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性质的探究》中考真题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秋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习题课件(共21张PPT)
解__释_与_结__论______________。
实验与事实
4.科学探究的步骤:观察进行与实问验题→假设与预测→实验与事实 → 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其中
7
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 物理性质
5.(湖南常德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
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锈
0
15.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②酒精具有可燃性;③常用作酒精灯 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④当点燃酒精灯时,酒 精在灯芯上汽化;⑤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①化碳。
根④据以上叙述,可②归纳出:酒精的物理⑤性质是______③;发生的 物理变化是______;化学性质是______;发生的化学变化 是______;其用途是______。(填序号)
C.氮气:“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铁:“我会生锈。”
B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用水制冰 B.用氧气供给呼吸
C.用石墨生产铅笔芯 D.用木材制桌椅
1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2
优秀p p t 公开课p p t 免费课件下载免费课件1 .4 物 质性 质的探究 -202 0年秋科粤版九年级上 册化 学 习题课件( 共2 1 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各地2019年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常见物质的性质
常见物质的性质1(2019金华、义乌、丽水—11)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A. 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B. 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C.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D.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2、(2019金华、义乌、丽水—13)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C.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 D. 甲和西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3、(2019杭州—10)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铜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精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4、(2019杭州—13)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液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A. 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B. 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C. 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D. 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5、(2019台州—11)如图,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大烧杯中燃着2支高低不等的蜡烛,实验时打开止水夹,移开玻璃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观察到高的蜡烛先媳灭B.不移开玻璃片,实验现象更明显C.蜡烛会熄灭,是因为二氧化碳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去掉烧杯中的1支蜡烛,也能得出同样的实验结论6、(2019衢州—6)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A. 氢气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氧气7、(2019衢州—12)室温时,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中,测得溶液的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情况如图。
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题型04 物质性质的探究-备战2020年中考化学实验题型特训(解析版)
题型04 物质性质的探究1.1784年,科学家卡文迪什演示了“人工空气”的燃烧,发现燃烧产物只有水。
据此判断“人工空气”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氢气【答案】D【解析】A、氮气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产物是水,故选项正确。
2.通过实验探究可获得较多的化学知识,对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错误的是()A.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D.二氧化碳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A、如图所示的实验,可观察到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故选项说法正确。
B、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两支蜡烛自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
3.如图所示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只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有关的实验是()A.B.C.D.【答案】D【解析】A、图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使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既证明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也证明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
B、图中的塑料瓶将变扁,证明了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还能与石灰水反应。
C、图中石蕊试液变红,证明二氧化碳与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D、图中的实验只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只与物理性质有关。
4.【2019·山东省潍坊市】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②CO被还原为CO2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①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
江苏省镇江市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10科学探究题一.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共2小题)1.(2022•镇江)用下列实验探究Al与CuCl2溶液的反应。
实验一:将打磨后的铝片插入CuCl2溶液,铝片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且产生气泡,最终溶液呈无色。
(1)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收集气体,(填操作)后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该气体为。
实验二:将实验一所得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出现白色固体。
过滤、洗涤,低温烘干。
对所得白色固体作如下探究。
【资料】①AlCl3能与H2O作用生成Al(OH)3。
Al(OH)3,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生成Al2O3和H2O。
②Al与CuCl2溶液反应会生成CuCl。
CuCl,白色固体,不溶于水,能溶于含Cl﹣浓度较大的溶液,受热不分解。
【猜测】白色固体可能是:a.Al(OH)3;b.CuCl;C.Al(OH)3和CuCl。
