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特别赏赐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李泌阳谋
李泌阳谋贞元三年,李泌当宰相不久,就听到太尉李晟阴谋叛乱的传言。
很多人说李晟的太尉府里有一个大安园,园里有一座大安亭,亭的四周有一片茂密的竹林,假如在这片竹林里埋伏下一支奇兵,那不是很容易造反吗?不要说李泌,李晟本人听到这个流言都吓出一身冷汗。
他急忙命人将园子里的竹子砍了个精光,连只老鼠也没了藏身的地方。
可流言并没有因此消失,没了竹子,不是还有那么多房子可供藏匿吗?这些流言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李晟和马燧是唐朝的两位名将,在平定藩镇之乱中立下汗马功劳。
战事一结束,他们手中的重兵也让唐德宗感到威胁,于是就以奖励为名,加授高官,把他们弄到长安享受重臣的尊崇和礼遇,其实是实实在在地剥夺他们的兵权。
流言让皇帝和两位将军处在极度的不安之中,心里都开始酝酿起自保的办法。
饱经战乱的唐王朝,又一次处于风雨欲来的境地。
对于这种局面,谁都深知其中的危险,但谁都对能否化解危机心里没底。
李泌却似乎胸有成竹,他说服李晟和马燧向德宗说明情况,并亲自陪同他们面圣。
见到皇帝,李晟和马燧心里依然惴惴不安。
李泌直言不讳地对德宗说:“今天,咱们有话就讲在当面,陛下既然让我当这个宰相,可不可以跟陛下作个口头约定?”德宗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点头说:“当然可以。
”李泌说:“希望陛下不要加害功臣。
臣蒙受陛下厚恩,才敢放胆直言。
李晟和马燧为帝国立过大功,听说现在有人散布谣言,虽然陛下一定不会信,但我今天仍要当着他们的面提出来,为的是让他们二人不再疑惧。
假如陛下把二人诛杀,恐怕宿卫禁军和四方边镇的将帅都会扼腕愤怒,恐惧难安,朝野之乱势必会随时发生。
”看到德宗面色凝重,已有所触动,李泌接着说:“李晟和马燧无论财产还是地位都已臻于极致,只要陛下坦诚相待,让他们感到身家性命均无可忧,国家有难就挂帅出征,天下太平就入朝参奉,君臣之间便能和睦相处。
只要陛下不因二位大臣功高业伟而有所猜忌,二位大臣也不因自己地位太高而心怀疑虑,天下自然太平无事。
”听完这开诚布公的一席话,德宗当即诚恳地表示接受,李晟和马燧也是当场流下热泪,拜谢皇帝后,又郑重地向李泌施礼,向他表达了感激之情。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龙盖寺的品茗盛会
龙盖寺的品茗盛会竟陵城西湖之滨有一座千年古刹龙盖寺,住持智积擅制葱油饼,寺中僧人每日必食,竟陵葱油饼由此成为当地的美食。
智积更擅长的是煮茶品茗,每有高僧来访,智积就会取来珍藏的茶中珍品,用化开的积雪之水烹煮,端坐于禅房之中品茗论禅。
竟陵城中的达官贵人对此很是神往,把能与智积围炉品茗视为人生一大幸事。
竟陵城北天井山北峰有一棵珍稀的山茶树,长在悬崖上,要采摘非常艰险。
曾有当地茶农腰绑绳索前去采茶,但是脚下的万丈悬崖让其不得不放弃。
也有茶农甚至专门驯养了一只猴子,临到采茶时节,来到山上,猴子面对那万丈悬崖也吓得落荒而逃。
清明前的一天,智积给大弟子广教留下音讯后,径自朝天井山北峰而去。
“师傅冒着巨大的艰险前去采茶,这该如何是好?”广教大惊失色,召集众弟子商议对策。
但是面对师傅做出的如此决策,众人也无计可施,只有暗暗祈求佛祖保佑。
半个月后,衣衫褴褛的智积回到了寺里,大笑宣布:“采到了山茶。
”那高兴万分的样子就像得到了世间的珍宝。
智积说完给大家展示了放在陶罐里的一点儿茶叶:叶片厚实鲜艳,通体金黄,外形细嫩而卷曲,芽肥壮匀齐,香郁的茶香扑鼻而来。
“师傅,你何苦冒着生命危险去采摘这点儿茶叶?”广教忍着热泪,半是责怪半是不解地问道。
智积又是一笑,道:“在老衲眼中,禅事与茶事都是天下第一大事。
能采到如此珍稀的茶叶,真是令人高兴。
”至于他是如何千方百计在悬崖采到茶叶的,他闭口不谈,众人也不敢细问。
竟陵城南富豪钱万有,也喜品茗。
得知智积冒着生命危险采到珍稀山茶的消息,派管家前来,愿出百两银子来购买这点儿茶叶。
智积一口回绝,笑道:“在老衲眼中,再多的银子也换不来品茗的乐趣,别拿银子败了品茗的兴致。
”百两银子买不到一点儿茶叶,让珍稀山茶叶名声大振。
竟陵城中人在猜测智积将会如何处置这些珍稀山茶叶的时候,智积在寺中贴出了一张告示:中秋节当天将在寺里举行品茗盛会。
中秋节当晚,皓月当空,众人云集在龙盖寺大雄宝殿前的广场,智积沐浴更衣、净手焚香之后走上广场的品茗台上,令人从藏在地窖里的一个黑色陶罐中取出三块泉水结成的冰块放在铜炉里,化开之后再用文火煮开,然后再从陶罐之中取出珍稀山茶叶放进紫砂壶中,冰泉化茗,奇香四溢,聚集在广场中的人们不由连声称赞:好茶!好茶!“老衲采下珍稀山茶叶,不敢独享,邀请众人前来闻香品茗。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秀州旧事
秀州旧事清朝乾隆年间,夏日的秀州府崇德县,骄阳似火,大地如炙。
在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山寨上,却是别有一番天地。
这里流水潺潺,古树参天,凉意阵阵,毒辣的太阳被茂密的森林挡在外面。
这里盘踞着一股土匪。
匪首陈大狗,此刻正在闭目养神。
他的椅边,有个小茶几,放着一壶、一杯、一扇。
茶早已凉了。
山寨仿佛睡去一般,渺无声息。
陈大狗在等待,在耐心地等待一个消息。
黄昏,太阳下山了。
归巢的鸟儿,叽叽喳喳地鸣叫,使大山越发显得宁静清幽。
一个外号“三只手”的手下回来了。
他的手里拿着一副老花眼镜。
“怎么样?”陈大狗问。
“老大,我打探清楚了,那县太爷带着几个沉重的大木箱离任而去,只有一个书童跟随,今晚留宿船上。
”“消息准确吗?”“准确。
这是他的老花眼镜。
”“三只手”递上老花眼镜。
陈大狗端详着有点破旧的老花眼镜,沉吟良久,最后,打了个手势:干!月黑风高,万籁俱寂,一伙下山的土匪抬着几个大木箱回来了。
山寨灯火通明,陈大狗下令打开木箱。
大伙屏住呼吸,在等待一个令人狂喜的结局。
木箱打开了,刹那间,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一个县令也该腰缠万贯吧,但木箱里没有黄金白银,只有一些衣服书籍。
再仔细翻看,一本本书籍,一件件衣物地翻,依旧一无所获。
