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
在军事实践中培养学员的血性和战斗精神初探

四、在军事实践中培育学员血性和战斗精神的基本途径
事实上,军队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多种渠道来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血性与战斗精神,具体如下:
1.定期按时开展军事演练活动。定期的军事演练活动能帮助军校学员们熟悉实战环境,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在日常的军事训练活动中,能为军校学员提供贴近实际情况的演练环境,从而有效培养军校学员的血性与战斗精神。具体而言,在军校学员的军事训练活动中,应充分再现军队的训练环境,通过逐步加强军事训练活动的强度与难度,提高军校学员对艰苦环境的适应性与心理承受能力,磨炼军校青年学员在贴近实战环境下的血性与战斗精神。
2.积极组织学员深入部队学习。部队能为青年学员们提供非常贴近实战环境的外部氛围,让学员真实切实地感受到实战环境,通过部队训练与军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领会军人血性与战斗精神,从而培养起自身的血性与战斗精神。
3.重视对军校青年学员的精神教育。要想培养起学员的血性与战斗精神,除了日常的军事训练,适当的精神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开展艰苦奋斗教育,培养军校青年学员的艰苦奋斗精神,能够让他们在任何时候都咬紧牙关迎难而上,真正成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军人,体现强大的斗争精神与战斗精神。
二、学员血性和战斗精神的生成机理
对军队青年学员血性与战斗精神的培养并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事实上,血腥和战斗精神的培养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平时与战时的配合,学员才能真正培养起血性与战斗精神。具体说来,在军校的平时训练时,需要重视对青年学员的教育训练、文化影响,严格要求学员遵守纪律、遵守规章制极动员以及不断的心理暗示激发军校青年学员的潜能,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分析

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分析发表时间:2018-07-09T15:59:10.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王晟名[导读] 摘要: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要具备优秀的战斗精神。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要具备优秀的战斗精神。
而军校是我国培养军事人才的重要渠道,承担着祖国国防与军队建设的重要责任。
在本文当中我们针对战斗精神培养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现状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培养学员战斗精神的对应策略。
关键词:战斗精神;军校学员;培育分析引言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育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更是培养军校人才的重要内容。
目前,军队院校各个部门对于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工作都十分重视,学员普遍缺乏当兵打仗的使命意识以及敢打必胜的信心。
而为了使学生具备这种思想意识,军校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培育学员战斗精神融入到思想教育以及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最终形成一种合力培育的战斗精神。
一、目前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育现状以及必要性1.1缺乏忧患意识与战备意识在部分学员的内心当中,认为先进的武器装备才是决定战争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对于未来的高技术战争当中战斗精神的作用产生质疑。
有些学员甚至认为我们国家不管是综合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与世界强国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在这种形势之下,想要取得高技术战争的胜利可能性十分小,缺乏以弱制强的信心。
而且还有一些学员缺乏对霸权主义以及强权主义的认识,觉得现在天下太平不会爆发战争。
1.2需要提高带兵打仗的“战斗队”的思想教育目前的新形势之下,我军院校在培养学员战斗精神这一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向部队输送大批量高素质人才,提高部队的战备实力提供了保障。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学员对于未来高技术战争中战斗精神的质疑;还有部分学员贪图享乐,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奉献精神与牺牲精神,甚至还有一些只具备“工作队”思想,而缺乏“战斗队”思想,更没有带兵打仗的思想准备。
关于军校青年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研究

关于军校青年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研究作者:徐抱平张晖李斌伍海峰来源:《消防界》2018年第06期摘要:战争中的精神力量就是军队的战斗精神,是决定着战争制胜的重要因素。
军校青年学员是我军战斗力的再生力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其战斗精神的培育工作。
本文将对军校青年学员战斗精神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军校青少学员;战斗精神;消防演练;培育研究军校青年学员作为我国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对战斗精神培育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于实现十九大强军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军校青年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现状随着新军事改革的深化,社会环境、家庭等因素的冲击,使得军校青年学员在战斗精神的形成和提高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军校青少年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
(一)忧患意识和战备意识不强现阶段,很多军校青少学员认为能够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是武器装备的先进程度,导致学员忽视战斗精神对于战争胜利的重要性。
很多学员认为我国的现状不管是综合国力还是军事实力和世界上军事强国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在在这种心态下,严重缺乏对战胜胜利的信心。
也有一部分的人认为,当今社会属于和平社会,天下太平,不太可能爆发战争。
(二)牺牲精神奉献精神的淡化很多学员并不是怀揣着献身国防、报效国防的动机参军入伍的,而是因为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部队待遇好才选择入伍的。
很多学员在学习时对训练的目的不够明确,功利心较重等思想有所蔓延,学员学习不是为了国防建设和军队荣誉,而是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于一些训练强度较高的训练抱有侥幸心理,想投机取巧蒙混过关。
学院毕业之后也不愿意到艰苦的地区进行工作,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进入科研单位、机关等岗位进行工作。
(三)耐受挫折能力和吃苦精神不足很多学员存在受挫折能力较弱的现象,当一切都是比较顺利的时候,学员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充满热情,对待战友也是比较友好。
当收到挫折时,相当一部分人就会产生消极情绪,甚至可能一蹶不振。
军校士官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几点思考