【实验】取适量白色固体,利用如图装置充分加热,U型管中,则猜测b成立。
【反思】无色溶液倒入水中后出现白色固体的原因是。
实验三:CuCl在空气中被氧化成碱式氯化铜[Cu x(OH)y Cl z]蓝绿色固体,其受热会分解生成CuO、H2O和HCl。
取一定量蓝绿色固体,充分加热,将生成的气体依次用足量的吸水剂氯化钙和烧碱溶液充分吸收。
(1)实验测得氯化钙增重0.36g,烧碱溶液增重0.73g。
则碱式氯化铜的化学式为。
(2)若烧碱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则测得的Cu x(OH)y Cl z中x值(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2021•镇江)用如图装置对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实验探究。
步骤一:将打磨过的镁条放入三颈烧瓶中,关闭K1、打开K2,加入一定量饱和NH4Cl 溶液,观察到镁条溶解,形成无色溶液,产生大量气泡。
试管B中石蕊试纸变为蓝色。
点燃E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
①点燃E处气体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②镁条与NH4Cl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式中考题归类举隅
顺序 . 请根据实验室现有 的仪器 和药品条 件( 如下 所 列) 通过填写下表, . 完成对实验方案的构思. 【 实验仪器】 试管 、 胶头滴管 、 镊子
【 实验药 晶】 铁钉 、 铜片 、 稀硫 酸、 硫酸锌溶 液、
硫 酸 亚 铁 溶 液 , 酸 铜 溶 城 硫
解析 : 铁和铜的金届活动性是我们学习金属活 动 性时已学过的内容 . 已知铁的活 动性强于 铜, 但如 何 来证明 . 这就是本题 的考点. 目要术结台 科学探 究 题 中 的实 验 方 案 设 计 来 给 出 答 案 . 且 要用 2种 方 案. 而 可 以调动已有知识 . 用所给 的仪器 和药 品, 利 设计 出 正确的方案 题中 已给 出一种稀 硫酸 , 以通过 金属 可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的 能 力 来 设 i ; 中 又列 出 了几 种 硫 酸 i题 盐溶液 . 我们也可 以利用金属对可溶性盐的置换能 力 来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 :
中放人一 团裹有 干燥剂 C C 。 a I 的棉花并塞上橡皮塞. 请你 和谈 同学一起 回答下 列问题 : ( ) 出 一 个醴 洗除 锈 ( 锈 的 主 要 成 分 是 1写 铁
F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在三 支试管 中. 易生锈 的试管是 — — 中 客 的铁钉 . 因此铁 生锈 的条件是 ( ) 了舫 止铁 制 品生 锈 , 采 取 的措 施 是 3为 应 ( 写出一种 ) . 解 析: 铁生锈是 铁与别 的物质发 生了反应 - 与哪 些 物质会发生反应呢?就 是探究 的目的. 题: 问 铁生 锈 与哪些 因素有关?猜测 : 可能与 氧气有关 , 能与 可 水有 关, …设计方案 : 用控 制变量法 . 究铁生锈 … 采 研 的因素. 实验验证 : 中已给出. 题 我们要分析 的就是这 个 实验和实验结 果. 将经 酸洗除锈干燥后的铁钉放 人三支试管 中, A 试 管中的铁 钉既与空 气接触 , 又与水接 触; B试 管中 铁 钉只与水接齄 ; c试管 中铁 钉只 与干燥 的空 气接 触. 根据 已有知 识, 们知道 B C试管中的铁钉 不会 我 、 生 锈. 只有 A试管中的铁钉生 锈, 所以防 止铁 制品生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中考真题测试题(无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考点说明】1.火焰分三层,外焰温度最高2.物质性质的实验探究3.燃烧产物的检验4.对比实验的一般方法【中考例题】1.(2012年)(2019山东聊城中考)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2.(2019四川攀枝花中考)将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较,含量明显降低的是( )A.稀有气体B.氧气C.二氧化碳D.氮气【复习检测】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1.实验室有一瓶未贴标签的无色气体,同学们怀疑是二氧化碳气体,于是小丽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向其中加入了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这一环节属于( )A.作出猜想B.设计方案C.实验验证D.得出结论2.下列关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燃烧时产生少量黑烟,放出热量C.火焰分为三层 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飘出3.用小刀切下石蜡并放入水中,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A.石蜡的密度B.石蜡的可燃性C.石蜡的溶解性D.石蜡的硬度4.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5.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2s后取出,能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B.与火焰最外层接触的部分被烧黑C.与火焰中间接触的部分被烧黑D.与火焰最内层接触的部分被烧黑6.某兴趣小组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根据现象作出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出现水雾,说明石蜡中含有氢、碳元素C.用一个烧杯将燃着的蜡烛罩住,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说明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氧气D.燃着的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说明燃烧需要达到一定温度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湿衣晾干 B.食物腐烂 C.纸张燃烧D.钢铁生锈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B.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蒸馏水:我被酒精灯加热后蒸发了3.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报道:俗称“一滴香”的物质对人体有毒,禁止用作食品添加剂。
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可不能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B.添加三聚氰胺的牛奶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4.当你在复印材料时,经常闻到一股专门的气味,这是臭氧的气味。
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能够转化为臭氧。
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反应C.臭氧与氧气是同一种物质D.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5.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铁锅生锈 B.玻璃破裂 C.牛奶变酸D.燃放烟花6.下列变化中,与其他变化有全然区别的一种是()A.樟脑丸放在衣橱中消逝B.木材做成课桌C.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7.“民以食为天”.下列过程要紧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8.某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爱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属于氧化物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能够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发生了物理变化9.人体中发生的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汗水的挥发B.蛋白质的水解C.葡萄糖的氧化 D.油脂的消化吸取10.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雪糕慢慢融解B.吃进的食物被消化 C.电灯泡通电发光 D.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11.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不能减少 B.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C.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D.更多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B.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固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D.