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doc

合集下载

谈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和策略

谈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和策略

谈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和策略阅读是一项训练学生思维和锻炼良好表达能力的重要学习活动,特别是英语阅读。

初中学生学习英语阅读,随着课本的提高,多种障碍和问题随之出现,影响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旨在分析初中生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碰到的障碍以及如何有效地突破这些障碍。

首先,词汇量是影响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因素之一。

英语阅读文章的量和难度会随着初中生的学习而增加,对词汇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但由于这些词汇都不是教师在课堂上教过的,而是学生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见到的,学生缺乏相应的单词量,就不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也就会受到英语阅读理解的困扰。

其次,单词的拼写规则给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带来了障碍。

英语拼写规则复杂,对学生来说尤为复杂,他们对单词的单复数、时态等语法特点、短语翻译等概念尚不熟悉,更别说拼写规则了。

加上英语和汉语有着不同的拼写规则,学生容易陷入一种“错字”的混乱之中,从而影响英语阅读理解。

此外,语法在英语阅读理解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技能,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法的学习有一定的门槛,他们对语法的知识有一定的缺乏,而如何解读语法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因此,语法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到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最后,读者的阅读策略会影响到阅读理解的效率和成效,但这也是初中学生碰到的障碍之一,因为他们往往缺乏科学的阅读策略。

比如学生在阅读时,倾向于把整篇文章都阅读完,而不去注意文章的细节,也就缺乏了针对性地理解,从而影响了他们阅读的理解。

针对以上的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可以采取相应的策略进行改进。

首先,要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让学生多背单词,并及时复习以达到熟练掌握,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英语阅读材料,培养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词汇,在词汇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习拼写规则。

引导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单词的词缀、重音规则等,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阅读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拼写规则。

