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
《刺猬理念》第后感
《刺猬理念》第后感第一篇:《刺猬理念》第后感从优秀到卓越第五章读后心得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能够设计无数复杂的策略拉对刺猬进行偷袭;但是每一次刺猬都蜷缩成一个圆球,浑身的尖刺指向四面八方。
虽然狐狸比刺猬聪明,但是刺猬总能赢得胜利。
狐狸同时追求很多目标,把世界当做一个复杂的整体来对待,而刺猬则把复杂的世界简化成单个有组织的观点,一条基本原则或者一个基本理念,发挥统帅和指导作用。
不管世界多么复杂,刺猬都会把所有的挑战和进退维谷的局面压缩为简单的世界。
刺猬拥有穿透性的洞察力,能够看透复杂事物并且识别隐藏的模式。
它注重本质,而忽略其他。
三环理念中的三个问题非常的核心,同时我也在我们公司的身上看到了一些三环的影子。
我们的规模无论是和富士康还是鑫森快捷作比较都没有优势,所以我们的定位是灵活的快速打样加中小批量生产;因为我们的规模所以我们只做中高端市场不做消费类电子。
像刺猬一样,利用自身都优势,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第二篇:有关刺猬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性,体会“我”与刺猬相处的和谐融洽。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对刺猬有多少了解?谈一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生字词;2、默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3、指名回答。
三、精读1――5自然段1、师:作者在散步时,意外发现了一只刺猬,这无疑是作者的意外之喜。
对于刺猬来说,跟作者的不期而遇,意味着什么?2、学生自由读1――5自然段,然后交流。
3、预计交流内容:刺猬很害怕……相机指导朗读4、让学生带着体会再读1――5自然段四、精读6――11自然段1、师:看着这只可爱的刺猬,作者突然冒出一个念头,用呢帽把它带回了家。
刺猬被装进了呢帽,在黑暗的世界里,等待它的是什么呢?2、默读课文,然后交流。
3、作者有是怎样对待他的呢?从中你们体会到什么?相机有感情朗读五、精读12自然段1、自由读文,看从文中了解了什么?2、交流3、想象一下:作者还会怎样善待刺猬?六、小结。
刺猬法则的启示与例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刺猬法则的启示与例子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刺猬法则是由德国哲学家阿尔怀德·波巴尔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它表达了在组织或个人之间保持适当距离的重要性。
这个法则的核心观点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与他人保持密切的合作,又能够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
本文将探讨刺猬法则的启示以及提供一些例子。
以下是一些刺猬法则的例子,这些例子展示了保持适当的距离的重要性:1.工作中的个人空间:在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如果一个员工过分依赖其他人来完成工作,不仅会给其他人增加负担,也会降低他们自己的工作效率。
相反,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独立完成任务。
2.恋爱关系中的独立性:在恋爱关系中,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个人空间和利益。
如果一个人过分依赖对方或不断试图控制对方的行动,很容易导致关系的破裂。
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每个人有机会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同时也能更好地享受两人共同的时刻。
3.团队协作中的平衡:在团队协作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责任。
如果一个成员过分依赖其他成员或不尊重他人的意见,会导致团队的合作效率下降。
相反,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每个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互尊重并共同努力实现团队目标。
4.个人生活中的平衡:在个人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如家庭、朋友和社交媒体。
如果我们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可或意见,会使我们迷失自己的方向。
保持适当的距离可以让我们确保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更好地处理不同的人际关系。
总之,刺猬法则的启示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与他人保持密切的合作,又能够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性。
在各个领域,如工作、恋爱关系和团队协作中,保持适当的距离都是确保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
通过我们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举止,我们可以实践并体验刺猬法则的价值。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刘昕摘要:如何正确把握辅导员和管理类学生的距离,这是许多大学辅导员老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本文从“刺猬法则”中得出启示,在管理类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必须走出与学生“亲密无间”的误区,做到“亲密有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管理类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刺猬法则;高校;学生管理一、刺猬法则科学家为了研究冬季刺猬的生活习惯特别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数只刺猬放到了户外,让它们接受寒风的洗礼,这些刺猬在寒风的猛烈攻势下被冻得全身“哆嗦”,为了避免被冻死,这些刺猬只好逐渐靠拢,但靠紧后,又发现刺猬很快就“分道扬镳”,原来是因为受不了对方的长刺,可天气非常寒冷,它们只能又向彼此靠拢,但靠紧后,它们又“分道扬镳”,几经反复,刺猬们终于找到了彼此之间合适的距离,这个距离既可以让刺猬们相互取暖,又不会被对方的长刺刺痛。
这就是非常有名的“刺猬法则”。
著名的刺猬法则告诉我们的实际上就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心理距离效应”。
心理距离效应运用到高校的学生管理中,是指高校辅导员老师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时时处处与学生保持一种既亲密又保持适当距离的关系,即“亲密有间”的关系。
在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老师与大学生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既有利于顺利开展工作,又能获得学生的尊重。
