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2014秋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土地利用规划学是研究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与可持续利用的学科,它涉及土地资源的评估、规划、设计、管理与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试题,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目标是:A. 提高土地产出B. 保护生态环境C.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D. 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 下列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A. 合理性原则B. 可持续性原则C. 排他性原则D. 公平性原则3. 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确定土地的最佳利用方式B. 评估土地的开发潜力C. 测量土地的面积D. 计算土地的价值4. 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地形地貌B. 土壤类型C. 人口密度D. 气候条件5.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三区三线”是指:A.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线B. 农业区、商业区、旅游区及生态保护绿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绿线、城市开发边界绿线C. 农业区、生态区、城镇区及生态保护黄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黄线、城市开发边界黄线D. 农业区、工业区、居住区及生态保护蓝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蓝线、城市开发边界蓝线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7. 下列关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说法,错误的是:A. 规划实施应严格遵守规划内容B. 规划实施过程中不需要调整C. 规划实施应考虑地方实际情况D. 规划实施应进行监督管理8.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关注: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生态影响D. 文化影响9.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占补平衡”原则是指:A. 占用多少土地,就要补充多少土地B. 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C. 占用基本农田的,可以补充非耕地D. 占用建设用地的,可以补充农业用地10. 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主要体现在:A. 规划编制阶段B. 规划审批阶段C. 规划实施阶段D. 所有选项都正确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质是土地资源的________和________。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6年1月5日适用学生:2014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一、案例分析题(总分30分,共2小题,第1题20分,第2题10分)1、据黑龙江省科研部门观测和水文部门推算,坡耕地每年亩流失水量约75立方米。
如以600万公顷坡耕地计算,每年流失水量约66亿立方米左右,这是造成岗地缺水干旱,洼地内涝的重要原因。
据克山、拜泉、尚志、宾县、阿城等市县调查,开垦六、七十年的坡耕地黑土层,一般都由原来的60—70厘米,减少到30厘米左右,土壤抗冲抗蚀性能降低。
据黑龙江省全省土壤普查资料统计,由于水土流失,坡耕地露出黑黄土、破皮黄、黄土蹶子和蒜瓣子黄土面积已达104.73万公顷。
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多年观测资料分析,黑土坡耕地每年流失表土厚0.4—0.7厘米,有的地块达1厘米,折合土方2.7—4.7立方米。
黑龙江全省每年因水蚀和风蚀流失掉的土壤,再加之重力侵蚀的跑土量,大约在2—3亿立方米。
随着表土的流失,养分逐渐减少。
据调查,开发40—50年的黑土地,有机质含量一般降低1/3—1/2。
又据克山水土保持实验站试验观测分析,3度坡耕地,每年每亩流失氮磷素12—16公斤,钾24—32公斤,相当于500—1000公斤农家肥的肥力。
以此推算,黑龙江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氮磷7.2—9.6亿公斤,钾14.4—19.2亿公斤。
如果把这些流失的养分折合成化肥(标准吨)大约500—600万吨。
由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严重地影响了粮食产量。
据调查分析,每年每亩可少收粮食25—40公斤,黑龙江全省由于水土流失,每年少收22.5—25亿公斤粮食。
请结合上述资料,运用所学土地利用规划的相关知识,为水土流失区进行水土保持林布局的规划设计。
答:包括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和沟谷防护林。
(4分)(1)分水岭防护林在丘陵区山丘顶上顶部浑圆的,防护林配置在凸形斜坡的转折线上,一般带状横向配置,带宽10~15m,乔灌木三角形混植;(2分)顶部尖削的,防护林设在狭窄的分水线以下到坡耕地之间,采用宽度较大的乔灌混交或纯灌木林带。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库(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条件调查包括。
A、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调查B、土地利用现状条件调查C、土地权属调查和地价调查D、气候和地形调查2、.林地覆盖率主要取决林地面积在中的比重。
A、土地总面积B、森林蓄积量C、木材消费量D、已利用土地面积3、省级人民政府编制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
A、耕地B、农用地C、建设用地D、未利用地4、.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内。
A、高产田的85%以上B、耕地的80%以上C、农用地的75%以上D、管辖范围的70%以上5、据粗略估计,我国城市土地资产总值约为。
A、15万亿B、18万亿C、20万亿D、13万亿6、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为城市用地增长率/之比。