浅析英语阅读中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浅析英语阅读中的障碍及解决策略
(五 )盲 目 地 阅 读 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尤为重要。 如 果 盲 目 开 卷,未 必 有 益,不加原则地开 卷,总 会 事 倍 功 半。 很 多 学 生 选 择 过 于 简 单的材料,读起来毫 无 成 就 感,既 没 有 什 么 生 词 可 以 学 习 研 究,也没有什么疑难杂句需要分析解 惑;相 反,选 择 稍 微 深 入 一点的书就会觉得生词太多、词意难 懂,句 型 也 太 过 于 复 杂, 通常学生会陷入读不下去又不想半途而 废 的 两 难 境 界,对 阅 读失去了兴趣。 大部分学生选择的阅读材料,既不是 为 了 享 受 阅 读 带 来 的乐趣,也不是为了 捕 捉 文 章 中 的 信 息,而 是 为 了 考 试 硬 着 头皮在读。这种带有强迫意识的阅读又能带来多大 的 效 果呢! 二 、克 服 以 上 障 碍 的 应 对 策 略
(一 )词 汇 量 太 少 众 所 周 知,词 汇 的 积 累 是 学 习 语 言 的 基 础,是 学 好 英 语 的关键一步。词汇也是构成语言的关 键,更 是 进 行 阅 读 的 基 本能力要 求。 没 有 一 定 的 词 汇 量,听、说、读、写 无 从 下 手。 同时,词汇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阅读 速 度 和 阅 读 质 量,还 会 导致阅读时产生畏惧心理和厌烦情 绪。 另 外,大 部 分 英 语 单 词存在着一词多义的情况,在不同的语境 下 单 词 的 词 意 也 不 同,如果对单词的记 忆 和 了 解 不 够 透 彻,可 能 会 曲 解 文 章 的 大意,造成一定的误解和影响。学英 语,单 词 就 是 核 心,词 汇 量 不 够 ,就 不 能 有 效 进 行 学 习 ,难 以 真 正 地 掌 握 和 理 解 文 章 。 (二 )知 识 面 狭 窄 在英语阅读中,掌握英语国家文化背 景 知 识 有 着 非 常 重 要的意义。随着阅读材料题型和体裁 的 类 型 越 来 越 丰 富,英 语学习不仅仅是英 语 语 法、词 汇 知 识 的 考 查,更 多 的 时 候 文 章映射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生活习俗。如果没有较广的 知识面,就无 法 清 晰 地 理 解 阅 读 材 料 中 出 现 的 文 化 背 景 知 识,也就很难真正地读懂所涉及的文 章。 英 语 有 着 独 特 的 语 言文化和不同于其他语言的思维模式,有 的 词 汇 存 在 于 特 定 的文化知识面和内涵,与汉语之间存 在 着 较 大 的 差 异。 英 语 文化中很多词语都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 文 化 产 物,如 果 依 然 按 照 字 面 意 思 去 分 析 ,就 会 导 致 阅 读 中 出 现 理 解 上 的 错 误 。 (三 )缺 乏 阅 读 技 巧 很多学生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往往 只 满 足 于 课 堂 内 的 知识;很多学生虽然花了时间,却没有 达 到 一 定 的 效 果,既 没 有提升语感,也没有提升阅读水平,白 白 花 费 了 时 间 和 精 力。 读完一篇文章,连中 心 大 意 都 没 理 解,更 别 说 对 文 章 进 行 分 析了。能否有技巧地阅读会直接影响 阅 读 的 速 度 和 效 果,而 在学习必要的阅读技 巧 之 前,要 明 白 一 个 问 题 “为 什 么 要 阅 读英语”。我们不能盲目地去学习,尤 其 在 英 语 阅 读 上,只 有 先明确自己进行阅 读 的 目 的,摆 正 姿 态,适 当 应 用 一 些 必 要 的阅读技巧,才能进行愉快的阅读,享 受 阅 读,从 而 提 高 自 己 的阅读能力。 因 为 受 母 语 的 干 扰,在 平 时 的 阅 读 练 习 中,很 多 学 生 不 仅阅读速度相对较慢,而且不管遇到什么 题 材 的 文 章 都 会 惯 性地逐词逐 句 地 阅 读 并 翻 译 成 中 文 ,没 有 用 英 语 思 考 的 习 惯。部分学 生 虽 然 不 将 英 文 翻 译 成 中 文,却 过 分 地 在 意 生 词、句子,读得慢,效 率 低,没 有 整 体 阅 读 和 寻 找 有 用 信 息 的 习 惯 ,更 不 会 对 上 下 文 进 行 语 境 的 联 系 和 分 析 。 (四 )读 者 无 认 知 、无 计 划 英 语 课 结 束 了,学 生 和 英 语 的 关 系 就 断 了,这 样 永 远 学 不好英语。很多学生不愿意多花时间在英语交流或者学习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探析2 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解读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3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4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分析当时美国黑人的命运选择5 论中学英语学习策略6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主义7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8 Translation Strategy on Culturally-loaded Expressions in Prison Break9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10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11 浅析中英委婉语差异12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xx中学为例13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14 《简爱》的浪漫主义解读15 由英汉亲属称谓语看中英文化差异16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17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幻灭18 On the Differences of Jocasta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and Jin Suo Ji19 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宠儿》20 中英隐私禁忌语对比分析21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22 英汉诗歌中“月”意象的认知解读23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24 Hawthorne’s Feminism Consciousness in The Scarlet Letter25 xx大学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社会岗位适应能力调查26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27 从多视角比较《论读书》的两个译本28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英语广告语的修辞29 浅谈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30 伯莎梅森形象分析31 分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32 圣经的女性意识33 商务活动中的习俗、礼节和礼仪探析34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研究——以红茶为例35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36 《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37 翻译中的性别--《简•爱》几个中译本的女性主义解读38 从《汤姆叔叔的小屋》看基督教对美国黑奴的精神救赎39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40 A Study on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Phonetic Teaching of Spoken English in JEFC41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Film Titles: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42 认知语境与人名隐喻的翻译研究—基于《红楼梦》英译文的个案研究43 交际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44 对圣经文学性之赏析45 理智的动人诗篇——《马语者》46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47 数字在中西文化中的研究48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49 《飘》两中译本的比较研究50 论如何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51 中英道歉语及应答差异52 浅析眼神交流在非语言交际中的作用53 从《所罗门之歌》看美国的黑人文化54 增译法在商务英语汉译中的应用55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56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57 从《嘉莉妹妹》看美国梦与道德观58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59 从语境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就职演说词语篇60 英文姓名的起源和文化内涵61 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62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初探63 一个典型的拜伦式英雄——论《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利夫64 生活在夹缝中的畸形人——评《小镇畸人》65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66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67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68 英美日常交际礼仪对比分析69 从文化适应角度看中外广告翻译70 论《龙年》中呈现的中国文化71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72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初探73 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74 语结与英语长句的翻译75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76 