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红外光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取代基取代方式及电性不同,可引起峰位臵与
强度发生变化,常见此区域峰数<4
7.C-H面内弯曲振动1475-1300cm-1
特别有意义的是CH3,CH2的弯曲振动,此外羧酸盐对称 伸缩振动,NO2的对称伸缩振动, SO2的不对称伸缩振 动亦在此区域有强吸收。 CH3 -1380cm-1 (δs)
CH3
CH3
νC=O 1663cm-1
1686cm-1
1693cm-1
b.环的张力(ring strain)
环的张力引起SP3 杂化碳原子的键角、键长发生改变, 从而使键的振动波数升高或降低。
1)对环内双键的影响:
当环变小后,张力增大,四元环的键角接近90度,环内双键 p轨成分增加,键变长,伸缩振动波数减小。而环外的键由 于s轨成分增加,键长变短,伸缩振动波数升高。
5、振动偶合效应
当分子中两个类同的基因彼此靠得较近时,它
们的振动频率发生干扰,蜕变为距离较大的两 个吸收峰,这种现象称为振动偶合。
6、样品物理状态 同一样品在测定时若物理状态不同,吸收峰会发生不 同程度的差异。 固态样品晶型不同,其谱图常有较大差异。 7、溶剂及温度 溶剂极性增加,极性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常降低。 温度上升,带形变宽,带数减少。温度下降,谱带窄 而尖。
的骨架振动
νC=C
孤立双键 1680-1620cm-1 在开链烯中,双键取代基的类型,即双键的对称 程度,取代基的质量,电性和共轭等均引起波数 变化
对称性:
随着峰对称性下降,峰强度升高

Cl C C Cl
Cl Cl
H C C tBu
CH3 CH3
CH3 C C tBu
H H
强度比
0
0.35
(二)、振动类型
(三)吸收频率
双原子分子红外吸收的频率决定于: 折合质量和键力常数。
v
~
= —— 2C
1
K M
m1 m2 M= m1 + m2

cm-1
C-H
3000
C-C
1200
C-O
1100
C-Cl
800
C-Br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50
C-I
500
C C
C=C 1680~1620
8~12105
C C 1200~700
2)环的张力对环外双键的影响 正好相反,因为环的键角越小,环外双键碳的 S轨成分越多,键变短,使双键伸缩振动波数 增高,见下列化合物
3、质量效应
由质量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化学键,其振动波数不同。
同族元素,随着质量增大,波数变小。
4、氢键效应
由于形成氢键之后,基团的键力常数变小,因此
有氢键的基团伸缩振动频率减少。氢键每增加千 克卡,基团的振动频率就往低波数移 35cm-1。 形成氢键的X-H键的伸缩振动波数降低,吸收强 度增加,峰变宽。峰移动的幅度以O-H最大(~ 100cm-1),N-H次之,S-H和P-H最小。
(一)、红外光与红外光谱
分子的总能量:
E分子=E电子+E平移+E振+E转 E平移:不引起偶极距变化,不产生吸收。 E电子:电子跃迁--UV光谱 E振、 E转 :相对能量小,用能量较低的红外区电磁 波照射,分子能吸收该区的光子,从基态跃迁到激 发态。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度或透射率对波长或 波数作图,即获得IR谱图。
C≡C基处于分子末端时,如-C≡CH,由于对称性差, 吸收峰较强,波数偏低(2100cm-1附近)。当炔基 向链中央移动,增加分子的对称性后,吸收变弱, 波数升高至2200cm-1附近。当分子完全对称时,不 再有吸收峰。因此在2100cm-1附近见不到吸收峰时, 并不能肯定分子中就没有炔键存在的可能性。
4~6105
v cm-1
力常数/g.s-2
2200~2100
12~18105
力常数表示了化学键的强度,其大小与键能、键长有关。 键能大,键长短,K值大,振动吸收频率移向高波数; 键能小,键长长,K值小,振动吸收频率移向低波数。
