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制度

合集下载

学校三防制度职责

学校三防制度职责

一、概述为确保学校安全稳定,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三防制度职责1. 领导责任(1)学校领导应高度重视三防工作,将其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确保三防工作落到实处。

(2)校长是学校三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其他班子成员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三防工作。

2. 机构职责(1)成立学校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三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设立三防办公室,负责三防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制定三防预案、组织演练、物资储备、信息报送等。

3. 教职工职责(1)全体教职工应树立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三防制度,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各科室、班级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本部门、班级的三防工作。

4. 学生职责(1)学生应积极参加三防教育,了解三防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服从指挥,有序疏散,确保自身安全。

三、三防工作内容1. 自然灾害防范(1)做好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预警、预防工作。

(2)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 事故灾难防范(1)加强校园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预防事故发生。

3. 公共卫生事件防范(1)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定期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2)发现疫情及时报告,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控工作。

四、三防工作要求1. 完善三防预案,明确各级、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 加强三防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3. 定期开展三防演练,检验预案,提高实战能力。

4. 做好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5. 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掌握三防工作动态。

五、监督检查1. 学校三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三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三防工作落到实处。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学校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小学防范自然灾害规章制度

小学防范自然灾害规章制度

小学防范自然灾害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校师生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意识,保障校园安全,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部门。

第三条学校各部门负有组织实施本规章制度的责任,全体师生应该严格遵守。

第四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自然灾害防范知识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

第五条学校应配备相应的自然灾害防护设施,完善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

第二章高温天气第六条高温天气期间,学校将采取措施,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七条学校要加强体育课监督管理,避免在高温天气下操劳过度,提供充足的水和避暑设施。

第八条学校应加强对师生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提倡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

第九条骄阳下,学校应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如树荫下休息、空调教室等。

第十条学校应提前做好高温天气预警工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保护师生健康。

第三章暴雨水灾第十一条暴雨水灾时,学校应及时疏导雨水,确保校园排水畅通。

第十二条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存在安全隐患并及时排除。

第十三条学校应做好学生疏散演练,培养学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

第十四条暴雨时,学校应限制师生外出,避免受到水淹侵害。

第十五条学校要配备紧急救援设备,以备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

第四章地震防范第十六条学校要加强地震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确保学校地震预警及时有效。

第十七条学校应定期组织地震演练,培养师生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学校应做好校园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确保师生安全。

第十九条地震发生时,学校应迅速组织疏散保护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第二十条学校要及时上报灾情,求助救援机构,做好灾后救援工作。

第五章台风风暴第二十一条台风风暴来临前,学校要及时发布风暴警报,提醒师生做好防范措施。

第二十二条学校应加强园区内设施的维护,防止受到台风风暴的破坏。

第二十三条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监测台风风暴情况,及时做好风暴来临前的准备工作。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

2. 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3. 各部门、各班级应明确责任,落实预防措施,确保预防工作落到实处。

三、预防措施1. 安全教育(1)加强自然灾害防范知识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结合地方实际,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2. 安全隐患排查(1)定期对校舍、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2)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巡查,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3. 自然灾害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水利、地震等部门发布的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2)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师生,做好应对准备。

4. 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职责分工等。

(2)定期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应急物资储备(1)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药品、手电筒、帐篷等。

(2)定期检查应急物资,确保物资完好、有效。

6. 应急演练(1)定期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演练结束后,总结经验,完善应急预案。

四、责任追究1. 对因自然灾害导致师生伤亡、财产损失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2. 对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延误救援等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3.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自然灾害预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本地区、本部门相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以法律法规为准。

学校三防规章制度

学校三防规章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工作人员以及在学校内开展活动的校外人员。

三、三防内容1. 防灾减灾:针对地震、洪水、台风、火灾等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2. 防事故:针对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事故,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3. 防公共卫生事件:针对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组织机构1. 学校成立三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全校三防工作。

2. 各部门、各班级设立三防工作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三防工作。

五、防灾减灾措施1. 制定防灾减灾预案:针对不同自然灾害,制定详细的防灾减灾预案,包括预警、疏散、救援等环节。

2.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校园广播、班会、讲座等形式,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自救互救能力。

3.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物、水、药品、帐篷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使用。

4. 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六、防事故措施1.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安全设施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设施设备完好。

2.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制定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措施。

4.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七、防公共卫生事件措施1. 建立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加强对师生健康情况的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2.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课程、宣传栏等形式,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师生健康意识。

3. 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针对传染病、食物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

中学防灾减灾工作制度(3篇)

中学防灾减灾工作制度(3篇)

第1篇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学校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同时,做好防灾减灾设施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2. 安全第一,责任到人: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把师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

3. 依法管理,科学决策: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制定防灾减灾工作计划和措施。

4.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防灾减灾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1)组长:校长(2)副组长:分管副校长(3)成员:各处室负责人、班主任、安全员等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防灾减灾工作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工作。

2. 防灾减灾办公室(1)主任:安全主任(2)成员:各班班主任、安全员等防灾减灾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灾减灾工作,包括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资料整理等。

3. 班级防灾减灾小组(1)组长:班主任(2)成员:班级学生代表、安全员等班级防灾减灾小组负责本班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工作。

四、防灾减灾宣传教育1. 制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定期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应急演练等活动。