陈大狗无比愧疚:“清廉如水,不愧我崇德县真正的父母官!”遂下令:折叠整齐,连夜完璧归赵。
三年前,崇德县大旱,颗粒无收。
一时间盗贼蜂起,匪患猖獗。
夏清从邻县调任崇德县县令,各路贼匪风闻夏清廉洁之名,一夜之间竟销声匿迹。
崇德县在夏清的治理下,百业兴旺。
其时,他刚到任,就听说当地发生了一件大案。
一天,一个妇女送饭到田野给她的丈夫吃。
她丈夫在犁田。
男人吃完不久突然发病身亡。
族人怀疑她与别人有奸情,谋杀亲夫。
告到官府,县令认定是谋杀罪,她熬不过大刑,认了罪,已上报州府,定了个秋后斩,待刑部批文下发,立秋便要行刑。
夏清到任后,反复查看案卷,觉得这极有可能是一起冤案。
他提审了妇女,多次到村里暗访明查,最后,他把目标锁定了妇人的邻居张三。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两种绝症
两种绝症殷浩,东晋著名的名士。
每日羽扇纶巾,高谈阔论,徜徉在山水之中,以诸葛孔明自诩。
殷浩与同时代的名士一样厌恶当官,只要有人谈做官,他就捂住耳朵,怕脏了自己。
有人曾问殷浩:“为什么要当官的人会梦到棺材,要发财的人会梦到粪呢?”殷浩说:“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
”一时间,殷浩之名无人可及,唯有权臣桓温能与之并列。
于是简文帝请殷浩出山,只为同桓温抗衡。
面对皇帝的邀请,殷浩并未拒绝。
简文帝大喜,当即任命殷浩为军队统帅,统领三军,出征北方,建功立业,以便和当时的百胜将军桓温对峙。
殷浩摇着羽扇,带着大军,渡过长江,可惜他打一仗败一仗,一直败到全军覆没。
好在此人保住了自己的羽扇,狼狈地逃回了寿春。
不过因为北伐失败,殷浩的官职也被一降到底。
桓温知晓此事后,对众人说,殷浩不过外强中干,他过去不做官,是作秀。
众人不信,殷浩虽然不善征战,并不能说明他的气节是虚假的。
桓温的嘲笑简直是空口无凭的污蔑。
桓温一笑表示,自己会证明的。
不久,桓温向皇帝上书说,殷浩此人,虽不善行军打仗,却可以胜任其他的事。
随后,他写了封信,把自己决定推荐殷浩做官的想法,告诉了对方。
此时的桓温位高权重,推荐何人做官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当然,前提是被选拔之人愿意做官。
信发出去后不久,桓温就收到殷浩的信,打开信封,发现里面竟然是空的。
殷浩回复给桓温的是一个空信封。
众人一见,暗自赞叹,殷浩果然风流雅胜、高风亮节。
桓温也红了脸,喃喃道:“这不可能。
”可空空的信封,让桓温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试验失败了。
就在殷浩的名士风采再度受到人们的赞赏追捧时,却传来了一个噩耗,殷浩病危。
众人惊叹悲伤之余猜测他一定是惧怕做官,才故意散布谣言,企图蒙蔽大家。
简文帝决定,派人去查看一下。
桓温一听,使自告奋勇,前去探望这个与自己齐名之人。
桓温赶过去时,殷浩已经意识模糊,口中却不停地说着:“桓温,为什么骗我,为什么?”桓温心中疑惑自己什么时候骗过他,便问:“我没骗过你。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易水谣
易水谣“荆卿,我受够了!这么打打杀杀的生活,什么时候才能熬到头呀?咱们走吧,你带我走得远远的,走到天涯海角,哪怕吃糠菜、住寒窑,日子过得再苦再累,我也心里高兴呀!”竹子蜷在荆轲怀里,交叉着双手,把胳膊挽在荆轲的脖子上,仰面柔视着荆轲的眼睛,期待着他的回答。
荆轲不忍直视竹子被泪水浸染成桃子一般红肿的眼睛,他故作轻松地说道:“竹,我这不是正在想对策嘛,你就放心吧,大丈夫能屈能伸,我荆轲也不是那种拿着碌碡打月亮的愣头青了,我也读过几年诗书,脑子里还是挂着几根弦呀!”竹子睫毛尖上挑着闪烁的泪珠,深情地看了一眼荆轲,又把头埋在他怀里,细微地叹息了一声。
她不是信不过荆轲,她觉得他是值得托付的,但她也知道,再强壮的个体,如果去触碰社会的铁壁时,也无异于以卵击石呀。
竹子的父亲曾经是威名赫赫的杀手,在他嗜血的刀下,呻吟着许多冤魂,但他最终没有逃过宿命,还是死在了杀手的刀下;竹子的母亲在战乱中被匈奴掳了去,到现在不知是死是活。
可怜的竹子也被卖到了窑子里,在男人的胯下屈辱地苟活着。
与荆轲的邂逅,又使竹子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荆轲不是那种把女人作玩物,只知道猪狗般发泄欲望的男子,他温存体贴,善解人意。
在荆轲怀抱里,竹子找到了做人的感觉,更找到了做女人的感觉,她觉得,这辈子再也离不开荆轲了。
然而,这只是她潜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一厢情愿的强烈念想。
这几天,燕太子丹又在催促荆轲动身了。
早在燕太子丹造访荆轲时,荆轲就推辞说:“这是国家大事,我没有本事,恐怕担当不了呀!”这个“国家大事”当然是谋刺秦王嬴政了。
可是,燕太子丹就像一个溺水的人好不容易抓住一根稻草一样,再也不肯松手了,他苦苦相求,最终逼得荆轲答应了这门差事,还送钱送物送美女,让荆轲恣意享乐。
不过,荆轲只看中了竹子,他把另外几个绝色女子全都打发走了。
在和竹子的“温柔乡里”缠缠绵绵时,荆轲间或显露的铁石心肠越来越被儿女情长所占据了。
他想:“如果不去刺杀秦王,如果能够长期和竹子过上恩爱夫妻的生活,那该多好呀!”燕太子丹等不及了,他又来催促,那生硬的语气中分明带着一种埋怨和责问。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书生
书生一九零一年春上,光绪、慈禧逃八国联军,自西安返京,路经河南巩县,慈禧崴了脚。
骨医郭家给她医脚,康家上贡黄金百万两,光绪的师傅井正阳借慈禧医病,回老家登封探亲。
井正阳性情中人,高个、白面、嘴阔,头后的辫子稀疏短小,说话用词短而有力,他自诩“一阔二短”书生。
光绪、慈禧西逃,他对光绪说,死守、守死。
皇上之大德,逃之夭夭、夭夭逃之、实乃举国之逃,骂名将留万世。
光绪只唉声叹气。
井正阳又说,此一去,不再回宫伺候皇上了,也叫永别。
光绪垂泪,问:老佛爷?井正阳说,圣上,我叫你老弟,为师傅老兄保密吧。
井正阳先跪拜光绪帝,行君臣礼;光绪再拜井正阳,致师生之意。
礼毕,井正阳笑道:我乃干干净净一介书生,辫子短,不好揪。
上轿启程,光绪揉着眼回屋去了。
慈禧脚好,启程前,对跪在面前的骨医郭家说,神捏;对跪着的康家说;就叫康百万吧。