(四)、吸收峰的强度
吸收峰的强度常用百分透光率(T)表示: T%=I/I0×100%
直链烃CH3的确切位臵与碳键的偶、奇数相关
偶数C-CH3 , δs 1368-1365cm-1 奇数C-CH3 , δs 1376-1373cm-1
异丙基(偕二甲基)碳上有两个甲基时,分裂成强度 似乎相等的双峰(1385,1370cm-1,),叔丁基(偕三 甲基)同碳上有三个甲基,分裂成强度不等的双峰 (1395,1365cm-1,二者差15-30cm-1),且低波数比 高波数峰强高一倍。 -CH2- δas(仅有δas 无δs, 1470-1430cm-1) COO-, νs 1450-1300cm-1 s NO2 , νas 1376-1373cm-1 s SO2, νas 1376-1373cm-1 s
第二节 红外光谱的重要区段
一、特征谱带区、指纹区及相关峰
a.特征谱带区:4000~1333cm-1 多数有机分子的主要官能团在此区域有特征吸 收,故又称该官能团的特征峰。
b.指纹区(1333~400cm-1)
碳-杂单键的伸缩振动区及各种弯曲振动区。该区 谱带特别密集,犹如人的指纹,故叫指纹区,该区 各峰带出现的区域相近,互相影响大,但反映了化 合物结构上的微小差异,因此,在核对、确认有机 物时用处很大。
炔烃 3300cm-1
芳烃 ν=C-H 3030cm-1
烯烃 3040-3010cm-1
3.饱和烃C-H和醛基C-H伸缩振动区 (3000-2700cm-1)
特别要注意:醛基C-H 2720-2750cm-1
4.三键的伸缩振动区 (2400-2100cm-1)
C≡C键伸缩振动峰
碳-碳三键(C≡C)是sp杂化键,与 sp2杂化的双 键相比,s电子成分较多。所以三键伸缩振动波数大 于双键。峰形均较尖锐,强度是中到弱,位于2100 cm-1附近。 除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宽矮的吸收峰出现在稍 高于C≡C键的 2350cm-1处外,该区很少有其他峰干扰, 故其特征性较强。
(五)、影响红外光谱峰位、峰强的因素 1、电性效应
a.诱导效应:
吸电子基团(-I),它使基团的力常数增加,使吸 收峰向高波数方向移动。给电子基团(+I)相反。
O CH3C OC2H5 vC=O 1733cm-1 O CH3CH2C OC2H5 1728cm-1 O NCC OC2H5 1751cm-1
腈类化合物
腈类化合物的C≡N键由一个sp轨道和二个p轨道的电
子构成,红外光谱的特征峰出现在2300~2220cm-1, 比C≡C键的波数略高,同时吸收峰较强。
但它与炔的区分较难,除非具有炔氢C≡CH。 芳香腈CN的范围同不饱和腈相似,CN与双键共轭后,
向低频移至 2235~2215厘米-1,峰加强。吸收峰强 度随化学结构不同,变动较大。
1. 3750~3000cm-1
1).O-H 3700-3200cm-1,
OH、NH伸缩振动区
强峰
固态、液态和浓溶液中,羟基常以缔合羟基为主, 游离羟基仅在非极性稀溶液或气态中出现。 特点:游离型,瘦、尖,稀释后不变。 缔合型,宽(胖),稀释后向高波数移。
酚、醇、羧酸羟基
酚羟基ν~3600cm-1,略低于游离羟基 3650cm-1 羧酸羟基,常以二聚、多聚体存在,在3000 ~
第二章 红外光谱
特点:
A.任何固态、液态、气态样品均可进行IR测定,
这是NMR、MS、UV等方法所不及的。 B.每种化合物切有红外吸收,可获得丰富的信 息,特别是官能团区的吸收,显示了化合物中 官能团的存在。指纹区的吸收为结构鉴定提供 了可靠依据。 C.样品用量少。 D.仪器价廉。
第一节 基本知识
b.共轭效应
1)π-π共轭: 不饱和键(烯、炔、芳环等)可与相邻的双键共轭,
引起双键的力常数下降,向低波数方向移动。
O R' C R O R' HC CH C R 1685 1680 O C R O C 1660
ν C=O(cm-1)
1720
2)p-π共轭:
含孤对电子的原子,如:氧、氮、硫、卤素等,与双
键相连,产生p-π共轭;同时存在吸电子诱导和给 电子共轭效应。由于不同原子的两种效应强弱不同, 引起力常数的变化,从而引起吸收峰位的改变。
O R C Cl O R C R 1720cm
-1
1800cm-1
吸电子诱导
强于
给电子共轭
