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_喜福会_中的文化乡愁

合集下载

《喜福会》海外华人的寻根情节探讨

《喜福会》海外华人的寻根情节探讨

《喜福会》海外华人的寻根情节探讨
王宇明
【期刊名称】《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34)7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凭借一部富有“中国味”的《喜福会》,在美国一炮走红,并激起了一股“中国热”,刮起了一股“中国风”。

利用来自母亲的中国文化的背景优势,书写了带有家族色彩的母女关系这一华裔文学永恒主题,谭恩美成功地用文本同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对接,毫无保留地用文学的方式向我们阐释了她的文化寻根情节。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王宇明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雕栏玉砌应犹在海外华人共寻根——从白先勇小说看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J], 高杰
2.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喜福会》中的文化乡愁 [J], 张冬梅
3.浅析《喜福会》中女儿们的自卑情节 [J], 马丽娜
4.论工农兵文学的情节策略——对其故事情节与主旨之间关系的探讨 [J], 刘江
5.《喜福会》里的文化寻根之旅 [J], 甘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喜福会》看华裔家庭的文化困境辜佳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摘 要:通过对《喜福会》中华裔家庭“植入”欧美文化这种特殊的话语方式进行话语分析,展现基督教与儒教传统观念之间的话语冲突,从而揭示中美两种异质文化话语间潜在的分歧。

西方话语聚焦于外在于家庭的东西,那就等于打破了中国传统话语的封闭性,追求一个运动的过程;而中国传统话语则力图维持家庭的封闭性,以一种威权的话语方式来维持一种静止。

中国传统话语的核心是家庭观,也是教育观与婚姻观的统摄与总结。

作品中的中西话语冲突令家庭成员的言行与思维都因冲突而震撼人心。

关键词:话语冲突;话语分析;异质文明;文化研究作者简介:辜佳丽(1992-),女,汉族,籍贯:四川成都,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方向:当代审美文化。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7-106-02在20世纪70年代,话语分析为各种不同流派的教诲提供了一个竞技之所,包括欧洲大陆的文本语言学,英国、澳大利的功能语言学和系统语言学,美国认知语言学,法国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女性主义以及本身就是交叉学科的符号学和认知科学等。

这些学科的交汇迫使我们从多种角度去思考话语,譬如语言学的、哲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人类学、文学的、历史学的、意识形态的角度等。

如此一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来进行话语分析,也是当今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领域。

从中西文明的异质性角度来分析英语世界中的华裔家庭的话语冲突,通过一个充满张力、冲突、矛盾的话语集合,来表现话语的内在作用和力量结构。

作为美国著名的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一发表,便大获成功,曾联续八个月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喜福会》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是描绘了中西文化话语的强烈冲突。

本文从话语冲突的新角度,探讨《喜福会》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谈《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精选资料

谈《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精选资料

谈《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一、引言《喜福会》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解放前从中国大陆移居美国的四位女性的生活波折,以及她们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的心理隔膜。

对于小说里的每个人物,喜福会就是希望与幸福的象征。

小说里的母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而出生在美国的女儿受到的是美国式的教育,代表着美国文化。

因此,小说所要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也就是中美文化之间的冲突。

然而,母女间的相互尊重及理解,爱与真挚之情为心灵的沟通搭建了桥梁,也促成了两种文化的融合。

二、《喜福会》里的文化冲突《喜福会》里母女间的矛盾处处可见,同时也体现出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一)语言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更是不同文化的载体,传达着不同的文化信息。

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交流,两代人之间的关系将会走向极端,因此,文化冲突中最尖锐的便是语言的冲突。

《喜福会》的开篇部分点明了移民母亲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存在的语言与文化障碍。

由于使用不用语言,双方错过了很多互相认识的机会。

母亲通常说的是中文或不标准的英文,相反,女儿总是用流利而标准的英语回应母亲,更大的问题是,她们无法很好地理解母亲中英文混合的语言方。

冲突的高潮,对话中女儿对说中文的母亲很不耐烦,甚至埋怨母亲不能说好英语还长期住在美国,认为她们是老顽固。

在这种情况下,母女相当于生活在不同的世界。

正如Jing-Mei所说:“My mother and I never really understood one another. We translated each other's meanings and I seemed to hear less than what was said, while my mother heard more.”(Amy Tan, 2002:13)实际上,两代人存在误解的主要原因是她们无法用统一的语言进行沟通,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使得交流障碍加深。

《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 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 的处女作, 它的出版曾一度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 也为华裔作品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做出了贡献。

小说描写了四位解放前夕从中国内地移居美国的女性和她们在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特有的“爱爱怨怨” , 该书不仅向美国人展示了来自神秘东方的传统中国文化, 更用四对母女间的感情演绎出了中美文化的巨大冲突,让读者感慨万千, 更为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冲突中的母女在爱中包容了对方, 也完美结局了这两种文化的融合。

一、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理论美国人类学家、空间关系学的创始人爱德华?霍尔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发现世界各国的文化虽然千差万别, 但并不是杂乱无章,大多数文化还是有着明显的倾向性的, 按照“语义依赖对话背景还是对话语言来传达的程度”[1], 他把文化大体划分为高背景文化和低背景文化。

在高背景文化中,人们有着类似的经历和信息渠道, 长期稳定的交流使人们形成了对周围环境比较一致的反应, 因而在交谈中,无需过多的表达,双方就会心领神会, 因为共同的背景知识和想象空间会帮助听者把说话者含糊的意思拼凑出来。

