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案

合集下载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说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写出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能简单描述实验现象;能根据性质列举相关的用途;知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学习利用对比实验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实验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CO2的用途以及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联系生活实际初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材分析:教材地位《二氧化碳的性质》是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课程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二氧化碳的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学习本节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同时,它又是中考中常设计的内容,因此,在初中化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并且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会很难。

又由于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尤其对化学实验充满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对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组成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来形成教学手段,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2.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方法:1.教法(1)情境引入法: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意识。

(2)实验探究法: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分析实验现象,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3)问题讨论法:在教学中恰当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

2.学法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初步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二氧化碳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能灵活应用CO2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新课引入同学们,虽然二氧化碳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很小,但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火灾发生时,消防员叔叔们就会用到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他们把灭火器倒过来轻轻磕一下,打开开关,马上会有一股强大的气流从气罐中喷出,使火焰熄灭。

二氧化碳为什么可以使火焰熄灭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二氧化碳的世界吧!教学过程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P117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学生活动]的制法,完成教材P118实验6-3,制备下面(1)根据课题2 中所学的CO2实验需要的CO。

2,观察、记录现象。

(2)取一瓶CO2(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不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中。

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2[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4)[视频]干冰升华:解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原理。

[讲解]如果利用飞机从高空中撒布干冰,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水蒸气迅速冷凝成水滴,于是就开始下雨。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奥秘。

Ⅱ.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教师活动][设问] CO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2[猜想]学生猜测[提供信息]介绍紫色石蕊溶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教案)

第六单元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基本性质(2)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3)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相互交流,使学生产生兴趣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2)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3)低碳生活,从我做起,激发学生对美丽地球的热爱。

【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通过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总结归纳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课前准备】大理石、稀盐酸、醋酸、石灰水、胶头滴管、试管、烧杯、水槽、集气瓶、铁皮架、玻片、塑料瓶、铁架台、纸袋、、蜡烛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

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

幽冥死狗洞亡犬不亡人!奇哉!怪哉!同学们猜测这是为何?学习完本节课大家就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解答了。

二、新课学习碳的氧化物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

一、二氧化碳1.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在空气中占0.03%。

二氧碳还有哪些性质呢?我们首先倾倒二氧化碳来看一下。

视频:倾倒二氧化碳由实验和视频我们可知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蜡烛熄灭,说明它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由下面的蜡烛先熄灭,我们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进行倾倒。

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吗?[如图:用天平法,倾倒二氧化碳的一方会向下倾斜,也可用充气球的方式,看气球在空气中是下沉或是上升。

]大家想一下,怎样进入一个久未开启的菜窖?[进入前点燃一支蜡烛,降入窑底,看蜡烛是否正常燃烧,如不燃烧,说明窑内二氧化碳浓度大,需通风后进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设计1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新版新人教版: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1)、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初步学会二氧化碳的制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2)通过认识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及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意识。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实验法。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学具准备】仪器:大烧杯(2个)、试管(6个)、导管、橡皮塞、酒精灯、试管夹、集气瓶、试管架、铁丝、火柴药品: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三瓶)、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澄清石灰水、蜡烛、稀硫酸、汽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物理性质并完成课本表格。

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来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等教师总结归纳学生的分析,用多媒体展示结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让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实验方法并熟练写出:CO2+Ca(OH)2=CaCO3↓+H2O知道二氧化碳的鉴定方法。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二氧化碳的功与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与研究)。

【板书设计】一、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无气体无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H2CO3= H2O+ CO2↑(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3)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的用途(1)二氧化碳可以制汽水。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案

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二氧化碳,掌握其重要的化学性质,了解其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懂得设计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方法。

(3)学会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去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3)经过亲自动手实验,让学生懂得二氧化碳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的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以及碳酸的不稳定性三、教学过程【设问引入】在具体上本节内容前请大家思考以下2个问题【展示课件】1、有人牵着一条狗走进爪哇的毒谷,狗晕倒了,人却安然无恙;当人弯腰欲救狗时,人也晕倒了,这是为什么呢?2、谜语:它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云,是“植物的粮食”、“灭火的先锋”、“墙壁的粉刷匠”,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它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猜想】1、第一个问题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二氧化碳能参与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是植物的粮食3、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是灭火的先锋。