二、运用刺猬法则的重要意义首先,运用刺猬法则会让辅导员在工作中保持人格魅力,有利于管理类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人格魅力是由综合因素来决定的,其核心是一种吸引人的力量,利用好这种力量,不但会提高自身的修养,更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学生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刺猬法则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必须保持适度的心理距离,如果一个高校辅导员老师每天和学生无论是生活、工作还是学习等方面都进行全面的交流,彼此之间没有心理距离,无话不谈,虽然这会让师生之间彼此增加理解,增强亲密度,但这样“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会让辅导员老师暴露自己在性格等方面的缺点(弱点),大幅降低辅导员老师的人格魅力,这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非常不利。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什么是刺猬法则?
疏者密之,密者疏之,什么是刺猬法则?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吃喝不分。
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其实我个人总是习惯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两者之间的关系戏剧性地比喻为“猫”与“鼠”,不少企业天天上演着猫抓老鼠的游戏,我把该过程称为“猫”“鼠”博弈。
做了十几年的管理,渐渐明白了到底怎样去管人,到底怎样处理好与员工的关系。
亲疏适度是管理者一项必练得内功,这项功夫不过硬,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惹得一身骚。
个人觉得要做好亲疏适度,以下几点颇为重要:一是公司的氛围特别重要.不仅可以影响新进的员工,而且对公司整体业务运营影响巨大.一个好的员工新到一个不好的氛围环境当中,慢慢变得惰性,受整体”场”的影响很大,就好象行人过斑马线一样,红灯停,绿灯行人人皆知,但红灯时前面有人带头穿过,其他人则会跟着闯过去,鱼贯而入,反之,亦然. 笔者想起一位浙江老板朋友讲的一句笑话:让一个不好的员工进了公司,等于让”贼”上了船;反之,一个好的员工进入一家不好的公司(管理混乱,纪律散漫,效率低下),等于他上了”贼船”.笔者笑谈之余,仔细品味,也不无一定道理,好象和刚才讲的闯红灯同出一辙,国外走路时闯红灯的很少,所以外国人习惯了等到变绿再走,国内的某些地方则不然(当然是相对而言)。
另一位“成熟的管理者”要说了:你已经是一个成?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怎么会受他们的影响变成同他们一样呢?!但,人不是自然人,人是社会人,人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人。
这里不是要袒护那些跟着闯红灯的人,他们当然也有责任,只是强调整体环境氛围的重要性。
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一定要“操心”管理你的公司氛围,往好的、积极的、健康的方面引导,遏制那些不好的、消极的不良现象、行为,营造一个向上的氛围,会形成一种“场”,推动和促进你的公司发展。
刺猬法则职场上的启示:永远不要和领导称兄道弟
刺猬法则职场上的启示:永远不要和领导称兄道弟刺猬法则顾名思义,来源于一个和刺猬有关的故事。
为了讨论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做了这样一个试验,他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
由于寒冷,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颤抖,为了取暖,它们想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全部的刺猬紧紧地靠在一起。
可是靠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由于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刺猬们又不得不立刻分开。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后来,它们又再次尝试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终,刺猬们最终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对于人来说,这个法则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三国演义开篇即道:凡天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与人的距离同刺猬没有任何分别,走得太近,人们对彼此的要求就会提高,一旦对方无法满意自己的心理要求,就会消失裂痕,这里尤其要讲到的是,职场中员工和领导的关系。
对于职场人士来说,这个道理更加重要。
无可否认的是,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就是领导与被领导,无论员工做了什么样的贡献,都不要偏离了原来的这个轨道。
只要偏离,对不起,你只有走人了。
不要和领导称兄道弟,在这个法则中不再是忠告,而是警告!或许在酒桌上,领导拍着你的肩膀称兄,你却不行以反搂着他道弟,老板可以喝醉了胡说,你却不能跟着发狂。
这个称呼只能在酒桌之上,离开了酒桌,你千万别以为你就是老板的兄弟了,你要沉下心来,讨论老板刚才说的话,哪一句才是他内心的要求。
朱文杰是温主管踢球时熟悉的,后来他就被温主管看重,来到了公司。
朱文杰和温主管打球的时候,就发觉温主管为人的特点。
比如说,天太热,需要买水,温主管从来不掏钱,朱文杰买回来后,他只说声感谢,拿过水就喝。
抽烟的时候,也总是抽别人的烟。
通过这些观看,朱文杰看出温主管是一个特别爱占小廉价的人,于是进入公司之后,他便更加给温主管廉价占。
周六、周日的时候,朱文杰不但陪温主管一起打球,而且还经常请客吃饭,每次朱文杰出差回来,从来就没有空着手去看温主管。
“刺猬法则”与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法则”与心理距离效应作者:徐幼强来源:《教育》2013年第06期新教师走上讲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认为,新教师的当务之急,自然是怎样上好课。
其实不然,在笔者看来,新教师最应注意的,是懂得与学生如何相处,保持怎样的距离。
因为学会怎样上课是个系统工程,得慢慢来,即使开始上得不好,只要踏实努力,善于学习和总结,总会有进步的;但教师和学生处得不好,师生关系搞僵了,那麻烦就大了。
把握师生的距离是一大难题曾经听得一位青年教师诉苦:“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一直是困扰我的问题,我不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办?我刚走向讲台,就听老教师说一定要对学生凶一点,特别是对调皮的学生。
他们还不懂事,要对他们严厉!于是我遵循他们的建议,对班里的学生很严格,几乎没有笑脸。
一开始,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学生都怕我,上课的纪律也不错;但是慢慢地,他们的逆反心理开始越来越厉害,甚至会故意和我作对,令我很没面子。
于是,我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厉害。
这令我十分的头疼!”这位青年教师所遇到的困惑,显然不是简单的个案。
如何正确把握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这应该是许多青年教师共同面对的难题。