于是,神捏、康百万大名传至今日。
沿途各县市又架起电线,增设电报电信业务,以随时通达老佛爷、光绪帝圣安、起居。
河南境内巩县、郑州、开封电信始于一九零一年,确为慈禧而建。
到了开封,府尹迎驾,扫街洒水,用膳在“又一春”,大厨郭春整出三道硬菜;“套四宝”,即肥鹅腹内装只鸡,鸡腹内装只鸽子,鸽子腹内装只鹌鹑,鹌鹑腹内放入鱿鱼、海参、香菇、虫草。
光绪吃得满嘴流油,说,不是宫廷,胜似宫廷。
慈禧手中筷子飞动,连说:珍品佳肴。
又两道菜,一是干烧黄河鲤鱼,红头红尾喜庆,浇上浓汁,“哔哔”有声,二是一巨盘上旋起细如发丝的面,洁白晶莹。
陈大厨金堂满脸堆笑介绍说:鲤鱼,焙面。
慈禧筷子不停,笑说:何不两菜合一,叫鲤鱼焙面?难得老佛爷和颜悦色,陈金堂即跪地,应:是。
鲤鱼焙面。
从此,鲤鱼焙面成豫菜看家菜,至今令人叫绝。
再加上慈禧命菜名,就有了故事。
一路上,光绪、慈禧与随从,好吃好喝,又有电文不间断问安,皇家一族挟着金银细软、康家百万两黄金,出逃如得胜回京。
慈禧这才发现少了井正阳,问太监,都说不知。
问光绪,那个狂书生哪里去了?光绪如实禀报老佛爷:回家省亲了。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最后的裸刑
最后的裸刑晚清乱世,人心惶惶。
最近风传革命党人要起事,推翻清王朝。
屠苏县的县令金禄担心,一旦主子栽了,他这官也做到了头,那他捐官的银子可就收不回来了。
于是,金县令便整日盘算着聚财之道。
这天,他带着马主簿在街上走着,当走到破落大户赵家门前时,一阵略带怨气的质问声传出了院:“眉月,那个年轻男人是谁?你为啥送他干粮?”问话的是赵掌柜的遗孀赵刘氏。
屠苏县赵家,原本是声名显赫的富户,去年,赵掌柜外出经商,途遭马匪洗劫,横死荒野,门庭由此破败。
从那以后,赵刘氏一门心思防着过门已有4年的童养媳眉月。
也难怪,赵刘氏的儿子赵陆今年才12岁,尚不谙男女之事,眉月比小丈夫大8岁,生得格外俊俏,当算百里挑一的美人。
前些日子,金县令催缴苛捐杂税时见过眉月一面,此后便猫抓心般好几天没睡着觉。
“就是个过路的,不认识。
”眉月解释说,“他来讨水喝,我看他又渴又饿,很可怜,就送了他两个菜团子。
”“兵荒马乱的,人心难测。
今后,可不准让陌生人进院。
”赵刘氏的动静高起来。
金县令没当回事,正抬腿要走,已给三任县令做过副手的马主簿突然开口道:“金大人,听赵刘氏话中之意,好像是怀疑眉月勾引野男人。
”“证据呢?”金县令问。
“证据这东西,还不是人采集的?”马主簿歪笑着转了话题,“眼下,朝廷不正搜捕革命党的人吗?”勾引野男人这等事,民不举官不究,和革命党有何关系?金县令稍加寻思,很快恍然大悟:若眉月勾搭的是革命党,那干系可就大了。
赵家虽然败落,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愁榨不出油。
假如赵刘氏舍媳不舍财,那正合本官的心意,借机收了眉月做妾。
越想越得意,一回到县衙,金县令便下了令:“马主簿,速带官差前去捉拿眉月,罪名是与革命党人通奸!”一盏茶工夫,眉月被带上了公堂。
金县令一拍惊堂木,喝道:“案犯冯眉月,你可知罪?”“回大人,小女子无罪。
”眉月答得非常干脆。
“无耻淫妇,还敢狡辩?”金县令冲马主簿使个眼色,传人证。
证人上堂,是常年混迹街头、游手好闲的滚刀肉赖五。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缺一个金元宝
缺一个金元宝清朝的时候,满人管饺子叫饽饽,煮饺子就叫煮饽饽。
大年间,皇宫里第一锅饺子要供堂子。
满人信萨满教,堂子就是供萨满神的地方。
据说萨满神吃素,第一锅饺子必须是素馅的。
其实供了也白供,这些饽饽都被太监拿走做了大酱,卖给进宫办事的达官贵人。
第二锅是宫里人自已吃。
在西太后当家的年代,每年大年三十,她得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们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
当然,说是亲自动手,实际上还是由太监和宫女代劳,上面的人意思意思就行了。
这锅饺子,必须有四只小的金元宝包进去。
聪明伶俐的太监,牢牢地把包了金元宝的饺子记住,煮熟之后,捞起来奉给西太后。
每年吃饺子,西太后一张嘴,肯定会硌了牙。
但是,不会硌狠了,她心里有数。
西太后依次吃出四个金元宝,大家一起贺喜。
她也觉得自己就是有福气,就像《红楼梦》里贾母打牌,总是能赢一样。
她自己明不明白这是人家故意做出来的呢?知道,也不知道。
反正这个头彩该她拿,她也习惯了。
说也奇怪,西太后死的那年,她居然只吃到三只金元宝,未免让她感到晦气。
大清走到这个份儿上,气数要尽了,太监们也不大负责任了。
一不留神,剩下的那只金元宝,让隆裕皇后吃到了。
隆裕皇后没敢声张,悄悄塞给管事的太监。
太监又把元宝偷偷放进锅里,然后说:“也许是饺子挣开了,把金元宝掉在锅里了。
”拿捞子一捞,果然捞出了元宝。
“老佛爷”这才好受一点。
但是,到了年底,她还是得了恶性痢疾,苦苦支撑两个多月,最终没撑住。
福气不是金元宝带来的。
甲午年她吃出金元宝,中国惨败;庚子年,她也吃出金元宝,八国联军打进来。
故意吃出来的金元宝,没有什么用。
选自《廉政瞭望》。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花蕊夫人的笑
花蕊夫人的笑自大宋举兵伐蜀,花蕊夫人就再也没有笑过了。
蜀帝孟昶虽临灭国之祸,但仍昼夜拥着花蕊大人,挟弹骑射、游宴寻诗。
夸了海口“反夺中原易如反掌”的大将军们不是被俘,就是不战而逃,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但孟昶却一直在捉摸为什么花蕊夫人再也不笑。
成都周围,尚有十四万大军可以保国,孟昶却要自缚降宋。
消息传来,花蕊夫人终于笑了,而且嘴角笑出了一滴一滴的血,滴在了案几上那副用红绫结着的檀板上。
宫女要擦拭,花蕊夫人摆了摆手。
随满朝文武被解往东京的时候,花蕊夫人只带走了那副沾着血的檀板。
大宋皇城的城墙高入云端。
花蕊夫人应诏觐见宋帝赵匡胤的时候,抬眼望了一下宣德门的飞檐。
她有些眩晕,定了定心神,才随引路的宦官进了侧门。
就是龙位上高坐的这个脸色蜡黄的男人,在封丘陈桥驿搞了一出黄袍加身的把戏,就轻易取走了别人的江山,现在,他又取走了我们的江山。
花蕊夫人面君时刚想到这些,那副檀板就“哗啦”一声掉在了地上。
檀板落地的声音很响很清脆。