2. 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会等途径,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3. 邀请消防、地震、卫生等专业部门人员来校开展防灾减灾知识讲座。

4. 组织学生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竞赛,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技能。

五、应急演练1. 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开展地震、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应急演练。

2. 确保应急演练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提高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5篇)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5篇)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为从灾害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校园安全,做好自然灾害预防工作,制定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如下:一、加强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安全防范教育制订安全教育方案,落实安全教育任务。

在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公共安全教育内容,采取班会、升旗仪式、黑板报、参观和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自然灾害防范和救助知识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避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救助能力。

积极协助公安消防、交通、治安、卫生、地震等部门,以及与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动。

二、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对校舍进行抗震等级鉴定,定期做好校舍等基础设施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对学校校车安全、学校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学校周边环境等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确保安全。

三、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

学校要加强同气象、水利等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健全联动和协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机制,保证网络信息畅通,确保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

学校要密切____网上信息,及时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加强舆论引导,防止谣传误传引发师生恐慌情绪,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

四、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安全演练工作。

学校建立自然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每学期开展一到二次模拟应急疏散演练,并且坚持不懈,形成制度,养成习惯,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紧急疏散。

五、建立重大事故上报制度学校如果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并在启动重大事过处理预案的同时及时上报处理进展情况。

小学自然灾害安全教育预防制度(2)是为了提高小学生自然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保障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而制定的教育预防措施。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学校建立自然灾害安全教育课程:学校设置相应的自然灾害安全教育课程,通过教材和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各类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发生规律、对人们生命财产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相关知识。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

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参与的原则,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协同、师生参与的管理体制。

第三条学校防灾减灾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灾害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二)应急预案制定与演练;(三)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四)防灾减灾设施设备建设与维护;(五)灾害应对与救援;(六)防灾减灾资料档案管理。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负责学校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决策和协调。

第五条学校设立防灾减灾管理办公室,负责学校防灾减灾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科,办公室主任由安全管理科科长兼任。

第六条学校各部门、年级组、班级应当设立防灾减灾工作联络人,负责本部门、年级组、班级的防灾减灾工作。

第七条学校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如下:(一)贯彻落实国家、地方和上级部门关于防灾减灾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二)组织制定学校防灾减灾制度、应急预案和演练计划;(三)组织进行灾害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四)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五)组织实施防灾减灾设施设备建设与维护,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六)组织协调各部门开展灾害应对与救援工作,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七)建立健全防灾减灾资料档案,及时记录防灾减灾工作情况和相关资料。

第三章灾害风险评估与隐患排查第八条学校应当定期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分析学校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风险,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防范措施。

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学校校舍、设施设备、消防设施、安全通道等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学校自然灾害管理制度

学校自然灾害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学校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学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全面工作。

2. 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实施。

3. 各部门、各班级应成立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部门、本班级的应急管理工作。

三、预防与预警1. 加强自然灾害预防教育,提高师生防灾减灾意识。

2. 定期开展自然灾害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

3. 建立自然灾害预警机制,及时获取、分析、发布自然灾害预警信息。

4. 加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四、应急响应1. 发生自然灾害时,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启动应急响应程序。

2. 各部门、各班级应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迅速行动,全力开展救援工作。

3. 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优先救助受伤、被困人员。

4. 加强与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支持。

五、恢复重建1. 自然灾害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开展灾情评估,制定恢复重建方案。

2. 加快灾后重建工作,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3. 对受灾师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六、保障措施1. 加强学校自然灾害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应急设备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3. 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 加强经费保障,确保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七、监督与考核1. 学校应定期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2. 对在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未履行职责、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SM-ZD-10278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制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学校预防自然灾害事故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有效预防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规范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和应急响应程序,建立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反应快捷的应急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制度。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

消除各类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加强预防、预报、预警工作;做好应对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预案准备、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和工作准备。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协调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公司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相关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3)落实责任,常备不懈。

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可能引
发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机制,不断改进和完善预警、预防手段和措施,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建设,提高防范和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公司按相关专项应急预案落实工作责任,完善工作机制。

(4)加强值班,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

(5)密切关注极端天气的生成、发展、变化情况,建立健全并及时启动极端天气的预防、预警机制。

要时刻关注当地气象台站的预报,及时以电话或短信、等形式通知公司所有人员,做好预防工作。

加强自然灾害期间的值班和领导带班工作。

(6)灾情过后要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做好灾情的统计,并及时向上级通报本单位防抗自然灾害情况的报告。

1、为了有效预防和处置自然灾害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顺利进行,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
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全公司员工应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知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和义务,提高自然灾害安全防范意识,真正落实“群防群治”工作。

3、经常利用厂级会义、车间会义、班组会义、板报等形式加强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知识教育,加大防御自然灾害知识宣传、教育力度。

4、各科室车间应当明确自然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理办法,切实履行各自职责,保证公司预防系统和处置自然灾害工作的正常进行。

5、与街道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经常联系沟通,达成共识,会同有关部门为公司防御自然灾害工作及时发出有效的工作指引。

6、定期组织公司员工针对自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处理技能培训和应急演练。

7、每学年对全公司员工进行自然灾害安全防范知识考试,其中各科室车间负责人的考试成绩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之一。

这里填写您的企业名字Name of an enterpri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