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解于水B.饱和石灰水升温后变浑浊C.海水晒盐D.澄清石灰水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白膜二、多选题14.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A.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B.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铁两种固体粉末(观看颜色)C.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15.(多选)下列物质的用途要紧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活性炭作吸附剂C.天然气作燃料 D.氮气用作爱护气16.打雷闪电的时候,空气中有极少的氧气(O2)变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B.该变化是化学变化C.氧气和臭氧是同一种物质D.氧气和臭氧不是同一种物质17.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工业污水需要处理后才能够排放D.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差不多上物理变化18.下列物质颜色为黑色的是()A.氧化镁B.二氧化锰C.碳酸氢铵D.氧化铜19.下列关于化学进展的看法错误的是()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D.关心人类研制电脑软件三、填空题20.下列物质的用途,要紧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________2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放入元素组成,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 ,B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A、B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性质不同,缘故是________ .22.生活处处化学,请列举与衣食住行有关的四种化学制品________ .23.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①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反应;②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③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④铁矿石被粉碎;⑤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孙悟空72变,万变不离其宗——全国2019年化学中考考点扫描【适合教师和学生】:考点46 物质性质探究题
考点46 物质性质探究题解答实验探究的思路方法(1) 认真读题,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弄清题目给定的新信息,确立探究课题。
(2) 根据课题, 选择合适方法,提取相关化学知识,设计探究方案。
(3) 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
(4) 根据试题要求,全面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将探究的问题与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与提炼,通过分析、计算、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实验探究的注意事项(1)对提出的猜想和假设要有定的依据,一般多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题目给定的信息及所学相关物质的性质等确定。
(2)设计方案要围绕目标,理清思路,制定步骤。
(3)对“探究的实验事实”进行评价,要紧扣实验目的和原理,对考题给出的实验事实进行分析、加工、归纳、总结,得出有用的结论。
例(2018•乌鲁木齐)超市出现了一种含“污渍爆炸盐”的新产品(如图),能清除衣服上难以清洗的汗渍、果汁渍。
它的特殊的名称让小明对它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1)小明在超市的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阅读产品标签:“污渍爆炸盐”是一种衣物助洗剂,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能在瞬间去除洗衣液难以除去的多种顽固污渍………,本产品不伤衣物,无磷是它的一大优点。
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 。
(3)查阅资料:过碳酸钠(Na 2CO 4)是白色结晶颗粒,溶于水会产生碳酸盐和其它化合物。
(4)合理猜想其它化合物为:i .NaOH ;ii .H 2O 2;iii .NaOH 和H 2O 2;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 。
)实验结论:猜想 正确。
写出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1)小明应该在超市的洗涤用品区域购买了此产品。
(2)含磷洗涤剂对环境的危害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4)小明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5)步骤 2:取少量步骤1 形成的溶液于试管中,再加入氯化钙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步骤 3:取少量步骤 2 试管中的上层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MgCl 2 溶液,振荡,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步骤 4:另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步骤 1 形成的溶液,再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了氧气,实验过程如下所示:(6)实验结论:猜想ii 正确; 过碳酸钠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4+H 2O=Na 2CO 3+H 2O 2。
【精编】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性质的探究》中考真题.doc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一、选择题1.(2016•东营)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用作吸附剂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2.(2016•上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3.(2016•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4.(2016•泰州)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生锈B.能导电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5.(2016•扬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氢气作高能燃料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6.(2016•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7.(2016•东平县模拟)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8.(2016•安溪县模拟)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A.调查取证B.上网查资料C.做实验D.组织讨论9.(2016•长春模拟)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含量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C.区分硬水和软水D.配制氯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0.(2016•潮南区模拟)前阶段,微信热传“毒跑道”事件,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出现含铅量高,还散发出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性.