【点评引入】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所有这些现象都是因为二氧化碳,那么二氧化碳除了有大家提到的这些性质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内容。

【提问】那么在同学们的了解中,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呢?【学生回答并展示幻灯片】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能溶于水4、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5、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6、不能支持呼吸【追问】那么这些性质是你们确实感受到的,还是老师告诉你的呢?你们有没有具体的事实或实验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事实和实验来让同学们更了解它的性质。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优秀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二氧化碳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

3.了解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

4.知道温室效应,了解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实验方案。

2.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一种物质,农民伯伯说它是“植物的粮食”;消防官兵赞美它是“灭火先锋”;建筑师们称它是“粉刷匠”;环境师却指责它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请你们猜一猜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二、推进新课1.二氧化碳的性质[演示实验]实验6-3和6-4,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提出问题]通过实验6-3和实验6-4,可以得出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归纳总结]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你还能通过哪些事实或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总结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方法) [归纳总结]①一个两端(均有纸筒)已平衡的天平,往一端的纸筒中倾倒二氧化碳,天平向倒入二氧化碳的纸筒一端倾斜;②同体积的气球,充入二氧化碳比充入空气下沉得快;③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等。

[讨论交流]列举一些生活事实,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呢?[演示实验]实验6-5,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归纳总结]①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 H2CO3。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1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术(1)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3)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进程与方式(1)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看分析、归纳。

(2)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化爱惜环境、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二氧化碳的性质。

2.一氧化碳的性质。

三、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映。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映。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进程设计教学进程(第一课时)温习引入:二氧化碳的搜集方式和查验方式板书: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状态:固体--干冰舞台效果、人工降雨、制冷剂密度: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法收集溶解性:可溶于水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作灭火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映生成碳酸(纸花实验)CO2+H2O===H2CO33、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映CO2+Ca(OH)2===CaCO3↓+H2O4、二氧化碳能与灼热的碳反映CO2+C===2CO(吸收热量)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阻碍1、二氧化碳的用途(1)增进植物的光和作用(2)制冷剂(3)人工降雨(4)温室肥料2、温室效应教学进程(第二课时)二、一氧化碳1.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2CO+O2===2CO2[介绍] 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确实是一氧化碳在燃烧。

[教师] 有人用煤火取暖容易发生煤气中毒,你明白中毒的原理吗?[演示实验] 在试管中加入新鲜鸡血(加入抗凝血剂),然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观看血液颜色的转变。

[学生描述] 通入一氧化碳后,血液由深红色变成鲜红色。

[教师] 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专门好地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因此会显现上述现象,严峻时会危及生命。

[板书] 3.一氧化碳有剧毒[讨论] 1.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生煤气中毒?2.有人用煤火取暖,又担忧煤气中毒,临睡前在煤炉上和地上放两大盆冷水,如此做能预防煤气中毒吗?3.用煤火取暖时,如何预防煤气中毒?4.煤气厂什么缘故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如何办?[总结] 1.若是煤气泄漏,室内通风不良,或生煤炉火的房间不装烟囱,都有可能致使煤气中毒。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二氧化碳【知识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情感目标】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以及水溶性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2.通过与石蕊溶液相互混合的各种情况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1.CO2与水的反应。

2.C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情景创设引入新课】【新课导入】一毒谷之谜:在意大利的那不勒斯附近,有个世界闻名的“杀狗洞”,任何一只健壮的狗走进去,过不了多久,就会倒毙在洞中,而人走进去却安然无恙。

这是什么原因?[学生思考猜想]因为二氧化碳不能支持呼吸,而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新课导入】二[创设情景] (魔术)空集气瓶中倒入一些水,然后迅速盖上玻璃片,倒置,玻璃片不掉落。

[激趣设疑] 玻璃片为什么不掉落?老师告诉同学们吧,其实这根本不是空集气瓶,老师事先在集气瓶中装的是二氧化碳。

为什么会这么神奇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二氧化碳,通过学习,看看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将魔术揭秘。