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并不仅仅通过语言来表达意思, 甚至沉默都可以传递信息,他们认为“沉默比语言更有力” [2] 。

龚琳达就曾带着胜者的笑容对女儿薇弗莱说“会捉老鼠的猫不叫。

” [3] 高背景文化通常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它变化缓慢,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中国人世代相传的祭拜祖先的仪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低背景文化中,人们的个人经历、信息渠道各不相同,因此当他们彼此交流时,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 在这种文化中,信息主要通过话语来传递, 而极少隐含于语境或对话参与者的默契中。

[4]二、利用高、低背景文化理论, 解读《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现象《喜福会》中的母亲们生长在旧中国, 深受高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女儿们生活在欧美文化占主流的社会中, 她们不可避免地认同低背景文化。

试析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

试析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

试析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论文关键词:《喜福会》母女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因素论文摘要: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

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表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和融解。

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女性劣势等问题。

谭恩美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各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后来谭恩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谭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移民第二代的典型表,基于自己独特的华裔经验,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JL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而且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

这也为现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恩美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描写也十分引人人胜,如儒家思想、五行说、宿命论、JxV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一、母女关系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这也是《喜福会》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

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喜福会》中西文化差异

《喜福会》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喜福会》影评——从主观幸福感来体验的跨文化差异201440105888 广升88 88888有一只鸭子,它一直觉得自己不幸福,因为它不甘心自己是鸭子,因此一直伸长脖子想作天鹅,没想到后来它真的成了天鹅。

电影《喜福会》讲述的是四位华人移民妇女和她们在美国长大的儿女各自之间的故事。

每个母亲都被她成长中的社会视为鸭子,不值一爱地被轻贱,但她们不甘于这被轻贱的命运,于是她们为自己的命运孤注一掷奋力一搏,离开了中国来到美国。

她们正像伸长脖子的鸭子,寻找着幸福感,想要留给女儿天鹅的羽毛。

当然最终也给了她们女儿尊贵的身份与地位,但是她们在新的地方,幸福感的追寻之路因两代人两种文化的差异显得并不是那么顺利。

不同的语言交流《喜福会》中母亲们在美国居住多年之后依旧用汉语来表达她们重要的情感。

然而她们的女儿虽会说一些汉语都在美国长大,在美国接受教育,说的是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这就导致了母女之间的冲突: 她们因为母亲们“结结巴巴”的英语,总是认为母亲们“脑子不灵活”“没有见识”, 她们的话不值得认真地听,显得不耐烦;而母亲们用蹩脚汉式英语无法向女儿表达自己真正爱她们的情感。

不同的语言,在两代人之间的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阻碍了母女之间的相互了解,彼此疏远。

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影响她们幸福感主要阻碍因素。

不同的权力距离不同的权力距离导致了不同的家庭观念。

中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大的国家,家长权威是绝对的、不容冒犯的,子女孝顺父母听从训导是天经地义的。

管自己的孩子那是家长的权利,子女服从家长那是孩子的“义务”。

而美国是权力距离相对较小的国家,他们崇尚自由、平等和民主,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

深受美国文化影响的女儿们,认为母亲的家长制是侵权性的,绝对不能容忍。

于是他们反抗,“我从不相信,我能成为任何我想成为的人,我只可能是我自己。

”母亲认为理所当然的管理权和子女平等、自由想挣脱束缚的独立意识发生冲突,父母一味的理所当然,而孩子却是反抗、忤逆。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近年来,在全球影视市场上,华语电影不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仅在亚洲市场备受瞩目,也逐渐在国际上崭露头角。

其中,《喜福会》这部由李安导演的电影在讲述华人移民的故事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通过剧中人物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华裔移民所经历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认同问题。

这部电影以一个台湾家庭(张氏家族)的三个代际为线索,跨越了半个世纪的时间。

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刻画,电影生动地展现了华人移民在不同国度间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从国共内战时期到台湾的异乡生活,从美国的追逐梦想到回到台湾的归属感,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展示了华裔移民的多重身份纠葛和寻找自我的过程。

首先,电影中的张氏家族成员在面临国内动荡时,不得不选择逃离乡土,找寻新的生活。

这种选择使他们在来到台湾后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与原生国度的文化和习俗之间的冲突。

他们被迫放弃了家乡的一切,包括语言、传统、习惯等等,而在台湾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但是,这种文化冲突和失落感却始终伴随着他们,让他们感到渴望回到家乡,却又无法返回。

其次,电影揭示了华裔移民在追逐美国梦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身份认同问题。

在《喜福会》中,张氏家族的第二代移民们在来到美国后,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追求成功和幸福。

然而,他们却发现自己无法完全融入主流美国社会。

他们既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又身临其境地面对外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这种身份上的分裂让他们始终感到困惑和无助,难以找到自己真正的归属感。

最后,电影通过张氏家族的第三代移民来描述华裔移民对归属问题的思考和追寻。

这一代的年轻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家族和家庭传统的熏陶,同时也在不同文化的交汇中感受到了自己独特的身份。

他们试着与家族的传统保持联系,但也在努力地融入当地社会。

电影中的角色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认同,不再是简单地接受之前的传统价值观,而是尝试着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内心所向。

《喜福会》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共6页

《喜福会》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共6页

《喜福会》折射出的中西文化观念差异电影《喜福会》根据华裔美国女作家谭恩美(AmyTan)的成名作《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改编而成,和其小说畅销一样,改编的电影也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喜福会》通过描写四对母女间的代沟和隔阂冲突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

电影讲述了四位母亲在中国内地悲惨的过去以及痛苦的回忆,她们带着自己美好的梦想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