A、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B、城市人口增长率C、城市非农用地增长率D、农业用地增长率7、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B、单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C、城市人口聚集程度的提高D、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增大8、城镇体系规划处于衔接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地位,也是测算的重要依据。
A、建筑用地规模B、居民点用地规模C、城市用地规模D、非农业建设用地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
A、用地规模B、用地布局C、用地规模和布局D、粮食问题10、居民点规模具有和用地规模。
A、建筑规模B、人口规模C、居民点形态D、规划区规模11、上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起着作用,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上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作用。
A、反馈作用B、联系作用C、控制作用D、协调作用12、城市用地包含城市建成区用地、城市规划区用地和。
A、城市建设用地B、城市建筑面积C、城市行政辖区用地D、市区用地13、居民点是人们聚居和集中配置的场所。
A、建筑物、构筑物和生产资料B、构筑物C、生产资料D、生产工具14、为了环境保护在远郊采取低地价政策鼓励向远郊区扩张。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练习题题库
练习题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耕地需求量预测测3、耕地与建设用地需求4、耕地与居民点需求预测5、人口、耕地与居民点预测1.某乡的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如下表所示,另知该乡当年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2100hm2,养殖水面为180hm2,试计算下列指标: (1)土地垦殖率;(2)土地农业利用率;(3)耕地复种指数; (4)林地覆盖率;(5)水面利用率;(6)土地建设利用率;水域中未利用地=水域面积-养殖水面-水利建筑用地 总未利用地=水域中未利用地+未利用地(1)土地总面积=1200+300+550+50+150+78+90+750+450+50=3668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1200/3668*100%=32.72%(2)土地农业利用率=农业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地、养殖水面)面积/土地总面积=(1200+300+550+50+180) 3668*100%=62.16%(3)耕地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耕地总面积=2100/1200=1.75(4)林地覆盖率=林地面积(不包括果园面积)/土地总面积*100%=550/3668*100%=14.99%(5)水面利用率=已利用水面面积/水面总面积*100%=450/750*100%=60%(6)土地建设利用率=建设用地(居民点、工矿、交通、水利等用地)/土地总面积*100%=(150+78+90+450-180)/3668*100%=16.03%土地总面积耕地 园地林地 牧草地 城镇村用地 独立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域 未利用地小计已利用1200 300 550 50 150 78 90 750 450 502、耕地需求量预测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680 kg,蔬菜占有量240 kg,预测到202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粮食自给率为90%,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需求量?解:求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自给率)/(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00万人×680kg/人×90%)/(15000 kg/hm2×2.5)=1.632万hm2经济作物用地=(1.632×3)/7=0.70万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00万人×240kg/人)/(30000 kg/hm2×2.5)=0.32万hm2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1.632万hm2+0.70万hm2+0.32万hm2=4.984万hm23、耕地与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某地预测到2020年本地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预测到202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城市化水平达到65%,城市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00m2,村镇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120m2,该地区的复种指数为3,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调整到7∶3,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建设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答:(1)求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00万人×500kg/人)/(15000 kg/hm2×3)=1.11万hm2经济作物用地=(1.11×3)/7=0.48万hm2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1.11万hm2+0.48万hm2=1.59 万hm2(2)求建设用地需求量:城市建设用地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100万人×65%×100 m2/人=0.65万hm2村镇建设用地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100万人×35%×120 m2/人=0.42万hm2因此,建设用地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村镇建设用地=0.64+0.42=1.06万hm24、耕地与居民点需求预测某地预测到规划期末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均粮食占有量50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2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m2,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m2,该地区的农作物复种指数为2,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5%,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8:2,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0m2和90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耕地和居民点用地需求量各是多少?