J o u m ̄ o f B e t h u n e Mi l i t a r y M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 V o 1 . 1 1 , N o . 2, A p i r l , 2 0 1 3
古今 中外 , 战斗精神历来被兵家 视为克敌 制胜的决定性 因素。战斗精神是军人基于爱国热情与 民族感情 , 在战争 中 个人的意志品质 、 必胜信心 、 战斗作风 、 心理素质 和纪律观念 等凝聚升华而成的一种 内在的力量和 战斗 气质 , 集 中体现在
战争中各集团为维护各 自信念 、 达到 自己 的政 治 目的和实现
裕
人类战争 的历 史表 明 , 两 军 对垒 不仅 是 武器 装备 的抗
种价值 观念 交织 , 给部分官兵 的思想也带来 了不小 的影 响和
衡, 更是 军人 战斗精神的较 量。战斗精神是军 队战斗力 的重
要组成部分 , 是夺取 战争胜 利和完成 任务必不 可少的重要 条 件¨ j 。部队士官院校是士官人才培养的基地 , 担负着为部 队 培养素质全面过硬 人才 的重要 使命 。大 力培 养士 官学员 战 斗精神 , 对 于做好军事 斗争 准备 , 提高部 队战斗力 , 打赢未来 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 , 必须 引起 高度 重视 。
心理素质提 出了更 高的要求 J 。因此 , 作为军队建设发 展的 基石 和培养 高素质军事人才 的基地 , 院校教 育必须要把 培养
学 员 战斗 精 神 作 为 一 项 重 要 建 设 内 容 常 抓 不 懈 。要 充 分 利
2 . 1 是加强军队全面建设 的内在要求 战斗精神 作为军 队 全 面建设 的重要 内容之一 , 对生成和提 高部 队战斗力具有重
培育战斗精神做法

培育战斗精神做法
培育战斗精神是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下是一些培育战斗精神的方法: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官兵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官兵深刻理解战斗精神的内涵和意义,增强官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强化军事训练,提高官兵的军事素质和作战能力。
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使官兵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和作战技能,提高官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和战斗力。
3. 加强纪律教育,培养官兵的纪律观念和服从意识。
通过加强纪律教育和日常管理,使官兵养成遵守纪律、服从命令的良好习惯,提高官兵的组织纪律性。
4. 开展文化活动,增强官兵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增强官兵之间的团结和友谊,提高官兵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5. 树立榜样和典型,激发官兵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
通过树立榜样和典型,如优秀士兵、战斗英雄等,激发官兵的进取心和拼搏精神,使官兵在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
总之,培育战斗精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强化军事训练、加强纪律教育、开展文化活动、树立榜样和典型等。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浅谈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

浅谈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作者:崔云龙樊博辉来源:《科技风》2019年第08期摘要:战斗精神是军人基于爱国情感和民族信仰,贯穿于战争的起始、发展、结束的内在力量。
军队院校是部队未来战场指挥员培养的主要摇篮,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关系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我们必须把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放在军校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
关键词:军校学员;战斗精神;政治教育战斗精神是军人基于爱国情感和民族信仰,贯穿于战争的起始、发展、结束的内在力量。
军队院校是部队未来战场指挥员培养的主要摇篮,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关系着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我们必须把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放在军校人才培养的突出位置。
1 强基固本铸牢军魂是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根基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军校学员入学入伍动机多样,部分学员吃苦意识不足,奉献意识较差,战备意识不强,瞄准战场、铸牢军魂对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
1.1 坚持用强军梦想铸牢军魂意识进入新时代后,习主席提出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听党指挥这个关键要求,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对党忠诚的军魂之基。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决拥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对国防和军队发展做出的重大改革调整。
强化党史军史教育,引导广大学员认清“党指挥枪”的历史由来和必要意义,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思想,不断铸牢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
1.2 坚持用军人使命强化担当意识不断强化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战争观和我军军队使命、军人职责教育,引导广大学员充分认清“为谁作战”、“为谁扛枪”的重大问题。
结合平时的军政训练,引导学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持续不断强化学员的军人意识,军队意识,激发广大学员献身部队,矢志强军的使命担当。
结合专业技术学习,不断强化学员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1.3 坚持用成才期望增强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学员树立强军兴军的伟大梦想,将个人的发展进步融入强军实践,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军队的发展,充分激发学员实现梦想的主动意识、方向意识。
关于强化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