她们虽然身处美国,但是她们骨子里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这就决定了她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观念等与她们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女儿不一样。

他们的女儿从小接受美国文化教育,说地道的美式英语,吃着美国食物长大。

因此,本文从友谊观、价值观、面子观、信仰观四个方面阐述东西方文化差异,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习得以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

一、友谊观差异中国人向来好交朋友,珍惜友情。

交上一个朋友需要较长时间,人们一旦成为朋友,这种友谊将持续很久,乃至一生。

美国人口中的朋友定义比较广泛,而且有区隔性;譬如说工作上的朋友、打球的朋友、学校的朋友、喝酒的朋友,等等。

同美国人交朋友容易,深交却最难;同美国人一见如故,热情有加,但有“人走茶凉”的感觉。

另外美国地域广大,人口流动性也高,而且朋友之间绝少吐露私人的事情,所以友情是比较“温水”性。

在中国,朋友之间肝胆相照,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士为知己者死”。

中国历史上,君子之交,贫贱之交,患难之交,生死之交,不乏其例。

这些在电影《喜福会》中得到了体现。

影片开头部分君美的母亲去世后,在她们传统的麻将游戏中,她的三个好友依旧把她的位置留着,并且试图把对已故友人的思念和感情转移到君美的身上,安美简单的一句“你的牌艺有你妈妈的好吗?”流露出已故朋友在心中的地位。

事实上,她们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在影片的后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君美母亲的三位朋友对待君美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

论《喜福会》的中国文化意象

论《喜福会》的中国文化意象

80论《喜福会》的中国文化意象蒙丽芳 桂林旅游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喜福会》以母女冲突为主题,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意象,呈现了强烈的中西文化碰撞与冲击。

在文化夹缝视域下,小说勾勒的中西文化夹缝背景及中国文化意象既是作者“夹缝人”身份的反映,也是其“多元文化人”在文化夹缝中的探索。

关键词:《喜福会》;中国文化意象;文化夹缝《喜福会》以母女冲突为主题,充斥着丰富的中国元素,向读者传递了东方色彩的中国文化意象。

一些学者认为《喜福会》迎合了美国主流文化,再生了东方主义的、被曲解了的中国文化;另一些学者认为它是华裔作家对抗和消解美国民族主义和文化霸权的文字书写。

本文认为多元文化的美国社会易构成文化夹缝,结合作者的华裔身份,从文化夹缝视角,分析中国文化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传递和异域再生尤为必要。

一、华裔夹缝人朱其训认为:“文化夹缝是指两个以上的人的意识或利用文化事务对第三方形成具有文化内容的挤压态势。

”[1]他认为文化夹缝多在人们的互动中自然形成,人既是构成夹缝的主体,也是夹缝中的被夹者。

文化夹缝不等同于文化冲突,不能用矛盾来简单的解释文化夹缝现象。

文化夹缝必须用文化来解释,了解夹缝人在文化夹缝中的受压状态则是关键。

“民族是因文化而进行区分,也因文化而构成夹缝。

”[2]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民族文化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融合,同时也迅速构成了各种文化夹缝。

作为多元文化社会的美国,其文化易对他国文化构成文化夹缝,身处美国主流社会中的美国华裔易成为中西文化夹缝中的夹缝人。

从文化夹缝学来看,《喜福会》中的华裔女儿都是夹缝人:“他者”边缘人。

她们摆脱不了夹缝人的困境:“移民的第二代既不被祖先文化也不为主流文化所接受,他们的黑头发黄皮肤注定他们无法在美国社会中轻易混入大众人流。

因此,尽管他们生在美国,受美式教育,想做美国人,但却由于他们的‘他者’身份和昭示与主流迥异的外表而被排斥在边缘。

”[3]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文化构成的文化夹缝对她们形成了挤压态势,文化夹缝人谭恩美利用“二手”资料书写了一个神秘的“双重想象的故国”。

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_喜福会_中的文化乡愁

海外华人的中国文化情结_喜福会_中的文化乡愁
文化 `
海 外 华 人 的 中 国 文 化 情 结
— —— 《 喜 福 会 》 中 的 文 化 乡 愁
□ 张冬梅 (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郑州
450002)
摘 要 : 美 籍 华 裔 作 家 谭 恩 美 自 1987 年 以 来 先 后 15 次 来 到 中 国 , 了 解 中 国 “ 母亲” 母 , 并且书写中国 “ 喜福会》就表现了母亲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小说中, 母亲们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 亲” , 她的成名作 《 苦, 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 但她们竭力把中国文化传递给女儿们, 以期守住自己的 根。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苦苦地在白人主流社会的夹缝中寻觅着 “ 我是谁” , 经过痛苦的反抗和挣扎后, 曾 母亲”是自己的根。弥漫故 经迷失的她们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她们终于明白, 只有 “ 事始终的中国文化表现了作者的文化乡愁 , 为海外华人的寻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 : 谭恩美 ; 中图分类号 : G04 喜福会》 母亲” 《 ; 文化苦旅 ; 寻找 “ ; 文献标识码 : A 文化乡愁 文章编号 : 1003- 854X ( 2008 ) 09- 0139- 04 中国。 ”⑦ 所 以 谭 的 文 学 作 品 都 扎 根 于 中 国 故 事 , 表 现 出 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强烈的依恋。小说 《 喜福会》就是典 型的中国故事, 四位中国母亲在移民海外前就成立了 喜福会” “ , 到了美国后依旧保持着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 化特色的活动, 以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归依。她们坚持华 人的家庭教育, 诸如要求子女对长辈的尊敬和绝对服从 等, 以使母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华裔作家谭恩美在 小说中以充满乡愁的笔墨表述着自己的祖国, 在中国民 间故事与传统习俗中寻求着精神文化之根。

