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第二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2框 加强宪法监督练习 新人教

2.2加强宪法监督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为迎接“旅游发展大会”的召开,黔南州某校中学生社会实践调查小组,通过认真调查后认为:城市建设规划一定要从整体上把握并结合本土文化特色,才能打造出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品牌,才能更好地推动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由此,他们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 张贴大字报,号召市民抵制错误建设

B. 向人民代表反映情况,提出反对意见

C. 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110电话或者直接投诉

D. 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答案】D

2. 国家信访局于2016年开通了“手机信访平台”,这一举措进一步畅通了百姓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的渠道。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有利于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现象

③帮助解决老百姓所有的困难④公民更好地行使建议权、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依法行使监督权的认识和理解。监督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材料中,老百姓通过手机信访,对政府来说,有利于利于推进政府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工作,树立负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对公民来说,行使监督权是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权利的表现,有利于提高公民政治参与度,维护公民政治权利,增强公民政治意识,①④符合题意。②③选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故选B。

3. 我国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监督权。以下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正确的是

A. 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

B. 聚众闹事,张贴大字报

C. 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

D.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监督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公民行使监督权途径的认识和理解。监督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利于反映民意,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工作效

率。公民行使监督权,必须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通过合法手段行使权利,ABD都是正确的途径,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的做法超出了法律许可的范围,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B,

4. 2016年1月28日,北京7名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庄严宣誓。这是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在宪法宣誓制度实施后,首次举行的宪法宣誓仪式。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宜誓目的是

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B. 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C. 有利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

D. 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最高行为准则

【答案】C

【解析】国家实施宪法宣誓制度以后,新当选的国家工作人员就进行了宪法宣誓仪式,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有利于维护宪法的尊严,C是正确的。ABD均不是这样做的目的,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排除。故本题选C.

5. 两会前夕,一些网站推出“我向总理说句话”“我给两会捎句话”“两会直通车”等活动,网友由“围观”到“参与”。这①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②实现了公民直接管理国家的愿望③说明了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随心所欲地行使自己的权利④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要途径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表述了许多网友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积极行使监督权、建议权,这说明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增强,网络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①④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在我国人民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③是错误的,公民要正确行使权利,不是滥用权利,排除,故选D。

6. 2017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四个国家宪法日,某中学在师生中部署开展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宣传活动。开展这一活动有利于( )

A.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B. 杜绝违法行为

C. 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D. 普及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意识

【答案】D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树立宪法意识,学习宪法知识,认真学习宣传宪法,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观点A、C与题无关,故应排除;观点B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

7. 2016年1月21日,广东省人大常委会首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13位新任官员面对庄严的国旗,左手轻按宪法,

右手高高举起,一字一句大声念诵:“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施宪法宣誓制度( )

2

①能够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吏治腐败

②有助于警醒和激励国家工作人员更自觉为人民服务

③有助于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宪法实施

④凸显了宪法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宪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题文中我国设立宪法宣誓制度,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们要树立宪法的权威和维护宪法的尊严;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其中①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D

考点:对宪法的认识

8. 某校开展“宪法在我心中”宣传活动,假如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你应该( )

A. 认真学习宪法,深入领会宪法知识

B. 把宪法作为主要学习任务

C. 自觉参与宪法的修订工作

D. 把宪法作为自己的唯一行为准则

【答案】A

9. 作为公民,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维护和捍卫宪法的尊严,应努力做到()

①认真学习宪法,养成遵守宪法的自觉习惯

②要以各种形式宣传宪法,让更多的群众了解宪法,维护宪法

③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坚决制裁,保护宪法的权威性

④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违反宪法的行为,可以向有关部门进行举报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C

【解析】依据教材知识,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了解宪法的内容,积极宣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同破坏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所以观点①②④符合题意;观点③说法错误,公民没有权力制裁违反宪法的行为,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

10. 在商场买完东西往外走的老高,被身边一位刚丢钱包的青年怀疑为小偷,青年要对老高进行搜身,经常学法的老高用宪法知识劝阻了他。老高讲的应该是(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

③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

④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由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式非法剥夺或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据此判断,题文材料中,青年对老高进行搜身的行为侵犯老高的人身自由权,所以观点①④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主旨不是体现合法财产权和知情权,观点②③与题无关,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二、材料分析题

11.每年两会都与网友见面的“我有问题问总理”是人民网,强国社区建设多年的传统项目。10多年来,“我有问题问总理”总能给网友参政议政的“触摸感”。

“人民网不愧是党和政府联系民心民意的纽带!”“12年坚守,为网民向总理说心里话提供平台,切实见效,期待今年有新的突破新的更大收获。”如果你还不知道网友这是为谁而赞,那你就太OUT了。

这里只有你想不到,2017“我有问题问总理”在人民网强国社区采用全媒体覆盖式拓展参与渠道,PC、移动、微博、微信全打通,栏目充分利用大数据,实时更新提问、点赞数据,动态传递真实民声。通过“问总理大数据”网友不仅可以看到最受关注、点赞最多提问的排行榜,还可以实时分享网友建言类别、来自地区、年龄段、职业等多组数据分析图表。目前,提问类别中“住有所居”“老有所养”“教育改革”“病有所医”四类民生话题最受关注;(1)为什么说“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为什么说“政府也需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

(3)“我有问题问总理”的设立便于广大网友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一权利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

(3)①监督权;②注意问题:不论采取哪种方式行使自己的监督权利,都必须是合法的、有序的;要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

【解析】(1)回答本题,需要我们抓住关键词“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联系所学知识,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群众有权利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

(2)回答本题,需要我们从政府的角度进行思考,可以考虑政府的职能性质,我国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等。

(3)“我有问题问总理”行使的是公民的监督权,是公民积极向国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的注意事项,应该从采用正确的方式、尊重客观事实、不妨碍他人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等角度进行说明。12. 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力,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

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力。”联系上述材料,运用课本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拓宽人民监督权力

4

的渠道?

(2)我国宪法对行使监督权作出了怎样的规定?

【答案】(1)监督权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一种监督。行使监督权,有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督促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人民谋利益。

(2)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

【解析】(1)本题考查拓宽了人民监督权力的渠道的原因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行使监督权对于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促进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具有重要作用,据此作答。

(2)本题考查宪法对监督权的规定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还可以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监督权来回答。

13. 材料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天于全面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12月4日完为国家宪法日。材料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符合国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的根本法制保证为高青少年学生的宪法意识,某校决定开展一次宪法宣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

(1)国家宪法目的设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2)校园中,你可以通过哪些具体三式来开展这次宪法宣传活动?

(3)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弘扬宪法精神?

【答案】(1)①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②让他们珍惜宪法授予的权力,努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①宪法知识竟赛:②宪法知识讲座;③宪法法制报告会;④①宪法知识演讲会等等

(3)①我们要认真学习宪法,坚持宪法至上:②理解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和要求;③将宪法的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