【提出问题进行探究】1、探究点一: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实验6-3.[活动与探究](1)点燃两支一长一短的蜡烛,分别放在烧杯里,将一个集气瓶中的CO2缓慢地沿烧杯内壁倒实验6-4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小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根据上述观察分析填写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是否燃烧能否供给呼吸CO2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不供给呼吸2、探究点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实验1:取实验6-4中塑料瓶内的液体,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现象是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实验2:在实验1中究竟是什么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①:CO2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②:H2O使石蕊溶液变色;猜想③:CO2与H2O反应生成的新物质使石蕊溶液变色。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注环保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有哪些异同?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区别。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7.课堂反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保证作业质量。
2.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和困惑。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提高。
2.撰写小论文: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与环保”为主题,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要求内容具体、观点明确,能够体现学生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3.家庭实验:设计一个简单的家庭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要求安全、环保,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将实验过程和结果以文字、图片或视频形式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针对学生练习情况进行讲解、解答,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区别等。
2.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应用及环保意义。
4.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教学设计、教案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九年级化学学科上(册)第六单元(章)
4.因为一氧化碳无色无味,煤气泄露不易被察觉,所以煤气厂常在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如果发生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然后开窗通风。

[教师]我们探究了一氧化碳的两大性质,它还会有什么性质呢?
[多媒体演示实验]
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铜,通入一氧化碳赶走玻璃管内的空气后,加热。

观察现象并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作对比。

现象:
分析:
[学生观察思考]
[交流]现象: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这说明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这个现象和结论与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相同。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
[学生板演]
[追问]该反应是否是还原反应?若是还原反应,哪种物质具有还原性?
[回答]是还原反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板书]4.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CO+CuO
Cu+CO2
[思考]分析该反应的特点,试谈谈它的用途。

[回答]同焦炭一样,在工业上可用来炼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初中最为完整的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体系的一个单元,本课题是在学习碳单质、二氧化碳的制取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这两种碳的氧化物。

本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是在系统学习氧气性质后展开的,对氧气性质的掌握起着巩固和提高作用,也为今后学习身边的物质如金属、酸、碱、盐等的性质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学生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段,正处在身心迅速成长的时期,大脑机能显著发展并趋于成熟,他们对化学的兴趣逐步由“直觉兴趣一操作兴趣一具有因果关系的兴趣向具有概括性的认知兴趣”迁移。

三、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学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及实验探究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探究欲,并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2、教学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以引导探究为主、多媒体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体现学科特点,发挥实验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知和探索知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六、学法指导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问题、获取知识、掌握方法,达到学生动手、动脑、动口能力的培养,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设计思路本节课实验较多,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也较多,因此,在设计时以探究实验为活动线,以获得二氧化碳性质为知识线,将二氧化碳性质等知识搭上了趣味,愉悦,竞争的载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八、教学用具仪器:大烧杯,折形薄铁片,集气瓶,玻璃片,软塑料瓶,酒精灯药品:蜡烛、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气体、稀醋酸、干紫色石蕊花朵九、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展示一瓶可口可乐,振荡,提出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是什么气体?怎样验证?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还有哪些了解?下面我们进一步来学习二氧化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3.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家园。
4.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如二氧化碳的溶解、一氧化碳的中毒等,引导学生关注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爱生命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责任感。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探究、敢于创新的精神,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断提高自己。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观。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差异。
3.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实验、讲解、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还将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此外,我将设置具有挑战性和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分子结构及物理性质,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这两种气体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有哪些独特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特别是它们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作用。
-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以及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环境和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实验中观察微小的变化和现象。
-指导学生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重难点:
-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将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
2.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相关的现象,如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中毒等。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释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了解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其对地球环境的危害。
-学生能解释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了解防范措施。
3.掌握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基本实验技能,包括制取、检验及简单实验操作。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掌握相关的实验技巧。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在环境、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教学评价: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对环境、生态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自学及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学会观察和描述化学现象。

2、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的化学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全面认识与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合作、创新精神;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与石灰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法、课堂讨论法、情境激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仪器、药品:试管、集气瓶、烧杯、蜡烛、可口可乐、干花、石灰水、火柴、教学过程:多媒体展示: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谷中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洞中有一个屠狗妖,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

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

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

他发现火把飘忽不定,狗却晕倒。

他如是蹲下看个究竟,感到呼吸困难。

他抱起狗走出洞外,哈哈大笑:这屠狗妖就是_____.师:你能猜出屠狗妖是谁吗?生:进行猜想师:板书:二氧化碳师:关于二氧化碳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说出你的依据。