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

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

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体现的中国文化因素作者:郭洁洁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0期摘要: 本文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小说《喜福会》为分析文本 ,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 ,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

小说中提到中国的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喜福会》母女关系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由十六个小故事组成,表现了四位移民美国的中国母亲和她们出生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之间的冲突和融解。

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写出了自己幼年的生活,以及中国文化、女性劣势等问题。

谭恩美的父母于20世纪40年代各自从中国移民到美国,他们中国传统的文化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后来谭恩美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谭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美国加州,是移民第二代的典型代表,基于自己独特的华裔经验,将中国母亲与美国女儿的生活经历,以及心路历程描写得淋漓尽致,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而且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

这也为现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交往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谭恩美在书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描写也十分引人入胜,如儒家思想、五行说、宿命论、风水理论、星相占卜、阴阳五行、集体主义、中国式谦虚、饮食习惯等。

这些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一、母女关系体现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美两国在文化传统、观念意识、生活方式与社会习俗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之处,母女冲突实质是以母亲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女儿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

这也是《喜福会》所展示的东西文化冲突的重点所在。

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论_喜福会_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论_喜福会_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摘要: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个意识形态领域:儒、释、道思想的影响的角度分析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中中国文化的传承问题。

关键词:传承;共存;儒释道;和谐引言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Amy Tan)于1989年发表的《喜福会》(The Joy Luck Club)曾一度在美国掀起了一股华裔文学热,也为华裔作品进入美国主流文学做出了贡献。

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思想对美籍华裔女性的影响这一角度揭示中国文化在异域主流文化中传承下去的原因。

一、传承的艰难小说《喜福会》聚焦的是一个美国上升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时代,民族的优越感使美国人用征服者的眼光看待中国,并对传统的中国文化一味排斥。

《喜福会》中母女两代人在美国社会中的“他者”地位注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艰难。

书中的四位母亲都是解放前移居美国的中国女性,她们背负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带着梦想和希望来到这个新的国度,但在美国,她们受到的不是欢迎和容纳,而是歧视和排斥。

移居美国切断了她们与中国文化环境的联系;同时,不努力融入美国强势文化和适应美国规矩就仿佛无法在美国社会立足。

她们陷入了在美国主流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徘徊的两难境地。

美国化了的女儿一代向往成为美国社会中真正的一员,她们嘲笑一切有中国特征的东西,鄙视中国古老的传统。

她们不愿意听母亲说汉语---美国社会中的少数民族语言---更不用说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了。

风水、五行、占星术这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构成部分,被她们不屑一顾地称为迷信说法。

母亲是女儿的文化渊源,母女间的矛盾即为中国文化遗产与女儿之间的冲突。

女儿一代拒绝与母亲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对中国文化的传承。

严峻的现实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的传播和弘扬陷入了困境。

二、传承还是抛弃(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1孝中国儒家文化提倡的孝道是中国道德准则的基础,根据这一理论,父母在家庭中有绝对的权威,他们有安排子女生活的权力;同时,子女对父母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服从,否则就被视为大逆不道。

《喜福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喜福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微

《喜福会》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微作者:陈文清王宏昌来源:《新丝路杂志(下旬)》2018年第02期摘要:《喜福会》是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享誉全球之作。

《喜福会》中不仅反映的是母女关系与家庭遭遇,而且还反映了中国文化与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文针对作品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从面子、鬼神、饮食、婚姻、孝文化等方面进行了系列简析,笔者并进一步提出区别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与糟粕因子与意义。

关键词:《喜福会》;母女;中国传统文化一、作品与蕴含的中国文化概览《喜福会》[1]以四对具有流散特征的华裔母女的故事为主线,讲诉了几个家庭三代人近百年的各异又趋同的遭遇。

每个部分都有涉及到一些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中国文化“可以很好地体现华裔的生存状态,同时也是华裔们重建自我,寻找心灵归宿的有效手段。

[2]”而这些传统文化无论是优是劣,它们都间接映射出中国当时社会的习俗和状态。

至于作品中涉及到的一些糟粕部分,现在可能已经被时代淘汰,而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沿用。

这是时代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优秀文化越来越走向世界的原因。

二、中国的“面子”攀比金美从小就被母亲苏媛寄予了中国式的母亲情结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苏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美国社会找到立足之地,讲一口流利地道的英语并且被周围的人所认同。

母亲苏媛靠为别人打扫房间的钱给女儿金美聘请钢琴老师辅导,不过母亲苏媛的良苦用心并没有被金美所认同,因为金美认为自己练好钢琴只不过是母亲拿来和林多阿姨互相鼓吹自己女儿的谈资。