关于强化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的几点建议【摘要】培养军校学员战斗精神有利于提高我军的军队战斗力,军队院校应把握特点规律,健全培养三种机制来强化学员战斗精神培育。
这三种机制主要是:1、开发战斗精神之源的激活机制;2、建立军人健康人格的培养机制;3、健全提高综合素质的养成机制。
【关键词】战斗精神;培育;机制【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f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01战斗精神是军队作战和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战斗精神准备是军事斗争准备极为重要的内容。
而军校时我军军官生长的源头和基地,在对学员进行军政素质和专业技术培养的同时,还应把强化战斗精神作为重要的一课,磨练学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育他们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英勇顽强的精神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一、开发战斗精神之源的激活机制战斗精神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而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意识形态、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具有多元性的特点,建立战斗精神培育的激活机制,既要坚持老传统,又要寻找新的动力源。
一是把爱国主义作为永恒主题。
爱国主义是生发精神动力的不竭源泉。
新形势下,高扬爱国主义旗帜任然是我们开发精神动力的最重要资源。
要坚持用我国五千年的光辉灿烂文明史和无数仁人志士救国富民的奋斗历程,用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英雄主义感人事迹,激发学员爱国、爱党、爱军的政治热情。
要坚持广泛开展“如何在本职岗位上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讨论,引导学员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自觉把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化为捍卫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实际行动。
二是把优良传统作为精神财富。
优良传统是生发精神动力的独特源泉。
它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我军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为此,要始终坚持把培养官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
通过平时的政治教育,引导学员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进一步树立“祖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的思想,把追求个人理想和价值融入到实现祖国统一的最高价值之中。
军人的战斗精神