欧•亨利短篇小说中的美式幽默风格的翻译77 Confucianism’s Influence on Transcendentalism:Reflection on Emerson’s and Thoreau’s Philosophy78 论国际商务中的跨文化有效沟通79 观音与圣母之比较80 “黑人会飞”——托妮•莫里森小说《所罗门之歌》中的黑人神话研究81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82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83 Principl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Legal English84 浅谈英汉禁忌语的发展85 分析《永别了,武器》中Henry的硬汉形象86 浅析当今网络英语交流中的缩略语87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88 从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比较研究《德伯家的苔丝》的两个中文译本89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90 《宠儿》中黑人母亲角色的解读91 试析《假如明天来临》的叙事艺术92 用言语行为理论分析奥巴马推定总统候选人演讲93 从常见的中英文名字比较中英两国命名文化差异94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95 从原型批评理论观点看《红字》的圣经原型96 从《推销员之死》看消费主义时代美国梦的破灭97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98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和方法99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100 对比研究《珊瑚岛》和《蝇王》主题的冲突性101 Risk Comparing of Documentary Collection and Letters of Credit102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幻灭的必然性103 东方主义视角下康拉德《黑暗的心脏》中西方殖民话语分析104 浅析水果类的习语翻译105 中美幼儿教育对比研究106 《蝇王》中的人性因素107 从后殖民主义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成功108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eleb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Festivals109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110 《紫色》的妇女主义解读111 An Analysis of the Fool in King Lea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 Historicism112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113 从七个C看商务信函的可读性114 论《黑夜中的旅人》中主人公的信仰冲突与融合115 从劳伦斯及其作品《儿子与情人》看恋母情结116 A Study on Chinglish of EFL Learner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117 Dickens’ Humanitarianism in The T wo Cities118 中西称谓文化的对比研究119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120 奥巴马胜利演讲的语篇分析121 母语文化对译者风格的影响-以<红楼梦>中称谓语的翻译为例122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123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124 从传播美学分析国内畅销知名化妆品广告中的译文125 美国梦的迷失—解析《了不起的盖茨比》126 新闻英语标题的特点和翻译127 Business English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128 浅谈进口商品商标的翻译129 以拉康的镜像理论分析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130 解析《红字》中清教主义对人物性格的塑造131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32 巧克力包装的研究133 翻译腔成因浅探134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135 中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对比分析136 莎士比亚电影和爱情阻力: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137 从《蜘蛛侠》系列看美国的英雄主义138 中英文谚语的对比139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140 中国英语在中国文化输出中的作用141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词性转换翻译研究142 礼貌策略在商务信函中的应用143 A Brief 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 Signs144 愤怒的尊严——浅析《愤怒的葡萄》中失土农民的抗争历程145 A Naturalistic Approach to Jude’s Tragedy in Jude the Obscure146 从社会生物学角度分析《雾都孤儿》中人物性格147 从文化角度浅析中英姓名的异同148 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自我矛盾及其成因149 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策略研究150 On Promotion of Rural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ral English151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从抗拒到妥协的精神之旅152 超市价格策略的比较153 传统教法与交际法结合的英语教学探讨154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155 《恋爱中的女人》人物及其人物关系的象征分析156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57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158 An Analysis of the D Film Alice in Wonderl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thicism 159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160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 )161 中西方悲剧爱情故事折射出的文化差异—《穆斯林的葬礼》与《荆棘鸟》之比较162 On the Features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Song of Soloman163 西丽自我身份的寻求——《紫色》的女性主义解读164 汉语中叠词的英译策略165 英国贵族精神和绅士教育研究166 论麦琪的悲剧167 An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Interpreting168 On Moral Character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169 《小妇人》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爱情观对比研究170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麦琪的悲剧171 从餐桌礼仪中的非语言交际角度看中英文化差异172 从精神分析法角度分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173 Who Was to Blame:The Influence of Community on Pecola174 泰戈尔诗中自然物意象研究175 从英汉“狗”的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176 An Analysis of Feminism in Little Women177178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179 花园小径句在英语阅读中的分析180 跨文化交际视角下沉默行为的解析181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182 Yellow Peril–the Image of Fu Manchu in the West183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184 从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看《梦》及其英译本中主语的确定185 简•奥斯汀《诺桑觉寺》中人物对爱情和婚姻的不同态度186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187 《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东西方爱情比较188 浅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商务信函中的运用189 论《简•爱》中伯莎•梅森的疯癫19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191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社会理想192 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论哈利•波特的成功193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194 中美家庭教育文化对比及其根源分析195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西方商业广告语的差异196 中西方礼仪差异197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198 浅析初中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解决对策199 修辞在汽车广告英语中的应用200 从春节和圣诞节看中美文化差异。