林多阿姨则是拿自己女儿薇利赢得国际象棋冠军的荣誉与同为母亲身份的苏媛互相攀比。

作品中出现了这么一个情节的描写,就是金美在进行社区表演时林多和苏媛开始攀比。

林多巧言“每次回来都是带一大堆的奖杯和奖品,害得我整天在家里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就专门给她擦奖杯了,你就很好了,没有这种麻烦了!” [1]苏媛也不甘落后地回答:“我的麻烦更是别提了,我叫金美去刷碗,可是金美的脑子里只有钢琴” [1]。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的心路历程
发展
20世纪初,华裔美国文学开始在主流文化中崭 露头角,一些作品开始被翻译成英文并发表。
3
成熟
20世纪中叶,华裔美国文学逐渐成熟,出现了 一批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如《喜福会》等。
《喜福会》的创作背景与主题
创作背景
作者谭恩美在移民美国后,开始创作《喜福会》,以表达自 己的文化认同和经历。
主题
小说主要讲述了四个华裔家庭的故事,探讨了文化冲突、身 份认同、母女关系等主题。
从《喜福会》的文化内涵看华裔 的心路历程
2023-10-26
目 录
• 引言 • 华裔美国文学概述 • 《喜福会》中的文化内涵 • 《喜福会》中华裔的心路历程 • 结论与启示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早期移民和历史遭遇
华裔美国人在早期移民时期经历了种种艰辛和磨难,如淘金 热、铁路劳工、洗衣店和餐馆业等。这些历史遭遇塑造了华 裔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和族群意识。
身份认同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在不同程度上经历了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挣扎,他们在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在努力融入美国主流 社会。
心路历程
通过对主人公们的心路历程的描写,作者呈现了华裔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种种挑战、困境和成长。
对华裔文学研究的启示
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研究华裔文学时,必须考虑到文化背景对作品的影响,这包括中 国传统文化、移民经历以及美国社会文化等。
文化融合
小说中反映了美国文化与华裔文化的融合,体现了不同文化之间 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04
《喜福会》中华裔的心路历 程
身份认同的探索
身份困惑
华裔在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往往面临身份认同的困惑。他们既不完全属于美国文 化,也不完全属于中国文化,这种双重身份给他们带来了困惑和矛盾。

《喜福会》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喜福会》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Total.331November 2015(A)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总第331期2015年11月(上)《喜福会》里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顾向阳(云南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大理671003)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31-0137-03作者简介:顾向阳(1974—),女,云南大理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与文化。

摘要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喜福会》中贯穿了作者对麻将、阴阳五行、生肖风水等众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描述和独到理解,表现了华裔后代对母辈文化复杂而深厚的感情。

作者将中国文化的魅力融入到华裔“自我身份探寻”的写作中,使小说主题得到升华,并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喜福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主题升华审美价值文化内涵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Joy Luck Club"//Gu XiangyangAbstract "The Joy Luck Club"by Amy Tan,the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writer,is rich in 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such as Mahjong,Yinyang,the Five Elements,the 12Symbolic Animals and Fengshui.The description and comments about these ele-ments show the author's complicated and deep feeling to her mother.By putting them into the "identity searching"writing,the theme has been sublimated and the novel has been endowed with unique aesthetic value and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Key words "The Joy Luck Club";traditional Chinese elements;sublimation;beauty;cultural connotation《喜福会》是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成名作,出版以来高居美国畅销小说榜首,并被选入美国大中学校文学教材,它讲述的是四位华人移民母亲与美国出生的女儿之间从冲突走向融合的故事。

浅析《喜福会》中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文化

浅析《喜福会》中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文化

浅析《喜福会》中华裔美国文学的中国文化作者:孟醒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8期摘要:生于美国的华裔美国作家在某种程度上心中都拥有中国情结。

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对中国的神话、民间传说进行加工、改造,然后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扩充其写作的内容。

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学为他们作品的创造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

华裔作家更是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其中华裔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最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和传统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

虽然作品的主题反映的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但是读者能很明显地体会到浓浓的中国文化。

关键词:家庭文化;“孝”文化;民俗文化作者简介:孟醒(1987-),女,辽宁锦州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8--01一.《喜福会》中的中国文化——家庭文化家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差不多就是家庭文化。

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就不可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2](12)。

在《喜福会》作品中渗透着华人对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继承和扬弃。

落叶归根是家庭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一直坚持的信仰,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积淀,一直以来是维系海外华人的一个强有力的纽带[5]。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令游子魂牵梦萦,离别国家是华人万般无奈的选择,在《喜福会》中四位母亲在离开中国前往美国都是在中国经历了很多的灾难,不得不抛却国难家仇,移居美国,来到一个新的国度,开始崭新的生活。

而落叶归根也就成为海外华人毕生的愿望。

即使生前不能如愿,死后遗骨无论如何得运回故乡安葬。

小说的最后,吴精美代替母亲回到中国认亲,明显表明了她对自己文化的根的认同。

在她们母亲的眼里中国是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心灵归宿和落叶归根的地方。

小说以“回国”的方式结尾,实现了母亲“落叶归根”的梦。

解读《喜福会》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喜福会里面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解读《喜福会》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喜福会里面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解读《喜福会》中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喜福会里面的东西方文化差异《喜福会》取材于谭恩美自己的家族经历,在文中,四位母亲分别叙述自己在旧中国的遭遇以及在移民后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迷惘;四位女儿则各自讲述了自己处于东西方两种文化夹缝中的感受,与母亲的分歧以及在事业家庭中所遭受的挫折等。

母亲们努力地为出生在美国的女儿们灌输着中国文化,而接受了西方文化熏陶的女儿们却表现出对母亲的不理解。

作者叙述了四对母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对方文化的不同态度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经过双方的努力,最终达成和解。

作品中母女针锋相对的冲突暗示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母女关系的和解暗含着东西方文化的发展趋势。

一、东西方文化的隔阂与碰撞―冲突迭起的母女关系四对母女间的冲突,反映了母女两代在不同文化氛围的熏陶下所形成的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

小说通过描写四对母女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反映出了她们之间的代沟和隔阂。

这四位母亲生长于中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固守着中国式的行为准则,她们潜移默化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强加在女儿身上;而她们的女儿们生于长于美国,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她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对于来自母亲传统思想的灌输嗤之以鼻,对中国式的充满牺牲精神的母爱拒之千里。