军人的战斗精神军人的战斗精神是一种特殊的品质,它不仅源于军人内心的坚定信念和责任感,更体现了他们追求胜利和保卫国家的决心。
这种精神是军人与生俱来的,也是在军事训练和战斗实践中逐渐磨砺和培养出来的。
军人的战斗精神展现出他们的勇气、毅力和决心,值得我们每个人敬佩和学习。
一、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军人的战斗精神最重要的基石是坚定的信念和责任感。
作为担负保家卫国重任的人,军人深知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他们坚信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无比重要的。
无论是在和平时期的军事准备和训练,还是在战斗中面对敌情的时刻,军人始终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热爱。
二、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力战场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军人需要具备顽强的毅力和意志力来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无论是在面对极端恶劣的环境条件,还是在长时间的持续战斗中,军人都能运用自己的毅力和意志力坚持战斗。
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耐力和坚韧,不屈不挠地迎接艰难险阻,努力完成任务。
三、果敢的行动和勇气军人的战斗精神体现在他们果敢的行动和勇气。
当国家和人民面临危险和威胁时,军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战斗中。
他们毫不犹豫地迎接敌人的进攻,毫不退缩地进行反击。
勇敢地冲锋陷阵、为国捐躯,在关键时刻展现出的战斗精神不仅令人敬佩,更是国家力量的象征。
四、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军人的战斗精神也体现在他们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上。
在战斗中,军人需要与战友们紧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他们相互扶持、相互信任,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整体。
军人的奉献精神表现在他们无私地为国家和人民付出一切,甚至生命。
总结:军人的战斗精神是一种珍贵的品质,它是军人与生俱来的,也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和实践逐渐形成的。
战斗精神凝结了军人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对使命的认同,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在困难和危险面前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人格力量。
我们应该向军人学习,从他们身上汲取战斗精神的力量,用于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不懈、勇于追求,为实现个人和国家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
作者:张智
来源:《新生代·上半月》2019年第04期
【摘要】:战斗精神直接影响和支配军热行为,是夺取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军校青年学员是未来我军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来源,,深入研究其战斗精神的培养,深刻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策略,对于实现当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引言
從古至今,在战争中军人的战斗精神对战争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军历来重视战精神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靠坚定的战斗精神,在一次次被日军的侵略和屠杀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抗美援朝期间,在冰天雪地中,中国军人靠着顽强的战斗精神再次取得胜利。
近年来,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部分官兵思想上开始出现“和平年代”。
然而,目前国内外形势严峻,南海事件和美国推行亚太的“再平衡”,战争一触即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战斗精神培育,不断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
”军校学员是从各个地方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军校将为我们培育出众指挥员和高级干部,加强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对于我们今后的军队具有重大意义。
1. 军校学员战斗精神现状
1.1忧患意识不强,当兵打仗思想淡薄
近年来,我国长期处于和平时期,导致一小部分学员对目前的国家形势认识不深刻,认为战争离我们很远,随时准备打仗的意识薄弱。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呈飞速发展,无论是科技还是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日益繁荣,但不乏某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在担心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会撼动它们在国际上的地位,处处针对我们。
一些小部分学员尚未认识到目前国家形式的严峻,忧患意识不强,缺乏战斗精神。
一旦发动战争,他们很难做的:“招之能来,来者能战,战则必胜”【1】。
1.2奉献意识不强,价值取向过于追求自我
绝大多数的学员在当初报考军校时,怀着崇高的理想和为祖国奉献一切的心理。
但是还有极少数的学员是因为家庭因素以及为解决就业等因素才报考军校。
对于这部分为了解决就业问题或者遵从父母意愿的学员,他们往往寻求一种安稳的生活,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更不愿到新疆、、外野等地去锻炼自己,以自我为中心较重,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军队中。
1.3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人生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目前进入军校的这一批学员大多都是90后还有00后,他们这一代独生子女较多,从小就丰衣足食,父母也比较宠爱,个性也比较强。
在遇到挫折时,他们的抗打击能力较弱,意志力较低,容易放弃,不擅长与人沟通,喜欢独处。
一旦发动战争,他们很难立即调整心态,勇敢的面对战争。
1.4军事素质不高,军人气质不足
极少数学员对于自身认识不清楚,把自己进当作是一名学习军事课程理论的大学生,而忽略了自己还是一名军人的身份。
在基础的军事体能和技能的训练中,往往因为怕吃苦而逃避训练,造成军事体能和技能不合格现象。
这部分极少数的学员过于专注于军事理论的学习,认为自己未来从事军事科研工作,不需要军事体能和技能的训练,更不会去部队带兵,连一些基本的部队指令都不会下达,书生气息过于浓重,缺乏军人的阳刚之气【2】。
2.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养途径
2.1要抓根本,从思想上打牢学院战斗精神培养基础
坚定理想信念,听党指挥,爱国奉献是战斗精神培育的基本原则。
强化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首先我们要从思想上入手,强化学员们的“军魂”意识,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学员。
培养学员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深入透彻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员的军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强化军校学员“当兵打仗,爱军习武”思想意识,增强他们对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自信心,面对突发战争,能够用于前往一线并且相信自己一定会赢。
2.2要抓重点,在制度上形成学员战斗精神培养的保障
首先,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以促进学员战斗精神,将思想端正、作风优良、综合素质高的学员作为评选中共党员、优秀干部的首要选择,对于行为散漫,不积极上进以及精神萎靡的学员应及时进行教育,如多次屡教不改,则予以劝退。
学校定期考察学员的战斗精神培养情况,及时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其次,战斗精神最好的培养方式就是实战演练,建立和完善学员的实习制度。
在实战中,激发学员的战斗精神,使学院深刻感受到实战中战斗精神的强大力量。
我们要借鉴国外优秀的实战经验,提高军校学员的实战经验,对学员进行大强度、高负荷的基地化训练。
最后,我们要选拔既有学术背景又有部队经历的教员,从而保证教学中战斗精神的重要地位。
提高教员对于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力度,在教学中,不断渗透战斗精神,加强学员对部队的了解,时刻为战斗而准备【3】。
2.3要抓住经常,在校园生活中巩固学院战斗精神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从细节出抓起对学员战斗精神的培养,在平日的军事技能和体能训练中,要严格要求学员。
对于平时的内务管理,要求每一位学院整洁有序,磨练他们的性情修养。
其次,还要创设有利于培养学员战斗精神的环境氛围,发挥校园中显性环境和隐性环境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的战斗精神。
最
后,要充分利用好课堂资源,把“教为战”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一节课堂中,使每一位学员清楚自己身肩的责任和使命。
3.结束语
强化军校学员的战斗精神是教学的重要任务,有利于国家的强军建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军人素养,增加军校学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军校学员的政治思想,保证国家的基本利益。
一旦有突然情况,能够做到“招致能来,来者能战,战则必胜。
”
【参考文献】:
【1】陈媛. 军校学员战斗精神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8(02):50-55+61.
【2】廖东升,兰军,李寿其,马永富. 深化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育探析[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14(06):152-153.
【3】孙稚俊,张玮,李震.浅议军校学员战斗精神培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 2016(0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