“刺猬法则”解读在现代管理学中,曾有这样一则寓言: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挤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只好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实在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寓言中的“刺猬法则”,就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心理距离是人们彼此信任但又不会产生伤害的距离。
实践证明,“刺猬法则”对于师生关系同样适用。
那么,和学生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才是最合适的?依笔者看来,这是因人而异的。
每一个教师的秉性、气质、行为特质、能力习惯都不尽相同,而且每一个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迥异。
具体问题必须具体分析。
以笔者的经验,倘若教师是属于“实力型”的(教学、教育能力较强,有个性,较外向),距离稍微近一些也未尝不可;属于“偶像型”的(教学、教育经验还显不足,性格内向、较文弱),那距离应该远一些。
“刺猬法则”的启示——从管理学谈和谐小学师生关系的构建
师 生关系就其实质 而言 ,是教师和学生 在共 同的教育过程 中,通 过相互交往而形成 的 比较稳定 的心理 关系联系。 良好的师生关 系是完成教育教学 任务的重要条件 、是师生 心灵沟通 的桥梁、还有减压的功能 。特别是 小学生 ,学生 的 自主能力较差 ,人生 观、价 值 观、世 界观 尚未完整形 成,和谐的师生关 系对于学生 的身心、智 能、个性 发展显得尤 为重要。 那么 , 如何构建和谐的小学师生关系,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 “ 刺猬法则”。 1 刺 猬 法 则 的 含 义 “ 刺 猬 法则 ” 阐述 的是 人 际交 往 中的 “ 心 理距离效应 ”,它讲述 的是两只刺猬在寒冷 的冬季里需要通 过相互依靠来取暖抗寒 ,刚 开始 的时候急 于取 暖的它们靠得太近 ,对方 的刺将 自己刺 的鲜血淋漓 ,疼痛使两者必然 要分开 ;然而分开后 又达不到取暖 的 目的, 严 寒难挡。最后几经调 整,刺猬 们找到一个 相对最优 的距离 :既能最 大限度的靠近来获 取温暖同时又不会被对方的刺扎到。 2刺猬法则与小学师生关系 “ 刺 猬 法则 ”虽 然 是西 方 管 理学 的概念 , 但在构建 和谐 的小学师生关系方面 同样可 以 借鉴。 “ 刺 猬 法 则 ” 运 用 到处 理 小 学 师 生 关 系的实践中 , 就是教师如要搞好教学工作和学 生工作 , 就应该与学生保挣 晗当的距离 ,把握 好 “ 心 理 距 离 效 应 ” 。小 学 教 师 和 学 生 的关 系借鉴 “ 刺猬法则”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
2 . 1 冷 漠疏 远 型 师生 关 系
“ 刺猬法则” 给我们 的启示是倘若两 只 刺 猬 在 寒 冷 的 冬 季 彼 此 离 的 太 远 ,则 达 不 到 相 互 取 暖抗 寒 的 目的 。 冷 漠 疏 远 型 师 生 关 系 从 “ 心 理 距 离 效 应 ”上 讲 指 的 是 小 学 教 师 与 学生之 间的心理距离过远 ,这种情况下 同样 达不 到很好 的教学效果 ,具体表现 为:在教 学方式上 ,教师 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 ,用成 绩和分数 来衡量学生 ,容易加重学生 心理 负 担 ;在教学课 堂上,教 师很少或者甚 至不 开 展课 堂活动,担 心课堂活动过于活跃 而导 致 课堂不 易管理,过于单一的课堂形式使学 生 对课 堂教学产生冷淡 、厌恶情 绪;在教学管 理 上 ,教 师 企 图 以权 威 管 理 学 生 ,殊 不 知 教 师权威 中的传统权威 己不像 已往那样 深入人 心, 更有甚者, 通过体罚和心理虐待管理学生 , 势 必引起学生对教师 的仇恨 情绪,诱 发对教
从_刺猬法则_看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
《教学与管理》2012年2月1日在人们的交往中,距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法则,怎样运用这一法则是一门艺术。
运用得好,你就会在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否则,你会寸步难行。
在班级管理中,这一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冷若冰霜型、亲密无间型、若即若离型。
说来也巧,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前两年的两任班主任恰好分属前两种类型。
一年级时,他们的班主任要求非常严格,学生不能犯一点错误,必须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体罚。
二年级时,他们的班主任是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浑身充满了活力,整天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就像他们的大哥哥一样。
学生犯了错误他也很少追究,甚至主动去学校领导处为学生说情,学生亲切地称他为“老板”。
这两种关系的结果怎样呢?第一任班主任由于受到全班同学的抵制而不得不辞退,第二任班主任则无法约束学生,搞得班级不像个班级,也无法继续下去。
为什么与学生距离远了不行,距离近了也不行呢?到底保持怎样的距离才好呢?这里就要用到西方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了。
所谓“刺猬法则”,是指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所做的一个实验:他们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
而相互靠拢后,因为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又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次分开。
太近,身上会被刺痛;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刺猬们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就是班主任既要和学生保持亲密的关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要不远不近,若即若离。
“刺猬法则”是刺猬们在多次的交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同样,在师生关系上,我们也做过许多探索。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
运用刺猬法则做好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管理什么是刺猬法则刺猬法则是由管理学者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一种管理理论,主要表现为管理者需要关注的核心领域只有三个要素,即独特性、定位和执行力,而在这三个要素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新的价值管理,在管理方面达到自我完美。
刺猬法则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破解学生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在管理类专业学生管理中,通常学生管理的核心问题主要表现在招生和就业上。