母亲不理解自己的女儿,面对和自己对抗的女儿们,母亲们感叹道“女儿与我隔着一条河,我永远只能站在对岸看她”。

女儿们也无法理解母亲,她们看不惯母亲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对于母亲带有很多歧视和偏见,于是,东西方文化的隔阂与冲突在四对母女关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价值观不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个人的能力不仅体现个人的价值,同时也代表整个群体的集体价值。

因此,对于一个家庭而言,父母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有所成就,以便光耀门楣。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的能力,强调个人的成功需要靠个人的独立奋斗。

因此,小说中的女儿们信仰“自力更生”、“个人价值”,她们认为自己的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和别人没有关系,也没有义务为家族光宗耀祖。

从《喜福会》看华裔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从《喜福会》看华裔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2019年第12期作者简介:蓝宇,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9年11月10日。

1谭恩美和《喜福会》谭恩美(Amy Tan ),祖籍广东台山,父母都是美籍华人,1952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奥克兰市,33岁开始写小说,成名作《喜福会》1989年一出版就引起极大轰动,上榜《纽约时报》畅销书连续9个月之久,获得了“全美图书奖”等文学大奖,并被选入《诺顿文学入门》教材,最后被拍成了好莱坞电影,创下了极高的票房。

《喜福会》中,谭恩美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描述了1949年以前移居美国的四个华裔家庭在抗战时期逃难的种种悲惨而奇特的遭遇以及在美国的生活。

小说共有四部分,每部分包括四个故事,总共十六个故事。

小说各部分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第一、四部分讲述了母亲们在旧中国的悲惨经历以及在美国生活的各种不适应;第二、三部分讲述了女儿们的生活经历,她们与母亲之间的交流障碍和矛盾冲突,以及她们事业或婚姻中的挫折与困惑。

通过讲述这些故事,一个既丑陋又美好的东方中国形象跃然纸上,这种复杂而矛盾的中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受作者的美国华裔视角影响,由其中美双重文化身份所决定。

2《喜福会》中丑陋的中国形象这里的“形象”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形象,它强调的是比较文学形象学上一国文学中对“异国”形象的塑造或描述。

兼具中美双重文化背景的谭恩美善于描述亚裔美国人的生活和他们所遇到的文化冲突,擅长于对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事物进行细腻生动的描写,向西方读者展示神奇而富有魅力的东方世界。

《喜福会》中,谭恩美以梦幻般柔声细语的叙述手法、从美国华裔的双重视角描述了中国社会、中国人的性格、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独特现象,展示了颇具异国情调的中国形象,吸引了美国华裔以及其他族裔美国人的极大兴趣。

一方面,《喜福会》展示了中国落后愚昧、迷信荒唐、残酷非人道的丑陋形象。

书中描写中国社会的部分主要是解放前战火纷飞、空袭警报、百姓逃难的的场景,难民们疲于奔命、无暇他顾,全身污垢不堪、恶臭难闻。

一曲乡愁的悲歌——《喜福会》远行母亲的思乡情愫

一曲乡愁的悲歌——《喜福会》远行母亲的思乡情愫

一曲乡愁的悲歌——《喜福会》远行母亲的思乡情愫作者:王小玲来源:《语文学刊》 2015年第3期王小玲(玉林师范学院,广西玉林537000)[摘要]《喜福会》的四位母亲被迫离开家乡,远涉重洋来到美国却发现作为海外的华人要面对很多的艰辛与无奈,但她们又不能折回来路、归去故乡。

在新的文化背景生活中,她们逐渐产生了惆怅而忧伤的思乡情愫。

[关键词]《喜福会》;母亲;远行;思乡[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5)03-0005-02《喜福会》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于1989年出版的《喜福会》描绘了四位母亲和她们女儿的故事。

作为第一代移民的母亲们在中国饱经沧桑,历经磨难远渡重洋来到了美国。

她们虽已身在异国,却无法抛却与祖国的血脉亲情,思乡情愫及对“根”的回忆始终萦绕在她们心中,挥之不去……一、背井离乡与失落的美国梦中国人大多比较恋家,《喜福会》中的四位中国母亲要不是因为国内的战乱而饱受生活的折磨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她们都是因生活所迫于解放前离开中国内地来到美国。

她们每个人都将自身的一部分永远地遗留在中国内地了!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她们只觉得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不得不入乡随俗,凑合着美国的生活方式过日子。

因此母亲们面临着这样的情感困惑:一方面,母亲们离开家乡,不是因为她们不爱她们的家乡,而是因为国内的战乱和在国内的悲惨遭遇而被迫离开家乡。

另一方面,她们想在美国安身立命,追求梦想,然而梦想却如肥皂泡般破裂了。

她们就如钟摆一样在东方和西方间游离和徘徊,感到无比的困惑和失落……母亲们对美国有着诸多的幻想,她们带着梦想踏上了新的征途,希望告别过去。

美国在她们眼里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待到了美国,我要生个女儿,她会长得很像我。