已知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2)由此你可以知道,化学加工过程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6•长宁县模拟)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写到下列括号内:(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________________(2)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________________(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________________(4)氧化铜为黑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5)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7)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8)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木炭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解答】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铁会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能与稀硫酸反应、铁易生锈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氢气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B、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能够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 错;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6.【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7.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运用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都和科学探究有关.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的掌握,并应用于解题当中.8.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取样,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确定该酸为硫酸;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是确认物质最直接的方法. 【解答】解:A、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酸是否为硫酸,故A做法不合理;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并不能对某酸是否为硫酸做出实验性证明.故B做法不合理;C、通过向标签残缺的酸中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认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故C为合理做法;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但却不能代替实验对某酸是否为酸做出实验性证明.故D做法不合理;故选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行确定物质是化学研究的根本方法.9.【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 【解答】解: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C、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D、配制氯化钠溶液是向两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且溶剂的质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存在对比实验.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二、填空题10.【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2)化学加工过程应该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解答】解:(1)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均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均属于化学性质.(2)化学加工过程应该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故答案为:(1)无色、有刺激性、液体等;能与氧气、氢气、溴等物质反应(2)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言之有理也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1.【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属于化学变化;(2)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属于物理变化;(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属于化学变化;(4)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5)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7)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8)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1)D;(2)A;(3)D;(4)A;(5)C;(6)A;(7)B;(8)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含义和区分方法.11。
《物质性质的探究》酸碱性的奥秘
《物质性质的探究》酸碱性的奥秘《物质性质的探究——酸碱性的奥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里,物质的性质千变万化。
而其中,酸碱性这一性质,既常见又神秘,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酸碱性。
简单来说,酸碱性是物质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
当物质溶解在水中,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的就是酸,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的就是碱。
比如,盐酸(HCl)溶解在水中会产生氢离子,所以盐酸是一种酸;氢氧化钠(NaOH)溶解在水中会产生氢氧根离子,所以氢氧化钠是一种碱。
那我们怎么知道一种物质是酸性还是碱性呢?这就需要用到一些指示剂。
常见的指示剂有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会变成红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成蓝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无色,在碱性溶液中会变成红色。
通过这些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我们就能大致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酸和碱都有各自独特的性质。
酸通常具有酸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而且,酸能与活泼金属发生反应,产生氢气。
比如,锌(Zn)与稀硫酸(H₂SO₄)反应会生成硫酸锌(ZnSO₄)和氢气(H₂)。
酸还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盐酸(HCl)和氢氧化钠(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₂O)。
碱则通常具有涩味和滑腻感,能使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
碱也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此外,碱还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比如,氢氧化钠(NaOH)能与二氧化碳(CO₂)反应,生成碳酸钠(Na₂CO₃)和水。
在生活中,酸碱性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土壤的酸碱性对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中生长。
如果土壤过酸或过碱,就需要通过添加石灰(调节酸性土壤)或硫磺(调节碱性土壤)等物质来改良土壤的酸碱度,以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环境。
在工业上,酸和碱也是不可或缺的。
例如,硫酸(H₂SO₄)常用于金属的酸洗,去除金属表面的氧化物和锈蚀;氢氧化钠(NaOH)则常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
【化学实验专项练习】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高分专项练习:酸、碱性质的探究(含答案与解析)
酸、碱性质的探究1.某实验小组对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如图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①中所使用的实验仪器名称是,该实验固体表面变潮湿证明氢氧化钠的性质是。
