在形成过程中;都有植物的传播、植物的定居和植物之间的竞争这三个方面的条件和作用1分..3都是进展演替;即群落向着物种多样化、中生化和高生产力方向演替..1分二者的不同点:1演替开始的土壤条件不同;原生演替开始的裸地条件严酷;从来没有植物的繁殖体或被彻底消灭了1分;而次生演替开始的裸地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有一些繁殖体存在1分;2演替速度不同;原生演替慢;而次生演替快1分..4、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哪些因素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答:生物多样性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1分..生物多样性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 1分..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因素包括:1生物多样性与进化时间有关;进化时间越长;且环境条件稳定的物种多样性高1分;2物理环境越复杂;或叫空间异质性程度越高;群落的复杂性也高;生物多样性就越大1分;3气候越稳定;变化越小生物多样性越高1分;4物种之间的竞争是物种进化和分离的动力;所以竞争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1分;5捕食将被捕食者的种群数量压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减轻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竞争的减弱允许有更多的被捕食者共存..捕食者维持群落的多样性1分;6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越高;生产的食物越多;通过食物网的能流量越大;整个区域物种多样性就越高1分;7人为因素1分..第四章生态系统生态学一、选择题A、A、 C、D、D、 A、C、A、A、B、D、C、D、A、D、 B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 ;4、 A、B、D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ecosystem:指在一定的空间中共同栖居着的所有生物即生物群落1分与其环境之间由于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分..2、冗余种species redundancy 或 ecological redundancy:在一些群落中有些种是冗余的;这些种的去除不会引起生态系统内其他物种的丢失2分;同时;对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1分;这样的物种称为冗余种..四、填空题1、同等重要、丢失灭绝;2、链索、网络;3、较低、较高;4、营养、食物链;5、顶位、基位;6、较低、较高五、论述题1、论述森林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特点..答:1生物种类多、结构复杂:森林的垂直成层现象形成的各种小生境;发展了种类繁多的动物群落和其他生物群落.. 2 分2系统稳定性高:森林生态系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各类生物群落之间协同进化;使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成分与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 3分3物质循环的封闭程度高:自然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各组分健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无机环境间的物质交换完全在系统内部正常进行;对外界的依赖程度很小..3分4生产效力高: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明显的生态优势;它的生物量最大;生产力最高.. 2 分2、论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答:1生物生产: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产包括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两个过程;前者是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把太阳转变为化学能的过程;故又称之为植物性生产;2分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络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2分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生命成分的生存和繁衍;除需要能量外;还必须从环境中得到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3分4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功能整体性除体现在生物生产过程;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等方面外;还表现在系统中各生命成分之间存在着信息传递;习惯上称为信息流..3分3、影响生态系统初级净生产量的因素有哪些各有何影响初级生产量有哪些主要测定方法答:光、CO、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2主要因素2分;而食草动物的捕食会减少光合作用生产的生物量1分..对于陆地生态系统而言;一般有充足的光照和CO供应;但对林下植物而言;可能存在光照2不足的情况1分;水最易成为限制因子;特别是干旱地区1分;营养物质的缺乏;不会光合作用造成也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1分;对水域生态系统而言;水和CO2影响;光、营养物质和食草动物的捕食是主要的限制因素..1分测定法、放射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收获量测定法、氧气测定法、CO2性标记物测定法和叶绿素测定法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精度和适用情况3分..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是地球上自然界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答: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地球表面是不同生态系统的镶嵌;任何一自然环境单元就是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就是一个自然结构单元2分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首先是能量流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化学能贮藏在植物体内;然后在转给其他动物;这样营养就从一个取食类群转移到另一个取食类群;最后由分解者重新释放到环境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现是生态系统中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结果..2分其次;在生态系统内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复杂而有序的物质交换;这种交换是周而复始和不断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各要素结合而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集中表现在系统的整体性..