解:1)求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总人口×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00万人×500kg/人)/(15000 kg/hm2×2)=1.67万hm2 经济作物用地=(1.67×2)/8=0.42万hm2蔬菜用地=(总人口×人均蔬菜占有量)/(蔬菜播种单产×复种指数)=(100万人×160kg/人)/(30000 kg/hm2×2)=027万hm2 因此,规划年耕地需求量=粮食用地+经济作物用地+蔬菜用地=1.67万hm2+0.42万hm2+0.27万hm2=2.36万hm22)求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总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均用地指标)=100万人×65%×90 m2/人=0.585万hm2村镇居民点用地=(村镇总人口×人均用地指标)=100万人×35%×120 m2/人=0.42万hm2因此,居民点用地=城市居民点用地+村镇居民点用地=0.585+0.42 =1.005万 hm25、人口、耕地与居民点需求预测某地2011年末总人口为116万,预测规划期内人口年自然增长率4.5‰、年机械增长率为16‰;人均粮食占有量420 kg,蔬菜占有量160 kg,预测到2020年本地粮食作物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15000kg/ha,蔬菜平均播种单产将达到30000kg/ha,规划期内由外地调入粮食15万t,调出蔬菜10万t,该地区的粮食复种指数为2,蔬菜复种指数为3.5;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2%,如果规划年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蔬菜除外)播种面积调整到7:3,土地垦殖率为36.56%.村镇和城市人均占地指标分别为125m2和96m2,试测算该地规划年:(1)该地规划期末总人口、城市人口和村镇人口?(2)耕地需求量?(3)居民点用地需求量?(4)规划年人均土地和人均耕地指标?答:(1)期末总人口:116*(1+4.5‰+16‰)^9=139.24万人城市人口:139.24*62%=86.33万人村镇人口:139.24-86.33=52.91万人(2)粮食需求量=(139.24*420/1000-15)/( 15*2)=1.45万hm2蔬菜需求量=(139.42*160/1000+10)(30*3.5)=0.31万hm2经济作物需求量=1.45万*3/7=0.62万hm2耕地需求量=1.45万+0.31万+0.62万=2.38万hm2(3)城镇居民点用地需求量=86.33*96=8287.68 hm2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量=52.91*125=6613.75hm2居民点用地需求量=8287.68+6613.75=14901.43m2=1.49万hm2(4) 2.38万hm2 / 36.56%=6.51万hm2=65100m2人均土地指标=65100m2/139.24=467.54 m2/人人均耕地指标=23800m2/139.24= 170.93m2/人下表是某省土地利用规划供选方案的有关评价指标和权重,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填写空白表格并选出最佳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
A 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B 开发、保护、整治和分配C 利用、分配、整治和保护D 开发、利用、分配和保护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A 合理分配土地资源B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C 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D 增加土地的经济价值3、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
A 5 年B 10 年C 15 年D 20 年4、()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内容。
A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B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C 土地用途分区D 土地利用控制指标5、土地用途分区的依据主要有()。
A 土地自然条件B 土地社会经济条件C 土地利用现状D 以上都是6、以下哪种方法常用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A 统计分析法B 对比分析法C 动态分析法D 以上都是7、建设用地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A 节约集约用地B 保护耕地C 优先保障工业用地D 符合城市规划8、耕地保护规划的重点是()。
A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B 提高耕地质量C 控制耕地减少D 以上都是9、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
A 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B 土地利用方式对环境的影响C 土地整治对环境的影响D 以上都是10、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不包括()。
A 法律保障B 行政保障C 技术保障D 经济保障11、土地利用规划图的比例尺一般根据()确定。
A 规划区域的大小B 规划的精度要求C 规划的用途D 以上都是12、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专项规划()。
A 耕地保护专项规划B 土地整治专项规划C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D 土地利用年度计划13、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方式不包括()。
A 问卷调查B 听证会C 专家咨询D 行政命令14、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的作用不包括()。
A 为规划编制提供数据支持B 便于规划成果的管理和更新C 为土地执法提供依据D 直接决定土地的用途15、以下哪项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趋势()。
土地规划利用复习题.