(2)实验①中所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①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填化学符号)。
(3)实验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滴加一定量的盐酸后,发现溶液依然红色,则溶液中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还有(填物质名称)。
(4)实验①①所进行的实验叫实验,目的是。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定性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先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盛有CO2的试管中,振荡;然后将止水夹K打开。
(1)注入氢氧化钠浓溶液后,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打开止水夹K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定量实验】小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如下实验:用甲、乙两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CO2进行实验。
如图2所示,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两个烧瓶。
得到如图3所示的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
(3)曲线2对应的是(填“甲”或“乙”)烧瓶内压强变化,曲线1中bc段压强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4)对比曲线1与曲线2,能得出的结论是。
(5)【查阅资料】常温下,NaOH、Na2CO3分别在乙醇中的溶解度(g):NaOH Na2CO317.3<0.01请结合该信息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3.学习化学开启了我们认识物质之旅。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性质及应用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探究一:溶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向20mL水中加入5g氢氧化钠,固体全部溶解,溶液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探究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如图1所示,同学们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溶液显碱性。
中考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
中考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的爆炸B.冰雪融化C.葡萄酿成酒D.萝卜切成丝2.厨房里发生的以下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液化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3.能源问题是当今世界三大问题之一,以下有关能源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乙醇汽油中添加的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B.人类通过化石燃料获得能量的过程是物理变化C.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D.我国南海海底储藏了大量“可燃冰〞,它将成为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4.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互相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
以下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玻璃破碎C.车胎爆炸D.食物腐烂5.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蔗糖溶于水B.铁生锈C.冰熔化D.气球充气变大6.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属于〔〕A.化学变化B.物理变化C.化合反响D.置换反响7.以下有关“化学之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最轻的气体是氢气C.最小的粒子是原子D.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8.以下变化,吸收热量的是〔〕A.木炭不充分燃烧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二氧化碳与碳反响D.镁与盐酸反响9.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弯曲二、多项选择题10.以下物质的用处与其化学性质不相关的是〔〕A.用二氧化碳灭火B.用液态氮气做制冷剂,保存血液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D.用稀有气体作工业消费的保护气11.〔多项选择〕以下物质的用处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活性炭作吸附剂C.天然气作燃料D.氮气用作保护气12.以下现象能说明我们身边存在空气的是〔〕〔填字母序号〕A.快速奔跑时感受到有风吹来B.把塑料袋抖开后扎紧,感到不易压缩C.将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不能充满玻璃杯13.下述描绘生活中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能烧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瓷碗易碎三、填空题14.某银白色金属可能是铁,可以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_;虾煮后会变红,某同学认为这种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变色,该同学的看法属于________A.实验B.假设C.观察D.作结论.15.电灯可以照明,但在停电的时候,我们可以点燃蜡烛照明,请你就这两种照明方法,从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中,找出两者之间两个方面的差异.①________.②________.16.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发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提出问题】________ .【猜测】猜测一:都是化学变化;猜测二: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实验】〔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燃烧的火焰上,观察到:a、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b、手摸烧杯有________的感觉;c、蜡烛火焰逐渐变小至熄灭.分析: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的名称是________,蜡烛燃烧为________变化.〔2〕观察白炽灯〔灯管为钨丝〕:a、通电前:灯丝为银白色固体;b、通电中: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________;c、通电后:灯丝为银白色固体.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灯丝为银白色固体分析: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光通电发热、放热属于________变化.【结论】猜测________〔填“一“或〞二“〕正确.17.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没有________生成.四、实验探究题18.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欲对该固体变质情况进展探究。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就能表现出来
知1-讲
(来自点拨)
能力提升练
8.下列描述中,前者属于物质的变化,后者属于物
质的性质的是( ) A.铁片生锈、火B药爆炸
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B.物蜡质烛的熔变化化、空物气质能的液变化化
. C.玻璃熔化、黄酒变质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
“可以——不可以”、 “能——不能”、 “容易——不易(难)”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
1 课堂讲解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科
学探究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物质性质的探究
知识点 1 物质的性质
问 题(一)
知1-导
观察金属铁和铜,找出它们的性质。
问 题(二)
这些性质需要不需要经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来表现?