生态系统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进行的基本单位..2分最后;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的改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例如;在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消失会影响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一要素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生态系统其它耍素的支持;离开生态系统的谈某一要素的功能是不完全的..2分另外;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的功能发挥都以生态系统的讯息传递相关的..以讯息传递为基础建立起了正负反馈调节功能;保障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稳定2分5、请论述生态系统中四个基本成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答:1生态系统的四个基本成分;在能量获得和物质循环中各以其特有的作用而相互影响;互为依存;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而紧密结合为一个统一整体;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这个功能单元2分..2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对于生态系统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倘若没有环境;生物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也得不到赖以生存的各种物质;因而也就无法生存下去..但仅有环境而没有生物成分;也就谈不上生态系统2分..3从这种意义上讲;生物成分是生态系统的核心;绿色植物则是核心的核心..绿色植物既是系统中其它生物所需能量的提供者;同时又为其它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且;就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而言;绿色植物的作用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因为如此;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一个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状态;除决定于环境条件外;更主要决定于绿色植物的种类构成及其生长状况3分..4生态系统中还原者的作用也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各类微生物;正是它们的分解作用才使物质循环得以进行..否则;生产者将因得不到营养而难以生存和保证种族的延续;地球表面也将因没有分解过程而使动;植物尸体堆积如山..整个生物圈就是依靠这些体型微小;数量惊人的分解者和转化者消除生物残体;同时为生产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营养原料3分..6、论述群落与生态系统的关系..答: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讨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3 分..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 2 分..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能;即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 分..但谈到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时;确实是很难区分..群落生态学的研究内容是生物群落和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这恰恰也是生态系统生态学所要研究的内容..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群落生态学与生态系统生态学必将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生态学分支3分..第五章生态系统服务一、单选题D、A、D、B、C、B、C、B、A、B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三、名词解释1、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的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效用..2、替代花费法: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具有这些效益或服务的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3、市场价值法:以生态系统提供的商品价值为依据;例如;森林每年提供的木材和林副产品的价值..4、费用支出法:常常用于评价环境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它以人们对某种环境效益的支出费用来表示该效益的经济价值..5、消耗性使用价值:是指没有经过市场而被当地居民直接消耗的生物资源产品的价值2分;如薪柴和野味肉品等1分..6、遗产价值:指当代人为将来某种资源保留给子孙后代而自愿支付的费用2分;如为保护大熊猫自愿捐献钱物1分..7、生产性使用价值:是指经过市场交易的那部分生物资源产品的商品价值;如木材、药材、鱼、蔬菜等..8、选择价值:指个人和社会对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潜在用途的将来利用;这种利用包括直接利用、间接利用、选择利用和潜在利用..四、填空题1、市场价格法包括市场价值法和费用支出法两种方法..2、在GDP中扣除由于经济增长造成自然资源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为恢复生态平衡、挽回资源损失而必须支付的经济投资;初步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被称为“绿色国民账户”..3、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4、某些环境效益和服务虽然没有直接的市场可买卖交易;但具有这些效益或服务替代品的市场和价格;通过估算替代品的花费而代替某些环境效益或服务的价值;称为替代花费法..5、生态代价包括直接代价和间接代价;前者指利用活动中资源和生态系统自身付出的代价;后者指由于外部不经济性而导致受影响区域所付出的生态代价..6、生态系统或自然资源对人类产生净效益的同时;亦存在因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带来的生态影响;即生态破坏的经济损失以及为消除这些损失而须支付的费用;统称“生态代价”..7、可持续收入是在不减少现有资本资产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入水平;资本资产包括人工资本厂房、机器及运输工具等、人力资本知识和技术以及环境资本矿产、森林及草原等..五、判断题。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