赵匡胤愣了一下,站在百官之首的晋王赵光义也愣了一下。
此后,哥俩的目光,便没有离开过花蕊夫人,虽然花蕊夫人自孟昶降宋之后,再也不施粉黛。
花蕊夫人低头跪着,一言不发。
“你就是那个传言‘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的费氏?奉诏面君,怎么不说话?”还没等宦官提醒,赵光义先开了口。
赵匡胤的喉结动了几下,摆了摆手:“也罢。
朕举兵入蜀,尚不允焚荡庐舍,驱逐吏民,岂能为难一去国女子?不过,朕早已听说你能诗善词,在蜀中时,曾作宫词,传于坊间。
今日可否乘兴赋词,以慰朕心?”皇帝陛下的声音刚落,晋王赵光义便指了指那副檀板:“陛下降诏,贱妇敢不从命?”花蕊夫人抬起头,看了看微笑着的赵匡胤,又看了看瞪着她的赵光义,发现哥俩的眼神很相似。
云袖翻飞,檀板在花蕊夫人的纤纤玉手中打出花来。
板声变韵之后,花蕊夫人依着节奏念道:“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哪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赵匡胤激动了,赵光义惊呆了,他们都为那句“更无一个是男儿”的妇人见地而变色;花蕊夫人却笑了,只有离她最近的宦官才看得出,她嘴角轻撇,是在冷笑。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小周后
小周后月亮升起,房中略显凄凉。
他抓她的手还未松开,来人却在外面一声声催促。
她的心里有些许的激动。
她精心为自己梳洗了一番,当初,她第一次见到皇帝姐夫的时候也是这样精心梳洗的,尽管她知道姐姐对他的爱比她还要重,但那颗被俘获的心已经受不得半点儿委屈。
她知道当初那样做姐姐会很伤心,可即便她不进宫,姐姐的心同样也会被别的女人所伤。
她从不曾有过悔恨,即使现在,她同样不悔恨。
让她失去姐妹情换来的男人,而今已经变为亡国奴,她和他一块被掳到宋朝的京都汴梁。
他们过着寄人篱下生活,他的那些诗,就算能流传千古,也救不了他的国家。
不知从何时起,在她心中早就升起另—个人的名字──赵光义。
只要能掌握她的命运,这个人对于她来说就是英雄。
她跟随来人走进宫殿,这是英雄第一次召见她,她要让他欢欣,让他像他一样离不开她。
宫殿里的设施与原来她所住的截然不同,这里少了许多的诗情。
英雄对她的征服是不需要过程的,她的走动和坐姿都流动着柔情,她希望英雄能给她带来辉煌,因为她的生活是不能缺少这两个字的。
她知道,只要她能见到英雄,她的一切愁苦都会结束的。
那个爱他也是她爱的小后主,不,应该是违命侯,曾眼巴巴地望着走出门庭。
与英雄的相见是很简单的,她一到,英雄就喝退了左右。
英雄的手很重,抓得她有点痛,但她嘴角依旧含着笑,甜蜜地闭上了眼睛。
那种前呼后拥的生活,重新回到她眼前。
她相信英雄能给她带来一切。
英雄召见过她后,又把她送回到他的身边,虽然她不想回,但英雄这样决定,她就得服从。
服从,此时成了她的一种义务。
再见到他时,他依旧在写那些词,她有点儿不好意思。
他问那个仇家叫她去做了什么,她只是笑而没有回答。
距离,他和她之间顷刻间有了距离,他们的沟通也开始困难。
她看到了他为她而流出的眼泪,但这已经不能再感动她,相反,她觉得他的眼泪是不应该流的。
他们不再谈论有关英雄的话题,就像当初避开姐姐一样。
她突然想起,他对姐姐的爱也是很深的,记得姐姐死时他亲自写了诔文,“绝艳易凋,连城易脆”,每想到此句她都会生起忌妒。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吕蒙正中状元
吕蒙正中状元宋朝太平兴国年间,洛阳城外有个穷书生叫吕蒙正,住在破窑里,穷得上无片瓦,地无一垄。
他虽贫穷,却很勤奋,日夜刻苦攻读。
一日,吕蒙正偶遇书生寇准,两人一见如故,便相约来到洛阳城里游玩。
路过东大街,看到一户人家门前扎着台子,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一打听,原来是腰缠万贯的刘员外要给女儿刘月娥抛球择婿,凭天匹配。
他俩停下脚步,也看起热闹来。
没多大功夫,只见丫环们簇拥着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上了台。
这位俏丽的佳人就是刘府千金刘月娥,长得如花似玉,一时间,台下的人群都看得痴了。
刘月娥来到台前,用眼一扫台下,轻轻捧起红色的绣球,仰天暗嘱,然后一扬手抛下台来。
你说巧不巧,那绣球正巧落到了吕蒙正的怀里。
家人把吕蒙正请进刘府。
刘员外见是一位衣衫褴褛的穷书生,便皱起眉头对女儿说:“多少富贵儿郎你不砸,怎么偏偏砸中一个穷酸书生?我看还是给点钱,打发他走吧!”刘月娥是个有主见的人,她慧眼识人,看上了虽然落魄但眉宇间有一股磊落之气的吕蒙正,不依不饶,非要顺应天意。
刘员外怒发冲冠,说:“你要跟他走可以,但休想得到我一文钱的嫁妆。
”刘月娥有一股倔脾气,听了父亲的话,立马摘下金银首饰,脱下绫罗绸缎,头也不回地随吕蒙正出城而去。
吕蒙正与刘月娥在寒窑里成亲了,只有寇准和几个穷乡邻来贺喜。
想到小姐对自己的一番深情,吕蒙正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妻子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
他到街上帮人写信、抄字,赚几个铜钱,买米面给月娥拌野菜吃,自己却到庙里去赶斋。
一天,庙里的住持对他说:“庙里有句老话,‘满堂僧不厌,一个俗人多’。
秀才啊,你满腹经纶,何不到京城去应试,考个功名回来,老是在庙里蹭斋饭不是办法,以后别来了。
”住持的一番话,说得吕蒙正既羞又恼,回到寒窑,却又见满地破锅烂瓦片。
原来,刘员外得知女儿过得十分清苦,便有意接她回刘府。
谁知月娥执意要与吕蒙正相守,刘员外盛怒之下,砸碎了他们唯一的一口锅和两个破碗。
这时,寇准来了,得知事情的经过后,说:“兄弟不要发愁,我的一个朋友做生意发了财,送我100两银子。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清平调
清平调“长安大街上都快传遍了,贺知章居然用官凭换酒豪饮!”高力士尖着嗓门儿对唐玄宗说道。
“这个贺知章仗着会写几首歪诗,就……朕要当面问问他哪来这么大胆子。