大家组内讨论,每组可选一位代表作答。

生:交流讨论,得出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

师:引导学生整理: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78℃为白色雪状固体――干冰。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你能制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吗?(要求学生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并给学生发放实验卡片)师: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了?这又说明了二氧化碳有什么样的性质?生:小组讨论并确定实验方案师:将所有的小组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3】,将已制取的一瓶二氧化碳缓缓地倾倒于烧杯中阶梯上的蜡烛。

实验6—3现象阶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分析1、CO2密度比空气大;2,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小组合作任务,如共同完成二氧化碳实验报告、共同探讨二氧化碳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鼓励学生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课堂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课时1、二氧化碳性质探究。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又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在本节课中,学生需要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其验证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5.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人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1.课堂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存在的疑问。
2.学生互相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亲切的语言、鼓励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同时,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讲授新知
1.物理性质:讲解二氧化碳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通过实验和现象讲解二氧化碳的特殊性质。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能结合实例说明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设计实验方案并实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教学策略:采取课前学案导学,课初自主预习展示,课中合作探究、尝试使用、链接中考、达标检测、课堂小结的模式指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实验器材:烧杯、集气瓶、火柴、蜡烛、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紫色石蕊溶液、石蕊纸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课题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在介绍二氧化碳时,首先让学生利用课题2中讨论确定的装置来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并利用收集到的二氧化碳去探究它的性质:不支持燃烧和能与水发生反应。

同时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介绍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

其中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是本课题教学难点。

关于一氧化碳,教材主要介绍了它的可燃性、毒性和还原性。

本课题注意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例如,教材介绍了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奥秘,以讨论的形式提出“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有一氧化碳)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当怎么办?”等一些实际问题。

另外,本课题还注意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教材中的“调查与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进一步加强对温室效应的认识,充分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价值。

第1课时二氧化碳课题二氧化碳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制取二氧化碳。

2.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

4.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并提倡“低碳”生活。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能灵活地应用CO2性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

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愿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通过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学会应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具准备仪器: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一套,铁架台,烧杯,试管,药匙,试管夹,集气瓶,玻璃管,酒精灯,玻璃片。

药品:稀盐酸,石蕊试液,稀醋酸,石灰水,水,大理石。

其他:塑料矿泉水瓶,蜡烛,纸袋,火柴,投影或多媒体电脑平台。

课前预习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CO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CO2+H2O H2CO3;(3)与氢氧化钙反应CO2+Ca(OH)2 CaCO3↓+H2O。

3.温室效应:(1)温室气体有CO2、O3、CH4和氟氯代烷等;(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减少使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地利用清洁能源等。

新课导入[课件展示]“屠狗妖之谜”: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峡谷中,有一个闻名的屠狗洞,洞里有个屠狗妖,当人牵着狗进入洞时,人安然无恙,狗却昏倒,甚至死亡。

科学家波尔曼决定探索此洞的秘密。

他一手牵着狗,一手拿着火把走进洞里,没走多远,狗昏倒在地,他马上蹲下查看究竟,这时他感到呼吸困难,并看到手中火把的火焰飘忽不定,波尔曼抱着狗,跑出洞外,放声大笑:“这屠狗妖原来是……”讲述“屠狗妖之谜”,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进行新课知识点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探索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

备课笔记小组问题讨论: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二氧化碳)进行新课制备下面实验需要的CO2。

(2)取一瓶CO2,观察、记录现象。

(3)实验探究:结合教材实验内容及插图,完成教材P117【实验6-3】、【实验6-4】,叙述现象,并分析原因。

[共同分析]【实验6-3】中发现烧杯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

说明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性质属于CO2的化学性质)且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水一样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

【实验6-4】中发现塑料瓶瘪了。

说明CO2能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

[教师设疑]在实验室内,大家还可以设计怎样的实验方案来比较一下CO2与空气密度的大小?学生讨论,共同交流。

[共同分析]选用一种类似于天平的简易装置(如下图),做实验:从而发现:左边纸筒上升,右边的纸筒下降。

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填表:[课件展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与空气比较)溶解性是否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无色气体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不能[引导分析]前面我们分析了气态二氧化碳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