环境生态学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B.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C.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法2. 下列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气候因素3. 环境生态学中的“承载力”是指()。

A. 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物种数量B. 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环境压力C. 生态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资源量D. 生态系统能够适应的气候变化范围4.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指()。

A. 物种之间的捕食关系B. 物种之间的竞争关系C. 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D. 物种之间的迁徙路径5. 下列哪个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A. 太阳辐射B. 地壳运动C. 人类活动D. 自然灾害6.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是指()。

A. 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B. 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恢复能力C. 生态系统对内部变化的适应能力D. 生态系统对内部变化的恢复能力7. 在环境生态学中,通常用来衡量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指标是()。

A. 物种多样性B. 生物量C. 能量流动效率D. 水质指标8. “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核心是()。

A. 经济发展B. 环境保护C. 社会公正D. 所有以上选项9. 生态系统的“演替”是指()。

A. 生态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B. 生态系统从成熟到衰退的过程C. 生态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D. 生态系统内部物种组成的变化过程10. 下列哪个不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A. 栖息地破坏B. 气候变化C. 物种过度繁殖D. 外来物种入侵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来衡量。

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通常不超过________。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态学试题资料一、名词解释生态幅:生物在其生存过程中,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称作生态幅.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内稳态:生物系统通过内在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干扰:干扰是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的超“正常”范围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或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位移。

互利共生: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两者分开以后都不能独立生活。

偏利共生:亦称共栖,与互利共生和原始协作一同属于“正相互作用".两种都能独立生存的生物以一定的关系生活在一起的现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

生态系统服务: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惠益,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控制洪水和疾病)、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

受损生态系统: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自然干扰、人为干扰(或者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发生了位移,即改变、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结构、功能发生变化或出现障碍,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过程,并出现逆向演替.二、填空题1.种群的基本特征是空间特征、数量特征、遗传特征。

2.种群在“无限”的环境中增长通常呈指数式增长,又叫非密度制约性增长。

3.顶极概念的中心点就是群落的相对稳定性.4.年龄锥体的三种类型分别为迅速增长种群、稳定型种群和下降型种群.5.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6.光照强度达到光饱和点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

7.干扰的生态学意义包括促进系统的演化、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和调节生态关系三个方面。

《环境生态学》A卷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态学》A卷答案【考试试卷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卷答案A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1. 高位芽植物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隐芽植物一年生植物2. 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3. 液相气相固相4.无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有限条件下的种群增长5. 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6.独立作用相加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7. 单顶级多顶级顶级格局说8.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9. 内因演替外因演替10.市场价格和替代花费环境偏好显示法条件价值绿色国民帐户11.陆地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12.反馈机制抵抗力恢复力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 - - - + - - + +三、名词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的产品和环境效应。

2.生物多样性:就是“生物中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

它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种及其组成的群落和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可以通过自身的发育和调节达到某种稳定状况,包括结构稳定、功能稳定和输入输出稳定。

4.生态监测:凡是利用生命系统为主进行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手段都可称为生态监测。

5.退化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生态系统受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共同干扰下,生态系统的某些要素或系统整体发生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要求的量变和质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其原有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

6.生态对策:是一个物种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取适应的行为;在长期稳定的环境中生活的种群尽可能均匀地利用环境;在迅速出现随后又消失的环境中,生物能及时地寻找有利的继续生存的地点。

7.超富集植物(超积累植物):可以在高浓度金属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并在体内累积大量的重金属,其浓度为普通植物的100倍以上,最高的可达到1%的植物体干重。

四、简答题(本大题五小题共35分)1.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吉林大学2020级《环境生态学》卷答案B(0002)

吉林大学2020级《环境生态学》卷答案B(0002)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卷答案B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 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2. 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3. 相似4. 诞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5. 诞生率大于死亡率诞生率小于死亡率6.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营养信息7. 世纪演替长期演替快速演替8. 单顶级学说多元顶级学说群落格局配置学说9. 反馈机制、抗击力、恢复力10.突发性受损、跃变式受损、渐变式受损、中断式受损、复合式受损11. 市场定价与替代花费法、化境偏好显示法、条件价值评估、绿色国民帐户12.丛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二、判定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

- - + + -+ - + + +三、名词说明(共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1.生态系统:是在必然的时刻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成份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组成一个生态学的功能单位。

2.生态位:指每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刻空间位置及其性能关系,或说生态位确实是群落内的一个种与其它种的彼此关系。