”“长安新来了一位大诗人,此人身材伟岸、气宇轩昂,臣与他在一家酒肆谋面,有幸读了他的诗作,实可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雄豪之极!奇特之极!灵异之极!绝妙之极!以致臣一时激动竟做出糊涂之事。
”听完贺知章的话,唐玄宗不但不恼,反倒让多日来积郁在心头的烦闷烟消云散。
杨贵妃娇滴滴的声音又在他的耳畔萦绕:“这些老歌词都听腻了,何不找人来填点儿新鲜的?”“有此奇人,快快传他进宫。
”随着一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长吟,一位“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的诗人从市井山林走向了大唐的朝廷。
一天,渤海国使者向大唐呈来一份番书,文字非草、非隶、非篆,迹异、形奇、体变,满朝大臣均不能识。
唐玄宗大怒:“堂堂天朝,人才济济,如何一纸番书,竟无人能识其一字!岂不被小邦耻笑?”忽然,唐玄宗的脑海里跃出了那位刚到来不久的诗人的名字。
──李白。
一管毛笔在他的手中挥来舞去,番使的脸色逐渐由傲慢不逊变成瞠目结舌,又从瞠目结舌变成了惊奇惶恐。
当一份亦用番文写成的回书捧在番使的手中时,唐玄宗笑了,笑得爽爽朗朗。
唐玄宗太高兴了,拉着李白的手一起回到后宫,命乐工速速写支曲子,让李白快快填上歌词。
“请圣上允臣一事,臣要先饮上一坛。
”李白对着脸上写满喜悦的唐玄宗道。
“有何不可,快拿美酒来!”玄宗哈哈大笑。
一口气将一坛美酒送进肚子,李白的脚底下飘忽起来。
“这个李白─—”高力士的下半句还没说出口,就被玄宗打断了:“这个李白不愧是个奇人。
”高力士赶忙点头道:“是是是!奇人!奇人!”可能是刚才的飘忽弄扭了脚上的靴子,李白不时放下毛笔伸手在脚上摸几下。
唐玄宗微笑着示意身边的高力士快去帮李白把靴子脱了,好让他专心写词。
高力士笑嘻嘻地道:“唉,这个李白,真是拿他没有办法。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踏莎行
踏莎行春风萧瑟,乍暖还寒,阴雨蒙蒙,芳草萋萋。
开封通往陕州的官道更加泥泞,两辆驴车在湿滑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突然,前面的驴车陷进了泥坑,车夫挥鞭抽打毛驴,可任凭毛驴怎样使劲儿。
木轮车像是被泥水吸住一样,就是出不了泥坑。
寇准挑起轿帘说,寇安,别打了,还是我下来推吧!寇安没法,只好也下来和寇准以及后面车上的两个随从一起推车。
无奈还是车重人少,力量不够,使足了劲儿也没能把车子推出泥坑。
寇准说,不行就先把车上的书卸下。
寇安说,大人,那是你的心头肉啊!怎么舍得弄脏?大家正在一筹莫展之际,路过的几个村民走过来,有人施礼问,是宰相寇准寇大人吗?正是,但我现在已不是宰相了。
我们听说大人没有因为澶渊之盟受到封赏,反而被贬陕州,此是必经之地,故有此一问。
他对其他村民说,我们帮帮寇大人吧!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用力,终于把寇准的驴车推出了泥坑。
寇准再三相谢。
村民说,寇大人澶渊之功,让中原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老百姓还不知怎样感谢寇大人呢。
寇准重新上车的时候,已是满身的泥水。
车内的宋夫人用毛巾给寇准擦着脸上的汗水和雨水,心疼地说,原来在京师哪有这样的路?看你现在头发都开始白了,还要出来遭受这样的罪,你要是能把自己的性子收敛一些,何来被贬呢?寇准说,社稷为重,君为轻。
我的所作所为只要对得起天下百姓就行了。
宋夫人说,可你分不清君子和小人,把小人得罪了,他们就会为私怨而报复。
我听女婿王曙说,这次就是王钦若在皇上面前说你是拿皇上的性命做注,澶渊一仗胜是侥幸,如若败了,他的命就没了,皇上这才把你贬出京师的。
寇准微微一笑说,王曙是怎么知道的?他和皇上的内侍周怀政关系很好,是周怀政亲耳听到王钦若对皇上说的,还说你居功自傲,到处宣扬说没有你寇准,就没有大宋的江山──他这是诬告啊!再泥泞的路,太阳一出来就晒干了,寇准说,你看刚才村民为我推车,多好啊!若是奸臣,他们会这样做吗?不过你也别锋芒太露,出头的檩条先烂,想当年,你和太宗意见不合,太宗说不过你,生气地要拂袖而去,你竟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拽住他的衣服不让走,直到把他说服才罢休!俗话说,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这是往死路上走哇!得亏太宗英明,不但没杀你,还把你比作魏征!寇准只是得意地嘿嘿笑着,并不说话。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论琴帖
论琴帖钱穆父的书法,今天能见到的,包括《致知郡工部尺牍》《书识语尺牍》在内,应是寥寥无几了。
以致研究北宋书法的理论家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他给忘却了,这让人感到遗憾。
因为北宋一个时期的许多书家,有的后来成为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甚至巨匠的,都或多或少与他扯上一些关系。
米芾和黄庭坚是“宋四家”里的人物,中国书法因他们而灿烂了许多。
然而,在黄米的书法面临突围的关键时期,是钱穆父及时点拨了他们,才使得他们顺利地攀缘上了书法艺术的巅峰。
时隔多年,黄庭坚依然不能忘记元祐初年的那次宝梵寺之游。
那是一个初春的黄昏,苏轼、钱穆父、黄庭坚吃过斋饭,都来了雅兴,在寺院的东厢房挥毫赋诗。
黄庭坚写了几张草书,其中两三张写的是苏轼新作的小诗。
黄庭坚很虔诚地向苏轼请教笔墨的得失,苏轼微笑着,一连串地说:“好,好,鲁直草书当世无人能比。
”钱穆父在一旁咳了一声,接过苏轼的话头,说:“鲁直的草书写俗了。
”黄庭坚大感突兀,因为他向来把“俗”列为书法最大的敌人,以往都是他批评王某某的书法俗了,李某某的书法俗了。
别人批评他的书法俗,对他来说还是第一次,猛一下子有些接受不了。
他不禁问道:“哪一点儿俗了?”钱穆父微笑,说:“不是哪一点儿哪一画俗了的事。
”他忽然问黄庭坚:“你没有看过怀素草书真迹?”黄庭坚默然。
因为给钱穆父说准了,他还真的没有见过怀素的草书墨迹。
可他心里到底有挥之不去的疑惑:自己所自负的草书怎么会俗呢?若干年后,黄庭坚被贬涪陵,在一个姓石的乡绅家里第一次见到了怀素的草书真迹《自叙帖》。