一、填空题1.土地功能有养育功能,承载功能,提供生产资料功能,景观功能,土地的资产功能。
2.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有: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土地利用的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规范监督。
3.根据性质和目的的不同,土地利用规划可分为经营型土地利用规划,研究型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型土地利用规划。
4.土地利用规划原则有综合效益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整体性原则,动态平衡原则。
5.土地潜力评价可分为土地利用潜力评价和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模式分为:蓝图模式,指标控制模式,土地利用控制分区模式和用途分区、分区用地规则和耕地警戒线指标模式。
7.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特点有:规划目标和内容都单一,规划方法手段多样,规划具体、实施性强、见效快。
8. 耕地田间灌排渠道的组合形式:灌排相邻布置;灌排相间布置;和灌排合渠。
9.土地特性有:土地是自然产物,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土地利用的永续性,土地空间位置的固定性,土地属性的两重性,土地的生态学特点。
10.土地利用规划根据范围和任务不同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土地利用内部规划。
11.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程序有准备阶段,调查研究分析阶段,编制阶段规划和规划审批和实施阶段。
12.按深度、广度和类型不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组织形式有:按自然或经济区域组织,按行政区组织,按部门组织。
13、总人口预测一般用人口自然增长法、回归分析法或马尔萨斯人口增长生物繁殖模型。
14、.土地利用专项规划是为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一般情况下,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可分土地开发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和土地保护规划三种类型。
15.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是从组织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大方面进行评价的。
16.垦殖率等于耕地面积除以土地总面积,复种指数等于播种面积除以耕地面积。
17.土地利用计划是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按时间分可分为中期用地计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按调节控制程度分可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
⼟地利⽤规划复习题⼀、单项选择题1. 地球陆地上能够⽣长植物的蔬松表层为( B )A.⼟地B.⼟壤C.⼟层D.表⼟2.⼈⼒难以达到、难以控制利⽤的陆地还不能是(A )A.法律意义上的⼟地B.经济意义上的⼟地C.⽣态意义上的⼟地D.社会意义上的⼟地3.国家领⼟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地球表⾯的( B )A.整个部分B.特定部分C.平⾯部分D.⽴体部分4.⼴义的⼟地的平⾯观认为⼟地指( A )A.整个地球表⾯B.地表C.平地和⼭地D.整个陆地5.⼈们通常把地球表⾯由泥⼟与砂⽯堆成的固定场所称为(D )A.陆地B.地表C.⼟壤D.⼟地6.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是劳动⼒和(D )A.资本B.⽣产资料C.交通D.⼟地7.我国城市⼟地资产总值约为(C )A.13万亿B.15万亿C.18万亿D.20万亿8.当⼟地被投⼊⼈类社会⽣产活动之后就成为其所必需的(C )A.物质载体B.重要资产C.物质条件D.⽣产资料9.⼈类赖以⽣存的农作物吸取营养的主要源泉是具有肥⼒的( B )A.⼟壤B.⼟地C⼟层D.表⼟10.农作物所需⽔分、养分、空⽓和热量的供应者与调节者是具有肥⼒的(B )A.陆地B.⼟地C.地表D.⼟壤11.地球表⾯积是个(C )A.可变数B.未知数C.常数D.已知数12.⼟地在建筑业部门中起(D )A.载体作⽤B.地基作⽤C.操作场所作⽤D.基地作⽤13.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形成级差地租的(C )A.客观条件B.必要条件C.重要条件D.宏观条件14.具有景观功能的⼟地价值在于舒适性和(B )A.社会价值B.美学价值C.⽣态价值D.环境价值15.不同沃度的⼟地使资本⽣产率产⽣差别,是重要条件对于形成(C )A.绝对地租B.垄断地租C.级差地租D.矿⼭地租16.矿产资源蕴藏在地下视⼟地为其(B )A.载体B.仓库C.基地D.场所17.⼈类劳动可以影响⼟地利⽤⽅式,但⼈类绝对不能创造新的(C )A.陆地B.地表C.⼟地D.⽤地18.⼟地功能集中表现为⼟地的(A )A.有⽤性B.资产性C.有限性D.⾃然性19.规划是指对客观事物和现象未来发展进⾏超前性的调配和(D )A.调整B.估计C.预测D.安排20.⼟地对下列哪种部门作为地基、场地和操作基地发⽣作⽤。
土地利用规划试题及答案
7.•6. 可忍耐 8~15 。
的坡度地形种植的是)。
A.豆科作物B. 旱生谷类作物c. 水稻 D. 棉花26867. 关于土壤蒸发,正确的是( )。
A. 在土壤蒸发的第三阶段,防止蒸发的措施是松土,以切断土壤毛细管B. 在第一蒸发阶段,壤质土壤丢失的深层水分比砂质土壤多c. 土壤表层形成干泪层,加快了蒸发D. 有植物覆盖的土衰,总散失水量少于裸地8.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 )。
A. 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 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9. 联系村庄之间和通往附近城镇的道路为( )。
A. 村间路B. 机耕路c. 田间路 D. 乡间路10. 下列没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 )。
A. 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B. 土地供需综合平衡c.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D. 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1 1.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中,目前人类可控制的是( )。
A. 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B. 降雨因子c.土壤可蚀性因子 D. 坡度因子12. 关于山地丘陵,正确的叙述是( )。
A. 地面突出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于 500m ,为山地B. 我国的山地丘陵面积约 630 万 km 2c.我国的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 66% 左右D. 以上三项都是13. 土地的纬向地带性规律是由于( )。
A. 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或大气湿度造成的B. 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的c.海拔高度变化造成的D. 海拔高度、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共同造成的14. 以下说明是蒙古质土的是( )。
A. 土温变幅大,白天升温快B. 宜耕期长c. 氧气充足 D. 吸附能力强,保水保肥性好15. 草场每年同一时期放牧的方式,称为( )。