而在这两个方面,学校和专业需要更加细致地去分析问题,找到对应的切入点,从而利用刺猬法则形成自己的创新价值管理方法,进而解决核心问题。
刺猬法则中的三个核心要素独特性在学生管理中,专业的独特性表现在培养方向上,学校要根据专业的定位,培养具有特定能力和素质的高素质人才。
在这一点上,学校需要将专业独特性作为自身核心管理要素,不断强化和提升。
定位学生管理中的定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定位学校和专业的目标,二是定位学生的定位。
在定位学校和专业的目标方面,学校需要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规划,确定长远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
而在定位学生的定位方面,学校需要根据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特长和优点,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方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职业成长机会。
执行力学生管理中的执行力要素主要表现在教育管理方面。
此时,学校需要将学科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做好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应用在实践中,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管理的特点和任务,进行具体的创新实践工作。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学校需要建立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生管理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校在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同时,全面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竞争力。
加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是学生学习、生活、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者心理学,刺猬法则
领导者心理学,刺猬法则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是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就要明白: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管心。
“有多大本事,就有多大脾气”、“人才顶用不好用,庸才好用不顶用”,这是人们经常说的口头禅。
这两句话分解的看的话,最后都涉及在工资待遇基础上的心理管理。
心理管理好,有脾气他也不发,顶用也能好用。
同是领导,差别却很大,有些领导让下属甘愿卖命,有些领导却只得到下属背后的议论;同为员工,同样也有着天壤之别,有的深受领导器重,不断获得晋升加薪,有的埋头苦干了很多年,照样只是一名普通职员。
懂管理,还要懂心理。
作为领导,只有了解员工的心理,才能找到最有效的激励方法,俘获他们的心灵;低头苦干,还需抬头看路。
作为员工,要懂得领导的心思,才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领导就是因为缺乏心理学知识,也由于心理上和领导方法的误区,犯了不少低级错误,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恩惠利诱有些领导善于用小恩小惠来拉近自己与下级的关系,甚至把制度上的某些赏罚决定,略加粉饰变为自己的恩惠或威严,形成自己的人际网络。
其结果只能是见小利而忘大义之人云集身旁,真正敢作敢当、仗义执言、不避亲仇、勤勤恳恳之人疏而远之。
2、自以为是部分领导者由于自负独尊,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对他人的意见拒不采纳或轻易否定,有时横加批评,以显示自己的魅力和才干。
过分迷信手中权力、以权欺人、以权压人、惟我是从,长此以往,只能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敬而远之,畏而避之,产生离心力。
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
——成功管理之三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了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
法国总统戴高乐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用你两年,因为你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你的职业。
”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
他不想让任何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永远保持距离。
这样的距离,可以保证他的参谋团的思维和决断永保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可以杜绝因长久固定而萌发的营私舞弊。
领导过分信任和依赖某几个人,容易让智囊人员干政,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下水,后果很危险。
两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管理者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混淆身份,这是管理的一种最佳状态,掌握了这个法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
焦作汉河电缆有限公司质量部。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刺猬法则来源于西方的一则寓言。
说的是在寒冷的冬天里,两只刺猬要相依取暖,一开始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刺得鲜血淋漓,后来它们调整了姿势,相互之间拉开了适当的距离,不但互相之间能够取暖,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对方。
刺猬法则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要做好工作,既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要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往往给人“距离美”的感觉。
教育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日常相处只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所理解的“适当的距离”应该是父母与孩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尊重。
真正的爱,源自于尊重,源于尊重的教育才是真正的人的教育。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空间距离。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时在教室里走动,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因为课堂上不乏有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