但是,她不用看着丈夫的脸色低眉垂眼地过日子。

她一出世就是在美国,我会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式英语,不会遭人白眼看不起。

她将事事称心、应有尽有。

”[1]3她们虽然都带着在美国开启新生活的梦想,然而她们却面临着不属于美国文化的尴尬,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 透过小说中的 “ 母亲”形象,
读者也可以看出作为边缘的华裔话语体系在 “ 他者”与 自 我 ” 互 为 指 认 中 的 两 难 之 境 。② 谭 恩 美 的 小 说 之 所 以 “ 在主题和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魅力,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 于其小说中母亲形象的感染力以及母女关系所折射出的 深邃的文化内涵,
& * 力”$ 。
一些时候, 我 “
创作的缪斯就是我 的 母 亲 , 这 位 女 人 给 了 我 DNA 的 同 时 也赋予了我一些认识世界的观点。 ” 出生于上海的母亲, 深刻影响了她的写作。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 都在发 掘母亲和家人的故事, 探寻母亲的人生经历, 体味母国 传统文化成为谭恩美的写作来源。晚年的母亲告诉她一 个秘密: 她在中国内地有 3 个同母异父的姐姐。这个秘 密 深 深 震 撼 了 谭 恩 美 , 成 了 她 创 作 的 主 题 。 1987 年 , 谭

一、灵魂与肉体的碰撞 : 艰难的文化苦旅
1949 年 谭 恩 美 的 父 母 从 中 国 移 民 到 旧 金 山 。 1952 年
谭恩美出生于美国加州的奥克兰。谭的童年生活充满阴 霾, 远离故土、一贫如洗的艰辛生活使母亲的性格变得 非常古怪, 而出生于美国的谭恩美对母亲所知甚少, 难 以理解母亲, 甚至不了解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因此, 母女俩一直处于矛盾冲 突 中 , 直 到 母 亲 80 多 岁 时 患 上 了 老年痴呆症。当时母亲病情越来越重, 谭意识到母亲来 日不多, 只好在心里默默向西方的上帝和东方的佛祖许 愿: 只要母亲能挨过这一关, 一定陪她回一趟中国。母 亲竟奇迹般地康复了。为了还愿, 也为了实现母亲的心 愿 , 谭于 1987 年陪着母 亲 越 过 太 平 洋 , 来 到 中 国 , 去 看 看母亲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 去 了 解 那 里 曾 经 发 生 的 事 情 。 这是谭恩美头一次花整整 3 个星期跟母亲在一起。她借 此行不仅认识了从未谋面的故土, 也重新认识了母亲的 内心世界, 更为重要的是一直困扰她的身份认同问题一 下子有了答案。 因此她 把 这 次 中 国 之 行 看 成 是 她 生 命 的
140
J ianghan Tr ibune
2008.9
来摆脱中国传统, 想方设法走出母亲的影响。但是女儿 们并没有在美国找到所谓的幸福, 经历了一系列的失败 之后, 女儿们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母亲, 并明白了母亲 们的良苦用心。吴精美最后决定回上海与失散多年的同 母异父姐姐相认, 以慰藉母亲在天之灵; 平常把母亲的 话当着耳边风的露丝在婚姻危机时认可了母亲的建议, 采取积极的行动维护自己的利益; 一向厌恶母亲拿她来 炫耀”自我的薇弗莉从 母 亲 那 儿 学 到 了 “ 一种无形的力 “ 量” , 意识到自己与母亲 抗 争 的 愚 蠢 ; 丽 娜 则 由 否 认 到 欣 赏母亲未卜先知、未雨绸缪的能耐。最后女儿们以不同 的方式回到了母亲身边, 从母亲的 “ 中国苦难”中找回 了人生的力量, 找到了自己的根, 找到了自己心灵的家 园。
& ’ $
观念, 试图用自己过去经历的苦难来感化他们的女儿, 使母国文化价值观得以延续。尽管身处海外, 但是她们 紧紧地依附于祖国, 并竭力使祖国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以慰藉飘荡的心灵, 实现心灵的归依。这是对中华民族 一种生存意志的体现, 是在异 文化的皈依和眷恋, 是 “ 质环境里消泯陌生感、不安全感 , 从而构建心灵家园的努
世上从来只有 “
两种女儿, 听话的和不听话的, 在我家里, 只允许听话 家是根之所在。 《 喜福会》围绕移民到美国的四对 母女写作, 以家庭作为故事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 是作 者个人的成长史和母亲痛 苦 的 家 庭 史 , 是 对 记 忆 的 挖 掘 , 字里行间满盈着对中国文化挥之不去的母体情结, 自然 流露出的是华裔群体对母 体 文 化 的 寻 根 之 旅 。 不 难 看 出 , 这是个以母亲为蓝本的家族寻根故事。 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儒家文化非常注重 群体意识, 注重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归属感。漂流海外 的华人更需要能够相互依存、相互帮助、相互友爱的群 喜福会”正是四个 体, 以寻求心灵的归属。小说里的 “ 华人家庭相互依存的体现, 四位母亲一直把自己看作中 国人, 她们定期聚会, 玩中国麻将, 吃着中国菜, 操着 一半是蹩脚的英语, 一半是各自的方言或普通话, 恪守 着中国的传统, 以此安慰漂浮的心灵。在美国当时特殊 的社会历史背景下, 她们竭尽全力留住自己的根, 一 “ 直希望能造就我的孩子能适应美国的环境却保留中国的 如何服从父母, 听妈妈 气质 , ”用中国美德教育 着 女 儿 “ 的话, 凡事不露声色, 不要锋芒毕露, 容易的东西不值 得去追求, 要认清自己的真正价值而令自己精益求精
& ( 的女儿住进来 ! ” $
一个梦想。在那之前, 我的母亲生了一场重病, 我以为 她将要死了。以前, 我和母亲的关系并不好, 每次, 当 她讲起中国经历时, 我总不想听。为了保佑母亲, 我向 上帝发誓, 会多了解母亲, 只要她活着。上帝保佑, 母 亲活下来了, 所以为了还愿, 我陪母亲来到中国。那是 一次很好的了解我自己和母亲的机会。我和母亲一起待 了三周 , 而在过去的 20 多 年 里 , 我 们 在 一 起 的 时 间 , 不 超过几小时。那次中国之行, 最重要的是, 我终于明白 自己是美国人, 也是中国人, 发现自己属于那段历史, 这是我在美国历史中感受不到的。我喜欢历史, 历史和 发生的一切都相关。你可 以 从 中 看 到 变 化 , 那 就 是 历 史 , 是对行为、目的和后果的见证。 ”
江汉论坛
2008.9
139
一个转折点。对此谭是这样解释的:
那次是为了完成 “
恩美把外婆和母亲的经历 写 成 了 小 说 《 喜福会》 , 并在扉 页上写道 : 给我的母亲 , 且谨以此纪念她的母亲。 “ ” 谭恩美的母亲备受传统的中国婚姻和家庭对女性的 种种压制, 最后痛苦地做出抉择移民美国。母亲的婚姻 经历出现在了谭恩美的 《 喜福会》中, 比如, 龚琳达回 忆小时候经历的包办婚姻, 许安梅回忆其母丧夫后受人 欺骗等一系列不幸的人生经历。谭恩美的母亲其实也结 过两次婚, 对她拳打脚踢的前夫带着 3 个女儿生活在中 国, 小说中精美在中国上海有一对同母异父姐姐。现实 生活中谭恩美做梦都担心母亲把同母异父的姐姐接来, 把她撵出去, 因为那些中国来的孩子既会说中文, 又乖 乖地听母亲训斥 , 这一现 实 活 灵 活 现 地 出 现 在 《 喜福会》 中, 精美的母亲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女儿, 望女成凤, 希望女儿精美成为像秀兰・邓 波 尔 一 样 的 天 才 , 当 遭 遇 女 儿的反抗时, 母亲用中国话大声喊道:
母女之间的冲突凸现了在美国社会