A. 季节性重复放牧B. 一区连续放牧c.迟延放牧 D. 休闲轮牧制-、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 A2. B3. A4.C5. C6. B7. B8. B9.A 10. A11. D 12. D 13. B 14. D 15. A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6. 基本农田17. 土壤质地二、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分}16. 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秋
土地利规划复一、名词解释1、基本农田:指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 用和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 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土地利用现状述评: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 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4.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 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是规划中首先要加以解决的 问题。
5、土地整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 技术手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 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
6、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区系指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主要是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 依据土地资源特点、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上级下达的规划控制指标与布局的要求,划分出的土地 主导用途相对一致的区域。
7、居民点:人们定居的场所,是配制各类建筑群、街道网、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社会公用设施,绿 化系统等的综合地类。
8.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 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9、土地用途管制:为了达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的目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 分区的基础上,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规则,并据此对各类土地利用和对各利用区域的适宜性作出评 价、引导,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行为及方式。
10.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 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复习题全
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就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与安排,就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与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就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工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与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土地质量:就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与适宜程度。
4.土地质量评价:为了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化土地差异,以土地对某一特定用途而对土地的自然与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与等级划分的过程。
5.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与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与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7.土地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结束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守法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总结与分析。
8.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分配、布局与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与配置。
9.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与,就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0.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与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与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就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的区域。
1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保护区域。
12.土地整理: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
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与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期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与集约化。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与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整治及对象:在一定曲艺内,雅居土地利用规划,才有行政、经济、法律与技术手段,对田、水、林、村等进行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与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吐了利用率与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考试复习题(全)
一.名词解释1.土地利用规划:是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工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
3.土地质量:是土地相对于某种用途的适宜与否与适宜程度。
4.土地质量评价:为了全面衡量土地质量水平,显化土地差异,以土地对某一特定用途而对土地的自然和社会属性进行的综合鉴定和等级划分的过程。
5.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定地区的土地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土地需求量预测:对于一定规划期限内规划地区(或单位)各业用地规模所进行预先测算和估计,以其作为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7.土地规划后评价:指在规划结束一段时间或规划结束后对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守法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8.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优化和配置。