这些学生一般和老师之间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适度"侵犯"他们的空间,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有所顾忌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把握好时间距离。
为了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老师还应该注意:不要侵犯学生的时间。
第一,上课不能迟到,因为迟到会影响起始阶段的纪律;不能早退,因为早退会影响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不能拖堂,因为拖堂会影响学生课间休息,还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
把握好这三方面的时间距离,才能避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
学生上课的情绪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及时批改作业。
及时批改作业,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果作业不及时批改,时间距离拉得太长,等学生遗忘了再来处理,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学生改正错误。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
“刺猬法则”给我们的启示“刺猬法则”是由吉姆·柯林斯于2001年提出的一个管理理论。
该理论以刺猬为例,强调专注和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根据“刺猬法则”,成功的组织或个人应该集中精力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并设定一项明确的目标,努力去实现。
这一理论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刺猬法则告诉我们要做到专注。
刺猬法则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将精力集中在一件事上。
与刺猬的特性相似,只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一项任务或领域中,才能取得突出的成果。
如果我们想要在一些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源,持之以恒地学习和实践。
而如果我们将精力平摊在多个领域上,很难取得杰出的成果。
其次,刺猬法则强调目标设定的重要性。
刺猬法则认为,成功的组织或个人应该设定一项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
目标设定能够帮助我们明确方向,集中注意力,并提供动力和意义。
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让我们在无数个选择面前保持冷静和坚定。
同时,目标设定还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好行动计划,并及时检查和修正进展。
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我们可能会迷失在漫无目的的行动中,不知道自己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此外,刺猬法则也告诉我们要有自知之明。
刺猬法则强调,我们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
如果我们将精力投入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就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并取得成功。
然而,如果我们没有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估,盲目地进入一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我们可能会遇到巨大的挫折和困难。
因此,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明智的选择,对于我们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最后,刺猬法则还提醒我们要持之以恒。
刺猬法则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地专注于目标,才能取得持久的成功。
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
我们要耐心地工作,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和挫折,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意志力,并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实现“刺猬法则”的启示,取得持久的成功。
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刺猬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在寒冷的冬天,两只刺猬相依取暖,由于距离太近,各自的刺将对方扎得鲜血淋漓,后来双方调整到适当的距离,不但保护了对方也能互相取暖,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
“刺猬效应”同样也存在于教育教学中,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只有保持恰当的距离,教育者才能顺利地实施教育,受教育者也才会自愿接受教育,双方才能和谐相处。
如果不分彼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过分亲密,教育教学就会无序进行,最终导致教学质量与效果受到影响。
相反,如果彼此间保持的距离较远,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会因为缺少必要的沟通而产生冷漠、生疏感,最终又不利于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教育过程中的“刺猬效应”有多种表现形式,作为教育者,要能敏锐地发现各种表现形式背后的深层本质,把握宽严得当的管理尺度,摒弃违背教育规律的教学方法,处理好教学中涉及到的各类复杂人际关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扫平障碍。
一、“刺猬效应”推崇管理适度原则教师如果把学生管得太紧或太松,学生的行动将会受到制约或失控,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会被扼杀或得不到正确引导,从而导致学生思想呆滞或过度活跃,进取精神和意识逐渐淡化,最后成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好学生”或散漫无纪律意识的“自由分子”。
长此以往,老师也会成为墨守成规、循规蹈矩、固步自封的“教条主义者”或不负责任的“无为者”。
其中以下面三种管理方式的负面影响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是“保姆式”管理。
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也导致老师思想僵化守旧。
在学生的管理上,有的老师固执地认为:严格管理,严格要求,才能把学生管理好、培养好。