一见之下,黄庭坚对自己草书原有的自信犹如疾风中的破屋几乎坍塌。
他这才打内心深处佩服钱穆父对于书法的见解和他那绝尘脱俗的品格。
他知道,是钱穆父把他从书法的歧途上拉了回来,使他避免了在书法错误的泥沼里越陷越深。
黄庭坚寄宿在石姓乡绅家里,废寝忘食地临摹《自叙帖》,几乎到了入魔的境地。
等他自认为已深得草书真谛,抑制不住狂喜修书答谢钱穆父的时候,他得到消息,钱穆父已经过世了。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为君理得半面妆
为君理得半面妆那年腊月,我嫁给了不满十岁的湘东王萧绎。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每一片雪花都充满喜悦,落满了喜轿的帷帘。
狂风也送来了祝福,刮断了大树,砸坏了别人家的房子。
我觉得有趣,但他们都说不吉利。
听到萧绎孩子气的声音时,满心欢喜的我忍不住揭开红盖头的一角,想早一刻看到这位皇家大才子是怎样的英俊少年郎。
只一眼,我的心便开始滴血,我没法相信,萧绎竟然只有—只眼。
萧绎的生活非常俭朴,他几乎每天都是撮豆而食。
因为食豆,他时不时在咏诗、睡觉的时候放臭屁。
起初屁声是低沉呜咽的,到后来就如同锣鼓声。
他不洗澡,也不穿内衣,每天都要吃一种叫“五服散”的粉末,然后脸色潮红,一路碎步在王宫跑进跑出。
他的身边老是聚集着—群和尚、一伙道士、一堆清谈的名士。
14岁时,我们正式圆了房。
萧绎的脸贴在我的脸上,“爱我吗?”他问。
我不语。
“天下人都爱我。
我满腹经纶,文武双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
有夫如此,妻复何求?”萧绎得意地说,继而又开始吟诗,最后声音低沉下去,换成了带着哨音的呼噜声。
跟萧绎有了儿子后,他还会问我爱不爱他。
我恼了,说:“我不知道我爱不爱你,我只知道我早晚会死在你手上。
”萧绎挥舞着宽大的袖子笑得上气不接下气,说这是他这辈子听到的最可笑的笑话。
此后,心高气傲的萧绎跟我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冷战。
萧绎并不是个禁欲者,但他对我毫无人道可言。
每一次,他都用言语极度挑逗,却在我宽衣后大笑而去。
“杀了我。
”我说。
“我要你活着,活着爱上我。
”萧绎的—只眼放着逼人的光芒。
对于妃嫔而言,夜晚才是上妆的时刻,我也不例外。
夜色浓一分,我就在脸上加一分胭脂。
我并不期盼萧绎的到来,心里却蠢蠢欲动。
不久,萧绎的近侍季江走入了我的生命。
季江并不爱我,但他喜欢我的疯狂,还常与别人兜售我们的私情。
笑谈弥漫到宫闱,盛妆待发的我轻轻坐回妆台,镜子里的美人已经迟暮,似已不懂得心伤。
我缓缓放下一半的发髻,耳边又响起萧绎的话:“你一定会爱上我!”我开始卸妆,岁月的痕迹暴露无遗。
初中语文 小小说(千年演义)关羽收刀
关羽收刀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精通文韬武略,每次与敌交战,都是大胜而归。
但一开始,关羽在战场上也有所担心,他担心自己的兵器,原来,当时他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是赝品。
一个将士若没有好兵器,便仿佛失去了一身胆气。
所以这事一直是关羽的一块心病。
这天,关羽押运粮草来到一座山前,这里山势险峻,中间只有一条窄窄的通道,勉强可容一人通过。
关羽一勒马缰,只听得山中“呜”地刮起一阵山风,战马都倒退了几步。
众将士也未曾遇过这等场面,个个不寒而栗。
关羽一边握紧手中的刀把,一边手搭凉棚,朝山上瞧。
这时,山上又传来“嗵嗵嗵”三声炮响,随着一阵骚动,一票人马拦住了关羽等人的去路。
对方队伍中间跑出来一匹高头大马,马上骑着一个莽汉,此人虎头豹眼,大鼻阔口,脸像个黑炭头似的,他看到了关羽,口里唱道:“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地过,留下买路财。
”关羽看着眼前这个黑炭头,不由自主笑了起来,心说:这厮长得真像我三弟──张飞。
这么一想,关羽产生了爱才之心,想收了这个黑炭头。
关羽再细看黑炭头使的大刀,不禁大喜过望,只见刀光一闪,夺人眼球,那正是名刀──青龙偃月刀!关羽想着,催马直奔黑炭头而去。
到了他跟前,关羽本想先好言好语劝服。
可他转念一想,心说:即使他仰慕我的名声,归顺于我,也不知我的实力。
不如,先亮几招吧。
于是,关羽和黑炭头啥都没说,直接厮打了起来。
关羽和黑炭头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了十几个回合,关羽一看,坏了。
怎么回事?倒并不是说关羽武艺不精,而是他的兵器不行。
黑炭头所持的是绝世宝刀,那刀一挂上关羽的刀,刀准被削掉。
关羽不敢跟他对兵器,这可就吃亏了,但见青龙偃月刀围着关羽上下翻飞,杀得关羽只听得风响,而不见人影。
关羽使出浑身解数,也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这也就是关羽,若换了别人,早做了黑炭头的刀下亡魂了。
转眼,关羽和黑炭头已经打了百余回合。
两个人越打,越是惺惺相惜。
这个黑炭头,看关羽仪表堂堂,刀又使得神出鬼没,早喜欢得不得了了。
他暗道:我一生就爱结交英雄,如今英雄就在我的眼前,我却和他兵刃相见。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舛误
舛误宋初书坛,王著独步一时,极善用笔,楷、行、草兼工,且精临摹,擅双钩。
惜其没有留下带其本款的作品,墨迹、摹本或刻本,都没有,他书法的真实水平,也就无从考究了。
稍后的一些典籍里,却有对他书法及其逸事的记载,还是颇受推崇的。
黄庭坚虽然说过“盖美而病韵者王著,劲而病韵者周越”这样的话,但当他看到王著补智永《千字文》残字时,又不得不承认:“绝妙同时,极善用笔。
”陶宗仪是元末书法理论家,想来他是看到过王著的墨迹的,他在《书史会要》中说:“王著笔法圆劲,不减徐浩,其所书《乐毅论》学虞永兴,可抗行也。
”南宋的陈槱在其笔记《负暄野录》里,对王著更是不惜赞美之词。
他云:“中都习书诰赦者,悉规仿著字,谓之‘小王书’,亦曰院体,言翰林院所尚也。
”当时的情形,不说在民间,只说在京城,在朝堂上下,在文人最集中的翰林院,王著的书法成了大家争相摹写的范本。