问 题(三)
B.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C.煤用作燃料
D.氧气可以供人类呼吸
方法点拨:该题利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解答。首
先判断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质的什么性质,然后对性质
类型做出判断。镁粉用于制照明弹是利用镁的可燃性,属
于化学性质;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是利用酒精挥发
吸热,使体温下降,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性
(来自《典中点》)
(1)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制________;
(2)酒精具有________,可以作内燃机的燃料;
(3)氧气具有________,可以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4)铁具有导热性,可以用来制________。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6 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关系不相符的是( ) A.酒精用作燃料——酒精具有可燃性 B.氧气用于急救病人——氧气能供给呼吸 C.石墨常用作电极——石墨具有导电性 D.氢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氢气具有可燃性
专题18 实验与探究- 【中考化学 全盘复练】(全国通用)(原卷及答案)
专题18实验与探究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提出问题、、制订计划、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和表达与交流。
2、实验设计的总体思路:明确(即弄清楚实验原理);根据要求正确选择;设计和操作步骤;分析得出结论。
3、解答此类题目的要求(1)明确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①:实验对象为制取物质或判定物质性质的实验,首先保证原理的正确性。
①:设计实验要注意仪器的性能,所用原料资源丰富,廉价易得。
①:a:点燃可燃性气体的实验之前,必须要,防止爆炸。
b:进行有毒气体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注意尾气处理,避免中毒。
①:实验设计操作简便,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
(2)实验设计基本思路明确;选择;设计;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4、实验方案的评价(1)明确评价的内容:①方案在理论上是否,具有严密性;①在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是否;①从经济角度,是否、降低成本和提高产量;①从环境角度评价,是否会对环境;(2)熟悉解题的一般步骤明确目的;确定;评价实验方案的优劣(或可行性);提出。
考点突破【解题技巧】1、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解答此类题目一般思路:(1)要能根据题干信息提出问题,并联想到相对应的化学知识。
(2)作出猜想或假设时,要从化学的视角作出科学的猜想或假设。
(3)设计探究(实验)方案,要围绕寻找特征反应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同时应注意控制单一变量。
(4)对探究问题作出解释与结论时,要根据题目中实验的现象、数据等,以事实为依据,应用化学原理进行分析推理,不能随意编造,牵强附会。
2、有关反应后物质成分的猜想:一般分两种情况:①只有生成物;①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不合理的猜想:①猜想物质之间能够反应;①猜想与事实不符;①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即违背质量守恒定律的元素守恒)。
分类讲练题型一实验设计与探究1.(2022·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将5mL液体加入装有一小粒固体的试管中充分振荡,所得结论错误的是()B.①和①对比一一汽油不能溶解高锰酸钾,却能溶解碘C.①和①对比一一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相同D.①和①对比一一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2.(2022·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B.区别氯化钙溶液和蒸馏水:取等量试样放入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C.配制100g5%的碳酸钙溶液: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验证酒精中含有氢元素:在95%的酒精燃烧的火焰上罩一个干燥的小烧杯,观察现象4.(福建·统考中考真题)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中考化学试题《科学探究题》
中考化学试题《科学探究题》一、科学探究题1.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A 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2)实验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 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3)A、B、C、D 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化学通性的是____(填字母)。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 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
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它化学通性。
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2.为探究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1)以上实验中,能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
(2)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组同学在做完上述实验后,将A、B、C三支试管反应后的废液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指示剂除外)的成分是什么?[分析推理]同学们一致认为上层清液中的溶质一定不含有Ca(OH)2、NaOH,还不含有__。
[作出猜想]猜想1:只有NaCl;.猜想2:。
[实验验证]操作: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碳酸钠溶液。
现象:。
[结论]猜想2成立。
3.实验课上,老师向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红色溶液中滴加稀HCl,同学们观察到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提出问题】HCl和NaOH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了?【查阅资料】I.常温下,酚酞在pH≤8.2的溶液中呈无色,在pH>8.2的溶液中呈红色。
Ⅱ.相同温度下,NaOH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pH越大。
专题03 物质的性质真题 (解析版)
专题02 物质的性质1.【2022山西中考】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A. 放烟花B. 贴对联C. 剪窗花D. 包饺子【答案】A【解析】A、烟花中的火药燃烧时会放发光,故放烟花是利用了火药的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贴对联,不涉及化学变化,故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C、剪窗花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D、包饺子属于物理变化,与化学性质无关,不符合题意;2.【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答案】D【解析】A. 钨用于造灯泡中的灯丝,是利用钨熔点高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金刚石可用来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氢气密度小的物理性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碳素墨水用于书写档案,是利用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化学性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2湖南湘潭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酒精用作燃料B. 石墨用作电极C.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解析】A、酒精用作燃料是因为酒精能燃烧,可溶性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石墨能导电故石墨用作电极,能导电是石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C、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小苏打即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利用了其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
