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精品】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

【精品】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19 基础教学中心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37专业基础综合 1659专业史论基础 2936 和声分析与曲式作品分析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教育综合错误!未指定书签。

937 教学设计错误!未指定书签。

942 教育管理学错误!未指定书签。

945 综合英语21复试考试大纲23复试专业综合23音乐文学创作24音乐文学理论24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弦乐科目)25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钢琴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声乐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音乐文学与音乐表演(萨克斯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技术学综合28管理学原理29课程与教学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音乐文学创作错误!未指定书签。

音乐文学理论错误!未指定书签。

现场演奏科目:弦乐科目36现场演奏科目:钢琴科目37现场演奏科目:声乐科目38现场演奏科目:萨克斯科目错误!未指定书签。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学错误!未指定书签。

教育研究方法44初试考试大纲637专业基础综合一、考试性质体育综合包括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两部分内容。

是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过运用基本理论合理地解释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现象和问题。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一)运动生理学(50%)考试内容: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机能、呼吸机能、物质与能量代谢、肾脏机能、内分泌机能、感觉与神经机能、运动技能、身体素质、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的规律、运动训练原则的生理学分析、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儿少生长发育与体育运动。

(二)运动训练学(50%)考试内容: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运动训练原则、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的战术能力及其训练、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及其训练、运动训练计划、运动队伍管理。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rù xué kǎo shì)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kǎoshì)科目代码:[ ] 考试(kǎoshì)科目名称:传播学概论(gàilùn)一、试卷(shìjuàn)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3.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 20分,共40分材料分析题:1小题,每小题 30分,共30分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考试目标1.考查考生对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学科发展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研究方法的掌握程度。

2.考查考生运用传播学理论分析传媒事件、案例和文本内容,解决现实传播问题的能力。

3.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阐释能力。

●考试内容(一)传播学的对象、基本问题和主要学派1.有关传播概念(gàiniàn)的多种观点2.传播(chuánbō)的界定与本质3.人类传播简史:人类传播演进的过程(guòchéng)和规律4.传播学的诞生背景(bèijǐng)及早期学术思想源流5.传播学的奠基者、学科开创者及其主要(zhǔyào)贡献6.传播学学术流派、范式及其观点7.传播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二)信息、符号与讯息1.信息的界定2.信息的特征及信息革命与信息社会3.信息与讯息、信号4.符号的概念、特征与类型5.象征性社会互动(三)传播的基本类型1.人内传播的定义、过程和相关理论2.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3.群体传播的定义、特点及传播机制4.组织传播的定义、特点、形式与功能5.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及其产生与发展过程(四)传播过程与模式1.有关传播过程的几种观点2.传播模式的类型3.线性模式(móshì)的经典类型——5W模式(móshì)的内容和意义4.香农-韦弗模式的结构、内容(nèiróng)和意义5.循环与互动模式(móshì)的经典类型——奥斯古德-施拉姆循环(xúnhuán)模式的内容6.社会系统模式的经典类型——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及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的结构、内容和意义(五)大众传播的功能与社会影响1.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2.赖特的“四功能说”3.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4.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5.大众媒介与现代人的生活6.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7.李普曼及拟态环境、刻板印象(六)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2.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3.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4.媒介组织及其结构5.把关人理论(七)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1.传播者的界定(jiè dìnɡ)以及传者与施控、受控2.几种主要(zhǔyào)的媒介受控形式3.报刊的四种(sì zhǒnɡ)理论及其修正、发展(fāzhǎn)与批评(八)受众(shòu zhònɡ)1.受众的概念、特征、类型2.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3.几种主要的受众观4.分众理论及其研究5.使用与满足理论(九)传播效果1.传播效果的类型2.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历程3.魔弹论的社会背景、理论支撑、实现的条件及主要观点4.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5.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6.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与休眠效果7.几种主要的传播技巧及其对传播效果的影响8.传播对象对传播效果的制约9.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0.沉默的螺旋理论与舆论研究11.培养理论12.新闻(xīnwén)框架与框架效果13.知识沟、数字(shùzì)沟理论14.第三(dì sān)人效果理论(十)国际(guójì)传播和全球(quánqiú)传播1.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的概念2.全球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3.世界信息生产和流通的失衡状况4.“新世界信息秩序”论争5.国际报道中的新闻价值问题6.信息与国家主权问题7.文化帝国主义问题内容总结(1)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名称:传播学概论一、试卷结构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1科目名称:材料力学适用专业:力学,道路与铁道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总分:150分考试范围:一、拉伸,压缩与剪切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横截面与斜截面上的应力,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的变形,虎克定律,材料受轴向拉压时的力学性能,安全系数,强度条件,简单拉压超静定问题,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二、扭转圆轴扭转概念,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圆轴扭转变形,剪切虎克定律,扭转强度及刚度计算。