中接受强势文化 ( 美国文化) 的华裔青年与仍固守弱势 文化 ( 中国文化) 的老一辈人之间的矛盾, 它就象一 面镜子 , 把中美两种文化 之 间 的 冲 突 与 融 合 显 现 出 来 。 ⑤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具有双重文化身份的新一 代华裔对处于弱势的本族文化开始从一味排斥转而表现 出好奇和兴趣, 对其文 化 身 份 有 了 新 的 认 知 。⑥ 她 们 在 英语语境中讲述着中国故事, 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海外 华人对母国文化的接纳以及他们的文化寻根情结。 作为第二代华裔, 谭恩美在与中国母亲的不断冲突 中耳濡目染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尽管谭恩美本人声称自 己是美国人, 但身上流淌着的中国的血液是永远抹灭不 去的。正如母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女儿所说: 作为 “ 女人需要熟悉自己的母亲, 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祖国是
文化 `
海 外 华 人 的 中 国 文 化 情 结
— —— 《 喜 福 会 》 中 的 文 化 乡 愁
□ 张冬梅 ( 河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郑州
450002)
摘 要 : 美 籍 华 裔 作 家 谭 恩 美 自 1987 年 以 来 先 后 15 次 来 到 中 国 , 了 解 中 国 “ 母亲” 母 , 并且书写中国 “ 喜福会》就表现了母亲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恋。小说中, 母亲们背负着离根落叶的痛 亲” , 她的成名作 《 苦, 艰难地挣扎于中西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冲突中, 但她们竭力把中国文化传递给女儿们, 以期守住自己的 根。在美国长大的女儿们苦苦地在白人主流社会的夹缝中寻觅着 “ 我是谁” , 经过痛苦的反抗和挣扎后, 曾 母亲”是自己的根。弥漫故 经迷失的她们最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她们终于明白, 只有 “ 事始终的中国文化表现了作者的文化乡愁 , 为海外华人的寻根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关键词 : 谭恩美 ; 中图分类号 : G04 喜福会》 母亲” 《化乡愁 文章编号 : 1003- 854X ( 2008 ) 09- 0139- 04 中国。 ”⑦ 所 以 谭 的 文 学 作 品 都 扎 根 于 中 国 故 事 , 表 现 出 对中国古老文化的强烈的依恋。小说 《 喜福会》就是典 型的中国故事, 四位中国母亲在移民海外前就成立了 喜福会” “ , 到了美国后依旧保持着这一具有中国传统文 化特色的活动, 以使自己的精神有所归依。她们坚持华 人的家庭教育, 诸如要求子女对长辈的尊敬和绝对服从 等, 以使母国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华裔作家谭恩美在 小说中以充满乡愁的笔墨表述着自己的祖国, 在中国民 间故事与传统习俗中寻求着精神文化之根。
& ) 母亲们极尽母亲和家长之能事维护自己的价值 ……。 ”$
二、寻找 “ 母亲”和 “ 母亲”的文化基因
家族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组织, 血统 在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神圣地位。 “ 对中国人来说, 家 族就是一切” ,
& % $
是维系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
是延续中国文化精神的纽带, 而母亲又是使家族得以延 续的中介。作为第二代华裔, 谭对中国的认识主要来源 于母亲的经历和讲述, 在与母亲的相处中, 谭恩美形成 了对中国传统、礼节和历史的一种个人主观性的理解。 她的心中有一个依母脐带, 有一个为其提供丰富写作素 材的母亲。谭恩美曾做过这样的表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