浅谈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缺失及学习策略

浅谈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缺失及学习策略

浅谈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缺失及学习策略【摘要】阅读理解是一项复杂的语言与思维的相互作用过程。

目前的英语阅读理解的障碍是多方面的。

但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

跨文化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误解和沟通的障碍。

因此,阅读时如缺乏必要的文化知识,阅读理解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学生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把语言与文化两者结合起来,熟悉和掌握广博的文化背景知识,以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据了解多数高中生在阅读中存在文化缺失这一重大问题。

本文归纳出一些在阅读过程中常见的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缺失及其影响,并提出应对文化缺失的学习策略或建议,以促进学生提高跨文化意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阅读的准确性。

【关键词】阅读;语言;文化;文化缺失;学习策略1 阅读与文化的关系在英语阅读中,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还承载着文化信息。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文化信息反过来作用于语言信息。

读者对语言信息的理解既得益于文化信息又受制于文化信息。

文化障碍可以通过语言得到解析和排除。

除此之外,语言是文化的产物,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可以对文化作出反射。

一个民族的多彩多姿的文化必然由这个民族的语言反射出来。

特定的文化背景产生了各具特色的语言。

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在经过近30年的研究后取得共识: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某个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的一面镜子,是思想、文化的具体表达方式。

正像董亚芬先生(1997)所指出的,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

在语言材料中,篇章、句子甚至每个词无不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信息。

正是这些文化信息影响着中国人阅读英语.学英语的人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认识一个句子或一个段落的全部词语,也理解所有的语法结构,但仍不解其意。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读者不了解英语语言的某些社会文化涵义和社会文化背景。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国际化的趋势,英语阅读在高中阶段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然而,许多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面临着各种障碍,导致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不高,影响了他们在学业和未来发展中的表现。

因此,了解并解决这些障碍对于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文化差异是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一个重要障碍。

在阅读外文资料时,高中生可能会遇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表达习惯、习俗等差异,导致理解上的困难。

其次,学习动机不足也是制约高中生英语阅读的因素之一。

一些学生缺乏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此外,缺乏阅读策略和阅读素材也是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之一。

综上所述,解决高中生英语阅读中存在的种种障碍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通过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帮助高中生克服这些障碍,提高英语阅读水平,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问题意识高中生英语阅读存在诸多障碍,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他们缺乏问题意识。

许多高中生对英语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认识,他们往往将英语阅读视为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享受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方式。

由于缺乏问题意识,高中生很少主动去探索阅读的乐趣和意义,而是机械性地完成课业要求。

这种态度不仅会影响他们的阅读成绩,也会阻碍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整体发展。

问题意识的缺乏也导致高中生对阅读的动力不足,他们缺乏对于阅读的积极态度和动机,很少对阅读内容产生真正的兴趣。

这使得他们在阅读时缺乏投入感,容易产生厌倦和疲惫情绪,进而影响到他们的阅读效果和学习成绩。

培养高中生的问题意识十分关键,只有让他们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意义,才能激发他们更多的阅读兴趣和动力。

2. 正文2.1 文化差异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一个重要障碍是文化差异。

由于英语不是高中生的母语,他们可能会遇到许多文化差异导致阅读困难的情况。

浅谈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缺失及学习策略

浅谈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的文化缺失及学习策略

影响, 并提 出应对文化缺失 的学 习策略 或建议 , 以促 进 学生提 高跨 文化 意识 , 提 高阅读理解能力及 阅读 的准确性 。 关键词 : 阅读; 语言 ; 文化 ; 文化缺 失; 学习策 略

文, 要有趣 味 , 吸引读者 ; 这种习惯 源于欧洲古 代重演 讲之风 , 演讲 的开
化, 阅读过程 中的文化缺失才会减少 乃至完全排 除。学生越 了解 英语文 化, 越有敏感 的文化意识 , 在英语 阅读 中遇到的理解 障碍越少 , 越 能提 高 英语 阅读质量 。怎样做才 有利 于解决 文化 缺失 呢?这里 主要从 学生 的
角度讨论 。
特定 的文化背景 产生了各具 特色的语言 。语言学 家 、 心理学 家在经 过近 3 0年的研究后取得共识 : 语 言, 在一定意义 上说 , 是 某个 民族 文化 、
风俗习惯的一 面镜 子, 是 思想 、 文化 的具体 表 达方式 。正像 董亚芬 先生
( 1 9 9 7 ) 所指 出的, 任何 一种 民族语 言都是该 民族文化 的重要组 成部分 和 载体。在语言材料 中, 篇 章、 句子 甚至 每个词 无不 包含 着本 民族 的文化
1 . 找出 自己犯文化错误 的原 因 犯文 化错误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学 习者需找 出 自己犯错 的原 因是什 么, 是属于对英语 文化不 了解 而造成 的语用不 当, 还是对文化 习俗 的不 可接受 性 , 还 是属 于价值 观念 的冲 突 等( 胡文仲 1 9 9 7: 2 4 ) , 改掉望文生义 的理解习惯 。
中 仔 辅 导 2 0 1 5  ̄ 3 月
浅 谈 高 中生 在 英 语 阅 读 中 的文 化缺 失 及 学 习策 略
@ 吴 玲

浅论英语阅读障碍产生因素与解决对策

浅论英语阅读障碍产生因素与解决对策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浅论英语阅读障碍产生因素与解决对策浅论英语阅读障碍产生因素与解决对策江苏省张家港lIl等专业学校陈留娟阅读能力是一项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更是职高英语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师必须全方位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把阅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英语教学的整个阶段,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完成英语教学中的这项重要任务。

本文在阐述开展英语阅读的意义和英语阅读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英语阅读障碍的对策,以求有效提高职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英语阅读中常见的问题1.英语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产生障碍是因为阅读的文本中有很多自己不认识的生词、词组、句型等,即使联系上下文也无法推测,导致不能理解所阅读的材料内容。