临写王著书法,成了一种时尚,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
尤其在翰林院,哪—个人不去临习王著书法,而是另辟蹊径去学什么秦篆汉隶,或者唐楷,马上就有人白眼相加,把你看成怪物,指责你,疏远你,甚至半夜砸你的黑砖头。
或许,陈槱所记的,并不虚妄,而是当时现状的实录。
细细地推究,这种现象完全是有可能发生过的。
其主要原因显而易见,在以下文字的叙述中,读者慢慢地就可以领略到了。
叙述没有铺开之前,我得先给大家介绍一个人,因为王著的故事大都与这个人有关。
这个人就是著名皇帝宋太宗。
宋太宗酷爱书法。
作为大宋朝的第二代皇帝,其时国内百废待兴,边境时有狼烟,有多少军国大事亟须去治理,而皇帝却在那儿大玩书法这样的雕虫小技,朝中未免有说闲话的。
开始,宋太宗心理也是有障碍的。
但是,他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继续热爱书法的理论基础,而且这一基础坚如磐石。
那一天早朝,太宗让内臣抱来几十轴装裱好的书法作品。
他拍拍这些作品,对众位大臣说:“朕退朝以后,一点儿都不敢虚度光阴,读书之外,还要练一点儿书法。
”众大臣齐呼:“万岁!”太宗又拍拍那十几轴书法作品,继续说:“朕早年留意于草书,最近,忽然又醉心于飞白书了。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致仕
致仕落了轿,刚走进拱寰门,窦元宾又来扯梅询的袍袖。
梅询虽然老了,但仍很敏捷地闪开了,还抬起胳膊,用官袍的长袖掩住了鼻子。
窦元宾于是又扑了个空,同僚们于是又跟着大笑。
“梅香窦臭”,在一朝的同僚中早就成了共识:梅询每天早上丑时就起床,变着花样燃上各种香,熏自己的朝袍,然后再把袖子拢着去上朝;窦元宾虽贵为宰辅,却经常几个月不洗澡,身上的臭味能飘过大内垂拱殿的九脊顶,把飞过的鸟儿熏下来。
有一次,梅询还在窦元宾的脖子上看到两只虱子,差点儿把早朝前刚吃下的莲子羹吐出来。
现在,这个盯着梅询不放的窦元宾,又试图让他好不容易拢进袖子的檀香之气散发出来。
梅询闪开之后,鄙夷地看了看窦元宾,快步走开了。
身后,同僚们一片讪笑。
梅询已经七十五岁了,三朝元老,官至翰林侍读学士。
按大宋规制,七十岁致仕,但梅询还不想退休,因为不但先帝真宗赵恒喜欢他的熏香味儿,现在的皇帝赵祯,更喜欢他的熏香味儿,有时候三更半夜批奏章累了,还要宣梅询进宫,嗅嗅他袖子里的檀香味儿。
梅询一直觉得,他不能有负圣恩。
散了朝,窦元宾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折子,并没有递上去,而是故意走到梅询面前,展开来让他看:是一位姓胡的知府,才刚刚六十五岁就请求致仕的奏报。
梅询带的,是《江楼晚眺》,准备在面君时唱和。
窦元宾看见了,一把抢过去,嗓门很大地朗诵起来:“潮落蚌耕洲,霞天雨尽收。
月来山寺候,云驻海间秋。
野鹜驯舟绕,红鱼逐饵游。
欣然乘此兴,呼酒醉高楼!”窦元宾读完,又去扯梅询的袍袖;梅询又看见窦元宾的脖子上,爬着一个虱子,于是赶紧跳开。
由于跳得急,他跌倒在地,崴了脚脖子。
窦元宾赶紧去拉,把嘴凑在梅询的鼻尖下说:“梅大人,不要反应这么强烈嘛。
没有我窦元宾的臭,哪儿显出你梅大人的香呢?”梅询这次真的吐了,吐出来的苦胆水,比窦元宾身上的气味儿大多了。
“梅大人,现在咱俩都是臭不可闻的人了。
”窦元宾指着梅询颌下的垢污,又奚落梅洵。
梅询忽然觉得窦元宾这家伙,太无耻了。
回到家,梅询换了干净衣服,没有熏香,就出门散心。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罢灯
罢灯有一阵子,蔡襄抄《茶录》抄上了瘾。
他抄《茶录》用的书体是小楷书,很有几分钟繇的遗韵。
蔡襄抄《茶录》应不下三十通,南宋初年的刘克庄──《后村居士集》的作者,就曾见过十几种不同的真迹。
但到了明清之际,这些面目各异的墨迹一种都见不到了。
很是遗憾。
蔡襄把自己的书法看得很重。
有时明明答应要抄一帧小手札给人家,也抄好了,眼看事儿到了眼前,忽然又反悔了。
这让一些人心里很不舒服,可蔡襄似乎对此没有丝毫觉察。
宋仁宗的妃子甍了。
这是仁宗最宠爱的妃子,活着的时候没能封成皇后,仁宗就觉得很对不起这个妃子了,人一死,不顾大臣们的反对,立即追谥为皇后。
说白了,只不过是个名号而已。
仁宗想想,还觉得亏欠这个妃子,写墓志铭的时候,他寻思,一定要找当朝最好的书法家来写。
他宣来了蔡襄。
蔡襄说:“这是待诏们的事。
”不愿意写。
走下朝堂,大太监郭槐撵了出来,扯住蔡襄的衣袖,软着口气说:“这可是皇上叫你写的呀。
”蔡襄拍拍郭公公的脊背,笑笑,朝大门外走去。
宋仁宗是个很仁厚的皇帝,君臣之间的关系很宽松。
他时常召集一些大臣在一起聚上一聚,喝几杯宫中藏的御酒,品尝一下御厨们的手艺。
仁宗高兴了,还会赏赐给大臣们一些宫外很难见得到的小东西。
有一次,仁宗把自己珍爱的名墨赏给了几个被宴请的大臣。
当时蔡襄也在座。
一个姓王的大臣得到了一锭“李超墨”,仁宗喜欢蔡襄,特意拣出一锭“李廷圭墨”赏给了他。
仁宗时代,李廷圭是朝野皆知的制墨名家。
姓王的大臣瞅着蔡襄手里的“李廷圭墨”,脸上挂满了不高兴。
蔡襄都看在了眼里,几杯酒过后,他欠欠身,指指长袖里的“李廷圭墨”,小声对姓王的大臣说:“能换换吗?”姓王的大臣霎时满脸灿烂起来。
酒宴结束,出了宫门,蔡襄骑上马,朝王姓大臣长长一揖,犹豫一下,问道:“王公知道李超是谁吗?”姓王的大臣摇摇头,说:“不知。
”蔡襄说:“是李廷圭的父亲。
我今天可是用儿子换了老子啊。
”姓王的大臣骑在马上,脸上一丝一丝暗下来。
蔡襄不愿意为仁宗写墓志铭,却抛却一切俗务,坐下来,很用心地把欧阳修的《集古录》序录抄写了一遍,字迹精劲,谁看了都说好。
初中语文小小说(千年演义)俞大猷灭鬼扬威
俞大猷灭鬼扬威抗倭名将俞大猷少年时在福建泉州的清源山读书,那时俞大猷体弱胆小,经常受同伴的欺负,老师都看不过去了,有一天叫住他叹息说:“大猷,你缺少魄力,没有男子汉气概,今后怎能担当大任?”俞大猷被老师的话点醒,决定改变自己的形象。
清源山有一块儿巨石,又高又陡,很难攀登,为了磨炼自己的勇气,他每天早晚两次攀上巨石然后再跳下来。
老师劝阻他不要这样做,俞大猷却说:“大丈夫当怀大志,练就豪胆。
”虽然有同伴笑话他傻,他也摔伤过好几次,但他毫不气馁,仍然坚持锻炼。
当时,清源山附近连连闹鬼。
传说有一个大头鬼,头如斗大,身如细麻,样子非常吓人。
大头鬼常在天黑时出没于村边或街巷之中追吓行人,因此,到黄昏后便无人敢出门,清源山一带笼罩着阴森恐怖的气氛。