9.土地利用结构:国民经济各部门占地的比重及其相互关系的总和,是各种用地按照一定的构成方式的集合。
10.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规定的区域。
11.基本农田保护区:为了对基本农田进行特殊保护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保护区域。
12.土地整理: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调整与治理。
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条件的改善和生态景观建设,消除土地利用中对社会经济发展期制约或限制作用的因素,促进土地利用的有序化和集约化。
13.土地整治规划:为了使土地资源得以永续利用,创造土地生态环境所采取的途径和措施的总体安排。
14.土地整治及对象:在一定曲艺内,雅居土地利用规划,才有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田、水、林、村等进行的综合整治,调整土地关系,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和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吐了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综合措施。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一、选择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主要涉及以下哪些领域?A. 土地资源管理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城市规划与设计D. 经济学和政策法规E. 社会和环境影响评估F. 土地使用管理与监测2. 土地利用规划的目标是什么?A. 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B. 保护生态环境和提升生态效益C.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D. 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E.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提升城市品质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常用方法?A. 土地调查与监测B. 土地评估和评价C. 土地利用变更许可D. 土地利用计划与设计E. 土地利用制度与政策4. 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C. 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D. 土地利用环境保护E. 土地利用管理与监督二、判断题1. 土地利用规划具有长远性、指导性和约束性。
2. 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可以根据具体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3.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应当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4. 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5. 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修订需要经过科学论证和合法程序。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土地利用分类与分区的目的和作用。
2. 什么是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请列举几个常用的土地利用控制和指标管理方法。
3. 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有何区别和联系?四、论述题请结合实际案例,论述土地利用规划如何促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注:本试题为土地利用规划学试题,目的在于检验学生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
每题答案字数不限,但要求清晰、简明,论述准确、完整。
土地利用规划复习题文档(重点看)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的水平范围包括( A )A. 陆地,内陆水域和滩涂B. 陆地,内陆水域,滩涂和海洋C. 陆地和内陆水域D. 地球表层所有陆地部分2、合理利用土地的首要问题是( D )A. 提高全民族素质,人人懂得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B. 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C.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D. 加强土地管理,包括地权管理和土地利用管理3、某乡土地总面积1000公顷,其中未利用土地100公顷,林地200公顷,有林地100公顷.该乡土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是( D )A. 90%和20%B. 90%和30%C. 70%和10%D. 90%和10%4、土地利用规划所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 B )A. 农业用地和非农业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B. 土地利用中需要与可能的矛盾C. 各用地部门之间的矛盾D. 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5、土地人口承载量是指( C )A.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最多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B.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至少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C.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生产力条件和生活水平上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D. 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在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供养的人口数量6、在土地利用分区中,用地区之间( A )A. 可以重合,还可以有复区B. 不可以重合,也不可以有复区C. 可以重合,不可以有复区D. 不可以重合,可以有复区7、从土地管理角度,土地利用规划研究的是( C )A. 土地利用的全部问题B.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C. 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问题D.土地利用方式的问题8、农业生产用地结构的确定必须根据( C )A. 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B. 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C. 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D. 土地后备资源的数量和质量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有关部门审批实施,就具有( D )A. 控制土地利用效应B. 