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刺猬法则”给教育者的启示

儿子给我的手机上下载了几部书,闲暇无事时,喜欢随意浏览。今天在阅读《人脉圈》一书时,看到了一个关于刺猬的故事,堪称经典。对其中的一个名词——刺猬法则,很感兴趣。

故事是这样的: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的冬天如何生活,生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在户外空地的笼子里,寒风凛冽,刺猬们被冻得瑟瑟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但由于它们身上有长刺,因此会刺痛对方,也会被对方刺痛,于是刺猬们又各自分开,一会儿又冻的受不了,为了互相取暖,它们又靠在了一起。然而,靠在一起时又无法忍受刺痛,只好再度分开。

挨的太近,身上会被刺疼;离的太远,又冻的难受。就这样反复的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地在受冻与受刺之间挣扎。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一个适中的距离,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彼此刺伤。

这便是刺猬法则。也是人际交往通用的法则。书中讲的多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的一些事情、哲理等。

读此故事,不禁引起了我的思索: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保持怎样的距离,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呢?作为一名普通教育者——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刺猬法则”呢?

我认为,在教学实践,我们首先要把握好课堂上的空间距离。

回忆我们身边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不同习惯:有的喜欢一直站在讲台上讲课;有的却喜欢不停地在教室来回走动。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不时在教室里走动,更有利于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因为课堂上不乏有一些学生听课时精力不集中,说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这些学生一般和老师之间有较远的空间距离,如果老师走下讲台,站到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适度"侵犯"他们的空间,这样就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提醒他集中注意力,从而使他们有所顾忌而集中精力听讲,从而保持良好的课堂气氛。

其次,要把握好时间距离。为了取得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老师还应该注意:不要侵犯学生的时间。

第一,上课不能迟到,因为迟到会影响起始阶段的纪律;不能早退,因为早退会影响学生复习巩固知识;不能拖堂,因为拖堂会影响学生课间休息,还会使

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把握好这三方面的时间距离,才能避免影响学生上课的情绪。学生上课的情绪好,才能保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及时批改作业。及时批改作业,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改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作业不及时批改,时间距离拉得太长,等学生遗忘了再来处理,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学生改正错误。

第三,课堂提问要保持时间距离。提出一个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如果提出问题,马上叫某个同学站起来回答,会使他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而答不出来。如果长期这样去提问,学生回答失败的次数多了,学生的自信心自然容易被打击。

总之,如何灵活运用“刺猬法则”,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时间中不断地去探索。美学上有一句名言说得好:距离产生美。就让我们所有教育人在教育实践中努力创造出更多的美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