实施管理时,一味求严求紧,人为地缩小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有效距离和空间。
实施“保姆式”的管理,会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差,凡事都要听老师的意见,得到老师的点头才敢大胆实施。
最终结果是: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弱化,自我思考、主张的意识淡化,无创新意识,无开拓进取的精神。
二是“放鸭式”管理。
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
论刺猬法则在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中的应用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各项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
对于刚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辅导员来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成为了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刺猬法则的角度入手,联系工作实际,分析刺猬法则为何适合青年辅导员,以及如何应用刺猬法则处理与学生的关系。
标签: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刺猬法则教育理论界研究师生关系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研究的触角也基本涵盖了师生关系的概念、特征、存在问题和改善途径等各个方面。
以“辅导员、学生、关系”等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449条结果,以“青年辅导员、学生、关系”展开全文搜索得到297条结果,而且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
进一步全文搜索“青年辅导员、学生、刺猬法则”等关键词得到42条结果,仍没有一条题目包含全部关键词,由此说明本文所研究视角是相对较新的。
笔者运用刺猬法则来研究青年辅导员与学生相处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刺猬法则:1 什么是刺猬法则1.1 刺猬法则的定义刺猬法则又叫刺猬效应(Hedgehog Effect),是指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
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这个比喻来自叔本华的哲学著作,它强调的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效应的理论可应用于多种领域。
1.2 刺猬法则实践应用效果刺猬法则在实际的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例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
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
这使得他不仅能够正确处理与下属之间的关系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他成为一代很有作为的总统。
运用刺猬法则取得良好效果的第二个例子是通用电气公司的前总裁斯通,他在工作中就很注意身体力行刺猬法则,尤其在对待中高层管理者上更是如此。
刺猬法则
一、法则来由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
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
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的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得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刺猬法则强调的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如要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亲密关系,但这是“亲密有间”的关系,是一种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
这样做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要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三、刺猬法则的管理运用法国总统戴高乐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刺猬法则的人。
他有一个座右铭:“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也深刻地影响了他和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
在他十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
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
”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这一规定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在他看来,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
这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
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
这表明戴高乐是个主要靠自己的思维和决断而生存的领袖,他不容许身边有永远离不开的人。
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惟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从“刺猬法则”看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
从“刺猬法则”看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作者:陈祥伟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年第02期在人们的交往中,距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法则,怎样运用这一法则是一门艺术。
运用得好,你就会在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否则,你会寸步难行。
在班级管理中,这一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冷若冰霜型、亲密无间型、若即若离型。
说来也巧,我现在所带的班级,前两年的两任班主任恰好分属前两种类型。
一年级时,他们的班主任要求非常严格,学生不能犯一点错误,必须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去做,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批评,甚至是体罚。