2.缺乏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很多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存在喜欢字读、音读、心读或指读等方式的个人习惯,这些动作容易破坏阅读的连贯性思维,影响阅读的速度和效果。

3.缺乏英语跨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果仅仅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忽视文化知识是达不到语言交际目的的;如果单从字面来看,不了解特定环境下语句所表达的特定含义就很容易产生翻译误差。

4.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

几乎每个师生都在为单招考试这一终极目标努力,为了取得良好的成绩,不惜投机取巧地探索捷径,一味地背单词、词组和句子,忽视了词汇的一些内在含义,导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理解出现偏差。

二、解决英语阅读障碍的对策1.立足课本,夯实基础基础知识薄弱是学生英语阅读产生障碍的根本因素之一。

因此,教师务必从基础做起,全面培养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语言技能。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自我表达的机会,充分暴露其语言学习认知感悟过程。

例如在职高一年级howcanIgettothepostoffce的教学中,我通过comprehensive、Translation、background、exercises、writing五个环节,组织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划出重句词组及句型、小组讨论共同译文、了解英语国家问路所采取的不同礼貌方式、尝试用文中所学知识写一段60-80单词的介绍自己家乡的小短文,以加深学生对课程文本语言的认知感悟。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

- 117 -校园英语 / 基础教育浅析高中英语阅读障碍及对策江苏省金湖中学/徐晓刚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而“读”无疑是最重要的一项技能,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尽管我们一直以来都很重视阅读教学,但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仍然没有很大的提高,主要表现为阅读速度慢、做题正确率低等。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分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时所存在的阅读障碍,并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清除这些阅读障碍,希望对教师的阅读教学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都有所帮助。

一、高中英语阅读障碍的原因分析1.词汇量不足。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词的总称。

英语作为世界上词汇量最大的语言,其数量庞大。

一部中型的英语词典收词约有12万之多。

这样,不仅是学习英语的外国人,就是英语为母语的英美人,也很难把英语词汇都掌握了。

因此,在英语阅读当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一些生词,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停滞不前,他们往往会去向字典求助,然而阅读是一个连贯的过程,而且阅读需要一定的速度,求助于字典难免会打断阅读思路,减慢阅读速度,不利于有效阅读。

因此要提高阅读水平,掌握一定或丰富的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

2.语法知识匮乏。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通常是导致出现实践性语法错误的重要来源。

例如:中、英文在时态表达上存在不同:中文动词本身不表明时态,没有形态上的变化,不存在时态、语态和人称的变化,时态是用具体的表示时间的词语表明,表示时间的副词(曾经、正在、已经、将要)作状语,或利用“着、了、过”等作补语这一语言手段来体现。

而英语时间意义的表达是通过动作的时和态体现出来的。

英文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但其动词本身已经表明了时态:“I have worked in that factory since then. ”。

中国学生习惯了中文用时间词语表明时态,对英文中那些没有使用时间副词或介词短语等的非现在时句子的时态不敏感,结果形成理解上的误区。

阅读材料的语言地道流畅,语法结构复杂,常常运用了大量的复合句、省略句、倒装句等。

浅谈英语阅读的障碍及其突破

浅谈英语阅读的障碍及其突破

括能力与判断能力 。 , 是英语学 习的关键 , l 可见 阅读 阅 读懂原文。 此外 , 广泛阅读英美文学著作 , 了解英美国 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 响到学 生的信息摄人量 和准确 I 家历史 、 社会 、 政治和经济方面 的内容 对于突破英语 性。那么, 在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 中存 在着 哪些 I 读 障碍 也 是 非 常必 要 的 。 阅
如果学生语法知识掌握得不牢固, 看懂长句、 复杂句 { 了一个层次 。 上 任何特定文章所采用的阅读方式应该 较多 的文章是很 困难的 。有些句子本身不难 , 但是 句 一 既是体现文章文体和内容 的一种功能, 同时又是 阅读 子成分多而且长, 各式各样的从句、 介词短语修饰、 l 分 的目的。显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精读 , 当而灵活 恰 词修饰、 不定式修饰和层层叠加的形容词、 副词修饰,l 地使用这些 阅读策略是非 常重要的。
障碍 呢?


二 、 汇 和 语 法方 面 的 障碍 及 其 突 破 词
背景知识方面的障碍及 其突破 l 词汇 的扩充是阅读理解 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词汇量 学生具备了一定 的语言知识 , 并不等于就有 了强 f 的大小预示着阅读能力的高低 。词汇量的缺乏 、 不能 的阅读能力 , 因为阅读 能力还受到文化背景知识 因素 I自动解码 , 是构成 阅读 困难的首要 原因。阅读 中的形 的影响。我们都知道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 么我们所 l 那 近词导致学生断章取 义; 近义词导致理解错误。 由此
《 学与管 理 》 教
20 0 9年 8月 2 0日
பைடு நூலகம்谈 英语 阅读硇
障 碍 及其 突 破
⑩齐齐 哈尔大 学外语 学院 王 蕾
、 . 读是积极 的思维活动 ,它是人们从书面语 俗 、 l 社会心理 、 意识思想和价值观念 等内在 的文化性 ,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英语阅读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和英语语言教育的发展,英语阅读教学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然而,许多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忽视了中文化教学,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理解英语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影响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因此,本文将探讨英语阅读教学中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一、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中文化教学现状1.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许多英语教师将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视为次要因素,只注重词汇、句型等语言层面的教学,而忽视了文化层面的教学。