4.【2022广西贺州中考】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对应用途正确的是()A. 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作燃料B.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 氯化钠溶液有咸味,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D.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答案】D【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作助燃剂,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可以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不符合题意;D、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符合题意;故选D。
中考科学真题汇编:专题13 物质的基本性质(物理部分)(含答案及解析)
2018—2020三年中考13 物质的基本性质一、单选题1.(2019·台州)下列是关于水蒸发致冷现象的解释,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②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④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此解释合理的顺序是()A. ①④③②B. ②③①④C. ③①④②D. ④③②①【答案】A【解析】关于水蒸发致冷的现象,解释如下:①水分子运动速度有大有小;②速度大的水分子动能大,更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跑到空气中。
③剩余的水分子运动速度相对较小;④剩余的水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那么正确的顺序是:①④③②。
故选A。
2.(2019·杭州)对于同一物态的某种物质,根据c= Q得知()mΔtA. 比热跟热量成正比B. 比热跟质量成反比C. 比热跟温度变化成反比D.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答案】D可知,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跟质量与温度变化的乘积之比是它的比热容;比【解析】根据公式c=QmΔt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A、B、C错误,而D正确。
故选D。
3.(2019·绍兴)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固的是()A. 湖水结冰B. 雾气消散C. 露珠形成D. 冰雪消融【答案】A【解析】A.湖水是液态,冰是固态,因此湖水结冰是凝固现象,故A符合题意;B.雾气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雾气消散是汽化现象,故B不合题意;C.水蒸气是气态,露珠是液态,因此露珠的形成是液化过程,故C不合题意;D.冰雪是固态,水是液态,因此冰雪消融是熔化过程,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2019·嘉兴)从2019年5月20日起,用普朗克常数定义质量的单位一千克,以代替工作了100多年的国际千克原器(如图)。
下列有关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千克B. 实验室可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物体的质量C. 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减小,故不宜作为标准D. 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答案】D【解析】A.如果水的密度是1g/cm3,那么1m3的水质量是1kg;但是水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因此1m3的水质量也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B.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而不是质量,故B错误;C.千克原器因生锈而质量增大,故C错误;D.物体的质量不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一、选择题1.(2016•东营)下列用途利用了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木炭用作吸附剂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C.氧气用作助燃剂D.氮气用作保护气2.(2016•上海)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沸点B.溶解性C.可燃性D.导热性3.(2016•河南)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用于制作电线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D.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4.(2016•泰州)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A.易生锈B.能导电C.能与稀硫酸反应D.能在氧气中燃烧5.(2016•扬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B.用氢气作高能燃料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6.(2016•福州)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7.(2016•东平县模拟)进行化学探究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手段.下列因素与化学探究有关的是()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A.①③⑤B.①②③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8.(2016•安溪县模拟)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你认为应该用下列的那一种方法最能获得满意结果()A.调查取证B.上网查资料C.做实验D.组织讨论9.(2016•长春模拟)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A.比较二氧化碳含量B.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C.区分硬水和软水D.配制氯化钠溶液二、填空题10.(2016•潮南区模拟)前阶段,微信热传“毒跑道”事件,据分析,原材料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并不会毒害人体,但施工人员为降低成本和便于施工,违规在施工中加入一些稀释剂,会使塑胶跑道出现含铅量高,还散发出刺鼻异味的苯等,存在有毒的可能性.已知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苯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2)由此你可以知道,化学加工过程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2016•长宁县模拟)将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的序号填写到下列括号内:(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________________(2)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________________(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________________(4)氧化铜为黑色粉末________________(5)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________________(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7)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________________(8)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用作吸附剂,是利用了木炭吸附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生石灰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氧气用作助燃剂,是利用了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2.