二年级时,他们的班主任是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浑身充满了活力,整天和学生们打成一片,就像他们的大哥哥一样。
学生犯了错误他也很少追究,甚至主动去学校领导处为学生说情,学生亲切地称他为“老板”。
这两种关系的结果怎样呢?第一任班主任由于受到全班同学的抵制而不得不辞退,第二任班主任则无法约束学生,搞得班级不像个班级,也无法继续下去。
为什么与学生距离远了不行,距离近了也不行呢?到底保持怎样的距离才好呢?这里就要用到西方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了。
所谓“刺猬法则”,是指生物学家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所做的一个实验:他们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
而相互靠拢后,因为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又各自分开了。
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
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次分开。
太近,身上会被刺痛;太远,又冻得难受。
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刺猬们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距离,既可以互相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去,就是班主任既要和学生保持亲密的关系,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要不远不近,若即若离。
“刺猬法则”是刺猬们在多次的交往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
刺猬法则读后感
刺猬法则:面对寒冷的风,刺猬们不得不依偎在一起取暖,但是它们身上的刺使得它们不能靠得太近,所以它们需要找出一个合适的距离出来,既能够抱团取暖,也能留出恰到好处的余地,使得彼此不被扎伤。
人与人之间相处也一样,婆媳之间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矛盾就不会那么多;父母不断想探索子女的私人空间,看孩子的日记、聊天记录往往激起孩子更加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米太近的距离会让人产生被侵犯心理界限的不舒适感。
甚至,假如一个人的安全感被冒犯的话,通常还会带来焦虑、愤怒与抓狂等负面情绪。
所谓“距离产生美”,归根到底,说的就是人们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适当的距离,否则就会影响甚至削弱审美效果。
我们每天都要与身边的人交往,有时候零距离并不代表亲密无间,给对方适度的空间和自由才能让彼此的关系更稳固。
因为,人人都需要一个舒适又安全的心理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
儿子给我的手机上下载了几部书,闲暇无事时,喜欢随意浏览。
今天在阅读《人脉圈》一书时,看到了一个关于刺猬的故事,堪称经典。
对其中的一个名词——刺猬法则,很感兴趣。
故事是这样的: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如何生活,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在户外空地的笼子里,寒风凛冽,刺猬们被冻得瑟瑟发抖。
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由于它们身上有长刺,因此会刺痛对方,也会被对方刺痛,于是刺猬们又各自分开,一会儿又冻的受不了,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又靠在了一起。
然而,靠在一起时又无法忍受刺痛,只好再度分开。
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疼;离的太远,又冻的难受。
就这样反复的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
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便是刺猬法则。
也是人际交往通用的法则。
书中讲的多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事情、哲理等。
读此故事,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刺猬法则”呢?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空间距离。
回忆我们身边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习惯:有的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有的却喜欢不停地在教室来回走动。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时在教室里走动,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
因为课堂上不乏有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
这些学生一般和老师之间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适度"侵犯"他们的空间,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有所顾忌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把握好时间距离。
为了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老师还应该注意:不要侵犯学生的时间。
第一,上课不能迟到,因为迟到会影响起始阶段的纪律;不能早退,因为早退会影响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不能拖堂,因为拖堂会影响学生课间休息,还会使
他们产生厌倦情绪。
把握好这三方面的时间距离,才能避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
学生上课的情绪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及时批改作业。
及时批改作业,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果作业不及时批改,时间距离拉得太长,等学生遗忘了再来处理,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学生改正错误。
第三,课堂提问要保持时间距离。
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如果提出问题,马上叫某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会使他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答不出来。
如果长期这样去提问,学生回答失败的次数多了,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容易被打击。
总之,如何灵活运用“刺猬法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时间中不断地去探索。
美学上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距离产生美。
就让我们所有教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