2.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显著差异,教师没有对这些差异进行充分解释,导致学生对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产生误解。

3.缺乏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方法英语教师缺乏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方法,无法将文化背景知识和英语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

二、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中文化教学对策1.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英语教师应将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传授和解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2.解释文化差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差异进行解释,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防止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误解。

3.开展文化教学活动英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教学活动,如讲座、游戏、音乐会等,来丰富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并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阅读材料中的文化内涵。

4.建立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方法英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建立针对性的文化教学方法,如通过课外阅读、文化体验活动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阅读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英语阅读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英语阅读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必备技能之一,但是很多学习者在阅读英语时会遇到困难。

本文将讨论英语阅读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一、困难
1.生词、长句和复杂的词汇结构:很多学生在阅读时会遇到许多生词,长句和复杂的词汇结构,这使他们感到沮丧,缺乏阅读兴趣。

2.文化差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仅仅是语法和词汇的问题,还涉及到文化差异。

在阅读时,学生可能会遇到许多与其文化背景不同的概念和观念,这使他们感到困惑。

3.缺乏上下文:有时候,学生只有短文或文章的一部分,缺乏上下文,难以理解其含义。

二、解决方法
1.扩大词汇量:阅读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词汇量。

学生应该养成开词典的习惯,并记住查到的生词。

当然,不要被生词所吓倒,多读多看,生词自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少。

2.分解句子:长句子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困惑。

学生可以把长句子分解成小句,一步一步地理解其含义。

3.理解词汇结构:学生应该尝试理解复杂的词汇结构。

例如,学生可以尝试拆分复杂的词汇结构,并理解其中的各个部分。

4.了解文化差异:学生应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语言和文化。

5.寻找上下文:如果学生缺乏上下文,他们可以尝试通过搜索来找到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

总之,英语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部分。

学生应该尽可能地扩大词汇量、理解长句和复杂的词汇结构、了解文化差异以及寻找上下文,以便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

影响高中生英语阅读的障碍及解决对策一、语言障碍1、词汇量不足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基础。

如果高中生的词汇量不足,他们不仅无法理解英语文章的内容,也会对英语语言的结构和语法产生误解,从而影响他们对整个文本的理解。

解决对策:高中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背诵单词、记忆短语和句子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

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利用生词卡片来记忆生词和短语,还可以通过看视频和听音频来学习语言。

2、语法知识不足英语语法是英语阅读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高中生如果没有掌握好英语语法知识,阅读就会缺乏语境和连贯性,理解起来更加困难。

解决对策:高中生应该加强对英语语法的学习。

可以利用英语语法书和网络学习资源来深入了解英语语法,并勤于做相关练习和测试来巩固所学知识。

二、心理障碍1、阅读兴趣不够高中生有时会觉得英语阅读枯燥无味,导致他们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

解决对策: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感兴趣的文章、小说、新闻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也可以设定多种不同的阅读任务,让学生在阅读时产生趣味性和挑战性。

2、焦虑和压力有些高中生在阅读英语时会感到紧张和有压力,这可能源于他们对自己的语言能力缺乏信心,或者是因为他们对阅读的期望过高。

解决对策:高中生应该重视自己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并通过多读多练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

同时,也应该保持正常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和焦虑。

三、文化障碍1、文化差异解决对策: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习惯,了解一些常用的文化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

同时,学生也可以利用网络学习资源来了解有关英语国家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2、习惯差异英美等英语国家和中国的语言习惯存在较大差异,如果高中生不能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就很难掌握好英语语言的习惯。

解决对策:学生应该通过英语网络资料和材料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日常用语和惯用表达,同时也需要长期的实践来逐渐掌握英语的语法和用法习惯。

总之,高中生要克服英语阅读所面临的各种困难,需要充分认识和了解这些难点,坚持不懈地学习和阅读,并且通过多种渠道的知识获取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水平。

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背景障碍及对策

高中生英语阅读中的文化背景障碍及对策

评价研究2014-02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英语学习的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手段。

然而,阅读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双向的思想交流。

理解和解码是阅读过程中的两大任务。

我们通常认为掌握好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文章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一些既无词汇障碍又无语法障碍的句子或段落时也常常不能准确理解和解码,甚至作出大相径庭的解释。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这是因为学生缺乏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