三、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1、静矩、惯性矩、惯性积的定义、形心位置2、惯性矩与惯性积的平行移轴公式,形心主轴的概念四、弯曲内力平面弯曲的概念,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间的微分关系。

五、弯曲应力梁在纯弯曲和横力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切应力计算公式及强度条件的应用。

六、弯曲变形挠曲线微分方程,用积分法求弯曲变形,叠加法求弯曲变形,简单静不定梁。

七、应力和应变分析强度理论应力状态概念,二向应力状态分析的用解析法求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应力及主方向、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及综合应用,四种常用的强度理论。

八、组合变形拉(压)与弯曲组合,扭转与弯曲组合变形强度计算。

九、能量方法杆件变形能的计算,单位载荷法,计算莫尔积分的图乘法。

十、超静定结构超静定概念与次数,用力法解超静定结构,对称及反对称性质的利用。

十一、动载荷和交变应力动荷系数,杆件受冲击时的应力和变形;交变应力的循环特性,应力幅度和平均应力,持久极限和持久极限曲线。

十二、压杆稳定压杆稳定概念,细长压杆、中长杆的临界应力计算,欧拉公式的适用范围,压杆稳定的校核。

说明:1、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2、试题类型所占比例:选择题和填空题(45-50分),计算题(100-105分)样题:一、问答、填空:(每小题6分,共7小题,共42分)1.等截面直杆ABC受轴向力如图示,AB与BC段材料相同,图示杆件q、a为已知,则杆ABC 的最大拉内力=___________,最大压内力=___________,并给出内力图。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三、教案写作:按要求完成某一知识点的教案写作
湖南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
考试大纲
(提纲式列举本科目须考查的知识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纸张不够可附页)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一、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法,对外汉语教材的基本理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
二、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学术思想与宗教信仰,中国古代科技教育,中国古典文学与中国艺术,中外文化交流。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 .doc

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0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录初试考试大纲 1610高等数学 1638 量子力学 1953 声学基础 3806 普通物理 5807数据结构7808地理信息系统8810数字电子技术10341农业知识综合三11910高级程序设计12911软件工程14912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16930程序设计基础19940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 21946 信号与系统23954计算机基础综合24复试考试大纲28现代物理基础28科技英语(光学、凝聚态物理) 30现代光学基础31电子技术基础33科技英语(光学工程专业(学术型080300和专业型085202)34 电子技术A 35通信原理36计算机系统结构38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40数据库系统41程序设计实践43保密概论45安全程序设计实践47农业信息化概论50数字信号处理52C++语言编程54科技英语(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56 光学电磁学57信号与系统59数字电子技术61科技英语(海洋探测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62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大纲63数据结构63软件工程65初试考试大纲610高等数学一、考试性质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察目标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形式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结构:高等数据75%,线性代数25%。

四、考试内容(一)高等数学(75%)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WORD格式--专业学习资料分享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日语(二外)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100分
一、考试要求:
本科目是针对英语专业日语二外课程的测试,主要围绕学生本科阶段所修约200学时的日语二外知识,考查学生对日语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情况和学生的阅读能力、翻译能力。

考生应当基本掌握:
1.基础语法知识:指定参考书目每课所涉及的各语法点及语法知识
2.词汇:指定参考书目单词表
3.阅读: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看懂500字以内,带有10个左右生词(参考书目单词表外的单词)的短文
4.翻译:具有一定的汉译日及日译汉能力。

能正确理解题材为社会、文化、科普、日常生活等内容的较为简单的日语原文,并用汉语准确表达原文所述内容。

能准确将所给汉语语句翻译成正确的日语。

二、考试内容:
1.词汇(平假名单词、片假名单词、常用汉字)
2.语法(指定参考书目每课所涉及的语法知识)
3.阅读理解(2-5篇日语短文,内容涉及社会、文化、科普、日常生活等)
4. 日译汉
5. 汉译日
三、参考书目
1.《新编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各个版本皆可。

2. 《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中级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各个版本皆可。

-。

2018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8研究生考试大纲

2018研究生考试大纲2018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是指导考生准备考试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科目、内容、要求以及考试形式等。

研究生考试通常包括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其中初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而复试则更加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和研究潜力。

# 初试科目初试一般由公共课和专业课组成。

公共课通常包括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日语等),以及数学等基础学科。

专业课则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涵盖专业基础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