行政效应C. 监督土地利用效应D. 法律效应10、不宜作为水库库址的是( C )A. "肚大口小底平"地形的地区B. 集水面积大的地区C. 喀斯特地貌地区D. 占用部分农田地区11、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反映( A )A. 耕地利用的经济效益B. 耕地利用程度C. 耕地利用的社会效益D. 耕地利用的生态效益12、不是土地利用分区基本依据的是( D )A.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 土地评价C. 自然社会经济资料D. 单位和个人用地需求13、土地利用规划实施的手段分( B )A. 行政,技术和经济手段B. 行政,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C. 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D. 行政,技术和法律手段14、不属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中土地利用评述内容的是( D )A. 土地利用成绩B. 土地利用问题C.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意见D. 土地利用分区15、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范畴的是( B )A.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B. 土地估价C. 土地利用规划设计D. 土地利用专项规划16、在进行工业用地选址时,农产品的初步加工工业(如轧花厂、榨油厂)应布局在:(A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成品的消费地C、布局时没有限制D、位于原料产地与成品消费地的中间位置17、( C )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D.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开发区
16.在农业用地区内,鼓励()。D
A.进行村镇建设
B.建砖窑、建房、建坟
C.挖砂、采石、取土
D.其他用地转为农业生产及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用地
17.县级规划成果包括()。D
A.规划文本 B.规划说明 C.规划图件及附件 D.以上三项都是
18.规划文本中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内容为()。B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研究; 建设用地供需研究;
优化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研究; 筹区域土地利用研究;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报告。
2、请列出 5 个以上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中需要乡镇政府提供的主要资料。
答:(1)基本农田调整情况汇总表;(2)各乡(镇)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人口现状详细情况;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容:(1)根据地级规划所规定的土地利用方向、重点基础设施的布局,结合本县 的土地资源特点,确定县内的土地利用方向、各类用地的规模和布局,重点确定耕地、土地开发整理和城镇建设 用地控制指标和布局,并把指标分解到乡;(2)进行土地利用分区,编制各分区用途管制规则;(3)制定实施 规划的措施。 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有:(1)根据县级规划的要求和和本乡(镇)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确定本乡 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和各类用地指标,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环境用地及其它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 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的规模和范围;(2)进行土地用途分区,落实每一块土地的具体用 途和限制条件;(3)制定实施规划的措施。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报告(送审稿)要包括哪 10 方面的内容?
B.优先安排交通、水利等重点建设项目
C.首先制定各类用地调整的指标 D.将指标分解至各乡(镇)
14.下列应列入农业用地区的为()。A
A.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B.已列入生态建设规划的造林地
C.天然草地
D.未成林造林地
15.下列不得列入独立工矿用地的为()。C
A.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
B.已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规划工矿建设用地
3.我国一般认为种植业的上限坡度为()。D
A.3º
B.8º
C.15º
D.25º
4.县级和乡(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D
A.属于战略性规划
B.主要起宏观调控作用
C.制定下一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依据 D.属于管理性和实施性规划
5.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内容的重点是()。B
A.确定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目标、方针
28. 土地质量评价可分为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生产潜力评价和( B )
A.土地经济评价 B.土地承载力评价
C.土地生态用地 D.土地社会评价
29.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是( B )
A.农村现状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城镇现状调查 D.地籍调查
30. 建筑物基底面积与用地总面积的比率为( B )
A.绝对地租 B.级差地租Ⅰ C.级差地租Ⅱ D.级差地租
21. 根据地价与土地用途之间关系,应把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土地规划作为( C )
A.工业用地 B.住宅用地 C.商业用地 D.仓储用地
22. 省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确保本行政区域的总量不减少的是( A )
A.耕地
B.农用地
C.建设用地 D.未利用地
3、土地利用现状述评:以文字报告的形式,总结全辖区土地利用特点和变化规律,找出土地利用上存在的主要
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今后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
4.土地利用战略研究: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按照国民经济与社会
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方针,是规划中首先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前言、行政区内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分析、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供给和需求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和用地平衡、土地利用分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说明、规划实施措施。 7.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是什么?