每一种社会文化的交流都拥有各自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风俗和生活方式。

没有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读者就无法理解篇章的深层含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文化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要大于语言知识。

一、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文化背景知识是指外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文艺、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概貌以及社会背景、生活方式、风土人情、社会传统等知识的总和。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聚焦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忽视了这些文化背景知识对阅读的影响,以至于造成学生在阅读理解上的失败。

下面以高考阅读理解为例进行说明。

2011年高考英语(山东卷)A篇文章介绍了剧作家Arthur Miller和他最有名的作品Death of a Salesman《推销员之死》。

这位作家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商人家庭。

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他的父亲破产,家里生计维艰。

中学毕业后,米勒一边打工一边在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并开始创作剧本,其中《推销员之死》是其最有影响的代表作,作者也被誉为20世纪良心的代表。

如果了解作家及作品的这些文化背景,他的作品特点是针砭时弊、直言不讳,知道《推销员之死》是抨击美国社会体系的一个剧作,那么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这篇文章。

二、解决英语阅读中文化背景障碍的对策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丰富多彩,那么如何增加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些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英语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文化障碍及其消除对策-“ 关键词:阅读理解理解障碍文化障碍跨文化摘要:英语阅读中的理解障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它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跨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更多的误解和交流障碍。

分析了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障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些障碍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的准确性。

l 与语言相关的文化障碍在英语阅读中,文化障碍和语言密不可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承载着语言信息,还承载着文化信息。

每一种语言都是在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形成的。

因此,“Langl~e reflects the feature ofnation.It containsnot only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background ofthis nation,but alsothe view oflife,the way oflife and the way ofthought ofthis na—fion这种障碍可以在一种语言系统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如词汇、句子(包括谚语和俚语)和篇章(包括风格和修辞)。

1.1 词汇障碍此外,许多英语词能在汉语里找到对应词而它们的文化内涵却不同。

我们应该考虑以下3个方面:对应词的数量、对应词的意义域以及对应词的文化关联。

首先,英语和汉语对应词的数量并不总是相同的。

例如,单词“cousin在汉语中可有不同的意指,表妹的一个完整的理解可以是一个比我小的妹妹,也可以是我妈妈的(外)侄女。

其次英语的一个词在汉语中有一个对应的词,但是两个词的意义外延并不完全一样,英语词汇的意义外延可能比汉语词汇的更大。

比如,英语的“morning’’一词指的是24小时制中从零点到中午12点之间的时间段,但汉语的早晨则指的是黎明到正午之间的时间段。

另一种情况是英语词汇的意义比汉语词汇的意义外延狭窄。

例如在英语文化里,“famdv”通常指包括有父母和子女两代人的家,不想要孩子的夫妇也可称之家。

然而在汉语里,家庭则指的是包括祖父母,父母及孩子三代人的家,有时甚至指有四代人之家。

再次,英语单词可以在汉语中找到对应词,但是两种文化赋予每一个词不同的文化关联。

“the red color”在英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危险,但在汉语文化里,红色代表幸福、好运和权威。

在英语文化里,13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

相反在汉语文化里,13却是幸运数,而4才是不吉利的数字,因为与汉语中的“死”字谐音(死意为death)。

“ 跨文化障碍不仅体现于词汇中,在句子中也同样存在(包括谚语和俚语)。

尽管组成句子的词和词义几乎相同但他们表达的是不同的句义。

这对中国学生来说则难以理解。

例如:He is a professiona1.VS.She is a professiona1.从语言的角度看,上面的两个句子都指一个从事某一专门职业的人。

事实上,从地域、性别、行业和社会方面考虑,第一句话意指“他是职业拳击手”,第二句话则是指“她是个妓女”。

中国学生读到英语谚语时常常感到理解困难,原因在于谚语往往牵涉到很多文化内涵方面的常识。

比如,An Englishman’S homo is his castle.AWonlan,a dogand awalnuttree,the nloi~you beatthem,the better they be.从英语文化角度解释,第一句谚语意为每个人的家都是自己的城堡,神圣不可侵犯。

在英国古时候,哪怕是警察也不能闯进别人家里捕人。

第二句话指英国古时候妇女的地位低下如同狗一样。

但核桃树怎么也成了谚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呢?那是因为古英语的一种迷信:人们认为春天时猛打核桃树干,当年的核桃树就会结更多的核桃。

英语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在阅读中却成了一道障碍下面的对话正好说明中国读者在处理英语俚语时的困难。

A:Will you reaUy como ?B:You kill mo .It is very hardfor Chines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is conversation,because the sentence of B is slang.It Inean8(If 1 won’come,)you kill Ine.In other words,1 will come o~m nly.这段对话让中国学生感到难以理解,因为B句是一句俚语,意指(如果我不来)你杀了我。

也就是说,我当然(一定)会来了。

1.3 语篇障碍英汉语篇存在很多差异。

首先,英语语篇受思维模式影响,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和统一性5,如表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比较与转折、推论和总结的句子。