政治理论政治理论考试主要测试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内容的掌握程度。

考试形式通常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外国语外国语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阅读和翻译能力。

考试内容可能包括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翻译和写作等部分。

英语考试通常包括英语一和英语二两个级别,难度和要求有所不同。

数学数学考试主要测试考生的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知识。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 专业课专业课考试内容根据考生报考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而定,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考生需要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要求,复习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资料。

# 复试内容复试通常由面试和笔试组成,部分院校还可能包括实验操作、作品展示等环节。

复试内容不仅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还考察考生的学术潜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

面试面试是复试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常由导师组进行。

面试内容可能包括考生的个人陈述、专业知识问答、研究计划介绍等。

导师会根据考生的表现,评估其是否适合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笔试复试笔试内容可能包括专业知识测试、学术写作等,旨在进一步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潜力。

# 考试要求考生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需要全面掌握大纲中规定的内容,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考试大纲会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考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考生应根据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018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2018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高等代数一、考试要求:1.一元多项式理论:①掌握多项式的整除理论;② 会求最大公因式与最小公倍式;③ 掌握复系数、实系数与有理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

2.行列式理论:①理解行列式的定义、熟悉行列式的性质;②掌握有特殊结构的n阶行列式的计算;③会用Laplace展开定理。

3.线性方程组理论:①会用Cramer法则进行方程组求解;②掌握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的定义及判别;③掌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法;④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4.矩阵理论:①熟悉矩阵的各种运算与运算律;②会求矩阵的逆;③理解矩阵分块与分块矩阵;④掌握初等矩阵的性质与基本用法;5. 二次型理论:①掌握二次型的化简与标准型;②掌握正定、半正定矩阵的定义与基本性质;③熟悉惯性定理。

6. 线性空间理论:①掌握线性空间的基底和维数的定义与性质;②掌握线性空间基变换与坐标变换;③掌握子空间以及它们的交与直和的性质;④理解线性空间的同构。

7. 线性变换理论:①掌握线性变换的运算及其矩阵表示;②会求线性变换与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③掌握相似矩阵与某些矩阵的对角化;④掌握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及其性质;⑤理解不变子空间;8. 欧式空间理论:①掌握内积空间与欧式空间的定义与性质;②掌握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的性质;③理解对称变换;④掌握实对称矩阵及其对角化理论。

二、考试内容:1) 一元多项式理论a: 多项式的整除,b: 最大公因式与最小公倍式,c: 复系数、实系数与有理系数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理论。

2) 行列式a: 行列式的定义、性质与计算,b: Laplace展开定理。

3) 线性方程组理论a: Cramer法则,b: 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c: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d: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4) 矩阵a: 矩阵的各种运算与运算律,b: 矩阵的逆,c: 分块矩阵,d: 初等矩阵,5) 二次型a: 二次型的化简与标准型,b: 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半定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教学的基本理论
一、 教学概念与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现代教学及其特征
第七章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及其分类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
第八章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及价值
二、教学模式的生成及运用
第九章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概述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三、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第十章教学手段
一、教学手段概述
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参考书
《课程与教学论》,王本陆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言
一、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
三、“课程教学”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
一、课程的基本概念
二、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
三、“空无课程”的涵义及其形成原因
备注
硕士点负责人签名:(学院盖章)学院分管院长签名:
试卷分值结构
总分150分,其中:客观题90分(名词解释30分 、简答题60分),主观题60分(设计题30分 、论述题30分)。
评分标准和要求
1、阐述基本概念与原理时,要求理解准确、表达简练。
2、设计的教学环节时,要求体现学生知、智、情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体现学科特点;文字表述规范。
3、评述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现状时,要求观点正确;切合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际;有独特见解;体现专业性;语句通顺。
四、课程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及其形式取向
二、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第四章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一、课程编制的过程与环节
二、 课程实施及其取向
三、课程评价的涵义
四、 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和“塔巴模式”比较
第五章校本课程开发
一、校本课程的概念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意义和现状讨论
2、基本原理的理解与运用;
3、教学基本技能的情景性运用(设计教学环节);
4、教育理念的阐述与评价性运用(小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施的主题讨论)。
试卷难易结构
难度适中,强调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正确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的实际运用的并重。
试卷题型结构
一.客观题: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
二.主观题:1、设计题 2、论述题。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手段
三、教学手段现代化对教学的影响。
第十一章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二、目前小学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化策略
三、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与技能
第十二章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
一、内容
三、小学教学管理与评价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
试卷内容结构
1、基本概念的界定与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