3.生态平稳:是指生态系统能够通过自身的发育和调剂达到某种稳固状况,包括结构稳固、功能稳固和输入输出稳固。

4.生态工程:一样指人工设计的,以生物种群为要紧结构组分的,具有必然功能的宏观的人为参与调控的工程系统。

5.生态计谋:是一个物种在生存斗争中对环境条件采取适应的行为;在长期稳固的环境中生活的种群尽可能均匀地利用环境;在迅速显现随后又消失的环境中,生物能及时地寻觅有利的继续生存的地址。

6.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从环境中获取营养成份,通过绿色植物吸收,进入生态系统被其它生物,最后归还环境被生物重复利用。

7.生态系统治理:在充分熟悉生态系统完整性与复杂性的前提下,异持续地取得期望的物质产品、生态及社会效益为目标,并依据对关键生态进程和重要生态因子长期监测的结果而进行的治理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3. 植物光合作用率与呼吸作用率相等时的光强称为 ( )
5分
A 光补偿点
B 光饱和点
C 光平衡点
D 生理辐射
16
10、能量沿着食物网流动时,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中
的能量变化趋势是()。
5分 A 能量越来越少
B 能量越来越多
C 能量基本没有变化
D 因生态系统不同,能量或越来越多,或越来越少
17
18
5、从下列生物类群中,选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5分
A 树木
B 鸟类
C 昆虫
D 蚯蚓
19
3、下列生物类群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类群是()
5分
A 种子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蓝绿藻
D 真菌
20
7、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5分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季雨林
C 常绿阔叶林
D 落叶阔叶林
B 真菌
C 蓝绿藻
D 蕨类植物
13
9、生态系统中的能流途径主要是()。
5分
A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 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
C 分解者→消费者→生产者
D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14
6、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
5分
A 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 保持生平衡
C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
D 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8
4、下列生物类群中,属于生态系统消费者的类群是()。
5分
A 高等植物
B 哺乳动物
C 大型真菌
D 蓝绿藻
9
7. 长白山植物的垂直分布与海洋藻类的垂直分布分别受什么
因素的影响所致 ( )
5分 A 海拔高度与海水深度
B 温度与光照
C 均受C02 的浓度
D 均受光照的影响
10
9. 在北半球中纬度的山区 , 阳坡的环境特点是 ( )
《环境生态学(本科)》20年6月作业考核
共20道题,
一、单选题
共20题,100分
1
8. 下列关于土壤温度说法正确的是 ( )
5分
A 白天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 夜间则随深度的增加而
升高
B 白天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 夜间则随深度的增加而 下降
C 白天和夜间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
D 白天和夜间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D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环境组成
4
1. 长日照植物是 ( )
5分
A 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时才开花
B 日照时间短于一定数值时才开花
C 只有当昼夜长度的比例接近于相等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D 在任何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5
8、下列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是()。
5分
A 大陆架
B 开阔大洋
C 河流与湖泊
D 珊瑚礁
6
4. 影响植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5分
A 阳光、温度
B 高度、纬度
C 阳光、纬度
D 阳光、地形
7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5分
A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形态的一门科学
B 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C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D 生态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2
2. 小麦只在春末夏初才能开花 ,这是由于( )
5分
A 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高温
B 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长日照
C 它需要春末夏初的短夜
D 它需要春末夏初的适宜温度
3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5分
A 生态系统由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
B 生态系统由自养生物、异养生物、兼养生物组成
C 生态系统由植物、食植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组成
5分
A 温度较高 , 相对湿度较小
B 温度较高 , 相对湿度较大
C 温度较低 , 相对湿度较小
D 温度较低 , 相对湿度较大
11
10. 下列特征不属于借助于风力传播种子或果实的植物的是
( )
5分 A 热带雨林
B 温带草原
C 荒漠
D 开阔大洋
12
11、形成次级生物量的生物类群是()。
5分
A 化能合成细菌
6.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与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
个体相比 ( )
5分 A 身体大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小变短
B 身体小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小变短
C 身体大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大变长
D 身体小 , 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变大变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