其次,语言形式(包括重复、同义词和排比结构的应用),连接手段(替换、省略、前指照应)和逻辑组织个要素共同影响语篇结构,但汉语却不如此。

例如:Many years ago,there Was an old wonlan.She did not likechildren at all,but she loved cats.She had black cats and whitcats.She had mother cats and baby cats,80 the children all cameto her house.They ca/lie to play with the cats.More and nlorecats ca/lie to the old wonlan’s house.Soon there were toomanycats.The old wolnan could not feed them al1.Th en she had anidea.“The childrenlovemycats,”shethought,80 she gave eachchild a cat.Then she was happy.An d the children were happyand the cats were happy,too,because they each had a homo(Helen Fritch) “从上文可见,英语语篇注重曲折变化,通过多种形式来组织:一是重复:wolnan,children,cats.二是照应关系she,ller—woman;they—children;they,them—cats.三是逻辑关系:but,80,then,and.相反,汉语一般用无连接词的排比句,靠语义连接构成语篇。

综上所述,跨文化障碍暗含语言的诸多方面。

了解英语的社会文化对于理解英语语篇帮助很大。

中国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知识越多,在英语阅读中越能够理解文章的内容。

2 跨文化障碍形成的内因2.1 思维模式外语学习者很容易将自己母语的思维习惯机械地运用到外语学习中。

因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有时行得通,有时则不然,思维模式是造成跨文化障碍的主要原因。

2.1.1 线性思维和间接思维。

受英语和英语文化影响的国家倾向线性思维方式,总是很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因此常常以文章第一句作为主题句,然后用论据去证明英语篇章强调整个段落必须连贯,主题句常放在段落开头,此外,篇章表达前后必须一致,井然有序,富有逻辑性。

相反,中国人倾向迂回思维方式,与螺旋式思维相近,人们习惯先描述外部情况,最后给出主题。

思维模式不同影响篇章结构的差异。

2.2 价值观从哲学的视角来看,有的专家认为价值观是一个公共观念问题,它包括对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科学、文化以及对得失、善恶、美丑、辩论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的共同的看法。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观念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不同的道德行为标准。

2.2.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认为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社会中最重要的部分,个人的利益高于集体利益。

这些皆源于西方历史,是传统文化发展的结果。

相反,中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珍惜完整,稳定的家庭生活,保持和谐一致,避免正面冲突。

英语文化中个人利益是合法的,也是自由的,他人不得侵犯。

因此有很多英语词汇以ego和self为前缀,如eganalysis,egocentric,ego ideal,egoism,egoist,ego psychologyserf-control,self-confidence,self-esteem,serf-made,self-re1ianee,self-respect等。

2.2.2 独立与从属。

独立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点,传统和独立精神不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西方人。

教育模式、社会准则、学校和家庭无不影响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态度。

一般来说年轻人到了18周岁在经济、情感方面开始自己解决问题,认为寻求父母帮助是可耻的,交友、婚姻或其他私事都自己处理,无需得到父母同意。

同时,父母也不会过多地干涉子女婚姻、工作和兴趣爱好等事情。

相反,在中国,老一代总是叫下一代该做这该做那,年轻人在做有些决定前还得征求父母意见。

年轻一代也靠父母或亲戚的帮助获得机会,如找一份好的工作等。

“3 减少阅读困难的可行途径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在英文阅读过程中,中国学生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跨文化障碍。

由于读者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对文化知识的了解以理解语篇为基础,因此,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是减少甚至消除跨文化障碍的主途径…。

3.1 不断提高英语知识水平和掌握阅读技巧语言知识是阅读的前提,直接影响阅读效果。

对中国学生来说,语言知识是传递信息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的薄弱环节,他们不懂得如何应用已知信息和文章线索来把握全文,因此,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知识水平,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

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处阶段授予不同的阅读技巧,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应用适当。

3.2 构建和强化文化意识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英语名著或文学著作作为阅读资料,这些著作和文章具有很高的质量。

学生读的英语原著越多,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英语水平。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语言教学与文化因素相结合,输送给学生相关的文化常识,如提到《圣经》时,可以介绍《圣经》相关的故事和人物,提到西方某种节日时也可触类旁通地介绍其他节日。

此外,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多读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地方事务、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书籍。

在语言学习的每个阶段和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善于发现文化现象、文化内涵,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有意识地增强对目的语的敏感度。

3.3 借助于问题与讨论方式问题设置可以分3个阶段:一是读前阶段:问题设计有助于刺激学生回忆母语文化的相关知识和想了解不同文化的兴趣;二是读中阶段:阅读前给出一两个重要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阅读后教师提供分析性问题,激发学生去分析、整合、归纳不同的文化现象;三是读后阶段,比较中英文化,提出一些主观问题,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再思考和讨论有关文化的问题,并鼓励学生用目的语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