(1)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土地既有自然属性,又有其社会经济属性,要考虑到综合性和复杂性;(2) 系统性原则,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间的互相关联,高层次的规划比较概括,为低层次的规划提 供依据和要求,低层次的规划是实施高层次规划的具体操作;(3)灵活性和动态性原则,规划要有多方案设计 和具有一定的弹性,以具有调整和应变能力,同时要注意稳定性;(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我国人均 耕地少,各项用地对耕地的压力大;(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7) 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8)以供给能力调控需求的原则 8、试述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和过程。
5、土地整理: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按照土地利用计划和土地利用的要求,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工程技术手
段,调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关系,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率,确保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率的良性循环。
6、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区系指在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主要是在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依据土
答:编制程序如下: (1)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成立规划领导小组和规划办公室,拟定规划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并报同级人民政 府批准。落实规划经费和人员以及进行业务培训等。从业务角度看,编制规划任务书和工作计划是两个重要的内 容; (2)调查研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需要,在收集和调查有关文件、资料基础上,进行专项研究。 并进行必要的外业调查核实; (3)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阶段: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用地指标,编制供选方案,确 定用地分区和主要用地项目的布局,编绘总体规划图,编写总体规划报告; (4)规划审批和公布实施阶段:规划报告编写完成以后,要履行审批手续,形成一个规范性文件。根据审批 手续,规划(送、审稿)必须提交同级人民政府通过,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最后由同级人民政府正式公布 实施。 9.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协调土地供需和编制用地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选择题
1.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借助规划对土地利用进行干预,因而土地规划具有()。C
A.兼容性 B.折衷性 C.政策性 D.动态性
2.下列不属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A
A.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 B.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C.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D.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B.市级
C.省级人民政府授权的设区的市级
D.省级
26. 土地利用战略研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的( D )
A.方向和规模 B.规模和价值
C.政策和方向
D.目标和方针
27.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开发程度和( D )
A.经济效益分析 B.利用效益分析 C.生态效益分析 D.社会效益分析
逐级分解下达到乡、村,并落实到地块,在田间设立保护标志。在保护措施方面,应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
续和权限;建立基本农田登记制度、损失补偿制度、地力保养和环境保护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监督检查制度; 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5.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A.简述规划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B.建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潜力及存在主要问题
C.阐述规划目标、近期规划任务和土地利用方针 D.阐述规划期各类用地调控数量、结构变化
19. 土地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可以获取多少的(A )
A.地租
B.价值
C.成本
D.劳动产品
20. 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的是( B )
A.县域基础资料
B.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资料
C.有关土地利用的规划资料
D.以上三项都包括
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B
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土地整理、复垦潜ຫໍສະໝຸດ 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3.土地利用调整次序是()。A
A.优先安排农业用地
4.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是基本农田保护方案的编制和保护区的划定;其次是落实规划方案;
最后是制定保护措施。
基本农田保护方案要在对土地类型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耕地分等定级,并根据人口发
展预测,计算粮食需求,确定耕地保护面积;在土地评价的基础上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规划方案要将方案
A.容积率
B.建筑密度
C.遮蔽率
D.基建率
31.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仅作( B )
A.土地利用用途分区 B.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C.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D.土地利用管制分区
32. 城市化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城市人口占城乡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二是城市数量的增加、三是( B )
A.城市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B.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
A.法律措施 B.行政措施 C.经济与技术措施 D.以上三项都是
10.基本农田的保护措施有()。D
A.规定占用基本农田的审批手续和权限
B.建立基本农田登记、损失补偿、地力保养、环境保护及监督检查制度
C.确立政府在基本农田保护中的责任,逐级签订责任书直到村委会
D.以上三项都是
11.编制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收集的资料包括()。D
2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
A.人口规模和布局 B.用地和人口的布局 C.粮食规模和布局 D.用地规模和布局
24.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具有整体性、长期性和( B )
A.动态性
B.控制性
C.变化性
D.联系性
25.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由下列哪级人民政府批准(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