【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判断物质的性质.【解答】解:A、熔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B、溶解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C、可燃性,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D、导热性,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方面的内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用于制作电线,是利用了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用来切割大理石,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熟石灰用来改良酸性土壤,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4.【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等.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铁会生锈都属于化学性质.【解答】解:纯铁是银白色的固体,铁的颜色、状态、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铁能在氧气中燃烧、能与稀硫酸反应、铁易生锈都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氮气、碳、氢气和甲烷的化学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5.【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解:A、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B、氢气做高能燃料,是利用了氢气能够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C、用生石灰作干燥剂,是利用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C 错;D、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了小苏打能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6.【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C、天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7.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分析】运用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进行实验⑤收集证据⑥解释和结论⑦反思与评价⑧表达与交流,可知①提出合理假设或猜想②设计探究实验步骤③详实记录实验现象和相关数据④合作进行化学实验⑤形成总结性报告都和科学探究有关.【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八个要素的掌握,并应用于解题当中.8.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为确定一瓶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取样,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确定该酸为硫酸;通过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是确认物质最直接的方法.【解答】解:A、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酸是否为硫酸,故A做法不合理;B、查阅资料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并不能对某酸是否为硫酸做出实验性证明.故B做法不合理;C、通过向标签残缺的酸中滴加酸化后的氯化钡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认标签残缺的酸是否为硫酸.故C为合理做法;D、交流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但却不能代替实验对某酸是否为酸做出实验性证明.故D做法不合理;故选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及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和分析进行确定物质是化学研究的根本方法.9.【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解答】解:A、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B、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C、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D、配制氯化钠溶液是向两烧杯中加入不同质量的氯化钠,且溶剂的质量不同,是配制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不存在对比实验.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二、填空题10.【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分析】(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2)化学加工过程应该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解答】解:(1)苯是一种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均属于物理性质.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等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均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均属于化学性质.(2)化学加工过程应该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故答案为:(1)无色、有刺激性、液体等;能与氧气、氢气、溴等物质反应(2)不得任意加入添加剂,严格按要求加入(言之有理也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1.【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现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味道、溶解性等等;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等等.性质和变化,性质是特性,变化是过程,描述性质一般用“能、易、难、会、可以”等.【解答】解:(1)铜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属于化学变化;(2)铜锈是一种绿色的粉末属于物理变化;(3)加热铜绿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与水属于化学变化;(4)氧化铜为黑色粉末属于物理变化;(5)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凝成水珠属于物理变化;(6)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属于物理性质;(7)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属于化学性质;(8)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1)D;(2)A;(3)D;(4)A;(5)C;(6)A;(7)B;(8)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两种变化和两种性质的含义和区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