O R C OR' O R C NHR' 1680cm-1 1740cm-1
苯甲腈
5.羰基(C=O)的伸缩振动区(1900-1650cm-1)
含羰基的化合物伸缩振动的位臵受周围环境影响而 不同,主要是电性与立体因素
a.电性效应(诱导,共轭)
诱导: Cl>O>N
共轭: N>O>Cl
6.双键的对称伸缩振动1680-1500cm-1
在此区域主要是C=C、N=N、C=N的伸缩振动和芳环
1
反式异构体对称性>顺式 ,峰弱
取代基电性 杂原子与烯相连时,双键π电子不定域,因而趋 向单键,波数下降,相对强度增加.F取代例外. 例:X-CH=CH2 X=C νC=C 1645
X=O
X=S
共轭双键 波数下降30cm-1
1615
1585
双键与羰基共轭后,νC=C波数也降低。如 α, β-
吸电子诱导 稍强于 给电子共轭 给电子共轭 强于 吸电子诱导
2、立体效应
包括空间障碍和环的张力等因素。 a. 空间障碍 指分子中的大基团在空间的位阻作用,迫使邻近 基团间的键角变小或共轭体系之间单键键角偏转, 使基团的振动波数和峰形发生变化。 例如: H3 C CH3
COCH3 COCH3 COCH3
不饱和酮νC=C在1647~1600cm-1。
芳环骨架振动(1600-1450cm-1)
典型的芳环骨架振动在此区域有二组吸收峰
第一组主峰:1625- 1575cm-1(主要在1600±5cm-1)
副峰: 1585cm-1(1600-1560)特点:较主峰弱
第二组主峰: 1500cm-1 副峰: 1450cm-1
c.相关峰
一种基团由于有数种振动形式,可产生多个吸收峰, 它们间相互依存,相互佐证,故叫相关峰。
CH3 νCH(as) ~2960cm-1 νCH(s) ~2870cm-1
δCH(面内as) ~1470cm-1
δCH(面外) ~720cm-1
δCH(面内s) ~1380cm-1
二、八个重要区段及特征

红外区处于UV-可见和微波区之间,是波长为0.5μm1000μm范围内的电磁辐射,可分为: a.近红外区:12500~4000cm-1,主要用于研究O-H、 N-H、C-N键的振动培频与组频。 b.中红外区:4000~400cm-1,主要用于大部分有机 分子的振动基频,即常见的光谱。 c.远红外区:400~25cm-1,转动光谱及重原子成键 的振动
IR用于定性时,其强度常指相对强度,用s、 m、w 表示。
影响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P50
一、偶极距的变化是决定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 瞬间偶极距越大,吸收峰越强。
1)原子的电负性差异 2)振动形式
越大越强 伸缩>弯曲
不对称>对称 越差越强
3)分子的对称性 4)其他
费米共振 氢键
二、能级的跃迁几率:几率增加,峰强度增加。 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峰强不同。
NH较尖.
无机盐的方法: 将胺成盐
伯胺(3000-2500cm-1) 仲胺、叔胺(2700-2500cm-1) 中等→强“胺盐”峰
2.不饱和烃和芳烃C-H伸缩振动:3300-3000cm-1
区别不饱和与饱和烃的重要区域:
分界线:3000cm-1
不饱和烃 > 3000cm-1 饱和烷烃< 3000cm-1
叔丁基
异丙基
8.C-H面外弯曲振动
1000-650cm-1
判断烯取代基及芳香环取代基的多少及位臵
双取代烯顺、反式的区别
双取代烯顺、反式的主要区分是=CH面外弯曲振动峰 反式 δ: 965cm-1, 特点:位臵变化范围窄,峰的强度与分子量成反比。
顺式 δ: 690-720cm-1
特点:位臵变化比反式大,峰的相对强度弱。
2500cm-1处出现一个强而宽的峰,常与C-H峰重叠; 但羧酸盐在此区段无吸收峰。
N-H
3500-3300cm-1, 较O-H弱
伯胺:有as,s两种伸缩振动方式,有二个尖而中强的峰
仲胺:只有一种伸缩振动方式一个吸收峰,
叔胺没有吸收峰
NH与OH的区别
νOH波数比νNH稍高,缔合OH易与NH重叠,但峰变宽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