下面我们了解干冰的性质。

[课件展示]干冰[拓展介绍]干冰是一种半透明的白色固体。

在常压和-78.5℃时升华,升华时从周围环境中吸收热量,使环境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为水滴聚集在一起形成雾。

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的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就是这样形成的。

备课笔记易错提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说成二氧化碳易溶于水。

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①在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

在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是1.977g/L,约是空气密度的1.5倍。

因此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把二氧化碳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②CO2能溶于水,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CO2,加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

③CO2在一定条件下有三态变化,经过压缩的CO2固体叫干冰。

久未开启的菜窖或深井、深洞的底部时,应采取怎样的措施?[学生活动](1)交流讨论。

(2)实验探究:一学生演示模拟菜窖。

[共同分析]虽然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一定量时,会使人窒息死亡。

屠狗洞中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洞中下层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而上层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低,所以狗死亡而人无恙。

在进入久未开启的洞窖底部时应注意安全,一般先做灯火实验。

[知识延伸]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能否利用二氧化碳来灭火?(回答:能。

)[教师活动](1)介绍紫色石蕊试液。

(2)安排实验,指导学生自主完成教材P118【实验6-5】及补充实验,探索有关二氧化碳另外的化学性质。

[学生活动](1)实验探究:分组完成教材【实验6-5】。

(2)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填写下表。

[共同分析]二氧化碳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H2O+CO2 H2CO3碳酸很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H2CO3H2O+CO2↑注意:这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不是二氧化碳,而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我们不能说成“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外,盐酸、稀硫酸等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相关内容将在后面学习。

(3)实验探究:向澄清石灰水中吹CO2(如下图),叙述现象,并讨论分析原因。

备课笔记方法点拨: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二者本质不同。

[思考讨论]实验室久置的石灰水瓶内壁,会有一层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解答。

[共同分析]白色物质是CaCO3,因为石灰水与空气接触,吸收其中的CO2发生如下反应:Ca(OH)2+CO2CaCO3↓+H2O[教师讲解]因此,我们做完实验后,不能将盛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否则石灰水会与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思考讨论]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OH)2]抹墙一段时间后会变硬变白,为什么?要使石灰浆抹的墙迅速变硬,通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为什么墙壁反而会“冒汗”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解答。

[共同分析]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H)2,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备课笔记备课笔记方法点拨:低碳就是较低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求我们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节约纸张,少开私家车等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低碳”生活方式。

教材习题解答练习与应用(P123)1.选择氧气、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填空,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2)能用于灭火的是二氧化碳;(4)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二氧化碳,释放的是氧气;(6)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7)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的是二氧化碳,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H2O H2CO3;(9)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

3.影视舞台上经常见到云雾缭绕,使人如入仙境的景象。

产生这种景象可用的物质是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4.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完成下列表格(文字或图示均可)。

6.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往往附着一层白色固体。

这层白色固体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灰水用完以后,如何除去瓶壁上的白色固体?写备课笔记课堂延伸: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有: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体腐烂等。

(2)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有:植物的光合作用、被海水吸收。

植物的光合作用在大气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对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保持不变及人类的生存、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7.在牙膏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摩擦剂。

人们通常用下列方法生产轻质碳酸钙:将石灰石煅烧制得氧化钙,再将氧化钙加水制成石灰乳[主要成分是Ca(OH)2],然后将净化后的石灰乳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碳酸钙。

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的原理。

解:CaCO3高温CaO+CO2↑ CaO+H2O Ca(OH)2CO2+Ca(OH)2CaCO3↓+H2O8.某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1.48g,要使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全部转化为碳酸钙沉淀,至少需要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难题解答例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与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B.干冰能作制冷剂因为干冰升华能吸收大量的热C.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D.二氧化碳能作温室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解析】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利用了其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反应的性质。

【答案】C布置作业: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备课笔记课堂拓展:CO2在一般情况下,不支持燃烧。

但对有些物质也有助燃性,例如镁带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因此,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CO2来灭火。

教学反思本课题实验较多,要充分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以学生进行课堂实验探究为主,教师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协助学生归纳、总结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问题情景—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快乐,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且能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本节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非常多。

例如二氧化碳的性质(利用溶解性来制汽水、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气体肥料等),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以及课后的调查与研究和家庭小实验,都是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以致用,从而体会化学学习的重要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