乡人商讨过也毫无良策,便在山中建了个小庙,备办供品敬奉大头鬼,祈求大头鬼不再害人,但大头鬼依然横行。
俞大猷不信邪,坚决要会会大头鬼。
一日夜里,俞大猷手提灯笼出门寻找大头鬼。
到了村边,突然有一个黑影挡住去路,俞大猷没停脚一直走上前去,举灯笼一照,只见一个斗大的头,头上披满乱发,两眼蓝光幽幽,血舌垂胸,獠牙雪白,如欲吃人。
俞大猷想:这必定是大头鬼了,果然名不虚传。
但他毫不畏惧。
此时,大头鬼竟然开口说话:“你这少年,见我怎敢不避?”俞大猷道:“你是见不得光的鬼魅,我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之人,为什么倒要避你?”大头鬼笑道:“你说的好像有道理,但是世上惧祸怕邪的人比比皆是,虽然有人也想壮壮胆跟我斗,但最终无不狼狈而逃,谅你也是此辈。
”说罢用那血红长舌来舐俞大猷。
俞大猷却丝毫不乱,用灯笼拦住舌头。
大头鬼张开血盆大口朝俞大猷扑来,俞大猷就势将灯笼塞进大头鬼口中。
一时灯笼引燃大头鬼的衣物,大头鬼大叫一声扑倒在地,滚来滚去灭火,原来大头鬼竟然是一个人伪装的,所谓的大头只不过是纸糊的。
俞大猷上前一阵猛踹,待火熄灭,叹道:“原来你只是弄虚作假而已。
想你这等没本事的‘鬼’却能吓退那么多人,真令人难以相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别赏赐
天有不测风云。
这不,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满以为其贪腐之事压根儿不会走风,哪料未出三日就传得满朝皆知。
这是唐贞观元年(627年)。
唐太宗闻之气恨交加:一者,当时位高权重的宰辅大臣温彦博、戴胄等人,哪个不是倾心于治国理政,以“我瘦天下肥”为荣?二者,一粒老鼠屎,搞臭一仓谷。
可这粒老鼠屎,干吗偏偏就是自己的叔岳父长孙顺德?这个长孙顺德,干吗这样不守气节、不顾声誉?
满朝文武拭目以待,他们要看皇上如何惩处长孙顺德。
唐太宗彻夜未眠。
苦苦思索一番,天亮前终于心生一计。
赶紧叫中书舍人岑文本迅速拟好诏令,命五品以上在朝官员翌日全部参加早朝,谁也不得迟误。
早朝之时,文武百官各就各位,站得整整齐齐,无一不是洗耳恭听的模样。
唐太宗端坐金銮殿上,环顾文官武将,然后紧盯长孙顺德,重重地干咳两声。
“顺德公啊,受贿绢绸一事,还是你自己通报吧!”唐太宗语气温和。
长孙顺德却面如土色,浑身筛糠似的抖动。
“……这几个奴仆联手偷盗宫中财宝被我发现,他们魂飞魄散,齐刷刷地跪在地上向我求饶……说什么也要塞给我二十匹绢绸……然后……”长孙顺德嗫嚅道。
“那──各位爱卿,你们说,长孙顺德为什么要收受绢绸?”唐太宗下意识地问。
谏臣魏征脱口而答:“很简单,他就是个贪官!”
“可他为什么要贪绢绸?”唐太宗追问。
“这个嘛……”魏征皱眉。
唐太宗不愠不火道:“这不是和尚头上的虱子,明摆着吗?长孙顺德家里十分紧缺这玩意。
顺德公家里紧缺它朕却不知,朕也有失察之过啊!既然这样,不如──朕再赏赐他五十匹绢绸,让他背回家去?”
“皇上。
”魏征急了,“不可,万万不可呀!”
“那魏爱卿说咋办?”唐太宗笑问。
“王子犯法。
与庶民同罪。
长孙顺德虽是大唐开国元勋,也应交大理寺查处,按唐律治罪!”魏征正色道。
唐太宗捂嘴而笑低声道:“魏爱卿可见过猫捉老鼠?”
魏征不假思索:“当然!”
“猫捉到老鼠后,不是要把老鼠抛一抛、玩一玩吗?”
“这……”
“就听朕一次,这回先赏赐赏赐顺德公吧。
”
唐太宗喝令:“来人!”
立马有人搬来五十匹绢绸。
“顺德公啊,还得让你屈尊一下,弯腰弓背哩!”唐太宗悠然下殿,轻轻拍拍长孙顺德的肩膀。
长孙顺德的额头开始冒汗,腰背弯曲得几乎让头叩地。
“来呀,把绢绸一匹一匹地放在顺德公的背上!”唐太宗指着长孙顺德的背。
于是,绢绸就开始一匹接一匹地压向长孙顺德。
每放好一匹,唐太宗都会关心地问:“顺德公,不重吧?还能扛得住、背得起吗?”
长孙顺德羞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一阵青,一阵紫。
对唐太宗赏赐的绢绸,自然是欲卸不敢,欲背不能。
僵在那里,他大气不敢出,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目睹此景,满朝文武都忍不住窃笑,俨然在看一出诙谐、幽默且辛辣的闹剧。
早朝完,文武百官一身轻松,匆匆散去。
唐太宗欲起驾回宫,大理寺少卿胡演却忧心如焚,紧跟在其身后。
“皇上,长孙顺德贪赃枉法,罪不可赦,皇上干吗反其道而行之,加倍赏赐他?”胡演小心探问。
唐太宗轻轻转身,笑道:“胡爱卿,你说,只要长孙顺德还有人性,良心未泯,那么,朕在众目睽睽之下加倍赏赐绢绸给他的羞辱,是不是会比判他下狱伏法更剜心?反过来,如果面对如此羞辱,他仍无动于衷、不知愧疚,那他就是一个禽兽,即使杀他又有何用?”
“可是皇上,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万……”胡演忐忑不安。
“放心,孙悟空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唐太宗安慰他。
胡演将信将疑。
其后,长孙顺德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很长一段时间都消沉、沮丧,不敢抬头走路。
唐太宗观之,又反其道而行之,诏令他为泽州刺史。
长孙顺德感恩不已,发誓一定改邪归正、改过自新。
果然,上任不久,他就大胆地将前任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在郡内多占几十顷良田之事上报朝廷,把全力追回的田地尽数分给当地贫穷的农民。
此后,他又亲自查办了泽州的几个贪官,硬是把泽州治理得道不拾遗、风清气正。
老百姓都夸他是廉洁奉公的好官。
唐太宗龙颜大悦,有意召胡演进宫。
“胡爱卿,可曾听说老百姓怎样评价现在的长孙顺德?”唐太宗佯装担忧。
“都夸他是青天大老爷呢!想不到啊想不到。
”胡演禁不住感叹,“能让长孙顺德发生如此大的改变,皇上真神!”
“真的吗?”唐太宗这才“转忧为喜”,笑道,“那也不能夸朕神,要赞就赞咱大唐政治清明,贪官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呀!”
选自《广西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